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3900000017

第17章 古代名家名作研究(3)

郭熙研究

北宋画家郭熙(1023—约1085年),字淳夫,河南温县人。他是与同时代的关仝、李成、范宽齐名的“北派”山水画大师,在宋神宗年间极受赏识,当时宫殿四壁都有他的墨迹。现从仅存的十数幅山水作品看,足见他的创意之新,尺幅浩瀚,雄奇壮丽,画树以行、草书笔法,皴法因质而变化,故有“鬼面石、卷云皴、鹰爪树”之称,而《早春图》则是他留世的重要代表作。郭熙的山水画创作经验,由其子郭思整理的《林泉高致》是一篇重要的绘画理论著作,他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取景法一直是中国山水画理的经典之一。

身世及艺术活动

郭熙是北宋的宫廷画师,当时虽然名气很大,但他的社会地位并不高,所以有关他的身世材料很少。有关他的艺术活动,也缺乏详细的材料,散见于个别画史著作和生前与他有过交往的文人的诗文集中。综合各家材料,得知郭熙是河南温县人,字淳夫。神宗朝为御画院艺学、待诏。据其子郭思透露,郭熙“少从道家之学,吐故纳新,本游方外,家世无画学,盖天性得之。遂游艺于此以成名。然于潜德懿行,孝友仁施为深。则游焉息焉”。学李成,善画山水寒林。他通过什么途径学李成,已不得而知。李成山水所表现出的隐逸情调,与郭熙少从道家之学的经历及审美情趣是比较吻合的,所以郭熙学李成,而没有学关仝、范宽,或是董源、巨然。

郭熙的创作盛期是在神宗时代(1068—1085年),不过在英宗时代(1065—1068年)他就已经闻名于画坛了。不然,怎么会在神宗一上台就下诏要郭熙“画小殿屏风”呢?“神宗好熙笔”并不是凭空的。当时宫廷收藏许多他的作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及学士院诸壁也都是郭熙所作的画,学士院玉堂中屏“乃待诏郭熙所作《春江晓景》”。苏轼曾赋诗云:“玉堂昼掩春日闲,中有郭熙画春山。”又据《石林燕语》记载:“官制行、内两省诸厅照壁,自仆射而下,皆郭熙画树石。”但神宗之后,继位的哲宗皇帝对郭熙的画却毫无兴趣,把两院内郭熙所创作的作品“易以古图”。宫中收藏的郭熙山水画,被当做破烂处理了。甚至被“背工”当做抹布,揩拭几案。大收藏家邓椿的祖父邓绾看见背工以郭熙的山水画擦桌子,感到非常可惜,问其所自,则云不知;又问中使,乃云此出内藏库退材所也。邓绾说,若只得此退画足矣。第二天,哲宗有旨尽赐,且命舆至第中。所以一时间邓家府中装满了郭熙的画。当时在朝的一些大臣如文彦博、苏轼、苏辙、黄庭坚、晁补之等也与郭熙有所交往。有的甚至求他作画。如文彦博寿诞之日,请郭熙画了一幅《望松图》,以二尺余小绢,作老人倚松岩前,在大松下。大松后作无数松,大小相连,转岭下涧,几十百松,一望不断,意取宰相文彦博“子子孙孙联绵公相之义”。文彦博大喜。

郭熙有时也在地方寺庙作壁画。如抚州曲江镇正悟寺,殿背两壁分画骊山、华山图,据说是郭熙手笔。又,元丰末郭熙为显圣寺悟道者作十二幅大屏,高二丈余,山重水复,不以云雾映带,笔意不凡,黄庭坚特招苏轼、苏辙兄弟在元符三年(1100年)到友人家去向看这幅画,苏辙叹息终日,以为此画是郭熙在“苏才翁家”临摹了李成的《骤雨图》以后,到晚年才画成的。又如,在元丰五年(1082年)郭熙之子郭思考中进士后,郭熙喜甚,乃于温县县庠宣圣殿内画山水窠石四壁,雄伟清润,妙绝一时。自云:“平生所得极意于此笔矣。”郭思登进士第后,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秦凤路经略安抚使。既贵,广以金帛收赎熙之遗笔,以藏于家,由是熙之画人间绝少,以致《宣和画谱》仅著录三十件作品。郭思步入官场之后,郭熙之诸孙皆为郡守,颇有家学,仍善画马。北宋末,在成都正法、保福两院有他们的壁画。

画史未记载郭熙有再传弟子,模仿他的人,见于记载的只有一位宋处,不记名,邢州人。邢州州署有郭熙《满溪春溜图》,乃宋处所模。此画名见于《林泉高致》。

绘画之外,郭熙还是一位雕塑能手,此事鲜为人知。据云,郭熙见到唐代杨惠之所塑山水壁后,颇受启发,又出新意,“遂令圬者(即泥瓦工)不用泥掌,止以手抢泥于壁,或凹或凸,俱所不问。干则以墨随其形迹,晕成峰峦林壑,加以楼阁、人物之属,宛然天成,谓之影壁”【13】。这是将浮雕与绘画结合起来所形成的一种似画非画、似塑非塑的新型艺术。利用光线效果布置形象,这近似于今天戏剧舞台布景。可惜这种作品没有流传下来。

郭熙的作品,《宣和画谱》著录三十幅,它们是:《子猷访戴图》、《奇石寒林图》二幅、《诗意山水图》二幅、《古木遥山图》二幅(今存一)、《巧石双松图》二幅、《江皋图》、《遥峰图》、《晴峦图》、《烟雨图》、《云岩图》、《秀松图》、《春山图》、《尊岭图》、《瀑布图》、《幽谷图》、《溅扑图》、《平远图》、《寒峰图》、《断崖图》、《秀峦图》、《宙木图》、《茂峰图》、《远山图》、《山观图》、《溪谷图》。绝大多数皆已不存。

郭熙现存山水画的基本情况

画史记载,郭熙除画山水,也画人物。如为文彦博祝寿而画的《一望松图》,就画一老人以手抚面前大松,作引望之意。又如,在衡州为其子郭思作《西山走马图》,其山作秋意,深山中数人驰马出谷口,内一人坠下。人马不大,而神气如生。郭熙指之对郭思说:“躁进者如此。”自此而下,得一长板桥,有皂帻数人,乘款段(马)来者,郭熙指之对郭思说:“恬退者如此。”又于峭壁之限,青林之荫,半出一野艇,艇中蓬庵,庵中酒榼书帙,庵前露顶袒腹一人,若仰看白云,俯听流水,冥搜遐想之象。舟侧一夫理楫。郭熙指之对郭思说,斯则又高矣。又,《宣和画谱》记载的郭熙作品中,有《子猷访戴图》,画的是王徽之雪夜乘舟访戴逵的故事。可惜这些人物画都没有流传下来。流传下来的几幅都是山水画,个别的画面有点景人物。不过难以见出郭熙人物画的真实水平。

郭熙的山水画,流传至今的主要有《早春图》、《幽谷图》、《关山春雪图》、《窠石平远图》等。

《早春图》,画面描写的是早春即将来临的山中景象。冬去春来,大地复苏,山间浮动着淡淡的雾气,这是春天的暖流带来的信息,但树木尚未发芽,仍在与严寒进行搏斗。山泉倒挂汇入河谷,奔腾而下。冰河开始解冻,渡口的渔民也已忙碌起来。主峰山石突兀,岩壑相接,起伏交错,溪谷幽深处树木高大挺拔,蔚然深秀,流泉闪动亮光,亭台楼阁和水边栈道隐现其间。在水边、山间活动的人们为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是苍茫浑厚,笔法墨法多变,形象刻画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画面左侧自题款“早春壬子年(1072年)郭熙笔”,笔迹工整。下有“郭熙笔”长方朱文一方。钤盖作者印章,在北宋画中是很少见的。

《关山春雪图》,画中关山银装素裹,村居民舍也披上了银装,清爽、静谧。山中杂木竞相争阳,枝杈形如鹰爪,表现出顽强挣扎之势。画面石头上作者自题款:“熙宁壬子二月奉王旨画关山春雪之图,臣熙进。”此图与《早春图》作于同年,画法也大致相近。所不同的是,此画先用淡墨染绢底,空出的绢底以表现白雪和流泉。故皴染更简练。

《幽谷图》,图中山崖险峻,谷口幽深,层峦群立,山头多作平顶,顶生密林,俱以泼墨大点为叶。山体以淡墨晕染,表现冰雪后高寒景致,山间岩隙间怪木斜欹,叶已脱落,有的傲然挺立,有的弯腹低头,有的俯身下探,枝干皆作盘龙怒虬之势。画家似乎是在赞美一种抗严寒、斗风雪的顽强品质。老树多以浓墨为之,衬托着冰山的明净。整幅画给人以秀润天真、清气逼人的感觉。

《窠石平远图》,画面描写深秋季节平野清旷的景色。一湾流水,一屏远山,画面形象压得很低,取平远构图,显得境界开阔。近景磊堆鬼面石,老树盘根错节长于石隙中,凋零瘦硬,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小树枝叶丰润,穿插盘曲,生意盎然。天空飘浮着轻云,落霞晚照,显现出一派明静萧瑟景象。画面左侧自题:“窠石平远,元丰戊午(1078年)郭熙画。”

另外有一幅《树色平远图》,也被认为是郭熙所作。《艺苑掇英》第十五期载有此画,收藏地点已不清。画面描写的是乡间小景,从画面树木枝杈光秃的情景来看,似为深秋或冬天。曲径通幽,野坡路旁老木盘结,杈桠交错,有的藤蔓缠绕。中景岗阜掩映轩亭,内有人备酒迎客,亭下长路小桥直通画外,小桥之上,正有数对老者策杖、书童负琴直奔轩亭而来,看来这里是消闲的好去处。画面形象鬼面石、鹰爪树、卷云皴等有画史记载中的郭熙绘画特点。点景人物在画面所占的比例虽不大,但神态毕肖,足见其创作之严肃认真。

郭熙的论著《林泉高致》

《林泉高致》是郭熙山水画创作的一篇经验总结,是由其子郭思整理而成的。全书分六节,即《序言》、《山水训》、《画意》、《画诀》、《画格拾遗》、《画题》。原书有南宋许光凝序,今佚。今存六节中“序言”和“画格拾遗”两节为郭思所写,其余四节均为郭熙之词,乃郭熙生前所述,由郭思记录整理而成。序言称,郭思小时,常跟随其父游泉石,郭熙“每落笔必曰:‘画山水有法,岂得草草。’思闻一说,旋即笔记,今收拾纂集,殆数十百条,不敢失坠,用贻同好。”

《山水训》一节集中叙述郭熙山水画创作经验和主张。认为人们生在太平盛世,想要“苟洁一身”,不一定去隐居归向大自然,借助好的山水画,完全可以不下堂奥而坐穷泉壑。这是对前人提出的“卧游”、“畅神”的绘画美学思想的发展。又讲述了山水画家如何观察大自然、如何汲取素材、如何继承传统、如何表现。这是全书的精华所在。《画意》一节主要是强调画家要注意艺术气质的锻炼和文学修养的提高。认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可以帮助画家扩大思路,丰富想象。《画诀》一节讲的是画面布局、形象塑造、笔墨技巧以及表现四季天气变化等不同景色的基本规律。《画格拾遗》是郭思记述其父的一些山水画的情况。《画题》一节就古代绘画的作用发表议论,认为画家应当有所作为。

《林泉高致》涉及面很宽,有关山水画的方方面面,从起源、功能到具体创作时构思、构图、形象塑造、笔墨运用,以及观察方法等等,都有很好的说明。不少地方发前人所未发。就山水画的创作经验而论,它强调了如下几点:

1.画家要深入观察生活,抓取主要特征

“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对于山水的四季朝暮、阴晴雨雪等环境下的变化,郭熙都经过认真的观察研究,总结出不少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如对山水“三远”的提出及山水在“三远”状态下的特征,对山水画创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山有三远。自山下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天色春晃(明亮)、夏苍(淡青色或草色)、秋净、冬暗(深黑色)。”“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暗淡。”等等,不一而足。

2.抓住富有诗意的情节,酝酿构思

“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最外意也。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看此画令人起此心,如将真即其处,此画之意外妙也。”带着诗人的情怀去观察自然,去发现自然中富有诗意的情节,再给予诗化的表现,画面必然充满诗意的内涵。

3.创作时精神高度集中,反复修改

郭思追述郭熙创作时的精神状态:“乘兴得意而作,万事俱忘。”“凡落笔之日,必明窗净几,焚香左右,笔精墨妙,盥手涤砚,如见大宾,必神闲意定,然后为之。岂非不敢以轻心佻之者乎。已营之,又撤之,已增之,又润之;一之可矣,又再之,再之可矣,又复之。每一图必重复,始终如戒严敌,然后毕此。岂所谓不敢以慢心忽之者乎?”这种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至今仍值得提倡。

4.师承要广取博采,不局限于一家

“专门之学,自古为病。”“人之学画,无异学书。今取钟、王、虞、柳,久必入其仿佛。至于大人达士,不局于一家,必兼收并览,广议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然后为得。”“今齐鲁之士,唯摹营丘(李成),关陕之士,唯摹范宽。一己之学,尤为蹈袭。况齐鲁关陕,幅员数千里,州州县县,人人作之哉。专门之学,自古为病,正所谓出于一律。而不肯听者,不可罪不听之人,殆由陈迹。人之耳目,喜新厌故,天下之同情也。故予以为大人达士,不局于一家者此也。”

5.技法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笔墨要为人使,不可反为笔墨使。”“或曰:‘墨之何如?’答曰:‘用焦墨,用宿墨,用退墨,用埃墨,不一而足,不一而得。砚用石、用瓦、用盆、用瓮,片墨用精墨而已,不必用东川与西山。笔用尖者、圆者、粗者、细者、如针者、如刷者。运墨有时而用淡墨,有时而用浓墨,有时而用焦墨,有时而用宿墨,有时而用退墨,有时而用厨中埃墨,有时取粉黛杂墨水而用之。用淡墨六七加而成深,即墨色滋润,而不枯燥。用浓墨焦墨,欲特然取其限界,非浓与焦,则松棱石角不了然故尔。了然之后,用青墨水重叠过之,即墨色分明,常如雾露中出也。’”

对于笔墨色如何具体运用,郭熙也作了论述:“淡墨重叠旋旋而取之,谓之斡淡;以锐笔横卧惹惹(轻轻之意)而取之,谓之皴擦;以水墨再三淋之,谓之渲;用水墨滚同而泽之(布施或铺开)谓之刷;以笔头直往而指之,谓之拃(手持笔顺势轻拖之意);以笔头特下而指之谓之擢(抽拔或耸起之意);以笔端而注之谓之点。点施于人物,亦施于木叶。以笔引而去之谓之画,画施于楼屋,亦施于松针。雪色用淡浓墨作浓淡,但墨之色不一。而染就烟色,就缭素本色萦拂,以淡水而痕之,不可见笔墨迹。风色用黄土或埃墨而得之,石色用青黛和墨而浅深取之。瀑布用缣素本色,但焦墨作其旁以得之。”

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到北宋中期,产生了巨大变化。突出的一点是多数山水画家不再过隐居生活,他们也不再强调山水画定要表现隐居思想。郭熙作为宫廷御用画家,适应山水画的发展局势,及时从创作实践和理论方面给以总结。由于郭熙的山水画强调表现诗意,可望可即可游可居,使山水画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在笔墨技法方面,郭熙的贡献更为突出。中国画的积墨法和用笔法实完备于郭熙,而积墨法的完备,大大提高了水墨画的表现力。所谓积墨法,就是用淡墨重叠数次,使画面深润、厚重,对画面的模糊处和应分层次处,再用干浓墨破醒,破醒后再用淡墨水渲染,务使达到深厚而层次分明的境界。此外,用笔方法的皴擦点刷拃擢画,也是郭熙第一个系统总结的。而这些对山水画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元好问说:“山水家李成、范宽之后,郭熙为高品。”这个评价是恰当的。

原载朱伯雄主编《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第一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同类推荐
  • 五十年守望——迟到的钦差大臣

    五十年守望——迟到的钦差大臣

    本书是对上海戏剧学院与上海焦晃艺术工作室联合制作的《钦差大臣》舞台艺术的总结。包括《钦差大臣》剧组主要创作人员的创作心得、演出评论文章、专家研讨会发言,以及演出台本、剧照,涉及此次创作演出的方方面面。五十年前一段未了的戏剧情缘,促成了这次难得的演出。上戏表演系59届一群年过七旬的老演员创造了话剧史上的一个传奇,这个戏的演出代表了这一代学子半个世纪的奋斗、坚持、追求和理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的记录。
  • 2006年中国歌词精选

    2006年中国歌词精选

    2006年中国歌词精选,主要内容有:这么多年、暮鼓晨钟、走进碑林、乡情、山喜鹊,尾巴长、老友、口红、温馨的港湾、卫士颂、我们一起去看海、做人不做仙、帐篷学校、我在另一个城市想你、这不是爱的故事、祝福中国、给妈妈许个愿等。
  • 古兵器、乐器鉴赏及收藏

    古兵器、乐器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话说中国——名人名画

    话说中国——名人名画

    中国画传世名画大全,中国古代历代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水墨画,飞禽走兽,白描画高清图文欣赏,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牡丹,国画荷花,国画梅花等名家国画图片鉴赏。
  • 古玩行捡漏笔记

    古玩行捡漏笔记

    本书主要从自身和人际关系两个大方面入手,分别进行阐述。从自身来讲,分为“外表”和“内在”两个方面,引入不完美这个话题。又因为自身的不完美,从而开始对人际关系的审看。从亲疏远近的各个层次,选取不同的实例故事,以不同的切入点讲述人际关系中可能发生的不完美的情况,以及应该如何正确的应对。有些缺点是无法彻底消灭的,或许正式它们,和它们和谐共处才是好的办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是给自己找理由堕落,也不是给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有些缺点是无法彻底消灭的,或许正式它们,和它们和谐共处才是好的办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是给自己找理由堕落,也不是给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不愿意触碰的一面——阴暗面,亲人朋友不愿意接受,连我们自己也无法面对。
热门推荐
  • 斗罗大陆之兰陵王

    斗罗大陆之兰陵王

    国服最强兰陵王——楚哲在一次排位赛过程中忽然昏迷,醒来后忽然发现他重生在了另一个世界——斗罗大陆,并且,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高长恭……
  • 武破星空传

    武破星空传

    浩瀚宇宙,繁星如尘,武道难,难于上青天王雷,先天武者,成就无敌武神,斩地星,杀天星......与天争命,掌控法则,终成一代星空之主......段天涯,天涯断,远古生物重现星空,一场浩劫即将降临!
  • 这座圣城要闹事

    这座圣城要闹事

    圣主创造了新秩序,凡人却想推翻它。当被“十三圣城”选中的真香少年与怼人成性的圣城精灵邂逅后,身为天选之子的蒙璟终于意识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让其欲仙欲死,不经历精神污染和心灵摧残的双重折磨,又如何珍惜痛并快乐的得之不易……
  • 雨落了下来

    雨落了下来

    你尝过开心、痛苦、背叛、绝望、美好的青春吗?这是成长。
  • 淘气baby

    淘气baby

    第二天一早,上官铭哲来到上官铭筱的卧室,叫她起床,然后没反应,上官铭哲便捏住她的鼻子,上官铭筱迷迷糊糊的,然后上官铭哲说了一句雷人的话:“快起床,上学要迟到了”随后把上官铭筱吓醒了:“什么,上学,我什么时候开始上学了?”“昨晚啊”“哥,你怎么给我报名了,我从小到大还没去过学校啊,我在家自习就挺好的,真的真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情缘五世

    情缘五世

    文案一浊世清恋圆脸江湖第一剑客小姐姐X矜贵并不高冷侯府少爷。剑客不是杀人如麻的冷情冷血,也会被阳春三月的暖阳。他是她的暖阳,他的暖只为她,谢绝中央空调。此生遇到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荣幸。还有四个文案作者还没想好,等写到了就会水到渠成。
  • 千孤傲雪

    千孤傲雪

    比腹黑,谁最薄情。比城府,谁能得鼎。两小无猜,兄弟情义,他会如何抉择?种种之后,是阴谋的结束,还只是个开始?他和她会是什么花,开出怎样的果?还是,自作多情。
  • 南风念知意

    南风念知意

    慕南风是知晓她的情意的吧,可是他的心已经不会为任何人而停留。看着眼前的一幕,宋知意有时候在想:为何自己渴求了那么久的事情,而那个人却能够轻易得到,哪怕是她不在乎的,却总能轻易引起他的举动。到了后来宋知意才知道,不管自己再怎么努力想要去靠近,他还是会转身投入另一个怀抱。再相逢,一切似乎还如表便面上平静,可是两颗早已远去的心还能够在一起吗?慕南风:宋知意,你总是像缩头乌龟一样,一遇到困难就缩进自己的壳里。宋知意:我又何曾没有勇敢过?是你让我不得不筑起那高高的城墙,将自己封闭起来,你呢?你有为我勇敢过吗?慕南风:那这一次只需站在原地,我来寻你可好?可是我们终究不会站在原地,因为你不知道你等的那个人是否会来,或许等过吧?可是宋知意已经累了,有些事情不是说了对不起,就能原谅的。
  • 仙岚之虚无

    仙岚之虚无

    有些人为了某些人而存在,有些人为了世界而存在,而我,为了自己而活,为了自己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