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2400000013

第13章 运销、芦商及芦盐转运中心移向天津(1)

盐业的转运与销售是盐业生产得以继续、政府盐课收入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故有“盐之利病,在转运之通塞”【1】、盐业“枢纽在转运,归墟在岸销”【2】等种种说法。天津盐业的运销在芦盐运销中占有很大比重。津盐运销过程中,盐商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尤其明万历间改行“纲法”【3】以后,盐业的运销由政府特许之商人经营,使得盐商渐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中,业盐长芦之商多寓居天津。清初,天津在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渐成为长芦盐业的转运中心。

<h2>第一节 运销情况

为维护专卖制度,保障边防供给及财政收入,明清政府均对盐业运销予以高度关注,实行了严密管理,如不仅制定了盐业销售的固定流程,还划分了特定的销售区域,规定了各地销售的具体额数与方式等。对天津盐业的运销而言,亦是如此,并且,随其内外形势的变化,各项政策均相应有所调整。

一、运销流程

明清时期,天津盐业的运销流程与各盐产区相同,均可大致分为:支领盐引、入场配盐、称掣盐斤、运载销卖、缴销残引五步。

(一)支领盐引

盐引之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渐趋完备,其“肇于宋,具体于元,详于明,迄清而大备”【4】。

明清时期,“官商运盐,领引为先”【5】,支领盐引为盐业运销的第一步。盐引由户部颁给,为商人行盐、纳课的凭证和依据,伴随食盐运销的全过程,如“受盐于场,掣盐于批验所,转运于应行府州县,皆按引以知其数;输赋于运使盐道,上计于盐政,皆积引以定其算。岁周则收已行之引截角送部,以待稽核,更颁新引”【6】。盐、引不许相离,如果盐无引而出场,或虽有引而盐、引二数不合,则“法必随之”【7】,论以私盐罪。盐引上多标注有行盐禁令、引额、行盐地方等信息,一方面时刻提醒商人循制行盐,勿犯法规;另一方面便于政府督察,核对引、盐数目是否相符。兹摘录(嘉庆)《长芦盐法志》所载盐引样式以见一斑。

盐引式【8】

户部为盐法事,山东清吏司案呈,照得长芦盐法题准各项事例,已经通行遵奉讫,所有引目,除有犯私盐分别治罪各条,毋许轻纵另文申饬外,其题定盐斤、缴引二款,并行盐地方,合行开列,铸造铜版,印刷给付客商收执照盐前去发卖,施行。须至引者。

一,长芦运司,凡客商卖盐,每引行盐三百斤。直隶盐,加包索耗盐十斤;河南盐,加包索耗盐十五斤。给半印引目,每引完纳引价,随即给引支盐。

一,凡客商兴贩盐货,不许盐引相离,违者同私盐追断。如卖盐毕,十日内不缴退引者,笞四十,将旧引影射盐货,同私盐论罪,伪造者处斩。

一,行盐地方。直隶顺天府、永平府、保定府、河间府、天津府、正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遵化州、冀州、赵州、深州、定州、宣化府属之延庆一州、易州并所属之涞水县;河南开封府、怀庆府、彰德府、陈州府、仪封厅、卫辉府属之汲县、淇县、延津县、滑县、浚县、封邱县、获嘉县、辉县、新乡县、南阳府属之舞阳一县、许州并所属之临颖、郾城、长葛三县。

右引给客商(某)收执照盐准此

嘉庆(某)年(某)月(某)日

部(押)

1.明代

明代,为防止相关官员借盐引谋私利等弊病的滋生,令南京户科委给事中一员收掌盐引铜板(其中长芦运司两片)、纸料,督率人匠印刷;印毕,由户部委主事一员赴科领出,督匠编号、用印,收候各运司关领【9】。

天津所属长芦盐区关领引目的时间为每年五月。运司运使详禀巡盐御史后,派委场官及盐商各一名,赴南京户部关引。户部以每十引为一封,交委员领回运司后验发【10】。

开中法时期,商人报中输纳后方能得到盐引。长芦运司的中盐边镇为宣府、大同与蓟州三镇。其中,宣府设仓廒五十二处,大同置十八处,蓟州有十一处。盐商赴各边镇报中盐引,于上述八十一处仓口上纳米、麦、豆、粟、草束等,由仓场出给仓钞、场钞【11】,并将收过粮草数目申报该镇管粮郎中,再由其填写勘合,包括商名、所纳粮数及该支引盐数目等。商人持仓钞、勘合赴运司,经官员对比底簿,检验核实,发给盐引,听其支运盐货【12】。

2.清代

每年岁终,先是由直隶总督、长芦巡盐御史差委官役,赴户部呈告请领盐引及具体数额,再由户部按其请领数额印刷、给发。

盐引印刷方面。顺治元年(1644年),令户部宝泉局刊铸铜板,刷印盐引【13】。此后,数次重铸盐引新板。如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重铸盐引铜板六十四块,其中长芦十一块【14】;六十一年,令照旧式铸造新板,其模糊旧板交回销毁;乾隆六年(1741年)、十三年,两次铸换盐引新板;嘉庆九年(1804年),户部颁示新引式样,令俟题换铜板之日进行改铸。重铸盐引铜板的原因当有两点:(1)由于刷印盐引次数过多,致使板面磨损,如继续使用,则极易使所印盐引模糊不清,从而给奸徒以可乘之机,如伪造盐引、影射使用等,给盐业监管带来不便【15】;(2)政府对盐业政策进行了调整,使得铜板所刻内容与实际不符,如引额多寡、行盐地方的变更等,为防止管理出现混乱,改铸势在必行。

清初,由于长芦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其盐引的关领与他处不同。集中表现在领引人员与领引纳课的次序两方面。如顺治元年规定:两淮、两浙等运司因距京师“远数千里”【16】,如纳课后颁引则唯恐延误次年的盐课办纳,故令依照上年办纳数目,先将盐引发至运司,尔后纳课;而长芦则以“密迩京师”【17】,令引存户部,各商赴部先纳课银,再行领引,以求“引无虚发,课易催征”【18】。但是,此种方式对芦商多有不便,徒添“守候、跋涉之苦”【19】。十五年,户部改将长芦盐引先发至运司,结果由于“运司胥役发引多循情面”【20】,致使部分“商棍领引”【21】,皆争先求售,甚至减价而卖,任意花销,造成盐贱引壅,逋课甚多。鉴于此,是年仍令盐引归部。十六年,经长芦巡盐御史田六善题准,长芦照两淮、两浙例,仍先发引目,后征课银。十七年,科臣蒋允修因引先发而课后追,逋欠愈多,奏请仍旧令盐商先赴部纳课,按银给引。康熙三年七月,因两淮、两浙、山东三运司俱先发引运司,后解课银,只有长芦先课后引,与各运司有异,遂令自康熙四年为始,行画一之法,发运司转给,永为定例【22】。

天津属长芦盐区支领盐引的具体办法为:每年长芦巡盐御史赴任出京之前,由运司差派管引经承赴京,候巡盐御史出具印领,赴户部山东司领取。盐引领回后,由经承将之收贮运司架阁库,待商领运【23】。

(二)入场支盐

明代开中时期,商人须持盐引及运司所开单贴,经青州分司验实印封,并倒文转发盐场后,方可支盐。其方式主要有守支、兑支、配支、预行开中及常股存积等【24】。商人支毕,由场官检验、将盐引截角后出场【25】。

清代,各商领引后先赴小直沽批验所,截去盐引右边第二角,封固;再持引具申运司,截去右边第一角,并于左边第二角钤盖印信。同时,运司出具由巡盐御史印发的支单【26】,付商入场支盐。支单为盐商配盐阶段专用凭据,内开写商名、派支场分、支盐数量及入场、出场时限等。此外,仍给盐商船票,以作赴场支盐之用。兹摘引清代“买盐支单”及“余盐支单”的样式,以见一斑。

买盐支单

(某)字(某)号

长芦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为严饬行盐规则事按奉前宪牌行,该商领引派支,比照验单式样,另备支单,内开某商派支某场盐若干,限以入场、出场月日,造册送院印发,给商入场支盐,毋逾时日。务取支单缴查,逾时不缴,引目铳毁等因。今蒙院宪吉,廉访得商不赴场,单无引数,影射囤贩,一切诸弊,本司酌定规条,详蒙批准各在案。兹据该商请单赴场中盐,相应出给支单,为此单给商人(某)遵照,赍赴分司衙门挂号,请领船票,照后开引数,前赴(某)场买运(某)盐(若干)包,限(某)日入场买运,(某)日出场运坨,该大使于单内注明出场日期。盐运到坨,此单交批验所,查无多买违限,三日内申送本司衙门察验,仍发该所,年终缴院毋违。须至支单者。

计开

商人(某)嘉庆(某)年(某)盐(若干)包,引名(某),伙计(某)

右票给商人(某)准此

嘉庆(某)年(某)月(某)日给

限(某)月(某)日缴

余盐支单

(某)字(某)号

长芦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为滩修盐足等事,案奉院宪吉批本司议详,各商请买余盐须俟春关既过,夏晒已停,先具手本声明引数,或一倍,再倍,三倍,查核场盐多寡,另发余盐支单。今据该商请领余盐支单,合行查给。为此单给商人(某),遵照持赴分司衙门挂号,照给船票,前往(某)场装(某)余盐(若干)包,限(某)日入场买运,(某)日出场运坨,该大使于单内注明出场日期,盐运到坨,此单交批验所,查无违限,三日内申送本司衙门察验,仍发该所,年终汇缴,母违。须至余盐支单者。

计开

商人(某)嘉庆(某)年(某)盐(若干)包,引名(某),伙计(某)

右票给商人(某)准此

嘉庆(某)年(某)月(某)日给

限(某)月(某)日缴

盐商凭盐引、支单赶赴规定场分,入场坨(公垣)支买盐斤。清初,商灶直接交易,自由买卖。但为保障自身利益,灶户间往往就盐斤出售达成一定共识,根据各自存盐数量,按比例公平摊卖。至嘉庆以后,芦台等场逐渐出现了专门负责联络盐商与灶户,替灶户推销、替商人批买盐斤的经纪人,俗称“发盐人”或“发海人”【27】。

商人支盐席筑成包后,由场官检验,并填注出场时间,经水路运赴天津盐坨【28】。其中,于兴国、富国、丰财三场支盐者经海河北上直至;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筐儿港引河挑浚后,于芦台场支盐者由芦台镇西船沽村沿罾口河、七里海、筐儿港引河南段,经塌河淀入海河赴坨。

(三)称掣盐斤

清代,天津盐坨地处天津城东门外海河东岸,有新、旧之分【29】。以石碑界之,碑以南至季家楼(位于今天津站附近)谓旧坨,贮生盐,即未称掣之盐,碑以北至盐关口(位于今金汤桥附近)谓新坨,贮熟盐,即已称掣之盐【30】。盐包到坨后储于旧坨,九引为一堆,每堆谓之一码,数十码为一垛,排列成行。盐包“累累如山”,占地数里,“一望无际”【31】,蔚为壮观。

盐商运盐堆储在坨后,赴运司告掣,并将支单上缴小直沽批验所,接受查验。其内容有两方面:1.入坨引盐数量与引目是否相同;2.是否依支单所书时限筑运。若入坨引盐数量与引目相同,即编制各商在坨引盐清册申送运使,转呈巡盐御史;盐商如过期不缴支单及出入盐场时间违限者,批验所大使指名报于巡盐御史,将引目铳毁、入官,并治以罪。

就称掣时间而言,明代初无限期,由巡盐御史酌定,以便其亲莅盐坨,督视称掣。但后来间有巡盐御史,凡遇掣盐即引嫌避事,称病推托,致使盐货壅积,商人守待经年,盐价日高,兴贩之徒射利争趋而莫之能御。嘉靖六年,长芦巡盐御史魏有本(字伯深,余姚人,正德十六年进士)陈言盐法事宜,请定称掣限期。故令淮、浙各批验所盐多者分四时掣,以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为期,长芦、山东各批验所盐少者则以春秋三月、八月为期【32】。至清初,商人星散,“尚俟招徕”【33】,故令随到随掣,一月一行。后商贾云集,频繁称掣易于堵塞水路,不仅盐运困难,对其他水上商贸往来亦不利,故改为按季称掣【34】。然而,夏季河水暴涨,冬季河水或结冰或干涸,均不利称掣与行盐,因此更为春、秋两掣,并规定“春关不得过三月,秋关不得过八月”【35】(故盐政之差期定以九月二十三日更替,旧任差满封关,以待新任【36】)。雍正以后,为便商运,随时验放,不拘春秋二关【37】。

其称掣之法为:“每掣一包过小筹一根,掣二十包过大筹一根,是为一次。委官就籖筒二十根内信手掣一籖,系第几号则称第几号包。”【38】也即:引盐二十包为一组,每包均编列号签,掣盐官二十抽一,进行称量,是为一次。“以一引轻重之数例十九引。二十引完以后照前,周而复始”【39】。盐商引盐少者几次,多者几十次。若额外多出盐斤,当即惩治。掣毕,移贮于新坨。由于天津盐坨之称掣、转贮借助舟船,故习称“水掣”(在沧州盐坨掣盐者谓“旱掣”)。

为保证称掣效果,所用砝码均由工部制造,户部校对颁发。砝码的单位及数量由称掣盐包的重量而定,故随盐包逐渐加重,砝码数量渐多。如顺治二年(1645年),负责津盐称掣的天津分司有铜质一百斤砝码二个,二十斤、十斤、五斤砝码各一个;康熙十六年,户部再次题准颁发二十五斤铜砝码一个;雍正元年(1723年),巡盐御史莽鹄立题增请每引盐增五十斤,令较制五十斤石砝码一个颁给。

(四)车载运销

除盐引外,商人运载食盐必备的“证件”还有水程及验单。水程之制沿于明代。正德十四年(1519年),巡盐御史陈克宅(字即乡,浙江余姚人,正德九年进士)疏奏称:盐非引不行,引非商无用,盐引不可以相离。但奸猾商贾卖盐已毕,不销缴盐引,往来赍执以为影射,混冒使用,致使官盐不行,新引壅滞,人不乐于报中。请于商人告掣之时,先查追掣过旧引入官,方与呈请掣放,并给与新引水程。【40】其时水程的使用方法为:先由运司备查各行盐州县运程及岁用食盐数目,开申巡盐衙门照数批行,再由运司填写水程,给与各商,令前往行盐地方发卖,至卖完之日,同引目一并缴部备查【41】。

清代,称掣完毕后,盐商先行具呈盐政衙门挂号,半印给发某字、某号水程、验单。再赴运司处,由负责官员开填引数、商名,并加盖印章。清代的“水程”和“验单”的样式如下:

钦命察院仰该府州县,凡遇商人运到引目水程之日,查验无弊,即与疏通,完曰销缴,违者参提问罪,决不轻恕。

水程式

长芦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为盐法事,案照各商运卖官盐,不许盐引相离,并给水程,坐与行盐地方,发卖完日,将引程径赴所在官司告缴。雍正元年九月十三日,蒙盐院宪票,奉部文,王大臣等会议,长芦见今盐斤,每包加盐五十斤,以三百斤为一包等因,奉旨钦遵在案。今将原呈钦命察院挂号用印,发来(某)字(某)号水程,本司开列引数商名,盖印付与商人(某)伙计(某),运赴地方发卖。盐包到日,该管官司将商人所执水程引目及号单,务要查对数目号名与水程印盖相同,方许发商自行货卖,或派与铺行分头发卖。务将盐尽价足,毕日该州县即将引目截去一角,同水程一并缴司,验单缴院查销,以定考成。如有留匿旧引,夹带影射,及无本司印盖水程,并无盐院发来验单,或盐斤号名不同,或越境货卖等弊,即系私盐,所在官司盘诘,呈报本司,以凭挐问,依律治罪。须至出给水程者。

计开

商人(某),告嘉庆(某)年,本名(某)引,领有引目,实收,派(某)场支运,(某)批验所蒙钦命巡按长芦等处盐政放(某)年(某)月秤掣,(某)年(某)月(某)关盐若干包,赴(某处)发卖。

右给赴运商(某)准此

嘉庆(某)年(某)月(某)日盐运使司行

定限(某)年(某)月运到告指投引并水程钦命察院仰该府州县,凡遇商人运到引目水程之日,查验无弊,即与疏通,完日销缴,违者参提问罪,决不轻恕。

验单式

钦命巡按长芦等处盐院兼管天津钞关税务为盐法事,据长芦运司呈,嘉庆(某)年(某)月内,掣过商人原纳引名(某)盐(若干)引。雍正元年九月十三日,奉户部札付王大臣会议,长芦见今盐斤每包加盐五十斤,以三百斤为一包等因,奉旨钦遵在案,今给与发下(某)字(某)号水程,前往告指(某处)发卖。今填(某)字(某)号验单,开载数目号名相同,准令自行货卖,或派与铺行分头货卖,务得盐尽价足,毕日就将引目截去一角,并水程缴运司,验单缴本院查销。所在官司倘敢抽取引牙、给票、缴引等税,淹滞盐货,与卖毕不缴退引者,俱以违法科敛论罪。须至单者。

计开

商人(某)原领嘉庆(某)年引盐(若干)包,付伙计(某)发卖

右仰(某地方官)准此

嘉庆(某)年(某)月(某)日

察院行限(某)月(某)日缴

随后是一系列的挂号手续。首先,商持水程赴天津道及天津同知衙门挂号。雍正十二年(1734年)二月,长芦巡盐御史鄂礼奏言:向缘御史札驻京师,运司、运同分驻沧、青二处,是以津盐过关,委令天津道及清军同知分别挂号。后御史与运使、运同俱驻天津,盐船过关一一查验,已属周密,而道、厅徒有挂号之虚名,并无稽查之实,不过收其公费。请自本年始,免挂号道、厅,原纳天津道、同知之公费银各两千两,仍留给以资办公,由运司征给。但经直隶总督议准,仍令商人赴天津道、厅衙门挂号验放【42】。

道、厅挂号后,商人仍须赴青州分司及小直沽批验所挂号。最后由批验所大使造册,呈送巡盐御史衙门。

商人挂号手续齐备后,将盐船齐泊盐关(位于天津城东门外,为盐船运往各地的必经之路),听候巡盐御史亲临盐关,开放船只。其间,随机抽包称掣轻重,视有无私弊【43】。

出关后,盐商分赴所认引岸(即销地)。或由北河【44】,或由淀河【45】,或由西河,或由南河【46】分运各处。其行北河运道者,沿河销盐州县就近落厂,余皆至张家湾落厂车运;行淀河运道者,沿河销盐州县就近落厂,余至保定县张青口及清苑县落厂车运;行西河运道者,沿河销盐州县就近落厂,余至衡水县之小范、任县之邢家湾、宁晋县之白沐、丁曹及邯郸等处落厂车运;行南河运道者,沿河销盐州县就近落厂,余或至大名之龙王庙、白水潭二处落厂车运。销岸为河南州县者,则由白水潭运至卫辉府及道口镇,车运渡黄,再行分运卫辉府盐厂(引盐入厂需输租,其钱归入河南钱粮,不在引课之内——笔者注)【47】。如遇运道阻塞,令盐商随时禀告运使,并详细说明改道路线及落厂地方。此举之意当在便于对盐运过程进行稽查。另外,为保证盐商顺利将盐运至引岸销售,从而保障盐课收入,规定路途如有土棍拦阻、陷害,商人可随时禀明地方官,严拿惩办【48】。

盐商运盐至规定引岸后,由各该州、县官将引目、水程、验单逐一查对,数目、号名相同者,方许自行货卖,或派与铺行发卖。如无运司印盖水程,并无盐院验单,或盐斤名号不同,或越境货卖等,即系私盐,地方官即行申报治罪【49】。

(五)缴销残引

商人将引盐卖完后,由督销州县之该管官司将引目拆封,截去左边第二角,封固,同水程一并申缴运司。经运司官吏将残引核对查明后,贮架阁库。俟一年,残引催齐,送缴户部,与掣批附卷一并存案【50】。康熙十四年(1675年),户部题准:嗣后报销残引之日,务将节年残引查明年份及已、未缴数目,尽行汇同奏销册解部【51】。行盐水程同盐引缴查,不得告改;验单申缴巡盐御史衙门查销,以定考成【52】。

综上可见,为防范私盐,保障盐课收入,明清政府对天津盐业的运销进行了严格管理,建有相对完备的监管制度,如颁发许可证、设置关卡、严限奏销等。而与此同时,也显现出程序的繁琐,如反复挂号、抽检等,给商人运盐带来不便,并增加了官员收受陋规及官商勾结、行私舞弊的几率。天津盐业运销流程的完备与繁琐并存,是明清时期盐业管理的一大特点。而形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仍在于“政目多端,要以裕课为首务”【53】。

二、销售区域

天津盐业的销售区域可分为常规与非常规两类。常规销区即各引岸,由明至清,稳步扩大;非常规销区多为代销或临时接济,仅存于清代。

(一)常规销区

明清时期,食盐销售均有特定的行盐地界,即引岸(亦称引地,一般以州、县等基层行政区划为单位)。津盐亦有固定的销售区域,但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历史发展、盐业形势的变动,不断演化。

由于天津盐业隶属于长芦,其销区也是长芦销区的组成部分。故了解长芦销区的范围及变化对认识天津盐业的销区有重要意义。

明万历以前,芦盐行销北直隶顺天府、永平府、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延庆州(原名隆庆州,1567年,穆宗继位,年号隆庆,遂避讳改名——笔者注)、保安州;河南彰德府、卫辉府【54】。共一百四十八州、县。

万历十二年(1584年)八月,河东解州盐池遭水,盐花不生,产量锐减,其行销区域内百姓食盐困难,故朝臣议将河东部分销区改归长芦与山东【55】。十七年三月,经长芦巡盐御史刘应龙(字文见,邵阳人,万历八年进士)题准,开封府属祥符等二十三州县百姓食盐由长芦供给【56】。

清初承明制,芦盐销售区域仍旧。至康熙五年(1666年),长芦盐政李粹然(山西人,顺治三年进士)奏请将河南开封府之杞县、通许、太康、兰阳、仪封五县划归芦盐销售范围。其理由为:首先,开封府二十八州县,其中祥符等二十三处皆食芦盐,而唯独杞县等五县食山东盐。一府之中,食两处之盐,难以稽查越境私贩之弊;其次,芦盐水运至浚县,抵黄河口,相距不及百里即达兰阳,十五里即至仪封,其他三处俱连络接界,运输便利;第三,山东引课每引二钱七分二厘,长芦引课每引三钱九分六厘零,划归后与国课无损而增。遂从其议,令五县改食芦盐【57】。

康熙六年,宣府口北道属深井、东城、西城三处由食本地煎盐改为芦盐【58】。

康熙二十四年四月,因河南怀庆府属河内、济源、修武、武陟、孟县、温县六处原食河东盐,路途遥远,又遇河东盐池积水,盐产下降,百姓无盐可买,引课连带受损,经河南巡抚王日藻会同河东巡盐御史李时谦题准,令六县改食芦盐【59】。

康熙二十六年九月,河南廵抚章钦文奏言:河南陈州、项城县并舞阳县等处旧食解盐,明朝时改食淮盐,然而各属距淮窎远,运费多,盐价贵,额引难销,而距长芦路途较近,且道路平坦,挽运便利,引盐当不难完销,请照怀庆例改食芦盐。从其议【60】。

故至此时,芦盐行销区域更为:直隶顺天府、永平府、保定府、河间府、天津府、正定府(即真定府,1723年,雍正继位,遂避“禛”字改名)、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宣化府之五州县,遵化州、易州、冀州、赵州、深州、定州;河南开封、陈州、彰德、怀庆四府,卫辉府除去考城一县,许州直隶州及所属之临颖、郾城、长葛三县,南阳府属之舞阳一县。共一百九十二州、县、营、卫。【61】

明代天津盐业的销地已不可考,但一定小于一百四十八州县。而至清嘉庆初年,长芦蓟永分司属越支、济民、石碑、归化四场所产之盐均销于永平府,沧州分司属海丰、严镇场所产之盐销于沧州、盐山、南皮、庆云、景州、东光、河间、宁津、吴桥、献县、枣强(嘉靖时改食津盐【62】)、青县、静海、交河、阜城十五州县,其余直隶、河南引地皆在天津兴国、富国、丰财、芦台四场配盐【63】。经计算,共一百五十七处,占据其时芦盐销售的大部分,且比明代长芦引地总数还多。

当然,津盐的实际销地与引岸可能不尽相符。如明嘉靖八年(1529年),户部覆巡盐御史王舜耕(字于田,常熟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条奏盐课利弊疏中提到:“长芦盐旧行顺天、卫辉等十府,保安、隆庆二州……迩来长芦盐止行顺天、大名、卫辉三府”,其他地方“各有斥卤地,私自煮鬻”【64】。但引岸仍大致反映了各产区食盐销售的区域和范围。

(二)非常规销区

长芦各引岸销售的引盐额数是相对固定的,然而“各州县实有能销与不能销之分”【65】。芦商中或“有以一人而行数县之盐,行之此县而盐销,行之彼县而盐壅”,或是“一人而行两省之引,行之直隶而引销,行之河南而引壅”。

当然,出现此种状况的原因来自多方面。例如,年岁有丰歉,如某地遭遇水旱灾害,当地百姓衣食无着,更何谈购买食盐,如此,则原额盐引势必难以完销;又如,各地人口增减变化无常,原定引盐额数难以与之完全契合,如人口减少,则容易销有余剩,如人口增多,则会使引盐不足;再如,各地条件互异,如至产盐之处,则私盐充斥;路通运河,则粮船夹带;卤咸之地,则偷煎私贩,似此等地方,“竟有全不能销者”【66】。“能销”之地,引盐卖尽,百姓不免淡食,为解决此问题,有的商人运贩私盐变价之盐(即官获私盐,折价发卖给商)销卖,而其地“兵快及无赖棍徒,知是无引之盐,必勒索讹诈,任意阻挠”【67】,商受勒索之苦;“不能销”之地,引积课欠,官盐店尘封,商人坐困。而越界行销则为私盐,触犯法律。

在此背景下,融销法应运而生。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长芦巡盐御史江蘩(字采伯,湖北武汉人,拔贡)、直隶巡抚于成龙会题:各商以积引难销,情愿告运别属易销之处通融代销,请令各商于领引时自为通融,存案实行。获得允准。此后,通融代销屡有实行,相关制度亦逐步完备。如乾隆四年(1739年),因行盐州县离天津窎远,年岁丰歉不齐,滞引多寡不一,令盐政随时酌量批准报部,至奏销时造册,逐案分析【68】。十七年进一步规定:长芦各引岸之州县官员督销盐引,如实遇水旱灾伤,盐引不能销售而改由邻邑代销者,经该督曁巡盐御史据实声明,免其议处。而此外,如并非灾歉之岁,销引不及分数,虽盐已代销,仍按其未完分数查参,照例议处,并于次年详加察核,如能比上年多销一分,准将上年处分题请开复,其本年查有未完分数,仍行照例查参;如不能多销,或更不及上年分数,除上年处分不准开复外,仍按本年未完分数查参议处,统再俟次年,比较多少,分别查办。但如果本地备销额引销至八分以上,通融代销仅止一二分者,毋庸议处【69】。

融销可分为两种。一为长芦各引岸间的融销,又称代销,较为常见。如据(嘉庆)《长芦盐法志》卷十,转运下,“融销”部分载:“长芦引目滞销之顺天府属大兴、宛平、通州、涿州、永清、宁河、延庆、昌平、固安、怀柔、顺义、密云等一十二州县,旧州、采育二营,保定府属清苑、易州、雄县、容城等四州县,正定府属正定、宁晋、定州、元氏、冀州、新乐等六州县,顺德府属平乡、广宗、巨鹿、南和县等四县,广平府属永年、曲周、成安、广平等四县,大名府属元城、大名、清丰、开州等四州县,河南省卫辉府属汲县一县,开封府属洧川、仪封、兰阳、通许等四县,怀庆府属河内、孟县、温县等三县,许州直隶州属长葛一县,每年准于应销正引内匀出三四分在于畅销州县代销。”

一为长芦与其他盐区之间的融销,又称接济,次数较少。如乾隆二十年,因河东池盐被水歉收,经长芦盐政议准,令河南、山西商人备价购买长芦额余盐斤,通融接济【70】。二十二年,河东地方春夏雨多,池盐倍歉,尚不敷配补上年未销额引,遂拨芦盐一千五百石接济【71】。二十三、二十四两年,长芦又相继拨借河东五百石【72】。道光十四年正月(1834年),两浙场盐缺产,准其借买长芦官盐五万引,以资接济【73】。

并且,长芦盐区用以接济之盐多出自天津。如乾隆五十六年,接济山东,即以“自天津前赴东省,一水可达,由水路运往,自必省便”【74】,令山东商人赴津买盐。再如上文提及之道光十四年接济浙江一案,浙江差委官员、商人先后抵津,经与芦商交涉后,购买天津坨盐【75】。

由上述可见,融销尤其是盐区之间的通融接济,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津盐的销售范围。

明清时期,天津盐业的销售区域呈扩大趋势。其直接原因主要有三:首先,芦盐销地增多,河南省部分地区纷纷改食芦盐,且改食诸处均由天津盐场配盐。当然,诸处改食芦盐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无外乎两点:1.减少私盐贩卖,2.芦盐距离较近,交通便利。但归根结底,仍在于保障盐课收入。其次,原由长芦其他盐场配盐筑运者改配天津场盐。最后,通过通融代销,由他处改配。

津盐销售范围扩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及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运费低廉,商人乐于行盐。

三、销售数额

清代,津盐不仅在芦盐销售市场方面占有较大份额,而且在销售数额上也占据绝对优势。

时津盐销售有正引,有余引。其中正引有定额,余引无定额【76】。如芦台场盐,“商运不一,每岁遵、蓟等八州县凭引告运,由官坨筑包抵芦台,经掣挚分府掣放,此盐之有定额者也。其余听津商由运宪衙门请领支单,随时赴场批买,从海转运津坨,此盐之无定数者也”【77】。

从个体引岸看,至嘉庆时期,津盐销售正引额数多较清初原额(也即明万历额数)有所增长,或是持平,但绝无减少者。从津盐销售正引总数看,嘉庆时期约为一百零二万五千九百五十六引,较清初之七十四万四千二百余引增加了近二十八万引。

津盐销售正引数额增加的原因主要来自三方面。

首先,消费需求。“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终月大男食盐五斤少半,大女食盐三斤少半,小男、小女食盐二斤少半。此其大历也”【78】。明清时期,各引岸引盐额数亦多依据户口、人丁摊派。其中,明代为计口配盐【79】。如洪熙元年(1425年),“上谕行在户部臣曰:计口给盐,以米输官,口既耗减,而犹准旧额征米,是厉民也。即令有司勘实征纳,毋拘旧文。”【80】而清代则为计丁派盐,且各地派盐标准不尽相同。如(雍正)《畿辅通志》卷三十六,“盐政”部分记载:“顺治七年,部查永平府属州县原系包课,今定为领引行盐,该运司确查户口数目,以定引额,每丁派盐一十五斤,卢龙等五州县岁该行六千四百七十二引,乐亭犹在其外,四五六年以来,逋欠实多,商人求减,每丁定以十斤为率,按数上引纳课”。清前期,受经济发展及赋税政策的影响,丁口逐渐增多,对食盐的需求也随之扩大,使得增加各地引盐额数势在必行。如顺治十三年(1656年),即以“迩来户口渐增”,且兵饷匮乏,酌量加派长芦引目,每季增引三万道,岁增十二万道【81】。

其次,财政需求。由于军需不足,粮饷缺乏,亟需扩大财政收入。如康熙十七年(1678年),户科给事中余国柱疏请遇闰加课,以佐军需。其疏文称:每逢闰月之年,各处关差连闰扣算,计日交代,请将盐课仿关差例,如此,则“于军需不无小补”。经户部覆准,令长芦巡盐御史辖领之长芦、山东闰月加引共六万四千四百四十一引【82】。

再次,盐业管理的需求。在新技术的运用、便捷的交通等诸多有利条件下,天津盐场的产量提高,除正引销售外,仍有余盐大量堆积。而此为私盐透漏提供了机会。故为防范私盐,增加各引岸正引数额,以减少余盐。如康熙十七年,因沧州分司属盐场存余剩盐二十万,青州分司属盐场存余剩盐四十万,遂令核算各纲引地方之见有余丁,按照原额引数合算,酌增引目,七丁至十五丁者,每七丁加一引【83】;十六丁至二十五丁者,每十丁加一引【84】;二十六丁至三十五丁者,每十三丁加一引【85】,共增五万七千四百六十七道【86】;包课改引地方与之相同,七丁至十五丁者,每七丁加一引【87】;十六丁至二十五丁者,每十丁加一引【88】。共增包课引二万五千四百九十五道【89】;天津卫原无引目,酌增四千引【90】,共增引八万六千九百六十二道【91】。

另,正盐外仍有耗盐。由于盐本“炼水而成,日暄风散,最易折耗”,且商人“长途远运,忽舟忽车,层层盘剥,抛撒更多,出不敷入,成本攸关”【92】。故而明代采取加耗之法,量道里之远近,于筑包时酌量准其除去包皮、绳索及沿途抛撒折耗,使商卖不致短秤累民,“额定斤重锱铢无损,则整包零市,亦无亏短、不符之虞”【93】。

清代沿用加耗之例。顺治元年,因盐包“斤数重则秤掣难,款目繁则朦混易”【94】,尽削各项名目,以一引分三引,每引定二百二十五斤,内正盐二百零五斤,包索(即加耗)二十斤。雍正十二年(1734年),经巡盐御史鄂礼移商直隶总督酌议,直隶引盐每包准除十斤,河南各属引盐道路更远,车运盘剥消耗尤多,准除十五斤。

正引、余引、加耗外,商人运盐往往高于既定数目。如明嘉靖八年(1529年),长芦巡盐御史傅炯奏为:政府规定每盐一引带耗二百零五斤,近来宽恤商人,每引连包索以二百五十斤为正数,此外余盐逐斤纳价,并问以夹带罪名,其法未为不密。但商人贪利,筑盐一包或至五百斤,甚至有六七百斤者【95】。

同类推荐
  • 那时汉朝4

    那时汉朝4

    本书讲述从汉武大帝北上,对西域发动汗血马战争写起,到张敞和黄霸较量为止。外戚李广利率军出征,惨胜而归,总算打通西边门户。可当刘彻再度对匈奴用兵,却遭遇一连串的滑铁卢:汉朝将领李陵和李广利先后投降,汉使苏武被囚北海十九年。前线失利,后院又起火。赵人江充,利用巫蛊,逼反太子刘据,制造臭名昭著的巫蛊惨案。这时,刘彻噩梦醒来,托孤霍光,暮气沉沉的汉朝,重获新生……
  • 锦衣血途

    锦衣血途

    穿越成锦衣卫,不搞事情陈啸庭都觉得对不起自己!由此而始……地痞、奸商、豪绅、贪官、阉竖、国贼……通通被他拿下!小旗、总旗、百户、正副千户……他也一路高升!庙堂江湖,一路血途! 欢迎加入锦衣血途,群聊号码:770873186PS:已有两百万字完本老书《魏武侯》,人品保证,大家放心阅读!
  • 风雨战歌

    风雨战歌

    武王伐纣,火焚鹿台,东海大军,时空穿越,征服异世,流传百代,压迫良久,服从?反抗?大争之世,群雄并起,时空涟漪荡漾,许久不见的时空大门再次打开,又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 古朝话事人

    古朝话事人

    当代精英学子酒后死亡,化为一颗晨星坠落异域世间。从万众瞩目到狗都不理,陆文君从西凉河被人救起的那天,就再也看不穿自己的命运。也罢,那就重活一世。且看他在大易朝,如何翻云覆雨扭转乾坤。
  • 钟于终于

    钟于终于

    孟堂君觉得没有哪个瞎了眼的姑娘会嫁给自己“瞎了眼”的牧歌一眼就看中了孟堂君“嗯,身高体壮,看家护院一把好手啊。不错,就他了!”原是为了看家护院嫁了个夫君却没想到这个夫君看上去不简单。。。娶她本是为了少些麻烦,可为什么娶了她麻烦到是不断了呢?还有一个麻烦精小萝卜头孟堂君头疼了。。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花千骨之怜花绘骨

    花千骨之怜花绘骨

    东方彧卿把花千骨救活后,将会有什么事。。。。。若流芳千古,爱的人却反目,错过了幸福,谁又为你在乎,若贻笑千古,因为爱的执迷又糊涂,也不悔做你的信徒。
  • 卫世界的幻想

    卫世界的幻想

    卫世界的幻想,不止是幻想。二十三号的奴隶,也能成为秦王。
  • 我把攻击力点满了

    我把攻击力点满了

    贺司鹏在生活中经常被别人欺负,死后穿越到游戏世界,一气之下把攻击力全部点满,结果成为了一代举世无双的大佬……
  • 异界科技之约

    异界科技之约

    魔法会长的侄子孟德尔,因为传送门事故来到了一个禁魔世界。没了魔力,魔法师便失去了最大的倚仗。一本神秘的书籍中记录了种种魔晶科技,让主人公看到了生的希望。不过改变世界的却是一把豌豆?他试着凑钱回家时,却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的地球,回家的路更加漫长。孟德尔感叹:“血樱啊,血樱!你退婚就退婚,干嘛带我到退婚现场?那穷小子连‘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样的话都喊出来了。这不是最终禁咒的咒文吗?他开启了主角光环,我怎么办?去抢戒指里的老头吗?”
  • 驱灵录

    驱灵录

    创世纪初灵王的亡者大军卷席世界,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考验。人族与神秘的流浪者们组成联盟共同驱逐这群自大的亡者。经历百年的百年的黑暗动荡,灵王被重伤沉睡。而其部下在北方冰雪平原共同守护他们的灵王。北方——虚空国度的中心便是擎天之座灵王的沉睡之地。
  • 快穿之上位系统

    快穿之上位系统

    他一直以为他是直的。后来绑定了系统还是这样认为。直的…被人扑倒…然后莫名其妙的弯了。最后发誓要上位。
  • 农门小富妻

    农门小富妻

    苏积玉本是一名舞蹈家,仅二十二岁就登上了国际舞台,万众瞩目之时,突晕了过去,再次醒来,却已经来到古代。原身也叫苏积玉,乃是城中苏县令的嫡女。不过虽为嫡女,但被后母欺负的惨,还代替妹妹嫁给了这李家的穷酸秀才李牧笙……
  • 翻身包子把歌唱

    翻身包子把歌唱

    五年前,他爱她,她亦爱他,结婚时,他却没有出现。五年之后,他却那样若无其事地出现!苏默平静的生活再次被打断,凭什么,你就吃准了老娘会还要你!你以为老娘还是五年前那个傻姑娘么!有大把的男人喜欢老娘!等等,就只有一个学弟而已,纯情痴心学弟VS初恋负心腹黑男,究竟选哪个?
  • 三星缘之药师倾城

    三星缘之药师倾城

    苏安生在末世,一朝穿越,捡到了一家子老弱病残,苏安叹了口气,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努力修炼为一家子撑起一片天这样子了。第一次见到徐清和的时候,那还是个叫二狗子的小萝卜头,苏安也还是个小小姑娘。从种田到修真,从年少轻狂到成熟稳重。前期种田,然后是修真,准备写那种又臭又长的,升级打怪的故事,纯属个人爱好,不喜点叉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