(一)田家河村的地理环境、人口、社会经济
田家河村是一个自然村,位于广西桂林市阳朔县阳朔镇的东南方向,总占地面积约为500亩,现属于阳朔镇凤鸣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村东北方向紧靠漓江,西南方向紧靠田家河,而村落恰好处在两者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村落距离县城3公里,距离桂林市区66公里,入村公路横穿漓江大桥桥底,且与县城连接,因此,村民出行十分方便,步行只需要半小时便可到达县城最繁华的商业中心——西街。当然,现在的村民更多地选择自行车或者摩托车作为自己的代步工具。
阳朔是驰名古今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的美誉。境内百里山川,奇峰四起,秀丽的漓江蜿蜒于丛山之中。山水自然风光的最大特点,就是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山上古木丛生,浓荫盖顶,郁郁葱葱;岸边凤尾竹绰约多姿,似水娇人;江水清澈如镜,游鱼历历可数,两岸景物倒影江中,美丽如画;山峰平地拔起,形态万千,有的如龙、虎、马、牛,有的似老人、小孩,有的像少女,含情脉脉,惟妙惟肖;岩洞中,钟乳石琳琅满目,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这些景区和名胜点多集中于漓江两岸,象田家河村附近就有很多景点,其中最著名有“书童山”、“雪狮岭”、“玉屏峰”,另外还有“老人牵马上高山”、“雄鸡长鸣”、“拇指朝上”等小景,真是美不胜收!
田家河村现有人家71户,人口265人,其中:男性127人,女性138人数据由阳朔镇凤鸣社区居民委员会提供。。村中有徐、张、王、黄等姓氏。村民除了一些外嫁来的媳妇是壮族外,其他绝大多数为汉族。该村共有劳动力(15~64岁)186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45人,2007年外出打工的118人。该村曾经是一个传统农业社区,主要种植水稻,辅以种植甘蔗、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养殖淡水鱼以及少量的鸡、鸭、牛、猪等家禽、家畜,偶尔也会到江边打打鱼。
(二)参加《印象·刘三姐》的农民演员
“中国·漓江山水剧场”坐落于漓江与田家河的交汇处,恰好在田家河村境内。中央舞台设在1.654平方公里的水域上,以书童山、玉屏峰、雪狮岭等十二座著名山峰为背景,构成全世界最大的天然剧场。核心项目——《印象·刘三姐》演出以“印象刘三姐”为总题,大写意地将刘三姐留给人们印象中的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创新组合,不着痕迹地溶入于山水,还原于自然,成功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被称为“与上帝合作之杰作”。桂林导游网对《印象·刘三姐》的介绍。http://www.netguilin.cn。
《印象·刘三姐》的演职员阵容非常强大,共750多人。除了来自广西锦绣漓江艺术团和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的专业演员以外,其余参加演出的全部都是当地附近沿江四个村庄(田家河村、木山村、木山榨村、猫仔山村)和较远的兴坪村的农民。以前,或许人们见过农民登台表演,但让一大群正版的“泥腿子”农民登上大型歌舞的舞台上,恐怕也算是第一家了,何况他们表演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早已被诗意化了的渔家生活?实际上,这些农民祖祖辈辈生活在漓江边,从小喝着漓江水长大,打鱼仔、划竹排、点渔火、养鱼鹰,哪一样不是他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何愁他们的表演不到位呢?
农民演员人数大约有300余,他们根据演出内容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的任务包括拉红绸、点渔火、划竹排、举火把等。其中,表演“红绸过江”的演员有90人,“点渔火”的演员有165人,还有其他演员数十人。人均月收入在700~800元左右,多的有上千元。
田家河村作为参演单位之一,全村直接参与演出的人数有48人。其中,演员有25人,包括拉红绸的8人。年龄结构偏年轻化,具体构成情况如下:18~29岁的有10人,30~39岁的有8人,40~49岁的有2人,50岁以上的有5人。另外,在演出的后台以及剧场内外,还有很多来自田家河村的“幕后英雄”,他们各司其职,辛勤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如果把这些农民工作人员按照岗位分布以及工种来划分,可以分为排工、园林工、景区导游、停车场保安四大类。其中:排工8人,园林工8人,景区导游1人,停车场保安6人。
不过,除了一名景区导游和五名园林工是女性外,村子里没有任何女性能够成为这台著名的歌舞剧的演员。毕竟人家是商业演出,要讲究艺术效果,尤其要讲究视觉效果。如果说务农捕鱼的男人以其粗犷来体现一种艺术效果的话,成天务农的女子自然不如艺术学校培养出来的细皮嫩肉的女孩子更能体现时尚的艺术气质,所以参加演出的农民演员,全部都是男性。
除此之外,由于村子紧临演出场所,所以,村民除参加演出外,还有五十余人为村集体做事,参与演出时的摆摊零售、出租望远镜等商业活动。现在村子里凡是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都有事情可做。青壮年做表演,妇女摆摊设点。
二、田家河村在《印象·刘三姐》中“转型”
(一)生存策略的转型
千百年来,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血浓于水,唇齿相依,是须臾不可分割的两个名词。然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农民不断从土地上剥离出来才是乡土中国现代化的惟一出路。旅游的开发,项目的建设,改变了土地上千百年来不变的生产方式,也剥离出一时间手足无措的农民。土地的失去以及周围的生存环境的变化,使他们不得不对传统的生存策略做出适应性的调整。
田家河村历来有良好的地缘环境,漓江与田家河紧挨村边流过,形成了天然的灌溉系统。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温度19℃,日照1464.8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640.2毫米,相对湿度80%,无霜期300天以上。土壤土层厚且质地松软,有机质丰富,酸碱度适中,自然肥力很高。大自然为村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他们一方面对农田精耕细作,一方面在农闲时节做养鱼、喂猪等副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然而这一切却在《印象·刘三姐》的出现后,在很大程度上被打破了。
村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村民最主要的生活资料依赖于土地上的产出。从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田家河和中国大多数的农村一样,也经历了土改、集体化、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包产到户、改革开放等等一系列的变革。本来,中国的乡村自土改以来,随着会计和统计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乡村两级有关土地、种植、产量和分配的资料是较为完备的。但是留在小队和大队两级的原始资料一般只保存若干年,加上乡村历次政治运动、村落行政区划以及会计人员的屡次变动,绝大多数的原始资料竟荡然无存。因此,笔者只好借助一位年纪稍大且在村里担任过大队出纳的徐姓长者,试图通过他的口述来还原村落大概的历史:
“田家河村的历史不过短短百把年,之前村子里的人全部都被灭完了,具体原因不太清楚,听老人说好像是土匪山贼干的。现在的田家河村人都是后来东拼西凑,从各个地方迁过来的。像我这个徐姓,祖籍原是山东,后迁到阳朔,而我们这一家支先是在木山村落脚,后来迁到木山榨村,最后才迁到田家河村来(定居)。
田家河村的地盘虽然不大,但日子比较好过,土地肥沃,种什么得什么。从很早以前,村里就有水田250多亩、旱地150多亩,但都是(生产)队里的。水田主要用来种植水稻,一年两造,亩产量在600斤左右。而旱地大部分集中在村东头的那一大片‘洲’上,村民平日在上面种植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60年代,村子开始兴盛种植糖蔗,收割后自家土榨,制作成黄片糖。1966年,县政府在附近的猫仔山村修建了一个榨糖厂,规定周边村民必须把种植的甘蔗一律卖到厂里来榨糖,同时禁止私人土榨。70年代,村民吃饭靠挣工分,平均每人每天挣15个工分,如果早上加早班的话,每人再得4个工分,这样一天的时间,每人能挣19分,算下来,大约有两块多钱,而其他村的人,每人每天只有几毛钱,最多的也不超过一元钱。关键是(我们村)底子好,工分自然比别村开得高,因此收入也高。1975—1976年,生产队在村里搞了一个牛场、一个猪场,一共养了三十多头牛,均在山边、河边放养,还有一二十只猪,其中有两三只是母猪,其他的都是肉猪。1981年,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户主享有自主经营权。土地有好有坏,水能淹到的好,不能淹到的不好。到底应该怎样分配才算公平呢?大家经过商量,一致同意采用抽签的办法来决定。至于谁家能抽到哪块田、哪块地,只能听天由命了。80、90年代以后,村里开始有人到县城里打工,有搞建筑的,有搞运输的,有搞食品加工的,干什么的都有,但人却不多。
田家河村被征地的历史是从1997年开始。《印象·刘三姐》剧场所在地就是当时的那一片洲,总占地面积为94亩,每亩最高补偿金为12000元,共计105万元。补偿标准是河岸边的地为每亩3000元,空地为每亩9000元,种植有作物的地为每亩10000~12000元。当时我是村里的出纳,那次卖地的事情由自己经手,所以对具体的情况和数字较为了解。1997年12月26日,政府下达文件,通知村民,政府需要征用村里土地,并按照经济补偿和安排劳动力的政策对所征土地予以补偿。后来在村干部的组织下,只花了三个晚上的时间就顺利地征收到土地,遂又以600万的价格将土地卖给了广维文华旅游文化公司。2001年下半年,项目开工上马,村里有不少人在里面帮忙,做一些零工,比如挖电缆沟、修筑河堤、种草种树、做道具等。后来等到演出开演,这些人便顺理成章地留了下来,成为公司里名副其实的元老。2003年8月,公司因为需要修建停车场及配套设施,租用部分村民的土地,共计7.6484亩,租用期限为20年,租金每亩每年为1000元。现在,土地大大升值了,村民靠卖田卖地挣了不少钱。2006年,由于《印象·刘三姐》带来的商机,田家河被桂林市宏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相中,拟兴建‘书童·国际苑’住宅小区,向村民购买了将近150亩水田,补偿金为每亩40000元至45000元不等。迄今为止,田家河或被征用或被租赁的土地面积约250亩,尽管到现在还有150多亩水田在河的对岸,但是村里凡是有劳动能力的都愿意跟着《印象·刘三姐》走,或做演员或做生意,根本没空做田间管理,而且种田的成本太高,得不到什么钱,只是够自家吃而已,所以大部分土地已经丢荒了。”
以下是由居委会干部提供的一组2007年统计数据,可以明显看到田家河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11亩,其中:水田156亩、旱地55亩。水稻种植面积40亩,其中早稻20亩,晚稻20亩。粮食总产量300担1担=100斤。,其中:早稻140担,晚稻160担。水果(果园)面积50亩,全部种植沙田柚,总产量200担。蔬菜种植面积50亩,产量900担。年末牛存栏数3头,年末猪存栏数4头,年末家禽存栏数500只,出栏数120只。淡水养殖面积7亩,水产品产量21担。外出打工总收入113万元。
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制度或政策的限制,农民不能从事农业以外的行业,自然谈不上比较收益。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旅游开发后,村民可以就地从事其他行业了,他们很快发现干什么都比务农收益大。旅游项目建设征地致使农业耕地减少,农业劳动力的严重过剩,以及农业的生产效益低下,是田家河发展的症结所在,也是促使田家河人谋求多样化的生计方式的主要动因。由此可见,人对环境的适应并非被动的,人不仅可以适应环境,而且可以改变环境,更可以用自己的文化来创建新的环境。所以环境、人与文化之间存在一种互动、辩证的关系。商业化的过程就是农民的生存方式转型与文化适应的表现之一。
(二)思想意识的转型
过去,由于受自然经济和落后的教育文化水平的影响,“重农轻商”、“重产轻销”的思想观念在田家河村根深蒂固。一些村民缺乏市场意识,重视生产,忽视销售的现象比较普遍,因而导致了农产品的“销售难”;部分村民产品意识较差,舍不得投入,现得利的思想比较普遍,导致了产品质量差、档次低,价格上不去;部分村民则诚信度不高,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假冒伪劣产品在农村有很好的市场。
现在,《印象·刘三姐》天天就在家门口演出,村子里不少人还是其中的演职员,几年下来,《印象·刘三姐》已经融入村民的生活当中,逐渐改变了他们的小农意识,思想变得越来越开放、活跃。
一些心眼活的村民,尽量地想办法从这台节目里找到更多的商机,比如,办农家乐餐馆,去那里吃饭的客人,可以有机会到侧面去观看《印象·刘三姐》演出——有的不收钱,有的则略收一点——总之比票价要便宜得多。至于观看的距离要稍远一点嘛,反正大场面的演出不在乎这点距离,买票的观众也有坐得很远的啊!有的会搞家庭旅馆,因为他们发现有些观众看了演出后也喜欢上这片风景,希望能够在这个地方住上一两夜,美美地享受一下好风景,这就是他们的机会。还有的呢,开家小商店,卖一些小食品、香烟、饮料、《印象·刘三姐》DVD或VCD之类——观众多了,总会有这样的需求。有一些村民,看到剧场后排离舞台(一片水面)较远,观看不细,冬天翻北风时在露天看戏又冷,夏天炎热江边蚊虫多会叮咬观众,就想到了出租望远镜、棉大衣、坐垫,售卖扇子、蚊不叮。更有一些有点门路的,还会向游客兜售门票——他们可以得到一些佣金和回扣。
对于田家河村未来的发展前景,村干部给笔者展示了一份《漓江沿岸田家河自然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报告》,里面较为详细地指出田家河村今后旅游业的发展思路与项目的可开发性分析:
1修建一条沿江休闲景观大道,此道从锦龙大酒店第二进道口前码头处的沿江岸边,经风雨桥,书童山对岸直至书童国际苑小区相接,全长2公里,借靠河岸竹荫,可集散步、休闲、观景于一体。借靠它的地理位置,建议取名“印象漓水湾旅游通道”,自然的生态环境,可为阳朔的一大品牌产业。
2在《印象·刘三姐》看台右侧浮桥原岔河的出水口变为逆行而来的进水口。可将漓江岔河1公里,遇龙河末端1公里,合为一体,借托沿河两岸的自然风光,辅以人工再造,形成一个绕村的水上公园,白天游客可在此观看景点、休闲,晚上在《印象·刘三姐》演出前也可作为休息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