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26900000213

第213章 点将

十月初六,汉家军驻扎昌平城外已经两日,于望没有听闻卢督师从京师回转,但是各路援兵倒是陆陆续续的前来报到的有不少。

此时,不仅后续有山/西、大/同的兵马到来,就是京畿附近的密云总兵唐通,蓟镇总兵白广恩,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山海关总兵马科等人也率兵云集于此。

一时间,昌平城外旌旗遍布,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都是军中营帐,各路入援的官兵扎下的营盘无边无际,似乎有看不到尽头的感觉。

都说人多胆子壮,大军云集,本来对于抗击鞑虏,士气低落的各路官军的胆子也肥了起来,纷纷为自己打气、嚎叫道:如今“十万大军”囤集,清兵不来则已,一来必定给与当头痛击!

随着众说纷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谣言”到处飞快流传。但是于望怎么听闻都有股色厉内茬的味道,昌平现在到底有没有“十万大军”先不去管它,这些消息里面似乎隐藏着一个意思:清兵大爷,清兵爷爷!咱昌平现在有这么多官军,你们就行行好,别的地方,你们大可去得,这昌平,您老人家还是不要来了罢!

不然为什么说清兵“不来则已”呢?既然有如此雄军聚集,想给鞑子痛击,好办,出去追击啊!何必等鞑子上门呢?

况且,于望在昌平左等右等,朝廷诏令中的“关宁军”,到目前为止,是连个影子都没有看到。据于望手中的情报,这关宁军倒不是没有入卫,军队是来了,不过,他们兵分二部,分别驻扎在宛平和卢沟桥地带。

关宁军为何不到昌平报到?这其中出了什么变故,是谁人也不知道。

既然友军云集,这么大的场面,在于望眼里可谓是空前盛况,当得仔细观摩。于是于望这两日除了安排下执勤、操练的日常任务后,就是率领一众将官出去到处观察各处援兵的扎营情况。

然而在汉家军众将官的眼里,这些各处援兵扎营的太没有序列了,他们各自为阵不说,扎营也是扎堆。一个营地紧挨着一个营地,似乎这样就有安全感。

尤其是靠近后方的地盘,哪怕是土地干涸,没有水源,完全不适合扎营的地带,那些主将也是抢破了头,有几次友军为此险些大打出手,原因很简单,让别的友军顶在前面啊!

其中,汉家军驻扎的地带,也有友军试图前来抱团取暖,然而,于望岂能容忍这些乱糟糟的友军前来祸害?他明确的告知友军,在汉家军附近三里地带,必须保持空旷,必须有运兵快捷的通道,必须要有军阵厮杀能展开的地盘,所以,对于友军的前来“好意”,还请回!

在几次驱逐“向我靠拢”的友军后,顿时汉家军在这些友军中成为了异类。看着昌平城东,就汉家军几千人马“孤悬”在大军之外,不仅各地援兵主将侧目,就是那些普通官军也是纷纷幸灾乐祸,纷纷道:枪打出头鸟,这个于望,不过区区游击,居然架子如此大?也太他/娘/的不知好歹了!也好,真等鞑子兵来了后,死的第一个就是他!到时候,爷爷有的是时间看热闹哇!

看着云集入援的各主将纷纷各自为政,各自既靠拢友军又戒备友军的作态,根本没有统一有效的指挥系统。城外那大片大片的军营连绵数里,旗号纷杂,根本无左右前后营阵之分,难以分辨某营某部,更不要说有什么中军大营之分了。

如此乌合之众,一旦鞑子进击,一旦官军崩盘,这么蚁聚在一堆,现在他们看起来是安全,但是到了逃命的时候,都挤在一堆,又有多少人能跑的了?

看着重重乱象,汉家军各级将领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于望默然,对此只是说了一句话:“求人不如求己!”

如此,在观望了两天后,于望再也没有兴趣出去巡查,只是紧锣密鼓的安排营兵轮流出营操练。汉家军如此动作,又引起了附近前来入援的各地友军的怨声载道。因为目前没有什么战事,这些入援的友军为了节省体力,普遍是日上高杆也是在营里卧睡不起,而汉家军的军士们,则是一大早就起来,列阵在营房外面操练。

其操练时的杀声震天,其骑兵的来回纵横奔腾,不是扰人清梦么?这些友军各自值守营房的哨兵除了懒洋洋的向汉家军方向观望一下,就再无动静。而酣睡在营房内的官军无不是破口大骂。

和汉家军一直保持充足的吃食供应不同。这些友军入援,接到调兵令后,本来就没有携带什么粮草,而且在自家老巢,说实在话的,也没有什么粮草可带。他们都是一路撒腿狂奔,都指望着到了驻地,朝廷能下拨来粮草。

除了宣大的官军这两年日子稍微好过了一点,大明其他各地的官军历来是穷迫惯了的。因为朝廷每年下拨一点的那可怜巴巴的粮草,还没有分到普通官兵手里,就被各级官吏侵吞一空,而地方卫所又是屯田无所获,所以绝大多数地方军队都是靠着典卖军器或是“哗变勒索”地方官府硬顶着。

宣大总督卢象升前年刚到宣大的时候,就发现了朝廷地方官军的惨状,其军队每天只能开一次伙,士兵们饿的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在阅兵场上有人在寒风中僵硬坠马,军人们跪在地上恳求朝廷发饷,军阵操练途中,不时有虚弱的士兵被铳炮和铠甲压垮。

而不管怎么样,只要战事一起,出征的将士都感觉到了有了奔头。因为只要打仗了,朝廷再怎么吝啬,多少要拨粮草下来。就算没有下拨粮草,作为客军已经没有了“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顾忌,到时候,只要一个人登高一呼,劫掠地方百姓就成为必然。

这些云集入援的官军难道真的是为国家为民族而战吗?大错特错,他们出征的最大心愿,也不过是图个能吃饱肚子而已!不亦可悲又可叹乎?

然而这些云集昌平的官军到达目的地之后,都是大失所望,发现不仅主心骨卢督师不在昌平,就是上面也根本没有一点粮草下拨的意思。如此下来,因为是战时,这两天这些入援官军虽然勉强还能保证一天两餐的待遇,但是再过几天,就说不好了!

如此,大部官军个个饿的有气无力的,要想和汉家军一样每日操练,又谈何做起?除了睡觉,节省体力外,他们又能做什么?

而且,于望前两日的顾忌已经发展成为了事实。如今的昌平城,大军云集,随之人吃马嚼的,每天都要消耗无比巨大数目的粮草。此时昌平城内不仅物价如坐火箭般的上涨,眼下城里的那些奸商都是囤积居奇,就算于望捧着大堆的银子,再也买不到任何供给了。

面对如此情况下,汉家军的将领们也是心底惴惴起来,他们纷纷向于望建议,是否眼下就开始进行压缩军中的伙食供给?为的就是图个长远之计。然而于望一口否决了。

一股看不见而能感觉到的“灰败压抑”的气氛重重的笼罩在昌平城外的大军头上。而这沉闷的日子在十月初七有了改变。

时近黄昏,在汉家军营中的于望便听到昌平城头鼓声大作,按照明军制度,这是擂鼓点将的军令,按军制,三通鼓声后,所有官军主将必须到总督行辕报到,拖时不到者,斩!

这几天都没有什么动静,今日城头却鼓声大作,难道卢督师从京师回转了?听着鼓声急促,于望不敢怠慢,连忙披挂整齐,带领几个亲卫就上马出营。

在城外的原野上,于望众人快马加鞭,铁蹄轰隆中,激荡起大片的尘土。战马奔腾中,于望又看到城外毗邻的大片友军军营里也都骚动起来,不时见到全副披挂的武将带领亲卫骑马急急奔出军营,火烧屁股般的蜂拥而往城里赶。

看来他们都是和自己一样,要赶在三通鼓前,一定要抵达总督行辕。看着这种情形,于望心中倒是一动:“卢督师果然名不虚传!这年头,领兵大将桀骜不驯的苗头已经普遍抬头,但是在他治下的武将却是个个如老鼠见猫般的乖巧!看来,这些地方援军再怎么不堪,在卢督师的铁腕整合下,对上清军,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啊!”

在一片争先恐后的策马扬鞭中,一众武将纷纷卖力赶路。等进入城中,于望才是发觉现时的昌平城内,早已经静街,街道上只见家家关门闭户,不许闲杂人等在街上行走。城门里外有加派守卫,或许是为了以防意外,还不时看到马步哨官带兵沿街巡逻。街道旁又增加了许多卫士,他们鱼贯分立两行,箭上弦,刀出鞘,明盔亮甲,威武肃静。

只要举目所望,到处是盔甲森严,一股铁血肃杀的气氛笼罩在整个昌平城内。于望心里感叹,这才是战时的重城守备的样子。像前几天,城内一片乱哄哄的,不仅百姓恐慌无助,就是城内也出现很多流兵和兵痞在欺行霸市的。昌平城内,一切没有秩序,没有官军执勤巡逻,一片兵荒马乱的气象。

然而,据闻,今天早上卢督师刚刚回转昌平,不过半天的功夫,这城内面貌便天翻地覆了?于望等在入城门时还接到通知,昌平兵备道的道台衙门的大堂和签押房已经腾出来备卢总督急用,此次点将,大伙可前往那里。

既然如此,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进城的众武将纷纷赶路,在他们抵达总督行辕前时,城头上已经是擂起了第二通鼓。

既然已经抵达了目的地,这些武将便纷纷轻松起来。只见这些人利落的下马,遇到熟识的,相好的,便各自纷纷大笑,彼此打起了寒暄。

于望也已经堪堪赶到,但举目所见是一片顶盔披甲的将官,他们走动中,甲叶摩擦的哗哗作响,人头济济中,彼此问候声大作,其中竟然没有是一人是自己认识的。

随着一阵闷雷般的马蹄声响,又是一伙人马来到,于望定睛一看,终于来个自己认识的,正是宣府总兵官杨国柱。

杨国柱明显也看到了于望,只见他带领了一众属下将官匆匆到来,随员有中军游击郭英贤,宣府参将张岩、游击李见明与温辉等人,他们人人一身甲胄齐整,脸色肃然。不过他们作为老军伍,各个体格倒是颇为强悍,看起来也是龙精虎猛的。

不比这些总兵官,个个前呼后拥的,于望作为游击将军也只是堪堪达到督师点将,入参军机的资格而已。所以,这么一大堆官将中,就数于望最为凄惨和冷清,除了他身边几个亲卫兵护卫,再也没有旁人和他打招呼。

杨国柱向于望打了个招呼,示意他跟随自己一众,进入临时总督府。于望自嘲的笑笑,自然会意,吩咐亲卫在外等候,孤身一人紧紧的随着杨国柱的人马就进去。

同类推荐
  • 狐王令

    狐王令

    明正统十三年,江湖上突现一本天下奇书《天门山录》,就此搅动江湖风云,此书被大太监王振得到,命东厂和锦衣卫搜尽天下宝物,就此很多帮派和族群受到牵连,狐族无辜被涂炭。狐族为复仇发狐王令,号令天下,锄奸惩恶。正在众帮派刺杀王振时,瓦刺来犯,王振不顾群臣反对,蛊惑皇上出征,致使土木堡大败,皇上被俘,精锐尽失。于谦在此时危定倾扶,力挽狂澜,联合众帮派殊死一搏,保卫北京城,大败瓦刺。
  • 反正我死不了

    反正我死不了

    任你造,任你闹,反正少爷我死不了。一个纷乱的时代,一个穿越而来的迷茫的人。
  • 花臂小和尚

    花臂小和尚

    一代帝王陨落,一个和尚降生。是天意还是巧合?千秋霸业,江山美人,小僧又该如何抉择?弥陀佛,还是静修吧,佛祖教导我们,红颜祸水,推倒你时,小僧会闭上眼睛……
  • 水浒长征路

    水浒长征路

    “我只是个学生啊!为什么这么对我?”林冲感到十亿点暴击。自己按所有正确步骤搭好了框架正准备开始蒸馏,结果发现自己不会烧火。在野外遇着一个人。他报了姓名,似乎挺有名的,然而林冲却不认识,“为什么我不好好的读水浒?”林冲几乎要哭了。若能回家,我觉得还是高考幸福一点,再苦再累至少没有生命危险。嘿,你别说这句话还挺押韵的。
  • 大唐南皇

    大唐南皇

    李贞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睡回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附身在了那个和他同名同姓的大唐越王身上。成了千古一帝李世民的儿子?这是好事儿啊,谁不知道李世民时期是中华民族最强盛的时期之一?这个年代,绝对是所有穿越客的最佳选择。再说了,咱可是堂堂大唐亲王,这辈子算是衣食无忧了,不但衣食无忧.......嘎嘎嘎......但是,貌似咱的下场不是太好来着。于是,为了建功立业,同时也是为了保命(这个是重点),李贞这只扑棱蛾子决定扇动他那小翅膀,十分作死的开始改变历史。
热门推荐
  • 女总裁的贴身兵神

    女总裁的贴身兵神

    作为一个准备退役的兵神,他降临花都,面对强悍的变态对手,他秒杀一切,在藏龙卧虎的兵界内,他一枝独秀。一个暗藏玄机的归隐任务,让他再次踏上杀戮之路,从此,各路强者都成为了他一步步踏上巅峰之路的垫脚石。
  • TFBOYS之女神的专属王子

    TFBOYS之女神的专属王子

    高冷女神‘安雅思’出场,能否搞定王源,还是她被王源搞定?易烊千玺和王俊凯就只能当千年单身‘汪’?——尽请期待,叶冉溪的第一本作品《TFBOYS之女神的专属王子》写的不好还请见谅哦!!!
  • 辰星与你皆璀璨

    辰星与你皆璀璨

    唐婉诗的宋辞,惊艳了她的青春,温暖了她的岁月,让本来黯淡无光的她,重新接受阳光,宋辞亦是她的救赎,但同样也是让她坠入深渊的人(糖里藏着玻璃渣)
  • 轮回裂天

    轮回裂天

    “区区天地,竟敢挡我?可笑!天再大又如何,小爷一剑劈下,天必裂!”一个小家族的天才,因莫名的丧失实力,导致身份跌落谷底。在这个妖孽纵横的时代,他又会如何崛起,傲立群雄呢。。。。(起点上也有这本书,叫《我欲裂天》。)
  • 巫山神女赋

    巫山神女赋

    情之为物,不过一场执念,几度轮回。遗世独立,温润如玉的初云上仙;玩世不恭,冷血妖魅的魔尊迦夜;闷骚隐忍,默默守候的神秘世子,誓言与背叛,阴谋与情感,孰真孰假,她难以判断,只是一颗真心历经几次轮回,伤痕累累,却终难寻得归宿。凤凰涅槃之时,她发誓抛开一切,做最真实的自己,傲娇地活着,成为操控这整个棋局之人!
  • 凰临天下:妖孽倾城世无双

    凰临天下:妖孽倾城世无双

    星照国皇宫“啊!疼!”凤仪殿外,皇帝子桑漠焦急地在外面来回踱步,宫女走进又走出,急得子桑漠满头大汗。
  • 诲人不倦(中华美德)

    诲人不倦(中华美德)

    《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诲人不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其实,“诲人不倦”不但是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也是世代家长教子的准则,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之一。千百年来,出现了许多诲人不倦的人和事,如“孟母三迁为育儿”、“曾国藩勤俭治家”等等,使我们深深感到,无论是育人,还是教子,或是治家,都必须坚持诲人不倦的精神,只有坚持诲人不倦的精神,才能为后代的健康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在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过程中,以适当的方式,正确运用诲人不倦的方法教育新人与安排好家庭生活,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最好的继承和创新。
  • 科学保鲜

    科学保鲜

    所谓“保鲜”,即保持蔬菜、水果、肉类等易腐食物的新鲜。简单来说,可分为:普通保鲜、恒温保鲜、低温保鲜、气调保鲜、真空保鲜。那么,你是否真正了解这些保鲜知识呢?《科学保鲜》一书将为你作详细介绍。
  • 红马

    红马

    蒙古草原上有两个接近神性的灵魂符号,腾格尔的苍狼和千夫长的红马,它们才是草原上真正的主人。一个狂热激烈、气象高旷;一个阴柔壮美、胸怀辽阔。千夫长拨开层层迷雾,为我们揭示出一幅“马图腾”的生命画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