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02000000025

第25章 歧路风云 初到名称()

第六章:初到名城

(第一节)

易铭终于睡了个好觉,起得也早,照例梳洗妥当,见移动电话的电池终于耗尽,感觉这东西眼下也再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就随手赏给了夏荷。那姑娘死活不敢要,千恩万谢,几度推却,末了还是接在手里,只说给易铭妥善地保管着。

这几天来,几个女孩儿将这稀奇玩意儿,爱不释手把玩了不少回,却至始至终不知道这东西叫个什么?更不知道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她们只是惊奇这么个小东西怎么会有些小人在里面,唱歌跳舞说着话。除此之外,里面的一切都让她们感觉奇特。易铭知道,这几个姑娘两天下来,竟谁也没有弄懂这究竟是个什么。

易铭木讷坐着用过餐,府邸里上上下下穿梭忙碌,琦玉早赶过来,只见她叉着腰,盘着腿,坐在易铭身旁一阵指挥,好不威风。易铭近距离端详他这位祖宗,联想到李千秋说过的那些话,心情难以平静。

过了不久,易铭见都忙碌收拾得差不多了,正等着李千秋来,李马丁却先到了,一同来的还有李夫人,当然是李马丁带过来给易铭磕头的。

易铭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表现为认不认识这李夫人,那女子行了万福,易铭客气过了,却无话可讲。他只得咿咿呀呀和这李马丁夫妇打着哈哈,眼光却往门外院子里看,好在李千秋匆匆身影已进院子。易铭情急之下,只好向赶来的李千秋求助。

易铭问李千秋道:“这个李夫人是谁?我们什么时候认得的?”李千秋传来声音,说道:“李马丁媳妇姓温,叫做小红,要说起他俩这段姻缘,还是你前些年给撮合的。你要记着,你和李马丁拜过把子,虽然你是他主子,但私下你们两个却是兄弟,他还是你的结义大哥,所以你得称李夫人为大嫂……。”

易铭听着心里却想到:怎么这事情这等复杂,既然如此,如何不早点告诉自己?要自己知道这等情形,前头也不会将李马丁当众斥责,还罚跪,就昨晚将他叫来,又批评了半个晚上。竟把自己大哥搞得诚惶诚恐、万分难堪,自己的威风倒是彰显无遗了,却让人家心头不好受,以后他还怎么当这个县长?不过易铭又想到:人家李马丁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受了这么大的委屈,还居然无怨无悔,原来因为是自己结义大哥啊!当大哥的维护小弟,自然天经地义。虽然如此,易铭还是有些愧疚。

所以想到这里,易铭心里觉得过意不去,就热情地招待李夫人坐,又亲亲热热地叫了李马丁和李夫人。他这大哥大嫂刚一出口,那李马丁看了一眼屋内众人,见吴琦玉在庭院忙着,多少放心了一些。接着把嘴巴凑进易铭耳根子,小声地说道:“主公,你可不要这样,你我和文秀三个拜把子,一般人是不知道的。有外人在场,主公应当小心才是,免得有人动歪脑筋说闲话……。”

易铭只好不停地说道:“好的好的,以后注意就是。”心里却想着:怎么还有周文秀,这厮老子还没有见过呢!易铭不知道三人是什么时候搞的这一套,想问李千秋,那李千秋盯着易铭,却笑而不语。易铭见了,鉴于人多眼杂,不好想问,只得作罢。只是易铭奇怪,这李马丁自恃此事无人知道,却为什么没有瞒过李千秋。

李千秋进了屋,领着众人一阵忙乱,终于打点好了行装。易铭一行人出了院子,过了二堂、大堂,走出县衙。县衙前,早就有形形色色数百人,旌旗猎猎、整装待发。韩知礼牵来前日那匹高头大马,易铭照样骑着,临行又回头四处看看,终于在琦玉轿子的后面看见了怡晴。只见她低着头,穿着一身绿色衣裙,也骑着一匹马,仍然是韩知礼给牵着,易铭方才放了心。

这一路二三十个姑娘中,就她长得符合易铭心意。他心生爱怜之意,正欲唤怡晴过来,却见琦玉挑开帘子,眼神复杂看着易铭。易铭厌恶,只得作罢,回头打马,和李千秋并排前头走了。

按照安排,李马丁带着五百兵士,一路护送到遵。一行人沿着西街而行,易铭骑在马上,满脸堆着笑,向两边欢送的民众挥手致意。走着走着,却于人群中看见了昨日河边钓鱼的两个老翁。

这两人早看见了易铭,认了出来,考虑到昨日对易铭不冷不热、不理不睬的态度,又口无遮拦、出言不逊,所以被吓坏了。

易铭见这两位傻傻站着,他打马到了两人跟前,勒住缰绳,翻身下了马,朝二人所在之处走过去。跟着的军士早扑过去,拨开人群,两人呆立原地,见易铭过来,惊慌不已,作势欲跪。易铭赶到,早将二人的手分别握住,他热情洋溢地说道:“两位老人家好啊!”

这两个惶恐之余,又有些尴尬,其中一个回答道:“主公,小的不知,小的该死,昨天……。”

易铭知道他要说什么,于是插话说道:“两位老人家,我还要感谢二位呢!让我了解到了一些真实情况,以后你们对于政务军务有何看法,但讲无妨,我特准你二位言者无罪。”

这两个赶紧谦虚,说道:“小民岂敢!小民岂敢!”说话间还是终于给易铭跪下磕了个头。易铭扶起来,安慰了几句,复又翻身上了马。那旁边百姓,见易铭性情随和、态度亲切,又没有一点主公的架子,所以一个个均激动万分,那“主公英明、义军神勇”的口号叫得震天响。易铭打马前行,回头看见两位长者,已然激动得老泪纵横、难以自持。

穿过内城门,过了湄江栈桥,沿梨树坳一路向西,又过了外城门,就上了大路。易铭看见了沿线果然烟叶水稻、玉米红薯,均长势喜人。又有工厂庄园,夹杂其间,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易铭心里惦记着刚才两位老者,就叫过跟在身后的李马丁,他对李马丁说道:“刚才那两位老年人,你以后多照顾一下。”那李马丁自然领命,唤过随从,大声说道:“你去,问刚才和主公说话的两个老头,姓甚名谁,叫他们先扛两袋米,顺带三五两银子找上门去慰问慰问。”那人点头记下了,又想了一下,转身回去寻人去了。

两旁百姓见了这一拨人马,自然退避路旁侍立,躬着身,对易铭不敢抬头正视。

易铭见这些百姓对他敬若神明一般,知道是这几年李千秋治下,老百姓衣食无忧、生活改善、社会稳定的结果,心里充满了对李千秋的敬意,感觉前途有了希望。

因有女眷随行,沿途又是泥石小道,好一点的地段才铺有石板,所以队伍行进不快。一路上因补水充饥、走走歇歇,又要躲避正午恶毒阳光,好不容易赶到了八节滩,天就晚了。队伍只好就地扎营,此地路旁有十数家农户,头天回遵打前站的早就安排好了,农人腾出房间来,易铭、李千秋及众女眷均安排住下。

盛夏天气晴空无雨,农历六月月色正浓,将士就地歇息并无怨言。农家孝敬了不少活鱼,易铭让燃起篝火,柴灰里刨着土豆,就着携带的干粮,和数百将士围坐一起,吃了不少。其间,他又讲了一些西方游历的所谓趣闻,当然都是易铭临时瞎编的,只见一个个听得饶有兴致。易铭将息之前,还带了韩三、蛮牛,到河边裸泳一番,自是神清气爽不提。

到遵义已是次日下午四时左右,早有信兵前来报告,说赵龙甲及众头领已在东门恭候多时。

李马丁传令队伍加快行军,不时即到了城东。

映入易铭眼前的,根本不是熟悉的遵义城的样子。但见砖砌的城墙却都修到了沙河一带,城墙高约三丈,那上面垛口整齐、旌旗招展,有荷枪实弹的军士来回走动巡逻,见了易铭等,慌忙示意下面打开了厚重的城门。

李千秋对易铭说道:“主公,这就到了,这里是东城门。”

易铭望着前方,心里不解,就用他们俩私下交流的方式问道:“这遵义城几百年前就如此规模了吗?”

李千秋策马前行,眼光不看易铭,答道:“当然!前些年这遵义城破败荒凉,只住有两三千人,哪里有这等规模。但自从成为我军首府之地后,发展较快,四年下来,城内已有四五万军民。这街区已向四周扩展了不少,向北已至茅草铺一带。本来这么几万人住不了这么大地界的,但你得清楚,咱们那么多的工厂和设施,都围绕城市周边布局建设,一则可以聚集和就近安置更多居民,方便管理;二来则是为了加强防御。你看这遵义城,有内外两道高大城墙,这么围起来,可谓易守难攻、固若金汤……。”

易铭就问道:“又是战俘修的吧?”李千秋笑而不答,算是默认。易铭又问道:“我们要到哪里?老城吗?”李千秋答道:“正是!”

易铭又待要问,却见前面城门涌出不少人,看样子是赵龙甲为首的那些人,易铭等人群又近了一些,发现那人群中有两个熟悉的身影,正是赵龙甲、吴能奇。

到了城门下,易铭和李千秋下了马,赵龙甲等二三十人,齐齐刷刷,早跪在城门前。

易铭知道,跪在前头的,应该是李千秋说过的那些头头了,眼前这些人,是他手下的文武中坚及黔北一地的精英。

这自然又是一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寒暄场面,这一行欢迎的人群中,易铭未曾谋面的将领有钱虎乙、孙象丙、周文秀、郑可望、王定国、冯德清、陈步明、褚正烈、卫好才、蒋赤信、沈实根等。当然,易铭在李千秋不失时机的提醒下,与这些人久别重逢,一一的热烈叙了叙旧,他胸有成竹,自然没有露出丝毫破绽。除了那些将领,另外还有朱信、秦任、尤华、许铎、何宴、吕复、施道、张开、孔佑、曹仪、严素、华离、金贵以及杨承藩等文人。

在所有这些人中,易铭印象深刻的就周文秀、朱信、秦任、钱虎乙及杨承藩五个。

周文秀其实长相很普通,只有些文人习气,不像其他武将粗鲁憨直没文化,所以有几分儒雅的味道。易铭之所以能记住他,还源于李马丁说过他们三人还私下拜过把子,易铭不知道为什么还要私底下搞这种小团体,自己已经是他们的头头了,再这样做,应无必要。他后来想了想,心里以为不管怎样,有这么两个体己人也不错。毕竟照李马丁的表现看来,这个周文秀也应当和李马丁一样,事事站在易铭的立场,处处都愿意为他考虑,吃得亏、受得罪,还可以为他当冤大头,两肋插刀、忠心不贰。

朱信和秦任看样子年纪都四十好几岁样子,两个都中等身材,身形均偏瘦,两人仪表堂堂,举止文雅,谈吐不凡。只是两人口音,多少有些区别。易铭听李千秋提示方知,这两人中朱信原籍河南洛阳,鉴于义军源自河南,所以是易铭半个老乡。而秦任却是山东人,据李千秋说,这秦任在大明的时候,就是个县一级的官员,后来他官儿当不下去了,才投的义军。

易铭知道这些文人许多都是李千秋的学生,但不知道李千秋都教了他们些什么,也不知道这些人究竟懂得多少。他还想到:假如这些家伙懂得多,凭自己这点水平,以后能不能服众恐怕是个问题。因为他明显感觉到,就这些文人,言谈举止之间,虽然虚伪迂腐,却也不同寻常。一干人中,尤以朱信和秦任为甚。

易铭心里不禁感叹:李千秋这孙子在哪里找来这么两个人才,怎地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一般。

但那个叫钱虎乙的家伙就有点让易铭不爽了,易铭见他长相猥琐,身材瘦弱,留着山羊胡子,一双眼睛狡黠而奸诈。当他说话的时侯,脸皮似笑非笑,双眼有意无意地一闪一闪眨巴着。易铭听李千秋说到过,这家伙是从李自成那里投奔过来的,原先在大顺朝里,只与李岩交好。李岩死后,跟着义军一并也到了这里。还说他善于带兵作战,这方面尤其鬼灵精,打了不少胜仗、恶仗,李千秋还说过,四年前遵义城大战孙可望那次,就是他具体指挥的。眼下钱虎乙也是统兵一部,镇守在綦江一线,得知易铭回来,所以也赶来相见。

杨承藩自不必说,播州杨应龙遗脉,杨家将嫡传后人,怡晴之父。易铭着重审视了一番这个有可能成为自己岳丈大人的人,见他约莫五十多岁,举止稳沉,言语不多,表情刻板,神情木讷,一副心机重重的样子。未见得年纪有多老,只是愁眉苦脸过甚,因此头发胡子已白了大半。易铭知道:当年杨应龙兵败身死,杨家险遭灭门,他从小遭此变故,家破人亡、经历坎坷,所以难怪一副心机重重、苦大仇深的样子,就他心里,恐怕无时不刻不想着他祖上的遭遇。

想到这里,易铭心里为之一惊,突然觉得这怡晴该不是这个杨承藩安插在自己身边的眼线吧?他想到怡晴十七八岁年纪,和自己见面不过两天,就甘愿为自己“献身”,难道没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吗?

易铭不知道自己的揣测是否正确,于是在人群中遍寻,远远看见怡晴正和杨遵、杨义在一起,三个欢快地说着话,显得特别单纯可爱,易铭竟看傻了。想到怡晴生性柔弱、温婉可人的样子,易铭感觉事情应不至于那样,就放下心来。

易铭好不容易见完这帮文武大臣,在他们簇拥下,与李千秋上马并排走在前面,朝城内赶去。

眼看城门洞在即,他不经意间抬头,却看到城门洞边的城墙上,明显悬挂着四五个人头。那东西恐怕也已经吊在上面一些天了,可隐约看见头皮下白色颅骨,一群苍蝇嗡嗡地盘旋着,让易铭作呕。他感到脖子发僵、背心发凉,身上直起鸡皮疙瘩。

他生于文明社会,长了这么大,还从未见识过如此血淋淋的场面。莫说是人,就连看人家杀猪宰鸡,临死挣扎时鲜血淋漓的恐怖场面,都认为太过血腥残忍。他生怕进城时,那人头要是一不小心,掉下来怎么办?或者即便头不会掉下来,那一不小心滴下来恶心的血水,也会让他感觉不爽。他看着看着,对这几个面容狰狞的可怜的家伙充满同情。

于是,他勒缰止马,不愿前行,赵龙甲似已看透易铭心思,故而赶了上来。

易铭就指着上面,对赵龙甲说道:“这是些什么人?”

赵龙甲答道:“禀主公,是前几日抓获的奸细。”

易铭听着,内心的火气就起来了,又为了掩盖自己的害怕的心理,易铭大声对赵龙甲说道:“像这种人,你把他们关起来不就行了,或者让他们做苦力,也比杀了强呀!”这话里头明显有责备的意思。

赵龙甲听懂了,若有所思,答道:“主公宅心仁厚,卑职定按主公意思,吩咐照办。”

易铭止住不前,队伍也停下来,等那城楼上军士将那些人头挑了撤下去,易铭这才进了城门。

进了城里,突然马蹄声响亮而清脆起来,易铭惊奇发现城中的大路都像自己年代一样,是水泥硬化了的。虽然硬化的路面只有十来米宽,但两旁建筑物却退让很远,离中间大路还有不下十几米的距离,建筑物虽是木结构,但排列整齐,错落有致,看样子作了精心的规划布置。

易铭不解,一边挥手向沿途欢迎的百姓致意,一边问李千秋道:“现在就有水泥了吗?我看街道预留了这么宽,难道你想让汽车在上面跑呀?”

李千秋回答说道:“正是,我们有水泥产业,还有钢铁产业。我告诉你吧!内城城墙都是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只是咱们产能有限,目前还没有广泛使用。我把这遵义城重新规划布置了一番,从各个方面作了通盘考虑,你看见的这条道路,仅仅是我们道路骨架网络的一部分。当然现在是不可能生产汽车的,但不久的将来,老百姓会受益于这种高瞻远瞩的安排,虽然现在他们认为这么宽敞的街道简直就是在浪费土地。”

易铭佩服不已,又问道:“不得了、不得了,除此之外,你还做了些什么?”

李千秋答道:“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以后我会给你讲明,等一下我们过了“丁字口”,进了老城,你就会看见我的杰作。”

易铭见他卖关子,追问道:“什么杰作?”

李千秋也挥挥手,向两边热情的人群打着招呼,又回答道:“我在老城里修建了一处庞大的建筑群。”

易铭笑着问道:“是什么?”

李千秋说道:“你到了自己看看不就清楚了。”易铭欲再问,却听见两旁百姓欢呼声、口号声此起彼伏、甚嚣尘上,易铭一行在一阵阵的“主公英明”、“义军神勇”的口号中行进。他见两旁确实兴建了不少的住宅及厂房,易铭忽然就想到:自己在几百年后,在这个城市死活打拼,省吃俭用钱包榨干,都不能买上一套“蜗居”。

想到城头人所住的住房,那可真是叫蜗居!上不沾天下不着地,就中间百十来平方米的框框,还老贵老贵。可就住成这种窘样,他们面对农村人时,还有一种可笑的优越感。所以易铭一直认为城里头生活的人其实很可怜,住的太过局促和小气,要是“宅”一点的,整天呆在几十个上百个平方米的水泥框框里头,有些房子连太阳月亮都难得一见,里边呆着,简直如同坐牢。不像自己老家,周围团转,数亩之地,都是自家的。何况还有田边土角、树林竹丛,就这样还觉得活动空间狭小,所以老往山上跑,在山之巅,放眼望去,丘陵沟壑,一览无余,更凭虚临风,别提心情多畅快。

所以易铭认为城市男女大庭广众之下亲热打Kiss,并非由于开放,而是没有清静独立的空间和场所,被逼无奈才这样。

易铭老家的农村人就犯不着如此做,你可千万不要认为他们缺乏这种神经,人家山上林中,私下怎么怎么了,外人不知你等不晓,一切都在双方心里头。

易铭胡思乱想着,不觉到了丁字口,果见湘江西岸,内城墙高大壮美、巍峨庄严,最为惊异的是易铭发现江上居然架有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桥。

进了老城,易铭远远就看见了李千秋所说的杰作,原来是一片具有古典气息的传统风格的建筑群。但成色新旧不一,有些是原来就有的,而更多的则是最近一些年才建成。

李千秋不失时机,自然给易铭详细讲解了这些建筑,说这才完工不久,今日权当易铭现场验收。

李千秋说这内城,顾名思义,除了是黔府中枢驻地,余则就是用于这黔北领导集体集中居住,林林总总,有不下数百处院落。那军界政界的高级领导、各地大员及黔北一地士绅名流,举凡有点儿名堂的,都在这内城安了家,一圈坚不可摧的城墙就全给围了起来。

易铭四下看了看,见城墙所围之地,方圆恐怕几个平方公里,在他那时代,也住了好几万人。而这会儿,都叫这所谓精英阶层,你一块我一块地圈占了。他心里感叹,这肯定不知吵了多少架、扯了多少皮,也肯定花了李千秋不少的精力摆平。同时,易铭还认为:要修建这么些建筑,肯定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同时,这内城原来肯定住有不少市民百姓的,想到这儿,易铭就有一个疑问,他知道在他那个时代,这老城最为繁华热闹,那么在此时也应当如此,那住着的老百姓,难道都给全部拆迁异地安置了?

他这么一问,李千秋不敢否定,所以答道:“这个嘛!自然是全部安置在外城,不过主公放心,咱们按政策来,秉承让利于民,这个补偿和安置都很到位。从执行的效果看来,这个这个民众都很支持。”

易铭心里冷笑,暗咐道:刀子架在脖子上,这要房子还是要脑袋,问题不难回答。举凡思维正常点的,深知这里面孰轻孰重,不由得你不干。

易铭知道,历史上这清军入关以后,为了安置关外来的征服者,也在北京城搞了一次安置。结果汉人都给赶到了城南,大概成本也不高,不都因为手里有家伙吗!在这种强权政治下,你是愿意要脑袋还是要不动产?所以易铭认为李千秋这样做,也未必像他说的那样光彩。

同类推荐
  • 水浒厚黑

    水浒厚黑

    以厚黑的角度来分析梁山好汉的各种行为排名座次,从内部好汉的角度来深度解析梁山内部108将的复杂派系正所谓杀人放火金腰带,杀官造反受招安。以小人之见,水泊梁山啊,吃枣药丸
  • 黯淡的中世纪

    黯淡的中世纪

    从现代回到了中世纪,当然有很多东西都想一睹真容。传说中的圣女贞德?十字军东征?狮心王理查德?甜不辣骑士团?但是某人现在完全没有这个想法了。“太阳呢?”希什曼望着漆黑的天空,怒吼道:“老子的太阳呢?这么大一个刚刚还在这的!”
  • 大宋男儿

    大宋男儿

    那一夜之后百万雄兵直指中原,那一夜之后南人尸山血海命比狗贱,那一夜之后神州陆沉再无中国!不认命便拼命,只有死战才能换来一线生机,何必要等日月重开大宋天,大宋男儿总有浩然正气,总有一腔热血,拔剑,冲锋!
  •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历史爽文】穿越者李阳,献给了秦始皇一盒阿莫西林……从此,李阳走上了没羞没躁的乱史人生。改秦律、做实业、搞经济、重民生。为了全世界都说中国话,李阳还做了一个地球仪送秦始皇……
  • 倾世红颜,战天下

    倾世红颜,战天下

    名将易老,红颜迟暮,是这个世上我们最悲伤,却又最无可奈何的事情。她一战成名,步步走来,都带着无数的光环!她活的潇洒肆意,两世为人,都带着抹不掉的煞气。惊才绝艳的公子哥,软萌的弟弟,今生她又该何去何从?看百里寒烟情归何处,如何造就属于她自己的王国!东方沐阳,从小锦衣玉食的太子殿下,自从遇见了镇国将军,他觉得他的人生被颠覆了,女人不是应该都是柔弱的吗?为什么百里寒烟一个女子却成了镇国将军。女人不是都是男人的附属品吗?为什么百里寒烟的人生活的如此绚丽多彩,连男人都自愧不如。太子殿下说谁来给他解答一下呢?
热门推荐
  • 剑侠情缘之仙月痕

    剑侠情缘之仙月痕

    “我以为你你对我万般呵护是对我的爱,原来这是你对我犯下的错”“八年的相处我以为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原来这八年是你对我最大的惩罚”“太音断琴弦毁,你我恩断义绝,从此仙月无痕。黄泉路上不再有我的足印”我枉死城一百八十条人命你都杀了、为何留下我?你若还有一丝怜悯就杀了我别再让我痛苦下去本文转载自网络原创文学门户—起点中文网:http://www.*****.com/?Book/3557059.aspx
  • 鬼抬棺

    鬼抬棺

    我出生就是个死人,被义父养在棺材里,靠他用黄泉买路钱买命。义父离去之后,我为了活命只能走进冤魂窟,向一口棺材三拜九叩,拜尸为师,抬棺葬鬼,像历代棺材门人一样一生与千奇百怪的邪祟纠缠。九峰镇尸,血海漂棺,白骨筑城……葬鬼,葬人,葬妖……处处杀机,步步惊心,从不知道究竟还能活多久。直到我参透了拜师时听到的那首鬼童谣,才发现棺材门里其实埋葬着一个惊天之秘……
  • 仅一眼便是终身

    仅一眼便是终身

    她对他是一眼定终身,奈何君已有妻儿,且爱之深切。于是她忍痛退出,决定孤独终老。世事无常,老天却夺走他的爱妻,这时她要不要再为自己赌一赌,要不要回到他身边。
  • 蝉尾决

    蝉尾决

    在杨唐县一位少年名叫杨朝曦,在江湖上斩妖除魔的英雄故事。因一场大水袭来,他和兄长杨熙风分开后被太乙救活走上了修仙之路,无意间得到“蝉尾决”。
  • 快穿之众生

    快穿之众生

    一个傻脱少女和一个呆萌系统一起穿越各处完成任务,见证芸芸众生的故事。本文无男主,女主在完成任务中慢慢成长,各小故事中的人物也是成长型,不会刻意去抹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活在18线:那些远离北上广深的真实生活(南瓜屋故事)

    活在18线:那些远离北上广深的真实生活(南瓜屋故事)

    县城被吐槽为“18线”城市,连接大城市与乡村。在这里既有田园的安逸也有城居的喧嚣;既有繁华热闹也有贫困潦倒;既有恬静幽美也有困苦挣扎;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并存;亲情友情与冲突矛盾同在……有人说:了解一个时代,看一个县城就足够了。我诚以为然。县城里话题很多,人人都在拥挤中前行,讲述着各自的故事,演绎着各自的人生。谁在编曲谁在听……人生百态,冷暖自知。写下这些老人故事、婚恋故事、“车祸”故事和债务故事,不是批判也不是颂扬,只是站在我个人的角度,以我个人的眼光,观察和思考发生在“18线”里的那些人、事、情。
  • 有系统就是任性

    有系统就是任性

    别人千辛万苦打怪升级,叶剑一觉睡醒,暴涨十级!别人拼死拼活抢夺宝物,叶剑随手一挥,远古神器!对不起,有系统,就是这么任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