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3900000030

第30章 网络传播与教育的一般关系

1.因特网技术与学校的特殊联系

如前所述,无论是从军事-科学的建构机制来看,还是从以个人电脑为表现形态的反主流文化运动来看,大学都曾为因特网的研制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网络传播所内含的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在各个方面所带来的时空观念的变化,与大学的开放气氛有着天然的联系。“从历史上来看,这种自我支配时间的自由在学院中也有一个先驱。学院总是保护个人自己支配时间的自由。柏拉图在界定学院与时间的联系时说,自由的人拥有skhole,即‘足够的时间。当他说话时,他能用平静而从容的语气,他的时间属于他自己。’”

由于特殊的原因和背景,因特网和相关技术在学校、尤其是高等教育中发展极为迅速。这与高等院校先于其他领域率先进入网络世界的事实有关,也与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有关。

首先是存在着大量的需求。除了传统的适龄青年的入学方式以外,许多人愿意选择半工半读,在职学习,或成长过程中先工作、后学习,甚至退休以后再学习的方式。

其次是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得人们的需求有了实现的途径,许多原本离我们很远的事情,突然像是仅有一步之遥了。对于学习者来说,浏览多媒体图书馆,参加远程讲座,接受电脑的指导,以及同遍布世界各地的人进行讨论,已经成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了。

再次是商业的考虑。许多投资人把在线教育视为一种新的商业机会,目光特别瞄准为迎接新经济挑战的“上班族”;政治家和大学管理人员则希望用较少的成本办更多的事,或者使新技术工具直接服务于赢利的目的。

现代远程教育既然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教育手段,对于一般的网络技能的掌握就显得是一种基础性的和前提性的东西了。美国政府在90年代初,提出将网络技能作为公民有权利获得的基本技能的要求,并认为政府有责任帮助公民提高这种技能。1993年在众议院通过的《1993年国家信息基础法案》中有这样的陈述:“高性能的计算机和网络可以在许多领域改变人们接近信息的方式,这其中包括教育、图书馆、政府信息分配以及医疗保健,但这需要足够的资源投入到研究和发展的活动中。……联邦政府应该保证通过研究和发展而得到的应用譬如高性能计算机程序直接为所有美国人民带来利益。……应该培训教师、学生、图书管理员以及国家和地方的人员使用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

2.从精英的研究工具到“公民权利”的提法

如果从因特网的发展脉络来考察的话,那么显而易见的是,进入90年代以后,美国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一般研究者和科学家进入网络、利用网络的机会,但起初还没有将这种进入和利用明确到作为一种“公民权利”的程度。随着克林顿政府政策的实施,以及1993年《国家信息基础法案》在众议院的通过,这样的状况发生了改变。

几年以后,当时确立的思想产生了实质性的结果,因特网与高等教育的关系进一步得到发展,这也是从高校精英的研究工具向一般的教育手段转变的实现过程。美国因特网委员会发布的《2000年因特网发展报告》对前期工作做了总结,也对以后的发展做了预测:“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向学生提供电子邮件和因特网的服务。到2000年底,580万美国大学生将联入美国大学网络。2000年初,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在学生宿舍里安装了连接网络的电脑,而1999年这一比例只有25%。”另一方面,美国高等院校中的信息支出将从1998年的31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50亿美元。诸如学生之间竞争的加剧,教育手段和服务的不断更新,学生需求的变化,教育机构使命的转变等等方面的因素,加快了高等院校中信息技术的投入,而因特网的发展和普及则是这种投入及其结果的集中体现。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将远程教育作为扩大生源的手段,远程教育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教育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部分。“目前在总值为2400亿美元的教育产值中,网上教育的产值只有3.5亿,但美林集团预测,到2003年,网上教育产值将达到20亿美元。”在这方面,处于发展快车道的典型例子是商学院。“网上教育最引人注目的例子是三所著名的商学院——伯克利的哈商斯学院,密歇根大学商学院和弗吉尼亚的大顿商学院提供的网上课程。预计这些学校的网上课程将从原先的电子商务课程拓展到本科和行政课程,最后到网上MBA。”这些新的网上教育家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因为在那里,高等教育将不再受教室、校园等有形条件的限制。

3.带有普遍性的做法

因特网的发展与教育的这种关系在全世界也具普遍性。在北美的加拿大,作为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国力的宏伟计划的一个基础部分,政府努力普及学校的因特网使用,以及对因特网基础设施的巨额投资。在欧洲,欧盟和许多国家都积极促进IT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利用因特网来服务于商务、教育和社会机构的目标。在作为早期远程教育实验地的拉美和印度,也是如此。拉美国家尽管仍然受到电信基础设施薄弱和政策不利的困惑,但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在因特网发展方面已居领先地位,除巴西以外,墨西哥和阿根廷紧随其后,“一些公司正在试图吸引低收入者上网,例如,Red Cietfica Peruana在秘鲁的主要城市中设立了公共的因特网使用亭,墨西哥的Todito。com向该国庞大的教育系统提供门户软件。”

印度的因特网发展也经历了政府支持、国有公司垄断、放松管制、私营门户网站成立等一系列过程。从60年代末就远程教育与美国签署双边协定以来,印度走过了自我转化为航天业和计算机大国的历程,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全印度广播电台(AIR)所属的电视台在1985年是90个,五年以后增长到250个——第一个播出范围覆盖全国的电视频道是1988年开办的——继续承担它的媒介教育功能。”印度政府和计算机产业界为因特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0年5月议会通过的《2000年信息技术法案》在提供了严格的网上安全措施的前提下,承认电子署名的合法性,并确认电子邮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通信方式。

中国的网络教育同样源于开放的远程教育,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设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开放的远程教育的开始。90年代以来,经过试点阶段,将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做法逐渐得到推广。2000年,教育部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设定了这样的目标:到2010年,要基本形成全国远程教育系统,同时继续将大力推进网络教育列为高校工作的重点。2000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院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该文件指出,全国31所试点院校可以自己指定招生标准和决定招生数量,可以开设专业目录以外的专业,有权发放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截止2000年底,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学生已达两万多名。而在一些发达的省市所作的网上调查表明,21~35岁这个年龄段的在职者所占的比例高达88.83%。”

4.网络传播与教育的一般关系

在迅速发展的网络传播和广大公众使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之间,教育既是基础,又发挥着中介的作用。网络传播和教育的一般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在以网络传播为基础的应用领域中,远程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的发展将特别带动包括教育在内在服务业的扩展,通过远程教育,可以连接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网站,提供教育方面的服务就容易多了。根据国际数据集团的统计,1998年全美有58%的两年制大学和62%的四年制大学提供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教育。当时预计到2002年,这一比例将分别增加到85%和84%。中国的第一个基础教育远程教育网——101远程教育网——创办于1996年,近年来高等院校、中外机构和企业竞相参与这个领域,它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在总体上,远程教育将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发生互换,使教育成为信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在相当程度上,未来的社会活动将处于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传播之中,电子政府、电子商务、电子娱乐、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本身,作为网络传播的主要应用领域,其正常运作的基本前提是掌握处理新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是公众对于网络传播的普遍适应性。在这个意义上,通过教育使网络技能以及其他相关的文化知识得到普及,这是网络传播能够获得有效利用和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第三,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播知识和技术培训,而且在于培育人才,提高国民素质,增加国家和民族创造力和竞争力,并提供有利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发展的园地。这一目的也适合于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的学习,适合于与网络传播相对应的教育。远程教育也好,作为网络传播之基础的一般教育也好,虽然各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最终目的都是利用这个新媒介所提供的新手段,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包括未来产业大军、科技人才和社会精英,等等。

就教育之为网络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说,并非仅仅意味着教育受网络发展的制约和带动,以及知识的创新、传播、转化和应用的空间将变得空前快捷和广泛;而且还表明,在网络社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将发生变化,创造性的智慧劳动、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服务乃至文化艺术创造将成为社会劳动的主体和领先者。也就是说,在网络社会的众多产业之中,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经济增长的新支柱也将日益转化到科技、教育和文化产业上来。

就“网络技能”是网络社会的公民从事其他活动的必要条件来说,教育是网络社会的生存之道,立足之本。其中最为明显的方面是:网络社会、电子社会中的教育必须有利于使个人学会适应新的环境,学会从新的环境中受益,并进而有所创造,否则就会落后,就会被动,就无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而获得自身和社会的发展。

5.网络资源的利用和一般教育水平的提高

网络是由网络人所创造的,这里的网络人主要是由一些精英分子、典型的知识分子、研究者和技术人员组成。与之相对的是网外人,也就是绝大多数的社会公众。在迅速发展的通信技术和信息资源与广大公众使用这些资源的能力之间,教育发挥着中介的作用。在目前阶段上,大致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理解“网络技能”及其和教育的关系。

(1)“网络技能”是“计算机技能”的延伸,它们从根本上都涉及确定、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所谓“网络就是计算机”的内在含义是:当网络将无数计算机相连之后所产生的合力再植入每台计算机,个人计算机的力量就会变得无穷大。就此而言,“网络技能”又超出了“计算机技能”。为了利用网络所提供的一切,我们不仅应该知道如何阅读书面文件(包括计算机文件),还应该懂得计算机通信,懂得如何进入网络、如何利用新的通信技术有目的地漫游网络、如何使用命令控制网络,也许最困难的还是如何将已经存在于大型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中的信息赋予意义。

(2)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网络,因特网的发展和普及加快了“网络技能”成为现代人之必要技能的过程,并使之成为学生教育经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里不仅有不可枯竭的信息量,有连结世界各地的网上交易和经济活动,而且有数千个讨论组,它们将对同样问题——政治、艺术、环境、医疗、教育、娱乐,等等——感兴趣的个人串联在一起。因特网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同时,也特别明显地体现出掌握网络技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在某种程度上,网络的发展是网络人不断地研制新的服务和技术手段、以便使网络大众化、使网外人便利地变成网内人(网民或上网用户)的过程。文件传输协议(FTP)、远程登录程序(Telenting)、考访器(Gophers)、广域信息服务器(WAIS)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相比之下,教育除了就如何使用这些新技术对人们进行培训以外,还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包括有不同的基础知识的教学程序,诸如理解网络信息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和能量、理解网络信息格式和内容的多样性、理解网络信息组织的技术标准、理解如何出于不同的目的而获得掌握和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等等。

(4)远程教育的特征是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教学资源的多样性,教学环境的虚拟性,教学过程的能动性和互动性,以及教学管理的超时空性,等等。它与正规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打破了学习必须与一个人和一个地方(教师和课堂)联在一起的模式。“它将扩大学生的世界,使他们有机会接触遍布国内各地的各种各样的数据库。他们将能与其他学校、其他课堂的远方参与者协同进行项目的工作。学生将有机会接触教室里的教师之外的众多专家。他们可使用他们的计算机和网络就一些专门领域进行数字化交谈或得到有关项目的帮助。”这是一个参与的过程,其中透露出计算机网络技能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在教育领域中的价值。

6.全面的网络文化能力概念的引入

就如何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一般教育水平的问题而言,也许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怎样将存在于个人计算机中的信息赋予积极的意义,或提高信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这后一方面涉及超出网络技能的知识和社会背景,它们也当属于塑造文化能力的范围之列。因此,除了网络一般技能的普及和培训之外,还应使受教育者掌握其他相关知识,诸如理解网络信息在全球信息资源中的性质和作用;理解网络信息在社会整体进步和个性生活方面的功能;理解网络信息运行的体制、管理和渠道;理解网络传播过程中的法律、法规和自律原则等等。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抵制包括远程教育在内的网络传播的负面作用——诸如由信息超载造成的“信息综合症”,由过分重视视听刺激造成的对认知-逻辑能力的阻滞,由长期沉溺于虚拟世界而造成的对现实世界的惰怠,以及网络犯罪和网络道德问题等——的积极的防范措施。

这些内容的目标是使公众获得比较全面的网络文化能力,它们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技能和知识,而是牵涉到网络社会的判断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其深层次上,是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相互统一。

无论是特定的远程教育,还是涉及网络传播的一般教育,都使教育创新的观念具有相当程度的紧迫性。这里,首先受到冲击的是教育部门和教育者本身:要求教育体制顺应时代的发展,迎接电子课堂的挑战;要求教师既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积极学习的引导者;要求研究人员不仅应该研究网络传播中的教育规律,还应该研究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层次不仅能够适应当前的需求,而且能够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同类推荐
  • 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我想,作为第一线教师,我们要紧的不是盲目地否定哪种教法,也不是去证明许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将某种教法不加任何更改就糊里糊涂地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使用。好的一线教师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广泛采集对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教师有必要集各家教法所长,结合自身的素质、个人性格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找到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同样是课堂,教师的心理状态各有不同。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讲,有的时候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这种课是一种享受。而有的时候,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忽而闭目瞌睡,忽而惊觉欠伸,这时的课则成了受罪。
  • 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

    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

    本书为作者多年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发展研究探索的所思、所想经系统整理后形成的文集。
  • “心学”教育思想与《传习录》选读

    “心学”教育思想与《传习录》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美国教育借鉴力

    美国教育借鉴力

    本书从亲和力、激励机制、社区协同等几方面,对美国的教育最新研究进行了编译并作了点评分析,并与中国的情况进行对比研读。
  • “东林学派”教育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

    “东林学派”教育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热门推荐
  • 穿梭万千位面

    穿梭万千位面

    行走于诸天万界,穿梭于一念之间。无数的光点即是无数的位面!在《生化危机》的世界里体验末世来临时的那一丝绝望;又或者在《死侍》中跟贱兮兮的死侍一起耍耍嘴皮……科技,神学,魔法……苏欣表示,我穿梭的位面都能写成一本书!哈?要我去复联位面干掉灭霸?抱歉,请拿块豆腐让我撞死……苏欣:不不不,这不是怂!…………【这个……支持一下,多谢。希望有人喜欢。】
  • 谁准你,忘了我

    谁准你,忘了我

    如果有来生,我愿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我看到这句话最想的就是你,可是你知道么,如果有来生,我终究不愿遇上你,如此才不悲不喜。
  • 我的穿越很平凡

    我的穿越很平凡

    我竟然穿越了,肯定是小说里的废柴流。嗯?我怎么随便说几句话就变成文圣了,怎么打一拳就成武圣了。还有这个颜值迷倒万千少女。
  • 末日药帝

    末日药帝

    他机缘之下获得上古修士逆天传承,得知地球不到三个月将会迎来一场末日灾难,开始抢占先机,步步为营……他能否在妖魔鬼怪和丧尸横行的末日中为人类撑起一片光明!随着地球体积不断地增大,灵气复苏,万物觉醒进化,人类失去了地球霸主地位,沦为下下层,普通人过着苟延残喘的日子,生不如死……是他在末日中带领着组建的宗门为人类杀出一片天地,为人类撑起一片光明!他就是舒鹏,被世人尊称为“青帝”!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醉萌

    醉萌

    --醉萌醒的太迟,名如睡。活的太累,名如罪。人若有罪,不如醉。人若要醒,不如觉。醉萌,从你遇见的那一刻起,精彩与您一同分享。仙幻,感悟,游戏,玄幻,言情,与您一同前往…
  • 甜蜜再恋:独宠蜜爱傻妻

    甜蜜再恋:独宠蜜爱傻妻

    堂堂黑手党老大的女儿,竟然被安排到一个陌生男人家里当保姆?有没有搞错!既然他敢接受自己,那就要有胆子接招才行,可为什么,她的阴招都在他不置可否的一笑中瞬间崩溃,难道,她遇到了传说中的克星?
  • 九龙覆天诀

    九龙覆天诀

    黑暗世界,有时候并不是黑暗的,这里处于天界的阴暗面,这里没有规则,没有法律,这里被天界的人称之为监狱,只要拳头够硬就是王道,曾几时洛川对这里是不屑一顾的,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也成为了一个囚犯血海的深仇无时无刻的在洛川心里萦绕,但残废的身体让他力不从心,不甘的执念从来没停下过,终于有一天他的机会来了”你想要力量吗我可以帮你,只要你付出一点小小的代价“就这样一个恶魔,开始诞生天地将被颠覆
  • 我真的不是圣医啊

    我真的不是圣医啊

    时德薪看着跪在地上的一个又一个人,抬头看了看天,防止眼泪掉下来,他表示他太难了,咋穿越到这具身体里了呢?不救会死,救……他会生不如死……
  • 混沌神晶

    混沌神晶

    主角:白天,侥幸获得了混沌神晶,并与混沌神晶认主。神器,灵丹、道符。想要什么自己做出一大堆。单挑?我先给你个几十万个初级道符玩玩,打不死你打痛你。(写的不好,有意见可以提,更新慢,可能各种问题都会出现,断更更是常有的事。慢慢来,不着急。主角名字也是随便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