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30900000035

第35章 现代名茶(14)

龙舞茶产于江西吉安的东固山。该茶的采制要求严格,鲜叶在清明前后开采,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加工工艺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3道工序。揉捻工序又分初揉和复揉,在初揉中理条,在复揉中定型。干燥工序又分初烘、复烘和再烘3个步骤。再烘后,茶叶已足干,此时茶香四溢,出烘笼,置于干燥处摊凉,凉后包装密封贮藏。由于采制方法讲究,茶叶品质十分优异。外形似麻花,独具一格。条索紧结,色泽翠绿,满披白毫;香气嫩香清高;汤色碧绿,清澈明亮,滋味甘鲜,叶底嫩绿明亮。形、质俱佳,逗人喜爱。

吉安位于赣西赣南之间,茶园分布在连绵起伏的山坡上,中有深约7米的泉水井,无论晴雨,井水始终保持在离井面1米左右,清澈见底,水味甘甜。其间有着一个美妙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东固山区久旱无雨,山泉断流,草木枯死,男女老少齐往主峰大乌山焚香祈雨,结果感动了观音菩萨。一时狂风四起,乌云滚滚,霹雳一声,在山坡下开出一口泉井来。还有一天,一条绿色彩龙飞舞在井之上,顷刻间山坡上长出几十颗枝叶茂盛的茶树来,后人用此茶树采制的茶叶泡茶,清凉甘爽,回味无穷,故称龙舞茶。

81.瑞州黄檗茶

黄檗眷芽大麦粗,

倾山倒谷采无余……

耿耿清香崖菊淡,

依依秀色岭梅如。

宋·苏辙

瑞州黄檗茶产于江西高安,1985年进京参加全国优质农产品展览会,被评为全国优质农产品。

黄檗茶历史悠久,根据《瑞州府志》记载,远在唐代已作贡品。宋人所著《萍州可谈》中就有“江西瑞州黄檗茶,号称绝品”的记载。北宋文学家苏辙贬谪筠州(瑞州)时,写有茶花诗二首,其一《咏前寺茶花》诗曰:

黄檗春芽大麦粗,

倾山倒谷采无余。

只疑残枿阳和尽,

尚有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

依依秀色岭梅如。

经冬结子犹堪种,

一亩荒荒试为锄。

作者以黄檗春芽只有大麦粒那么大,来表明采摘的黄檗茶之幼嫩、细小,采摘时倾山倒谷,几乎把幼芽都摘光了。诗人担心茶树经过如此细致几番的采摘,它的养分会耗尽,元气会大伤,没有能力再繁育了。但想不到冬天它还能开放出许多茶花来。这种花清香如崖菊,秀色如岭梅。结下茶籽,又可拿来播种,再长成茶树。从此诗可见,黄檗茶远在宋代,其产、制都已积下了丰富经验。该茶在元、明两代,均被列为贡品,年进贡达15千克。但自清代至民国,瑞州绿茶逐渐衰落。到了本世纪40年代,瑞州绿茶几乎面临绝境,年产总量仅250千克。现瑞州绿茶有了很大发展。近来又恢复和发展黄檗茶生产。该茶品质特征为:外形挺秀多毫;香气清高;汤色明净,滋味醇厚,叶片嫩绿明亮。采用炒生锅、炒熟锅、摊凉、烘焙、足火等工序加工而成。

82.碣滩茶

唯有碣滩茶最好,

知音海外话田中。

《湖南名茶》

碣滩茶产于湖南西部武陵山区沅水河畔的沅陵碣滩山区。

高档碣滩茶的品质,外形条索细紧,圆曲,色泽绿润,匀净多亮;香气嫩香、持久;汤色绿亮明净,滋味醇爽、回甘,叶底嫩绿、整齐、明亮。碣滩茶多次被评为湖南省优质名茶,1985年被列为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

碣滩茶冲泡后,开始芽嘴冲向水面,渐渐吸水后浸大张开,竖立游空,接着徐徐下沉杯底,三起三落,宛如戏虾。碣滩茶场对面有座银壶山,附近有条小溪,名叫碧水。相传,唐代有人用碧水冲泡碣滩茶,近杯觉得香气不高,离杯远些则感到浓香扑鼻,难以形容。更让人惊叹的是:相传有位老人平素爱惜碣滩茶如同珍宝,将此茶藏于秘密地方,舍不得饮用;太想念忍不住时拿出来看一看,闻一闻,身体不舒服时,也只饮少量,就会顿感全身舒爽,病痛全消。

碣滩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300多年。这里流传着一传说:唐高宗第八个儿子李旦,被其母武后贬到辰州(即今沅陵),流落在胡家坪胡员外家当佣人,与员外之女胡风姣产生了爱情。武后退位,李旦回朝做了皇帝,即后来的唐睿宗。李旦称帝后不久,便差人接胡凤姣进京。官船由辰州东下,途至碣滩,凤姣品尝到碣滩茶,觉得甜醇爽口,十分欣赏,便带回朝廷,赐文武百官品饮,大家都赞不绝口。此后,碣滩茶被列为贡品,朝廷每年派人督制茶叶。此茶后来流传到日本,因此,1973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特向周恩来总理问及此茶,自此碣滩茶有了进一步恢复和发展。今日碣滩,十五峰和十八谷已被1000余亩绿油油的茶树装扮起来,茶园生机盎然,茶的加工工艺亦有进一步改进,碣滩茶在国内外又重享盛名。

83.五盖山米茶

悠扬喷鼻宿醒散,

消峭彻骨烦襟开。

唐·刘禹锡

五盖山米茶,产于湖南郴县的五盖山。该山为岭南山脉之一,山峰耸立,直插云霄,峰顶常年被云、雾、雨、露、雪所盖,故称五盖山。五盖山山势雄伟,绿林苍翠,涧流淙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质肥沃,为花岗岩母质发育的灰砂土,堪为种茶之佳境。人称“五盖山七十二峰,峰峰有宝;一峰无宝,也有黄连甘草”,可见这里资源之丰富。

五盖山米茶在明代就被列为贡品,当时米茶系清明时采摘“未开苞”的芽叶制成。此茶叶外形芽头紧秀重实,米粒大小。据说一筒茶有一筒米重,“米茶”之名,由此而来。茶芽茸毛特多,色泽银光隐翠;内质香气清鲜高雅,滋味清甜,毫味重;汤色谷黄嫩绿明净,叶底翠绿匀齐。

米茶冲泡后,杯中热气初时犹如一朵白云盖碗,然后变为线状袅绕上升至二尺余才散去;杯中茶芽芽尖朝上,柄端朝下,几起几落,品饮后觉得“茶味清冽,颊齿留香”。由于米茶特别珍贵,当地人们连祭祀庙里的菩萨之前,也要先饮上好的米茶作为洗涤肠胃,以表对菩萨之敬意,祈祷菩萨保佑自己。五盖山不仅茶叶好,泉水也好。唐代陆羽曾品评了天下各地名泉共有20处,五盖山郴州南7.5千米处的园泉,被陆羽称为“天下第十八泉”。该泉水质清洁,水色晶莹,水温冬夏无异,恒温18℃左右,用以沏茶,香气格外清纯,滋味尤为甘美,古时历代名士过往郴州,都慕名前往,以一饮米茶、园泉水为快。宋代留下的“天下第十八泉”石刻,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成为郴县八景之一。

五盖山米茶制造方法业已失传。1980年以来,经湖南省有关单位组织力量多次试制而成功。产品经湖南省名茶评比和有关单位鉴定,均获得高度评价,被誉为湖南名茶中的一颗明珠。

84.桂东玲珑茶

形如环钩,

奇曲玲珑。

《湖南名茶》

桂东玲珑茶产于湖南桂东铜罗乡的玲珑村。桂东地处湖南的东南隅,位于罗霄山脉中段南端。东北靠万洋山,东南临渚广山,西有八面山。八面山的最高峰达2042米,《桂东县志》云:“上有八面山,下有胸膛山,离天三尺三。”可见其山之高。境内山岭绵亘,千姿百态,溪流众多,遍及全县。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历年平均相对温度为82%,经常夜雨日晴,终年云雾缭绕。土壤为沙质壤土,结构疏松,深厚肥沃。“高山出好茶”,玲珑茶就生长在这美好的环境中。

桂东玲珑村产茶历史悠久。相传在明末清初年间,玲珑山上有一位山母仙,怜悯远道求生之客,一夜,亲自骑马到村里传授制茶仙法,对各农户都教三遍。一到拂晓,她来不及喂马,就匆匆腾云离去,至今玲珑山顶上还有一处称为马归槽的地方,形如马槽,终年蓄水不竭。玲珑茶以采摘细嫩、制工精巧而蜚声各地,近年来,制茶工艺又经科学改进而更臻完善。

玲珑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细,状如环钩,色泽绿润,银毫披露;香气持久;汤色清亮,滋味浓醇。饮后甘爽清凉,余味无穷,一经品尝,无不交口赞美。玲珑茶多次被评为湖南省优质名茶,1985年荣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奖。

该茶形如环钩,奇曲玲珑,又产于玲珑村,故有“玲珑茶”之雅称。

85.河西园茶

桔园茶园园连园,

荼香桔香香外香。

当地民谣

河西园茶是产于湖南长沙的传统名茶。长沙市郊的湘江之滨、岳麓山麓,与长岛桔子洲相望,海拔45米,东南群山环抱,西北江水相依,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是一个宜茶的天然环境。相传唐宋时代,岳麓山寺僧侣从安化带来茶籽,在寺周辟地种茶,每年春末夏初,采制茶叶款待游客。清咸丰年间,当地开始引种桔树,以后茶、桔树面积逐渐扩大,自岳麓山至回龙洲、白沙洲等沿湘江一带约30千米,普遍种植。桔园与茶园相连,桔树与茶蓬相间,故日“园茶”。

湖南人饮茶,常有把茶叶都吃进去的习惯,不惟饮其汁,并将茶叶咀嚼吃下,认为饮其汁后嚼其叶,齿颊留芳,别其风味,所用的茶叶大都就是河西园茶。

河西园茶所用鲜叶原料较一般名茶粗老,大都以一芽二、三叶为主,整个加工工艺分为杀青、初揉、初烘、渥坯、复揉、再干、再渥坯、三揉和全干9道工序。加工的主要特点是:既渥坯,又用特殊的干燥方法。鲜叶经杀青、初揉和初烘以后,在六七成干的情况下,进行渥坯工序,经过渥坯,叶色由青绿色变为黄绿色,使茶汤橙黄,滋味醇厚。在全干工序中,用少量枯枝明火再加上两三根黄藤,或三四个水湿枫球,小火慢烘。全干后的茶叶完整,提起呈串钩状,俗称“挂面茶”,很少单叶。这种茶叶,既有茶香,又有烟香外带桔香,颇具特色。

86.官庄毛尖

官庄介亭毛尖,

唐代盛行,清乾

隆时期作为贡品。

《沅陵县志》

官庄毛尖产于湖南沅陵官庄的介亭、黄金坪一带。沅陵官庄,是我国古代从东向西,进入大西南的首镇驿站。官庄前面的辰龙关地势险峻,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索有“湘西门户”和“南天锁钥”之称。远在300余年以前,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继而又与清兵相抗衡,兵驻辰龙关,与清兵在这里大开战场,殊死搏斗。1914年,爱国名将蔡锷为讨伐窃国大盗袁世凯,曾率领革命军,凭借着雄关和广大人民的支持,英勇奋战,把袁世凯的10多万军队歼灭在辰龙关外。这里群峰插天,谷径幽回,终年云雾缭绕,土质肥沃,是茶树生长的合适环境。

官庄一带产茶历史悠久。历史上的贡茶“介亭毛尖”,就产于官庄附近的黄金坪。

官庄毛尖属半烘炒绿。传统的官庄毛尖为“两揉”、“两烘”的烘青,新中国成立后,由烘青改为半烘炒。其品质特点为:茶条肥壮紧细,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完整;香气清爽;汤色翠绿明亮,滋味浓郁,饮后有余甘。

87.隆中茶

探古寻访诸葛,

煮泉品茗隆中。

现代·学茗

隆中茶产于湖北襄城之西约13千米的隆中。这里是我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隐居躬耕的地方。“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胜迹水清幽。”隆中,正是以其秀丽的景色和诸葛亮遗迹,享誉中外,成为人们的游览胜地。隆中茶以其特有的芳香,吸引着拜访诸葛孔明遗迹的游客,给隆中胜迹增添了光彩。

这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见,松篁交翠,景色十分幽雅。

在“地不广而平坦”的隆中,有一山隆然耸立,称为“隆中山”。拾级缓登,不远处,一座壮丽的古建筑——武侯祠便出现在眼前。武侯祠之右侧,是当年刘备偕同其二弟关羽、三弟张飞求教于诸葛孔明,三次登门拜访,所谓“三顾茅庐,定隆中决策”的“三顾堂”,上书“帝子再三寻”五个大字,十分庄严肃穆。古诗云:

庐中先生独幽雅,

闲来亲自勤耕稼;

专待春雷惊梦回,

一声长啸安天下。

这里还有很多古迹,其中有“洞门风雨水深寒,天巧潜通石眼宽”的老龙洞,“野色堆红叶,溪云锁翠微”的野云庵,还有“山弯溪亦绕,一曲湛寒流”的半月溪,或亭桥相映,或古木参天,如今,这些已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现在的古隆中,又新添了郁郁葱葱的茶树,万绿丛中,茶中有林,林中有茶。

隆中茶现有炒青型和翠峰型两个品种。高档炒青和翠峰,采摘细嫩,制工精细。每年清明后的4月上旬采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为杀青,杀青完成后,用特制的电扇吹风冷却,以保持叶色明翠。经适度揉捻,转入炒二青,出锅后,仍以吹风冷却。再经锅炒干燥。翠峰型绿茶二青后,则在特制的整形焙灶上,用手工以“揉、搓、扎”等手法,使茶条形成紧直的外形,然后烘干。

炒青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结重实,色润而绿;香高味厚,回昧甘甜。翠峰则以外形紧直,翠绿显毫;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回甘为其特点。

隆中茶用该地“一泓碧水,清澈见底”的老龙洞泉水冲泡,茶味格外鲜美,茶香扑鼻。这里建有一座幽雅别致的两层游廊式的卧龙茶室,游客在畅游隆中胜迹之余,在此煮泉烹茗,凭栏观望隆中景色,别有情趣。

隆中茶曾获1992年湖北名茶称号。

88.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

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

采服润肌骨。

唐·李白

仙人掌茶产于湖北当阳境内的玉泉山。该处远在战国时期就被誉为“三楚名山”,山势巍峨,磅礴壮观,翠岗起伏,溪流纵横。据考察,仅树木品种就多达300余种。更有香飘四海的月月桂,花瓣千枚的千瓣莲,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这里山间云雾弥漫,地下乳窟暗生,山麓右侧有一泓清泉喷涌而出,清澈晶莹,喷珠漱玉,名为珍珠泉。用此水泡茶,茶味更具鲜醇。生产仙人掌茶的玉泉寺,是我国佛教的著名寺院,它与江苏南京的栖霞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山东长青的灵岩寺,素称为“天下四绝”。据载:北宋天禧末年,玉泉寺规模之大为“楼者九,能殿者十八,三千七百僧舍”,常住和尚1000余人。此后屡遭兵劫,几经重修。如今这里办起了玉泉寺茶场。1981年开始,恢复了“仙人掌茶”的试制工作,一举成功,多次被评为湖北省的优质名茶。

常闻玉泉山,

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

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

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

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

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

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文,

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

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

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

长吟播诸天。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品尝了仙人掌茶后,写下的诗篇。据《当阳县志》及《玉泉寺志》记载,仙人掌茶的创始人是玉泉寺的中孚禅师,此僧俗姓李,是诗人李白的族侄。中孚禅师不仅喜爱品茶,而且自己能制得一手好茶。每当春茶竞相进发之际,他就在珍珠泉水汇流成玉泉溪的乳窟洞边,把采来的茶芽叶,制出扁形如掌、清香滑熟、饮之表芬、舌有余甘的名茶。在唐肃宗上元元年(760),中孚禅师云游江南,在金陵(今南京)恰遇其叔李白,中孚就以此茶为见面礼。李白品饮之后,觉得此茶其状如掌,清香芬芳,与自己品尝过的不少名茶相比,别具一番风味。又听中孚介绍,此茶是他在玉泉寺亲自创制出来的,遂命名为仙人掌茶。李白赞叹之余,诗兴勃发,旋即作了上述诗篇。

从此,仙人掌茶更名扬天下。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有“楚之茶,则有荆州之仙人掌”的记载。明代黄一正所辑的《事物甘珠》,也把“仙人掌茶”列在全国名茶中。清代李调元撰写的《井蛙杂记》中亦有“品高李白仙人掌”的美称。但千年玉泉寺,几经兴衰,仙人掌茶也一度失传。

同类推荐
  • 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经典

    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经典

    该书展示一百年来百位散文大家的创作成就,反映出我国二十世纪散文发展的概貌和轮廓。每位作家附小传。
  • 函谷关

    函谷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埃及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埃及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本书以自由活泼又不失庄重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示《诗经》博大精深、包孕丰富的内容,精妙绝伦、美不胜收的艺术,以及这部经典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所产生的巨大、深远的影响。考虑到《诗经》文字的深奥古僻,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所引用的作品,大都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尽量达意、通顺。书末“鉴赏举隅”章,旨在通过对部分作品的赏析,使读者感受到《诗经》无穷的魅力。
  •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本书从现存的我国各民族的婚俗习惯出发,力求客观地加以介绍,使读者能粗略地了解、掌握我国婚姻有史以来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表现出的差异判断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趋势,以便于使我国婚俗礼仪向更简捷、更健康、更经济、更文明、更具民族特色的方面发展和确立。
热门推荐
  • 月孟传

    月孟传

    天界有一仙,名月老,掌控世间万物姻缘地狱有一鬼,名孟婆,斩断世间爱恨情仇前世今生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 腹黑嫡女之杠上病皇子

    腹黑嫡女之杠上病皇子

    她,宁侯府的嫡长女,清冷孤傲。他,病入膏肓的七皇子,腹黑冷逗。当她遇上他时,她的淡漠还能维持吗?当他遇上她时,他的计谋还能得逞吗?命运的牵引,又将会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呢?本文一对一,男女主绝对身心干净,欢迎大家跳坑......
  • 穿越还带组团的

    穿越还带组团的

    人家穿越找夫君,老娘自己带。(主角一路开挂,情路上有几块绊脚石。)(如有雷同,那我们真有缘想一块去了。)
  • 神级系统末世最强卡牌供应商

    神级系统末世最强卡牌供应商

    方凡穿越末世,获得最强卡牌供应商系统。叮!开启一张军团卡,获得黄巾兵军团!叮!开启一张武器卡,获得神兵倚天剑!叮!开启一张天使卡,获得百级天使大BOSS!看他如何杀丧尸,救美人,登上最强王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恋上校草老公的吻

    恋上校草老公的吻

    —沙杉,有点可爱有点迷糊有点傻气有点善良。平生最讨厌的事就是假装淑女。单蓝律——沙杉第一个小男。他是老师眼中的天之娇子,女生眼里的白马王子。他的心里只装着一个女孩。迟宫裂——一个和沙杉从小指腹为婚的家伙。对他的形容只有五个字:一笑百媚生。美的可人的外表,冷冷勾起的嘴角,都有雪的白。不过这位尊贵少爷私底下却拽得要命。仇辰——一个喜欢掠夺的花花男孩。据说是某一财阀会长的宝贝孙子,众星捧月般地宠着,而且交往的女生都是校花级别的。偏偏对沙杉就是情有独钟,。韩允儿——素有“韩公主”美称。能歌善舞,才艺一流韩诺儿——韩允儿的妹妹,外表柔弱可人,恬静羞涩,楚楚动人。骨子里却反叛得很。
  • 瓶装圣光

    瓶装圣光

    原谅到最后都不能说出名字,即使那算是一位拯救世界的英雄。“谁也无法否认他作为圣骑士的专业。不管是在前线抵抗敌人的攻击,或者对信仰的追求与坚定。但同样的是,他从裤裆中掏出的那瓶药水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即使作为炼金术士也无法说清楚。唯一需要记住的:饮用前请先摇匀。”
  • 见习小道士

    见习小道士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可是我发现我们哥仨全都入错了行:我是个道士,另外俩哥们儿是和尚和警察——靠......就凭我们仨,竟然还踏上了消灭旱魃、拯救人类的伟大道路上......这不是闹呢吗?一个呆萌的警察、另一个呆萌的和尚还有一个猥琐的道士,拿什么去拯救世界?
  • 崔氏成长路

    崔氏成长路

    当下的我处在物质与精神里:有可度、不愿醒、不自知,以成长、善为生机勃勃得出“真我”的价值观!“真我”于当下人类分为27小境,清晰、回顾、汲取、过去记忆里的我时,进入“本我”,“本我”感知(看书、历世)人类觉的不同程度,可以得出自己的价值,使自己尽可能的心想事成!“真我”是健康的身体、不断圆满的精神,并在当下实现自身的价值有利于自己、推动社会的进步、活的自然长久的生命历程,并在活着时不可论无和寂!人类的觉包含了过去本能心天圆地方的封建王朝,当下温饱心日心说的德智体美,未来大爱心地“起”论疆域的探索,使人们同心同德—“真我”相同“本我”璀璨烂漫!
  • 琴声传

    琴声传

    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故民多愿杀富以济贫,天不患不均而患不公,故天多惩恶以扬善。为政也者,顺乎民而应乎天。顺乎民者,养民以时,不与民争利;应乎天者,教民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