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7300000010

第10章 论坛绿皮书(9)

孙振玉2004年发表《论环境置换与族群变迁:以回族为例》指出,孙振玉:《论环境置换与族群变迁:以回族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民族迁移的结果,使某一族群彻底放弃了原来的环境,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之中。这是一种伴随着族群迁移必然发生的普遍现象,它的出现,往往预兆着重大族群变迁的到来,甚至是再造一个民族的开始。回族不是我国原有的民族,亦不是主要由我国原有的民族发展而来,而是在境外穆斯林移民基础上演变而成。通观该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现有的民族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她的形成契机以及一些重要的中国化特征的形成,与其先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根本置换有关。(孙振玉,2004)

郝时远2005年发表了《在差异中求和谐、求统一的思考——以多民族国家族际关系和谐为例》指出,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中“和而不同”的政治智慧,虽然在当时不可能真正实践,但对于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多样性社会和多样性世界,却是可以借鉴并在现实中加以提炼和升华的一种思想财富。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和平与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的潮流趋势,它需要新的观念来顺应和推动这一趋势。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的主张,代表了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和共处观。(郝时远,2005)

菅志翔于2006年出版了《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关于保安族的一项专题研究》一书菅志翔著:《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关于保安族的一项专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作者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用平实的语言,实证研究的态度来刻画、描述、分析保安族民众所具有的族群意识的现状与历史演变过程,是一部较好的运用族群理论阐释和分析中国的少数族群——保安族历史和现状的力作。

参考文献

[1]Naroll,Raoul,1964,OnEthnicUnitClassification,CurrentAnthropology,1964,Vol.5,No.4

[2]Barth,Fredrick,Ed.,1969,EthnicGroupsandBoundaries:TheSocialOrganizationofCultureDifference,ProspectHeights:WavelandPress,Inc.

[3]约翰·雷克斯著,顾骏译:《种族与族类》,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

[4]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Cohen,Abner,1969,CustomandPoliticsinUrbanAfrica,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

[6]Glazer,NathanandDanielP.Moynihan,eds.,1975,Ethnicity:TheoryandExperience,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

[7]Goldscheider,Calvin,Ed.,1995,Population,Ethnicity,andNationBuilding,Boulder:WestviewPress.

[8]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英]埃里·凯杜里著,张明明译:《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0][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韩红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睿又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12]吴睿又人:《认同的重量:〈想象的共同体〉导读》,1999年;[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睿又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13]Smith,AnthonyD.,1991,NationalIdentity,Reno:UniversityofNevadaPress.

[14][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英]安东尼·D.史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6]杜赞奇(PrasenjitDuara)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7]马戎:《民族关系的社会学研究》,1996年;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训演集》,天津人民出版社。

[18]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

[19]马戎:《族群问题的“政治化”和“文化化”》,《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系工作论文》2002年第3期,总第39期。

[20]周旭芳:《“1998年‘民族’概念暨相关理论问题专题讨论会”综述》,《世界民族》1999年第1期。

[21]王实:《“族群理论与族际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22]王东明:《有关“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89~97页。

[23]纳日碧力戈:《民族与民族概念再辩证》,《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

[24]纳日碧力戈:《全球场景下的“族群”对话》,《世界民族》2001年第1期。

[25]纳日碧力戈:《问难“族群”》,《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

[26]宁骚:《民族与国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7]庞中关:《族群、种族和民族》,《欧洲》1996年第6期。

[28]郑凡等:《传统民族与现代民族国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9]孙建中:《论国家主权与民族自决权的一致性与矛盾性》,《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2期。

[30]翟胜德:《民族译谈》,《世界民族》1999年第2期。

[31]朱伦:《浅议当代资本主义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治建设》,《世界民族》1996年第2期。

[32]朱伦:《论“民族-国家”与“多民族国家”》,《世界民族》1997年第3期。

[33]朱伦:《“跨界民族”辨析与“现代泛民族主义”问题》,《世界民族》1999年第1期。

[34]阮西湖:《关于术语“族群”》,《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

[35]李祥福:《族群性研究的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5期。

[36]徐杰舜:《论族群与民族》,《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37]郝时远:《对西方学界有关族群(ethnicgroup)释义的辨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4期。

[38]郝时远:《Ethnos(民族)和Ethnicgroup(族群)的早期涵义与应用》,《民族研究》2002第4期。

[39]郝时远:《美国等西方国家应用ethnicgroup的实证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40]郝时远:《美国等西方国家社会裂变中的“认同群体”与ethnicgroup》,《世界民族》2002年第4期。

[41]郝时远:《中文语境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思想战线》2002年第5期。

[42]郝时远:《答“问难‘族群’”——兼谈“马克思主义族群理论”说》,《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

[43]郝时远:《台湾的“族群”与“族群政治”析论》,《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44]蒋立松:《略论“族群”概念的西方文化背景》,《黑龙江民族从刊》2002年第1期。

[45]雷海:《对“族群”概念的再认识》,《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46]兰林友:《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

[47]范可:《中西文语境的“族群”与“民族”》,《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

[48]潘蛟:《“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5期。

[49]乔玉光:《民族与族群:不等位的判断价值》,《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

[50]乌小花:《论“民族”与“族群”的界定》,《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51]彭兆荣:《民族认同的语境变迁与多极化发展——从一个瑶族个案说起》,《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52]吴燕和:《族群意识·认同·文化》,袁同凯译,《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

[53]陈志明著,冯光火译:《华裔族群:语言、国籍与认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4期。

[54]李远龙:《认同与互动:防城港的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55]马戎:《论民族意识的产生》,《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56]钟年:《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从〈评皇券牒〉看瑶族的族群意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

[57]纳日碧力戈:《认同的重建——兴蒙乡“族性”与社会变迁的田野调查》,《人文世界: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年刊》第1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58]黄泽:《云南未识别群体研究的族群理论意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

[59]张慧真:《教育与民族认同:贵州石门坎花苗族群认同的建构》,《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4期。

[60]陈志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以马来西亚为例》,罗左毅译,《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5、6期。

[61]马戎:《论“族群”意识》,《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62]万建中:《传说记忆与族群认同——以盘瓠传说为考察对象》,《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1期。

[63]梁茂春:《论族群内部的异质性:以广西大瑶山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本书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论来总结中国文学发展。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大师的背影

    大师的背影

    20世纪70年代初,“我”以一个工农兵出身的画家、作家的身份,在实干的政治家郑永和打造出来“学大寨”的典型——辉县,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来此接受劳动改造的艺术家。因此,得以近距离地收藏这些当时第一流、经过时代冲刷后仍旧是第一流的重要人物的许多真实故事。书中,他们立体可观:他们也犯过错、媚过俗,但岁月掩不住他们的光辉。
  •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9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9

    《海外新闻2009出版实录》内容包括:走近美国康泰纳仕国际集团、从《衬衫换甜点》看美国出版新变化、国际出版界热炒“雷曼兄弟”、美国财经图书行情依然看好、《美国地区英语辞典》即将全部完成、从两本中美版权合作杂志看去、浅谈《悦己SELF》的广告与发展、美国杂志编辑出版的奥妙、中外合作杂志是中国期刊界的“狼图腾”?中国《读者》可否收购美国《读者文摘》、“卡斯特罗语录”在古巴出版、欧洲报纸出版商想到美国收购、金融危机影响英国出版的编印发等。
  • 生命与使命

    生命与使命

    对于人的生命,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曾为之激动不已,也曾为之困惑不解。长期的困惑和迷惘带来了长期的思索和探讨,思想家、哲学家们渐渐发现了人类生命的本质:生命更多地表现为主观意志和内在精神,更多地表现为文化素质和信仰意蕴;生命不是纯粹的被动的物质客体。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人具有思维和意识,具有丰富的精神活动。因而,生命是灵与肉的统一,是身心、形神的统一。人不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自然人”,而且是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人”。人类生命的本质与高贵正在于其社会性,在于其精神性。法国哲学家布莱士?帕斯卡如是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 名著之旅——科技之旅

    名著之旅——科技之旅

    本书主要讲了古代科技类名著。世界名著指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关注的著作,其价值由于已经超越了时代本身而得以流传。需要注意的是,广义的世界名著不仅仅包含文学名著,还包括社科名著,人文名著等。
热门推荐
  • 快穿之病娇男友

    快穿之病娇男友

    许络没想到有一天居然穿进了一本病娇男友合集,当面对一个又一个病娇时,许络泪流满面。
  • 龙宠一生:重生后宫的日子

    龙宠一生:重生后宫的日子

    【一对一宠文】首先:这是一本宠文。其次:这是一本后宫文。最后:它不轻松,也不虐恋。重生后的阮清婉并不知道为什么原本计划好的复仇之路,尽然这么轻松,有人一路护航的感觉真美好。小说女主不是全能,有一点小异能,但是不完全靠着。新人写书,如果发布后有亲在看,请不要打击新手。因为有书友问扣扣的问题在评论里面不知道为什么发不出去。我平时不怎么上扣扣,加上我们时差的关系,只有国内时间早上你们起床以及到中午的时间可能我才会在。最后只能试试这里啦,如果能出现最好,不能的话,大家就评论里面说说话吧,收到了也会立马回复的。2983642346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月影刀割

    月影刀割

    月影指引着我们,我们向着前方走着,走着。迷糊的意思摧毁了元素,新的纪元开始了。。。。。。
  • 范钦评传

    范钦评传

    范钦出生于一个寒儒之家,没有门第光环和荫袭,也没有受业于什么名师,只有曾任县学训导、教谕的祖父、叔父在学业上给予过有限的帮助,因此,他青少年时期获得的初步成就,主要是靠他本身超越常人的勤奋努力所获取的。二十七岁青年中了进士,成了一个州的地方长官——知州,并且能关心民瘼、公正执法,初见政绩。
  • 重生之复仇大计

    重生之复仇大计

    被害死的她重生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复仇到底该不该继续?继续还是选择原谅?复仇路程中的感情到底是孽缘还是良缘?她会怎样选择?敬请期待...
  • 对不起,me就是喜欢you

    对不起,me就是喜欢you

    简介没什好写的,你们自己看吧395564985165845
  • 双子座女生日常

    双子座女生日常

    论一个假装“精致”的双子座女生戏精校园生活。
  • 扬起的白帆

    扬起的白帆

    白帆,一个在咖啡馆做服务员的女大学生,偶然邂逅了一个女白领——杨启。看似偶然却又不尽偶然的一次次相遇,彼此心与心不断地靠近。她们懵懵懂懂,最后明白那是爱情。两个女人的爱情受世俗的白眼和不耻。为了让杨启免受伤害,白帆毅然选择出国留学,使得杨启伤心欲绝。时隔五年,在一次外贸公司的商谈会上,她们再度重逢。白总裁霸气归来,变得冷峻的她能坦然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挽回自己的爱情吗?真正的爱情,到底是细水长流,还是轰轰烈烈?
  • 神思:艺术的精灵

    神思:艺术的精灵

    《神思:艺术的精灵》是《中国美学范畴丛书》中的一种。本书对“神思”这一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艺术创作思维的核心范畴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说明了“神思”具有自由性、超越性、直觉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是一个动态的思维方式,论述了想象是“神思”的主要内涵,有很多创见,给读者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