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78300000118

第118章 海论

如人的气海邪气有余,就会出现胸中满闷,呼吸急促,面色红赤的症状;如气海正气不足,就会出现气少而说话无力。

本篇要点

一、说明十二经脉应十二经水合为“四海”,它们各有汇聚与输注之处。

二、文中列举了四海有余和不足的症状,并提出“调其虚实”的治疗原则。

黄帝问岐伯道:你讲刺法时,总是离不开营卫气血。人体中运行营卫气血的十二经脉,在内联属于五脏六腑,在外联络于肢体关节,你能把它们与四海联系起来吗?岐伯回答说:人体也有四海和与十二经脉相应的十二经水,经水都留注于海中,自然界有东、南、西、北四个海,因此将此称为四海。

黄帝说:人体是怎样与四海相应的呢?岐伯说:人体有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这四海与自然界的四海相应。

黄帝说:这实在是一个很精深的问题,你把人身的四海与自然界的四海联系在一起,它们是怎样相应的呢?岐伯回答说:必须先明确人身的阴阳、表里及经脉荥、输穴等的分布情况,才可以确定人身的四海。

黄帝说:怎样确定四海及经脉重要穴位的位置呢?岐伯说:胃受纳水谷,故为水谷之海。胃的气血所输注的重要穴位,在上为气冲穴,在下为足三里穴;冲脉与十二经联系密切,故为十二经之海。冲脉的气血所输注的重要穴位,在上为大杼穴,在下为上巨虚和下巨虚;膻中是宗气汇聚的地方,所以称为气海。膻中的气血所输注的重要穴位,在上部为天柱骨上的哑门穴和天柱骨下的大椎穴,在前面的有人迎穴;脑中充满髓液,所以脑为髓海,脑的气血所输注的重要穴位,在上部脑盖中央的百会穴,在下为风府穴。

黄帝说:这四海,怎样滋助和损害人体呢?又是怎样促进和耗败生命活动的呢?岐伯说:如人身四海功能正常,生命力就旺盛;若四海功能失常,人的生命活动就会减弱。调养四海,就有利于身体健康,不善于调养四海,身体就会遭受损害。

黄帝说:四海的正常和反常情况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如人的气海邪气有余,就会出现胸中满闷,呼吸急促,面色红赤的症状;如气海正气不足,就会出现气少而说话无力。如人的血海邪气有余,就会常常感到自己身体庞大,郁闷不舒,但又不知道有什么病。若人的水谷之海邪气有余,就会得腹满的病;如水谷之海正气不足,就会出现饥饿但却不欲进食的症状。如髓海邪气有余,动作就会表现为过于轻快有力,行动无度;髓海正气不足,就会出现头眩晕、耳鸣、目眩、腿酸软无力、目盲,周身懈怠懒动,常欲安卧等症状。

黄帝说:又怎样治疗四海的疾病呢?岐伯说:应诊察四海输注的各个要穴,并调节它们的虚实,但不要违反虚补、实泻的治疗原则,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按照这条原则去治疗,就能使身体康复,否则,就会有死亡的危险。

黄帝说:讲得真好!

专家点评海,是自然界百川汇聚之处,是生物赖以生存的水分之源。本篇论述人体的胃、冲脉、膻中、脑四者是水谷、血、气、髓汇聚之处,故篇名为“海论”。

同类推荐
  • 礼记

    礼记

    《礼记》初时据说有一百多篇,后为汉朝学者戴德简化为85篇,世人称之为《大戴礼记》。后来,戴德之侄戴圣在《大戴礼记》的基础上,再一次进行简化,终为49篇(原本应该为46篇,但因《典礼》《檀弓》《杂记》三篇过长,市面上大多版本将其分为上下篇,故有49篇之说),称之为《小戴礼记》。《大戴礼记》现已佚失多数,而市面上常见的《礼记》版本一般为《小戴礼记》。在编撰过程中,考虑到现实的阅读需求,我们从权威版本中筛选出极为经典、实用,且具有文学价值的28个篇章,将其编辑成册。同时,为了便于读者阅读与理解,我们将每篇分为诸多小节,每个小节分为三部分:原文、注释与译文。整本书结构严谨,言简意赅,意蕴深远。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 何典

    何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庄子

    庄子

    《庄子》不仅仅是一部哲学范畴的著作,它将哲学思想以一种艺术的表达呈现在世人面前。那些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蕴含的不仅仅是人生大道理,更有着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入则孔孟,出则老庄”,现代人的自处和处世准则,很大一部分有赖于老祖宗的智慧教导,而儒家道家的思想则在其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中坚地位。当我们遇到庄子,便深深折服于他的奇思妙想,他的聪敏,他的激情,他的快乐,他的独行于世。他尖锐而激烈地面对这个世界,他淡然却又悲悯地跨过俗世红尘。他眼中的一切都那么的与众不同偏又发人深省。
  • 孝经

    孝经

    《孝经》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热门推荐
  • 带着秀儿时空穿梭

    带着秀儿时空穿梭

    安秀儿没想到自己死后居然被安排重生了……但是这个代价为什么是让一个叫438的系统带着她征服星际银河?!场景一:如果这里是深深的地底,我便不会向往太阳。我就不必知道什么是自由和孤独了。但这里是你的世界,你便是我的光……场景二:你们用残忍刻下我的悲伤,那我便用悲伤回报你们的死亡!
  • 精灵时代之问神录

    精灵时代之问神录

    以为人类的冒险者将精灵的语言带到了人类的世界使得人类掌握了操控自然力量的精灵术,维普大陆迎来了精灵时代。但是人类对精灵术的滥用最终引发了灾难,曾经繁盛一时的人类帝国石洲变成了一片废土,人类向北方迁徙在石洲的北部建立了新的人类文明——太阳王朝。人类从石洲带来的技术是人类迅速繁盛起来,然而曾经的危机也在一步步逼近......
  • 荀学探微(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荀学探微(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本书的主要内容在于矫正后人对荀子天论和性论之误解。荀子言天道,分本体与现象两部分。本体不见其事而见其功,皆知其所以成而莫知其无形,这属于天职的部分。现象即能生之本体所产生的自然现象,有其运行的规律,所谓“天行有常”,故人若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属于人职的部分。荀子讲明于天人之分,其目的即强调人伪比天性更重要。荀子论性,认为人既有好利疾恶之性,亦有好义欲善之性。但好利疾恶不等于恶,人一味放纵好利疾恶之性,以至争夺生而辞让亡、残贼生而忠信亡,才是恶。同理,好义欲善不等于善,只有学至全尽、知类明统、深思熟虑,实际上建构出礼仪法度来,才是善。荀子批评孟子的性善说是“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是因为孟子不重视后天人为之伪。因此荀子言性,只是本始材朴,无所谓善恶。故与其说荀子是性恶论者,不如说是善伪论者。
  • 唯愿此生都是你

    唯愿此生都是你

    一次缠绵,她意外怀孕,只是这到底是意外还是阴谋?失了身,负了初恋,她放逐自己五年。再次归来,且看她如何笑瞰人间。
  • 问镜

    问镜

    我有一镜,乾坤山河也照得;我有一剑,人心鬼域皆斩破;我有一城,九重天里云中座;我有一心,长生路上笑蹉跎。世人为何要长生?因为长生包容一切的欲望,长生便是无限的可能。
  • 帝舞九天逆天邪神

    帝舞九天逆天邪神

    “你当真无情?”站在忘川河畔上,一位男子问了眼前的女子。“无情又如何,你也知道,三生石上,根本就没有你的名字,也不可能出现你的名字,所以你放手吧。”女子冷漠无情的话,让男子心碎不已。“你爱过我吗?哪怕……哪怕只有一丝……”“没有爱过!”女子否定了,转身离去“原来,在你心里,我竟连一丝丝的存在……都没有”男子自我嘲笑了一番,这天地之间,黄泉路下,甚至连魔界,他都不想去了,呵……终是缘浅,何来情深似海。独自走向了忘川河里,待女子发觉回来时已为时过晚……
  • 身上带着一个世界

    身上带着一个世界

    林景偶然间得到了一个世界,发现里面都是玉石,黄金,钻石,还有各种宝物层出不穷!可以延年益寿的百年野山参!可以将普通水转化为甘泉水的神奇石头!还有可以让整个城市发光的藤蔓! ………… PS:新书《我可以进入游戏世界》
  • 冷攻狠受:惊世小姐惹不得

    冷攻狠受:惊世小姐惹不得

    “喝啊啊啊啊啊!姐要逆天啦!”一个长得清秀的萝莉兼御姐站在一个坑里,仰天长笑。“麻烦你把自己打扮好再笑行吗?”众人无语道。这是一个吃货和轻微毒舌的女主养成记【划掉女主成长记。坚决不玛丽苏,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走上巅峰。希望大家也能支持作者的另一本《琉璃一见绝情笑》,多多推荐我的文(* ̄3 ̄)╭
  • 再世良缘

    再世良缘

    女主重生魂穿到另一个世界自己的身体里,旁观了这个世界的自己种种悲剧,醒来就发现已经在悲剧开端了......唉,走一步算一步吧!宫斗能力为零,宅斗能力为零,空有一身武艺,到底能不能摆脱厄运呢?希望主角光环保佑吧!
  • 妖孽横行之天女驾到

    妖孽横行之天女驾到

    弱水卷土重来,妖魔横生,天下大乱,邪恶之神携黑暗之子欲找寻五彩晶钥匙,打开樱灵窟,毁灭九玄光剑,从而统霸人神魔八界。上古神树樱花神母结出樱花灵,拯救世界,各界救世主横空出世。为找寻五彩晶钥匙,拿到九玄光剑,他们从此踏上这条危机重重的道路。——我的人,我的情,竟抵不过你的一手河山吗?-我的人,我的情,早已不属于我自己,虽知如此却还是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你,已是罪大恶极。此刻,忘了我,杀了我,这是我给你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机会。——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何要留我这一世记忆,独自啼血。-忘川河中,三生石旁,容我化成一叶忘情苦水予你饮下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