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90900000021

第21章 孙子谋略人生(20)

“还有作战中途出现的变化,比如战斗正在进行,忽然敌方的援军赶到了,或者我方主将偶然中箭受了伤,或者骤然起了狂风,向我方吹来,诸如此类的情况变化,都会促使主帅改变战法。”伍子胥接着说,“兵法是总纲,但能否运用得妥当,用得灵活,这就要看主帅的经验和才能了。”

“仁兄知小弟之心也!”孙武说。

伍子胥又往下读:“‘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好,知战与不战,知众寡,上下同心同德,以有备待不备,主将有才能而国君不加约束,嗯,这五个方面归纳得太妙了!”

“这五条实际上是老生常谈,并不是我的独到见解。”孙武说,“我的功劳是把这五条归结在一起了。”

“我最喜欢‘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这一条,虽然前人已经有过类似的论述,但贤弟在这里提出来,仍觉新鲜而深刻。”伍子胥由衷地赞叹道。

伍子胥的话像是触动了孙武的忧患意念,他情不自禁地说道:“在国君亲自率军出征的情况下,统兵的主帅就会陷入十分尴尬的处境,国君就在他身边,他不得不事事与国君商量,一旦国君脱口而出作了决断,主帅就难以更改。在这种情况下,决策的失误往往是全局性的,其损失也是难以挽回的。”

伍子胥显然没有领会孙武这番话的深意,答道:“只要主帅敢于犯颜直谏,稍微明智的国君都会从谏如流的。”

孙武看了看伍子胥,没有再作声。

这时伍子胥念出了此篇的结尾:“‘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好!‘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兵家千古之名言,千古名言哪!”

“仁兄总喜欢言过其实。”孙武摆摆手说。

“不不不。”伍子胥认真起来,“从先前的交谈中,我就看出贤弟是个才气不凡的人,但今天读了贤弟的兵法,才知道过去小看了贤弟。贤弟兵法的其他篇章我日后还要拜读,但今天读了谋攻篇,我便确信了两件事。”

“哪两件事?”孙武问。

“一件事是,吴国剿灭楚国这一场大战,主帅非贤弟莫属。”伍子胥说,“我报父仇兄仇的重任,也大半落在贤弟的肩上。”

“另一件呢?”

“贤弟的兵法必将流传千古!”

“兵法能否流传,只能顺其自然。”孙武说,“但对我来说,领兵打仗和撰写兵法是一回事。”

“一回事?”伍子胥不解地问。

“是的。”孙武答道:“我叔父田穰苴曾经叮嘱我:如果自己没有率兵征战的经历,写出来的兵法就不要公之于世。”

“对,这话中肯而深邃!”伍子胥道,“所以我一定尽全力要把贤弟推荐给公子光。”

楚平王熊居死了,公子光兴奋得不知所以,他首先想到的,是把这个好消息尽快地告诉伍子胥。于是,便轻车简从,直奔乌程而来。

然而,事情大出公子光的意料:伍子胥先是痴呆了一阵,继而便捶胸顿足,大哭起来,一面喊道:“苍天丧我,陷我于不孝啊!”

公子光一时愣住了,问道:“熊居是先生的仇人,今日命归黄泉,先生应当拍手称快才是,何以如此恸哭?”

伍子胥哭道:“我并非是哭楚王之死,是恨不能亲自砍下他的头颅,以雪父兄之冤哪!苍天使我伍子胥蹉跎终日,不得报仇啊!”

公子光听了,也禁不住凄然下泪。

“伍子胥呀伍子胥,你枉为九尺丈夫,父仇不报,何以生为?兄仇不报,何以生为?身仇不报,何以生为?”伍子胥号哭着,无限悲痛地一口气说下去,说到最后,竟憋住了,好久没有声息。公子光看他那张脸,已经如同紫茄子一般,正要安慰几句,伍子胥却一个跟斗瘫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众人急忙把他抬到床榻上,掐人中的掐人中,捏胳膊的捏胳膊,过了好一阵,总算缓过气来。家人给他喂了几口热水,才慢慢恢复了神志。

公子光想:伍子胥的性情如此刚烈,复仇心如此迫切,而他要复仇又必须借助吴国的力量,我何不就此机会与他商量夺位的大计呢?刚要开口,却见伍子胥眼里涌出了两行泪水,嘴巴也张开了,他知道,眼前这个人已经为悲痛所控制,不能自拔了,一旦再哭出声来,就很难劝慰,于是急忙说道:“先生要想报仇,现在也为时不晚!”

果然,伍子胥张开的嘴慢慢合上了,他转过头,用询问的眼神看着公子光。

“熊居虽死,他的儿子却登上了王位。而你的另一个仇人费无极也活着。”公子光说,“退一步说,即使你的仇人都死了,他们的子孙宗族还在那里作威作福,安享天年。说得再大一点,灭了仇人的宗族,楚国仍安然存在。先生若真有复仇之志,就当振作起来,借吴国之兵,灭掉仇人之宗族,灭掉楚国!”

伍子胥顿悟道:“若非公子指点,则子胥陷于偏执不化矣!”

“先生要借吴兵灭楚,就必须先助我登上正位。”公子光得意地说出了画龙点睛之语。

“我已经向公子推荐了专诸,现在筹划得怎样了?”伍子胥问。

原来伍子胥与孙武相识后,有一次在孙武家认识了专诸,他见专诸身材魁伟,膂力过人,就推荐给了公子光。

“专诸有万夫不当之勇,是可用之人。”公子光说。

“公子准备何时动手?”伍子胥问。

“唉,眼下很难。”公子光叹了一口气。

“为什么?”

“吴王僚杀了干将以后,市面上传出了一首歌谣……”

“那歌谣是我编的。”

“我听说了,那歌谣编得很好。”公子光笑了,“但吴王僚像是猜出了歌谣中隐含的意思,从那以后,他的警备加强了,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的,侍卫总不下二三百人,很难下手。再说,他的两个弟弟掩余、烛庸,还有他的儿子庆忌都侍奉在他的身边,这就更难找到适当的机会。”

伍子胥寻思了好一阵,说道:“公子可向吴王僚进谏,趁楚君新亡而举兵伐之,他必定派掩余和烛庸率军前往,公子再举荐庆忌出使郑、卫,联络两国共伐楚国,三人都离开了吴壬,岂不是下手的好事时机?”

公子光茅塞顿开,情不自禁地拍了一下巴掌,叫道:“妙计!”

“吴王好大喜功而疏于计谋,他肯定会听从公子的进谏。”伍子胥语气肯定地说。

公子光忽然问:“要是吴王僚指派我率兵出征怎么办呢?”

伍子胥又想了一会儿,说:“公子要想逃避这次出征,恐怕——恐怕要受点儿皮肉之苦。”

“怎么讲?”公子光问。

“公子可以从车上摔下来,有了足疾,自然就不能率军远行了。”伍子胥说。

“这有何难?”公子光兴奋地说,“为了吴国的天下,这点苦头算什么?”

“还有一个人,公子不能不有所顾忌。”伍子胥说。

“谁?”公子光问。

“公子的叔父季札。”伍子胥答道。

“噢。”公子光叫了一声,说道:“我竟然忘了,多亏先生提醒。”

“公子的这位叔父,贤德闻于四方,正是因为他不肯继承王位,吴王才乘虚而入。”伍子胥说,“他在朝中,公子就很难动手。”

“对,那该怎么办?”公子光急了。

“当今吴国与晋国友好和睦,公子可向吴王进谏,派季札出使晋国,观察中原诸国的动静态度。”伍子胥说,“公子事成之后,可聘请他回国,让位与他,他必不肯受,到那时,公子方可安然登上君位。”

“先生真是智慧过人!”公子光大喜,“就依先生计策,一旦事成,我定任先生为主帅,兴兵伐楚,以遂先生之愿。”

伍子胥“忽”地坐了起来,激动地说:“对我来说,伐楚是报仇雪恨,对公子来说,伐楚则是建立霸业的开始。”

“先生说的是。”公子光点头道。

“公子果真有心伐楚,我就斗胆举荐一个人。”伍子胥说。

“那很好。”公子光说,“不过先生最好是举荐吴国人。”

“为什么?”伍子胥惊异地问。

“有两个原因。”公子光说,“第一,别国的人往往在本国得不到重用而投奔他国,他们大多怀有一己之私念,因而不能全心为吴国的利益来考虑事情;第二,吴国方兴,要称霸中原,就要选拔和依靠自己的人才,如果朝廷中别国的臣子太多,就显得吴国无人,很难向国人交代。”

“公子差矣!”伍子胥说,“眼下各诸侯国几乎都使用外臣,倘若堵塞外来人才,那岂不是作茧自缚?”

“我自然不会作茧自缚的。”公子光说,“外来人才我一律欢迎,比如土木建筑方面的人才,风帆舟楫方面的人才,盾甲剑戟方面的人才,我都是求贤若渴的,但主持国家大略,则要慎之又慎,不能轻易任用外臣。”

“那自然也包括子胥了?”伍子胥有些失望。

“先生不一样。”公子光说,“一来先生之才为常人所不能及,我的先生,’您是我的大幸,也是吴国的大幸;二来先生伐楚的心志恰好与我的意愿相合。”

伍子胥犹豫了,不知应该怎样开口。

公子光问:“方才先生要举荐的人是谁?”

“此人姓孙名武,字长卿。”伍子胥回答。

“是吴国人吗?”公子光问。

伍子胥不敢说孙武是齐国人,便含糊地应道:“嗯!”

“他擅长什么?”阖闾问。

“精通兵法。”

“兵法?”公子光诧异了。

伍子胥说:“此人学贯古今,谋略深远,有经天纬地之才,尤其在用兵方面,他有许多精当的见解……”

“既然如先生所说,怎么从来就没听说过这个人?”公子光打断了他的话,皱起了眉头说,“这件事,等以后再计议吧!”

事情完全按照伍子胥设想的计划发展着:吴王僚接受了公子光伐楚的主张,并考虑他的腿伤(公子光访问伍子胥回到梅里时就从车上摔了下来,大街上有许多人看见了,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城),派了弟弟掩余和烛庸率兵出征,季札被派到了晋国,庆忌则出使郑、卫,刺杀吴王僚的机会来到了。

但有一点是伍子胥没有料到的。

准备举事的这天,公子光邀请吴王僚到自己的府第去品尝烹鱼,吴王僚最喜欢这一道菜肴,便答应了。但赴宴的时候,从王宫到公子光的府第,沿街布满了全副武装的甲士,而紧跟着吴王僚走进府第的,就有一百名体魄精壮、武艺高强的侍卫,他们站立在吴王僚的身边,寸步不离。公子光虽然事先在府中的窟室里埋伏了二百多名甲士,但面对眼前的阵势,他怀里像是揣上了一只兔子:倘若贸然动手,死的恐怕不是吴王僚,而是自己。

孙武和伍子胥也来到了梅里城,密切地注视着事态的动向。伍子胥把专诸推荐给了公子光,这是孙武没有想到的,因为自己已经对伍子胥说过,专诸有个老母;但仔细琢磨一下,又觉得此事是应在意料之中的,伍子胥常来罗浮山,一来二去的,就认识了专诸,免不了对公子光说起他来。那公子光是个急功近利的人,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人选。这样的事,自己是不好出面阻拦的。但现在,看到吴王僚防范甚严,心中不免焦虑万分。

“仁兄赶快去找公子光,让他取消刺杀之举。”孙武说。

“哎呀,这种场面,实在是始料所不及的。”伍子胥懊丧地说,“现在公子光正在府里接待吴王僚呢,我哪里能见得上他?”

“此举一旦失败,非但公子光性命难保,而且……”孙武原想说“而且专诸也白搭上一条性命”,但他忽然意识到,既然伍子胥能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也就不在意他的死活,于是说了半句就咽住了。

“而且什么?”伍子胥问。

“而且你我今后也就失去了依托。”孙武顺着伍子胥的思路回答了他。

“贤弟说得有道理,”伍子胥道,“不过……”

“不过什么?”孙武问。

“如果今天不能动手,那么以后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伍子胥答道。

“两弊相较取其轻。”孙武说,“丢了机会还可以保存实力,但如果这一步走错,则全盘皆输矣!”

“贤弟说得对。”伍子胥说,“可眼下该怎么办?”

“我去找专诸,告诉他放弃行动。”孙武说。

“对,只要专诸不动手,公子光就不会发出号令的。”伍子胥说。

“我这就去。”孙武说完,转身就走。

伍子胥忽然叫道:“等一等。”

孙武站住了,看着伍子胥。

伍子胥沉思了一会儿,问道:“如果专诸敢于动手,你觉得他能成功吗?”

“成功了如何?不成功又如何?”孙武问。

伍子胥说:“如果他行刺失败,则公子必死;如果他成功了,公子必定安然无恙。你想想,吴王僚一死,他那些属下的气焰便削减了大半,只能做困兽之斗,而公子的伏兵必定声势大张。因此,你见了专诸,要视情况而定。倘若他神态稳定沉着,便可鼓励他;反之,神情犹豫恍惚,就劝阻他。”

孙武应了一声,就别了伍子胥,疾步向公子光的府第走去。他知道,几个月来,公子光曾多次专程拜访过专诸,送去了许多粮食布帛,金银钱币,专诸一家感恩不尽。为了投吴王僚所好,公子光派专诸学习烹鱼技艺,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接近吴王僚的机会。如今,他的烹调技艺已经十分娴熟了。为了确保行刺的成功,自己还把最珍惜的倚天剑送给了他。今天的情势却使孙武预感到,只要专诸动手行刺,则不论成功与否,他将必死无疑。想到这些,孙武便觉得自己犯下了一桩不可饶恕的罪孽,似乎专诸的死,正是他孙武造成的。或许,在伍子胥和公子光看来,专诸就应当慷慨赴死的,他只不过是他们实现重大计谋的一个工具而已。但在孙武眼中,专诸却是曾经与自己一起在虎口下拼力搏斗、生死与共的兄弟。

孙武随着柴车进了公子光的府第,一直来到庖厨,见到了专诸,把眼前的严重情况告诉了他,劝他千万不要动手。“孙先生的一片心意,专诸感激不尽。”专诸感动了,含泪说道:“今天的事,公子昨天就告诉我了,我知道,此种举动是九死一生的,我死后,公子光绝不会亏待家母的,但心里仍然舍不得母亲。公子知道我的心思,就派车送我回家,与母亲作别。不料,母亲见我依依不舍的样子,竟斥责我枉为男子,一不知除万民之害,二不知报公子之恩,我正跪在堂屋无地自容,她老人家却进了里屋。我等了许久,不见母亲出来,便进去探视,没想到,母亲竟……竟悬……悬梁自尽了。”

“啊!”孙武浑身打了个激灵。

“老母赴死,是为了断绝我的回头之念。”专诸哭道,“不为别的,单为一个‘孝’字,我也要为公子赴汤蹈火,否则,老母岂不是白死?况且,吴王僚残暴无道,人人皆欲诛之,我专诸就更无反顾的理由了。”

孙武无话可说了,一时泪下潸然,说道:“我……我替你……收拾尸骨!”

这时,内庭里酒香四溢,丝竹悠扬,公子光与吴王僚频频举盅,开怀畅饮,八名妙龄美姬身穿薄如蝉翼的裙衫,皓齿曼歌,一面跳着花翎之舞……

吴王僚看得入迷了,醉眼惺忪地说“不料想公子府上还有这等绝代佳丽呀!”

“大王要是喜欢,就把她们带回宫去。”公子光接言道。

“哪里哪里。”吴王僚急忙摆摆手,“寡人岂能夺公子之所爱呀?”

“身为臣下,不能率兵出征,为国君分忧,已陷入不忠之列。”公子光说,“倘若再吝惜区区几个女子,于心何安?再说,这也是她们的福分哪!”

早已垂涎三尺的吴王僚笑得合不拢嘴,说道:“那寡人就……勉为其难?”

公子光赶紧站起身,躬身作揖道:“大王如此赏脸,为臣实在感激不尽。”

这时歌舞结束了,公子光对舞姬们说:“从今天起,你们一律进宫,好生侍奉大王,不准有丝毫懈怠。”

“是!”舞姬们施礼后,退了下去。

“最后一道菜肴是大王最爱吃的烹鱼,我去催一催,大王暂且自饮。”公子光说,然后站起来,一瘸一拐地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特异的鱼香飘了进来,吴王僚已醉了八九分,他惬意地饮下一盅酒,准备品尝期盼已久的佳肴。专诸双手托着长长的木盘出现在门口。像对待前面几个送膳的厨师一样,两个侍卫上前,仔细搜身。完毕之后,专诸跪下,木盘高举过头,膝行而前。

鱼香的气味越来越浓,吴王僚简直有些馋涎欲滴了。

专诸已经来到吴王僚的面前,把木盘慢慢放回到胸前,这时吴王僚才看见,木盘里面放着一块平平的沙陶板,板上是一个铜盘,周围堆着烧得通红的木炭,而铜盘里横躺着一条二尺长的大鱼,鱼汤则滚开滚开,不断地冒出水泡。他头一次见过这种做法,就说:“报上菜名来!”

专诸把长盘放到案几上,应道:“回大王,这道菜叫‘天火珍珠烹鱼’。”

同类推荐
  • 萧红的虹:萧红传

    萧红的虹:萧红传

    本书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个人传记。作者用文字一行行重新拼凑和梳理着萧红31年短暂的心路历程和坎坷遭遇,用细致哀婉的笔致,为读者完整地呈现出萧红命运多舛的一生,让热爱萧红及其作品的读者,穿越近百年的历史,慢慢步入萧红的内心世界,重新回到那个岁月动荡的年代,与这位柔弱而又坚强、终身都在用全部的善良与悲悯追逐着爱的奇女子,共同走完她短暂而又奇绝的一生。
  • 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作者叶永烈与著名科学家华罗庚、钱学森、苏步青、淡家桢、陈中伟等院士有着很多交往,其中傅鹰院士还是作者的老师,这报告文学生动地刻画了中国科学家的形象与性格,记述了他们艰辛的奋斗历程。他是出身理工科的一位作家,用了六十年的时间创作理论2000多万字的畅销作品。书中写了苍蝇专家、跳蚤专家、虱子专家、蚊子专家、蜻蜒专家,他们的科学研究鲜为人知。
  • 隋唐历史人物狄仁杰评传

    隋唐历史人物狄仁杰评传

    本书从思想、信仰、品格、心理、君臣关系、同僚关系等方面,对狄仁杰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全面客观地写出了狄仁杰曲折坎坷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 吃透曾国藩

    吃透曾国藩

    本书是对曾国藩格言的解读,以传统文化精神激励现代青年心灵,是一本有特色的中国式励志读物。作者选取格言引自有据可考的曾国藩文集,与现代青年分享其多年以来阅读和研究曾国藩的心得与人身感悟。全文共分四篇,前三篇分别谈理念、谈修身、谈实践;并将出处不尽详细,但流布极广、裨益于青年的一些格言,收录于拾遗篇。
  • 娱乐大王迪斯尼

    娱乐大王迪斯尼

    全书鲜明地展示了一个全世界老幼皆知的娱乐大王的形象——迪士尼。以“少年时代”开始,描述了家世、农场的快乐少年、送报、本顿学校、显露绘画天才、从军、踏出事业的第一步、初次接触卡通电影等生活经历,以及卡通影片制作人、迈向新艺术、扩展新境界、迈向永恒等奋斗成功的历史事实,最后以壮志未酬、无尽哀思告结束。其中他创造米老鼠唐老鸭卡通形象,建立迪士尼乐园和开创迪士尼世界的过程更令人感慨、催人泪下。
热门推荐
  • 少年与未来

    少年与未来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自幼学习功夫修炼剑术,一辈子派不上用场的东西,没想到从一场大战,成为了保命技能
  • 唯罪

    唯罪

    平静的生活中,似乎隐藏着一些诡异的事件,只等,你的翻开......
  • 女配的无名使

    女配的无名使

    叶岑汐死了,来到了唯一看过的小说里,有点儿怕女主怎么办,虽然她对死没意见,但有些憋屈的感觉!她决定了,她要力争与女主无瓜葛,好好享受大好时光!
  • 我的爸爸叫有钱

    我的爸爸叫有钱

    “我叫李二狗,我爸爸叫李有钱,是首富。”“至于我爸是怎么个有钱法,我就得跟你们好好唠叨唠叨了。”……
  • 穿梭异界修仙

    穿梭异界修仙

    叶霄本是个快递小哥因送快递,路上发生车祸醒来时已发现自己身处在陌生世界,为寻找回家的路且看叶霄如何开启他的修仙之路。!本人新人一个希望各位大佬能多多指教指教谢谢。
  • 我在异世界开了家店

    我在异世界开了家店

    徐也穿越了,穿越到一个不一样的异世界,并且在店长系统的帮助下努力生活,欢乐非常的故事
  • 妖妖灵:妖主大人要抱抱

    妖妖灵:妖主大人要抱抱

    木兮之在没有遇见程雪沫之前,一直觉得生活就是如死水一般,平静且无聊。遇见到,才发现世间原来有这么多他活了这么久都没有感受过得东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相爱一生总裁的专宠童养媳

    相爱一生总裁的专宠童养媳

    十年前的贺言尘当着众人之面对年幼无知的陈许洛说等她长大了会娶她,所有人都没有把他的话当真。可只有陈许洛相信她的“小叔叔”会娶她。十年后贺言实现诺言让全金市知道了陈许洛是他贺言尘的太太。贺言尘“陈许洛注定这辈子只能是成为我贺言尘的太太。”陈许洛“这个世界车水马龙,我只对你情有独钟!”最美好的爱情就是相爱一生!
  • 别拿幸福搪塞我

    别拿幸福搪塞我

    郭言:要学历有学历,要家世有家世,要人品有人品,就连相貌都是一等一的出众!你凭什么能有?苏悦:你有的我有,你没有的我也有,你看到的是最好的,你看不到黑暗也是存在的,心里藏了多少可悲可叹的无可奈何也是你感受不到的!别拿幸福搪塞我,换你要不要?一场大火改变了好多人的命运,让一对恋人时隔十六年,再相逢,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