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30900000076

第76章 文中品酒(8)

春尽,顾名思义是抒写春天消逝的感慨。韩偓的一生经历了巨大的政治变故,晚年寄身异乡,亲朋息迹。家国沦亡之痛,年华迟暮之悲,孤身独处之苦,有志难骋之愤,不时袭上心头,又面临着大好春光的逝去,内心的抑郁烦闷自不待言。郁闷无从排遣,唯有借酒浇愁而已。诗篇一上来,就抓住醉酒这个行为来突出“惜春”之情。不光是醉,而且是连日沉醉,醉得昏昏然,甚且醉后还要继续喝酒,以致衣服上溅满了斑斑酒痕。这样反复渲染一个“醉”字,就把作者悼惜春光的哀痛心情揭示出来了。

颔联转入写景。涓细的水流载着落花漂浮而去,片断的云彩随风吹洒下一阵雨点。这正是南方暮春时节具有典型特征的景象,作者把它细致地描画出来,逼真地传达了那种春天正在逝去的气氛。不仅如此,在这一幅景物画面中,诗人还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那漂浮于水面的落花,那随风带雨的片云,漂泊无定,无所皈依,不正是诗人自身沦落无告的象征吗?扩大开来看,流水落花,天上人间,一片大好春光就此断送,不也可以看作诗人深心眷念的唐王朝终于被埋葬的表征?诗句中接连使用“细”、“浮”、“别”、“断”、“孤”这类字眼,更增添了景物的凄清色彩,烘托了诗人的悲凉情绪。这种把物境、心境与身境三者结合起来抒写,达到融和一体、情味隽永的效果,正是韩偓诗歌写景抒情的显著特色。

颈联再由写景转入抒情。芳时,指春天。芳时恨,就是春归引起的怅恨。但为什么要说“人闲易有芳时恨”呢?大凡人在忙碌的时候,是不很注意时令变化的;愈是闲空,就愈容易敏感到季节的转换,鸟啼花落,处处都能触动愁怀。所以这里着力点出一个“闲”字,在刻画心理上是很精微的。再深一层看,这个“闲”字上还寄托了作者极深的感慨。春光消去,固然可恨,尤可痛心的是春光竟然在人的闲散之中白自流过,令人跟瞪瞪望着它逝去而无力挽回。这不正是诗人自己面临家国之变而不能有所作为的沉痛告白吗?下联“地迥难招自古魂”,则把自己的愁思再转进一层。迥,偏远的意思。招魂,语出《楚辞·招魂》,原指祈祷死者复生的一种宗教仪式,这里只是一般地用作招致魂魄。诗人为惜春而寄恨无穷,因想到如有亲交故旧,往来相过,互诉心曲,也可稍得慰藉,怎奈孤身僻处闽南,不但见不到熟悉的今人,连古人的精灵也招请不来,岂不更叫人寂寞难堪?当然,这种寂寥之感虽托之于“地迥”,根本上还在于缺乏知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韩偓此时的孤愤心情,同当年的陈子昂确有某种相通之处。

结尾处故意宕开一笔,借流莺的殷勤相顾,略解自己的春愁,表面上冲淡了全诗的悲剧色调,实际上将那种世无知音的落寞感含蓄得更为深沉,表达得更耐人寻味。

劝酒

于武陵

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

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这是一首祝酒歌。前两句敬酒,后两句祝辞。话不多,却有味。诗人以稳重得体的态度,抒写豪而不放的情意,在祝颂慰勉之中,道尽仕宦浮沉的甘苦。

“金屈卮”是古代一种名贵酒器,用它敬酒,以示尊重。诗人酌满金屈卮,热诚地邀请朋友干杯。“不须辞”三字有情态,既显出诗人的豪爽放达,又透露友人心情不佳,似乎难以痛饮,于是诗人殷勤地劝酒,并引出后两句祝辞。

从后两句看,这个宴会大约是饯饮,送别的那个朋友大概遭遇挫折,仕途不利。对此诗人先作譬喻,大意说,你看那花儿开放,何等荣耀,但是它还要经受许多次风雨的摧折。言外之意是说,大自然为万物安排的生长道路就是这样曲折多磨。接着就发挥人生感慨,说人生其实也如此,就要你尝够种种离别的滋味,经受挫折磨炼。显然,诗人是以过来人的体验,慰勉他的朋友。告以实情,晓以常理,祝愿他正视现实,振作精神,可谓语重心长。

于武陵一生仕途不达,沉沦下僚,游踪遍及天南地北,堪称深谙“人生足别离”的况味的。这首《劝酒》虽是慰勉朋友之作,实则也是自慰自勉。正因为他是冷眼看人生,热情向朋友,辛酸人作豪放语,所以形成这诗的独特情调和风格,豪而不放,稳重得体。后两句具有高度概括的哲理意味,近于格言谚语,遂为名句,颇得传诵。

席上贻歌者

郑谷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古代宴席上,往往要备乐,用歌唱或演奏来劝酒、助兴。这首诗从题目看,当是诗人在一次宴席上赠给演唱者的。第一联“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九衢,是指都市中四通八达的街道。从下面两句看,这一都市当在北方,有人以为即指唐代京城长安。清歌,清脆悦耳的歌声(亦可指没有伴奏的独唱)。倒,斟酒。金壶,精致名贵的酒器。这两句诗,采用了由远而近、由外及内、步步引人的手法。请看:天空,一轮明月;地上,万家灯火;街市上行人车马来来往往。展现的是一幅繁华都会的景象。接着便是一座高楼的外景,明月的清辉照着高楼,照着它周围盛开的鲜花。画外音,是声声动人心弦的歌声。再接下去就是:酒楼上,灯红酒绿,年轻的歌女在演唱;一曲之后,便是一番斟酒、敬酒、举杯、言笑……这两句把时间、地点、环境、宴席、歌者、听者,乃至歌助酒兴的欢悦气氛都表现出来了。写得词简意丰,有虚有实,既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不过,更精彩的还在诗的第二联。歌,愈听愈动情;酒,愈饮愈有兴。结果,歌声更比酒“醉”人。所以三、四两句不言酒而单写歌。而且妙在诗人不是对歌者或歌声进行描绘,也不是直接抒发对歌声有怎样的感受,而是说:“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鹧鸪,是指当时流行的《鹧鸪曲》。据说鹧鸪有“飞必南翥”的特性,其呜声象是“行不得也哥哥”。《鹧鸪曲》就是“效鹧鸪之声”的,曲调哀婉清怨。为这个曲子所写的词,也大多抒发相思别恨的。

诗人为什么未听《鹧鸪》情已怯了呢?这颇使人寻味。尽管诗人在开头二句极力描绘了春风夜月、花前酒楼的京国之春,从后二句中自称“江南客”,就可以见出诗人的思乡之心,早已被歌声撩动了。如果这位歌者再唱出他久已熟悉的那首“佳人才唱翠眉低”的《鹧鸪曲》,那就难免“游子乍闻征袖湿”,终至不能自已了。因而诗人郑重其事地向歌者请求莫唱《鹧鸪》了。这充分显示了歌声具有使人回肠荡气的魅力。诗人把此诗赠给歌者,实际上是意味着听者(诗人)乃是歌者的知音,表现了诗人在向歌者的演唱艺术献上一颗敬佩之心;而其中又深深地透露出诗人客居异乡的羁旅之情。当然,他也希望歌者能成为这“心声”的知音。这就使歌者——听者、听者——歌者在感情上得到了交流和融合,取得了深沉感人的艺术效果。

九日置酒

宋祁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邀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近人陈衍说:“九日登高,不作感慨语,似只有此诗”(《宋诗精华录》),此言甚谛。

首联破题。起句点明节令,音调高扬。绚丽的物华,宜人的秋色,孰不为之神驰?一个“重”字流露诗人流连光景之意,领起全诗。同样写秋晨,则“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赵嘏《长安秋望》),有送目伤秋之愁;“白雁南飞天欲霜,萧萧风雨又重阳”(鲁渊《重九》),则有去国怀乡之思。而宋祁此句,不作愁语,气局一新。此亦诗人境遇气质使然。

次句由“重”字引出。“高台复帐驻鸣笳”,何等气派!又是“高台”,又是“复帐”,又是“鸣笳”,其场面之阔绰,气氛之热烈,历历如绘。这绝非庶民之登高,而是富贵人赏秋情景。诗人少年得志,一生显达,历任知制诰、工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晚年知成都府,本诗中有“白首太守”之句,似是晚岁在成都所作。

颔联承上,写佳日兴会,形象鲜明。出句与对句分写登高与饮酒两个场面。“邀欢”、“促饮”二语,道出了高朋满座、觥筹交错的盛况。“任落风前帽”一句活用典故。《晋书·孟嘉传》:“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日游龙山,风至,吹嘉帽,温命孙盛为文嘲之。”古人把此事作为风流美事,杜甫曾反其意而用之:“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九日蓝田崔氏庄》)甚为宋人所激赏。宋祁又反杜诗之意。一用“羞”,一用“任”;一沉郁,一洒脱。显示心境不同,诗境亦不同。“争吹酒上花”,意谓争饮菊花酒。重九登山饮菊花酒乃古来传统的雅事。“任落”、“争吹”两词相反相成。诗人兴致淋漓之状毕现。

颈联一转,以景语出之,写登山所见。诗人把酒临风,游目骋怀,只见上下天光,一片清明。“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经过一番秋雨刷洗之后,天宇澄净,秋容清淡。二句境界开阔,气象恢弘。“明”字与“清”字道出了秋晨的特色。其意境与韩琦“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着黄花晚节香”(《九日水阁》)约略有相似处。宋祁修唐书十余年,晚岁“弥为进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语)。他“博学能文章,天资蕴藉,好游宴,以矜持自喜,晚年知成都府,带《唐书》于本任刊修……远近观者,皆知尚书修唐书矣,望之如神仙焉。”(《东轩笔录》)此诗的境界显然与他积极处世的态度有关。

尾联笔力所聚,精彩益显,以欣喜的心情、活脱的形象作结。“白头太守真愚甚”一句,幽默诙谐,乃诗人自画像,形神俱出。“愚甚”两字,看似自嘲,实却矜持。“白头太守”,不仅刻画诗人与众不同的外貌,更表明了自己的太守身份。意谓“九日置酒”非一般登高,乃太守之宴游也。一股富贵气从中透出,照应首联。结句“满插”为“愚甚”作了注脚。古人有重九登高插茱萸以压邪的习俗。《续齐谐记》:“费长房令桓景九月九日囊茱萸,登高以避祸”。诗人故用“满插茱萸”的夸张笔法,描绘自己放浪形骸,豁达开朗。杜牧有“菊花须插满头归”(《九日齐山登高》)之句,乃故作旷达语,强颜欢笑;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一诗,亦以茱萸作结,“醉把茱萸仔细看”,乃辛酸语,寄寓了身世飘零之慨。而子京此句与之异趣,原因在于身世际遇不同。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欧阳修贬滁州已经三个年头了。滁州山水,蔚然深秀。唐代诗人韦应物、名相李德裕均曾仕宦此地。诗题中的“怀嵩楼”,就是李德裕为滁州刺史时所建。李本籍赵郡(今河北赞皇),自其父李吉甫为相,已把洛阳当作第二故乡。德裕两度分司东都,曾在洛阳伊阙(今龙门)附近营治名园平泉别墅,广搜天下奇花异石于其中。后来他出将入相,总难忘情此地。在他留下的诗作中,不少怀念嵩洛之作。因此,他把在滁州修建的这座楼名为“怀嵩”,而且还写了《怀嵩楼记》。欧阳修年轻时候,也曾在洛阳为钱惟演幕中推官,常与梅尧臣、尹师鲁辈畅游伊阙、嵩山,他后来也常常想起这段壮游,对嵩洛有极深的感情。此刻,他登上怀嵩楼,想起“昔人”(德裕)怀归嵩洛那份深情,更引发了自己怀人追往的感慨。再说,德裕一代英才,功业赫然,不幸陷于朋党之祸,先贬滁州,终窜珠崖,客死南海。他曾作《朋党论》,力摒众议,风骨铮铮。现在,欧阳修也因推行“庆历新政”被指控与范仲淹、余靖、蔡襄等人结为朋党;他也作了一篇《朋党论》,力辨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界限。历史竟如此巧合,命运遭际把他与两百年前的滁州刺史李德裕联系在一起。但是,他此刻登上斯楼,却不像李德裕那样“思解组”,萌退志;而是以怀古发端,写眼前胜景,豫他日清游,绝无衰飒之态,在景物描绘中见出嶙峋风骨,有一种傲岸不可摧抑之气荡漾笔端。这是此诗的最大特色。

深秋霜林木落,望中景象萧疏,却有群山争出,别呈一番胜境,这不是宣告万物的生机是摧挫不了的吗?楼前野菊丛生,迎霜竞放,正好杯酒对赏,慰此幽独。自然界的风霜,压不住野菊的蓬勃生机;政治上的风雨,又怎能抑自己情怀勃郁?“西风”往往令人感到萧瑟,画角总带几分悲哀,诗人却“解带”迎之,那胸次何等坦荡,器宇又何等轩昂!“斜日”后面便是黄昏,因此不免使人联想到迟暮。但诗中落日,正照着苍劲的青松,显示出它那不可凌迫的气概,诗人“倚栏”对赏,心与物俱,他不正是对着自己的影子沉思吗?结联回应“山争出”,悬拟来日群峰,诗情更为激越。秋肃固不足畏,冬威又安能抑己壮志?冬天一到,定要引来更多的佳客,乘兴踏雪,欣赏那玉洁冰清的世界。这个结联,气象恢宏,一股昂扬之气,流荡在字里行间。

插花吟

邵雍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这是一曲在太平时世中自得其乐的醉歌。“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插花者即是年过花甲的作者自己。花插头上,手持酒杯,酒杯中又浮现出花枝,诗人悠然自得的神态如见。

诗人何以会这么陶醉?颔颈两联以醉歌的形式做了回答。一生度过了六十年的太平岁月(一世为三十年),亲眼见了真、仁、英、神四朝的盛世,再加以筋体康健,时节芳菲,老人的心遂完全被幸福涨大了。笑眯着醉眼,再看面前的酒杯吧。只见杯中涵着花影,红光溜转,面对这花,这酒,这位处在盛世中高龄而又健康的老人,他的一生乐事都好像被召唤到了眼前,怎能不痛饮到大醉方归呢?

本篇与崇尚典雅的传统五、七言律诗相比,风格显然不同。它有白居易的通俗,而其实和白诗并非一路。白诗的平易中一般仍包含着高雅的意境,邵雍这类诗则表现了一种世俗的情怀。它纯用口语,顺口妥溜,吸收了民歌俚曲的因素,又略带打油的意味,具有一种幽默感和趣味性。诗格虽不甚高,但充溢着浓烈的太平和乐气氛。这种气氛的形成,固然由于内容是歌唱时康人寿,但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老人白发上簪着红花,乐陶陶地对着酒杯,这一形象一开始就给诗带来一种气氛;语言节奏的流走顺畅,“花”、“酒”等字的反复回环出现,也显得和乐遂意;颈联“况复”、“那堪”等词语的运用,末联“争忍……不”的反诘句式,又都能把气氛步步向前推进,让人读了真觉得有那种击壤而歌的意味。对于这类诗,固然不可能望有盛唐诸公作品的宏伟气象,但尚能近于“安闲弘阔”(《颐山诗话》评邵雍诗)。从中不难窥见北宋开国后“百年无事”的升平景象,一些人在小康中安度一生的那种心满意足的精神状态。

书扇

李之仪

几年无事在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新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扇,是驱热消暑的用具,同时又是古代文人潇洒生活的象征。因此历来的题扇诗,或作轻松诙谐之辞,或为风流倜傥之语,大都是随意之作。这种诗往往正如扇子本身一样,只是生活的小摆设,为之者不甚经心,读之者亦不深索。李之仪此诗则不然,它以健爽流利的笔触抒写生活的情趣,清新隽逸,算得上宋人书扇诗中的佳品。

同类推荐
  • 纪连海点评《史记》

    纪连海点评《史记》

    《史记》是中国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花了18年的时间写成。全书共一百三十卷,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纪连海点评<史记>(套装共3册)》收入本纪4章,点评五帝、秦始皇、汉高祖、吕太后。世家7章,点评齐太公、楚世家、越王勾践、范蠡、陈涉、萧相国、留侯张良。列传21章,点评韩非子、外戚、伍子胥、孟尝君、平原君、廉颇蔺相如、屈原、吕不韦、淮阴侯韩信等20多位人物。
  • 四大名石故事

    四大名石故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菊与刀(精华版)

    菊与刀(精华版)

    本书讲述了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二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美国对是否进攻日本本土、是否投放原子弹和占领日本后是否保留天皇,无法做出决断。因此委托著名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对日本的研究提供对日本政策的依据。
  •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附CD)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附CD)

    在理论论述和探讨的基础上,作为声景生态史料方法的应用案例,对具有史料价值的北京的声音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包括老北京的叫卖声、老北京的响器声、天安门广场的声景、北京的交通声景,以及北京的音乐厅与音乐生态等。
  • 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论集

    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论集

    爱婿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副院长赵兴刚教授对全书进行仔细校对,并与爱女王云一起照顾我的生活起居,使我能安享晚年。看到中国各民族空前大团结,祖国繁荣昌盛,我由衷地感到幸福、快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热门推荐
  • 枫契

    枫契

    快期末考试了,简然才想起学习。大清早,他极不情愿的走向图书馆。却在图书馆的枫树下发现有个女孩子睡着了,简然好心叫醒,却换来女孩子的冷眼相待。简然被女孩子的容貌吸引,尤其是那双眼睛,似乎泛红光。简然厚着脸皮每天都去找她,慢慢相处中,他得知女孩子叫阿辰,他们之间也似乎有了不一样的情感。可筒然慢慢发现,阿辰从不离开这棵枫树,学校里也没有阿辰的学生信息……
  • TFBOYS之眺望爱

    TFBOYS之眺望爱

    由三位正太组成的一个组合TFBOYS在全国各地大红大紫,他们的努力才换来了今天的辉煌,并且跟粉丝有着一个十年之约,不过这没来到的十年之间他们又发生着怎样的故事呢?这里,三只与一位失忆女孩开始的一段不平凡的故事,敬请期待吧!
  • 天籁妖罗

    天籁妖罗

    不知时间流转了多少岁月在琼昆千年之劫即将到来之际沉睡的身躯再次苏醒天籁妖罗的歌声再次唱响一个冗长的回忆在我耳边轻诉然后,我开始踏上了征程
  • 我经历了个假末世

    我经历了个假末世

    2222年,重生的肖磊获得神秘系统,却突然发现随着自己获得神秘系统后,世界末日爆发了!前世并不曾发生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且看肖磊一步步解开末世背后的秘密!
  • 龙帝一古神传说

    龙帝一古神传说

    开后宫?“大色狼,你给我站住,竟然敢当着我这个老板的面翘班,你好大胆。”想到早上范正的态度,潘颜心里就是一肚子的气,现在还敢公然翘班了?热血?一声龙吟断彻九州,那双充斥着暴戾的龙眼越发的清晰了,红色的鳞片在狂暴的气息中格外鲜艳,范正身上逐渐覆盖着古老不详的红色龙纹。好奇?进来看看你就知道了。
  • 家园未知梦境

    家园未知梦境

    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家园就是一切,建造家园征服未知,出发吧少年!
  • 带着老婆去修仙

    带着老婆去修仙

    一个憋屈的赘婿,却是一个五转仙人,看他如何逆势崛起,带着老婆,踏上永生之路……
  • 陪你往生

    陪你往生

    她是一名高中生,学习认真,名列前茅,天赋异禀。他是一中新来的体育老师,担任这一年度的军训教官,人送外号魔鬼教官。当世界发生异变,各路天才齐聚一堂,大放异彩。本书男女主身心纯洁,一生一世一双人。
  • 当天使染上血

    当天使染上血

    染夏七岁的时候被后母卖入黑组织,17岁的时候回来复仇。当往事被扒光,发现许多事情拖离了她的控制。上代人的恩怨,延续到现在。繁华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阴谋与算计?一直在身边守护的人悄然离开,爱与恨她该如何抉择?如果时光倒流我要停在最初的怦然心动——诺人生只如初见。
  • 华丽爱情

    华丽爱情

    [花雨授权]他们的相遇,起缘于他嫂嫂的礼服,从此他对她充满好奇。他们的交集开始了,好奇的藤蔓结出了爱情的果实。他坚信她是可以造就他幸福的弧线,却无法接受她像只蜗牛般不停退缩。终于——小蜗牛终于从壳里探出了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