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9900000028

第28章 重译诗歌,重现仓央嘉措 (1)

1 早期译本中仓央嘉措诗歌的篇目数量

事实上,所谓的“仓央嘉措情歌”,客观地说,只是在民间流传了寥寥几首。比如“东山明月”、“不负如来不负卿”、“第一最好不相见”等,这几首诗可以说尽人皆知;但是,若让一位自称喜爱仓央嘉措诗歌的人再列举出几首来,估计是很难说得上来的。

那么,仓央嘉措到底写过哪些诗,流传到今天的有多少首呢?

很遗憾,就连这个简单的问题,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这是因为,直到20世纪初期,这些诗歌的传播经历了二百年之久,但却没有刊印本,一直是以手抄本和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的。很显然,以这种形式流传,具有很强的变异性,增删的可能性很大。

到了20世纪,尤其是于道泉先生开创了仓央嘉措诗歌汉译的先河后,诗歌的数量问题有了基本的答案。对诗歌数量做了详细统计的是我国藏族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佟锦华(1928~1989年)先生,他在《藏族文学研究》一书中曾提到:

“解放前即已流传的拉萨藏式长条木刻本57首;于道泉教授1930年的藏、汉、英对照本62节66首;解放后,西藏自治区文化局本66首;青海民族出版社1980年本74首;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本124首;还有一本440多首的藏文手抄本,另有人说有1000多首,但没见过本子。”

由以上的几组数字看来,就连佟锦华先生,也无法确定诗歌数量。而这个数量,是随着出版者的版本不同而变化的,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仓央嘉措诗歌的出版版本。

近些年,仓央嘉措诗歌汉译本出版过多种,但大部分是根据以前的汉文译本重译的,也可以叫做“润色本”,而最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版本,就是于道泉先生1930年的译本,是汉译本中最早的,他翻译了62节计66首,这个数字也应该视为仓央嘉措情歌流传到20世纪初时的大概数量。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于道泉先生翻译诗歌的前前后后,最主要的,是他在哪里得到这62节藏文的原本。

2于道泉本62节的真实来历

于道泉(1901~1992年),我国著名的藏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他精通梵文、藏文、蒙文。1926年,他受聘请为京师图书馆做满、蒙、藏文书的采访和编目工作。当时,他结识了两位藏族朋友,一位是西藏驻京僧官降巴曲汪,一位是藏文翻译官楚称丹增,这两人在雍和宫北大门居住。因为于道泉对藏文很有兴趣,于是两人将雍和宫的一间房子借给他住,平时教他研读藏文。

就是在这个时期,有一位西藏友人从拉萨来到北京,他随身带了一本梵式的小册子《仓央嘉措》,内容就是所谓的“仓央嘉措情歌”。

需要说明的是,这本小册子的原文,是诗句237句,两句为一段,并不分节。

由于正在研读藏文,而且,于道泉本人对诗歌也很感兴趣,于是,在藏族朋友的帮助之下,他将这237句翻译为汉语,并依照诗句的意思,给它分为了54节。

此后,于道泉又从另一位朋友那里得到一本印度人达斯(Das)所著的《西藏文法初步》,见其附录中也有仓央嘉措情歌。于道泉经过与“拉萨本”小册子的对照,发现两本不完全一致,“达斯本”是242句55节,其中,“拉萨本”的第11、23、24、26、27、45,这六节“达斯本”里没有,而在“达斯本”54节后多出7节。将这多出的7节翻译之后,就形成了于道泉译本中的第55节到第61节。

那么,于道泉译本的第62节又是从何得来呢?这是根据一位西藏朋友口述后的补遗。

这就是于道泉译本62节数量的来历。

从这儿可以看出,第一,拉萨本、达斯本和藏人口述(一首)是于译本的渊源;第二,62节这个数量是于道泉人为划分出来的,“拉萨本”原本实际上是不分节、连着念的,但因为于道泉的整理比较符合诗意,因此出现了仓央嘉措诗歌的数目。

而后世人在于道泉译本的基础上,重译、润色的版本,也都遵照了这个数目。但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拉萨本”本身是没有数目的。

于道泉先生译后,曾将文稿交给许地山先生润色修改,但终不满意,于是就放在一边了。

到了1927年,陈寅恪先生推荐于道泉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这个时候,于道泉又将文稿润色后,向傅斯年先生提出申请出版,这就形成了“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版本的《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它在1930年由“研究所单刊甲种之五”的形式正式出版,这也就是第一本仓央嘉措诗歌汉文本。

在出版诗稿的同时,于道泉先生还撰写了一些补充性质的文字,大致有《自序》、《译者小引》、《附录》等,其中讲述了仓央嘉措生平、翻译诗稿的缘起和若干需要解释的问题。

于道泉先生的译法,简单来说是“逐字逐句”的“直译法”,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诗歌的原意。但是因为要照顾到文字的原汁原味,所以,于译本在现今看来,读起来有如嚼蜡,有的诗作丝毫没有诗意,而且有很多粗陋之处。对这个问题,于道泉先生也承认,“翻译时乃只求达意,文词的简洁与典雅非我才力所能兼顾”。

不过,这个版本虽然读起来不好看,价值与意义却是非凡,第一,如果没有藏文原本,或者不会藏语,也可以使很多学者研究仓央嘉措诗歌,这是个比较客观的汉文资料;第二,这个译本对后世影响极大,它开创了仓央嘉措情歌翻译及研究之先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汉译仓央加措情歌的蓝本。

3神秘版本译出来60首

由于道泉先生的“蓝本”而来,后来人的版本便层出不穷了。需要强调的是,后来版本中大多数是从于道泉本“重译”而来,由此,于道泉先生所定62节,便顺理成章地延续下来了。

这样说来,如果有人说翻译家、学者普遍公认仓央嘉措的诗有70首左右,并以大多数学者译作的数量为证,那么,这就是个非常偏颇的结论。因为于道泉的分节是自定的,而“大多数”译者是从他的版本重译。实际上,这就像是孙悟空的猴毛变成小孙悟空,小孙悟空再多也不证明孙悟空有成千上万,只是他的化身罢了。

那么,有没有不是从于道泉译本重译过来的汉译本呢?

如果这个版本也是60~70首,而且它又与于道泉得到的藏文小册子毫无关系,那么,我们可以初步认定,仓央嘉措的诗歌流传下来的大概就是这个数字。

这样的版本有一个,就是刘希武先生译本。

刘希武(1901年~1956年),四川人,1939年元旦,他赴当时的西康省教育厅任秘书,到职第四日,拜访了著名学者、翻译家黄静渊先生。因为刘希武平素好作诗文,是当时颇有名气的诗人,所以,他们说到了藏族文学。

刘希武先生提到,“康藏开化已久,其文艺必多可观”,并请黄先生推荐书目。黄先生便拿出一本书,对他说,“试译之,此西藏文艺之一斑也。”

这本书就是当时另一种版本的仓央嘉措诗集,它是藏、英两文的版本。刘希武先生带回家后,将它翻译为60首的汉文古体诗。

对于自己的翻译,刘希武先生说:“夫余之所译,盖根据拉萨本,并参证时贤英译及汉译语体散文,其于藏文原意有无出入,余不可得而知,然余固求其逼真者矣。”

这就是说,第一,刘希武先生译作的“蓝本”,不是于道泉的“拉萨本”小册子,而是另有一本,并且不是汉文本。从他所述来看,他不懂藏文,是依照英文翻译而来,这说明,当时仓央嘉措诗歌已有英文版,但这英文版从何版本而来,今日已无法追溯了;第二,他在翻译的过程中,参考了“汉译语体散文”,此处是不是指于道泉译本,不得而知,但从他的自序和诗歌排列顺序看来,与于道泉《译者小引》相似,多半是受到他的影响的。

从这两点看来,我们无法推断出这个藏英两文版本是分节还是不分节,或者到底有多少首;而刘希武译作出现的“60首”,是蓝本原有60首,还是受到于道泉译本的影响人为地分节为60首,这些问题都无法解答。

而这个版本到底是何物,是由哪家书社出版、出版年代如何、英文为何人所译,这个版本是否依然流行于世,就更无法考证了。

从刘希武译本的内容看来,它与于道泉所据的“拉萨本”小册子和“达斯本”都有不同。这个不同点有二:

第一,于道泉译本中有六首诗,刘希武本没有,这六首诗都是佛教内容的。这样,就说不清楚刘希武所据的藏英两文本原本没有,还是刘希武选择性的不译。如果原本没有,那么有两种可能,一是英文译者认为佛教内容与“情歌”路数不符,因此早早地剔除了,其二是这六首是混入于道泉看到的“拉萨本”小册子的。至于这六首是不是仓央嘉措原作,根本无法得知。

第二,刘希武译本的文字内容,显然过于“艳”,所用词句“情欲”成分过重,与于道泉译本的民歌风味大不相同。这有可能是英译本的文字风格所致,但更有可能的是出于刘希武的主观倾向,他对仓央嘉措的认识是“酣醉于文艺而视尊位如敝屣,其与南唐李煜何以异?”并认为他的诗“其事奇、其词丽、其意哀、其旨远”。

因此,刘希武译本不但文辞华丽、内容缠绵,而且少了几首佛教诗,造成了刘希武译本与于道泉译本的明显差异。

4无法认定的仓央嘉措原笔

除了刘希武依据的这个我们不得而知的神秘译本外,包括影响力极大的曾缄译本等,几乎都是依照于道泉译本而来。于道泉先生将早期诗作汉译本定为62节,因此后来者几乎都是按照这个体例重译,虽有增删,但大致数目以于道泉译本为准。

但是,于道泉这原始译本的62节,是否就是准确数目呢?事实上连他自己也解释不清,他在《译者小引》中曾明确地说:“下面这六十二节歌,据西藏的朋友说是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所作。是否是这位喇嘛教皇所作,或到底有几节是他所作,我们现在都无从考证。”

目前学界无法确定这60~70首诗歌中,哪些是仓央嘉措的原笔,又有哪些一定是伪作。不过,对这些伪作的来源,学界认为有三种可能,第一,有可能有些诗歌是仓央嘉措对当时民歌的记录,而非原创;第二,在后世流传过程中,有可能掺杂进一些内容相似、风格相近的民歌;第三,有些内容、诗意过于庸俗的作品,有可能是当年仓央嘉措的政敌伪造的,目的是以此证明他“不守清规”。

显然,第一种“伪作”,辨别起来比较困难,但并非无痕迹可寻。因为即使内容上看起来“相似”,但笔法、思想的矛盾之处,却无论如何也难避免的,这样的矛盾很难让人相信它们出于一人笔下。

同类推荐
  • 墨迹

    墨迹

    曾子墨的自传《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一书,清晰地回溯了她在华尔街从事投资银行的巨大成功,进入全球顶级企业并被认定:“不惜代价,一定要雇用”、“因为子墨,我们乐于接受中国女孩。”书中幽默地展现着一个中国女孩的智慧和努力,参与完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操盘新浪上市。在金融事业的巅峰之时,曾子墨毅然放弃令无数人羡慕的高薪工作,加入了自己一无所知的电视媒体行业,几年后,曾子墨在凤凰卫视独树一帜,她的感悟深刻而令人震撼。
  •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1916-2008)读透王永庆这个人,学做人做事做生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任何人只要从王永庆成功因素之中学到王永庆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也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八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八

    朱元璋当元末农民起义之际,驱走了蒙族统治者,建立了汉族新政权——明朝(公元1368~1644年)。建国之初,人心是振奋的。全国上下,久乱思治。在一个时期里,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明朝发生过的“大事”,择其要者,阐介如下。伴随着这些“大事”,就是本卷中出现的“名人”,读者可以从本卷中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名人的详细传记资料。
  • 真实科比

    真实科比

    全球唯一官方授权的科比传记:国内引进的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外国人写的科比传记。美国资深NBA篮球作者追踪科比20年的精心力作:罗兰·拉赞比是NBA最知名的记者、作家之一,他在书中尽可能地将自己告诉我们关于他所知道的科比的故事。迄今为止科比·布莱恩特最全记录:对于NBA球迷和科比球迷来说,这不得不说是了解自家偶像的必备圣经。这是一本科比?布莱恩特的究极解读书,书中各个细节带你全方位了解科比这个冷漠而强硬,智慧而自信的NBA超级巨星。他的故事当然还在继续,但他那些让人为之疯狂的往事,这本书已经帮你完全记录、整理妥当,保证你看多久也看不腻。作者罗兰?拉赞比作为美国NBA资深篮球记者,从1996年12月科比进入NBA的第一场比赛开始,一步步记录科比的成长。本书从科比父辈开始讲述布莱恩特的故事,并没有任何盖棺定论只是通过各个细节向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科比、一个完整的科比。作者简介:罗兰?拉赞比,美国著名篮球记者、传记作家,曾出版《乔丹传》、《杰里?韦斯特:篮球偶像的人生和传奇》等多本著作。在过去的30年间,他采访了不计其数的球员、教练、球队职员和各类人士,并不断用文字记录着他眼中的联盟。他现居于弗吉尼亚州的塞勒姆市。翻译简介:虎扑篮球翻译团,成立于2005年,由资深虎扑Jrs组成的专业篮球翻译团队。十余年来,翻译团致力于推广NBA文化,传播篮球技战术资料,为广大中国球迷带来了无数优质篮球译文。
热门推荐
  • 熟练度之王

    熟练度之王

    这个世界太危险。白天妖魔横行,夜晚邪祟害人。好在我有熟练度外挂,一路横推,暴虐到底。
  • 特工的特殊任务

    特工的特殊任务

    一个亡命的商业间谍,一个逃婚的富家千金,在茫茫的大海上两人阴差阳错造成了一系列误会之后导致千金小姐莫姗姗将“间谍男”张扬视为生死大敌。张扬为躲避仇家不幸落海,被人救起后丧失了记忆,船上的人误认为他和莫珊珊是恋人,莫姗姗受不了众人的冷言冷语只好将他领走。从此独居的莫姗姗不得不接受一个悲惨的事实——在她二十三年的生命里第一次开始了与同龄男子共处的日子。
  • 星语魔法学院

    星语魔法学院

    苏莫是星语学院的一名高级学生,和校草兄弟是死对头,祖上是第一魔女“莉莉丝”,红水灭世,救世主出事,被封印在黄金棺,神龙暴走......世界一片混乱。还是迟了一步......我亲眼看见所有人被冥河带走,学院最后的希望和瑰宝——月族双子也不知所踪。好纠结,好难过,我到底该怎么办,成为下一任救世主?
  • 专情少主的大龄娇妻

    专情少主的大龄娇妻

    “对不起,祝福你。”她陷入无边黑暗,耳畔却传来一个陌生女人的低喃。摇身一变,二十五岁的蹁跹女子,成了一位四十岁的中老年妇女。她气得指天大骂:这是谁干的?天底下有这么重生的吗?为什么不干脆让她直接见上帝?万幸啊!都说“今早的容颜老于昨晚”。可她仔细一照,哇卡卡卡。接下来--在那个与世隔绝的古老部落:“对不起姑娘,我们不吃饭,我们只吃人。”女孩儿笑颜如花:“那您愿意不愿意,把您煮过的人骨头,送给我一个?”……在艳阳高照的光天化日之下:“想要这些人活命很简单,你嫁给我儿子就行了,只不过,是‘冥婚’。啧啧,像你这样高质量的‘女尸’,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女孩儿猛翻白眼:“大婶,我还喘着气呢!”
  • 一不小心挖出一个仙帝

    一不小心挖出一个仙帝

    物理医学双博士的王度魂穿了,不过他的魂穿设定有点悲惨,但是好在作者心软,让他挖出了一个仙帝,一个活着的仙帝!(外挂实锤)科学修真才是王道,氢氧助燃提高火系法术威力的理论听过吗?天劫克星避雷针见过吗?含有特殊真气的真元手雷见过吗?用仙术做子弹的狙击枪见过吗?现代科学设计的超级阵法见过吗?不要急,这一切通通都有。敌人不是小白,他们智商都在线,怪只怪主角太机智。书友群757920694
  • 英雄联盟之末世系统

    英雄联盟之末世系统

    靠,末世爆发了。等等主角为什么没有异能,不可以操控丧尸,英雄联盟系统。好吧,上天对我还可以,看看给我什么东西。滴,联盟币不足。好吧我去干丧尸,从逍遥一时到常人,受尽欺凌,终有一日觉醒,末世单单只有怎么简单吗,死亡之战,但人类的自身欲望也完全放了开来,‘’死亡,只是新的开始,但现实十分残酷,力量,每一个人都渴望力量,生命,食物,武器。‘’
  • 萌妃来袭:世子请接驾

    萌妃来袭:世子请接驾

    她是千元朝最最娇蛮的公主,不学无术,一个草包,只生得了一副倾世美貌,被称为五国一害。他是心机颇深的世子爷,风轻云淡间掌握了五国命脉。一个月前,公主失踪,一个月前世子失踪。“我们这是一贱如故吗?”她咬着舌头愤恨地问“不,是你贱,我故。”某回答。“我去你大爷的!”
  • 墨帝溺宠之至尊大小姐

    墨帝溺宠之至尊大小姐

    君璃陌,二十一世纪的“无冕之王”,遭受背叛掉入异世。她,绝色清冷、腹黑狠辣,当她降临异世,又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寻父母,这是她唯一想做的。这条路注定是艰难的、孤独的,可她作为一个杀手,一颗心已经麻木了。以至于让那个男人生命垂危之际,她才发现自己对他早已有了感情。墨清绝,极域帝尊,强大、孤傲、冷酷。可当他遇到那个清冷的少女,他知道他沦陷了。于是开始了他的追妻之路,这条路注定是漫长的,但他不在乎,如果能得到她,让他付出一切都行。[甜宠][1v1][男强女强]
  • 暗夜使

    暗夜使

    暗夜使,他们行事诡秘、踪迹难寻,在暗夜中尽情的翱翔,可又有谁能看穿厚厚的浓雾背后的血色与不甘?当光明褪去,黑夜降临,在这无边的囚笼中,只有一种鸟在历经磨难,奋力冲破死亡的绝境后,才能获得新生。
  • 守护甜心之风铃泪

    守护甜心之风铃泪

    【新手写作,不好勿喷,如有雷同,纯属借鉴】风铃的音悦,你是否听晓?是欢快的,或是凄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