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30900000029

第29章 现代名茶(8)

黄石溪毛峰,产于安徽省青阳县陵阳镇黄石村。相传在唐代末年昭宗天复年间(901~904),有一僧一道在九华山之巅的天台山后一石洞中修行,以采集树根和其他野果为食,由于长时期营养不良,头昏脑胀,面部浮肿。后来采回了野生新鲜茶叶煮饮。结果治好了病。为了方便饮用,继而将茶晒干收藏。常日晒在溪边一块石板上,天长日久,这块石板上便渐渐留印下黄褐色的斑痕。因此,人们便称此石为“黄石”,天台区暴流经洞侧而下,自成一溪,故又称此地为“黄石溪”。后来亦将这一带采制的茶叶取名为“黄石溪茶叶”。

黄石溪的茶树生长环境优越:“峰峦九九,天台芳华;泉流潺潺,雾蒙露滴;云烟冉冉,竹啸松鸣;百花盈盈,山水漂香。”

黄石溪毛峰的制法,分杀青、揉捻、烘焙三道工序。其成品茶的品质特点:条索匀称,嫩绿微黄,茸毫披露;开汤时雾气结顶,水色碧绿明净,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味甘美,冲泡数次,香味犹存;叶底黄绿多芽,厚实匀整。

黄石溪名茶,在宋朝已列入贡品。于1915年前曾荣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质奖章;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列为安徽省名茶;黄石溪毛峰还曾被国家中央机关指定为“礼茶99”——国务会议用茶。由于该茶产于佛教圣地——九华山之巅的天台山,素有“佛茶”之誉,深受前来九华、天台朝圣的海外广大侨胞的青睐,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争以相购。该茶目前除畅销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外,还远销德国与港台地区。

47.黄山绿牡丹

黄山绿牡丹,产于安徽省歙县科学技术实验站。歙县黄山花型名茶技术开发部,为花朵型的高级炒青绿茶。这是在风光壮丽、气象万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的天下奇观——世界著名旅游胜地黄山,继太平猴魁、黄山毛峰之后,又一品质优良和外形美观而独树一帜的佳茗新品。该茶是由安徽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汪芳生工程师(歙县科技实验站长)于1986年研制成功的。1988年12月在合肥市通过了省级鉴定。安徽省人民政府为表彰汪芳生对科学研究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特决定从1993年7月起发给省政府特殊津贴并颁发证书。

绿牡丹是歙县目前创新名茶中最走俏的珍品,以其有:色绿、毫显、香高、汤清、味甜、形美六绝而著称,既有饮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其别具韵格的特色是:花蒂花瓣排列匀齐,形圆不松散,花朵直径在5.5公分左右,每朵约4—5克,内干足干。

绿牡丹的精湛制作工艺:鲜叶采自优良品种的茶树;时间在清明后、谷雨前;采摘标准是一芽二叶初展。制作分杀青轻揉、初烘理条、选芽装筒、造型美化、定型烘焙、足干贮藏等六道工序。

杀青轻揉:杀青在八桶锅内进行。每锅投叶量在200~300克左右,鲜叶下锅后,手势要求捞、带、净、扬、抖、散、轻、快。做到不闷黄,无红梗、红蒂、无焦边焦点。杀青叶出锅时趁热轻揉几把,茶汁溢出即可。

初烘理条:在竹制或铁丝笼上进行,以木炭作燃料,电烘更好。温度在90~110℃之间。翻烘要求轻、净、快,每翻一次理条一次,使芽叶平直,略呈兰花瓣型。至4~5成干时,下烘摊放片刻进行选芽。

选芽装筒:选大小长短匀齐的数十根芽叶为一朵绿牡丹茶的原料,理顺放齐在竹制造型筒上,筒全长7公分,直径5公分~3.5公分为正中竹节。茶芽放于竹筒两头准备造型。

造型美化:先准备好定型板、板芽板、压花板,然后将竹筒内芽叶,加工成圆形的芽叶花瓣和芽蒂花托,芽叶的直径不得大于5.5公分和小于5公分,芽蒂的直径不得大于1.5公分或小于1公分,茶花正反两面要求圆而平整。

定型烘焙: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将造型美化的绿牡丹排列在压板上,花与花之间要留一定距离,再用另一块压上(压力一般五十公斤),时间6秒钟左右,拿下盖板上烘。第二步,把定型的茶花移上特制的竹烘专用圈内,再加上烘笼盖定紧上烘。使用的燃料炭要干,炭头要取净(以炭头燃烧时炭烟影响茶香),当温度升到。90~110℃即上烘。要先烘茶蒂一面,再烘芽叶一面,每隔1~2分钟翻动一次,受火力要匀。当烘到7~8成干时,下烘摊凉3~4小时。

足干贮藏:足干的温度要先高后低,火文慢烘,烘温要控在70°~80℃,掌每两分钟翻动一次,直烘至手捻成粉时,即下烘趁热装箱贮藏。

黄山绿牡丹茶的研制成功和投放市场,受到海内茶学界与客商的好评与欢迎。商业部茶学专家评论它是“既有宜人的饮用价值,又有感人的观赏价值”;台湾(省)陆羽茶艺代表团团长李瑞贤先生称赞它是“世界上第一朵茶叶制成的花”;日本客商赞扬它“使历史悠久的中国茶又添新花”。当“黄山绿牡丹”相继出现在广州交易会、上海小型国际交易会、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黄山国际旅游节上,出现在泰国、独联体、科威特等国家的时候,都受到高度赞赏与欢迎,先后已有数十个国家与地区的客商求购。

黄山绿牡丹,已成为结婚、祝寿、招待贵宾的珍贵礼品。自它从八十年代中期研制成功投放市场以来,先后受到奖励与荣誉称号(或证书)二十余次:如,1986年6月安徽省名茶评比会上被列为具有独特风格创新优质茶;1987年5月在上海经济老区84种名茶品赏会上被评为第二名;1988年7月被评为安徽省发明三等奖;同年10月获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荣誉证书;1989年被评为安徽省特种优质茶;同年8月在全国名茶评比大会上受通报表扬;1990年10月获中国发明协会颁发的中国发明银牌奖;同年12月分别获黄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安徽省科技星火三等奖;1991年4月获安徽省科技成果博览会二等奖;同年10月获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国家“茶”发明专利证书;同年11月获“七五”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优秀奖;1992年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并获国家级新产品证书;同年6月被评为安徽省名茶;同年7月获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国家“茶叶花”发明专利证书;1992年12月获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TIPS)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994年6月荣获中国茶叶与陶瓷文化展大会最畅销产品奖。

48.麻姑茶

麻姑茶,产于江西省南城县西南10公里处的麻姑山区。麻姑山素有“洞天福地,秀山东南”之誉。这里山势磅礴,峰峦叠嶂,溪瀑飞流,风光秀丽。山上有著名的神功泉、丹霞洞天、寻真寺、半山阁、仙都阁等名胜古迹。

南城县麻姑山产茶,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据《南城县志》载:麻姑茶的制作盛于唐代。关于麻姑茶的来历,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妙动人的故事:相传,在东汉时,有一仙女麻姑曾云游仙居此山修炼,春时常常采摘山上茶树的鲜嫩芽叶,汲取清澈甘美的神功泉石中乳液,烹茗款客,其茶味鲜香异常。这也许就是麻姑茶的来历吧?

麻姑山茶园大多分布于海拔600~1000米的山地,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5℃,年降水量2300毫米,日照短,空气湿润,相对湿度85%以上;土壤多为石英砂岩母质风化而成的碎屑状紫色土,土层深厚,吸水力强,腐质层厚,土质肥沃。

采制工艺与品质特色:采摘初展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制成。制作分采青、杀青、初揉、炒青、轻揉、炒干等六道工序。各道工序均要求按规范精细操作。其成品茶具有条索紧结、整匀,色泽银灰翠润,香气鲜浓清高,汤色明亮,滋味甘郁等特点。成品分为特、一、二、三、四共五个等级。特级茶含氨基酸3.5%。有明显益思、止渴、利尿、提神、解忧之功效。对伤风感冒、腹胀吐泻、肠胃不适有一定疗效,亦能防牙蛀、抗病毒。1985年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传统名茶。除销于国内,还出口香港及东南亚地区。

49.婺源茗眉

婺源茗眉,属绿茶类珍品之一。因其条索纤细如士女之秀眉而得名。产于江西省婺源县。鄣公山、溪头、江湾、大畈、沱川、古坦、段莘、秋口等地为茗眉茶的天然产地。其地处赣东北山区,为怀玉山脉和黄山余脉所环抱,地势高峻,峰峦耸立,年均气温16.7℃,昼夜温差10℃以上,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83%,无霜期达250天,全年雾日60天以上。土质多为红、黄壤,腐殖层深厚。山崖幽谷间,、常为云雾笼罩,茶树多受辐射光照射,萌芽期早,叶质肥厚柔嫩,营养成分丰富。

采制工艺与茶质: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选其芽壮叶肥,白毫茂密者,经摊放、杀青、揉捻、烘坯、锅炒、复烘等六道工序精制而成。其中锅炒是形成婺源茗眉茶独特品质的关键工序。其法是在保持锅温90℃左右时,每锅投叶量约1公斤,四指并拢,手掌张开,拇指朝上,小指向锅,运用腕力和臂力,双手将茶叶从锅底徐徐推向锅沿,当茶叶由上自由翻落时,双手捧茶轻轻搓捻,抖散结块,周而复始,当炒至六成干时,白毫显露出锅,再以焙笼文火烘干。该茶由于生长在得天独厚的良好环境之中,本身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芳香物质,尤其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咖啡碱、儿茶素、水浸出物等含量均高。其成品,香气清高持久,茶味醇厚清爽,汤色黄绿清澈,叶底柔嫩;其外形细紧纤秀,挺锋显毫,色泽翠绿光润,为眉茶中的极品。

婺源县早在唐代即栽培生产茶叶,已有1200年的历史。而茗眉茶是选自“上梅州”(灌木、中叶、早芽)良种和大叶种茶树鲜芽叶,在婺源茶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于1958年由婺源茶厂研制成功的新品。1959年在全国农业展览会上,商业部评定该茶为“世界茶叶珍品”;1982年被评为全国名茶;1986年和1990年由商业部召开的全国名茶评比会上,由婺源茶厂生产的江山牌茗眉又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名茶。

50.雁荡毛峰

雁荡毛峰,又名雁荡云雾茶、古时曾日白云茶,俗称雁山茶。产于浙江省乐清县境内的雁荡山。雁荡山为括苍山支脉,亦称北雁荡山、简称雁山。以山水奇秀闻名。号称“东南第一山”。雁荡知名唐初,至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以后声誉渐著,寺庙亭院相继而兴,当时曾有十八古刹、十六亭、十院;至明朝百二奇峰(102座山峰)的名称已全部形成,风景点共三百八十多处,成为浙东南的最大风景区。其中以百岗尖为最高峰,海拔1150米。雁荡山自古产茶,雁山茶世称雁荡“五珍”(雁茗、香鱼、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宫鸟)之一。

雁荡山高、雨多、气寒、雾浓。著名产茶区均在风景区之内,有龙湫背、斗蟀(室)洞及雁湖岗等处,均位于海拔800米以上。龙湫背茶园即在我国著名的大龙湫瀑布的峰岭侧后。水从高约190余米的连云峰凌空而下,白练飞泻,十分壮观。清代袁牧有诗云:“龙湫山高势绝天,一线瀑走飞罗绵,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是姻,况是百丈至千丈,云水烟雾难分焉。”而雁湖岗茶区海拔900~1046米,山顶原有北、中、东三个湖泊(今已干涸,只留一口小池塘),芦苇丛生,秋雁南归,常宿此荡,徐霞客称其为“鸿雁之家”,雁湖全年云雾缭绕,所产之茶列为上品。

雁荡山产茶历史悠久,约在千年以上。《温州府志》记载:“温州府五县具有茶叶,乐清有雁荡山龙湫背为上,白云茶亦称龙湫茗,味绝佳。宋代梅晓臣《遣碧霄峰茗诗》:‘到山春已晓,何更有新茶。峰顶应多雨,天寒始发芽,采时林狡静,蒸处石泉佳。持作衣囊秘,分来五柳家。’”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以后,名传四方,明代列为贡品。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新茶园,老茶区亦广泛种植茶树,产量不断扩大。因茶园地处高山,气温低,茶芽萌发迟缓,采茶季节推迟,为雁荡茶之特点。其中以龙湫背所产之茶质量最佳。茶树终年处于云雾荫蔽之下,生长于深厚肥沃土壤之中,芽肥叶厚,色泽翠绿油润。个别茶树生长于悬崖缝隙间,人力采摘困难,古时有山僧驯猴攀援悬崖峭壁采集香茗。所集茶叶称为“猴茶”。猴茶因终年吸取雨露滋润及岸隙问有效矿物质成分,茶味极佳,并有较高营养价值。

采制工艺与茶质特色:雁荡山茶,品目繁多。据《雁山志》载:“浙东多茶品,而雁山者称最,每春晴日采摘芽茶进贡,一旗一枪,而白色者日明茶;谷雨日采者日雨茶,此上品也。”毛峰茶是于清明、谷雨间采摘新梢初发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肥嫩芽叶制成。鲜叶先经摊放、杀青、摊凉、揉搓、初烘、摊凉、复轻揉,复烘至足干,再筛去茶末,冷却后及时装箱密封。成品茶外形秀长紧结,茶质细嫩,色泽翠绿,芽毫隐藏;泡饮时,汤色浅绿明亮,芽叶朵朵相连,茶香浓郁,滋味醇爽,异香满口,妙不可言。本品耐贮藏,有“三年不败黄金芽”之誉。

51.敬亭绿雪

敬亭绿雪,历史悠久,品味独特,为绿茶中珍品,以其芽叶色绿、白毫似雪而得名。明清时期曾列为贡茶,是安徽省最早的名茶之一。产于宣州市敬亭山。敬亭山为黄山和九华山支脉,原名“昭亭山”,晋初泰始二年(266)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昭”为“敬”,遂更名至今。六朝南齐著名诗人谢眺出任宣州太守,筑楼于斯,赋诗吟颂,于是敬亭山为世人所瞩目。唐代大诗人李白,与宣州敬亭有不解之缘,多次登临此山,写有数首咏山诗篇,其中《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脍炙人口,意境幽远。此后,文人墨客、访古寻幽者纷至沓来,“竞为高人逸士所必仰止而快登也”,从而留下无数诗篇和墨宝,名胜古迹甚多。因此,敬亭山又称“江南诗山”。

敬亭山,有悠久的产茶历史,早在公元二世纪就有采制茶叶的记载,公元三世纪有贡茶生产。《茶名大成》记述:“敬亭绿雪产安徽敬亭山。茶品细嫩,白毫处其上,不易多得……”《宣城县志》载:“松萝茶处处有之,味苦而薄,然所用甚广。唯敬亭绿雪最为高品。”清代诗人施闰章有“酌向素瓷浑不辨,乍疑花气扑山泉”之赞誉。清代画家梅庚称颂:“持将绿雪比灵芽,手制还从座客夸,更著敬亭茶德颂,色澄秋水味兰花。”

敬亭绿雪,在往昔确曾闻名江南,饮誉中华,但至清末民初,生产逐渐衰微,到抗日战争期间,其采制工艺失传,已经断产。在七十年代中期,宣州敬亭山茶场组织科技人员,在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著名茶学尊师陈椽教授的关注指导下,重新恢复研制,获得成功,使失传多年的历史名茶再度饮誉神州大地。

敬亭绿雪,是以其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精湛的制茶工艺,形成了它所具有优异的内在品质和独特风格。敬亭山区,岩谷幽深,山石重叠,云蒸雾蔚,日照短,漫射光多,气候温和湿润,茶园多分布于山坞之中,竹木荫浓,阳光遮蔽,乌沙土肥沃疏松,茶树支条生长繁茂,芽叶肥壮鲜嫩。每年清明至谷雨问开园采摘,专采“一叶抱一芯”即尚未展开的细嫩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身长一寸,经杀青、整形、提毫、干燥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成茶外形色泽翠绿,全身白毫似雪;形如雀舌,挺直饱润;芽叶相合,不离不脱;朵朵匀净,婉如兰花;汤色清碧,叶底细嫩;回味爽口,香郁甘甜。连续冲泡两三次香味不减。

同类推荐
  • 屈原赋通释

    屈原赋通释

    本书是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屈原文化研究系列丛书之一,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研究成果。本书是一部屈原赋校注汇评本,收录了屈原所著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重要作品和有关屈原的传记及评论资料。从编写角度看,本书资料详实,尤其是对这些作品进行了精要的校勘、详细的注解和通俗的翻译,对古今中外屈原学的研究成果做了充分的吸收。本书比较适合学习和研究屈原赋的读者阅读,学习者通过本书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研究者则避免了资料收集的繁琐。
  • 中国文化博览4

    中国文化博览4

    《中国文化博览4》主要章节分为“文学”、“艺术”、“思想家”。
  • 禅茶:认识与展开

    禅茶:认识与展开

    本书收录了第三届禅茶文化论坛上的论文,分为基础问题、文史研究、清规研究、美学展开、整体认识等部分。
  • 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茶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表现,也是生命积淀的形象化表述。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茶不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消费品,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了解茶道,才能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之道。中国人对茶倾注了极大的热忱,也将自己的生命意识灌注到了茶香、茶话、茶情之中。从茶杯中氤氲飘起的水雾,就像中国人轻松自如的处世状态;浸泡在茶壶中的芬芳,就像中国人淡雅闲适的生活情怀。这便是茶之道,也是中国人的生活之道和艺术之道。
  • 从关键词读经典·大巧若拙

    从关键词读经典·大巧若拙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热门推荐
  • 霸爱主义:爱上千金小姐

    霸爱主义:爱上千金小姐

    一场谎言,一场欺骗。莯艾艾认识了这个银白的妖媚男人。因为欺骗,艾艾痛哭过,也憎恨过;因为谎言,艾艾发现这个银白色的男人是那么完美。或许因为真心,她爱上了他。他为了她解决了一个一个的麻烦,杀掉了一个一个的人。只因为,那些人让她陷入危险。若干年后,两个萌娃拉着小手“阁阁,为什么粑粑要爱上麻麻?”另一个小男萌娃却有着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沉着,说:“因为我们的麻麻和粑粑要创造出我们,然后······”“然后什么啊?”女萌娃瞪着她那两个亮晶晶的大眼睛看着眼前的萌娃。“然后我们也会结婚啊,小笨蛋。”“啊,阁阁欺负我,再也不要和阁阁玩了。”小萌娃嘟着嘴,不过容颜上满是甜蜜。
  • 那年盛夏樱花绽放

    那年盛夏樱花绽放

    一代君王官上晨利用碧美人木瑛除去慕容家族的势力,而这一切木瑛心知肚明,但她依旧无怨无悔,她爱这个温柔却又残忍的男人,即使官上晨亲手扼杀他们爱情的结晶,直至刀剑相对,木瑛自刎。当她醒来,却发现自己因车祸在医院里,自己只是做了一个冗长的梦。而撞她的人却有着和官上晨一模一样的脸,两人之间上演了一段苦心虐恋的情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宿主今天瞳哞又好看了呢

    宿主今天瞳哞又好看了呢

    暖宠/可爱/萌系/快穿荼小茶一个医生,一个……有着怪癖的儿科医生,她喜欢看人眼珠子,当然,寻常的眼珠子人家可不看,要看那种,发光的漂酿的眼。因为这个,被系统坑了一把清冷校草#禁欲总裁#腹黑皇帝#病娇弟弟……荼小茶沉迷收集男神的瞳哞无法自拔。。。“乖宝,给你眼”“我真挖了?”“卧槽,疼疼疼,你还真挖啊”作者小萌新,欢迎来敲~
  • 楼居·芸庐纪事·雪晴(沈从文小说全集·卷十二)

    楼居·芸庐纪事·雪晴(沈从文小说全集·卷十二)

    该卷本收录了《楼居》《芸庐纪事》《乡村琐事》《虹桥集》《雪晴》五个子集。文字美如雪晴风景,无处不闪烁着大自然的神性光泽。作者对自然生命跃动的描画可谓不吝笔墨,对画境的描摹和营造给读者带来了最直接的美感。
  • 快穿之女配反击

    快穿之女配反击

    一切攻略,各种技能,校草,高冷律师,吸血鬼王子,腹黑世子,洁癖老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旧爱律师猎捕妻

    旧爱律师猎捕妻

    一场误会的相遇让两人相识,一次次的偶遇,一次次的帮忙,当心慢慢的沦陷,当爱情慢慢的降临。经历重重,以为幸福的开始,结果一场婚姻,满身伤。初恋女友的出现,失去孩子的痛苦,过往经历的阴影,她选择放手,他后悔不已,决定重新追求经历一次不幸的婚姻之后,她是否还会有勇气愿意在接受他呢?
  • 遗忘的血液

    遗忘的血液

    爱恨情仇,我只是一个过客,权利之巅峰,却玩笑尔尔。
  • 逗比奇遇之男儿魂

    逗比奇遇之男儿魂

    我是一个刚刚毕业的普通大学生。在准备和女友去毕业旅行的时候,无情被甩。一个人悲愤交加踏上了通往异国之路,机缘巧合下,实实在在的重启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