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30900000067

第67章 酒的器具(11)

以动物为装饰,是我国瓷器从青铜器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个特点,但是在瓷器上塑造老鼠形象,则极为罕见。该壶以圆雕双鼠为耳系,实属独出心裁。双鼠弓背伏行,嘴吻触地,似在嗅探壶内美酒的香气,形神俱佳,情趣深长,颇有新奇感。俗话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因为老鼠与人争粮,故而历来为人类所仇视。《诗经·硕鼠》即说:“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鼠,硕鼠,无食我麦!”“硕鼠,硕鼠,无食我苗!”可是西晋的陶匠范休可巧做雕塑,把个令人切齿的老鼠塑造得玲珑可爱,不能不说是古代艺术杰作。

黑釉鸡首瓷壶

鸡首壶,是指以雕塑鸡头为装饰成壶嘴的瓷壶,创制于三国时期,盛行于两晋,其前身是盘口双系壶。据专家研究,鸡首壶是南方越窑首先烧造的。西晋的鸡首壶通常是在小盘口壶的肩部对称地贴塑鸡头和鸡尾,鸡头为纯装饰,不通壶腹,造型较简单些,容量也小。东晋时的鸡首壶,盘口较小,细颈,壶腹饱满肥硕,前肩安鸡头,有的鸡头呈空心状,通壶腹而成为流嘴。后肩装弧形执柄,柄接壶口。左右肩部往往还有双系钮。在东晋时期,鸡首壶成为我国南方普遍使用的一种酒器,目前已在东起江浙、西到四川、南至两广这一广大地域内发现了东晋鸡首壶。

鸡首壶以青釉者最常见,而黑釉者较少。东晋时的德清窑以烧造黑釉瓷器著称,在浙江省德清县出土的一件东晋黑釉鸡首壶,便是德清窑的精品。

这件黑釉鸡首壶,造型端庄秀丽,釉色匀润稳重。盘状口,细颈,壶腹扁圆,鸡首昂立,鸡喙塑作圆管状,恰成壶嘴,肩安桥形双系钮。通高18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鸡首壶在南北朝时期又有进一步发展,形体走向挺拔高大,流行龙形执柄。隋代的鸡首壶以壶体修长俏丽、鸡头雕塑精美逼真而著称,入唐以后,鸡首壶便被酒注子(瓷执壶)所取代。

鸡首壶,是我们现代人的叫法,其实这种瓷器在晋代并不叫鸡首壶。1972年,在南京化纤厂东晋墓中出土一件青瓷鸡首壶,其底部铭刻“罂主姓黄名齐之”字样,说明鸡首壶在东晋时称作“罂(又写作甓)。罂在汉代已有此器名,且亦为酒器。汉·史游《急就篇》第十三载有器名罂,注语说“甖,甄之大腹者也”;汉·王充《论衡·谴告》说“酿酒于罂,烹肉于鼎”。汉代无鸡首壶,而鸡首壶也不适合于酿酒,所以汉代的罂应是比鸡首壶要高大,为小口大腹类陶瓷器。但晋代时确实已把鸡首壶叫做罌,用于盛酒。刘伶《酒德颂》有句云“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双手捧罂在酒床的流槽下接酒,明明白白说罂是盛酒器。

青瓷莲花尊

青瓷莲花尊是我国南北朝时产生的堪称艺术佳品的大型盛酒瓷器。1972年,在南京市麒麟门外灵山的梁代大墓中出土一件,白瓷胎,青绿色釉微泛黄。其主体部分是由仰覆相对的两朵莲花构成。喇叭形口,细高颈,圆鼓腹,高足。造型凝重厚实,气魄雄伟。其装饰更是手法多样,雍容大方,华贵俏丽。颈部饰模印贴花,内容有飞天、熊和二龙戏珠。上腹由两层模印双瓣覆莲、一轮菩提贴花和一组瘦长的覆莲组成。下腹为一组双层模印仰莲。足部饰双层覆莲。盖上有莲瓣环绕四周。可见,全器装饰是以莲花为主,但又不是莲花自然形态的简单再现,而是经过艺术家的概括、抽象和变形、组合,使之成为光彩照人的艺术佳作。尊高85厘米,现为南京市博物馆藏品。

与之几乎一模一样的青瓷莲花尊,在河北省景县北朝封氏墓中也出土一件,高55.8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两件青瓷艺术品的年代相若,形制相同,甚至连花纹也相差无几,然而却分别出土在相距千余里的两个地方,古代中华文化的整体性,由此可见一斑。

说到南朝梁代的莲花瓷尊,便想起梁简文帝的赏莲诗《咏芙蓉》,诗云“圆花一蒂卷,交叶半心开。影前半照耀,香里蝶徘徊。欣随玉露点,不逐秋风催”,诗意恬静、雅致、娟秀,似含羞少女。而莲花尊则雄浑、矫健、豪迈,若健美少男。

李希宗酒器

李希宗是北朝东魏之重臣,官居司空,史书说他“阴谋不唯九事,奇策非正六条”,为相王高欢出谋划策,深受器重,并曾“从军塞外,追虏关山”,军功卓著。其次女是齐王高洋之妻,故此李希宗在当时地位显赫,名望甚高,“蔚为社稷之臣,俄有合辅之望”,被高欢视为左右手。李希宗死,高欢“舍繁驵而行哭,登鸿波而垂涕”。1975年冬,李希宗夫妇墓在河北省赞皇县南邢郭村被发现,墓中出土一批文物,包括一套酒具。

这套酒具计有铜托盘一件,铜鐎斗一件,铜壶一件,银盏一件,瓷碗5件。出土时的配置情况是,铜盘中央是鐎头,周围放铜壶、银盏和瓷碗。

铜盘平底浅腹,直径49厘米。铜鐎斗,鎏金,圆口,侈沿,直腹,平底,牛腿形三足,扁平柄,高10.2厘米。铜壶,鎏金,盘口,细颈,深肥腹,平底,盖上有宝珠形钮,高13厘米。银盏,形似碗而腹浅,敞口,圈足。口沿内饰联珠一周,杯底浮雕六瓣仰莲,仰莲周围绕饰联珠两周。盏腹鋬成凹凸水波纹状。青瓷碗,青灰胎,青绿釉,有冰裂纹,直口深腹,小实足,形体秀气。

这套酒器包括了盛酒、温酒和饮酒三种功能的酒器,其壶、鐎斗鎏金,属高档奢侈品。银盏作工精良,花纹独特,它巧妙地应用了光学原理来设计纹饰,当盏内盛酒时,便会产生清波荡漾、莲花浮现之美感。

鸟形玻璃酒注

在辽宁省北票县发现的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冯素弗夫妇墓中,出土一件造型奇特的玻璃器,质薄透明,呈浅绿色,部分地方有蓝紫色的彩虹。该器作横长身,粗长颈,大张口,椭圆腹,细长尾,身上用玻璃条粘出波浪纹,双翼,两足,腹底粘附一个圆玻璃饼,以使器体放置平稳。它是无模具自由吹制而成的,长21厘米,腹径5.2厘米,其造型和制法与公元1—2世纪地中海地区流行的一种鸟形玻璃器相似。据测定,与鸟形玻璃酒注同时出土的一件玻璃残钵,其成分为钠钙玻璃,与罗马玻璃的基本成分相似。因此,学者认为这组玻璃器是由西方输入的罗马产品,表明中国处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十六国时期,联络中国与西亚的陆上商路——丝绸之路,仍未被阻断,所以西方的玻璃器仍然能够远途输运到辽东北燕。

尽管专家考证这件鸟形玻璃器是来自西方的舶来品,但是,我们却很容易由此联想到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礼器——宥坐器。据《荀子·宥坐》记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王先谦集解说:“宥与右同,言人君可置于座右以为戒也。或作‘宥卮’。”是说古代有种奇特的酒器,空器不盛酒时便偏倒一侧,灌装一半酒时器体可平稳放置,而当灌满酒时则会倾覆,做君主者以此提醒自己:要时刻记住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物极必反,因此凡事要走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可见小小一件酒器,蕴含许多深奥的哲理。冯素弗墓中的鸟形玻璃酒注,其腹下圆饼所在处并非全器的重心所在,空体时头重尾轻向前倾倒,盛酒适量时可保持器体平衡,但超过一定度量时又会倾倒,酒就会倾泻出来。这件玻璃酒注的原作者是否欲寓“物极必反”于器中,实不可考,但它确实与我国的“宥坐器”道理相同,则是事实。冯素弗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使用此器是否系取其为“宥坐器”,很值得我们研究。

中国酒具

酒器作为形成酒文化的酒的载体,是中华酒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其生长、发展的历程及美好的未来前景。东方古道佳酿飘香,而酒器也在这漫漫长途中渐臻完善和精美。随着当今家庭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餐桌上的酒杯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人们开始重视“美酒配好杯”以烘托美酒的色、香、味,以充实我国酒文化丰富的内涵。

酒具的出现,不仅是酒存在的最有力的历史特征,而且也是人们开始有选择地进行酿酒、贮酒,使酒的自然属性发生质变的标志。1983年在陕西眉县出土的一组古朴的陶器:5只小杯,4只高脚杯及一只陶葫芦,专家鉴定距今有5800年至6000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目前最古老的酒器。而距今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和绍兴马鞍尊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掘出一种色泽漆黑、薄胎高圈足的杯,它可能是南方最早的饮酒器。

商周时代是青铜器鼎盛时代,青铜酒器也应运而生。而在南方,率先烧制印纹陶和原始青瓷,近年在浙江铜乡县出土的鸭形壶,外形似鸭,扁长、灰褐色、通身布满条形印纹,据专家鉴定是商代的酒具。

春秋战国时代,酒器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从印纹硬陶过渡到了原始瓷,作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器具,也从陶向瓷发展。出现了外施薄薄青釉原始瓷的“盂、盎”等盛酒器和饮酒器。

秦汉时期,出现了玻璃杯、海螺杯。汉代以后豪族显宦的酒宴上,出现了金杯和银杯。而南方这一时期出现了成熟瓷,成熟瓷首创于越窑。它是我国从东汉到宋1000多年中生产青瓷最著名的窑系,从而出现了以壶为盛酒器耳杯为饮酒器的酒具,其中耳杯一直沿用到两晋。据考证,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约朋友在绍兴渚山下的兰亭聚会,进行曲水流觞,所用的“觞”就是这种耳杯。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由于名人雅士饮酒风大盛,同时也推动了酒具的发展。在饮酒器耳杯造型上,由东汉时的口沿平坦,浅腹平低,发展为口部两端微微上翘,底部收缩,因此更显得玲珑精致之状,具跳跃飞动之趣。饮酒器除耳杯外,还有其他不少讲究造型、纹式繁杂的酒杯。如1974年绍兴上虞百官出土了一种鸟形杯。它以半圆形的杯体为腹,前贴鸟头、双翼和足,后装一个上翘的鸟尾。鸟头圆首尖喙,双翅凌空展开,两足收紧腹部,酷似一只安然翱翔的飞鸽,这种鸟形杯达到了观赏和实用的完美结合。

隋唐时,酒具以陶瓷制成杯形。盛酒器主要为执壶,它由鸡头壶演变而来。执壶上端为鸡口、短颈、椭圆形腹部一旁贴六角形圆筒形壶嘴,另一旁置一把手环,它比鸡头壶更为实用。

宋元时期,南方经济文化超过了北方,南方酒具生产趋向多样化和地方化。比如:浙江省绍兴的饮器主要是盏、把杯和碗,盛酒器各具风采,除执壶外著名的有棱壶、提梁壶、玉壶春瓶、韩瓶等。

宋元以后,酒器制作十分讲究。制作的材料有:陶瓷、铜、锡、金、银、景泰蓝、犀牛角等等,同时出现了烫酒壶、烫酒杯、大小式样不同的酒壶、酒盅,所有器物的外壁都绘有五彩缤纷的人物和花鸟虫鱼之类图案。而在绍兴城乡一般的酒店中,大多用铁皮制作爨筒温酒。有谚云:“跑过三山六十头,喝过爨筒热老酒。”这种爨筒酒壶至今在绍兴“咸亨酒店”仍有延用。

同类推荐
  • 老北京那些事儿(3)

    老北京那些事儿(3)

    老北京那些事儿(3)秉承“老北京”系列的京味儿,诗文画三位一体。诙谐、逗乐、风趣、自然,旨在为正在失去的老北京留下鲜活记忆:踩高跷、贴门神,寄托着老北京最生动的生活乐趣;锔匠、染坊、日杂挑子,串起老百姓朴素的岁岁年年;牛头肉、二锅头,蕴含着老北京的老礼儿老习俗;编席子、采野菜、拉冰床,是再也见不到的困苦;穿“的确良”、戴“羊剪绒”,野营拉练、看露天电影,是新时代的新时髦。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示了老北京曾经辉煌的市井文化,再现了老北京难以复原的精神遗产。
  • 祝酒辞大全

    祝酒辞大全

    本书是一部祝酒辞的选集,收入了各类祝酒辞数百篇。这些祝酒辞大多符合祝酒人的身份,符合当时的各种环境,可以作为酒宴上祝酒时的参考。作为一种酒文化,祝酒辞也有不少传统的成分,值得学习借鉴。
  • 中华蒙学四大名著·百家姓

    中华蒙学四大名著·百家姓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期,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仿佛一首四言长诗,便于诵读和记忆,因此广为流传。原书共收录了姓氏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本书选取了较常见、较吸引读者、资料较详尽的姓氏加以介绍。
  • 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本书立志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些人类历史未解的谜团,分别从外国军史谜团、中国军史谜团、历史疑云、名人疑案、古老的文明、传说中的历史、迷雾重重的宝藏这七个方面向读者一一展示了人类历史所存在的扑朔迷离、神秘奠测的谜团。此外,本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将一个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谜题以及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话题,借助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描绘得栩栩如生,从而披露出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再现历史的丰富与变幻。
  • 回族文化新论

    回族文化新论

    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如同涓涓细流,不断汇入中华文明的洪流中,成为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回族,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也曾出现过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留下过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光辉篇章和不可磨灭的业绩。在长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回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回族文化可说是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独特产物,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热门推荐
  • 植情记

    植情记

    一家书院,屹立楚州大地千年之久,孕育了楚州文明。迟到的新生孔植进入楚河书院求学,并从这里开启了属于他的坎坷仙途,以及刻骨铭心的恩爱情仇。
  • 宦海慈航

    宦海慈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冷少的可人前妻

    冷少的可人前妻

    他和她的婚姻,并非两情相悦的厮守!得到她的人,却得不到她的心,他毫不在意,对她时而倾尽宠溺,时而冷漠无情!平淡了三年的婚姻生活因为旧人的出现再次生出风波,他因嫉妒而一次次羞辱,却在怀孕后怀疑她孩子的来历不明?闻着他身上陌生却令她习以为常的香水味,看着他眸中的愤怒和嘲讽,她绝望的选择了离婚.离了婚是否真的能斩断一切,开始新的人生?当他不顾一切推开她和怀里的孩子,自己倒在血泊中时,失去的一切是否还来得及挽回…
  • 三嫁冷王:刁妃升职记

    三嫁冷王:刁妃升职记

    穿越遇到前夫喜欢白莲花,呵呵,渣男直接休掉!出门撞见冷酷王爷表白绿茶婊,坏了人家好事。NND,小气王爷屡屡跟她过不去。怎么说她也是一个现代女,岂能向权势低头?一边和冷酷小气王爷斗得不分上下,还要防着前夫和那白莲花的表妹。真叫一个热闹!好不容易脱身出逃,王爷你这主动跑来,还闹个失忆,嘿嘿,那就不能怪妾身下狠手。新仇旧恨咱们一起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名门婚宠:冷少太危险

    名门婚宠:冷少太危险

    她唯一的爱走了,友情也是廉价的可怜,生活只剩下了活着,她只是想活下去,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的活下去。看到房间内的糜烂,她想吐,结果就真的吐的昏天黑地,当她意识到完蛋的时候,一颗药将她仅有的自尊也践踏的一无所有。“我说过你会回来求我的,别怪我没有提醒你,我对倒贴的东西很是厌恶......”“我不恨你,因为恨也会占用我的感情,我一点都不想留给你,哪怕一丝一毫,我都是吝啬的......”他是商场叱咤风云的冷酷贵阀,桀骜不驯,阴晴不定,然而遇上她,他愿意放弃一切哪怕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商业帝国,只愿她能回头看他一眼。
  • 木叶之与鼬为敌

    木叶之与鼬为敌

    鼬:我愚蠢的欧弟弟,你打不过我的。二柱子阴险一笑:我愚蠢的哥哥呀,复仇者可不止我一个。鼬:纳尼?宇智波月掏出苦无,参与灭族计划的人都得死。
  • 柠檬味的仲夏夜

    柠檬味的仲夏夜

    一个人工智能擦出的火花。刚大学毕业的职场小白,出于好奇接受了一款还在测验中研发的机器人,从此美丽的仲夏夜之梦徐徐展开
  • 叶罗丽之嗜血妖姬

    叶罗丽之嗜血妖姬

    如果可以,请将我深埋!噬血:我,嗜血如命,罪不可赦……鲜血横流才能勾起我内心最大的欢愉……血,永远都是这世界上最美的存在!妖姬:世人所想,我非人非仙,就是如妖姬一般,祸害天下苍生……这样的我足够肮脏邪恶,可是你……为什么要步我的后尘?也许这个世界没有值得留恋的地方吧……
  • 幻化万千

    幻化万千

    乾坤境,数万年之前,修炼一途,一脉相承,为独享这长生与神通,修仙者们妄想保持如仙人般被世人崇敬,膜拜。翻手皇国破,覆手山河断。其所修之法,不传于世。直至汶渊降世,汶渊乃是一人,踏霞光而落凡尘,流光照天,在烈日下清晰可见,照射整个乾坤镜十天不息。引无数普通百姓,修仙者前来朝圣。神迹现世,无数百姓顶礼膜拜,如见真神。而修仙者们,知其亦是修仙者,但感其境界与自身相比,其若参天之树,而自若麦田之细穗,渺小如微尘。十天之期,神迹吸引之人不可计算。汶渊张口而言,如仙旨临世,点中茫茫人海中数百人。数百之人皆受其仙法传世。而这数百人便成了传法之人,将修仙之法广传于世,自此修仙一途巨变,汶渊被世人敬如天神。
  • 少年狂梦

    少年狂梦

    这是一个狂妄少年的梦,在梦中没有老师的作业,没有先进的科技,只是一个梦新书已发,请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