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76900000008

第8章 “条约”的秘密(3)

虽然在1941年的头几个月里德国和苏联表面上还保持着亲切的关系,但是紧张气氛却在日益增长。3月,保加利亚加入了轴心国,南斯拉夫也同意加入。然而,3月27日,在南斯拉夫爆发了反对亲德政策的暴动,结果成立了依靠莫斯科的新政府。斯大林不失时机地同南斯拉夫的新政权签订了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可是当德国军队侵入南斯拉夫、无情地轰炸贝尔格莱德的时候,斯大林却无能为力。

此后苏联政府又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试图竭力牵制住希特勒。苏联做出了亲善的外交和经济姿态,继续煞费苦心地设法防止任何像是挑衅的行动。1941年6月14日,苏联的通讯社塔斯社发表一个公报,强调了同德国的友好关系,说德国“和苏联一样坚定不移地遵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条款”,并且否认从伦敦散布出来的“两国在近期会爆发战争”的谣言。柏林方面对这些姿态置若罔闻。野心勃勃的希特勒早已经作出了自己的决定。

但是在1940年春天,德国人对西方发动了迅速的、胜利的闪电战;他们一举占领了丹麦、挪威;攻破了荷兰、比利时,在11天内粉碎了法国的陆军。德国人占领了欧洲的大西洋沿岸,作好了入侵英国的准备。由于在法国吃了败仗而溃散的英国军队,已经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丢弃了他们最优良的装备乘船逃回了英国。

这时希特勒突然从大西洋沿岸抽回了他的主力部队,跨过欧洲向东南方把它投入了巴尔干地区。希特勒后来举出的理由是:当苏联人正在他的后方随意取得领土的时候,他不能耗费入侵英国所必需的巨大力量。比萨拉比亚产物很丰富,它落入苏联之手一方面扰乱了希特勒的经济基地,同时也鼓舞了巴尔干的反纳粹力量。他必须首先肃清巴尔干半岛。

希特勒并没有预料到巴尔干地区的战役是一个长期战役。在这样一个他赖以取得粮食和石油的地区中进行长久的战争,对他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对他有利的是靠经济渗透而控制这个地区,或者是通过一次不会破坏庄稼和工业的闪电战来占领它。他的目的是要巩固巴尔干半岛来与苏联对抗,粉碎在希腊的英希联军,然后通过土耳其和非洲同时进军以占领东地中海地区和苏伊士运河。美国对英国的援助正在日益增加,冲突可能拖得很长,因此希特勒需要近东的石油。

与此同时,为了控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这3个波罗的海小国,进行着迅速发展的内部斗争。这些小国同苏联订有军事同盟并且为苏联提供了海军基地,然而这几国的政府却都是半法西斯专政,在某种程度上是亲纳粹的。希特勒的东进鼓舞了这些国家中的亲纳粹集团。苏联提出“鉴于欧洲日益动乱的形势”,要求派遣更多的军队进驻这些国家。1940年6月15日,根据条件作为盟军的红军,向波罗的海3国派遣了大量部队,于是当地的亲纳粹的官员便逃跑了。

1940年7月21日,立陶宛申请加入苏联。这时,苏联在波罗的海边上站稳了脚跟,准备接受未来的考验。德国在巴尔干的战役旷日持久。德国军队打垮了希腊人并把英国人从希腊南部赶下了海。他们用恫吓制服了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对于进行抵抗的南斯拉夫则大肆破坏。他们一直打到了土耳其边境。专家们预言德国人的下一着将会是通过达达尼尔海峡。然而莫斯科对土耳其的压力,再加上英国的压力,起了作用。专家们预言苏伊士将要陷落,还有谣言说,希特勒的军队已经进入了叙利亚。但是实际他们却向另一方向——向着苏联边境去了。

希特勒清楚地知道,苏联作为一个中立国家,是他走向世界霸权的直接障碍。在互不侵犯条约存在的22个月里,苏联已经3次阻止了纳粹军队的前进。苏联进军波兰把希特勒的东进阻止了一年。苏联收复比萨拉比亚的举动,牵制了希特勒对英国的入侵。莫斯科在巴尔干和波罗的海地区实施的一系列措施,把希特勒拖住在达达尼尔海峡。

这时,希特勒已经认识到,苏联的中立的孤掌,比之于波、丹、挪、荷、比、法、希、南、英等整个欧洲的武装部队加在一起,对他是更大的阻碍。因此他回转头来,用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进攻来打击苏联。

在等待的几周时间里,克里姆林官内的气氛异常紧张。斯大林也深深感到了肩上的压力,他倾注了全部精力防止在1941年内爆发战争。斯大林虽有信心,但仍没有十足的把握获得成功。各种各样的、互相矛盾的情报和谣言使他更坐立不安。德国的参谋长于1941年2月15日发布了一项“用假情报迷惑敌人的特别指令”,他们传出假情报说,德国军队在东线的调动原属于“历史上最大的迷惑演习,旨在分散人们对入侵英国的最后准备工作的注意”。

毫无疑问,斯大林也多少受了这种假情报的影响。然而,他不太相信希特勒会这样快地孤注一掷,背离俾斯麦的东方政策的传统,即要求德国在西方进行战事的同时,应该避免卷入对苏联的战争。与此同时,斯大林也过高地估计了德国将领们的力量和影响,以至于相信他们是违背希特勒的具体命令而企图对苏联发动战争。

政治局委员和最高统帅部成员都坚信可以避免战争在1941年爆发。1941年3月20日,苏军情报部长戈利科夫将军给斯大林呈送一份报告,说德军正在边境地带集结,但是戈利科夫又说这份情报肯定是英国和德国情报机构编造的。5月初,指挥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上将也给斯大林送去一份类似的报告,汇报了苏联驻柏林海军武官关于战争迫在眉睫的报告。和戈利科夫一样,他也否定了这份报告的价值,补充说他认为这情报是不真实的,是外国情报机构伪造的。

苏军在列宁格勒向德军发起了反攻。1941年4月初,丘吉尔给斯大林发来一份亲启电报,提醒他注意德国军队的调动和德国即将向苏联发动进攻。此后,英国方面于6月18日向苏联驻伦敦大使提出紧急警报。苏联驻柏林大使馆的报告以及苏联驻日本的杰出间谍理查德·佐尔格的报告都提到了德国入侵苏联的确切日期。

斯大林对这些报告均持怀疑态度。他仍然极不信任英国,他认为英国似乎可以做出任何背信弃义的事情。

他确信,英国和美国正在竭力煽动希特勒来攻打苏联,特别是英国把德国东进看成是解救自身灾难的办法。他认为英国政府最近已同纳粹官员进行了密谈,以牺牲苏联来寻求达成一项协议。希特勒的副手鲁道夫·赫斯于1941年5月10~11日飞往苏格兰,这更加剧了斯大林对英国秘密外交活动的怀疑。

6月21日夜间,朱可夫从基辅打来的电话里获悉,一名德军司务长越过了防线对苏军指挥员说,德国军队将在次日凌晨发动进攻。

朱可夫立即给斯大林和铁木辛哥打电话。斯大林把他们都召集到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单独接见了他们,听取了朱可夫的报告。

“但是也许是德国将领把这个逃兵送过来,是为了挑起冲突。”这是他的第一个反应。

“不,我们认为这逃兵说的是真话。”他们回答说。

政治局委员都来了。斯大林询问他们的意见,但是谁也没能作出回答。

铁木辛哥起草了一项命令,向各军区发出警报。但是斯大林仍没有放弃他的希望,以为这也许是一场虚惊。斯大林让人重新起草了命令,最后同意发出这项命令,命令列宁格勒、波罗的海、西部、基辅和敖德萨各军区的前线部队立即作好战备,准备抗击德国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1941年6月22日0时30分这项命令下达完毕。

“闪电战”受挫

1941年6月22日黎明,希特勒出其不意地向苏联发动了进攻。成千的德国飞机铺天盖地般地升上苏联的上空,对苏联的飞机场实施狂轰滥炸,成千的德国坦克疯子般地冲过边界,后面跟着成百万的摩托化部队。希特勒声称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进军”。他并没有夸大事实。由于那次进攻,世界上最大的两支军队进行了对全人类最有决定意义的搏斗。

战争爆发的当天,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代表斯大林向全体苏联人民发表了广播讲话,他号召全国人民紧急动员起来,勇敢地投入战斗,打败法西斯侵略者。

莫洛托夫的这一番话是受斯大林的委托,代表斯大林而讲的,这一讲话原本应当由斯大林本人来讲,但当时的形势异常紧急,斯大林正与他的军事将领们商量讨论反击的对策。

苏德战争的爆发,立刻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6月22日晚9点,已经担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发表声明,声援和支持苏联对德国宣战。他说:“任何对纳粹帝国作战的个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任何跟着希特勒走的个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

6月23日,美国代理国务卿威尔斯代表罗斯福总统发表了美国支持苏联的声明。同一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指示,号召组织广泛的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支援苏联抵抗法西斯的正义而神圣的战争,并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滚出中国的实际行动来援助苏联。

在6月22日凌晨的会议上,斯大林经过一番沉思以后,授权发出第2号作战命令,号召各军区向入侵者反击。也就在这一天,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呈报了一份关于建立统帅部的计划草案,草案拟定由斯大林任统帅部总司令。第二天,在签署法令之前,斯大林对草案作了修改,提名铁木辛哥为最高统帅,并建立统帅部大本营。大本营由军事委员会组成,铁木辛哥任委员会主席,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布琼尼、朱可夫和库兹涅佐夫任委员。

6月30日,又成立了国防委员会。这是指挥战争的最高机构。国防委员会的各项命令由人民委员通过各人民委员部来执行。负责军事的大本营改名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由斯大林担任委员会的主席,莫洛托夫、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布琼尼、沙波什尼科夫、朱可夫任委员。1941年7月19日,斯大林又担任了国防人民委员,1941年8月8日,他被任命为苏联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也就是说,斯大林不仅在名义上,而且在实际中,他都是这次战争的最高统帅。

面对德军强大的攻势,苏军被迫退却。通讯联系的中断,引起了紧迫的问题。莫斯科失去了同普里皮亚特河以北的部队和其他军区的联系。

同类推荐
  • 叶赛宁

    叶赛宁

    叶赛宁(1895~1925)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04~1912年读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开始写诗。1912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1915年去彼得堡,拜见著名诗人勃洛克、克留耶夫等,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退役并结婚。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
  •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成长日记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成长日记

    本书讲述了洛克菲勒的成长以及创业故事。洛克菲勒堪称是一个商业奇才,他从来都认为自己的成功完全在于自己。他内心非常强大,很小的时候就懂得理财,具有超强的财商。在成长过程中,一次次准确的判断为他带来的大量的财富。他曾经说过,即使把他放在沙漠身无分文,即使有个驮队经过,他也能东山再起。洛克菲勒一直是一个狠角色,所以他的成长更具有传奇色彩。因为作者研究日久,采访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后人,并且掌握了第一手很多外界并不知道的秘密,在本书中都是首次披露。
  • 改变一生的20位中国哲人

    改变一生的20位中国哲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又号老聃,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即现今安徽亳州涡阳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尊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
  • 明四家传(上)

    明四家传(上)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故事全方位地介绍了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情、彼此间的交往以及各自的生平和创作。
  •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忘不了的小事(心灵感悟书坊)

    忘不了的小事(心灵感悟书坊)

    众人的一生中,总有让你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大事和小事。本书主要为您记录了一些生活中具有启迪意义的小事。事虽小,却件件忘不了。您在轻松的阅读后,会不由自主地为生活中的平时不易发现的细节和小事而感叹,如参禅般顿悟,您会感到不虚此“读”。
  • 一个咸鱼的日常

    一个咸鱼的日常

    这个应该不算小说,是写给自己看的,记录自己的生活,类似杨红樱的《女生日记》,但是会保证真实,好奇可以看,啥时候更新我也不知道
  • 墨名

    墨名

    这只是一本我做梦梦到灵感,想写几笔的书,我尽量认真写,如果有人喜欢......那就喜欢吧......
  • 诡君行

    诡君行

    我从出生就是伐天国的荣耀,从小过着万众瞩目的生活,就连皇帝也是我的奶爸。直到八岁那年,家族被灭,我也被丢到了山林中。好心的村长收留了我,可后来全村也因我被屠。为什么,为什么凡是和我有关联的人都要面对死亡?但我渐渐发现,我的身份似乎并不寻常!我究竟是谁!我似乎就是那个传说中的禁忌!
  • 葡萄味的棒棒糖

    葡萄味的棒棒糖

    一个班花和一个哑巴男孩的爱情?多种优质男中的选择?九年级末的别离?快大一的相会?十年后再相遇?只为那一根不起眼的葡萄味的棒棒糖?带着许多疑问,展开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悸动如你

    悸动如你

    出入大学的向楠结识了帅气阳光的陈俊阳,情窦初开的年纪的向楠在与陈俊阳的相处过程中对他心生爱慕,花花公子秦昊因向楠的美貌而接近逗弄她,不经心的接触以为会过往烟云,却是一辈子的上心
  • 灵起之路

    灵起之路

    灵力,赋予了万物各种姿态,也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前行。人类慢慢的从聚灵到控灵,又到御灵上,走上了一条修炼之路。然而修炼之路不止于此,看众人在修炼之路如何行走下去…
  • 仙人掌之花

    仙人掌之花

    现在,《日本推理名作选:仙人掌之花》如同之前作者所说的,奉上我的画作。这画如你看到的一样,内容是仙人掌。仙人掌虽然颜色青黑有刺、外形丑陋,其头顶盛开的小花却如鲜血般殷红。临别之际,我为何要画仙人掌,恐怕今生今世我都不会说出这原因的。但是,我相信,也许在我死后,你终究会有了解的一日。
  • 悠哉的板凳儿

    悠哉的板凳儿

    打开大门,伸伸困倦的懒腰。一天啊,又开始了。今天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