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3900000003

第3章 传播:人类文化基本要素之一

20世纪的最后几年见证了网络传播这一新的传播系统的引入。网络传播使得信息的制作、储存、加工、传递和接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使得生产者、管理者、推广者、销售者、使用者、消费者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网络传播的发展提出了沿循理论历史和现实历史的发展轨迹,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维度对其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这样的研究又必须建立在对一些基本问题的厘清和认识的基础上。

传播究竟是什么?换言之是追问这样一个问题:传播作为人类的文化方式与人性的现实实现,到底如何可能进行?这一问题仿佛是不言自明的,也似乎没有多大必要来为传播下一个“万无一失”的定义。

然而,什么才是传播的文化学意义,却正是首先必须加以讨论与探问的。从文化学角度研究、认识传播这一课题,是能够扪摸传播之脉动和灵魂的学术正途之一。

我们认为,文化作为“自然的人化”,人类时空存在及其运动是一个四维结构。或者说:人类文化是由彼此联系的四大因素所构成的,它们是:物质、精神、制度和传播。

就文化的物质因素而言,首先是人类所处,所赖以生存、生活与繁衍和发展的环境——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是物质的;人类自身作为地球生命之最高现实存在与方式,以及由人类所创造的一切器物(包括产品、商品、工具与生产手段等)和该器物得以创造的条件,也首先是物质的。物质性无疑是文化之首要的、根本的特性。

就文化的精神因素而言,人类自身与地球上一切生灵、一切器物的根本分野,就在于人类是惟一具有精神生命的动物。人是两个生命即肉身生命、精神生命及其两者之动态联系的一个统一体。而哲人们所言人类乃“文化之动物”、“符号之动物”等名言,实质在于强调,人类作为文化之主体的无比优越的精神性及其精神意义。人脑作为地球生命之进化的最高成果,所谓“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就在于人类精神的独一无二的超拔性,人类是“精神的动物”。大脑的生命机制、功能及思维活动本身,无疑是物质的,而大脑的思维成果以及所谓心理,包括意识、潜意识、下意识、无意识、感觉、知觉、知性、理性、非理性、理念、观念、思想、意志与情感、想象、幻想等,都体现了人的精神性。肉身与精神(灵魂)及其动态的现实之联系,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人”。精神一开始就很“倒霉”,它注定要受到物质的纠缠与制约,然而,精神却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乃“精神之动物”的根本标志。人类所创造的一切,都具有精神性,仅仅是其精神性之程度不一而已。《易传》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精神、灵魂)、器(肉身)之统一,构成人之完整而现实的文化生命。人创造彼此相联的两个世界,即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精神世界、意义世界。这两个世界都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宗教之精神部分(上帝、佛、真主以及鬼神之类)、哲学与艺术审美等,构成了与人之物质世界相对立、相映照并超越于物质世界的精神性诉求,在这里,人将自己弄成了一个“精神性的东西”,天国、彼岸、出世间与地狱等等,都是人之精神“诗意地栖居”的文化方式。

就文化的制度因素而言,制度是人类文化的构成模式与组织范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总是存在、运动于一定的制度之中的。不同时代、民族的不同生产方式(包括人类劳动生产与人自身的生产繁衍),总是体现为一定的文化制度。制度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历史水平。如果说,物质文化在“物”、精神文化在“心”,那么,制度在“心”与“物”之际。不同社会制度、国家、政党、团体与分配方式等,都是文化意义上的制度的表达。制度的文明程度,是与文化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相联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固然重要,文化学意义上的制度及文明问题,也是文化自觉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不是只有物质、精神两元,它还包括重要的制度这第三元。制度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个人、群体与民族,国家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种种必要的、无可回避的现实关系,也体现了人的要求、利益以及人性发展、生产发展的文化水准。在文化考察中,制度是不应也是不能忽视的。

就文化的传播因素而言,尽管地球上自有人类而言,传播就开始了,尽管传播与人俱来,尽管传播是如此重要——它是人之现实存在的运动方式之一,无传播即无所谓人类,亦无所谓人类文化,可是,人们对传播这种文化方式多少有些漠视,传播学的晚成和不够系统成熟,就是一个明证。

这也可见于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中。自从1871年,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者E。B。泰勒(Tylor)首先使用“文化”(Culture)这一名词以来,关于文化的定义不知凡几。然而,综观种种文化定义和文化理念,则往往未将传播放入其视野之中。比如,泰勒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这里所述,没有任何文化学意义上的传播的影子,说明作为经典文化人类学关于文化的理解,不是动态和全面的。这种文化定义,缺乏关于文化的时间意识。“泰勒曾就文化传播问题写过几篇颇为引人入胜的论文,但在当时那种时代气氛中,未能引起多大波澜。”之所以如此,相当程度上乃是因为泰勒所说的传播,是仅就人类文化之发展是否仅从一个文化源之扩散这一问题而言的,并未认识到传播本身就是构成人类文化整体之基本要素这一点。V。巴尔诺在《人格:文化的沉淀》中也曾指出,“一种文化,是一群人共有的生活方式,是全部多多少少定型化了的习得性行为模式组成的构型,这些习得性的行为模式凭借语言和模仿代代相传。”这一关于文化的基本见解,尽管已经承认了人类文化可以“凭借语言和模仿代代相传”的这一面,然而并没有指出这便是文化之传播的一种形态;而且V。巴尔诺仅将文化理解为“一群人共有的生活方式”,这显然是不够的;还有,把文化看作“全部多多少少定型化了的习得性行为模式组成的构型”,这似乎也否定了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所必然实现的交流、改变与发展。V。巴尔诺在这里触及到了文化传播的问题,因为他毕竟指出并承认文化有“代代相传”这一点,但其文化理论在总体上是忽视传播这一重要问题的。与此同时,在文化人类学历史上,文化进化论、文化模式论、新文化进化主义、结构主义人类学、认识论人类学、阐释学人类学、符号学人类学、功能主义人类学与现象学人类学等,大凡都有不同程度地忽视传播作为文化之重要特性的缺失。

在西方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文化传播这一主题曾经屡次被人类学家提起并进行过“近乎失去理智的激烈争论”。但是,这种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欧洲人在新大陆接触到的文化是独立产生的呢,还是由于来自旧大陆的影响而出现的?”这说明,此种关于文化传播的理解还不是整体性的。而且当时的传播学说,有将文化传播之研究仅仅看作文化史研究的组成部分的偏向,正因为如此,新“维也纳学派”与文化形态学派,曾不适当地放弃了那个关于“民族特色”、“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圈”学说。

至于在中国,传播学还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传播学的零散和不成熟是明显的事实,尤其在当代中国学人的文化观念中,一般还少有关于传播的意识与理解。别的暂且不论,看一下《辞海》对于“文化”的解读就可明了。其关于“文化”的条目是:“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中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在阶级社会中,又具有阶级性,同时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成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影响。”这里关于文化思考的视野,显然没有将“传播”的文化属性、文化地位和文化功能容纳进去。

对文化而言,传播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任何文化形态及其文化属性,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存在与演替的。传播就是动态的文化样式,没有传播的文化是不可想象的。文化传播就是一种沟通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之共存关系的交往、交流,英语communication的意思,既是“交流”,又是“传播”。交流、交往,是人类信息、知识、价值与意义的传播。传播体现了人类文化之属性的流动性、发展性与时间性。文化之属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历史向人生成”的成果,文化属性的多层次、多侧面,是在文化之传播中得以现实、历史地展开的。文化之演变,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实现。

与文化属性相联系的文化形态、文化样式,一方面是文化属性的外在表达,文化形态与样式使文化属性“显出光辉”;另一方面,它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存在价值,也必然会在传播之中改变、发展它自己。传播是人性的历史地趋于完善,人作为文化的最伟大、最重要的成果,其生成与发展绝对离不开传播。传播既体现了个体与社会、与团体交往的需要,传播是打破个人之封闭的手段,是个人对孤独的拒绝,又是人的合群性的体现。社会是由众多个体所组成的,这种组成方式,就是社会制度,制度组织了人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内容,而传播将人的社会性体现得淋漓尽致,社会性正如人的个体性一样,是人性的基本构成。传播还是文化、人性、人格共性与差异的生动表达。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说:“许多人类学者都认为,要说明社会文化的差异与相似,最有力的解释是传播。”传播建立在人类各种文化形态、文化圈、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时代文化等具有同质机制、同质结构或异质同构、可以互为对话的基础上,传播即是人类文化既相异又趋同的明证。

传播的文化属性之重大意义说明,关于传播,人类不是要不要、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命里注定”的,无可逃遁的,在传播面前,人别无选择。

同类推荐
  •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本书是目前国内首部探讨20世纪以来全球知名媒体国际传播战略的教材。《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以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特别是国际战略理论为基本框架,结合媒体经营管理理论和国际传播理论,在描述BBC、VOA等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演变历程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这些媒体的主要国际传播战略。
  • 学习的艺术:如何学习和学什么

    学习的艺术:如何学习和学什么

    本书的目的旨在帮助以下几种人:结束学校生涯、希望尽快独立进入更高知识领域的青年男女;感到年轻时在学习的艺术方面缺少正确训练、渴望克服这一缺陷的人;在用脑方面接受过良好训练、发现可利用的业余时间很多,并渴望尽可能利用这些时间的成年人;为了过上体面生活、面临职业和生存转型的人。“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一句古老而睿智的格言,不过我想再加上一句:“学到老,活到老!”本书将向你介绍当今世界最重要而又最易被忽视的艺术——学习的艺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除了偶尔靠运气获得某些东西之外,其他一切都得依赖于这门艺术。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健康、财富和幸福。人类社会的所有进步都离不开学习。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民国模范作文(日记篇)

    民国模范作文(日记篇)

    民国小学生日记PK当代小学生日记。继“开明国语课本”之后,再现民国语文教育风采!101篇民国小学生优秀日记,展示不同的少年中国!给当代语文教育一面镜子!给当代青少年一面镜子!全面展现民国小学生所思、所历、所感、所悟。在民国老课本引起广泛关注,并火热畅销之后。近日,民国小学生作文又被媒体疯狂转载,同时与当代小学生作文进行了比较,引起了热议。民国小学生作文多数语言功底扎实深厚,视角高远,思想深刻,最可贵的是,较少虚假套话。
  •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虫之年代记

    虫之年代记

    古老的预言预示着一场惊天灾难,命中注定的三人组即将踏上拯救世界的道路。克服重重难关,向着最终的目标前进!
  • 一见钟情:承蒙时光不弃

    一见钟情:承蒙时光不弃

    她对他一见钟情,本以为不会相见。一场转身,意外再见。她能否放下心中所虑去追求他?他又能否接受她?谁说青春期的我们,就不会遇到爱情?匆匆的岁月里,你遇见了谁?一见钟情的转身,我们会不会相遇?
  • 城野之殇

    城野之殇

    毕业前的同学关系,在步入社会后会有个怎样的改变?变是唯一的永恒,它的根源是情是利,最终是情感动了利?还是利战胜了情?让她们将其进行淋漓尽致的演绎。
  • 无论如何不停步的生活

    无论如何不停步的生活

    一段爱情故事,牵扯到几个人,也许有道理,也许没道理,希望给你启发,凡事放下,凡事快乐,夜色常美,生活继续。
  • 都市雇佣兵王

    都市雇佣兵王

    一卷雇佣兵王的传奇画卷,谱写热血沸腾的都市生活。他卓越的风姿引得各路美女竞相折腰,御姐,萝莉,女警,千金大小姐纷纷投怀送抱。一双铁拳,无数太子哥们,纷纷跪地求饶。浅水困不住蛟龙,是龙,终究要龙腾四海,翱翔九天,叱咤风云。且看一代雇佣兵王高歌凯进,横行都市,御美四方。这是一个浩荡热血男人的故事。
  • 绝代风华:傲娇废柴惹不起

    绝代风华:傲娇废柴惹不起

    她,落叶七,落家最最无能的七小姐,受人百般凌辱宁死不屈;她,落叶七,21世纪现代毒医杀手,身居高位让人只能仰视。当七小姐死去,当七小姐重生,落叶七已经不是当初那般可悲。虐渣爹,训贱妹,落叶七只想出口气。无事一身轻,落叶七不喜欢麻烦,了无牵挂改头换面浪迹天涯。为什么一身男装也能美男环绕?当遇到了自己的真爱,别扯了,好好把握!
  • 王者天下荣耀

    王者天下荣耀

    一剑,屠生灵;一剑,灭万物;一剑,斩天地!
  • 环球风情

    环球风情

    这里有神秘诡异的百科知识等你阅读,这里有扑朔迷离的背后玄机等待你的发现,这里有鲜为人知的惊险内幕等待你的探索,这里有匪夷所思的灵异事件等待你的追寻。
  • 孤岛惊魂:赦免

    孤岛惊魂:赦免

    密林中狂奔的追捕、挂满文身人皮的墙壁、将头部浸入水中的洗礼、写着“罪人”的房子……在末日教会“伊甸之门”发生的一切,震慑着每个希望镇的灵魂。在美国蒙大拿州希望镇,这里看似美丽平和,实际上却被狂热的教会“伊甸之门”统治。当地的猎人威尔,曾经在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被“伊甸之门”救下。他被教会安排寻找玛丽·梅,却发现教会已经不再是当年救他的教会。他们将如何抉择,是选择抗争还是选择隐忍,这将影响希望镇每个灵魂的命运。一场艰辛绝望的、逃亡罪孽的旅途之后,希望镇将迎来末日的统治,还是平静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