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26200000023

第23章 魔法的尾巴

此时的张林正处在一个非常奇特的状态当中,他把这种状态命名为一种空灵状态。他已经忘记这是第几次进入这种状态。但凡每次他修炼易筋经至极致,他都有一定几率能够进入这种奇妙的状态之中。在这个状态中,张林感觉自己的灵魂仿若是脱离了肉身,继而进入了一个宁静但却并不空洞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他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外界的一些能量因子的存在。那些发着微光的能量因子,如同快活的小精灵,游离在自己的周围,充盈着周围这片宁静的世界。

还记得第一次进入这个状态的时候,张林被这种奇妙但混乱的状态给吓了一跳,还没来得及感受,便直接离开了这样的状态。而后,随着修炼易筋经的深入,张林开始不时地就进入了那样的状态,终于不会再因为对未知的惧怕而突然惊醒过来。

随着进入空灵状态的数次增多,原本是混乱一片的能量因子开始变得清晰与分明了起来。虽然在空灵状态下,五官俱闭的张林是不具备辨别颜色的能力的,他看不到,听不到,闻不到,触不到,当然也尝不到,一切都只是身处那种奇妙的感知中。但渐渐的,张林开始学会用感知颜色来描绘自己所感应到的那些能量因子。毕竟,哪怕是在纯感观世界中,那些能量因子都是有着不同的秉性和感知色泽,是能够根据其特性加以区分的。

结合着魔法的一些知识,张林猜测着那些能量因子应该就是魔法入门中所描述的魔法因子,或者可以说是带着属性的能量因子。火系因子在张林的感观世界中是一团炙热,这种感知让张林想到了烈焰的火红;水系因子则是一片流态的柔和,让张林感觉到舒适与平静,感觉像是一片晶莹与流态;土系因子显得有些低沉,让张林感受到了厚重,土黄土黄的厚重;风系因子让张林感觉到了一种飘逸与轻灵,风系因子在张林的感观世界中呈现出一种青色;而那些稍带暗色的雷系因子,则是让张林感觉到了躁动与不稳定,似乎随时会爆发开来。另外,张林还在这六系能量因子之余,感受到了一些光亮和黑暗,这些光亮因子和黑暗因子的数量并不多,光亮因子凌驾在六系因子之上,黑暗因子潜藏于六系因子之下,两种因子被严格地分离开来。而这两种因子只要稍有碰触,当即就会双双消泯,化为乌有。很明显,这是两种相互对立的属性能量。

在进入空灵状态之后,张林便开始尝试着去亲近甚至是去掌控那些能量因子,只可惜,面对张林的热情相拥,那些游离的能量因子却是始终对张林视若无睹,并继续在张林的感观世界里游来游去。

最开始的时候,张林搞不清楚自己在空灵状态下,是以何种形态出现。但随着他进入空灵状态的次数增多,他在空灵状态下的感观形态开始变得愈见清晰,并开始出现了轮廓。渐渐的,通过仔细观察感观世界里那些能量因子的分布情况,张林开始明白,哪怕是在空灵状态下,自己依旧还是身处自己的练功房。那些散着微光的能量因子,并不是子虚乌有的纯意识,而是在真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东西。能量因子,就像空气一样,充盈在自己的四周。单凭肉眼,根本看不到那些能量的因子的存在。那是一种玄之又玄的能量形态,甚至未必是一种分子或者原子。张林猜测着,那些充盈在空气中的能量因子,或许根本就不具备分子或原子结构,或许,能量因子根本就不是一种物质形态。

不过,考虑到魔核乃是能量因子的物质化体现,张林也只能暂时推翻能量因子不具备物质形态的这一理论。他需要进一步地考究。比如说进行大量的重量测试,通过对比魔核消耗前和消耗后的重量,继而才能进一步判断出能量因子是否具有重量,是否具有真正的物质形态。当然,如果能够设法探究出魔核的真正成分,那将会是魔法界最为轰动的事件。这样的发现,将能够改变整个魔法界甚至是整个世界的格局。可惜的是,魔核的结构异常坚固,哪怕是受到再大力量的撞击也不会发生所谓的魔核破碎事件。当然,利用一些特殊的材料,比如说破魔铁,魔法师们还是有办法破开魔核的,不过魔核破碎瞬间当即就会引发的剧烈的爆炸。据冒牌魔法师詹姆士所述,历史上那些想要把魔核破开进行研究的疯狂魔法师,大抵都被炸死。哪怕只是一级魔核破碎,其爆炸的威力也已经足以炸飞方圆数米内的一切。久而久之,便没有哪个疯狂魔法师再敢于窥视魔核的内部结构了。

修炼易筋经,让精神力日益强大的张林进入了空灵状态,并让张林自认为抓住了魔法的尾巴,这让张林欣喜异常。他开始更加努力地修习易筋经,以求得精神力量的日益强大。张林曾尝试着用冥想这样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力,而在发现冥想修炼所能提升的精神力远不如修习易筋经来得快之后,张林便舍弃了冥想这一传统的修炼模式,而是专心修习易筋经。

随着进入空灵状态次数的增多,张林与那些能量因子的感情培养也算是有了一些进步。最起码,那些能量因子已经不排斥张林的亲近,甚至偶尔还会按照张林的意愿,排列成一些有趣的字母、数字或符号。

渐渐的,张林尝试着将魔法因子中的火系因子牵引在了一起,然后将其组合成了一个火焰阵的形状。而紧接着,呼哧一声,微闭双目的张林意识到自己正前方的一团火光。他当即惊喜地睁开了眼。

果然,只见在自己的正前方,一团炽热的焰火因失去掌控正在坠落。脱离了空灵状态,张林也就失去了对那些魔法因子的感知与掌控,本是在半空燃烧的火焰,因失去了控制,坠落到了地上,而后泯灭了去。

魔法的施放,果然就是一个将能量因子组合成各种魔法阵继而释放出因子能量的过程。或者可以说,魔法阵,就是根据魔法施放时能量因子所组合成的形状而被魔法师设计出来的。这个发现,让张林甚是惊喜。

张林自是知道,自己只能在五官全闭且进入空灵状态下才能释放魔法,这种状态肯定是不切实际的。虽然不知道欧洲那些强大的魔法师是如何释放魔法,但绝对不会是像张林这样需要关闭五识进入某种状态才能施展。毕竟,在与人对敌,魔法师如果敢闭上眼睛,那绝对是在找死。

张林大胆地猜测,他猜测着自己要想能够正常施放魔法,需要达到一个境界,一个形神合一的境界。只要自己的肉身和精神力能够达到这种所谓的形神合一,自己便可以正确地施放魔法了。

同样,结合着自己先前曾在一种盛怒的状态一掌击碎了一张坚固的书桌,张林猜测着自己要想发挥出易筋经的武之力量,同样也需要达到这种形神合一的境界。张林曾询问过张冲,甚至还把四暗影召唤出来咨询了一番。不过,张冲和四暗影都很明确地告诉了张林,他们在发功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形神合一,他们只需要在特定招式的牵引下,使得体内真气按照一定路线运转,然后猛然促使真气外放,继而发挥出威力强大的一击。

张林以为张冲和四暗影口中的这种招式牵引和真气运转,就是一种另类的形神合一,故而更加坚定了自己那种关于形神合一的猜测。

为了早日达到那种形神合一的境界,张林开始更加努力地修习易筋经,每日都会按照易筋经的各个招式演练数遍。另外,张林还在自己练功的原子里,摆放了八张坚固的桌子,然后每天练习着拍桌子。

为了所谓的形神合一,张林在练习易筋经每一招式的时候都会异常投入,精神意念会完完全全地按照每一个招式行走,毫不吝惜精神力的耗损。而在张林将易筋经练习到了一个惊人的娴熟程度之后,他的易筋经演练变得越来越慢,变得比太极拳还要缓慢,甚至有好几次,张林直接在练习易筋经招式的时候睡着了。在招式演练的时候睡着,张林也算是古今第一人了。当然,张林并不是真正地睡着,而是直接在修炼中进入了那种空灵状态。只不过在一旁观察着的张冲和暗中保护着张林的四暗影眼中,自家少爷的确是在练功的时候直接睡着了。

自家少爷带给张冲和四暗影的吃惊还远不限与此。他们发现,自家少爷每天都会练习拍桌子。而后,在突然的某一天,自家少爷终于拍碎了第一张桌子。几天后,自家少爷更是强势大爆发,一口气直接用内劲拍碎了四张桌子。而又是几天后,在目睹了自家少爷接连着把八张桌子悉数拍碎,张冲目瞪口呆,而潜藏在暗中的四暗影则是互目而视,满脸的不可思议。

虽然体内始终没有真气,但一口气拍碎了八张桌子的战果,不得不让张林承认自己在武学上的进步。按照攻击强度分析,张林的一掌已经拥有着零距离击伤二段武者的攻击力度。也就是说,张林已经具备了二段武者的近战攻击力。当然,碍于体内没有真气,没有真气护体,张林的肉身防御力极差,随随便便的一级伤害便能够击伤张林。

第一部易筋经的修炼成果,让张林对后续易筋经的修炼很是期待,他开始期盼着洪彦波的早日归来。

不过,洪彦波没有被张林盼回来,张府却是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这个不速之客,是一个日本人,一个自称日本特使的日本人。

这个日本人的名字,叫做石川伍一。

同类推荐
  • 大唐太子太嚣张

    大唐太子太嚣张

    穿越大唐当太子,渭水河畔,一人挽救百万大唐百姓!这世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日月所至,唯有大唐。进犯大唐者,亡族!挑衅大唐者,灭种!世家望族:“悔不当初与太子为敌,家族覆灭,尽遭我手啊......”外族蛮夷:“与大唐太子为敌,那是自取亡。”李世民:“朕有太子,何愁万古不兴。”当李承乾初临大宝,位临皇位,满朝文武跪地叹服:“吾皇,万岁,万万岁......”李承乾:“朕之所愿,大唐万世延绵!”
  • 周昱传

    周昱传

    在实习工司因加班过劳死的大学生,穿越成为周国太子,竟只想当个纨绔,酿美酒,做美食,偶尔搞点小发明,悠闲的度过余生。想法很好,但是作为皇帝独子的他,真的可以这么悠闲么?
  • 最秦

    最秦

    赳赳老秦,舍我其谁?他还是胡亥,只不过不是那个教着历史课,没事儿上上网的闲散老师,而成了这个末世帝国的皇帝,千古第一昏君胡亥。是胡亥又不是胡亥的他,决定挽救这个濒临灭亡的时代,与赵高斗智斗勇,重用蒙氏家族,大胆启用新人,与刘邦、项羽逐鹿中原。大秦老臣泪流满面,我大秦终于看到希望!大秦甲士群:215208375唠嗑,聊天,说话,O(∩_∩)O哈哈~
  • 黄巾刺三国

    黄巾刺三国

    前尘仗义江湖大佬,权利面前无力俯首;今日重生,纵使皇族、门阀、豪强又如何!我要用手中刀放尽它们最后一滴血……
  • 来寻

    来寻

    他曾经机关算尽,枉付一生。再世为人,若有选择,他也想吃吃喝喝玩玩闹闹过些简简单单的小日子。但在那之前,心中尚有执念未了,筹谋一场,他终究还是卷入了这大争之世。时值乱世,有人执刀抗争,有人长歌当哭,马嘶箭鸣刀剑相争之间,他本以为自己只是一个看客,却原来,命里等着的始终是一场又一场的风波诡谲。“我要把这万里河山踏碎,把天和地也翻过来看一看。唔,如果这样还不行,那我就再踏一遍,再翻一遍。”“但你只是个小跑堂啊。”……“唔,你不错,加入我的德云社吧?”“神经病!”
热门推荐
  • BOSS令:迷糊老婆求错婚

    BOSS令:迷糊老婆求错婚

    她误把坏男当灰太狼,闯错房,求错婚。婚后她道:“我们分房睡。”男人爽快应允。新婚夜,两间卧室中间的墙被拆,男人淡声道:“分好房了……”
  • 拜仁球员在三国

    拜仁球员在三国

    东汉末年,魏蜀吴的土地上来了一群武艺高强的人,他们各个能征惯战...
  • 棠笑风生

    棠笑风生

    她是百姓嘴中口口相传的好官,是叛臣奸佞心中闻风丧胆的存在。她以女子之身踏入朝堂,踏入那不见硝烟的战场。一手搅动波云诡谲,一手揽起清正之光。这一路她披荆斩棘,无所畏惧。直面黑暗,秉心火之明;迎接汹潮,用大义抵挡。这一程路遥马亡,而他牵起她的手,轻说:“阿棠,我一直在你身旁。”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东汉豪杰录

    东汉豪杰录

    我原本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全能型天才少年,因为被一个神秘组织袭击,带着自己的朋友坐上了时空穿梭机,来到了这个帝星历史上的东汉三国时代,当我醒来的时候,此时的天下已经是黄巾四处起义,群雄割举一方,我也只能顺应天而为之,想尽一切办法在这个乱世三国活下去。
  • 穿越后我成了天道亲闺女

    穿越后我成了天道亲闺女

    被师兄追杀,再睁眼重生到了和自己同名的慕家的痴傻二小姐身上。当昔日废柴傻女,不再痴傻,洗去铅华,凤凰浴火而生,风云变幻,究竟迷了谁的眼,乱了谁的心。嫌她痴傻、说她是废灵根、天赋差要退婚,混沌灵根、炼丹天才,你怕是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手上的戒指竟然还是个生命空间,里面还有个神仙颜值的小哥哥,天降金手指啊金手指。还有那个红衣服的妖孽,真是白瞎了你的名字,给我走远点,不要总是缠着我。片段一:众女:听说君家少主看上了一个小地方来的土包子,眼睛瞎了吧!有人见过她的相貌之后,哼,也不过是个空有美貌的花瓶,修仙界比她好看的也不是没有,也不过如此罢了。而知道她的天赋修为后,众人酸了,嗯,今天也是成为柠檬精的一天呢。片段二:红衣少年微微倾身,大红的衣服逶迤开来,将少女盖在下面,片刻后抬头,看着少女微红的脸颊,嘴角勾起一抹勾魂的弧度,耳语道,“唔,糖糖,果真像你的名字一样甜呢”。ps:妖孽腹黑风骚撩人爱撒娇吃醋大狼狗×容颜绝色冷静理智吃软不吃硬女主1v1,双强,甜宠爽文,请小可爱们放心入坑哦~
  • EXO之初雪那年

    EXO之初雪那年

    世界这么大,终究遇见你。最美的年华相爱,最甜蜜的时光终结;信誓旦旦的誓言,终究是岁月的亏欠;而心里一直空出的位置,是为了留给那个曾经深爱的你…………她的心里,一直装的,究竟是他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家老王走狗屎运

    我家老王走狗屎运

    我加老王今年五十好几,中年失业,时而温柔时而暴躁,没啥朋友更隔壁邻居不合群,唯一爱好就是看电视剧。突然一天一个保险公司的电话来说保险到期,要返款200万让他拿着身份证去领钱,本来还以为是骗人的,翻了许久老家具找到了保险册子,好真的是走了狗屎运…
  • 作为学科的文学理论: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问题研究

    作为学科的文学理论: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问题研究

    该书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文学理论转型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学科反思这一学案为研究中心,梳理了文学理论学科反思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其所涉及的文学理论研究对象、思维方式、价值立场、身份认同、知识构型和未来走向等——系列问题进行了较为深人的讨论。作者认为,当代文学理论学科反思以文学理论自身为研究对象,此乃文学理论学科走向自觉的表征,有助于彰显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历史感。其所建构的反思性文学理论知识形态甚至代表了文学理论的一种发展方向。 只是无论如何,我们不可遗忘对“好文学理论”的追问。这一“追问”恐怕既是文学理论学科反思将要持续下去的一个理由, 又是“作为学科的文学理论”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