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199800000003

第3章 罗森塔尔效应:所有人都渴望被赞美

罗森塔尔效应的意思是:当向被期望者传达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时,被期望者的行为就会朝着期望者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其实这说的是赞美的力量,对此,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得到别人的赞美。确实,谁不愿意被夸赞呢?

找到对方的闪光点,把赞美具体化

当你夸一个人“真棒”“真漂亮”时,他的内心深处就会立刻产生一种心理期待,想听听下文,以求证实:“我棒在哪里?”“我漂亮在哪里?”此时,你如果没有具体的表述,对方就会非常失望。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渴望被人赞美,无论是孩子,还是老人,因为人都有一种被人肯定、被人赞美的欲望。正如一句谚语所说:“赞美好比空气,人人不能缺少。”

赞美是说话的艺术,合乎人性的法则。不过,赞美别人时,一定要把赞美的话说具体,那样才显得真诚,才能使人感到开心、快乐。

王小姐是一位大型企业的总裁秘书,有三个客人都跟她说想要见她的领导。

第一个客人对她说:“王小姐,你的名字挺好的。”当时王小姐心里特想听听她的名字好在哪儿,结果,那位客人却不说了。王小姐感觉那个人不真诚。

第二个客人说:“王小姐,你的衣服挺漂亮的。”王小姐立刻想听听她的衣服哪里漂亮,结果也没了下文,话还是没有说到位,让王小姐很失望。

第三个客人说:“王小姐,你挺有个性的。”当王小姐想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样的个性时,那个客人接着说:“你看,一般人都把手表戴在左手腕上,而你的手表戴在右手腕上……”王小姐听后,感觉自己确实有点儿与众不同,很高兴,于是就让第三个客人见了她的领导,结果签了一个10万元的单子。

上例中前两位客人由于赞美的话都是泛泛之词,只有第三位客人把赞美的话具体化,最终签下了大单。可见,赞美之词应当讲究具体才行。

像“你太漂亮了”“你真棒”“你真聪明”之类的赞美,比较笼统、空洞,缺乏热诚,会给人一种敷衍的感觉,有时甚至有拍马屁的嫌疑,会让人怀疑你的动机不纯,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与不满。

但是,如果你能详细地说出她哪里漂亮,他什么地方让你感觉很棒,他怎么聪明,那么赞美的效果就会大不相同。因为具体化可视、可感觉,是真实存在的,对方自然就能由此感受到你的真诚、可信。因此,赞美只有具体化,才能深入人心,才能与对方内心深处的期望相吻合,从而促进你和对方的良好交流。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发现对方具体的优点,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呢?

1.指出具体部位,说明特点

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相貌、服饰等方面寻找具体的闪光点,然后给予评价。

比如,当你赞美一位女士时说“你太漂亮了”,不如说“你的皮肤真白,你的眼睛很亮,你的身材真高挑……”她的脑海里就会马上浮现出“白皙的皮肤,美丽的眼睛,苗条的身材……”这样,你的赞美之词就会让她难以忘怀。

2.结合名人做比较

对于外表的赞美,倘若能结合名人来做比较,效果会更好。社会名人和明星往往是大家喜欢甚至崇拜的对象,他们的知名度也比较高。如果你想夸赞某人,若能指出他的整体或某个部位像哪一位名人或明星,自然就提高了他的形象。

3.列举事实,说出感想

用事实作根据,从而引申出对性格、品位、气质、才华等方面的赞美。比如下面的例子。

当你看到一位女士佩戴了珍珠项链,你可以这样赞美她:“您真有品位,珍珠项链显得自然高贵,英国的戴安娜王妃最喜欢珍珠首饰。”

当你看到同事家挂在墙上的结婚照时,可以这样说:“你应该多送你太太聘礼。”同事不解地问:“为什么?”你若向他解释:“因为你娶了一位电影明星啊。”他听到这样的夸赞后,心里一定美极了。

间接赞美比直接赞美更有效

真诚、坦白地直接赞美别人,固然能取得效果,但如果用词不当,就可能使赞美之词沦为阿谀奉承,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让人觉得你的赞美之词太露骨、太肉麻。如果你担心出现这样的结果,那么最好采取间接的赞美方式,着重表达自己对某一类人或物的赞美,同样会收到不错的效果。这样无论使用怎样的溢美之词,都不会显得过于露骨和肉麻,而对方又能同样领会到你的赞赏之情。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史湘云、薛宝钗一起劝宝玉好好学习,以后做官,宝玉对此大为反感,对着史湘云和袭人赞美黛玉说:“林姑娘从来就没有说过这样的混账话!要是她也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就和她生分了。”

恰巧黛玉此时走到窗下,听到了宝玉对自己的赞美,“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之后宝玉和黛玉二人互诉衷肠,感情倍增。

在黛玉看来,宝玉是在背后赞美自己的,而且他不知道自己会听到,这种赞美就不是刻意的。如果宝玉当着黛玉的面说这样的好话,生性多疑的黛玉可能会认为宝玉是在讨好她或打趣她。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想赞美一个人,不便对他当面说出或没有机会向他说出时,可以在他的朋友或同事面前,适时地赞美一番。这样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南北战争开始时,北方联军连吃败仗。后来林肯大胆起用了一位将军——格兰特。他出身平民,衣着不整,言语粗俗,行为莽撞,有人还说他是个酒鬼。林肯心里明白,所有对他的传言都是夸大其词……后来,竟然有人要求林肯撤掉格兰特的军职,理由是他喝酒太多。林肯则不以为然,他赞扬格兰特说:“格兰特总是打胜仗,要是我知道他喝的是哪种酒,我一定要把那种酒送给别的将军喝。”格兰特没有辜负林肯的信任,为结束南北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证明了自己的确是一位能力卓越的将军。后来,他成了美国第十八任总统。

由此可见,背后说别人好话要比当面恭维别人效果明显好得多。你完全不用担心你所赞美的人会听不到你的赞美,相反,你对对方背后的赞美,很容易就会传到对方的耳朵里,对方也会因此对你另眼相看。

人都有爱听好话的心理,即使明知道别人说的是奉承话,心里也免不了会沾沾自喜。一个人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美后,一定不会感到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赞美的魅力是无穷的,但是,最有效的赞美是在背后赞美他人。要赞美一个人,当面赞美固然能取得效果,但往往背后赞美的效果更明显。

超出期待的评价,让人打心眼里喜欢

每个人都不会拒绝别人真诚的赞美之词,但赞美之词一定要有闪光的地方,不可过分流于世俗。赞美别人要注意别出心裁,有特点的赞美才能让别人注意你,才能达到拉近彼此距离的目的。

懂得赞美别人是一件好事,但绝非一件易事。如果遇到女士就夸“漂亮”,遇到男士就说“能干,有为”,这些老套的赞美是不会引起别人特别的感受和注意的。

事实上,没有人对别人给予自己的赞美无动于衷,只不过有人会赞美他人,有人不会赞美而已。关键是赞美的人能不能找到一种标新立异的赞美方法。

因此,要想赢得人心,就要在赞美的技巧上多下点功夫,找到别出心裁的赞美之词,从而让对方在瞬间对你产生好感。

首先,在赞美一个人时,如果你能避开公认的特长,独辟蹊径,给对方以超出其期待的评价,当然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比如,面对一位美丽的姑娘,如果夸赞她的容貌,她自然会高兴。可是,如果只是赞美她的容貌,即使称赞她倾国倾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也不过是老生常谈,不会引起她太大的兴趣。这时如果你换个角度,赞美她聪明智慧、气质高雅、能歌善舞或有其他方面的特长,一定会让她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面对一个事业有成的女人,如果你经常夸她有能力、有才干,这样的赞美之词,她几乎每天都会听到这样的赞美,所以即使你再怎么费力地赞美她,她也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但如果你对她说:“你的眼睛长得好迷人”“你无论是坐着、站着还是走路的时候,都别有韵味”,相信她一定会喜上眉梢,认为你是一个很有眼光的人。

李女士是某大型企业的法人,该企业经营管理得很优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可观,业内人士都称赞她为“铁娘子”。

一次,一位记者采访李女士时说道:“李总,大家都认为您管理精到,我倒觉得您身上更有着传统女性的那种善良、心细的魅力。”

听到这些话,李女士特别高兴,忙说:“很多人只是看到了我的表面,并不是真正了解我。”

记者的这番话之所以能够博得李女士的好感,就是因为她平时听到的对她管理才能的赞美之词太多了,而这位记者称赞的却是她的女性魅力,这样让她感到很特别、新颖。

所以,当我们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一定不要重复那些别人耳朵都听得起茧的话语。尤其是对那些成功人士,他们经常会听到别人的赞美,所以我们就不要像别人一样千篇一律地去赞美,而是一定要注意寻找别人所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我们在夸赞专业人员时,也应当尽量避开其特长,可以从他的为人等方面挖掘闪光点。比如,如果你称赞出租车司机的驾驶技术高超,效果就不会太明显,因为驾驶技术不好的话,也做不了出租车司机。所以,对出租车司机来说,驾驶技术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但是,如果你夸他的车里特别干净,一看就知道他在生活中是个很讲究的人。他就会高兴地对你说,他每天都会更换座套,还会跟你说一些出租车是城市的窗口,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之类的话,从他那自豪的神态上,你就能感觉到他心里有多开心。

因此,赞美一个人时,与其称赞他最大的优点,不如发现他最不显眼、甚至连他自己也未曾发现的优点,给对方以超出其期待的评价,那样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因为他最大的优点已经成为其性格中的一部分,在任何人看来都已经是不足为奇的了。如果经常称赞一个人最大的优点,可能会让其产生反感。相反,那些小的优点,因为从未或者很少有人发现,因此也就显得弥足珍贵。

而你的发现与称赞为对方增添了一份对自己的认识,也增加了一次重新评估自己价值的机会。同时,你不同凡响的观察力还会获得对方的器重。

先抑后扬式赞美更显真诚

如果一个人成功了,你否定他的过去,事实上就更能彰显出他现在的成就。所以,平时你在和别人聊天时,也可以运用“先抑后扬”的方法,从否定到肯定的评价,不仅能增强谈话的吸引力,还显得真实可信。

在与人们的交往过程中,要想赢得别人的好感,就应该多赞美别人,不要轻易地否定对方。不过,有一种形式的否定,对方是能够接受的,那就是先抑后扬式,即先否定他的过去,再肯定他的现在。

那什么是先抑后扬式赞美呢?比如下面的话:

“我觉得你早期的作品率直可是过于感性,而后期的作品不但真诚而且理性,并且更具有思想性。”

“我记得你以前的车技一般,现在怎么开得这么好啊!”

“最初我觉得你这个人有些清高,不过时间长了,我发现你其实是挺随和的一个人,我喜欢你这样的人,比较真实。”

但是,在运用这个方法时,需要注意的是,前面的否定是为了后面的肯定做铺垫。因此,若前面抑得过低的话,后面必须扬得意外,才会有好的效果。

有一个关于唐伯虎的民间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豪绅为了给老母祝寿,大摆筵席,请唐伯虎赴宴。酒酣耳热之际,各位宾客都纷纷表示祝贺,说了很多华贵的贺词。此时,再美好的辞令也会显得很平常。

这时,唐伯虎来了一回“耸人听闻”,他为主人献上了一首诗。只见唐伯虎慢条斯理地对着寿星念道:“这个婆娘不是人。”听完这第一句话后,在场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大家都以为是唐伯虎醉酒失礼,正当大家不知该怎么办时,唐伯虎又慢悠悠地来了一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顿时,各位宾客赶紧拍掌称绝。谁知唐伯虎接着又说道:“生下儿女都是贼。”这刚刚缓和的神经又绷紧了,大家又被镇住了,默不作声,听他接着说下一句:“偷得蟠桃献母亲。”大家又都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唐伯虎就是用了先抑后扬式赞美,可以说是别出心裁,所以自然会语惊四座。可见,先抑后扬式赞美只要运用得好,同样能获得非常好的赞美效果。

及时赞美,不要错过赞美的保质期

赞美是对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才干及其他积极因素的肯定。通过赞美,人们了解了自己的行为活动的结果。因此可以说,赞美是一种对自我行为的反馈。而反馈必须及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赞美一定要及时。比如,当单位里的一个同事被提拔当了处长,成了你的上级时,你第二天上班,一见面就应当立马上前打招呼说:“你好,处长!”

如果你的职务和他对等,要想表示恭贺之意,你就可以这样说:“王处长,祝贺你高升!”他就会笑呵呵地说道:“谢谢,以后请多关照!”

如果你的职务比他高,也应当表达祝贺:“小王,祝贺你当上处长!”对方当然会非常高兴地说:“谢谢局长的关心,请您以后多多指导我!”

总之,赞美别人要善于把握机会,在恰当的时机表达赞美,才能收到相应的效果。否则,就像过了时的服装一样,根本引不起人的兴趣。

此外,在和别人聊天时,不能只顾着说自己想说的,要跟对方进行“互动”式的交流。如果对方谈到了自己的得意之事,那就是希望能够与你分享他的喜悦。这也可以看作是他准备接受你的赞美之词的信号。所以,这个时候你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停下,接过话题顺势赞美一番,这样就能满足对方的心愿。

比如,对方拿出照片对你说:“你看,这是我今年国庆假期去香港玩时照的。”你可以边看边赞叹:“哎呀,这是你的照片啊,照得真好看!明年我也看看去……”假如你接过照片,随意地看了一眼就还给了对方,什么也没说,会显得不尊重对方,对方就会不高兴的。

再如,初次见面,问对方是哪里人。当对方说出自己的家乡后,你就应该接上话题:“那个地方我去过,风景美,人更美……”或者说“我在电视上看到过那个地方,山美水美,是出人才的好地方……”如果你没有去过那个地方,也没在电视上看过,你可以这样说:“我听说过那个地方……”

当你真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时,对方立刻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大大缩短了你和对方的心理距离。

除了赞美之词要及时以外,还应该细心地发现对方的变化,这样会让对方感觉到你是在关注他,会让他觉得他在你心目中很重要,从而满足人内心渴望受重视的小“虚荣”感。觉察到别人的变化,就要大胆地表达出来。对于新的变化,一定不要吝惜赞美之词。

比如,同事或朋友买了条漂亮的衣裙,在你面前晃了三圈,如果你不说话,那作为同事或朋友就显得太不合格了。因此,你要明白,一个人穿了新衣服,换了新发型,有了新的变化,他心底是非常希望让别人看见并称赞一番的。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也会出现变化还不如从前的事例,那作为朋友或同事,应当怎么说才合适呢?这点一定要慎重。要知道,一个人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你面前,说明他对自己的新形象充满自信。此时,你就要指出你认为的不足之处。

因此,若他的变化与你的审美观不相符,你可以从别的角度来做一番正面的评价。下面这个事例中的凯文就说得很好。

凯文的领导,50多岁,平时习惯穿正装。突然有一天,他穿了一身运动服,并且颜色也不好看。凯文心想要夸他穿得好看吧,有点儿假,因为不是自己的真心话,可他又不能视而不见,他得表达出对领导的关注。领导这样穿一定有他的原因,或许他要参加一项体育活动,或者他想换个心情……于是,凯文说:“经理,您这身穿起来真显年轻。”领导听了很高兴,走路的步子也轻快了许多,还真显得更有活力了。

总之,赞美也有保质期,你要适时地表达,而且要关注对方的变化,否则,赞美就变成了老套的陈词,让人听了跟没听一样,没有任何影响。

内行人的赞美会给人一种荣耀感

恰到好处的赞美奥妙无穷,“懂行”是一个重要法则。“懂行”的实质是抓住赞美的事和物的实质,不说外行话,让别人听起来在行、老练。许多人常犯外行的错误,见了什么都说好,见了谁都说高,有的是不懂装懂,有的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语言不到位,说不到点子上,切不中要害,缺乏力度。

做一个内行的赞美者,要懂专业知识。常言道:“隔行如隔山。”现代社会中,专业分工很细,各专业相对独立,自成相对封闭的系统。如果知识面窄,无疑就成了“门外汉”,找不到赞美的话题。如何令自己像个内行人呢?

首先,对某一行要有一定造诣,你的赞美才能令内行的人接受,并视你为知己。运用专业术语是一种技巧。俗语说,各行都有各行的行话。曲艺中有吹、拉、弹、唱,其中又有丰富的内涵;相声中有说、学、逗、唱;围棋中有边、角、星、目等;书法中有筋、骨、神、锋,这些都是某一领域中的“行话”。在一定的场合,你用专业术语予人以赞美,让人觉得你是“圈内人”,你的赞美才会让人觉得可信。

再者,内行的赞美还表现为独具慧眼。独具慧眼的赞美者善于发现别人发现不到的优点、长处。比如,面对一幅油画作品,几乎所有的人都异口同声地叹道:“真是太绝了!”“我再练十年恐怕也赶不上!”油画家对这样的恭维早就习以为常了。独有一位幽默地说道:“常言说,画如其人。您的画运笔沉稳,是和您刚正不阿的秉性、对人生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分不开的。”谈画论人,在行在理,独辟蹊径,巧妙换了个新角度,令人耳目一新。

肤浅的赞美让人感到乏味与空洞,受到你赞美的人也丝毫引不起一种荣耀,并会在你的言语中产生一种不安与困惑;而见解深刻的赞美让人觉得你看到了问题的实质,你确确实实对被赞美者产生了认同感,而被赞美者也对你的一双慧眼抱以信赖,产生了与你积极沟通与交流的愿望。

用自己的不完美衬托他人的优越感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当有人做自我批评时,就会给别人留下一种诚实可信的印象,而且也能赢得大家的同情和支持。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当你选择放低自己,把对方抬到高处的时候,就会让他觉得你特别谦虚真诚,从而也赢得了他的好感。

比如,在适当的场合,你可以谦虚地说:

“在这方面,我跟你差得远呢……”

“我怎么就不能像你一样……”

“我怎么就学不会呢?”

“你做菜的手艺真不错,菜太好吃了,这道菜我在家里怎么也做不好,你赶紧给我讲讲详细步骤吧……”

“你排版真是又快又好啊,学了多长时间?”“3个月。”“你学得可真快,我学了半年还不如你做得好呢。”

如果你采用上面的表达方式,就算你是一个“不善言辞”或者“不善于赞美别人”的人,也能轻而易举地达到高捧他人的目的。

再如,当你去参观朋友的新居时,你可以这样说:“这房子的布局很合理,室内的装修也很考究。我家的装修就不行,颜色没你家的好看,东西还很乱……”像这样把对方与自己作具体的比较,并技巧性地指出自己略差一些,对方就会因被人高捧而产生优越感,心中当然会高兴。

小徐是一位销售人员,在和某企业客户的总工洽谈合作事宜时,听说这位总工曾经是学医的,他立刻说道:“您是学医的呀,真不简单!我当年就想当医生,去考医学院时,由于分数不够没有考上。”

小徐用自己的经历来提升学医的高度,让那位总工感到他格外真诚。后来,那位总工遇人就夸小徐会说话,双方的合作也开展得非常顺利。

由此可见,采用这种“贬低自己”的方式,还可以让他人敞开心扉和你交谈。因为谦虚意味着尊重对方,它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另外,如果你是一个成功者,就要有所注意。因为成功者身上的光环会让周围的人黯淡无光,所以,成功的人经常会遭遇他人的忌妒,而谦虚可以消除别人对你的这种敌意。因此,当你春风得意的时候,千万不要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争强好胜。此时的谦虚和恰到好处地露怯,会让自己更受欢迎。

总之,放低自己,其实也是一种赞美。所以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你不妨也适当地表现出自己的不完美,指出自己和对方的差距,把自己的失败经验作为话题,以此来增强对方的优越感,提升他的自尊心,他就会以更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你,从而坦然地接受你。

同类推荐
  • 改变你一生的态度

    改变你一生的态度

    态度决定人生:积极的态度能为人带来有意义的人生,消极的态度则会使人生变得黯淡无光。
  •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分析及防治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分析及防治

    本书以青少年网路犯罪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青少年网洛犯罪的特征、手段及危害,深入分析了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以及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对青少年网络犯罪进行心理结构分析,找出预防和打击青少年网络犯罪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 心理学与微表情微反应

    心理学与微表情微反应

    微表情,就是持续时间很短的面部表情,大概只有1/25秒,它一闪即逝,很难伪装,很容易暴露一个人真实的情绪、想法和心理状态。微反应,是指人类无法控制,也没办法伪装,在遇到有效刺激后第一时间出现的本能反应。
  • 心理学与心理调节

    心理学与心理调节

    本书从心理学专业知识出发,从抗争挫折、战胜恐惧、浇灭愤怒、克服自卑、降服焦虑、缓解压力、治疗抑郁、矫正孤独、远离抱怨、创造快乐等10个角度分析,为读者分析和破解内心的“大魔咒”,让我们能够自己清除掉焦虑、自卑、愤怒、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并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如何重塑自我、安顿身心,走出内心深处的心理阴影。所以,你还在等什么呢?与我们一起打开这本书来一场自我治愈之旅吧。
  • 农村心理危机干预手册

    农村心理危机干预手册

    本书以农村中常见危机的干预处理为主要内容,介绍了危机干预的一般方法,即“六步法”,同时也介绍了7种危机的具体干预方法。从第一篇开始分别是:丧亲危机、家庭暴力危机、成瘾危机、重大创伤危机、突发群体性事件危机、旅途精神疾病危机、自杀危机。
热门推荐
  • 我有半座幻乐园

    我有半座幻乐园

    从恶魔的手中,抢了一座幻乐园你想体验那些魔鬼与怪物们的娱乐吗?您可以在这体验“被吞食的快感”→龙之谷还有欣赏“新鲜肉团蠕动”的→表演厅尽可能可结杰出尸骨精华鲜美的“肉果子”如果你喜欢,也可以来个满场大屠杀?放心,我们只是个老少皆皆宜的幻乐园,从4岁到60岁,没有特殊疾病,都欢迎来访
  • 异玩

    异玩

    张宏穿越到了异界,很幸运的被神秘选择。让我们看看他能走到哪一步吧
  • 仙灵之吻

    仙灵之吻

    一个吻让仙成了魔,魔成了邪,邪成了恨,恨成了爱!看仙灵之吻,问天下谁主沉浮,是我,柳寒!
  • 大宋之有种职业叫造反

    大宋之有种职业叫造反

    穿越到了大宋,穷困潦倒怎么办,好办,造反呀!这是一个现代江湖大佬,穿越到北宋末年造反的故事,原本是想靠造反谋生,把造反当成一种职业,却没有料到造反过头了,把大宋给造没了,面对南下的金军,只能继续造反,由反大宋,变成了反大金。粉丝群154601760,有兴趣的可以进群聊!
  • 上尊天

    上尊天

    上尊路,万骨枯,尘世途,血作引,杀戮剑,难回鞘,宇内静,则法归…………
  • 丫丫,别跑!

    丫丫,别跑!

    好吧。其实雷小雅知道要当白马王子的亲亲情人不是容易的。所以当看见子飒和师姐之间的粉红色气氛时,她毅然当了一回空中飞人。当学生会秘书长闯进会议室时,她毅然当个路人甲。只是……每每进行一次“角色扮演”,她的心就刺痛一次啊……好吧。其实雷小雅知道,作为一个宅女+腐女,她的兴趣爱好是有点“与众不同”,只是傅衍混账用得着天天追着她大喊“变态大姐”吗!她并有傅衍口中那么老啦!!!子飒与傅衍。她爱的,和爱她的。她该何去何从?
  • 桃源小神农

    桃源小神农

    昏迷六年,家境破败的唐二醒来后竟发现自己拥有了透视,医术,奇门遁甲等种种祖先传承,更发现父母留下的那一座破荒山居然是一座隐藏极深的超级灵山!“什么,作物一夜就能成熟结果!品质还超级好?”“天底下竟有西瓜大的苹果?”在这个没钱就会被瞧不起的年代里,唐二微微一笑:“谁说农民没有钱?我唐二最不缺的,就是钱!”
  • N线配角想翻身

    N线配角想翻身

    作品介绍?我不知道咋写就不写了,都不知道会不会更完~我就是个静静摸鱼的小萌新,文笔不好求轻喷,萌新小白心灵脆弱
  • 徐忆流年

    徐忆流年

    徐年年死了,死于四月海棠花开之时。那样一个生性纯良,善良美好之人,被时光埋葬在了美好的十九岁。张孑惑身着黑西服,撑着一把黑伞。忆起徐年年的生前,思绪逐渐飘远,在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夏天渐渐凝结,妍丽的女孩子身着素白色的长裙,笑盈盈地朝他招手,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黯然失色。可笑的是,他从未爱过她。却她的那抹身影却在他的脑海中,经久难以忘怀……霍渐厌童年时备受凌虐,青春时狂傲不羁,长大后不得所爱。可能他的人生就像他的名字,卑贱而又令人厌恶。可在他这样不堪的人生中曾出现了一个美丽而又孤傲的女子,从此,他的人生万劫不复……
  • 九天系列之金缕曲

    九天系列之金缕曲

    意外穿越,她过着懒米虫的生活,谁知本是女儿身却变成了为人懒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卫三公子。拒绝了皇帝的赐婚不说,还把她发配边疆做县令?做就做谁怕谁?谁说穿越必定要皇妃公主,她一个太岁县令一样逍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