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02000000047

第47章 歧路风云 明末四杰()

(第二节)

这府邸太监宫女,外头文武群臣,均照着封建王权模样,自上而下体系渐而完备。易铭独掌大权,居于中枢,坐机关下命令,出口即为政令,凡言出必行,行须有果。如若胆敢有人不当回事,不遵号令,轻则可打板子蹲禁闭,重则抓进班房甚至砍脑壳。自此一来,下边越是怕他,易铭越是觉得这主公干着过瘾。

他但凡说话,既是训示;就出个门,是为巡视;下边见他,称为觐见;他见属下,叫做接见;甚或给人钱财,即为恩赏。吃饭叫用膳,睡觉为就寝。一天二十四小时,干了什么事,旁边不知何时多了个秘书(琦玉他们称为史官),总是抱着书本本,煞有其事地记着。即便拉着怡晴小手,抑或和怡晴打个波儿,这厮也不放过,这让易铭顿有时光错觉之感,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

李千秋近来忙于政务,不得休闲,早先的时候,一天数趟往易铭处跑。由于军国大事都压在了他和赵龙甲、朱信、秦任几人身上,近些时日,只是隔天才会前来。而来时往往又行色匆匆,和易铭相处不了许久。好在这几人的副手倒还愈加恪尽职守、能力非凡,军政要务,梳理得井井有条,李千秋、赵龙甲、朱信、秦任方才轻松了一些。

这日,李千秋不请自到,其时易铭正在卧室与怡情嬉闹,那大门处,呆若木鸡站了几个太监。

那怡情尚还不习惯当着外人撒娇,所以每当易铭撩拨,或者说些情话,或者亲她小嘴,亦或抱着她占些便宜,她只是涨红着脸,不敢放肆。

外面太监见了李千秋,即刻警示易铭,不知何时兴起的规矩,所以就高声唱了一句:“资政大人到。”易铭听得,慌忙撇开怡情,正了衣襟,平复心情,走出卧室。

李千秋早就长揖于地等候,易铭一抬手,算是领了,自个儿往书房赶,李千秋跟着易铭进了书房。

他看了看四下,不等易铭问话,自己抢先开口说道:“这里不再有外人,我就不顾及那么多了,眼下军政要务,有龙甲、朱信、秦任等署理,我也就放心了。我打算此时去完成一件要事,这里就交给你处理,你看如何?”

易铭听罢大惊,问道:“你放着好好的资政不做,又要朝哪里跑?”

易铭以为李千秋就挑这个时候和他告别,定然是如李千秋原来说的,将以后的大事,移交易铭处理,而他,则自然回到遥远的那个时代去。所以易铭心里瞬间就慌了,他虽然感觉到终归有这么一天,但几个月来,他过问军政事务较少,一切都是李千秋等人在操劳,也是这些人在拿主意,这突然之间听说李千秋要走,所以惊异之情,可以想见。

好在李千秋全然洞悉易铭心思,他笑着说道:“你看你都急成什么样子?我是去几年前,对那时进行一点小小的干预,让李侔活过来。当然,如果成功了,就省得你以后再去做,这样也很好是不是?”

易铭总算松了一口气,想了一会儿,忽然问道:“你这样走了,他们不知道情况,问起来我该怎样回答?”

李千秋答道:“我自然会对他们讲,说你安排我暗中查访,为将来北伐及东征作准备,你不细说,他们怎敢多问。”

易铭想想,觉得也是,就不好再说什么。

见此事总算交代清楚,李千秋又递给易铭一封书信,已拆了火漆,李千秋对易铭说道:“主公,我已看过,这是南明皇帝朱由榔写给你的,你看看,都是好事儿,那使臣就在外面。还有,清廷和孙可望的使臣也都来了,我将他们一并带来,你准备准备,出去见见。”

易铭心情轻松了一些,说道:“好啊!我都见见,你去,让他们都进来。”

李千秋答了声:“是!”自转身出去,易铭自信皮里掏出朱由榔亲笔书信,读了一遍。只是用文遣词,艰涩隐晦,好在写得不算潦草,易铭一个挨一个,艰难读完,也不免有好几个不认识。易铭知道,这恐怕是朱由榔手下那些穷酸迂腐之人,代为草拟,以至于好些个用词,易铭没有弄懂,竟不知其意。好在通篇书信读了,易铭还算知道个大概。原来朱由榔先是湖南战事不利,接着又桂林失守,广西大部几乎丢失殆尽。无奈之下,眼见得易铭占了两川,正是兵强马壮之时,所以这朱由榔就想笼络易铭,信中对易铭极尽赞誉,将他比作周公一旦、诸葛不亮,要易铭兴师北伐,匡扶明室,建不世之功,并封易铭为黔王,世袭罔替,同时赐姓为朱,改名李易铭为朱易铭。等等……。

易铭看着看着,心里冷笑不已,他心想:老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你这丧家之犬未免自我感觉太好。要叫老子说:你这个皇帝可差劲得很,除了会逃跑,别的本事一概的没有,就只剩下一张朱明皇室传人的招牌了。他想着这朱由榔就到了如此田地,居然还敢妄自尊大,要是自己屈服了,那才真是姓猪,只不过猪狗不如的猪。

一念至此,易铭旁若无人、恣意妄为大笑了起来,恰逢李千秋正领着各方使臣进来,这一行尚未见礼,却稀奇看着易铭在那儿哈哈地笑,所以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惶惶然不明就里。

三方使臣,等得易铭止住笑声,这才一一见过易铭。通过李千秋一旁介绍,易铭方知,这第一位来自大清,出自河南河内府,易铭老家人士。姓曾名敬宗,年纪五十来岁,看上去文质彬彬,恐怕也是个酸儒。可能是清廷考虑他来自易铭故里,所以千挑万选,寻得此人前来。李千秋对其根根底底、来龙去脉,自然清楚,说此人先在大明为官,大顺牛X的时候,投了大顺,所以与易铭及李千秋等,也算同僚。后来清军南下,他又投靠清廷,博得户部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儿做。此番前来,临行之前方才见过多尔衮。

易铭与他客气两句,赐了坐,香烟茶水,招待妥当,那曾敬宗白眼看了一眼其余两位使节,懒得打招呼,自坐下不提。

第二位来自孙可望处,其人大名鼎鼎,易铭有所耳闻。此人叫做白文选,号毓公,本是陕西吴堡人。他生于公元1615年,其年方三十四五岁,原为张献忠部将,眼下在孙可望领导下,领军驻守云南。此人历史上最终投降清军,被封为承恩公,加太子少师,隶汉军正白旗,康熙六年,封授光禄大夫,十三年病卒。死后次年,康熙皇帝还派礼部侍郎杨正中御祭于他,看来清廷对其颇为看重,所以官儿当得顺利,在那些造反的义军头头中,就此人活得风光顺溜,得以善终。

易铭知道人家康熙大帝都看重的人,自然有些本事,值得敬重,所以易铭对这白文选一阵的客气,又递了一颗烟过去,并亲自划了火柴点上。

余下一人,来自南明朱由榔处,刚才那书信,就是他带来。易铭对永历并无好感,加之刚才书信里,对易铭也多有得罪,所以对南明使节,爱理不理。只是听着李千秋介绍了此人,易铭一下子就改变了态度。

原来此人是钱邦芑,这人在易铭家乡县志上,屡屡提及,大凡和他家乡有过交集的,这个名气最大,比范旷还厉害。钱邦芑是江苏丹徒人,生年不详,卒于1673年,南明一朝,曾以御史巡按四川,永历六年,受任贵州。孙可望入贵州时,他隐居起来,孙可望曾十三次征召,他不为所动。后来削发为僧,号大错和尚,自此纵情山水之间,潜心以诗文自娱,后居衡山,卒于宝庆,葬于衡山集贤峰下,著述凡二十余种刊行于世。

易铭见了他,尤其亲切,走上前去,拉着钱邦芑,热情说道:“原来是钱先生大驾光临呀!有失远迎,罪过罪过,来,先生请上座。”

钱邦芑不曾料想易铭会对他如此盛情,客气说道:“在下听说明公宅心仁厚、礼贤下士,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名不虚传呀!”

易铭也客气地说道:“我听得人家讲,说先生博览群书,乃学界泰斗,尤其对易经,造诣颇深,改日定当专门请教请教……。”

那钱邦芑赶紧谦虚,说道:“不敢不敢,要说学问,老朽那及明公万一,老朽来的时候,有幸拜读明公《宗主文集》,其中诗词歌赋、道德文章、科学论著、政论见解,蔚为大观,涉猎广泛,真所谓无所不包、无所不及。令老朽自愧不如……。”

那钱邦芑死劲夸着易铭,大概是被冷落,那曾敬宗便不高兴起来,只是碍于李千秋情面,未曾发作。

这边易铭自然还在和钱邦芑套近乎,两个说了好多话,直到李千秋叫进来侍女重沏了一杯茶,二人方才止住闲聊。那钱邦芑见两人很是投机,相见恨晚一般,心里就兴奋异常。对着易铭行拱手礼,又说道:“明公,老朽有一推心置腹的话,想对明公直言相告,还望明公定夺……。”

其余人等,听见钱邦芑如此说,即刻止住闲聊,侧着耳朵,听钱邦芑说话。

易铭知道这家伙接下来说的才是正事儿,所以坐直身体,说道:“钱先生,有话请讲。”

钱邦芑接着说道:“明公,眼下明公坐拥四川黔北,兵精粮足,年前方才大胜,明公何不挥师北上,驱逐清狗,直捣黄龙?”

易铭不想与他说这个,因那清廷使臣,就在堂上端坐。易铭内心清楚,这钱邦芑是故意这么说,他这样熟视无睹,是在有意挑逗清使。果然,那曾敬宗坐不住,站起身,说道:“钱邦芑,你这老不死的听着,你去给朱由榔说,他日我铁骑南下,定要叫他如丧家之犬、无处容身。今日本使来此,所为大事,我大清黔府之间,本可息兵交好,如非此大计,本使自不愿与你同处一室……。”

易铭见这两个要吵架,于是看了一眼李千秋,心里埋怨他,就想到:你这下好,瞧你安排的这档子烂事,老子分别接见不好吗?省的这几个一语不和就吵得老子头痛。

李千秋自是知道了易铭所思所想,于是赶紧将这两人劝住。那钱邦芑止住胸中火气,转而又对着易铭说道:“明公,将来明公北上,海内晏平之时,老朽敢问,明公是想效仿诸葛武侯呢还是司马一族?”

易铭懒得和他争论,于是易铭并未直接回答,就转而问道:“先生的意思是……?”

钱邦芑接着说道:“明公,眼下我大明江山社稷,形势堪忧,然而国之皇统,尚且犹存。当今皇帝,温良敦厚,天资良善,为君数载,并无失德。明公何不效法武侯,兴兵讨虏,中兴汉统。并将川黔之地,复归大明,力挽狂澜,明公功德,美名万古长存,岂不巍巍壮哉!”

易铭对他一番鼓动,不以为然,正想不到如何回答之际,突然间就想起朱元璋。易铭心里就有了应对之语,他望着钱邦芑,却反问道:“钱先生,咱们不说这个,这话说起来伤感情。要是如先生所说,当年朱元璋向西灭了陈友谅,向东俘虏了张士诚,又兴兵北伐。那我问问你,他为何不以小明王为主,反而要杀了他?”

钱邦芑不会料到易铭会这么说,对于两百多年前的这段史实,他身为大明臣子,如何敢妄加评论。所以结结巴巴说道:“明公,这、这、这……。”

见他窘态,易铭笑了起来,那曾敬宗幸灾乐祸,也笑着,完了说道:“明公,在下来的时候,摄政王亲自接见于在下,想来我大清黔府,大可捐弃前嫌,共分天下。明公大德,可据西南四省为王,凡四川、云贵、广西,我大清甘愿息兵罢战,全然退出,双方缔结友好,共济天下。明公以为如何?”

易铭听罢,正想答应,突然意识到多尔衮之所以许以西南四省,其意却包藏祸心。这西南四省,易铭眼下不过是控制了半个贵州及四川。另外两个省,云南在孙可望手里,广西虽然清军已得大半,不过几年来和南明反复争夺,鹿死谁手亦未可知。他多尔衮大大方方都一股脑送给易铭,无异于让易铭四面树敌,等易铭将这几家得罪完了,陷于孤立、难以兼顾之际,或许清军反败为胜的机会就来了。何况这大凡打江山、争地盘,西南就是半个天下,古往今来,这道理谁不明白。刘备以此成三足鼎立之势。那多尔衮熟读三国,这个厉害他自然懂得。

所以易铭对多尔衮这一招,颇为佩服,他看了看钱邦芑,心里说道:你这家伙,算来也是个历史文化名人,怎地政治上不开化,跟了个碌碌无为娘炮一般的主子,害的后来无甚去处、心灰意冷,只好出家当和尚。就要跟主子,也得多尔衮这样的成功人士……。

易铭一阵胡思乱想,半天不说话,那清使急了,只得忐忑不安,又问了一遍。

易铭见众人等他表态,看了看李千秋,两个心领神会,点了点头,易铭站起身,屋内踱步走来走去,想好了,清了一下嗓子,缓缓说道:“各位,我看这个睿亲王多尔衮说的还算不错,只是他大概忽视了,这中原也好,满蒙也好,新疆西藏,都是我中华民族疆域。他们入主中原,要是能够一统天下,建立个什么大清王朝,也是可以的。但现在朱家不干呀!孙可望不干呀!何况我也不答应,这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咱们走着瞧……。”

那几人未曾想易铭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感觉倒是有新意,其义不言自明,就是不管你是谁,不论是否正统,也没有华夷之分,只要你有实力、有本事一统天下,当个皇帝也是顺理成章的。

易铭接着又说道:“我这些地盘,是兄弟们抛头颅、洒热血一州一县打下来的。既不是他朱由榔的,更不是你满清的,你占得,老子也占得。费了那么大劲儿,为了这些地方,不惜和你们几方搞牯,甚至大打出手,这要让老子让出来,凭什么?所以这个可得珍惜,要不然,弟兄们不答应,老百姓不答应,老子也觉得亏。你们说,老子是不是傻呀?”

那众人听易铭这样一说,黔北土话,本听之费劲,但一席话听完,意思全然明白了。所以竟听得一愣一愣的,感觉易铭言语之间,老子翻天、粗俗不堪。似乎和这黔北大地广为传颂的那个宽厚仁慈、高深莫测、文武全才的主公的主公形象不甚相符。

易铭心烦这几个,以为有必要尽快打发出门,于是,他又说道:“各位,这样吧!我黔府自有外交衙门,隶属总理管辖,你等可与我秦任总理,先行对接商议。要谈得拢,咱们就签订个什么条约什么的,或者搞一个谅解备忘录。也可以考虑设立军事缓冲区,先实现军事互信……。”

易铭如此一讲,涉及诸多新概念、新思想、新提法,那几个听得神情惶惶、不知所云。李千秋自然知道易铭心烦,其心不在道上,所以不失时机,将这几个领出门,自然前往总理府,与秦任商议细节问题去了。

因钱邦芑与范旷曾同朝为官,易铭想笼络钱邦芑,下来就安排范旷正事儿不干,专门陪着钱邦芑大秦各地走走看看,所到之处,钱邦芑震慑不已。

他想不到易铭治下,竟如此生机活力、国势强盛。但他似乎心灰意冷,无心归附,那范旷禀与易铭,易铭安排说客若干,几天下来,无甚效果。他知道这家伙终归当和尚的命,只好悉听尊便,礼送出境。

孙可望使节来遵,倒还收获颇丰,白文选带了几个草签文本回去。那孙可望好不容易吃透精神内涵,心里高兴,就专司云南事务,不敢与黔府为敌。可能觉得自己和黔军较劲毫无胜算,所以一时心血来潮,不知谁人撮合,突发奇想。如同历史上一样,他居然将南明皇帝迎进安龙,又亲笔书信,劝易铭与他一样投靠南明。说共襄义举,力挽大明即倒江山,共做中兴大明千古功臣。

易铭看了信件,一阵大笑,他知道,就是这个孙可望,历史上是当了汉奸的,且是青史留名的大汉奸。不过后来下场凄惨,死得不明不白,这勾起易铭无边的兴趣。他心想:将来如果有时间,一定玩儿两趟时空旅行,去看看孙可望究竟是怎么死的。

孙可望收到易铭回信,看了心都凉了,他对易铭企图,无法揣测,自然惶惑。因意见相左、话不投机,易铭顽固,自此再不联系。

同类推荐
  • 小铜钱的故事

    小铜钱的故事

    少年儿童版的历史财经故事集,少儿国学财商启蒙读本。涉及中国古代主要经济事件、经济人物及相关的财富故事、传说等
  • 山林木兮,木有枝

    山林木兮,木有枝

    错过一次,便是来生。????风吹入我的梦,你夜里追着风,这目光熟悉又陌生,扰乱我灵魂,一眼像一生??????泼墨画中的几眼凝望,望穿了此生今年。你就这般在眼前突现,恰似天外飞仙,一袭白色浣纱,回眸一笑如此腼腆。紧跟上你转身离去的身影,萤火相伴,佳人相牵,怎断突如其来的痴念,轻推一扇木门,风吹入我的梦,梦醉着你的笑,辨不清门里是人间仙境还是森罗地狱,只想就这般将你痴痴的凝望。
  • 三国之铁戟温侯

    三国之铁戟温侯

    虎牢关下神威赫赫,横戟立马唯我吕奉先!梦回长安,醒来后发现不过是南柯一梦!一切都将重新回到起点!是历史的继续轮回,还是宿命中新的安排?一切尽在三国之铁戟温侯!
  • 清末大军阀

    清末大军阀

    士兵:队长,非洲这里实在太穷了,我们也要抢吗?队长:抢,都抢,不抢不是人英伦女王:你还讲不讲道理了!某混混:格老子的,你见过拿枪的跟人讲道理啊?罗斯福:哦no,哦no,哦nonono....天皇:雅美蝶~混混:我只是想抢点吃的填填肚子而已,都是那群天杀的王八羔子闹大了,居然扛着战舰上岸抢!。。。本来应该是这么牛逼的才对,为什么刚睁眼,小鬼子就打上来了?。。。水晶新手一枚,只敢弱弱的举个旗,没有粉碎历史的勇气,当什么穿越者来着。
  • 三国原来是这样

    三国原来是这样

    《历史中国》(白金升级版),中国断代史畅销读本,百科全书式的通俗历史读物,王觉仁、醉罢君山、金满楼、姜狼、张程……当今历史写作界诸多名家大神经典力作!精彩丰厚的内容,别样的叙事视角,意想不到的真相,演绎真实的人性。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历史上都曾发生!三国时代风云变幻,英才辈出。这一时代,实肇始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此后各路军阀势力划州割郡,拥兵自重。曹操挟天子以令不臣,孙权割据江东,刘备入主益州,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这一时代,各方面的人才简直可以用“井喷”二字形容,乱世之中,不仅涌现出像曹操、刘备、孙权、周瑜、诸葛亮等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涌现出像赵云、张辽、乐进、姜维、邓艾等杰出人才;科技方面,有马钧、刘微、华佗、张仲景之流;文学艺术方面,有“三曹”“建安七子”等。
热门推荐
  • 九阴邪君

    九阴邪君

    末法时代的练武者步云,从小习有《九阴真经》《六脉神剑》等华夏古武,在进阶先天武者时,竟遭遇无名风暴被卷入了天武大陆,附身在了一个拥有九阴绝脉之体,并且还遭遇了狗血退婚事件的练武废材身上。面对如此境遇,步云怒了……但凡惹我者,一个都不放过!
  • 总裁少女

    总裁少女

    女生?女人?清秀优异的学生?驰骋商场的接班人?两个角色在她身上却豪不冲突。一个身份让她坠入平凡而甜蜜的爱河,却因为另一个身份让爱人离自己而去。是世俗的眼光?是金钱的交易?是对正义的捍卫?是邪恶的怜悯?他们又何去何从?
  • 苍祇之永劫调

    苍祇之永劫调

    他,本是遗世独立,世无其二的琴声。她,本是艳动九天,风华绝代的清歌。他,原是世上最好的琴师。她,原是世上最妙的歌者。他,弹遍喜怒哀乐。她,歌尽悲欢离合。他,默然。她,别离。曲歌离,琴音默。。。这两人,本就是注定了离别与默然。三生七世无非一曲弦断音垮轮回永劫
  • 靔埊

    靔埊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要想知此书讲的是什么,你自己看下去就是。
  • 唯有戒爱

    唯有戒爱

    命运坎坷的“傻白甜”最终戒爱的故事
  • 大唐醒梦

    大唐醒梦

    什么?虞丰年竟然一觉睡回了古代!唐、宋、明,秦、元、晋、魏在不同时代里的王朝居然出现在同一个时空里,七国纷争?!什么,虞丰年回到大唐之后,原本出现在语文教科书上的李白、杜甫们都是不存在的,作品都是他的?什么?剑术和天下第三的叶轻舟打了个平手,竟然在三百招之后还小占上风?!什么?他变成了兵家亚圣李靖的义子?什么?和大唐相国魏征、右仆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的第一次的斗智斗勇里就让几个眼比天高老头认了输?!顺手还拿下了长安城的花魁陈圆圆?!魏征说:“虞丰年是储相之才!”长孙无忌说:“当是小如晦”房玄龄说:“生子当生虞丰年。”杜如晦说:“狗屁的小如晦,是老子不如他。”且看虞丰年在七国之间周旋,与各路英雄豪杰斗志斗勇!
  • 九零后恋爱物语

    九零后恋爱物语

    在这个大城市里生活,我们都碌碌无为,活着,成了唯一的追求。不明白爱情现在到底成为了什么东西。苏洛的恋爱物语是想拥有一份完美的爱情,可是他却不知道,这个世界哪有所谓的完美。(这是一本伪恋爱小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少女与死神

    少女与死神

    从树上飘下枯叶,时而浅黄色,时而暗红色,忧伤地哭泣在大地上空,在充满露水的雾气之中。一个少女站在一棵枯树之下,曾经似乎有人为他摇了那一树的不知名的花,那应该是很久远的事了。“凡人的事真多,烦人的事也不少。”死神平淡的说道。“那我就帮他们解脱吧...”少女也平静的说道,妖异的瞳孔如同红宝石一般。漫长的时间使得她早已忘记了过去的她是那么的可爱文静。故事当然还得从头开始说...
  • 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