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41500000017

第17章 向牛顿挑战的神童托马斯

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773~1829)在物理学上的主要成就是发现了光的干涉现象。他是英国医生和物理学家,1773年6月13日诞生于英格兰米弗通的索末席特的一个虔诚的宗教徒家庭。

据说杨是个神童,智力过人,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在语言学习方面有特殊的才能,大约14岁就掌握了拉丁语、希腊语、意大利语等七八种外语。杨在中学时代就非常喜欢力学,成绩突出。17岁精读了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光学》两部经典著作。

杨的伯父是伦敦著名的医生,在伯父的影响下,杨中学毕业后在伦敦学医。1793年杨进入圣巴索洛缪医学院攻读医学。1795年到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第二年获得哥廷根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797年杨进入剑桥大学依玛诺学院工作。1799年在伦敦正式开业行医。1801年杨对色散现象作了研究,得到有关色散的理论公式。同年当选为英国伦敦皇家研究所的自然哲学教授。1802年杨当选为英国伦敦皇家学会秘书。1811年任圣乔治医院的主治医师。1817年任皇家度量衡委员会秘书。

从牛顿时代起,就存在着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之争,由于当时牛顿在学术界威望很高,大多数学者都支持牛顿的微粒说。18世纪末年,杨认真地把牛顿的微粒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作了比较,发现波动说在解释反射、折射的时候比微粒说更有说服力。

1796年杨在博士论文中提出声和光都是波的振动的看法,还认为颜色就像不同频率的声波那样,是不同频率的光波。他在1800年发表的《论声光的实验和研究概要》一文中,勇敢地对牛顿的微粒说提出公开挑战:“尽管我仰慕牛顿的大名,但是我并不认为他是百无一失的。

我遗憾地看到他也会弄错,而他的权威也许有时甚至阻碍了科学的进步。”在1802~1804年期间,他成功地做了著名的“双缝实验”,发现了光的干涉现象。

在这之前,也有学者根据水波干涉,猜想两束光如果是波的话会发生干涉,不过都没有做出成功的实验。杨分析了别人失败的原因,利用双狭缝使同一束光分成两束,结果成功了。杨在屏上观察到了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他还根据实验数据推算出极端红光的波长大约是三万六千分之一英寸,极端紫光的波长大约是六万分之一英寸。但是,杨的实验当时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

1818年法国物理学家菲涅耳对惠更斯学说加以发展,提出了波动的数学理论,请大数学家泊松(1781~1840)审阅。泊松经过计算,得出了当一束光通过小圆片的时候,在圆片影子的中心会出现亮斑的结论。泊松认为这个结论很荒唐,采取不相信菲涅耳理论的态度。菲涅耳不服,立即做实验,确实发现圆片影子的中央有一个小亮斑。后人称它是“泊松亮斑”。这时候人们又想起杨的双缝实验,它和泊松亮斑一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光的波动学说的正确性。大约在1850年前后,光的波动说终于被学术界普遍接受,在同微粒说的争论中占了上风。

在光学方面,杨还在1801年引入叠加原理,把惠更斯的波动理论和牛顿的色彩理论结合起来,成功地解释了规则光栅产生的色彩现象。1803年,他又用波动理论解释了障碍物影子具有彩色毛边的现象。1820年杨用比较完善的波动理论对光的偏振作出了比较满意的解释,认为只要承认光波是横波,必然会产生偏振现象。杨不仅对人眼的色盲作出了正确的解释,而且建立了著名的三原色原理,认为一切色彩都可以用红、绿、蓝三种原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

此外,杨还对物体的弹性、毛细现象、流体的内聚性、生理光学等课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他发现了弹性定律中用他名字命名的杨氏模量(弹性模量)。

同类推荐
  • 一个狗娘养的自白:媒体大鳄艾伦·纽哈斯自传

    一个狗娘养的自白:媒体大鳄艾伦·纽哈斯自传

    如果你出身贫寒,必须靠自己闯出一条血路,如果你不满现状,希望以新形象更上一层楼,那这些自白绝对有助于你登上成功阶梯。艾伦·纽哈斯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他把加内特公司发展为美国最大的报业公司,并创办了全美销量最大的报纸《今日美国》。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美国各地有话直说》《权力剪影》《真正的一个国家》《世界之窗》《近距离看世界首脑》《差不多一个世界》等作品。目前,他正在写一本新书,讲述人生中“难堪的年代”,该书将为他的第8本著作。
  • 开国功臣——徐达

    开国功臣——徐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在这些被选的宰相中,有的直言敢谏,有的阿谀逢迎;有的胆识非凡,有的才识平庸;有的清廉刚正,有的卖官鬻爵;有的千古流芳,有的万世遗臭。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父

    《图说世界名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父)》介绍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源于性,性的压抑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著有《性学三论》《梦的解析》《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 中国十大文豪白居易

    中国十大文豪白居易

    白居易一生,历经八个皇帝,先后历官二十任,食禄四十年。白居易前期敢作敢为、锐意进取,但他的政治主张不被采纳,终放弃了“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
热门推荐
  • 都市仙游传奇

    都市仙游传奇

    周天本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仔,却无意中打开了另一个新世界的大门。作为宇宙主宰的化身,从此以后他结识了许多从游戏中和神话故事里走出来的人物,并和他们并肩作战,一起消灭邪恶力量,从而一步步成为强者,并带领着大家一起抵御外界邪恶势力的入侵……。
  • 我曾与幸福毗邻

    我曾与幸福毗邻

    从人人呼来喝去的公关小姐,到娱乐圈呼风唤雨的一姐,虞锐亲手捧我上位,对我千般宠万般爱,让我逐渐迷失自己,陷入泥沼……一朝虞锐昔日的影后女友姬颖归来,一姐的位置竞争激烈,我万万都没有想到,在全世界背叛我的时候,他又在我心上狠狠地插了一刀……
  • 入目八分

    入目八分

    其实你们看了就会知道,这也不用多说什么东西。
  • 大佬掉马了

    大佬掉马了

    薄深从来没想过那个处处掣肘他的大佬就是自己的夫人。“深爷,我们的货不知道被哪个大佬劫了。”靠在窗边正在看书的男人抬头淡淡的看了手下一眼,“和夫人说一声,可能夫人还不知道是自家人。”本文甜宠,1v1,且看大佬女主如何脱马甲
  • 网游混沌世界

    网游混沌世界

    文章讲述的是一个高三学生的游戏历程,本来在《乱世》游戏中间顺风顺水的,但是就是因为一个人荒废了一款游戏,不过时代在进步,新一代的游戏不断的开发不断的改进更加的真实,而《混沌世界》就是这么一款新出的游戏,主人公带着忘记过去的事情的目的去《混沌世界》挥洒青春,但是这也是主人公奇迹历程的开始。
  • 琅玲玉

    琅玲玉

    蓝琅和沙玲原本是让人羡慕的眷侣,可是突然有个横祸降临到他们头上,他们面对生离,各自忍受着痛苦,他们面临死别,还各自在守着自己的爱情……
  • 神明是否存在

    神明是否存在

    新新雨是一位科研天才,外表酷酷的,然而内心却与外表大不相同,是一位看透世间真理,内心却依旧纯真的人。樱花雨是一位武力值强,内心纯真善良的人。新的历程,未来又有谁能预知?他们的友情是坚不可摧的,是美好的,他们也拥有着亲情,爱情,他和她是无法分离的。他们来到了一个魔幻世界,他们将永远停留在这吗?如果这样,神明之迷怎么办?未来还有希望吗?我相信那是有希望的,永远不散的希望,绝对的自信。只有这样,奇迹才可能出现。
  • 变型战争

    变型战争

    刘慈欣、王晋康、何夕是中国最具知名度的三位科幻作家,被誉为“中国科幻三巨头”。本书收录了刘慈欣、王晋康、何夕最有代表性的中短篇作品——《太原之恋》《全频带阻塞干扰》《人生》《生命之歌》《水星播种》《替天行道》《人生不相见》《田园》等。阅读本书,不仅可以领略中国科幻作品的巅峰实力,还可以享受到中国最有想象力的大脑向全世界所展现出的一场场宏大的头脑风暴。
  • 妖怪自白书

    妖怪自白书

    喂,那只头上没角,身后没尾巴的小妖怪,你!就说你呢,到处看什么看!过来过来,给你讲个惊天地、泣鬼神、震四方、流传万世的女妖怪传奇故事!话说,百年前,天降奇妖,法术高强,精灵可爱号称——半露妖颜佛祖怕,万千男妖脚下趴。她身为镇天神君的爱女,却一点也不招摇。身为天帝的义女,却向来十分低调,她——谁!谁拿梧桐树砸我!!555555555,爹,快煮了他全家!什么?来头太大,不能吃?父皇!人家不干啦!(地上打滚ing)※※※※※※※※※※※※※※※※※※※※※※<---点我嘛点我嘛!PK求票票\(-_-)/每二十票加更。同志们的推荐以及评论是38最大的动力
  • 三分制度七分落实

    三分制度七分落实

    本书紧扣制度和落实的密切联系,重点阐述制度与落实的一些富有建设性问题,很好的扣住制度和落实两大利害关系最为关键的问题,用创新的理论,经典的案例以及全新的视角展现给读者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