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41500000015

第15章 发现大气压力的托里拆利

托里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1608~1647)在物理学中的主要贡献是设计了有名的托里拆利实验,证明了真空的存在,发现了大气压力。他是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1608年10月15日诞生于意大利的法恩扎的贵族家庭。

托里拆利的父亲是一位纺织业主,由于经营情况不佳,日益衰落。父亲为了摆脱困境,被迫把托里拆利送给伯父雅可布抚养。托里拆利小时候酷爱学习,表现出很出色的才能,尤其在法恩扎耶稣教会学校学习数学和哲学课程的时候,成绩特别出众。1627年,伯父在朋友们的劝说下,把托里拆利送到罗马,拜伽利略的得意门生、数学家和水力学工程师卡斯特里为师,继续深造。从1630~1641年,托里拆利在伽利略的朋友夏波利手下工作,主要从事力学研究,写了一批论文。

为了向卡斯特里等有名的学者请教,托里拆利于1641年再度来到罗马。在卡斯特里的推荐下,托里拆利于1641年10月10日来到伽利略身边工作,并和伽利略的学生维维安尼结成了很好的朋友。伽利略去世后,他的保护人托斯吉姆大公爵让托里拆利以学院数学教授的名义作为伽利略的继承人。

卡斯特里非常赏识托里拆利的才华。1628年,卡斯特里出版了一本有关流体力学的著作。托里拆利仔细研读了导师的名著,还做了一系列实验,逐个验证书中的重要结论。他发现,书中关于液体从容器底部小孔流出的速度和小孔离液面高度成正比的结论,和实验不符。经过反复测量和计算,他总结出水从容器底部小孔流出的速度和水从小孔上方的水面高度自由下落到小孔时候的速度相等,进一步得到了这个速度和小孔上方水面高度的平方根成正比的正确结论。

托里拆利热爱和尊敬自己的导师,但是他并不盲从。他决定把自己的发现整理成文,公开发表,来纠正导师的这个学术错误。胸怀宽广的卡斯特里看到这篇文章以后,十分高兴,认定托里拆利大有培养和发展前途,立即决定让他当自己的秘书。

早有古希腊时代,大学问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厌恶真空”,他特别用飞矢作例子来说明,认为飞矢的箭头把空气向两边分开,当箭尾向前去的时候,空气不断补充,不存在真空。后来,人们在抽水的时候发现,吸气桶式抽水机无论如何也无法把水抽到10米高,真空不存在的观念发生了动摇。伽利略研究了这一现象以后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空气密度是水的1/400;别的液体抽吸所能送到的高度也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由这种液体的密度大小来确定。不过,他没有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看法。

1643年,托里拆利用实验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他设计了一个用水银柱测真空阻力的方案,预言水银柱的高度大约是水柱高度的1/14。接着,他和维维安尼一起在佛罗伦萨作了这个著名的实验。他们在一支一端开口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然后把开口的一端倒插入水银槽中。

他们发现,水银柱立即下降,直到比槽中水银面高出76厘米为止,而且不论玻璃管斜放还是竖放,水银柱的垂直高度都不变。

托里拆利认为,水银柱的垂直高度是由大气对槽中水银面的压力引起的。当时由于托里拆利忙于摆线的研究,所以没有公开发表这个著名实验。他仅于1644年在给罗马的朋友里奇的两封信里描述了这个实验,还说他实验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产生真空,而是要制造一种仪器,用它来证明空气的变异,时而较重而稠密,时而较轻而稀薄”。

同年,里奇在给巴黎学者默森(1588~1648)的信中介绍了托里拆利的实验,在法国科学界广为传播,引起很大的轰动。1646年夏天皮尔?珀蒂在鲁昂重复了这个实验。1648年帕斯卡也先后在巴黎教堂的尖顶上和法国南部的多姆山重做了这个实验,成功地证实了托里拆利的重大发现。这样,古代权威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界厌恶真空”的谬说被彻底推翻了。

除此之外,托里拆利曾磨制成直径80毫米的望远镜透镜,还用小玻璃球作透镜制成简易显微镜。他还写了不少有价值的数学论文,对摆线、圆锥曲线、对数曲线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同类推荐
  •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成七位名士,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因此得了这个雅号。在混乱黑暗的时代,竹林七贤把老庄哲学的无为、尚真与返归自然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自由解放的新气象和不伪饰、不矫情、顺其自然的新的道德风尚。东晋之后,竹林七贤的影响逐渐传播开来。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已成为魏晋时期文人精神理想的一种象征。
  • 开运握图——杨坚

    开运握图——杨坚

    本书为您解读人性真实的隋文帝杨坚,披露他成功上位的历史密码。通过对他取得霸业以及辅政者的经验教训、智慧、谋略进行总结,以期对我们当下的人生给以借鉴、指导。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朝鲜发生东林党起义,清王朝应朝鲜政府之请求,派兵入朝。羽翼逐渐丰满的日本早已觊觎朝鲜,并且企图借朝鲜内乱的机会向中国挑衅,于是也立即派兵进入朝鲜,与清军对垒。在尚未宣战的情况下,日军击沉了中国运兵的商船,迫使清军应战。在平壤设防的清军在日军进攻下战败,被迫渡鸭绿江回国。日军突破鸭绿江防线,占领辽东,攻陷旅顺,血洗全城。在威海卫之战中,清政府的海军主力北洋水师全军覆灭。按中国干支纪年,这一年是甲午年,这场战争,于是称作甲午战争……
  • 民族铮骨:成怀珠

    民族铮骨:成怀珠

    成怀珠,又名成神保,1914年生于山西省蒲县仁义村,祖籍河南林县。其父成立志,其胞弟成怀德(又名成全保)毕业于保定军校,曾担任阎锡山“亲训师”参谋长。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莎士比亚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莎士比亚

    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热门推荐
  • 此间月明,君心不换

    此间月明,君心不换

    君影本是西域蕴沧国公主,为了真爱甘愿下嫁大安富商之子阮末,怎料阮末乃是大安皇子肃王,为重归权力中心牺牲掉她和阮家,她被迫服毒含恨而死。重生后,她投生为侍郎花桐的庶女花辞镜,为了不受到家族的摆布,用一颗玲珑心化解了种种危机。然而她的寿命只剩下一年,为了寻找活下去的机缘,也为了找到肃王报仇雪恨,她意外嫁入了慕亲王府,成为了慕王妃。两人惺惺相惜,终成爱侣,旧日仇恨也随着他们联手合作之下,迎面而解。而后,他们放弃了原本的身份,逍遥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全能相师

    全能相师

    气,万物本源,花草山石人虫鸟兽江河湖海家国天地无不以气为根基,望气,可知万事消长万物兴衰。相山水者,是风水先生,称地师;相人者,为算命先生,也称相师;相阴阳两气者,便是阴阳先生;而相天地日月星辰者,则为神为仙,不属凡人之列。山村孤儿李星野,起于山野,兴于都市,相山水,相人,掌控阴阳二气,仰观日月星辰,终成《全能相师》!
  • 凰女惊天下

    凰女惊天下

    前世她是个孤儿,踽踽独行,到死孤独。今生她虽体弱却父慈母爱何其幸福,然,天不遂人愿,一夜之间父母,生死不知。她为报仇而来,女扮男装,科举榜首,搅乱京中一池浑水,风乍起,朝局混乱!一手出神入化的易容术,变化万千,为了报仇不择手段!两个易容伪装的人,相互爱上了对方的易容之身,两个人生生谈出了四角恋,真挚的感情如棉絮般撕扯,曲折婉转,荡气回肠。终是她报了仇,帮他,得了天下。
  • 愿没有回忆诉感伤

    愿没有回忆诉感伤

    2004年,独来独往的初一女生安米,偶然的际遇下认识了六个男生。看他们如何携手走过青春。看他们经历了辍学、背叛、恋爱、诈骗、和生死之后是如何坦然地面对人生…安米最后的结局又会是怎样的…
  • 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路

    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路

    一条信息改变了唐映雪安稳的生活她能否打开脑洞,发现真相本人对话小说改编,更多细节描写更加细腻
  • 命不及顿宴

    命不及顿宴

    人的性命难道不及一顿高管地主的一顿宴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暗山秘境

    暗山秘境

    忽然现世人间的玉锥,蕴藏着一段神秘的传说,带出了一个被封禁了千年的国度;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诗又能带着男主踏上怎样的探险之路呢?那暗藏在白云雪山之下的国度将等待着后世有缘人重新开启!
  • 有个天使是恶魔

    有个天使是恶魔

    谁说带翅膀的就是天使?它还有可能是烧鸡。谁说纯白羽毛就是天使?它有可能是羽绒服。这些都是谁说的呢?传说中的天使不是头上戴小圈圈的吗?你见过拿小叉叉,笑起来很邪恶,使起手段很恶毒的天使吗?嘿嘿,因为那个本来就是恶魔,天使背后化身为恶魔的家伙——恐怖暴力份子之粱小羽是也!
  • 但愿来世不识君

    但愿来世不识君

    以前有一个女生和一个男生,因为共同的朋友去世而相识,久了产生了爱情,却没走到最后,是不是久了,相爱的心就会变?是不是久了,彼此的包容心,就会减少?是不是久了,对彼此的信任也没最初的真实了呢?人总会变,是越变越离谱还是越变越靠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