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4100000025

第25章 陪着记忆看风景(5)

外公的病情日渐恶化,主治大夫早已向母亲摊牌,我想外公自己也心里有数,可是每次回去探望外公,我和母亲除了"很快就会好起来的""马上就能回家了"之外,真的无话可说。明知不可能了,依然除了鼓励还是鼓励。外公彻底丧失说话能力后,我和母亲也终于不用再为如何维系对话而费尽心思,我们所用来表达情感的方式都非常内向、贫乏,以至于面对临终者,唯一能做的好像就是否定他是一个临终者。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母亲和舅舅都遗传了外公的性情,克己、节制、不善表达情感,从来不知道以退为进,未必有天大的难题,却总是抱着天塌下来的心态,一旦交流开来,往往就是针尖对麦芒,谁也不服谁,否定,否定之否定。舅舅坚持要换下母亲供在灵堂的大束黄菊花和红玫瑰。关于这些花,母亲买回来时,还是很骄傲的",每束都要三十元,塑料假花,可以永远放下去"。舅舅嫌母亲小家子气,执意要用鲜花替上,母亲不肯,两个人就是一通吵,被晾在一旁的表弟看着两位激烈争吵的大人,吓得傻了眼。舅舅还是买回来了一大把新鲜的黄菊花,将它们同母亲购置的假花并放在灵台上,母亲的假花也不逊色,混迹在鲜花里,以假乱真。这很像他们间的姐弟关系,吵吵闹闹不足为外人道,却也非旁人能体悟的。隔了一会儿,我看到舅舅从行李箱里掏出一沓钱交给母亲,母亲推托不下,勉强收下。两个人都消停下来了。心平气和了,反而没什么好说的了,对话的苗头潜伏着,任谁也不愿意挑破起头,一如病房里的一幕幕。

血浓于水,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可也正是熟不拘礼,令他们失掉了俗常礼节的庇护,相对时,只有赤裸裸的中伤、挤对、指责,除此就剩下漫长的寡言缄默,羞于启齿。电视里的家庭剧经常出现的一幕:一家人高高兴兴在餐桌上聊天、睡前亲亲脸颊互道晚安。在我们看来,根本就是不可思议,连表弟都边看边吐槽说"太假了"。母亲和舅舅轮流守灵,表弟倒是精神头十足,十点档的肥皂剧都播完了,仍不肯睡,从旅行包里掏出"iPad",自顾自地看起火影忍者,不时还哈哈大笑几声。睡下没多久的舅舅,听到表弟如此放肆,拎起小家伙就是一顿揍,"这个时候谁让你笑了?赶紧上床睡觉去!"也怪表弟还实在太小,不谙世事,"死亡"这样的概念之于他既平常又罕见,它可以存在于打怪游戏或者日本动漫里,但是一旦真刀真枪地发生在现实,连"叶公好龙"的资格都不见得会有。能有多少机会看到死亡呢?即便如我,那晚随母亲去见外公最后一面,也不过是握握他的手,把两只枯瘦的掌心搓得热乎乎的,再交由一旁压低声音啜泣了有一阵子的母亲,像一场接力赛,交替传递着温度,直到越搓越冷,心也冷了,泫然欲泣。外公的病容很安详,平躺在微微垫高的枕头上,右侧床头上的小灯恰好在他脸上打出明暗两块区域。右眼睁开在明处,眼白浑浊如常,隐在暗处的左眼在光影的作用下,显出一种奇妙的清澈明亮,如一块静静燃烧的炭。

张爱玲说过的,炭起初是树木,后来死了,现在,身子里通过红隐隐的火,又活过来,然而,活着,就快成灰了。它第一个生命是青绿色的,第二个是暗红的……满腹衷肠,终究无法一吐为快,只得深藏再深藏,再以灼热的表象骗骗别人,再骗骗自己,最后伤人也伤己。外公、母亲、舅舅都是这样的炭块,兀自燃烧又互相灼痛、互相取暖,直至燃烧殆尽,灰飞烟灭。

出殡日,舅舅手捧外公遗像,脸容镇定地走在队伍前头,母亲和一众亲戚朋友殿后,表弟懵懂地跟着我走,悄悄告诉我一个秘密,表哥,昨天晚上我听见老爸哭了,他不让我说出去,还威胁我,要是我今天早上随便乱笑,就要更狠地揍我一顿,而要是我今天哭的话,他就要给我换新款的"iPad"……表弟在我耳边和盘托出,刚说完,那张天真的小脸即被浓重的忧伤堙没,表弟号啕大哭起来。

小西天母亲整理出外公的遗物,留下一只相框,其余的悉数焚化成灰。老式相框的面积不小,内中贴有好多张外公的生活照,因年代久远,照片和相框早已粘连成一体,舅舅原先打算带走几张留作纪念的,可惜一旦剥取就会损坏了照片,最后不得不放弃。母亲保留这个相框,反复擦拭,玻璃镜面依然灰扑扑的,只有凑得很近很近,才能依稀辨认出照片里的外公、外婆,以及年幼的母亲和舅舅。外公一生所照的相差不多都封存在这里了--作为他青年、中年时代的标本。

暮年的外公反倒排斥镜头。春节拍摄全家福,他总是主动请缨,替大伙合影,所以有好多年的全家福里,都是没有他的。后来,母亲说什么也不肯让外公脱离组织了,一咬牙换掉了家中的傻瓜相机。有了数码相机的时间设定功能,就再没有外公的用武之地了。每次外公都居于镜头正中央,父亲母亲安坐两端,我则随意,总之是标准的家庭合影,可每次成像,外公要么把眼睛闭上,要么就是没看镜头。好在,数码相机无所谓的,多拍几张便是,而在一次次的磨合过程中,外公终于适应了刺目的闪光灯。照片出来,眼睛瞪得大大的,透着一丝恐惧,像是人堆里的局外人,满面慌张,看上去虽然身处正中间,却不甚和谐,极易让看照片的人起疑,太不搭了,就像葬礼上逝者的远房侄子之类的角色。

因为需要坚持在闪光灯"咔嚓"后,才能眨眼,摘下老花镜的外公足足睁了十来秒,整个春节,外公的眼睛都保持着过度的有神,一直到过完元宵节,两只直勾勾瞪着的双眼终于如开败的水仙花,耷拉下来,单眼皮的长眼经常眯成一条线,望向窗外,一看就是半天,常令母亲误以为他是在打盹。

还是表弟发现了相框里的玄机,这里是灵隐寺吧?这个湖好大啊,是西湖吧?这个是哪里啊,黄山吗?母亲也老花眼了,摸出老花镜凑过去,相片上是一家四口人,年轻的外婆和母亲都穿了一件花点衬衫,四人叉腰站在半山腰上。母亲极力回想了一会儿,告诉表弟,不是黄山,是雁荡山。表弟俨然小大人似的长吁短叹,外公去过的地方真多啊,末了又有点不服气,添上一句,就比我多一点点。每年寒暑假,舅舅一家便会集体出游,人小鬼大的表弟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了。表弟吵着嚷着要舅舅带他去雁荡山玩,这个山看起来比黄山还漂亮,我要去,我要去。舅舅在一旁哄他,好好好,下学期你考出双百分,我就带你去雁荡山。

表弟把雁荡山抛到脑后,去看下一张照片,咦,外公来过我们家的啊?表弟这么一说,把我们都惊了一跳,舅舅赶紧凑过去,哪里哪里?表弟指着一张牌楼照,笃定地昭告天下,我们经常坐公车路过这里的。舅舅仔仔细细地看了又看,恍然大悟,没错,这是海淀区,从新街口往北,这里有个公交站叫"小西天站"的。

相片上的小西天牌楼刚刚建成不久,外公一身白背心,冲着镜头茫然四顾,就连母亲也不晓得这张照片的拍摄者为何人。那一年夏天,我降生,外婆、舅舅全围着我和母亲转,外公撂下家中的大小琐事,独自北上,他告诉外婆说,要去一趟山海关,去祭拜一个他很景仰的诗人,一去便是大半年,回来的时候,外公的行李箱里除了一件军大衣,就只有这一张照片。外婆瞅了半晌,"小--西--天--",直说这名字有意思。

爱莲说舅舅他们要回去了,临行却又同母亲吵了一架。母亲把舅舅给她的那笔钱,塞回他的行李箱,舅舅发现了,急忙掏出来,要还给母亲,母亲奋力抵挡,舅舅也不松手,两个人相持不下,踩翻了屋角的水仙花,瓷盆"叮当"一声打翻了,其中一颗鳞茎被两人踩烂了,水仙的茎叶也无从幸免,两人这才罢休。母亲稍稍提高了嗓门,沮丧又无奈,让你拿回去就拿回去,聪聪还小,往后要用钱的地方多的是。舅舅据理力争,给你就收起来,又没多少的,这点钱买台手机都不够。话说到这里,舅舅觉得冒犯了,语气顿时柔软了些,爸这么些年多亏你照顾。母亲仍没有去接钱。舅舅硬把钱塞到了母亲的衣兜里,当年妈病中,我在外地上大学赶不回来,也是多亏了你。

母亲到底没再坚持。"多亏了你"--回首来时路,满目皆有亏损又如何呢?缝缝补补跌跌撞撞还不是走到了今天?表弟挥舞着"iPad",扫描了那张"小西天"照,低声嘟囔说,外公也到过我们家了。下楼时,舅舅牵着表弟走在前面,我和母亲帮忙提行李,母亲下厨做了不少麦饼,加上其他土特产,舅舅来时的半空行李箱,回程却成了大宗行李。因为负重,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可看看前面的舅舅和身旁的母亲,顿感我们就像是台阶一样,一级接着一级,虽然行动迟缓,偶有阻滞,但终究要继续走下去。

送走舅舅一家,我也如愿从小房间换到了外公的书房里,手指掠过书架上排列紧实的书脊,暗下决心,迟早会读完的。母亲抢救回被踩烂的水仙,重新放入盆中,勤加照管,依然难挡颓势。阳春三月,水仙凋敝,空出来的瓷盆一直搁在书房角落里,似要证明那儿曾经茂盛繁华过。

我坐在外公生前常坐的藤椅上,窗外是庭院里的树丛。借由一椅一窗,我获得了外公的视野,看到了外公看了大半辈子的景致。外公曾说他看到过莲花,悬浮在树丛里,我们自然不信,没多久外公就被确诊住到了医院,脑瘤压迫视神经,会产生头晕、复视、幻觉等症状,可外公坚持称他看到了莲花,就开在窗外的树梢上。我学着外公的姿势,静静注视那片树林许久,除了绿叶,一无所获。

这年的春天似乎特别漫长,春花的花期还没完,夏令已至。离高考也不远了,学校放温书假,待在家里整理笔记,做最后的冲刺。母亲每日总是掐着点督促我,只许我每天午饭后,下楼小憩一会。时间一到,她必定从窗口探出头来喊我。于是,我只好故作专注地重新落座,摊开那本厚度和辞海有一拼的文综题典,一直到晚饭时间。暮色渐染,晚风一股一股地吹进来,牵动窗帘,甜腻的花香不断宣告着春天的胜利,搁下笔,支颐而坐,忽见不远的树丛里有白色暗影浮动,戴上眼镜,果有白花隐于枝叶间,花大而香,盛开如莲……水仙之后,有白玉兰,兰香未殒,花开正盛,而广玉兰又已经冒出头,预备取而代之了,四时有序,四季轮回,生生不息。夕照隐下去的时候,仿佛打翻了一盆炭火,天际赤熠灼灼,火烧云是日落的标本,也是延续。

惠风和畅,天朗气清。

同类推荐
  •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是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郝朴宁教授领衔的“现代影视艺术研究团队”学术研究的成果之一。教材借鉴了众多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采写经验,众多广播电视媒体组织和部门的新闻工作者,以其辛勤的工作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和研究的案例。写作的过程中也从各种版本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著作和教材中汲取了宝贵的营养,并听取了兄弟院校教授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课程同仁们的中肯建议。
  • 教师工作指导手册

    教师工作指导手册

    本书由权威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编写围绕教师的个人素质修养、教学技巧、仪表行为,工作开展与组织各方面内容进行了细致阐述,极具权威性与科学性,内容完整,指导性强,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在编写体例上,采取问答形式,叙述风格明畅通达,非常便于教师在工作中遇到困惑时即查即用,涵盖了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助于引导教师做好职业……
  • 好兵帅克奇遇记

    好兵帅克奇遇记

    勇敢善良的帅克相貌平平,还有些愚笨滑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征召入伍,奔赴前线,开始了一段荒唐可笑的军旅生活。小说以笑骂的笔触对黑暗腐朽的奥匈帝国及当时社会的一切丑恶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 高中生交际礼仪

    高中生交际礼仪

    《高中生交际礼仪》拟根据课标要求和中学生实际成长环境,指导他们在各相应语境中学习并运用所涉及的交际礼仪,提升其文明礼貌地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提高其语言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内容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家庭、学校、社会。
  • 赢在起点-高考高分作文

    赢在起点-高考高分作文

    有学者认为我国的教育是“赢在起点,输在终点”,或者说是赢在“基础”,输在“创新”。《高考高分作文赢在起点》作者力图在探索它们之间的连接点,让中国学生的作文既能“赢在起点”,也能“超越终点”。经过分析发现,中国和美国的差别,就是对“基础”这-概念的理解与界定有所不同:我国所谓的“基础”,基本上就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其他方面似乎就不是什么基础了。美国教育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确有所忽视,但美国教育非常重视大胆尝试、实践动手、独立思考、自主建构以及自信心、个性、兴趣、交往和科学精神的培养。《高考高分作文赢在起点》所指的“基础”既包括客观的写作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包括作者主观的态度、个性特点。
热门推荐
  • 凶狼将

    凶狼将

    他是人与狼不伦的产物,成长于旷野丛林,师从于凶狼悍兽,在猎与被猎的原始战场训练出暴突的筋肉和狰狞的智慧,以阳刚为盔甲,以野性为利剑,在浩瀚的远古时空,屹立起不败的神话。“我要战斗!因为我血管里流淌的是火!”
  • 学习与她

    学习与她

    小时候,姚学兮最害怕听到别人喊她“要学习”,长大后,她依然对这名字深恶痛绝,连带着对学习也是,可不管她怎么作,都依然能在全年级1000个人中顽固的保持她年级前五十的位置……【小剧场】月考成绩出来了,江屿被好友陆笙拽着来到了榜单前,原本兴致缺缺的他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名字,当他饶有兴趣的读了出了“要学习”三个字时,霎时四周一片寂静,再无纷杂的议论声。“你才要学习呢!你全家都要学习!”只见一个长相可爱,面色白皙的小女孩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般大,正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
  • 拾光里有你的影子

    拾光里有你的影子

    守望在眼里的爱,遇见你,就是走遍了整个世界才能得到的幸运。
  • 捡到一个压寨丈夫

    捡到一个压寨丈夫

    他以前吃不饱,穿不暖,励志做坏人头子,做尽坏事。等他长大了,足够强大了,某只陪他成长的单纯生物却跑了。可是……他怎么可能会让他一个人在外面逍遥那么久呢?亲爱的小火~你就等着被我抓回来吧!毕竟一个人未免太过寂寞,即使强大如我,也是需要些足够温暖的记忆和人来依靠的……
  • 周易略例

    周易略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四个夜晚一个白昼

    四个夜晚一个白昼

    当黑夜过去迎来光明,梦里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
  • 游行诸界的一己之常

    游行诸界的一己之常

    郭嘉就是许了个愿,想去游行诸界,结果,虚空大意志居然实现了他的这个愿望。于是,郭嘉就开始了他的游行诸界的一己之常。第一个世界,他契约了妖灵,居然是活泼腹黑的小龙女,恬静文雅的荷花少女,变化无常的百变魅影。后面,郭嘉还前往了其他世界,需要帮助魔王击败勇者;恢复某世界失衡的生态圈;帮助boss抵抗可怕的第四天灾......
  • 鬼刀天命

    鬼刀天命

    这是一款游戏,这不是游戏。这是一场赌博,这不是赌博。这是一种战争,这不是战争。这是一次奇遇,这不是奇遇。
  • 琴魂锁

    琴魂锁

    琴,一切因它而起。以为终有一天她会穿着红色嫁衣,弹奏着无期,嫁给他却不料世事变幻,终是无缘,她魄锁于古琴之中却又重生归来,寻找他们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