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34200000002

第2章 倭刀沉沙——明朝台湾抗倭战争 (2)

从朱元璋登基开始,“扎篱笆”工作就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到洪武二十年,明王朝在北至辽东半岛,南至广西北部湾的漫长海岸线上,一共设置了五十八个卫,八十九个所,安置战舰两千多艘,精锐部队三十万人,在整个的中国东部沿海,打造出了一条当时世界上最坚固的海上防线,从明朝洪武五年开始,沿海明军就陆续有了歼灭倭寇的战报,明朝洪武十年以后,倭寇对浙江,山东,辽东地区的入寇,也多以失败居多。打游击战的倭寇,真碰上正规军的明军,硬碰硬打当然不是对手,像过去那样“打一枪换个地方”,这条防线修的面面俱到,换个地方照样挨揍,朱元璋苦心修起的“篱笆”,貌似是无懈可击了。

不对,还是有一个漏洞的——台湾。

因为朱元璋的篱笆是沿着海岸线修的,但台湾却是一个岛,朱元璋的篱笆扎的再紧,也不能跨过大海,把台湾岛也“包”进去。

这下就让倭寇找到漏洞了,再来中国开工的时候,别的地方不去,先去台湾岛和澎湖列岛,明朝要是防备的严实,就先窝在岛上看看情况,明朝稍有松懈,就趁机进兵捞一票,反正台湾岛上有居民有粮食,倭寇千把人,给养补充能供得上,耗个十天半月没问题,退一步说,就算是进不了中国沿海,临走在台湾捞一票也值了。

这就麻烦大了,澎湖虽有明朝的“巡检司”,但兵少势孤,用以自保都难,哪有能力攻击倭寇?请求战友增援?小心中了倭寇的“调虎离山”,你沿海的船队刚出动,说不定人家就乘虚而入了,往台湾调兵?台湾当地人口稀少,增了兵粮食给养供应都困难,不说岛上百姓要勒紧裤腰带,单是来来回回的运粮食,这成本核算可就亏大了。洪武十八年,十九年,倭寇连续两年窜犯福建,都是用的这招,先扎在台湾,然后找机会在福建“叼一口就跑”,来来回回的在福建与台湾岛之间搞起了折返跑,直把当地明军折腾得疲惫不堪,特别是洪武十九年七月,倭寇以台湾岛为基地,在福建沿海连续转悠了一个月,数次声东击西,相继抢掠了漳州,泉州,福州,兴化,厦门等地,赚得盆满钵满后方才扬长而去。战报传到明朝都城南京后,气的朱元璋暴跳如雷,破口大骂当时的闵浙巡抚汤和:“开国功臣,竟奈何不得区区倭奴”。

可骂完了还是要解决问题,说汤和无能这是气话,仗打成这个怂样,一是倭寇太狡猾,二也是台湾这个“漏洞”太难补。

所以,朱元璋再次“农民思维”:难补,那就不补了。

不就是篱笆扎不着吗,那你别在篱笆外面,搬到篱笆里面来不就行了?

当然,不止朱元璋这么想,此时明王朝内部许多“名臣”也这么想,比如后来当过“皇太孙”朱允炆老师,又当过大明王朝兵部尚书的黄子澄,此时虽只是个翰林院编修,却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此时也大胆上书言事,认为“小琉球汉夷杂居,孤悬海外,守之徒耗钱粮,不如迁其民以收抗倭之效也。”正中朱元璋“农民思维”下怀。

说中了就办事,洪武二十年下旨:澎湖巡检司裁了,兵撤了,人都强制拆迁了,快裁快撤快拆,不让鬼子抢走一粒粮。几代台湾移民的财产,房屋,粮食全毁了,台湾“一夜回到解放前了。”当然,身为苦出身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很理解移民们的难处,迁至福建安置的台湾移民,家家给地给房子,“拆迁费”也发的足,明朝初期朱元璋重手肃贪,敢贪污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也稀少,总之还算是日子过得去了。

当然,台湾“被搬家”,在当时只是朱元璋抗倭战略里的一环,这个整个的“战略”就是今人所熟悉的明朝“海禁”,为了防备倭寇入侵,明王朝禁绝了一切民间的海外贸易往来,严禁沿海边民出海,以防与倭寇勾结。同时强化官方贸易,特别是与日本之间的“朝贡贸易”,把两国的经济往来,作为逼迫日本限制倭寇的外交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台湾移民们纷纷“被搬家”,但明朝此举,并非是今天某些学者论证的那样“放弃台湾”,台湾当地的“原住民”高山族,诸多部落纷纷接受了明王朝的册封,《明实录》纪录过的泰雅,阿雅登部皆曾入京朝贡,明王朝都是“以土司之礼待之”。明朝永乐时期,日本“北朝”大将军足利义满(就是《聪明的一休》里被一休耍弄的那位)就曾遣使招抚台湾基隆原住民首领,非但未能成功,当地原住民更是向明王朝汇报此事,永乐皇帝朱棣也曾为此遣使申斥日本,虽是孤悬海外,但台湾“原住民”对中央政府的忠诚,可谓赤心不改。

“被搬家”初期貌似很有效,台湾岛“被搬家”的次年,明朝福建“备倭军”就打了一个打胜仗,在福州歼灭倭寇数百人。之后,随着明朝国力的日益强大,以及“朝贡贸易”的巨大利润,日本方面开始主动禁绝本国倭寇侵扰中国沿海,甚至数次主动派兵抓捕倭寇送给明朝治罪,倭寇之祸,暂且收敛。台湾“被搬家”的效果,看似立竿见影。

确实是立竿见影,只不过,是反着的……

有关台湾“被搬家”的恶果,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看的非常清楚,他在《天下郡国利弊书》里就曾感叹:台湾被搬家的结果,就是白白让出了这块倭寇往来必经的战略要地。这道理很简单:台湾地理位置特殊,是倭寇入侵广东,福建地区的必经之说,岛上有人在他要来,没人在他照样也要来。你驻兵他会来,你撤了他更来。不止如此,明朝沿海的海盗,逃犯,也纷纷把“禁区”的台湾岛当成了避难所,犯了事就只管朝这跑,明朝海军来回巡逻跑断腿,却一样是防不胜防。戎马一生的朱元璋,在“台湾问题”上,却干了一件恁傻的事。

当然,“恁傻”的还有那位跟着瞎出主意的黄子澄,他后来辅佐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面对燕王朱棣的叛乱,身为兵部尚书的他却傻主意不断,虽然尽心竭力却总是帮倒忙,害得朱允炆最后活活丢了江山。傻人,放到哪里总逃不过一个“傻”字。

而在台湾方面,明王朝的“傻主意”也很快遭报应了——在朱元璋过世仅一年后。

明朝建文二年,即公元1401年,正忙于和四叔朱棣争皇位的明惠帝朱允炆,背后却遭了日本人的刀子——是年八月,大批倭寇以台湾岛为基地,对明朝福建,浙江,广东三省再次展开大规模侵扰,此时明王朝东南地区大批军队正调往北方参加对朱棣的作战,沿海防务空虚,倭寇背靠台湾岛,来来回回牵着明军的鼻子走,“兵至倭退,兵退倭兵复又来”,整整两个月,倭寇连续袭扰明朝东南沿海宁波,温州,泉州,惠州,海口五大城市,在中国东南沿海轻轻松松的搞起了“自驾游”,日本历史学家田中芳树在记录倭寇入侵时承认,当时日本侵扰中国东南沿海,有两个重要的落脚点,一个是今天毗邻韩国的对马岛,倭寇以此为基地,窜犯朝鲜半岛以及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地区,另一个就是中国的台湾岛。

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这位皇帝在位时励精图治,明王朝的综合国力较朱元璋时代又大大增强,对倭寇问题,朱棣也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一面对日本展开“外交攻势”,用“朝贡贸易”继续笼络日本上层,一方面也采取强硬措施,全力绞杀窜犯中国沿海的倭寇,特别是永乐十七年,明军在辽东望海窝全歼了入侵的两千倭寇,导致日本倭寇元气大伤,因此他在位时,日本方面极少有倭寇窜犯,只能夹起尾巴与明朝做生意。

对台湾岛,朱棣也没忘了惦记着,永乐时代震惊世界的“郑和七下西洋”,其中有五次都曾在台湾岛停留,郑和舰队不但在岛上补充淡水食物,更接见当地部落首领,宣示明王朝主权。朱棣更通过日本使者转告当时日本的实际统治者足利义满,声称“澎湖,小流求之民,皆朕子民,不可欺也。”总之这段时间,慑于明王朝强大的国家实力,外加日本此时“北朝”平灭“南朝”,国家短暂统一政治暂时稳定,一时未敢造次,多是老老实实与明王朝做生意。

老老实实了没几年,日本人做生意也不老实了。

强硬的永乐皇帝朱棣过世后,继位的明仁宗朱高炽是个守成之君,不到一年即过世,之后的明宣宗朱瞻基,也是一个不愿多生世的人,加上此时明朝海疆承平日久,所谓的倭寇入侵,也就不像早年那般感冒了。明朝人好了伤疤忘了疼,日本人却渐渐开始得寸进尺,早在宣德四年,日本朝贡使团就在南京发生了打死中国商人的事件,朱瞻基“襟怀宽广”,下诏从宽处理,仅让日本凶手赔偿了一百两白银了事。两年以后,日本贸易使团竟然公然在山东劫掠商队,杀死商队成员抢劫货物,朱瞻基也一样赦免不办。

明朝“宽容”,日本人却越发蹬鼻子上脸,本来明朝与日本的“朝贡贸易”,对日本商队的规模,人数,携带武器,都有严格的限定,朱棣在世时,日本人老老实实守规矩,半个“不”字都没有,朱棣过世后,日本人就开始“违禁”,经常是大批船队携带武器来中国“做买卖”,开了价不许你还价,价格谈不拢就直接犯抢,明朝官员稍有抗议,日本人随即就把脸一板,扬言要带大批倭寇来华抢掠。连霸道带吓唬,每次都能逼的明朝方面忍气吞声,当年制约日本的“朝贡贸易”,搞到明朝中期的成化,弘治时期,反成了明朝人自己的作茧自缚。当然,强买强卖的日本人同样不老实,明朝正统四年,就有一支日本商队打着“朝贡贸易”的名义,突袭浙江沿海。攻破台州,宁波,定海三城。一路杀掠无数。而原本就是倭寇侵华“中转站”的台湾岛,更成了日本人这一时期的工具。

朝贡贸易时期,地理位置特殊的台湾岛对于日本人着实重要,日本本国各类史料都记录,日本大批武装船队来华“贸易”时,其大部队多停靠在台湾,澎湖列岛观望,先派小股船队至南京“贸易”,若发现明军防备不严,则大部分随后跟进,对中国沿海伺机进行劫掠。而一旦倭寇遭到明军沉重打击,甚至面临遭围歼的灭顶之灾时,一样还是在澎湖,台湾“望风”的倭寇船队前来增援,帮助同伙突出重围。台湾岛上虽有忠心耿耿的“原住民”,但岛上地广人稀,原住民多是原始部落,实在不是倭寇的对手,对于倭寇的窜犯,也多只好坚守自保了。倭寇在明朝成化十三年,弘治十二年两次对浙江,苏南发动的两次大规模袭扰,都是在明军即将歼灭敌人的情况下,遭到来自台湾岛的倭寇舰队袭击,最终功亏一篑。对此,明朝弘治元年的福建巡抚林俊就曾在给明孝宗的奏折里痛陈:澎湖周遭,今海贼倭寇聚集,来去进退多凭依也,故倭寇屡剿屡不平,实因此也。”

明朝立国早期对台湾的政策,以及台湾早期遭到倭寇侵扰的历史,无论在当时人的观念里,还是在后代史家的各种记录中,都没有被当成一件大事。倭寇侵扰?不过是几个毛贼作乱而已。被搬家?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明朝历史上不算稀罕事。比如台湾“被搬家”的同时,明王朝还曾迁移江南,湖广地区的大批人口到北方屯垦,南宋时期人丁繁茂的湖北,湖南地区,一度竟成了“无人区”。明朝建国后的历史风云变幻,大明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台湾貌似只是芝麻粒大小的一个点,倭寇侵扰,对于大明朝的国土来说也不过是挠痒痒,对比看来,确实小的很。

如果说历史也是一部电影,那么这时期的台湾,确实只是一个龙套,波澜壮阔的风云变幻中,连个特写镜头都捞不到几个。但历史却同样是一个高超的编剧,前面故事情节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没准什么时候,就会成为影响剧情的大人物,甚至是一段故事情节的主角。跑了上千年龙套的台湾,在中国历史的这部大戏中,伴着零零星星的战火,轻描淡写的故事情节,却最终成为了一个主角。因为与他相关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东南海防问题,更不止是几个打家劫舍的倭寇,而是牵连着一个中国从未经历的新时代,它是一个细细的线头,在未来的历史中,牵起这个时代,牵动整个中华的变局。

这个新时代的名字,就是大航海时代。

同类推荐
  • 梦里闯三国

    梦里闯三国

    三国洪流,英雄辈出。是怎样的意外,让赵子龙不再愚忠刘备,转而开创自己的天地。收典韦,降徐晃,高览慕名来投,荀攸,郭嘉更是拜服;遇甄姜,逗甄宓,美人扑面强袭。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更多精彩,尽在梦入三国。然最精彩的却是神秘的遁甲天书,一个梦是真是假,赵云能否突破梦境找到心中的答案,能否乱天成功,是梦碎从此消散,还是与众老婆逍遥快活?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四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四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立唐

    立唐

    【起点】一个普通的八路军战士牺牲后穿越到了隋朝,成为混世魔王程咬金,他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一个全新的唐朝,一个更强大更独立更有侵略性的唐朝,征高丽,灭日本,平突厥,收吐蕃,征南方群夷,收西域诸国,对抗大食,平分东西天下。这个唐朝注定要与众不同,因为他的创立者是一名八路军战士,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本人第一次学着写点东西,蒙起点编辑青眼,竟然顺利签约,这是给我的最大的鼓励!让推荐和收藏来得更猛烈些吧!!!谢谢“随便聊聊”支持的群53682688
  • 历史快餐.远古时期:文明起源

    历史快餐.远古时期:文明起源

    人类最古老的“四个文明诞生地”,分别是黄河中下游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中下游流域、尼罗河下游流域。从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人们似乎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最古老的文明都是诞生在大河边的。但是,真的是这样的吗?答案应该是不确定的。因为,人们也可以这样来问,为什么世界上其他的大河边没有出现这样的文明呢?诸如长江、亚马孙河、刚果河、密西西比河等等,在这些著名的大河旁,又为什么没有诞生出伟大的文明呢?
  • 归楚

    归楚

    幼时目睹母亲被杀害,楚立注定走上一条复仇之路,沉寂十年之后,他冷血归来,开始手刃一个个仇人。只是随着报仇计划的推进,他发现了更多难以承受的阴谋,这时,楚立又该何去何从?历经生离死别的磨难之后,楚立奋力站上权力的巅峰,最终天下归楚,成就皇图霸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一朝乌云悲少年,谁人能护可怜人!楚立不是可怜人,只要他想,整个天下都是他的。可怜可恨的是世间的人!
热门推荐
  • 武弑诛天

    武弑诛天

    徒手撕裂天穹,一怒天地变色。即可只手遮天,亦可御统天河。一代天骄云铮,被奸人杀害,不幸陨落。几千年后,他重活于世,复生于幽州城一纨绔少爷体内。从此世间少了一个废物,多了一个天才。习无上神功,觉醒龙族血脉,一步一步轰杀出一条通往武道至强者的不朽之路!神佛避让,诸圣畏惧,万族诚服,这便是我云铮的道路!(新书开坑,存稿20W,每日稳定更新,求收藏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颜夕1

    颜夕1

    在他身边的十年,尘埃落定,情愫早埋。而对于他,她只是一个曼妙的身体,胭脂红的礼物,江湖路,人面如霜。她终于奋起反击,以绝艳对峙无情。
  • 携手走在情字路上

    携手走在情字路上

    陈夏明和杨雪,相识一年,高考后开始恋爱,两人在不同的城市上大学,经历大学四年的考验,接受了异地工作的挑战,爱情路上,长跑7年,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他们一路走来,见证了爱情的伟大。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在世界遇见你

    在世界遇见你

    我们身边每一个人遇到的几率都是七十亿分之一。而对于林幼菽来说李天佑是太阳,她认为也许再也无法遇见比他更好的人,因此她整整等了八年。知道遇见了顾辰逸才发觉也许黑夜的星星才是她心中的那道光,在最孤寂的时候陪伴她的繁星。不要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因为你也会因此错过繁星。
  • 命运齿

    命运齿

    本是普通农家里的孩子,却无意间与命运的齿轮勾上联系,究竟是好是坏?一个锦衣玉食,活泼潇洒;一个穷苦贫困,少言寡语;是友是敌?命运的齿轮,正在悄悄的转动着……
  • 清美卒马

    清美卒马

    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经历,生存、活着,只要坚持一切都有可能。
  • 我最想要的口才书

    我最想要的口才书

    说话人人都会,但不见得人人会说话。一句话说得好,可以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不好,可以说得人跳。一句话可能化敌为友,冰释前嫌,化干戈为玉帛;一句话也可以化友为敌,引发一场争论甚至导致一场战争。所以,你仅仅能说还是不够的,还要会说。那么怎样才是会说话呢?这正是我们出版本书的目的。本书用精练的语言、睿智的话语、全新的理念,深入浅出地向您透露了胜人一筹的说话本领,每一小节都结合相关理论和经典案例为您讲述一个个短小而又生动有趣的口才故事,以便让您在闲暇之余随时翻阅,并在此基础上感受到拥有上佳口才的迷人魅力,希望为您走向辉煌的人生提供最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