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19800000031

第31章 妇科(1)

一、月经病

月经不调

艾附丸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主治】妇人血海虚冷,月水不行,脐腹疼痛,筋脉拘挛,及积年坚瘕积聚。

【组成】白艾叶、枳壳(去瓤,取净)、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当归(洗,焙)、赤芍药、没药(别研)、木香各30克(炮),沉香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将艾叶并枳壳用米醋于砂锅内煮,令枳壳烂,同艾叶细研为膏,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温酒或米饮送下,空腹时服。

四制香附丸

【来源】《摄生众妙方》卷十一。

【功用】调经种子,顺气健脾。

【主治】月经不调,久不受孕。

【组成】香附米500克(125克酒浸,125克盐汤浸,125克童便浸,125克醋浸,各3日,滤干,炒),当归120克(酒浸),川芎120克,熟地黄120克(姜汁炒),白芍药120克(酒炒),白术60克,陈皮60克,泽兰叶60克,黄柏30克(酒炒),甘草30克(酒炒)。

【用法】上药共研末,以酒糊调和为丸。每服70丸,空腹时用白汤下。

升阳举经汤

【来源】《兰室秘藏》卷中。

【主治】妇人经水不止,右尺脉按之空虚,属气血俱脱者。

【组成】肉桂(去皮,盛夏不用)、白芍药、红花各1.5克,细辛1.8克,人参、熟地黄、川芎各3克,独活、黑附子(炮裂,去皮、脐)、炙甘草各5克,羌活、藁本、防风各6克,白术、当归、黄芪、柴胡各9克,桃仁(汤浸,去皮、尖)10个。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热服。

元归散

【来源】《类证治裁》卷八。

【主治】妇女血滞经闭。

【组成】元胡索、当归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末。每服9克,加生姜,以水煎服。

十全济阴丸

【来源】《济阴纲目》卷六。

【功用】养血,益气,调经。

【主治】气血两虚,月经不调,久不怀孕。

【组成】当归身(酒洗)、熟地黄、香附子(童便煮)各120克,干山药、白术各75克,枸杞子、人参各60克,蕲艾叶60克(去梗、筋,同香附用陈醋、老酒煮一时,捣烂焙干),川芎、白芍药、牡丹皮、紫石英(火煅淬)各45克,泽兰3克,紫河车1具(在净水内洗去秽血,用银针挑去紫筋)。

【用法】上药咀片,同河车入砂锅内,用陈老酒750毫升、陈米醋250毫升、清白童便250毫升、米泔水750毫升和匀,倾入锅内,浮于药寸许,如尚少,再加米泔,盖密,用桑柴火慢煮,以河车溶化汁干为度。同取出,用石臼捣烂为饼,日晒露三昼夜,焙干为末,炼蜜捣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渐加至90丸,空腹时用温盐汤送下。

九制香附丸

【来源】《饲鹤亭集方》。

【功用】开郁健脾,调经安胎。

【主治】妇人经事不调,赤白带下,气血凝滞腹痛,胸闷胁胀,呕吐恶心,气块血块。

【组成】香附420克,艾叶120克。

【用法】将上药一次用酒,二次用醋,三次用盐,四次用童便,五次用小茴香60克,六次用益智仁60克,七次用丹参60克,八次用姜汁,九次用莱菔子60克,先后分别煎汁,按春三日、夏一日、秋三日、冬七日浸制,随后晒干研为细粉,糊丸。每服9~12克,开水送下。

皱血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功用】散寒祛淤,理气调经。

【主治】妇人血海虚冷,气血不调,时发寒热,或下血过多,或久闭不通,崩中不止,带下赤白,瘕癖块,攻刺疼痛,小腹紧满;胁肋胀痛,腰重脚弱,面黄体虚,饮食减少,渐成劳状,及经脉不调,胎气多损。

【组成】菊花(去梗)、茴香、香附(炒,酒浸一夜,焙)、熟干地黄、当归、肉桂(去粗皮)、牛膝、延胡索(炒)、芍药、蒲黄蓬莪术各9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用乌豆700克,醋煮候干,焙为末,再入醋400毫升,煮至200毫升,为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温酒或醋汤下;血气攻刺,炒姜酒下;块绞痛,当归酒下。

姜黄散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主治】子脏久冷,月水不调,及淤血凝滞,脐腹刺痛。

【组成】川姜黄(成片子者)120克,蓬莪术、红花、桂心川芎各30克,延胡索、牡丹皮各60克,白芍药9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3克,用水75毫升,酒75毫升,煎至100毫升,热服。

珍宝饮

【来源】《丹台玉案》卷五。

【主治】月经一月两至或数日一至者。

【组成】当归、白芍、人参、白茯苓、生地各3克,蒲黄6克(炒黑)、香附、川芎、白术、甘草、黄连各2.4克。

【用法】上药加大枣2枚,水煎,空腹时温服。

定经汤

【来源】《傅青主女科》卷上。

【功用】舒肝补肾,养血调经。

【主治】肝肾气郁,经来断续,或前或后,行而不畅,有块,色正常,小腹胀痛,或乳房胀痛连及两胁。

【组成】菟丝子(酒炒)30克,白芍(酒炒)30克,当归30克(酒洗),大熟地15克(9蒸),山药15克,白茯苓9克,芥穗6克(炒黑),柴胡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泽兰丸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主治】室女血气不调,经止后复来,脐腹冷疼。

【组成】泽兰叶、牡丹皮、芎、当归(切,焙)、延胡索、蓬莪术(炮,锉)、京三棱(炮,锉)、芍药、熟干地黄(焙)各30克,肉桂(去粗皮)、青橘皮(去白,炒)、乌头(炮裂,去皮、脐)各23克。

【用法】上药十二味,细捣为末,用酒面糊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温酒调下。

理阴煎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异名】理营煎(《仙拈集》卷一)。

【功用】益肾健脾,活血调经。

【主治】真阴虚弱,痰饮内停。胀满呕哕,恶心吐泻,腹中痛,妇人经迟血滞。

【组成】熟地9~21克或30~60克,当归6~9克或15~21克,炙甘草3~6克,干姜(炒黄色)3~9克或加肉桂3~6克。

【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280~320毫升,热服。

【加减】命门火衰,阴中无阳,加附子、人参;外感风寒,邪未加深,但见热身痛,加柴胡6克;寒凝阴盛,邪气难解,加麻黄6克;阴盛之体,外感寒邪,恶寒脉细,加细辛3~6克,甚者再加附子3~6克,或并加柴胡以助之;阴虚内热,宜去姜、桂,单用三味,或加人参;脾肾两虚,水泛为痰,或呕或胀,加茯苓4.5克,或加白芥子1.5克;泄泻不止,少用当归或去之,加山药、扁豆、吴茱萸、破故纸、肉豆蔻、附子之属;腰腹疼痛,加杜仲、枸杞;腹胀疼痛,加陈皮、木香、砂仁。

痛经

延胡索散

【来源】《济阴纲目》卷一。

【主治】妇人气滞血淤,脘腹胀痛,或经行腹痛。

【组成】延胡索、当归(酒浸)、赤芍(炒)、蒲黄(炒)、桂皮、乳香、没药各3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9克,温酒空腹服。

益母丸

【来源】《奇方类编》卷下。

【功用】调气活血。

【主治】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腹有瘕,久不受孕,产后血淤腹痛。

【组成】益母草500克,川芎30克,赤芍30克,归身30克,木香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丸重9克。每次服1丸,一日2~3次。

【禁忌】孕妇忌服。

宁坤丸

【来源】《采艾编翼》卷二。

【异名】回生丹(《采艾编翼》卷二)。

【功用】补气养血,解郁化淤,调经止痛。

【主治】妇女崩漏带下,产劳虚损;室女经闭,痛经,月水不调。

【组成】大黄500克(细末),红花90克(炒黄色,入好酒400毫升同煮三五沸,去红花不用,只存汁用),黑豆1.2千克(水2.25升煮取汁700毫升,去豆),苏木90克(锉,用河水2.25升煎取汁700毫升,亦去滓不用)。

以上三味,先将大黄末用好米醋500~700毫升搅匀,以文武火熬成膏,复添醋750毫升,再搅匀,再熬成膏;次下红花酒、黑豆汁、苏木汤,共倾入大黄膏内搅匀,又熬成膏,取出待用。如有锅巴,即焙干研成药:

当归、川芎、熟地黄(务自制)、白茯苓(去皮)、苍术(米泔浸)、香附米、乌药、玄胡索、桃仁(沸汤泡,去皮,炒,另研)、牛膝(去芦)、蒲黄各30克,白芍(酒炒)、甘草、陈皮、木香、三棱、五灵脂、羌活、山萸(酒浸,去核)、地榆各15克,人参、白术(去芦)、青皮(去白)、木瓜各9克,良姜12克,乳香、没药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用大黄膏调和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酒顿化服。

延胡索汤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主治】妇人室女,七情伤感,遂使血与气并,心腹作痛,或连腰胁,或引背膂,上下攻刺,甚作搐搦,经候不调,但是一切血气疼痛,并可治之。

【组成】当归(去芦,酒浸,锉,炒)、延胡索(炒,去皮)、蒲黄(炒)、赤芍药、官桂(不见火)各15克,片子姜黄(洗)、乳香、没药、木香(不见火)各90克,甘草(炙)7.5克。

【用法】上药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生姜7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加减】吐逆,加半夏、橘红各15克。

当归须散

【来源】《医学入门》卷八。

【主治】妇人月经适来,血气凝滞,小腹疼痛;产后恶露不尽,心腹作痛;跌打损伤,气血凝结,胸腹胁痛,或发寒热。

【组成】归尾4.5克,红花2.4克,桃仁2.1克,甘草1.5克,赤芍、乌药、香附、苏木各3克,官桂1.8克。

【用法】上药用水、酒各半煎,空腹时服。

吴茱萸汤

【来源】《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功用】祛风散寒,温经止痛。

【主治】妇女经行腹痛,胞中不虚,惟受风寒为病者。

【组成】当归、肉桂、吴茱萸、丹皮、半夏(制)、麦冬各6克,防风、细辛、藁本、干姜、茯苓、木香、炙甘草各3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生血清热方

【来源】《万病回春》卷六。

【功用】养血清热,化淤调经。

【主治】血虚有热,兼夹淤滞,经水过期而来,作痛者。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酒炒)、生地黄、牡丹皮、桃仁(去皮、尖)、红花、木香、玄胡索、香附、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锉为散。水煎,温服。

桃核承气汤

【来源】《伤寒论》。

【异名】桃仁承气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伤寒括要》)。

【功用】破血下淤。

【主治】淤热蓄于下焦,少腹急结,大便色黑,小便自利,甚则谵语烦渴,其人如狂,至夜发热,及血淤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下,脉沉实或涩。

【组成】桃核50个(去皮、尖),桂枝6克(去皮),大黄12克,甘草6克(炙),芒耗6克。

【用法】以上五味,以水700毫升,煮至300毫升,每日3服。当微利。

宣郁通经汤

【来源】《傅青主女科》卷上。

【功用】疏肝泻火,理气调经。

【主治】妇女经前腹痛,少腹为甚,经来多紫黑淤块者。

【组成】白芍15克(酒炒),当归15克(酒洗),丹皮15克,山栀9克(炒),白芥子6克(炒研),柴胡3克,香附3克(酒炒),川郁金3克(醋炒),黄芩3克(酒炒),生甘草3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连服4剂。

闭经

归芍饮

【来源】《丹台玉案》卷五。

【主治】临经并经后腹痛。

【组成】当归、白芍、川芎各3克,白术、人参、生地、香附、陈皮各4.5克。

【用法】加大枣2枚,以水煎,空腹时服。

玉烛散

【来源】《儒门事亲》卷十二。

【功用】养血清热,泻积通便。

【主治】血虚发热,大便秘结;或妇女经候不通,腹胀作痛;或产后恶露不尽,脐腹疼痛;或胃热消渴,善食渐瘦;或背疮初发。

【组成】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大黄、芒硝、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锉为散。每服24克,水煎去滓,空腹时服。

水蛭饮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功用】祛淤通经。

【主治】室女月水不通,腹满有淤血。

【组成】水蛭80只(糯米同炒,米熟去米),桃仁(汤浸,去皮、尖、麸炒)100枚,虻虫(去翅、足,微炒)80只,大黄(锉,炒)90克。

【用法】上四味,细锉。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煎至90毫升,去滓温服,有顷再服。当下血,如未下,明日再服。

化血丹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功用】止血化淤。

【主治】咳血,吐血,衄血,二便下血;并治妇女闭经成瘕者。

【组成】花蕊石(煅存性)9克,三七6克,血余炭(煅存性)3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分2次,开水送服。

四物苦楝汤

【来源】《医垒元戎》。

【主治】杂症腹痛及经事欲行脐腹绞痛。

【组成】当归、熟地黄、芍药、川芎、玄胡索、苦楝(碎,炒焦)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15克,以水煎服。

倒经

三黄四物汤

【来源】《审视瑶函》卷六。

【主治】月经来前,内热迫血上壅,吐血,衄血。

【组成】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连、黄芩、大黄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锉碎。以水煎服。

顺经汤

【来源】《审视瑶函》卷六。

【功用】疏肝理气,活血通经。

【主治】室女月水停久,倒行逆上冲眼,红赤生翳。

【组成】当归身、川芎、柴胡、桃仁(泡,去皮、尖)、香附子(制)、乌药、青皮、红花、广陈皮、苏木、赤芍、玄参各适量。

【用法】上锉一剂。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去滓,加酒20毫升,食后温服。

同类推荐
  • 眼科专家谈眼病防治

    眼科专家谈眼病防治

    本书介绍了常见的眼科疾病的诊断与简单的治疗措施。并针对患者的疑问,请专家逐一解答,约有300条用眼、护眼、眼病防治等方面的专家答疑。
  • 艾滋病特定高危人群的研究

    艾滋病特定高危人群的研究

    本书从艾滋病疫情分析入手,概要介绍了国内外艾滋病流行现状、主要高危人群情况、国家艾滋病防治策略、国际艾滋病防治策略新动态等。同时结合同性恋(MSM人群中的一个主要群体)形成的历史与现状,解析了同性恋何以成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该人群HIV流行特点与感染艾滋病的特点,以及与HIV感染相关的最新生物学研究进展。本书还对在同性恋人群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高危行为干预的方法以及效果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在同性恋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区经验,从理论到实践,综合全面地介绍了与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相关的知识、经验,为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以及现场防治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保健食品研发与制作

    保健食品研发与制作

    本书详细介绍了许多具有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保健食品的制备技术、常用制剂和食品来源。
  • 全本《黄帝内经》珍藏本

    全本《黄帝内经》珍藏本

    《黄帝内经》是中国一部中医理论经典,是一部家庭常备的养生宝典,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是研究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药物学和养生学的医学巨著。本书以古本为基础,选取治病、防病、养生、益寿等精华部分编写而成。充分做到了精选精译,重点提炼,难点详解,读者不必再去翻阅汗牛充栋的资料,轻松学得中华养生精要。而且书中注释简明,翻译晓畅,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者的案头必备书。
  •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养护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养护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西)医诊疗和日常养生常识,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论治、西医诊疗、常用中成药及方剂、中医名家论治心得、内服妙方、外治良法、常用西药、食疗药膳、保健常识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七星社

    七星社

    天地创造我,吸阅了日月精华,四世里难耐我,山河破碎我也继续上路,困苦中,困苦却不能使用,七星社联盟都决定克服他横山寺老夫,拷问着我的顽心,冲破神都魔界,太不寻常要念阿弥陀佛,无影针,刺痛了我的真心,可水火,木金土,紫黑心,天罡地煞与天齐寿那二童,同情着我的才华,暗中辅佐我,谁人敢压我尝尝无端魔咒,这旅行,毕竟我环过祖国,一路除邪恶,助百姓,回到了连城,换回长久敬仰
  • 试婚逃妈狠强悍

    试婚逃妈狠强悍

    被萌宝当妈,被霸道总裁勾搭?为了逃避逼婚,逃去意外调查公司坑……不,挣钱。没想到白家人还不肯放过她。她只好强迫霸道总裁娶了她~~什么,霸道总裁和腹黑萌宝纠缠她,原来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又甜又暖的甜文,还有跌宕起伏的爱情,更有大把的美男等着么么哒~
  • 借仙传

    借仙传

    下一盘宏宇乾坤,共以天作棋盘星为子;画一幅江山曙色,同用水充浓墨地做帛。四州大地,生有凡人,其道或烈酒如歌白马轻裘求一世人间快意;或铁钺金戈横刀立马成一番霸业雄图;又或者,有应势而生,天命不凡者偶获天道机遇,便能就此投入仙门,多年后可成就一方大能。而其中又有大气运大毅力者,常引天劫不息,亟待势至,便能突破人间桎梏成就不坏仙身,与天地同寿。若你问我什么是求仙?“勤学不缀日日苦攻,受天道指引考验脱离世间苦厄,却也受制于天道,不过尔尔。”若你问我为何求仙?“一愿有朝一日可以突破天道桎梏,指天指地指点天地。二愿不受前事种种所累,诛仙诛魔诛灭仙魔。求仙于我,不过借力,唯此而已。”
  • 元气大唐

    元气大唐

    元气大唐,皇族式微,藩镇割据,李氓意外穿越,借助系统激活皇族特有的神符血脉。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李氓惨遭各大士族追杀,绝境之下,李氓奋发图强,苦修符术,治军演武,为生存而战…
  • 仙山修仙

    仙山修仙

    玄天宗的杂役弟子林凡无意间得到一个玉坠中的仙山,仙山一共七层,每上一层就有奇遇和各种天材地宝,和闻所未闻的好处,从此踏上逆天之路,有了仙山的存在,天才什么的在他面前都是浮云!
  • 神魔浴血之都

    神魔浴血之都

    每当黑夜降临之时,便是杀戮重启之时。神魔的战场蔓延向地球,人类的生命已经岌岌可危……
  • 全球缺氧

    全球缺氧

    顾风生活在一个氧气下降的灰色年代。机械巨人在边境与恐龙搏杀,毁灭激光在废墟城市中绽放,血色残阳笼罩了这一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而他身为外星人后代,只想安安静静在地球上过完这一生,直到那一天,两束神秘的光找上了门。“带着我们拯救世界吧!”白色的光说道。“可你们有什么用呢?”顾风放下了手中的肥宅快乐水。“我能让所有人都原谅你!”绿色的光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 在新埭的日子里

    在新埭的日子里

    爱情是什么?是生死不离还是为爱而埋葬自我?
  • 星辰武尊噬魔传

    星辰武尊噬魔传

    他是一个对世界向往的人,他的降临颠覆了世界的稳定平衡,扰乱了魔界的野望。他的崛起是注定的,他要活,为自己活,为前世师傅活,为自己喜欢的人活,他起初一无所有,但慢慢的用自己前世的经验,血脉的力量,境界的奋斗,得到了幸运女神的垂帘,成功的复苏了人族,复苏了神族,毁灭了魔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