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20900000029

第29章 中华文化探秘 (12)

前面讲了佛法哲学方面的问题,在大学里讲这些问题时也会觉得比较枯燥,这些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个人觉得这跟人生的经历是很有关系的,中国的哲学、中国的宗教,包括儒家、道家,其实理解起来都是跟人生经历有关系的。我们招硕士生、博士生,他平时科研上、文字上也能写一些文章,但是一看他就是缺少一些个人的体验。而且中国的国学、中国的哲学,包括儒家哲学,实际上有很多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佛法经常讲不可思、不可意,其实我现在讲的这些内容在佛教看来已经不是佛教了。

在佛教里面有真谛和实谛,谛就是真理,意思是佛教是真理。但是它不可思不可意,因为我们思考的时候已经是我们人用我们已经有的知识来研究。就像刚才我们讲的无上的智慧,当你用智慧的时候还是人类的智慧,人类讲的智慧跟佛教讲的智慧是不一样的,我们讲的智慧很大程度上还是跟知识相关的智慧。

其实很多中国哲学,包括道家、儒家,是要靠你自己的生活,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去体验的。刚才我讲了,佛教哲学今天讲得很抽象,其实还有更抽象的,比如法相唯识学。法相唯识学被认为是佛学里面最为艰深的理论。讲到人的认识,分成八个识,眼耳鼻识身意,这些我们还可以理解,接下来还有摩纳识、阿赖耶识等等,如果光把它作为学问来研究,可能也能写一些文章,但实际上层次是不一样的。这个哲学是信仰的理论,而信仰就是要帮助我们摆脱束缚、实现解脱。当然这个怎么理解也有很多方式,因为时间关系,只给大家介绍一下,了解它的意义就可以。

下面我想把佛教大概发展的过程和主要内容很简要地介绍一下。

佛陀创教时期我们称之为原始创教时期,这是在公元前。包括刚才讲的“空”、“有”等等很多问题,是在佛陀去世以后佛教传到各个地方才出现的。传到各个地方的内容不像今天有文本,都是口口相传的,口口相传肯定会发生一些歧义。

后来,佛陀去世100年以后,各个地方对佛教的内容分歧比较大。为了统一,大家就聚集在一起,回忆起来的佛陀所说的话就是佛教的经典。所以现在大家看佛经都会看到上面第一句话,所谓正中标准的佛经就是“如是我闻”,如是我闻就是我听到的是这样的,我闻如是,就是讲当初佛陀在几月几日在哪里说的话。这样一来,大家共同认可的说法就强化了,形成了佛法。佛陀当初创教最基本最原始的理论就在佛经里面。

再往后,佛陀去世200年以后,对这些理解又发生了偏差。比如说什么事行不行,佛陀说不好,这样不利于你的修行,这就记下来了,这些都是问答的形式。一二百年以后,对于这些问答就出现了不同的理解,所以在佛教史上就分出了很多不同的派别。当时谈的这些哲学问题实际上在佛陀年代并没有形成理论,真正讨论这个世界的真实性,讨论这个世界的有和无这些问题,都是到后期才展开的。

佛教创教过程中有很多被佛教称作“外道”的宗教,佛教是在与它们的争辩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古印度这个民族善于对世界进行思考,对于宇宙是否永恒、世界有变还是无变这些问题有不同的回答,包括对人生的意义、价值。因为过去佛陀被认为是拥有无上智慧的人,所以很多人就去问他,佛陀说不予回答这些抽象的玄学、哲学问题,在佛教里面这些是无记之学。无记就是把这些问题悬起来,不给世人以回答。有的弟子就产生疑问了,我们问你这些问题,人家都在讨论,也都回答,你却不答。佛陀就讲一个故事,他说好比是一个人中了一支毒箭,这时候当务之急是赶快把这个箭拔出来,治疗箭伤,拯救生命。

如果这时候我们来讨论这支箭有多长,这支箭射过来的方向到底是哪里,制造这支箭的工匠姓什么,很可能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这个人就已经死了,这是在佛教史上非常有名的箭喻,他的意思就是人生苦短。当时人的寿命都是很短的,人生要解脱的话就不要把时间、精力过多地放在那些抽象的哲学问题上,而是要明白当下人生痛苦的原因,所以人要赶快想办法来拯救自己。当然他讲的就是要信奉佛法,应该“苦集灭道”。苦就是苦难的苦,集就是知道了原因,道就是道路,就是要正视、正举、正形,就是正道,正道就是达到涅槃。他最初向他的弟子传授的所谓佛法真理就是苦集灭道。人生痛苦的原因是烦恼太多,贪欲太多,这就是无名。要消除无名就在于正当合法地生活,有正当的行为,最后是解脱,他认为这些就够了。

但是刚才讲了,佛教是很特殊的宗教、理性的宗教,所以这个宗教不主张盲目崇拜权威、崇拜神明,因为所有权威、所有神明都是缘起的,都不是永恒的。不像我们中国的神明,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如果能够享用天上的荣华富贵,那是不得了的幸福。但是在佛教看来这不是幸福,他讲人生的痛苦在于生死,生死在于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有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即使你能够上天,你在天上如果修行、积善,享尽了天上的荣华富贵,你仍然会回到人间。在佛教看来就是要超脱轮回才可以,所以它追求的是智慧,是说明解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我曾经写过相关的文章,佛教当中再烦琐的理论、再复杂的文章都是为了论证解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解脱的必要性就是说人生是苦的,要修行才能最终获得解脱,所以他就告诉你很多解脱的方法,解脱的智慧。到了佛陀去世200年以后产生了很多理论派别,他们开始对解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认证。这就必然牵扯到我为什么不能追求物质,我为什么到了天上还要回到人间等问题。

再进一步发展,佛陀当年创教,成了佛,因为释迦牟尼就是释迦牟尼佛。而这时候的佛陀其实还是人间导师,佛陀自己讲我就是你们的导师,我就在你们中间。但是作为宗教,人们对他崇拜,信仰他,所以就把佛陀神话了。比如说释迦牟尼悟道了以后,他在人间传法几十年,到了80岁的时候生病去世了,涅槃了。后来佛教就开始讲,佛陀怎么会死呢?佛陀死是他的肉体死,真正的佛陀不会死的。所以后来佛教提出一个说法,佛有三身佛、四身佛、五身佛、法心佛、肉身佛等等,死掉的实际上是肉身佛,他之所以死是向我们众生实现生老病死的必然。就是说佛不是真的死了,他之所以涅槃,无非是为了实现人生必然会走向死亡,是用肉体实现给我们看。这时候的佛法慢慢开始出现变化。开始时的早期佛教(小乘佛教)谈的是自己解脱,后来佛教进一步发展,觉得自己的解脱不行,要整个人类、整个众生一起解脱,自渡也要渡人,这时候就慢慢发展成为大乘佛教了。古代的4匹马拉的马车叫做谶,意思就是这个车子比较大,他们讲自己的佛法可以渡更多的众生。所以到了大乘佛教,他们把原有的佛教贬称为小乘,自我标榜称为大乘。

大乘佛教的出现是佛教史上一个重大的事情,因为后来发展传播的,尤其在我们中国传播的,除了南方少数民族以外,基本上全是大乘。大乘和小乘其中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大乘强调不但要自渡而且要普渡,普渡众生成为大乘佛教的一个基本。理想的人物楷模就是菩萨,菩萨基本上都是渡尽众生自己才成佛。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菩萨能成佛但不成佛,他自己的功德完全能够成佛,但是他立下誓言如果不渡尽众生就不成佛。

布施就是要把你自己的东西都能够奉献给大家,这是大乘佛教的体现。六众就是六种解脱的方法,渡就是从此岸到彼岸。学佛法、学佛教不仅是解脱自己,不仅是渡自己,实现自己的精神超越,大乘佛教强调自渡更要渡人,自觉更要觉他,自觉觉他叫做觉行圆满。这个跟中国的儒家精神就非常相似了,大家知道儒家的精神就是齐身、修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什么在中国汉族地区,尤其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地区,佛教文化传播很快呢?就是因为佛教文化跟儒家文化是有相似之处的。体会大乘佛教,就是不但自己要解脱,更多的是要帮助大家一起解脱。

过去早期佛教(小乘佛教),最高职位有五百罗汉,五百罗汉就是经过佛陀的言教或者自己体会之后解脱的,最高的也就是个罗汉,佛陀是唯一的佛,其他的都是他的弟子,解脱的就成为罗汉。但是到了大乘佛教,一方面把佛陀神话了,另一方面就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的佛,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这同样是跟中国的儒家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传播比较快速。儒家文化中间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孟子就强调性善论,到了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性善论、性恶论其实殊途同归,因为性善论强调人有本善的良心,到后来强调所谓的良知,这就是天然的善心,所以他要求人们好好为学、为道,这就是孟子所讲的浩然正气。

荀子讲性恶论,其实跟孟子也殊途同归,他的性恶论是基于人如果不好好学习、不好好修养、没有经过圣人的教化就可能走入歧途,因为人都有享乐的思想,这是天生的本能,如果人人都好争好斗,天下就完了。所以他也是希望用仁义、道德来进行修养,荀子讲要感化人的本性,改造人的本性,克服人天生的这种贪欲。所以大家都强调道德教化、道德提升的必要性,也强调人成为圣贤的可能性。孟子主张性善论就是这样,人人皆可为尧舜,尧、舜、禹是中国的圣贤。讲性恶论的荀子也讲,“途之人皆可大禹”。大乘佛教的兴起就强调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强调众生每一个人都能成佛,这种思想跟儒家的鼓励人上进,积极提升自己的道德精神是相一致的,所以传播很快,在中国佛教中占了主导地位。

在公元前67年后,佛教传到了中国,传到中国的同时,印度佛教也就是大乘佛教继续向前发展。到了公元4世纪左右,它开始慢慢受到挫折,印度宗教婆罗门教开始发展。佛教最初是为反对婆罗门教而创立的,婆罗门教强调种姓,这种种姓阶级是不可改变的,而且不可改变的原因就在于是由神决定的。甚至有很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是由神的不同部位分下来的,最高种姓是头,第二种姓是胸部,第三种姓是腰下面,最后是脚底下。所以社会的不平等的种姓制度是由神决定的。佛教特别强调缘起,其实缘起本身就是要打破婆罗门这种神决定的制度。实际上就是老百姓怎样解决制度问题,你说神制定的制度不公平,那我就把神给打破。

大乘佛教发展很快,到了大概公元4世纪初,传统的婆罗门教慢慢吸收了佛教,到了大概公元7世纪以后就成为印度的宗教,这是所谓新婆罗门教,现在大家所知道的印度教实际上就是新婆罗门教。在这种情况下,佛教为了发展,又反过来对婆罗门教、对很多民间宗教加以吸收,甚至为了迎合社会上的一些比较低级趣味的东西,慢慢有了密教。公元7世纪以后,大乘佛教发展到后期就进入了密教时期,密教其中有一些崇拜男婴、女婴,甚至崇拜男女的性来修行,这个也传到中国来,包括西藏的藏族佛教,包括汉族的密宗。到北京的雍和宫可以看到很多展品,崇拜的是男女双亲的这种性的力量可以帮助修行。当然它有它的解释,男是禅定,女是智慧,男女双修,当然在佛教讲起来这是误解而已。而且是秘密传授,不是说可以在书上写的,是要自己研究的。

到了公元13世纪,由于当时的中亚伊斯兰教的兴起,佛教受到一定冲击。佛教创立于印度,到了公元13世纪末,在印度本土基本没有发展,所以后来几百年间印度没有佛教。一直到了19世纪以后,佛教才重返印度。

同类推荐
  •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再到他们的学习成长,都有着详尽的叙述。为了将作者的本意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本书在语言润色上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要求。在书的最后,还加上了洛克的经典教育格言,以供读者学习。书中对教育力量所持有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在今天还是能带给人们很大的启迪。
  • 优秀小学数学教师必知的7件事

    优秀小学数学教师必知的7件事

    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谁的人才素质高、人才储备多,谁就能处于战略领先地位,因此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具有战略意义。在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是主要渠道;基础教育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搞好基础教育,除了靠政府投入建设一流的校园硬件设施外,更重要的是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可见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呢?
  • 创意南广

    创意南广

    何谓创意或指有创造性之想法、构思,或指提出有创造性之想法、构思并付诸实施。本书取“提出创造性想法、构思并付诸实施”之义。为何冠名“创意南广”其内涵有二:其一,乃谓南广是创意之产物。南广系我国高等教育探索新机制新模式之产物。“新”即创意闪烁,另辟蹊径,独具一格;不循前人之足迹,不落旧有之窠臼。其二,意指南广是创意集散之地。南广是教育培训创意人才、传媒人才之基地。南广设置各类创意工作室,吸引国内外传媒创意精英汇集江宁,推出原创影视作品;引进“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私立大学生态环境及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国际传媒领袖论坛”落户江宁,使江宁成为影视文化创意和传媒高等教育思想的集散地。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智慧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智慧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报人成舍我研究

    报人成舍我研究

    本书共分三部分:专题研究论文、成氏原著文选及相关附录文献,其中成氏原著文选为成舍我离开大陆前发表的主要新闻学文章,在大陆地区首次集结出版,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第一手的原始资料。本书第一次提出了成舍我独特的“二元一体化”办报模式,并对其新闻思想与办报理念进行了多角度、纵深化的详尽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热门推荐
  • 美男来袭:征服冰山女神

    美男来袭:征服冰山女神

    她,是世界第一集团——冥曦帝国的总裁,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世界级影后,是生性孤傲,出手狠辣,残忍嗜血,是美男门追求的完美女神,是N向全能的超强少女,更是拥有完美身材和长相的绝美女王……女扮男装进入圣雅高中认识了新朋友——霸道拽的花心大少冷晨熙和调皮幼稚的上官瑞杰………这么多优秀帅气的美男子,我们的女主又会作何选择呢,待我们慢慢揭晓
  • 心域之书

    心域之书

    心镜圣石曾经强大无比的罗祖,因为对手的诅咒而被一下子打成了凡人。虽然有一个妻子在旁边照顾,但是失去了力量,又总是每过一段时间就失忆的他,更是成为了别人鄙视的废物──而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在身边,让周围的某些人妒忌不已,给他惹来了许多麻烦……堂堂一个绝世强者,虽然落魄了,但是尊严又岂能如此被人践踏!罗祖要找回自己的力量,破除那该死的诅咒,让那些小看他的人统统见鬼去!
  • 女朋友最近的样子有点奇怪

    女朋友最近的样子有点奇怪

    黎曦在醉酒后捡了个女人回家,重点是这他妈是一个失忆的女人。难不成老天爷也想让他脱单?“以后你就是我的……妹妹了,黎初。”女朋友什么的果然还是太快了QAQ*********剧情全部胡编乱造ヾ(?`Д??)没有任何可以考据的_(:з」∠)_如有雷同喝一杯如何
  • 半碎光

    半碎光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难平是人心。秦祯桀骜了一辈子终究还是折在了晏楚身上,为了她背上不孝不义的罪名,红尘滚滚哪能一个人走这一辈子,为了她,他情愿生活在泥泞里,至死不悔……
  • 立大志做小事:成功从小事开始

    立大志做小事:成功从小事开始

    立志改变命运之人不可不读的成功箴言。不甘平庸之人调整心态的最佳珍藏读物。平庸与伟大的秘密: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就好比战场或是棋局,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的生存就好比战争或是对弈。其间,谁的目光更远,谁能多看几步,谁就将笑到最后。人生就是要立大志:如果你还因为人生犹豫不决的选择而苦恼,那么,基于使命的选择就是你最正确的选择。这是伟大人物告诉我们的秘密。成功从做小事开始:天才人物并不是天生的强者,他们的竞争意识与自我创新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的奋斗逐渐形成。远离人生的泥淖:来回摇摆的人永远都不可能成功的。
  • 魔鬼教师:别太狠

    魔鬼教师:别太狠

    有没听说过‘魔鬼教师’呢你又有没有接受过‘魔鬼教师’的训练呢看魔鬼教师是怎样把训练变成‘虐待’的
  • 妖孽魔妃

    妖孽魔妃

    她本是三十三重天的小公主;小小年纪;便登上了第二神主之位;但谁料想自己的亲叔叔;为了她父亲的第一神主之位便对他们一家赶尽杀绝;母亲为了护她;将她的灵魂放入了一个身怀至尊血脉的婴儿身上.....
  • 琉璃净火

    琉璃净火

    一少年的家族世世代代背负着至险之物“琉璃火种”其成年为邪物“琉璃火”琉璃净火无法熄灭,若落入心术不正的人之手,必将大难临头,为了防止祸端,必须以一人命相抵毁掉其成年状态。琉璃火种历经百年离成熟还遥遥无期,终于,种子即将成熟,而少年家却被屠满门,仅剩少年一人幸免,少年从此开始了向死而生的命运。
  • EXO之浴火

    EXO之浴火

    故事背景在一个架空的年代,沙漠之城郾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主角龙云是郾城城主龙战天的独女。为了守护大漠,独自一人前往阵地偷袭敌营偶遇军师鹿晗,从而开始了一段不能结果的爱情。
  • 难忘江湖

    难忘江湖

    中州捕头沐荣蟾桂过着的平淡生活被一位青衣少女所打破,原本消失的江湖,似乎正在慢慢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