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73800000030

第30章 数学能力培养(4)

1~2岁的培养

1~2岁的孩子身心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正确的教育影响下,随着孩子动作和活动的发展,特别是语言的发展,孩子的各种心理过程也在起着质的变化。它的主要特点是各种心理过程开始在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在孩子语言发展的基础上,幼儿开始出现了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思维活动,这是人的思维的低级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它的直觉行动性。

正是由于孩子心理的质变,为数学学习打下了基础。这个年龄的孩子不但能分辨大的、小的、方的、圆的、红的、绿的,而且可进一步地学习数数,能理解1。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已经1岁多了,就让孩子学数数,但是受智能的限制,孩子不理解各个数字,所以在这时,我们应先让幼儿了解物与对象间的关系,也就是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多、少,大、小,全部、部分。认真地教导孩子这种概念,打好基础,孩子对数字的理解会完全改观。因此,教孩子学数字时,是教孩子数字概念,跟教算数是完全不同的。为了使孩子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下面介绍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数学游戏方案,以供家长参考。

谁的多

目的

使孩子能够分辨多的、少的;训练孩子的判断力。

玩法:

爸爸准备一副棋和一个棋盘。

爸爸和孩子围坐在棋盘旁,爸爸让孩子决定要哪种颜色的棋,孩子决定好后,爸爸和孩子各拿好自己的棋子。爸爸说“开始”,孩子和爸爸将自己的棋子排列到棋盘上,待爸爸喊“停”时,让孩子比较谁排的多,谁排的少。如孩子喜欢,游戏可反复进行。

注意

最好选围棋,因为围棋有黑白两种颜色,有放棋子的罐。

爸爸要根据孩子排的多少来决定自己排的多少,因为要使孩子有一个明显区别。比如,孩子排5个,爸爸可排10个左右。爸爸也可比孩子排的少,这样可激发孩子的游戏兴趣。

当游戏结束时,将棋子一个一个收回盒子里。比如,放一个,说:“1个”。再放一个,再说“l个”。这样同时可以使孩子理解1。

看谁拿得对

目的

使孩子认识“1”,并能从许多相同的物品中找出“1”来。

玩法

妈妈准备1块糖、1支铅笔,一些小东西如花木珠、钮扣、塑料片、小花片等,一个小盘。

妈妈拿出1支铅笔,对孩子说:“这是一支铅笔。”拿出1块糖,对孩子说:“这是一块糖。”妈妈先让孩子认识“1”,并且让孩子知道“1”是从很多东西里只拿取一个。然后妈妈把准备的一些小东西放在小盘里,指着盘子里的东西一个一个地对孩子说:“1个钮扣,1个木珠……”然后对孩子说:“拿一个钮扣,拿一朵小花。”……让孩子从中取。也可以妈妈拿一个东西,让孩子说是什么,以此来巩固孩子对“1”的认识。

比一比

目的

培养孩子能够比较大的、小的;

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判断力。

玩法

准备几张纸,纸上画有大小不同的手印、脚印。

爸爸对孩子说:“孩子来和爸爸比比手,看看谁的手大?谁的手小?”孩子和爸爸比手,边比边让孩子说:“爸爸的手大,我的手小。”爸爸和孩子比完一只手,再比另一只手,同时让孩子说:“我的手小,爸爸的手大。”在床上玩游戏时,爸爸也可和孩子比脚的大小。“这儿有几个脚印和手印,孩子快来比比。”爸爸拿出纸,让孩子把自己的手伸开摆在手印上比大小,边比边说:“我的手小。”或“我的手大”、“这个和我的手一样大”。让孩子脱了鞋踩在脚印上,边比边说大小。

注意

家长要教孩子比较的方法,比手时,要将孩子的手掌根和家长的手掌根对齐;比脚时,将孩子的脚掌根和家长的脚掌根对齐。比手印、脚印时,方法同上。

2~3岁的培养

孩子3岁时,大脑皮层细胞大致分化完成,大脑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1/3,感知认识能力进一步精细化,出现了简单的抽象概念。到3岁左右,孩子对事物的感知进一步精确,不但能对事物的大体属性有一定把握,还能注意到一些微小的细节,能发现事物之间的一些差异;同时,孩子对事物的感知正逐步从知觉概括水平向思维概括水平过渡,认识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按物品用途将物品分类,能拼上切开的4~6张拼图。在数字方面,孩子在能背数1~10的数的基础上,很容易就可往上背数到20。3岁时,孩子能分辨出红、白、绿、蓝、黄等颜色,认识一些图形式和数字,并有初步的时间与空间概念。

孩子能背数到20,但点数比较困难一点,常常口数得快,但手跟不上,而且会随意乱点。所以,在这一方面,家长要有耐心,可循序渐进。孩子点数能力也是有个体差异的。个别能力强的孩子能点到10或更多,这是值得家长称赞的;但也有手慢的孩子才能点数到3,这时也不必灰心,慢慢教孩子,一般到了3岁时能点数到5就已经是好的了。

学写数字可从简单的开始,可通过比较把相似的放在一起来学写,如1和7,3和5,0和8可放一起学,9像个气球,9和6可放在一起。在教孩子写数字时,家长要有耐心,要反复纠正。孩子在写数字上也存在个体差异,不必要求孩子会写10个数字,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时间概念有了发展。一般孩子的时间概念以生活中具体的内容为准,如吃了早饭后可以玩耍,午饭后要睡午觉,晚上爸爸回家后一起吃晚饭,家长要结合日常生活内容,教孩子认识时间。

瓶子找兄弟

目的

增加孩子大小的概念,使孩子能在大小不一的瓶子里找出大小相等的两个瓶子。

玩法

准备大大小小的一些瓶子。

家长告诉孩子:“今天我们来玩瓶子找兄弟,大瓶子是哥哥,小瓶子是弟弟,一个大瓶子找一个小瓶子,就是哥哥找弟弟。”边说边挑出一个大的瓶子和一个小的瓶子配成对。同时说:“大的、小的。”一直到瓶子都配成对,然后让孩子玩。家长开始先把比较大的瓶子排一行,对孩子说:“这都是哥哥,它们需要找弟弟,宝宝快来帮帮忙。”让孩子给每个大瓶子都配一个小瓶子,并且边放边说:“大的哥哥,小的弟弟。”孩子配完后,再把瓶子互相打乱,再让孩子来为瓶子哥哥找瓶子弟弟,每次从瓶中挑一大一小两个,边做边说:“大的哥哥,小的弟弟。”一直到瓶子都配成对。

注意

给瓶子配对应从易到难,家长先示范,给出大瓶子,让孩子找相对的小瓶子,再让孩子在众多的瓶子中为瓶子哥哥找瓶子弟弟。

孩子配了一对瓶子时,家长要问:“哪个大?哪个小?”

开始供给瓶子要大小差别明显,数量少一些。待孩子玩熟了,可以增加瓶子数量,缩小大小差别,以增加难度。

孩子配对成功后,家长要说:“孩子真棒,找对了。”

点数穿珠

目的

学习数字1、2、3。

玩法

准备3支铅笔,分别插在封闭的纸盒里,用胶带固定;一些珠子,一些卡片,上面画上圆圈,有的是1个圆圈,有的是2个圆圈,有的是3个圆圈。

家长拿出卡片,让孩子点数圆圈,用手指着圆圈一个一个地数。然后拿出珠子和铅笔与纸盒的装置,对孩子说:“我拿起一个卡片,上面有几个圆圈你就往铅笔上穿几个珠子。”家长先拿起有1个圆圈的卡片,让孩子点数后再穿珠子。穿好后放在一边,再拿起有两个圆圈的一个卡片,让孩子点数后再穿两个珠子,穿好后放在一边,同样地拿起三个圆圈的卡片,让孩子点数后在一支铅笔上穿。全部穿完后,家长再让孩子点数每个铅笔上的珠子和卡片上的圆圈,看看是否一样。

注意

孩子在点数卡片的圆圈或珠子时,都要边指着点边数l、2、3。

孩子穿错时,家长让孩子再数一数圆圈和珠子,是不是一样多,多取少补。

图形配对

目的

使孩子能够辨别图形,并能比较大小或一样大,学会使用目测的方法分辨大小。

玩法

准备一张图;用硬纸做四个圆(两个完全一样大,两个完全一样小),四个三角形(两个同样大,两个同样小),四个方形同上面的作法。

让孩子观察图。并且问:“为什么这两个圆放在一起?这两个三角形放在一起?”“因为它们一样大。”家长告诉孩子。然后拿来图形对孩子说:“像图上一样,我们把每种图形都一样大的两个配成一对。”让孩子眼测图形,把大小差不多的两个挑出来,再把它们重叠对齐,看是不是一样大,一样大的配成一对,用这种方法,把所有图形都配成对。然后家长让孩子点数:圆的有几对?方的有几对?三角形有几对?

注意

配对时,引导孩子先给同种图形配对,熟练后打乱图形,让孩子配对。

图形的大小差别要明显一些,孩子玩熟了,就缩小差别。

踩圆圈

目的

使孩子辨认圆,形方形、三角形。

玩法

家长在地上画图,画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的图,妈妈站在圈外,爸爸发出命令,如“走进圆形来”,妈妈就走进去,“踩踩三角形走出来”,妈妈就照着做,反复几次出出进进,妈妈再领着孩子照爸爸的命令做,让孩子感到乐趣后,就让孩子一个人做。

注意

孩子熟练后,家长可以加上颜色,如红色的三角形,黄色的圆形。同种颜色的图形有多个,孩子只要从其中一个走进走出都算正确。

可以增加难度,如“踩踩三角形,再踩踩圆形走出来”。

3~4岁的培养

进入3岁的幼儿,脑细胞的体积和神经纤维日益增长,神经纤维的髓鞘化迅速进行,对形状知觉比较敏感。他们不但学会了4以内的简单数字,正确地点数物体,逐渐对上下、前后有了区别,而且学会比较实物的大小、长短,对一些简单图形开始认识,并能了解早晨、白天、晚上和夜里的含义。虽然幼儿的抑制机能有进一步发展,但抑制过程仍较差,兴奋的抑制仍不平衡,这时的幼儿容易疲劳和受新鲜事物的刺激,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家长在选择游戏时一定要引起幼儿的注意力。

谁和我拿的一样

目的

教幼儿学会在同类物体中如何比较大小、长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玩法

家长准备大、小皮球各两个,两对长度不一的尺子,大小不一的两对布娃娃。

同类推荐
  • 怎样让子女更优秀

    怎样让子女更优秀

    本书作者结合教子和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的体会,用简单、朴实的语言,介绍了家庭教育要注意的问题。内容包括:父母职责篇、情智发展篇,文体技能篇,生活细节篇。
  • 管教:决定孩子一辈子的事

    管教:决定孩子一辈子的事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养育孩子既不能粗暴压制,也不能溺爱纵容,而要给予正向合理的管教。"开智书坊"创始人成墨初的又一场管教艺术课,以66个教育关键点、约200个管教实例,从儿童心理知识、儿童教育知识等方面教会父母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以激励的方法教育孩子,关注孩子的需要,做孩子最信任的朋友……让孩子成为健康自信的孩子,使父母成为快乐幸福的父母!一次沟通与训诲的激情碰撞!一部年轻父母们的管教艺术宝典!
  • 孩子不听话父母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父母怎么办

    本书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入手,撷取了一些容易令父母动气发火的片断,以精辟的语言透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深刻地分析了孩子不听话的种种原因,指出了教育孩子的科学理念,从而为父母们开辟了一条能够轻松正确地应对孩子不听话行为的捷径。
  • 玩出宝宝社交力

    玩出宝宝社交力

    “玩出好宝宝”丛书,涵盖了当今家长最关心的五大话题:培养宝宝听话、培养宝宝健康成长、培养宝宝高智商、培养宝宝高情商、培养宝宝社交能力。丛书针对宝宝爱玩的天性,在游戏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宝宝各种能力,寓教于乐,让宝宝在玩乐中学习并提高各种能力,健康快乐地成长。专业。作者团队由幼教、妇幼、心理、媒体行业的专家联合组成,拥有丰富的亲子、育儿、理论知识、实际经验、深厚的写作功底。实用。没有冗长沉闷的文字和生涩的理论。每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游戏,每个游戏目的性明确,有针对性地培养宝宝某一方面的能力。图文并茂。
  • 胎教必修课

    胎教必修课

    对时下许多80后年轻的准妈妈来说,由于忙于工作,而缺少对每月胎教常识的了解和掌握。因此,《胎教必修课》精心地为职场准妈妈播报每月胎教健康方案和重点注意事项,使您在“职场上”和“孕场上”都更胜一筹。同时,还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的养生法,贴心地为您奉献四季胎教养生方案和不同体质准妈妈的胎教方案,相信一定对您的孕期生活大有裨益。
热门推荐
  • 倾城双菲:一处相思

    倾城双菲:一处相思

    【  她们身为传承数千年的彩门门主。集美丽实力与一身的女人们,舞动着命运大齿轮,穿梭游荡在现代与古代,调戏华夏古今美男。 】<br/> <br/>注:本文为华丽丽的‘女强’文!<br/>【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宫出品】<br/>      
  • 赤脚

    赤脚

    光着脚丫,迈着脚步,踏遍千山万水,走过岁月长河,站在世界之巅。
  • 尘缘鉴

    尘缘鉴

    天意渺渺,亿万众生似猪狗。风雨潇潇,只身一人求真道。如花美眷如梦,银台碧榭飘摇。说什么高山凌天,看什么清溪泻雪。财死食亡人散尽,身灭道消有谁怜。逍遥一日更堪比飘摇万年,若天真能看见,请还我半盏人间。枯血残阳相恋,飞马银冰不前。成者茅屋有人寻,败者战躯惹人嫌,神不免俗,仙不杨善,妄谈什么英雄豪杰……
  • 末世大抽奖系统

    末世大抽奖系统

    曹飞是一个身在韩国的留学生,与绝大多数的留学生一样,过着普通而略微有些苦逼的日子。可就在这一天,末世来临,丧尸肆虐。韩国,沦陷了。而曹飞,则是得到了一个有点坑爹的末世大抽奖系统。牛逼中,带着那么一点痛……
  • 想和你回到那天

    想和你回到那天

    你有过一见倾心的人吗,接下来又是什么发展呢。一生擦肩而过的人有无数,又有几个能真正的闯入你的生活,接触后又是好还是不好呢。
  • 无限之二刺螈

    无限之二刺螈

    螈虫是微小的生物,可是在无尽浩瀚的宇宙当中,碰到了一个无限的系统,它变成了一个人。只是成为人之后,他的第一件事情就把他给难倒了,那就是自己该叫什么名字好。无奈,想了好久,最后决定还是叫二刺螈好啦!霸气
  • 震乾坤

    震乾坤

    我欲君临天下,试问谁敢不从!踏天而上!从此睥睨八荒!这是一个从心理到身体都不把自己当废材的废材成长史,本书内容丰富,有强大的饕餮、诡异的异兽、古老的火狐组织、独占一方的蛇皇等。(作者语:各位道友们,看书请留评,不要轻轻地来轻轻的走不留下一片书评,最后本人在此求收藏求推荐,动力啊动力!)
  • 龙魂血继

    龙魂血继

    陈宇,一个来自地球的穿越者降临在这片大陆上,在这里以修道者为尊。强大的修道者飞天遁地,开山填海。已过世的师祖与关家有恩,两家定有婚约。陈宇带着一纸婚书和信物前来准备退婚,却不料师祖的另一派系的门派前来要求履行婚约。陈宇不得不为师父与门派几十年前的恩怨情仇大打出手,而与此同时离家出走的未婚妻甚至没见过面,却在一次冒险任务中相遇并生出好感。
  • 技术创新·创业投资.·创业板

    技术创新·创业投资.·创业板

    本书作者把“三创”(技术创新·创业投资·创业板市场)问题作为一个互动的整体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考察。
  • 法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法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随着社会综合素质的提高,法律这个非常严肃的词语渐渐被所有人所重视。在一个法制社会中我们应该运用法律来保障我们合法权益不受到伤害。如果不了解法律,在我们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还全然不知,在遇到有争议的事情中不知所措,那我们真是有点悲哀。法制社会是运用法律来调整整个社会的发展,用法律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了解了法律,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挺起腰板,因为法律会为我们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