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9200000019

第19章 老师

我初中时候的数学老师,名叫许广大。

许老师长得高大伟岸,脸膛上棱角分明,有种挺拔的英俊。不像许多国人那样,小鼻子小眼,脸膛上一马平川,给人落入俗套的平淡之感。许老师常穿一身灰色中山装。夏天时里面套件洁白的衬衫,显得松松垮垮;冬天时,里面套件黑布棉袄,又显得紧紧巴巴。这一套中山装,真是劳苦功高,尽管洗得有些发白,屁股上还有一个小小的补丁,但它忠实地陪伴着我们许老师在讲台上挥汗如雨。他走起路来,腰杆挺直,一副气宇轩昂的军人派头。在我们眼里,他显得有些孤傲,有些落落寡合。

许老师是宁夏银川人,“文革”后期被迁赶到盐池县,又被分配到边远闭塞的乡村中学,任数学教师。他对政治从来不感兴趣,也没有入党。我始终没有搞清楚,是什么原因,让他有上述遭遇。他从来都是谨言慎行,不与人谈论任何政治议题。上课时,课本上有什么内容,他就讲什么内容,从不做引申、发挥。他对学生也很少有学习上的具体要求。因为,那时候提倡反潮流,提倡白卷英雄。他或许觉得,讲多了,只会自讨苦吃。但他的课仍讲得十分认真,从不省略任何一个环节,总是津津有味地在演算、推倒,陶醉在数学的精密和严谨之中。讲完了,用沾满粉笔灰的大手抹一下额头,随即额头上出现了汗渍与粉笔灰混合构成的一幅图案,引来同学们的哄堂大笑。他也笑了,笑声里充满了男性的浑厚和苍劲。他布置了作业,拿上木制的圆规、三角板和教案本,气宇轩昂地走出了教室。

许老师有两大嗜好:烹调和下象棋。

他的夫人,名叫陈月儿,浙江金华人,在公社的拖拉机站当会计,好像是临时工。许夫人长得小巧玲珑,眉清目秀,朴素的衣着上,总是显得一尘不染。她对人讲,她不会做饭。所以做饭这个光荣的任务,就落到了许老师肩上。长期的实践锻炼,造就了他高超的厨艺。他摊的荞面摊馍馍,薄厚均匀,色泽透明,筋道柔韧,在羊肉汤里浸泡着吃,曾使多少人啧啧称赏;他炒的酸辣土豆丝,滑、爽、脆、嫩,再加上刀工细腻,油汪汪地端上桌,直让你垂涎三尺。许老师还有一样绝活,他会做榆钱饭。春天里,课余时,他约上几位同学,捋几篮榆钱回来,清洗干净,同白面和了,加上佐料,在蒸笼里蒸至恰到好处时,再用油炸辣子拌了,其味无比。在饥饿的年代里,这就是上等的美食,其香也汪洋,其美也恣肆。

那时候,许老师这样的国家干部,月工资也就是42元左右,国家每月供应粮食23斤(米和面)、香油1斤。每逢国庆、春节这样的节日,才能领到三四斤肉票。平日的生活就十分拮据寡淡。但许老师很会调理饮食,夫妻二人的日子过得还算有滋有味。有时,我们路过他家的厨房,一股浓烈的香味钻入鼻孔,在空气中漂浮着,久久不散。人们嗅到了,咂吧一下嘴,咽一口唾沫,在心里感叹说,许老师今天又炖肉了。

许老师在生活方面,有点“灰色”收入。这缘于他的爱好。他会下象棋,而且棋艺很高。他有一位棋友,是公社食品收购站的站长。此人姓田,长得高大壮实,脸膛上平滑光亮,闪烁着健康的色泽。我们经常看见他,像企鹅一样挺着便便大腹,来学校找许老师对弈。这两个人下起棋来,不是一盘两盘,也不是一小时两小时,而是下一整天,下一通宵,直厮杀得昏天黑地,难解难分。陈月儿常在旁边观战,有时摇摇许老师的肩膀:“收场吧,我饿了!”许老师就笑一笑,温柔地对她说:“厨房里有点剩饭,你先弄热了吃点,啊?!”陈娇嗔一笑,但有些悻悻地走了。

每当他家的玻璃罩煤油灯被放置在窗台上,映红了窗格,照亮了一片天地,人们就知道:许老师又要挑灯夜战了。夜里上厕所的学生、老师,懵懵懂懂地走出宿舍,来到冷寂的校园,看到这一片光亮,心里就觉得暖和,觉得亮堂。要是校园里一团漆黑,大家一定又是另一番心境。多少年来,我都在心里守望着这一片光亮。这人类生活的场景,一直在我心里无声地激越地嘹亮着,让我暂时忘却心怀里的忧愁和黑暗,而把目光投向远方,投向未来。

许老师和田站长的关系非常之好,隔两日不见,互相就有些想念。那时候,公社食品收购站的站长,用今天的话讲,是个“肥差”。每年农民都有交售商品猪的任务。他们把养肥了的猪用毛驴车拉上,交到收购站,换回几十元钱,好购置一些生活用品。看上去,农民还是有交售的热情。到了收购的季节,装有肥猪的毛驴车在收购站门口排成了长队。田站长显得很忙碌。这时,许老师就去帮忙。田站长看秤,许老师算账。他是数学老师,两只手同时拨打得算盘珠子噼啪乱响,目光里、脸膛上流淌着劳动的愉悦。收购完毕,站里就雇来屠户、帮工把猪宰了,用大卡车将猪肉装上,交到县里,田站长就完成了他一年的使命。许老师常常能从站上免费得到一些猪油、猪下水,甚至猪头、猪蹄。这些收入,极大地改善了他家的生活。我们去交作业本,或者去请教一道难题时,常常见他在炭火盆里烧烤猪蹄,或者在很大的一只水桶里清洗他的猪大肠。除了给我们讲勾股定理,讲一元二次方程,讲三角函数,与田站长对弈之外,这似乎成了他唯一的生活的激情。

我当时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因为“工作”的关系,和许老师多有接触。我语文学得不错,作文在学校里小有名气。有一天,他笑着对我说:“校长让每位老师写一篇批判资产阶级法权的文章,你替我弄一篇吧!”我找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东抄西抄,凑成一篇,交给他。他翻一翻,嘿嘿地笑着,签上自己的名字,就交了。过几天,又让我替他写篇评论《水浒》的文章,我如法炮制。他高兴地拍拍我的肩膀,还留我在他家吃了荞面摊馍馍。天长日久,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很融洽了。有一天,我斗胆问起他的身世,他竟鼻子酸酸的,眼圈有些泛红,我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冒昧。

但过了几天,数学课后,他又主动邀我到他的办公室。他说他父母都是铁路工人,退休前在银川火车站工作。他的两个孩子都寄养在年迈的父母家里。他说这里太艰苦,他做梦都想调回银川去。他还告诉我,他的真正爱好是文学,但是由于命运的阴差阳错,却做了数学老师。……他说着说着就有些激动,在办公室里翻箱倒柜,找出一本红色塑料皮的笔记本,说是他的读书笔记。他郑重地赠给我,说你可以看看,但要保密,不能让别人知道了。我如获至宝,把笔记本拿到宿舍,塞在被子里。晚自习下了,打上手电筒,在被窝里读起来。原来笔记里都是一些文学名著的阅读摘抄。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标题下,他摘抄了保尔·柯察金那段关于人生的尽人皆知的名言。还有一段描写风景的文字:“秋雨打着人们的脸,一团团饱含雨水的乌云在低空慢慢移动。深秋,一望无际的森林里树叶全落了,老榆树阴郁地站着,把满身的皱纹藏在黑色的苔藓下面,无情的秋天剥去了它们华丽的盛装,它们只好光着枯瘦的身子站在那里……”这美丽而苍茫的句子,抚慰着我孤独的心。许多年后,我曾在课堂上无数次面对我的学生,背诵过这一段话,并加上我初读这段话时的心境和当时的时代氛围的渲染,我的学生被深深地感动了,报之以热烈的掌声。笔记里还摘抄了许多高尔基的话、鲁迅的话、巴金的话、茅盾的话、冰心的话,都很美,都让我感到新奇,感到陶醉,感到来自天国的声音的启迪。枯寂、荒寒的乡校生活,出现了淡淡的玫瑰色。记得在巴金小说《憩园》的标题下,他抄录了书中人物姚太太的一句话:“给人间添一点温暖,揩干净每只流泪的眼睛,让每个人欢笑!”他还在这句话下面加上了红色的着重号。看得出来,他喜欢这句话。厚厚的一本读书笔记,伴我度过了中学四年的学习生活。

我发现,许老师在表面的冷峻威严下,其实隐藏着一颗火热而敏感的心。他并不是只会下棋、吃猪大肠的庸人。或者说,他的心包有一层硬壳,能破壳而入的东西极其有限,所以他在人们的眼中就显得冷漠、麻木。他每天都在读报,听收音机,密切关注着时局的变化。那时候,我们班里的同学退学成风。在学校里也确实学不到什么真正有用的知识,主要任务是参加生产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如此下去,还不如回家务农了事,挣点工分,给艰难中的父母分担忧愁。有一天,许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他郑重地告诫我,学要坚持上下去,他已预感到社会的大变革就要到来。记得他当时讲了许多深奥的话。他说,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他说历史的发展,虽然有时是以世纪、年代为步幅的,冬天有时显得有些漫长,但春天的到来,或许就像喝水杯掉在地上,咣的一声,春色就降临了。他边说边把一只水杯,就真的扔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许多年以后,我才完全明白了这些话的含义。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去世,学校里一切活动、所有的课都停了。许老师和我们一起戴黑纱、默哀、做花圈,直到9月18日追悼会开完。10月“四人帮”被粉碎,许老师和我们一起走上村街,高呼口号,欢庆胜利。他显得从未有过的振奋,气色也好了许多。他在课堂上,要求我们订购即将出版的全套数理化自学丛书,把过去耽误的知识补上,在新的起点上开始冲刺。我们吃惊地发现,他很少下棋了,和田站长的来往也少了。有一天,他喜形于色地告诉我:他回城有望。

1977年,我们升入高中,那年中秋节刚过,就传来了恢复高考的消息。那时,我们的数学老师换了别人,和许老师见面少了。高中毕业,我们一班学生或考上了大学,或考上了中专。生活在我们眼前展现了美丽的前景,但许老师却在我们心里有些淡漠了。少年嘛,就是那样,一有了美丽多情,就容易淡忘过去。听人说,1980年许老师调回银川,仍到铁路中学教数学,几年后退休。

直到1988年,我在经历了许多生活的挫折与困顿后,才又想起了他。但是,我得到了许老师已经离世的消息。

许老师退休后,积习难改,仍旧是下棋。有一天夜晚,他在小区路灯下的棋摊上与一位退休的法官对弈,激战正酣,有一个小伙子骑着一辆摩托车,手提一只黑色提包,前来观战。后来,他就把提包“忘”在棋摊上,骑车离开了。死的阴影一步步侵入生命的领地,许老师却浑然不觉。那只装满炸药的提包就爆炸了,一声巨响,结束了棋摊上几个人的生命,许老师也在其中。

后来,警方破了案,凶手是几年前法官办理的一起强奸案的当事人。他从监狱里出来,寻机报复,就找到了已退休的法官。

安葬许老师的遗体的时候,他的手、耳朵还有一些器官已经找不齐全了。陈月儿和两个孩子哭得昏死过去。

许老师有何罪过,竟遭此厄运。他是一个普通平凡的人,他热爱生活,循规蹈矩。用这个社会人们公认的尺度去衡量他,他是一个合格的人。那么死神为何还要跟他过不去?他爱好文学,却做了数学老师;他留恋城市的繁华,却被赶到了偏远的山区;他热爱生命,却走向死亡。这一切都不是他自己决定的。这人间公理何在?一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让我反复进行着痛苦的思考。

那天,我躺在单身宿舍的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前半夜听见潇潇冷雨,后半夜听见呜呜风鸣,头脑中反复出现许老师的身影。我想起他做的榆钱饭,想起他浑厚的笑声,想起他送我的红色笔记本……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死潜伏在我们的生之中。”他还说:“无论谙熟怎样的哲理,也无以消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以排遣这种悲哀。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的软弱无力……”

如此说来,我们活着的人该怎么办呢?我又一次想起许老师喜欢的巴金小说《憩园》中姚太太的那句话,这或许是他的理想。有这样的理想在,就让这世界聊以自慰吧!

同类推荐
  • 我的书(8):插翅的想象

    我的书(8):插翅的想象

    本套系列谈话录,精选同名视频节目《我的书》的访谈实录,由作者讲述创作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解读作品核心理念,揭示书里书外趣闻轶事。内容精选高点击量的节目,按照话题聚类结集成册,随新书上市而持续不断的诞生新的故事,其中包含大量因节目时长限制而未能发布的精彩内容,不失为一套贴近粉丝的专业导读图书。本书为系列(8),汇集童话主题图书的作者访谈,包括《小王子》何超等作者访谈。视频节目《我的书》,自2014年在优酷的大型视频网站上线以来,一直在读书节目中名列前茅。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青春呓语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青春呓语

    收录了多位名家的散文佳作。他们或在菲菲细雨中孤自吟唱,或在浪漫的暮春时节做着一帘幽梦,他们对匆匆流逝的时间充满无奈与惋惜,他们对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怀着无限眷恋,他们遥想他乡的朋友,他们思念远方的双亲……他们的笔调或轻灵,或俏皮,或沉着,还或者富有哲理,无论如何,总有些油盐酱醋蕴含其中,让人几多回味,几多思索。
  • 午夜的独舞

    午夜的独舞

    有的人有才无趣,有的人有趣无才,刘蕴慧有才有趣,更兼美貌美德,曾是许多人瞩目的“四有新人”。然岁月荏苒,转眼十年过去,新人似乎已有了些“资深”的味道。趣者,相映而成也,反正没刘蕴慧时,大家便觉相顾无趣。有个朋友说,刘蕴慧一走,南京城好像空了——她说的是我们这个圈子空旷了很多。刘蕴慧在南京大学读完作家班后,曾离开这里一年多。那的确是段黑暗的日子,大家人心离散,无组织无纪律,许多人仿佛已相忘于江湖。好在她很快又回来了,于是欢乐回来了,牌局回来了,火锅回来了,茶馆的品茗谈诗歌厅的声嘶力竭都回来了。
  • 情似菩提爱如佛

    情似菩提爱如佛

    《成长密码:情似菩提爱如佛》由幸福开花;月亮的味道;用我的安分等着你;幸福不是单选题;幸福的结局;幸福就是将错就错六辑构成。主要包括:幸福开花;甜蜜的拖累;我听到了幸福的声音;抱你走过红地毯;找回我们的幸福;那个一直被嫌弃的人去了;幸福的爱没有终点;结婚十一年等构成。
  • 等爱的槐花

    等爱的槐花

    《等爱的槐花》是散文集。我对好诗人一直怀着敬意,以能诗能文的家乡人黎杰为傲。他踏实生活,怀着热忱写作,其作品优秀而真实。同时,他又是自然万物的笔录者,人情冷暖的旁观者。眼下,文学的旗帜上猎猎作响的不再是信仰与崇高,而是消遣性、娱乐性、审美性或艺术性,快餐文化冲击着世人的视听,而黎杰的文字却如濯濯清泉,把世俗人眼擦得忒亮。
热门推荐
  • 炎天破凡

    炎天破凡

    吾炎天今指天而誓,有朝一日必六界称帝,逆转星河!让那万千修士,以我为尊,让这苍茫天道,为我所控!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大全集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大全集

    天下没有哪一个父母不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的,但无数事实证明,没有一个孩子是在父母的打骂中成才的。棍棒威吓可能会起作用,但只是暂时的,不会持久。只有父母会说也会听,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父母的一句话,可以照亮孩子的一生,让孩子的人生充满阳光和快乐;同样,父母的一句话也可以让孩子受到伤害,产生心理阴影。既然父母的态度和语言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所以作为父母,应当在孩子面前充当爱神和智者。《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大全集(超值金版)》围绕“如何说”、“怎么听”两个主题,结合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容易碰到的难题设置场景再现,并进行深度诠释。
  • 永久的我们

    永久的我们

    性格不同的几个人,他们陪彼此度过生活中的各种酸甜苦辣,各种欢喜忧愁,他们之间的感情也逐渐深厚…但不管经历多少,他们依然坚守着最初的那份纯粹…
  • 网游之全职窃神

    网游之全职窃神

    偷钱财,偷装备,这些只不过是小菜一碟而已。偷技能,偷属性,这就比较牛叉了。无职业者也没什么可怕的,只要剽窃职业特性就可以了,想成为什么职业就成为什么职业,随心所欲,这个不但逆天,还很爽。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偷”的最高境界是偷人,偷心,偷感情,达到这个境界才是最逆天的,这需要更加的努力,是个脑力活。凭借着一只可以晋阶的『崇高指环』,涂飞这个前途无光的无职业者在一个全场景模拟技术所架构的游戏世界中成就了一个传说。“其实我不是什么高手,只是一个扒手而已。”涂飞如是说道。
  • 闪婚老公轻点宠

    闪婚老公轻点宠

    当年为了所谓爱情和家族断绝关系,被未婚夫蛊惑为闺蜜当了三年枪手。换来的却是,未婚夫出轨闺蜜。伤心欲绝下,她随手就嫁了个护短的总裁老公,顺手吊打渣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叶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三叶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三叶集》作为一部德语文学文学翻译比较文学作品,分为第一部分论述德语文学、第二部分谈文学翻译的实践和理论,以及第三部分涉及比较文学。作者率先强调歌德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是第一个提出以德国文学为主体的德语文学是思想者的文学这一命题,从而阐明了它作为世界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根本特点和特殊价值。也在中国率先进行了德语中短篇小说理论及其作家、作品的研究,对中国读者了解、认识和欣赏德语文学擅长的这一体裁样式不无促进和帮助。
  • 争夺全天下

    争夺全天下

    主要写古代战争的残酷以及封建社会上层统治阶级的勾心斗角以及古代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以古代映衬现代生活的美好。
  • 战神联盟,联盟之羁绊

    战神联盟,联盟之羁绊

    战神联盟,至高无上!战神联盟,联盟之羁绊!战神联盟,永不磨灭之兄弟情!
  • 其实我是麒麟

    其实我是麒麟

    咦!穿越到狗的身上狗大王中二少年的异界游穿越狗身和妹子一起修仙的日子
  • 这群坑爹的前辈们

    这群坑爹的前辈们

    热衷于网络直播的林萧,某一天,一群仙外秘境的前辈闯入直播间内,至此,林萧开启了他作死之路。林萧:“心好累。”“肝好痛。”“眼泪都不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