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83900000079

第79章 迦陵仙音第八讲(2)

所以我们一定要能够深解义趣,要能够理解这一句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当体就是一真法界,当体就是我们的佛性,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都是诸法实相,都是圆觉妙心,都是真如佛性。要知道能说的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阿弥陀佛,所说的净土法门;能度众生的佛和所度的众生,都是诸法实相。能信的心和所信的法,净土法门;能愿我们欣求极乐,厌离娑婆,这是能愿,我们所愿的极乐世界;我们能持念佛、观佛的身语意三业,所持的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能往生的信愿行三资粮和所往生的四种净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和常寂光土,都是诸法实相。能赞的释迦牟尼佛和六方恒河沙数诸佛,所赞的阿弥陀佛依报正报的万德庄严,都是诸法实相。都是我一心本具,所以一定要敢于承担。敢于承担,是于第一义,心不惊动。

这样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一心持念,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极而空,能所双亡;心佛一体,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决定能够上品上生。

上品中生,达到理持,念而无念是不着相,三轮体空,没有能念的我,我执破了;没有所念的佛号,法执破了。无念而念,事相上面,又依然在不断地念,我法了不可得;而这一句佛号又净念相继,历历分明。一天到晚从来不夹杂,不间断。

妙行圣果,不可思议。妙行就是信愿持名、观佛、念佛,圣果就是临终佛现,接引往生。根据持名功夫的深浅,所感得的接引的佛和所生的净土不同。虽然是所生的净土不同,而又一生一切生。“不为见思乱故,感变化身佛及诸圣众现在其前”,你能够伏住见惑和思惑,没有断,能伏住,那么念佛成片,应身佛来迎,生凡圣同居净土。断见思惑,就能够事一心不乱,能够生方便有余净土。“不为二边”,不为有边、空边乱故,“感受用身佛”,报身阿弥陀佛,“及诸圣众现在其前”,往生实报无障碍净土和常寂光净土。

所以所持的名号真实不可思议。所持的名号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真心,就是我们的佛性。能持的心性,亦不可思议。能持的心性是什么?自性佛,自性阿弥陀佛。所以所持的名号,真实不可思议,因为即心;能持的心性,也是真实不可思议,因为即是佛。所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我们一定要了解。

这个上品中生,最关键是要能够“于第一义,心不惊动。”虽然没有广学多闻,对于大乘方等经典,没有学那么多,但是还是对于大乘法,非常好乐,非常欢喜,这是上品中生。

底下是上品下生。你看《阿阇世王经》,阿阇世王的业那么重,到临终后悔,忏悔念佛,一心求生净土,他都真能往生,而且品位还相当高,是上品中生。何况是我们呢?所以我们一定要求上品生,对于佛法真正地信人了,真正地透彻理解了,一定要求上品上生。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眷属,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

你看,这个条件又降低了。“亦信因果”,也深信观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而且世间世俗正见,业果如理取舍,不会诽谤大乘。但是他对于“于第一义谛,心不惊动”,对于大乘佛法的理解,那就达不到了,也没有提出那个要求了,只是“但发无上道心”,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但发菩提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来迎接,以及五百化佛来迎接,他所乘的是金莲花。

【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

那五百化佛都来迎接。前面的上品中生,是“佛及菩萨,俱时放光明,照行者身。”这个放光加持消业障,也是非常殊胜的。《无量寿经》光明遍照第十二愿、寿众无量第十三愿,都是介绍极乐世界的正报庄严,“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是故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亦号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等光佛;亦号智慧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隐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佛光照,佛光让我们现在能够闻到这个法,我们心开意解,很欢喜,就是阿弥陀佛光明加持我们。

“无量光佛”是光中含有真实智慧。日月的光明虽然有亮光,但是没有智慧。佛放出来的光充满智慧。佛把他自己所修行的,所修得的称性的般若智慧,用光明播散到十方。那众生蒙到佛光的照耀,就能够得到佛的本愿智慧的加持,也能够即念他佛成我自佛,显发自性本具的光明。

“无边光佛”是表示解脱平等,万法一如。

“无碍光佛”是表示无有障碍,因为本体清净寂灭,妙用自在,所以无有障碍。慈悲无障碍,所以佛光注照,就能够让众生身心自在,入解脱之门。佛光照很妙,既能够让我们增长智慧,又能够让我们欢喜自在。日月的光明,不管你怎么照,照不出自在来。这是佛光善好之处,善妙之处,非常殊胜之处。

“无等光佛”,因为殊胜到极处,佛陀的这种自性智慧光明,加持众生,殊胜到极处,没有能够跟它相比的,所以称之为无等光佛。

“亦号智慧光”,智慧光明破烦恼。

亦号“常照光”,寂而常照,有如如不动的本体,而又能够寂而常照。

“清净光”是能够加持众生舍离贪瞋痴,成就清净心。

“欢喜光”,令一切众生心开意解,得大安乐。

“解脱光”,让众生能够得解脱,能够离相修善,平等利益一切众生。

“安隐光”,安稳光加持众生,离生灭心,离生灭相。

“超日月光”,超过一切有相的物质的光明,超过日月的光明。

“不思议光”,不思议光是作一个总结了。

这十二种德号,以不思议光作一个总结,圆满包含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众生“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

这里面是五百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等,化作五百化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称赞行者,接引往生。“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

【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

他这个又差了一点了,一天一夜莲花才开,而且七天才见佛。

【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

虽然见佛身,但是对于相好,还不明了。这是因为智慧功德比前面的上品上生、上品中生都差了。

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的业重,那些殊胜的所依就渐渐地都隐没了。大昭寺的释迦牟尼佛像,加持力非常大,殊胜所依。有一个说法,药王山上一个天然石头上面,生出了一个佛像,一年一年生出来一点点。那个像完全生出来,大昭寺的佛像,他就隐没了。

这里面讲到了,“于众相好,心不明了。”

【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

要经过闻法修行,三七二十一天以后,才能够了了见佛,相好庄严。

【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

对一切法能够通达。世亲菩萨作了一个《百法明门论》,心王法有八个,心所法五十一个,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个,色法十一个,无为法六个,共成五位百法。事实上是概括一切法了,把《瑜伽师地论》的六百六十法,浓缩为百法了。这个我们不多讲,这里面的“百法明门”是说明对于一切法都能够通达了。

【住欢喜地。】

要经过三小劫,他才能够证得初地。

【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

上辈的三品。

【名第十四观。】

上辈三品要知道,都是因为遇缘好。他这个因缘好,他遇到大乘佛法,而且他又能够信乐,所以往生品位比较高。善导大师之前那些大德的判教,认为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乃至于中品上生,凡夫都没份。善导大师就告诉我们,其实如来心常愍念常没众生,上品上生凡夫都有份,不过是大乘极善的凡夫。

以前的诸师他们判教就说,上品上生是指四地到七地的菩萨,他们为什么这么判呢?什么理由呢?根据这段经文来看,“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你看上品上生的条件、根器、因缘、来迎和往生得益。你看往生得益,“生彼国已,即时见佛,自闻妙法,立登八地”。所以他们根据这个就判,起码是四地到七地的菩萨,才能上品上生。

为什么?根据那个忍。忍位呢?《仁王护国般若经》上面就说了忍法,初地、二地、三地得音声忍;四地、五地、六地得柔顺忍;七、八、九地得无生法忍;十地,等觉、妙觉、佛果位是寂灭忍。所以他们根据这个忍位来判断,你看,一生到马上就成就无生法忍了,那么起码也是四地菩萨,乃至于七地菩萨。所以四到七地才能够上品上生。他们是这么来判教的。

上品中生,他们就判为初地到四地的菩萨。为什么?因为也是看经文说,到彼“经一小劫,得无生忍。”上品中生去到以后,七日得不退转,应时飞行十方,历事诸佛,经一小劫,登八地。所以他们也根据这个来判,是初地到四地的菩萨才能上品中生。

这里面几个名相,大家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识要知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四十位,这个次第要经过第一大阿僧祇劫。我们经常说成佛,显教修行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你以为你现在皈依,就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你学这个显教,学这个普通的教理,你就可以成佛吗?不是的。如果你没有殊胜的加持,没有修净土,你不要说三大阿僧祇劫,你就尘点劫,都不一定成佛。为什么?

他说三大阿僧祇劫,是说初信位。你起码已经达到了初信位,初信位开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四十位要经过第一大阿僧祇劫;由初地到七地要经过第二大阿僧祇劫;由八地到十地是第三大阿僧祇劫。再到等觉位,候补成佛。所谓的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乃至于示现成佛了,还要经过百劫修行,来种相好的因,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证得妙觉佛果位。这是说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成佛。

善导大师以前的诸师判上品中生,起码也是初地菩萨(欢喜地菩萨)到四地,才能达到上品中生。他们判上品下生是种性以上,至初地以来的菩萨。种性我们以前讲过一个,前面讲了极乐世界的摩尼珠王、如意珠王、水流十四支。十四支,讲到了十四忍,十四忍其实也就是把《仁王经》上面的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和寂灭忍展开来讲的。

种性,又说五种性,三圣五性,有的说六种性。这六种性是指什么?种性以上到初地以来的菩萨,才能够上品下生。这六种性是:第一习种性,习种性是指十住位;第二性种性是指十行位;第三道种性是指十回向位;第四圣种性是指初地到十地。圣种性又有前面是三贤,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这是三贤;后面的初地到十地,这是十圣,三贤十圣共往机。再往上第五就是等觉性,第六就是妙觉性,妙觉佛果。

这里面的种性是指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这三种种性。以前的诸师判教认为上品下生,那是种性以上,初地以下,才能够上品下生,那是什么意思呢?凡夫没份了,是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十个位次的三贤位的菩萨才有份。如果你按照以前诸师的说法,上辈三品往生,我们凡夫就没份了。

对这个教理的闻思,一定要非常细致,要破除疑惑。善导大师如何破斥?

第一个破斥是,初地至七地的菩萨是圣种性,是法性生身和变易生身,已出烦恼之家,已出三界之家,已不再受分段生死之苦。譬如说上品中生是初地到四地,上品上生四地到七地,以前的诸师这么说。但是事实上,他们哪里还需要韦提希夫人来请法?因为他们已经成就了,所以都是法性生身和变易生身。法性生身是空无自性,变易生身是妙假随缘。变易生身,还有变易生死,但是他已出烦恼之家,已出三界之家,他不受分段生死苦了。

第二,初地到七地的菩萨,已经双修福德智慧,而且神通自在,可以变现十方。以神通力化现到十方,以变易生身到十方去见佛闻法,以变易生身到十方诸佛净土去闻法了。

第三,初地到七地是实证了实报庄严净土。他们已经实证实报庄严净土,分证常寂光净土,都能够常闻报身佛说法。初地到七地的菩萨都神通自在,哪里还需要韦提希夫人向佛请法,来讲极乐世界求生的方法呢?

所以善导大师在《八十华严》上讲,如《华严经》说,从初地至七地所行诸行,皆舍烦恼业。以回向无上菩提故,所以初地以上,七地已来都是法性生身和变易生身。他们已经舍离分段生死之苦,已经是二大阿僧祇劫双修福智,人法两空。到七地,前面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四十个位次,就是第一个阿僧祇劫;初地到七地是第二个阿僧祇劫。那么他到七地,两大阿僧祇劫,已经在双修福智了,人法两空了,都是不可思议,神通自在,游戏十方,度化众生的大菩萨。所以哪里还需要韦提希夫人来帮他们请法?

人法两空,《大智度论》上面说,生忍、法忍、无生法忍。你修众生忍,众生伤害你,你忍,安忍如如不动,可得无量福;修法忍呢?于生法心不惊动,可以得无量智慧。人空就是众生忍,法空就是法忍,所以说他们人法两空。双修福智,不可思议。而且还有一个方面是身居报土,常闻报身佛说法,能够悲化十方,须臾遍满,更忧何事?他们已经成就了。“更忧何事,乃藉韦提为其请佛,求生安乐国也?由斯文证,诸师所说,岂非错也。”善导大师驳斥,他们已经成就了,哪里还需要?当然示现往生极乐世界,圆满成佛,这是要的。但是这三辈九品都是为凡夫说的。

善导大师这个说法,说得非常透彻。可见上辈三品都是大乘凡夫凭阿弥陀佛愿力得往生。

前面那些法师的判教,为什么不圆满?他们不圆满的地方在哪里?因为他们都是以为往生西方靠自力。你看无生法忍是七、八、九地,你起码要修到四地到七地,一去到极乐世界就八地,就成无生法忍了。他们以为要靠自力,没有真正深入透彻地了解阿弥陀佛的宏深誓愿和愿力的加持。我们不要含糊笼统,这样读过去,混过去,一定要能够搞清楚九品往生的条件、理论,才能够毫无疑惑,毫无怀疑。

同类推荐
  •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 星云日记14:说忙说闲

    星云日记14:说忙说闲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十四册。收录星云大师1991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人生三昧”、“苦乐之间”、“说忙说闲”、“人生加油站”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报恩般若地

    报恩般若地

    本书是中国禅都文化丛书之一,讲述惠能不仅是佛教禅宗派的六祖,是佛教的一位大师和领袖,而且是中国禅学文化的创始人,是中国和世介思想史、哲学史上重要地方的思想家、哲学家。特别是,他创始的禅学文化,典型地体现了珠江文化的传统特质,尤其是在中古兴旺时期的思想文化意识。
  • 禅宗的基本常识

    禅宗的基本常识

    本书主要介绍了禅宗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禅宗的创建发展,还介绍了许多为禅宗作出贡献的高僧和一些著名的丛林清规的知识以及阐述禅宗文化的各个方面等同时还精选了历代许多富含深刻哲理寓意的禅宗公案。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幻世之三界六道

    幻世之三界六道

    一念万界生,一念宇宙灭!贫困山区的一名小学老师,机缘巧合之下得到无上功法,以五行阴阳,体解宇宙大道。幻世三千界,感悟真实人生!
  • 激励学生自信坚韧的励志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激励学生自信坚韧的励志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本丛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 掐指一算你命中缺我

    掐指一算你命中缺我

    本书是校园+玄幻呀,女主是个超级厉害的天师修道者,打脸情节绝对爽上天~但是女主体制特殊前期必须扮丑,没多久就会美回来滴,和男主的感情线也一定憨甜憨甜的,继续看一去相信我不会失望哒,~
  • 快穿之只此一世

    快穿之只此一世

    人生嘛,总有那么多遗憾的事,让人执念未消。顾惜嘛,就是那么个消除的人,以消除执念为生。什么炮灰青梅,悲情公主,倒霉龙女,什么后宫男主,玄幻修仙,娱乐大咖,还不是通通拈手而来!那个谁?怎么看你这么面熟,唉唉唉,怎么每个世界都有你!对于这样不要脸的反派大boss,顾惜表示——大神求包养啊!!!【ps:总的来说就是小白成神记,前两个试练任务是过渡,第三个开始雄起,主角1vs1,甜蜜追妻,欢迎收藏!】
  • 鹏魔王

    鹏魔王

    【起点第2编辑组签约作品】齐天大圣孙悟空加入佛门,是否暗藏玄机?三大菩萨弃道入佛,究竟是为了什么?混天大圣鹏魔王能否带领三界妖族,杀出一片光明的世界?书友群:52336113欢迎加入验证码请输:书友推荐好友佳作:《穿越之紫晴郡主》
  • 我真不是傀儡

    我真不是傀儡

    落枫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居然被炼成了傀儡!只不过,他渐渐发现了傀儡之身的好处,肉身坚不可摧,修行一日千里……他也开始愁了起来,为什么别人会怕毒?怕伤?怕痛?怕这怕那?他觉得,修行路,就应当一往无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许个愿末日就来了

    许个愿末日就来了

    白洛生日那天,白柠许了一个愿。“希望末日降临。”白洛吹灭蜡烛。“希望白柠的愿望能够实现。”然后末日真的来了......金手指是七日杀游戏,没玩这个游戏也不要紧,不影响阅读。PS:建了个群,有兴趣的可以加一下。群号是【197259995】
  • 古榕树下

    古榕树下

    毕业的季节,让我们开启时光机,重新回到那个我们挥洒汗水的青春......
  • 生世羁绊

    生世羁绊

    人设高冷的超级男模对上娇艳貌美的知名摄影话少腹黑的隐世神医对上神秘莫测的国际杀手他是半路出道的孤儿她是隐藏身份的千金由于一个任务,她结缘于他。因着他的身份,她一次又一次的靠近,只为……“你利用我!”他怒道“我……”她心虚了“还不止一次。”他咬牙“我……”再次心虚“那你就要对我负责!”声音洪亮,却显得有些底气不足“我……嗯?”怎么感觉这个发展不太对“你答不答应?”他侧目,有些不敢直视她无辜的双眼“……好。”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可她说不上来*听说泠家的千金订婚了众人表示不信听说泠家千金样貌丑陋,性格怪异且有神力,至今无一人见过其真容据悉,曾有一人见了泠家千金一眼,之后,这人便消失了,之后有人找到过他,可这人却失忆了,独独失去了关于泠家千金的记忆,像是吓疯了自此便传出泠家千金可摄人心魂,夺人心魄,甚是可怕众人纷纷猜测,不知是哪位勇士收了这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