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30900000019

第19章 宋代贡茶(2)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既然是贡奉天子的东西,好坏优劣当然都很重要,这里把斗茶的原因和现场情形都描述得十分清楚。饮茶既为朝廷所提倡,全国产量又迅速增加,民间饮茶之风也比唐代更盛。于是,斗茶又从制茶者间走入卖茶者当中。宋人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便是描写市井斗茶的情形。图中有老人、有妇女、有儿童,也有挑夫贩夫。斗茶者携有全套的器具,一边品尝一边自豪地夸耀自己的“作品”。民间斗茶之风既起,文人们也不甘落后,于是在书斋里、亭园中也以茶相较量。最后终于皇帝也参加了斗茶行列,宋徽宗赵估亲自与群臣斗茶,把大家都斗败了才痛快。

这种几乎是在社会各阶层都流行起来的斗茶风气,对促进茶叶学和茶艺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关于制茶方法的改进,本不属本书讨论范围之内,但它牵涉茶艺,故可道其一二。总的来说,宋人制茶比唐人要精,这一方面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产生的必然结果,同时也与宋代用茶方法相关。宋代贡茶数量很大,皇室对茶的要求是精工细作。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为点茶法,所谓点茶,是以极细的茶末用开水冲下去,更用力搅拌,使茶与水融为一体,然后乘热喝下。这两项大改变使制茶工艺发生不少变化。在精制、细作方面,叶要特别强调时节,主张以惊蛰为候,且要日出前采茶,以免日出耗其精华。采下的芽,要细加挑拣,分出等级,以便制成不同的贡茶。同时,在蒸茶、榨茶、研茶方面也更科学化。尤其是研制功夫,十分注意,有的达十余次。因为研之愈细,愈易在点茶时使水乳交融。然后入各种形状的膜子,称之为“人銙”成形,再过黄焙成茶饼,厚的团茶焙制数次,长达十几天。这样,自惊蛰采制,到清明前便送到京师。

在茶艺方面,由于点茶法的创造,烹茶技艺发生一系列变化。唐人直接将茶置釜中煮,直接通过煮茶、救沸、育华产生饽沫以观其形态变化。宋人改用点茶法,即将团茶碾碎,置碗中,再以不老不嫩的滚水冲进去。但不像现代等其自然挥发,而是以“茶筅”充分打击、搅拌,使茶均匀地混合,成为乳状茶液。这时,表面呈现极小的白色泡沫,宛如白花布满碗面,称为乳聚面,不易见到茶末和水离散的痕迹,如开始茶与水分离,称“云脚散”。由于茶液极为浓,拂击愈有力,茶汤便如胶乳一般“咬盏”。乳面不易云脚散,又要咬盏,这才是最好的茶汤。斗茶便以此评定胜负。今之日本茶艺,仍是采用此种方法,但笔者欣赏过两盏,茶末甚粗,虽散布满杯,却无乳聚面,所以那云脚早晚和咬盏与否也就谈不到了。

茶艺的第二项改进,是讲色香味的统一。宋人尚白茶,乳面如潘潘积雪,由此产生对盏的要求,以青、黑之磁为之最好。今日日本茶艺,系以绿茶为之,又不出现白乳面,故不讲究盏色深,而多以白盏。欣赏古老茶艺的专家们崇尚所谓“天目碗”,但多为取其古拙之意,而并不了解宋代器与形色的关系。

此外,唐代饮茶多加盐以改变茶之苦涩,增其甜度,宋代不加盐,以免云脚早散。其余则大体同唐代。

到南宋初年,又出现泡茶法,为饮茶的普及、简易化开辟了道路。

宋代饮茶,就具体技艺讲是相当精致的,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即技艺之中,很难溶进思想感情,陆羽在煮茶中那种从茶炉、釜水、茶气蒸腾中所达到的万物冥化,天人合一,自然变化的心理体验,宋人大概很难得到。这正是由于贡茶求物之致精而失其神的结果。所以,与其说是茶艺,不如称为“茶技”。其艺术韵味太少了。

要说宋人饮茶一点不讲精神境界也不是。文人在饮茶环境方面还是很讲意境的。范仲淹饮茶,喜欢临泉而煮。其镇青州时,曾在兴隆寺南洋溪清泉出处创茶亭。环泉古木蒙密,隔绝尘迹,赋诗鸣琴,烹茶其上,日光玲珑,珍禽上下,那意境还是很美的。故时人称此处为“范公泉”。自此临泉造园以为饮茶之所的风气大开。济南多泉,大族多效仿。

苏东坡喜欢临江野饮,以抒发这位大文学家与天地自然为侣的浩然之气。

宋人对茶艺的又一贡献是真正将茶与相关艺术融为一体,由于宋代著名茶人大多是著名文人,更加快了这种交融过程。像徐铉、王禹偁、林通、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梅尧臣、苏轼、苏辙、黄庭坚等这些第一流的文学家都好茶,所以著名诗人往往有茶诗,书法家有茶帖,画家有茶画。这使茶文化的内涵得以拓展,成为文学、艺术等纯精神文化直接关联的部分。因此,宋代贡茶虽然有名,但真正领导茶文化潮流,保持其精神的仍是文化人。就连皇帝也不免受文人的影响。如宋徽宗,便是追随文人茶文化的一个。宋徽宗不能算个好皇帝,丢了国家,当了俘虏。但在艺术方面很有造诣,无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皆晓。他所著的《大观茶论》,无论对茶的采制过程及烹煮品饮、民间斗茶之风都叙述很详。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实在难得。他还画有《文会图》,描绘了茶、酒合宴的情形,表现了宋代将茶、酒、花、香、琴、馔相融合的情景。可见,饮茶与相关艺术结合已成为一代风尚。

市民文化

宋以前,茶文化几乎是上层人物的专利。至于民间,虽然也饮茶,与文化几乎是不沾边的。宋代城市集镇大兴,市民成为一个很大的阶层。唐代的长安,居民大多为官员、士兵、文人以及为上层服务的手工业者,商业仅限于东西两市。宋代开封,三鼓以后仍夜市不禁,商贸地点也不再受划定的市场局限。各行业分布各街市,交易动辄数百、千万。耍闹之地,交易通宵不绝。商贾所聚,要求有休息、饮宴、娱乐的场所,于是酒楼、食店、妓馆到处皆是。而茶坊也便乘机兴起,跻身其中。茶馆里自然不是喝杯茶便走,一饮几个时辰,把清谈、交易、弹唱结合其中,以茶进行人际交往的作用在这里集中被表现出来。大茶坊有大商人,小茶坊有一般商人和普通市民。

当时,汴梁茶肆、茶坊最多,十分引人注目。特别是在潘楼街和商贩集中的马行街,茶坊最兴盛。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开封潘楼之东有“从行角茶坊”。而在封丘门外马行街,其间坊巷纵横,院落数万,“各有茶坊酒店。”有些大茶坊,成为市民娱乐的场所,同书记载,“北山子茶坊”在曹门街,“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在这种茶坊中,不仅饮茶,还创造了一种仙人意境。民间文化往往重繁华热闹,这种茶坊与文化墨客品茗于林泉之下当然大不相同。开封的许多饭店卖饮兼卖茶,所以宋人称饭店为“分茶”。

宋代茶肆不仅在大城市十分兴旺,小城镇也比比皆是,这在小说《水浒传》中便多处反映。《水浒传》虽为明人所作,但其中许多故事很早便开始流传,故反映了不少宋代真实生活情景。其中,描写茶坊的不止一处。最为大家熟悉的便是武大郎隔壁的王婆茶坊。西门庆来到茶坊,王婆说有和合茶、姜茶、泡茶、宽叶茶,反映了我国古代爱以佐料入茶的情况。王婆茶坊内煮茶之处称“茶局子”,烧茶是用“风炉子”,以炭火,用茶锅煮茶,给客人上茶谓“点茶”。这是民间点茶之法。《东京梦华录》说,汴梁士庶聚会,有专门跑腿传递消息之人,称作“提茶瓶人”。开始这些人主要为文人服务,后来民间媒婆、说客、帮闲,也成了“提茶瓶人”。

南宋都城临安及所属州县已有一百一十万人口,城内大小店铺连门具是。同行业往往聚一街,更需以酒店、茶坊为活动场所。许多歌妓酒楼也兼营茶汤,饮茶与民间文艺活动又联系起来。

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饮茶作为增进友谊、社会交际的手段,它的兴起把茶文化从文化人和上层社会推向民间,成为茶风俗的重要部分。北宋汴京民俗,有人迁往新居,左右邻舍要彼此“献茶”;邻舍间请喝茶叫“支茶”。这时,茶已成为民间礼节。

辽宋对峙,但到澶渊之盟后却以兄弟之礼相互来往。中华民族本是一家,兄弟们打了又好,好了又打,但文化、经济的交往总是不断。辽朝是契丹人建立的国家,常以“学唐比宋”勉励自己。所以,宋朝有什么风尚,很快会传到辽国。少数民族以牧猎为生,多食乳、肉,而乏菜疏,饮茶既可帮助消化,又增加了维生素,所以比中原人甚至更需要茶。我国自唐宋以后行“茶马互市”,甚至把茶作为吸引、控制少数民族的“国策”,这也使边疆民族更以茶为贵。

宋朝的茶文化,首先是通过使者把朝廷茶仪引人北方。辽朝朝仪中,“行茶”是重要内容。《辽史》中有关这方面的记载比《宋史》还多。宋使人辽,参拜仪式后,主客就坐,便要行汤、行茶。宋使见辽朝皇帝,殿上酒三巡后便先“行茶”,然后才行肴、行膳。皇帝宴宋使,其他礼仪后便“行饼茶”。重新开宴要“行单茶”。辽朝茶仪大多仿宋礼,但宋朝行茶多在酒食之后,辽朝则未进酒食首先行茶。至于辽朝内部礼仪,茶礼更多。如皇太后生辰,参拜之礼后行饼茶,大馔开始前又先行茶。契丹人有朝日之俗,崇尚太阳,拜日原是契丹古俗,但也要于大馔之后行茶,把茶仪献给尊贵的太阳。

宋朝的贡茶和茶器也传入辽朝,宋朝贺契丹皇帝生辰礼物中,有“金酒食茶器三十七件”,“的乳茶十斤,岳麓茶五斤”,契丹使过宋境各州县,宋朝官吏亦赠茶为礼。(见《契丹国志》)。

南宋与金对峙,宋朝饮茶礼仪、风俗同样影响到女真人。女真人又影响到夏朝的党项人。自此北朝茶礼大为流行。金代的女真人不仅朝仪中行茶礼,民间亦渐兴此风。女真人婚礼中极重茶,男女订婚之日首先要男拜女家,这是北方民族母系氏族制度遗风。当男方诸客到来时,女方合族稳坐炕上接受男方的大参礼拜,称为“下茶礼”,这或许是由宋朝诸王纳妃所行“敲门礼”的送茶而来。

至于契丹、女真的汉化文人,更是经常效仿宋人品茶的风尚。

所以,宋朝在茶文化精神方面虽有失唐人的深刻,但在推动茶文化向各地区、各层面扩展方面却作了重大贡献。

同类推荐
  • 秦学术史探赜

    秦学术史探赜

    《秦俑·秦文化》丛书总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中华大地西北黄土地上,揭开了一处古代宝藏。这便是后来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由兹伊始,便掀起了一阵又一阵不大不小的秦兵马俑旋风。国外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纷至沓来。兵马俑的代表也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五大洲。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的中外观众每年200余万。以兵马俑命名的现代生活用品、食品也投入市场。古代优秀文化有力地冲击着现代文明,这种文化现象在许多古文化现象中还是不多见的。所以,有人便说这是一种“秦俑效应”。“秦俑效应”的深层影响,还...
  • 谋杀之谜

    谋杀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本书通过详尽的事件回放、诡异隐秘的背景调查以及众说纷纭的死亡原因,为您展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错综复杂、谜团种种的谋杀故事。
  • 山水佳迹对联(上)

    山水佳迹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双剑峰瀑布(庐山)”、“普照寺筛月亭(泰山)”、“萍河(徐水)”、“秦淮河(南京)”等等。
  • 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

    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

    中华成语作为历史的缩影、智慧的结晶、语言的精华、文明的积淀,处处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成语以其言近旨远、华美简洁、形象生动的独有特点,传承了中华几千年丰富的历史精华,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民间习俗、道德风尚和理想志趣。成语中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一般都有其由来、典故和史实,这些精彩的历史片段构成了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成语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读者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探寻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超值白金版)》取材广泛,着重选取了实用性强、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并集知识性、准确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 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太极拳中国功夫
热门推荐
  • 斗罗之游历大陆

    斗罗之游历大陆

    写的是一个神斗罗大陆和初代史莱克七怪一起成长,最后史莱克七怪去了神界,神并没有去神界,而是在斗罗大陆游历了,万年后又与霍雨浩成为好朋友的故事。
  • 试炼苍穹

    试炼苍穹

    前世,他是杀手榜第一人,杀手界无可比拟的传奇。却不想,被一道天雷劈入异界,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一代传奇变废材,且看他是如何扭转命运。自此,掌风云,翻天下,握乾坤,转苍穹,出鸿蒙,开混沌。谱写真正的传奇。
  • 最强王牌教练

    最强王牌教练

    一个数次被炒鱿鱼的三流教练,在得到了一个职业教练系统之后,就开始了他咸鱼翻身的机会,从而成为傲视整个足球界的王牌教练!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血雨腥风闯江湖

    血雨腥风闯江湖

    乱世草根,得遇奇缘,斩荆除棘,在腥风血雨中闯出江湖道。
  • 玄帝至尊

    玄帝至尊

    落魄少年凭借龙血觉醒天赋神格,一路逆袭成神,称霸洪荒万宇。这里有神奇的远古巨兽,繁多的玄妙功法,有趣的种族职业,刺激的爱恨情仇,激爽的翻转打脸……有你想要的一切,无限精彩尽在此中。我乃玄帝,掌锢天道,号令天下,谁敢不从?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巴顿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巴顿

    人类五千年的战争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功垂青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优秀军事将领。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被誉为“热血与豪胆”的将军,他以其鲜明的个性、敏锐的感觉、娴熟的战法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导演出一幕幕战争活剧,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争论。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杰出将领、陆军四星上将巴顿。
  •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重案组

    都市重案组

    每一个离奇案件的背后,都有一个传说。重案組十号的成员和主角何云将一次次破解每个传說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又代表着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