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91700000017

第17章 在延安长大(1)

亲历者

洪戈——时为中央党校学生

朱育理——时为延署分区干部子弟小学学生

阮崇武——时为延署分区干部子弟小学学生

任湘——时为陕甘宁边区师范学生

任远志——时为延安中学学生

于蓝——时为延安鲁艺学员

李长华——时为八路军留守兵团烽火剧团演员

陈祖涛——时为延安保小学生

彭士禄——时为延安青年干部学校儿童班学生

曾宪林——时为延安保小学生

王敏清——时为延安鲁迅小学学生

苏菲——马海德夫人,时为延安鲁艺学员

何理良——时为军委俄文学校学员

项苏云——时为延安保小学生

李宝光——时为延安中央党校二部学员

编导手记

有些故事没在节目里说。

当年在延安女同志少,男同志多,许多领导干部到了延安,需要成家,或者需要重新成家。很多女学生就成了追逐对象。学校门口总有男同志等在那里,他们很直率:结婚了吗?有对象吗?跟我好吧。

可惜有些干部是农民出身,与女学生结婚后,无法互相适应。知识分子的浪漫大老粗哪里会理解。类似的场景,前些年的热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和楮琴的婚姻何尝不是如此?这就造成了一些悲剧。当然也有幸福的,干部里也有有文化的啊。但是悲剧不少。我们不必抱怨时代的荒诞,或者体制的专横。时间是一个伟大的教师,长期的共同生活会让具备不同价值观的人学会忍让和理解,并在冲突和摩擦中不断地贴近对方。这里不讲阶级,只讲两颗心的消融与一个家庭的缔造。

当年流行的一个笑话几乎每个受访者都提到了:女学生说,今晚的月色真好啊,我们去赏月吧。丈夫说:一个大月亮有啥好看的,警卫员,提个马灯陪她去看吧。

这个笑话很可能是真事,几乎每个人都提到,可见这种情况多么普遍。

也有聪明的,比如那个叫苏毅的女孩,她坚持要找一个有文化的干部,结果很幸福。可惜很多女孩没有这么幸运,不够聪明,或者身不由己。

在延安长大的孩子对延安都怀有最美好的感情,实际上这种感情是对少年时代的留恋。我一直很喜欢郑律成的《延安颂》这首歌,特别美好。做了这期节目之后,研读了一些资料之后,心情似乎有了变化。

不过我依然喜欢《延安颂),依然愿意相信它的美好,毕竟,作曲家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是怀着真诚的美好的浪漫的憧憬。

这歌属于艺术的范畴,而艺术,是可以不朽的。

——编导罗峥

山间的“高楼”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

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延安颂》

这首名为《延安颂》的歌曲诞生于1938年,在当时,大批革命志士受到这首歌的激励,为了追求崇高的革命理想而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在投奔延安的队伍中,有很多孩子,他们有的是中共高层、军队和地方骨干的子弟,有的是革命烈士的后代,还有一些从四面八方投奔延安的普通少年。

那些在延安度过年少时光的人,拥有一段让当时很多人羡慕、让他们自己无限感慨的一段记忆,在这段记忆里,虽然生活是艰苦的、学习是紧张的,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脑海里:延安的天空又蓝又高,延河的水又清又甜,窑洞里特别温暖,宝塔山无比巍峨。

宝塔山是延安城的标志,当这些孩子们走在去延安的路上,离得很远就能看见它。而清清凉凉的延河水也永远印刻在了孩子们的童年记忆中,那时的延河水清澈透底,可以在河里边洗澡、游泳。春天的延安是最美的,红色的荞麦花开遍山野,把延安装扮成了真正的红色圣地。[《剑桥中华民国史》关于延安,有这样的描述:“像十年前的长征一样,延安时代具有一种独立的存在方式——部分是历史,部分是神化——足以影响未来的事件。”曾在延安培养红军无线电报操作人员的英国人迈克尔·林赛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代描述为“中国共产主义的英雄时代”。更感性一点,摄影家吴印咸回忆道:“深厚坚实的黄土,傍城东流的延河,嘉陵山上高耸入云的古宝塔,以及那一层层,一排排错落有序的窑洞,这一切都使我感到新鲜。特别是这里的人们个个显得十分愉快,质朴,人们之间的关系又是那么融洽。……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觉得我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理想所在。”]

窑洞,这一在陕北非常普通的住宅,在第一次来延安的孩子们的眼里却是新奇异常的。

任湘是当时陕甘宁边区的师范学生,他是在晚上到达延安的,当时家家户户已亮起灯火时,映入他眼帘的是一排一排的延安窑洞,看起来就像一座座高楼。他忍不住惊叹:“哎呀,延安有这么多大高楼啊!”有人在旁边听了他的话,笑着说:“傻孩子,这是窑洞。”

任远志是任弼时[作为一个以反封反帝为奋斗目标的年轻共产主义者,任弼时和妻子陈琮英却是典型的包办婚姻。与许多中共领袖多波多折的婚姻生活相比,任弼时的家庭观念更传统,感情专一堪称典范。他的事业,则是操持着一个过度贫穷又富有理想的,有着上百万武装力量的政党的日常事务。他的革命字典中,除了困顿的生活、被摧残的身体,就是忧患与共的兄弟情谊。]的女儿,当时还是中学生的她也是第一次来到延安,在她以前的想象中,窑洞就是人们在山上挖的一个洞,人能够爬进去睡觉就可以了。结果到延安以后,看到真实窑洞的任远志,才知道窑洞根本不是她想象的那样。窑洞其实和房子一样高、一样大,里面能够放床、放桌子,也有门和窗。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延安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人人心中都充满了幸福感和快乐感,每天延安的每一个山沟里都有抗战的歌声,歌声非常抒情、非常美,虽然当时的生活环境非常艰苦的,但是心里却不觉得苦。

蛋壳里的“墨水”

根据地条件艰苦,填饱肚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困难的时候,一个人一天三两小米,三两小米熬成粥灌都灌不饱,主要还是靠野菜。最好的伙食也就是大米、面条和菜一块儿煮出来的糊糊。那时候要想吃点肉,可真是不简单。

那时候的人们普遍营养不良。大人们凑合着吃,保育院和保小[延安保育院的孩子大部分是革命烈士和干部子女。“保小”是保育院小学部的简称。很多领导人的子女都是在这里度过童年的,如刘少奇的女儿刘爱琴、邓小平的女儿邓林等。]的孩子可不能饿着,他们长大了还得建设新的国家。宋庆龄捐款在香港买了肉送到延安,党的领导决定自己不吃,送给保小的学生们吃。孩子们一个星期有两次,能够吃到馒头和肉,所以那时候的孩子们总是盼望时间能过得快点,这样就又能吃到那难得的馒头和肉了。

不仅是食物缺乏,其他的生活必需品也很缺乏,比如说衣服。很多人就是一身棉衣,白天穿着晚上用来盖着取暖,根本没有换洗的衣物。虱子[李白“披云睹青天,扪虱话良图”的诗句意在凭吊一代贤相王猛,而今风流人物周恩来也曾写下“扪虱倾谈惊四座,持鳌下酒话当年”的诗句。革命乐观主义的氛围里,扪虱清谈也开出了新意。],也就无法遏制地变得到处都是。其实,灭虱最根本的变法就是常洗澡常换衣服,但这在当时物质困乏的延安恰恰是最难办到的。抓虱子成了孩子们常做的功课之一。当时孩子们的被子上、床上到处都是虱子卵,身上总是痒,所以只要一出太阳,他们就脱掉衣服用指甲挤虱子。很多孩子的头发里都生了虱子,不得已,也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把头发剃掉了。

1939年,为了巩固根据地,毛泽东号召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延安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机关、学校,全民都参与到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在农业、工业、商业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王震率领359旅让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通过大生产运动,抗日根据地实现了粮食、蔬菜的自给,根据地军民战胜了严重的物质困难,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延安的孩子们都乐意参加劳动。大人们大规模地开垦农田,孩子们就成群结伴地一起到山上种土豆等蔬菜;大人们不论男女,一个人一个纺车,在那儿整天地纺,孩子们也跟着大人们一起做。

没有地方住,就自己打窑洞,没有东西吃,就自己动手生产。艰苦的环境,不仅是生存面临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到延安要过的第一道关,是极有意义的考验和革命洗礼;艰苦的劳动,换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变化,对于很多那时候在延安的孩子来说,他们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那是一种最朴素的自力更生的精神,是一种最坚定的革命信仰。

在劳动中得到锻炼,也要在文化上进步提高。延安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大家一到延安就要求多学东西,学好了以后去抗日、去建设新中国是延安当时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也是大家的目标。

在延安,年龄小的孩子进了保育院,大点的进小学,再大点就上中学,中学上完了还有大学,比如抗大。

抗战前夕,为了大规模培养干部,党中央决定创办抗日红军大学。这是中共在抗战时期开办最早也是最有名的两所学校之一,是当时中国军政最高学府。毛泽东为抗大题写了八个字的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并且经常和朱德等去为学生讲课,很多著名的理论文章都是在抗大讲课时诞生的。

抗战八年间,抗大陆续培养出了二十多万名党政干部。

延安培养出来的人才,分散到各地,走到了抗日的最前线,在军队、教育、卫生等很多方面都充当了中坚力量,为革命的发展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诗人何其芳在一首诗中描述了当时在延安学习的青年们的情景: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

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

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

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

然后一群一群地,穿着军服,燃烧着热情,走散到各个方向去。”

在延安学习的环境是非常艰苦的。当时没有印刷的课本,都是老师手写的讲义,刻成蜡版后油印发给大家。当时也没墨水瓶和笔,任远志老人回忆说:“我们就在鸡蛋壳上挖个小口,再用点黄泥把鸡蛋壳包在中间,里面放墨水。我们的蘸水笔,就是把高梁秆的尖用线捆上,然后就用它写字。”

课本纸笔都有了,可以开始上课了,课本的内容很丰富,政治、语文、数学样样都有。那时的学习内容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目标性,例如当年语文课本里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人皮》[伟大的民族革命,必然产生伟大的民族史诗。全民抗战中寄寓着民族新生的历史要求,而抗战怒潮更造成了近百年来民族积郁的总爆发。

艾青的伟大在于他的诗歌与中华民族悲哀的生命现实凝结在一起惊人的艺术创造力,以至于有人说“抗战初期根本是一个诗的时期”。抗战文艺深深扎根于全民抗战这一现实土壤,与中国人民一道经受了暴风雨的袭击,故而才能忠实记录下历史转折关头的情绪变化,准确捕捉住时代精神的本质。今天,我们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国人民的进取精神,看到民族英勇迈进的历史轮廓。],作者是艾青。

敌人把她处死了,剥下来她的皮,

剥下无辜的中国女人的皮,在树上悬挂着、悬挂着,

为的是恫吓英勇的中国人民,

中国人啊,今天你必须把这人皮当作旗帜,

让它在你最鲜明的记忆里,唤醒你,

让它使你永远牢记,万恶的日本强盗曾经给予我们民族,

以亘古所未有过的掠夺、奸淫和杀戮。

孩子们珍惜学习的机会,在学习的潜移默化中都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为抗战学习,为建设新中国学习。

延安是个大熔炉,孩子们绝不是生活在安逸中的,尽管他们得到了大人们尽可能多的保护,但他们的生活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都能感受到所处的是战争年代。

同类推荐
  • 锦衣王侯

    锦衣王侯

    本是京剧演员,穿越至大明正德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虎皮肉,且听那雨打浮萍。哼一曲临江仙,且随那风起云涌。呼一声大丈夫当如是,这才要独掌权衡。且看锦衣缇骑,股肱心腹,鲜衣怒马,绣春刀出……
  • 强秦

    强秦

    阴差阳错的机会,一个现代的武警战士不小心穿越了,他回到了秦始皇即将猝死的末年,武警穿越竟然成为了长子扶苏!且看他如何同胡亥争夺皇位,如何将天下收入囊中,如何面对接下来的陈胜吴广起义和刘邦项羽的起义。预知后事,且看我夺取天下,强势穿越秦朝!
  • 大明的晚餐

    大明的晚餐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我魂华夏魂,我地中国地!天下诸贼,任尔来战!
  • 明朝第一权臣

    明朝第一权臣

    (新书《大宋第一闲人》发布,欢迎前往一阅)魂穿明朝正统年间一个惹了一身“风流债”的“官二代”,其时奸宦当道,北虏窥伺,“土木堡之变”旋即爆发……前世默默无闻,今生又怎肯碌碌无为?何以立足?一腔热血,一口不平气,和那颗二世为人不甘平庸的心。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也!
  • 雁无归

    雁无归

    宏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一段繁华落尽的盛世余晖,一场兵戈扰攘的乱世风云,持续了两百多年的王朝争霸,终于走向了尾声。凉山一别,枭雄出世,冲冠一怒,血染山河,缠绵不尽的恩怨情仇,波谲云诡的权力之争,在这重重的迷雾背后,又会是怎样的惊世阴谋?在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里,无数的热血男儿,用自己的鲜血,在古老的澜川大地上谱写出了一段黄金时代的英雄赞歌!
热门推荐
  • 天黑不要不出门

    天黑不要不出门

    这是一个惧怕黑夜的城市,天黑以后大街上空无一人,屋子里的人拉上厚厚的窗帘,点起微弱的灯光才能躲过漫长的夜。因为,一旦在黑夜中点起灯光,那么你将被黑夜吞噬。
  • 明明我不喜欢你为啥还追着不放

    明明我不喜欢你为啥还追着不放

    王大锤与南强的互锤日常!王大锤:都说不撞南墙不回头!可我是谁啊?我是王大锤啊!敲了南墙再说!南强:老妹儿啊,你从小学追我到万仙界,又从万仙界追到地球。你到底要嘎哈?天道:南强大哥,要不你从了一波吧!我干不过大锤!
  • 异眼次元

    异眼次元

    宇宙中的能量生生不息,甚至影响到了时空隧道,发生了一场次元裂变,让普通人和次元空间的人生活在了一起。次元空间的人有一种觉醒石,可以觉醒天生异眼。
  • 清平手册

    清平手册

    乌云飘散,阳光从窗缝里钻进来洒在少年身上。那一刻,就像是舞台上的主角被打了一束追光,昏暗又安静的教室里林清忘了呼吸也忘了回答少年的问题。她想,这世界上有仙女是不是也有仙男的存在呢?——欸?这个仙男居然是我的邻居。那以后林清的同桌是一个沉迷小说的姑娘,她说:“小说里的女主啊,只要身世够惨,就能遇到白马王子来拯救她们。。”林清想,许平安和王君苒是她见过最可怜的人了,他们俩却依然没有能够拯救他们的人呢。
  • 黑道生活录

    黑道生活录

    他,名牌大学高材生。却因为一些本不该有的罪名进入大牢,在牢狱中他见到了各式各样的人。他开始改变,他要让一切的人都听到他的名字颤抖。“我出来了,但是陷害我的人,你准备好付出你的代价了么?”
  • 我在异世学习做神仙

    我在异世学习做神仙

    摸爬滚打一路修仙,没有主角的光环,只得小心翼翼,毕竟生命诚可贵,亲眼见到真正的神仙才知道,神仙跟人差不多,玩得到一块去就一起玩,玩不到一块去也不得罪,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畅游自足,品戏饮茶,吃酒,八卦,样样不落下,偶尔开开小会,悠然自得,九重天上乏了,就看看人间烟火,偶尔下凡玩玩,何不乐哉。
  • 黑道美容师

    黑道美容师

    拥有着天使般的美貌,温柔、善良、坚强、忍耐、珍惜、重情重义,可爱快乐的她,内心里也有着另类诸多恶魔的一面,绝情、孤独、视而不见、独立、冷血、残忍、是何等遭遇造就了她?红歌讨厌男人,使尽各种手段让老妖婆相信她是同性恋……
  • 独为仙

    独为仙

    一个山野少年无意中得到了一枚修真者的戒指,当他走出山村,迈向波澜壮阔的人生道路时,就给世界带来了无比的震憾!通天的手段!无敌的力量!神奇的法术!超阶的魔宠!武技与法术的对撞,修士与武者的交锋!别人不会的,他会;别人不懂,他精通!别人没有的,他有!绝对牛逼!
  • 只为愉悦

    只为愉悦

    人各有命,上天注定,人各有志,不安天命,随着苍穹大陆人各有命,上天注定,人各有志,跟天拼命,随着苍穹大陆上的灵气大量流失,不同的人开始走向了相同的命运;能赐人长生不死的万魂录从亚特兰蒂斯遗迹中现世,一场腥风血雨席卷了整个苍穹大陆.......而有一个人在暗中因万魂录而引出的人性而感到愉悦。
  • 枫留

    枫留

    这是一个留学生的故事。他没有肾虚回国,因为他不是人中情圣,略过万花丛,万花皆凋零;他也没有纸醉金迷,因为他的家庭不过就是稍微优越于平均水平而已,在这众星捧月的留学圈中不过就是一颗微微发亮的萤火;他没有过真正的英雄救美,因为他身手平凡,又不是骨骼惊奇之辈,反而被劫匪盯上,最后还要别人来搭救;也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与朋友们站在壮美的大瀑布前畅想未来,因为他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