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932400000012

第12章 笔记本和学习创作

严敏随着火车汽笛的鸣叫,揉了揉眼睛,向小车站上望去。

远远的,慕容支和程旭并肩站在一起,还向她招着手。车轮咔嚓咔嚓越驶越快,渐渐地,只看到他俩的身影变成两个小黑点。终于,啥也看不见了。

火车拐弯了,一抹浓重的灰云遮住了远方的苍穹,迷蒙的群山掩映在地平线上。

这是我的长篇小说《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结尾。小说发表之后,收到过很多来信,问及这本书里的两位主人翁,后来的命运怎么样了,他们是交了好运还是厄运?记得我还给一位哈尔滨的高中生回过一封信,请他把小说的结尾再读一遍。也有不少同志问我,这个结尾是怎么写出来的。为什么把它处理成这样?

我说不上来,要讲实话,我就只有说,这个结尾是从我的笔记本上搬到小说中去的。我只觉得,小说写到这儿,需要这么一种情绪,而这种情绪,又是我多次体验过的,于是我打开笔记本,改写了两段文字,最后那一句:“火车拐弯了……”是我原封原样抄录下来,一个字也没改动。我还能清晰地记得,记下这段笔记时的情形:那是1975年的9月30日,我从上海回贵州插队的山乡去。不能在上海过国庆节,心情非常抑郁。因为是“十一”前夕,我坐的火车车厢里旅客非常少,我身旁的座位全都空着。火车在浙江和江西交界处疾驰,正值9月30日的黄昏,我凭窗远眺,看到的就是前面写下的那段景致:火车在拐弯,迷蒙的远山被浓重的灰云和暮色遮去了大半面貌,耳朵里只听到咔嚓咔嚓的火车声。联想到我远离上海,不能在家欢度节日的心境,我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写下了那段文字。我绝没想到,三年之后,这段文字会被我搬进小说,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我的长篇小说《蹉跎岁月》里,我曾写到缺牙巴大婶撒泼骂街的一段文字:

“臭婊子,破屁股!你还得脸的很哩,见天就往上海人屋头钻。也不看看自家是啥穷山旮旯里的龟儿,倒也梦想去住上海的高楼大厦呢!你垫高了枕头想想,生有那副相没得,好好拿镜子照一照吧!……说齐天道齐地,你这个小骚货……你这个黑心烂肠的妖精,你……”

有读者来信说,怎么这些骂人话和他们山乡的那么相像。还有一个中文系的学生来信问我,这一类骂人话是不是我在写作过程中,凭生活体验想象的?我只得照实回答说,要我想象是想象不出来的。在我插队落户的日子里,山寨上农民与农民之间吵架,农民与知青之间发生了纠纷,或是泼辣婆娘堵住了人家的门肆意谩骂,我都跑到旁边去静静地细听着。回到知青集体户之后,我就把这些听来的话记在本子上。不是我有先见之明,预见到将来这些骂人话能写进小说,而是我已经养成了习惯,生活中一些新鲜的事物,一些我的简单经历中还未接触或涉猎到的东西,一些令人动情的景物,一些俏皮、诙谐的对话,一些极有概括性的格言、警句、俗谚,乃至前头我讲到的一些骂人话,只要我感到多少有点意思的,我都随手写进我的笔记本里。记得,还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听说,一个学习创作的人,应该对任何事物都要有浓厚的兴趣,要有广泛的爱好,要设法去了解一切你所接触到的人和事物,要勤于做笔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很相信这一点,我从青少年时期就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至今我到了哪儿,都随身携带一个小小的本子,把自己认为有趣的一点一滴东西,三言两语记下来。

从前面举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来,笔记本对我的创作,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这种帮助,有的是直接的,像上面举例说到的;但是更多的时候,笔记本对我的帮助,是间接的,有时几乎是看不到成效的。但是记笔记却使我锻炼观察能力,提高了写作技巧。

我下乡的头一两年中,除了随时做些笔记,还做两件事儿。一件事,是天天记气象日记。刚开始记的时候,我兴味甚浓,山区的景物,气候的变化,缭绕的蒙纱雾,蒙蒙的细雨,每记一天,就仿佛在写一篇短小的散文。久而久之,我就兴致索然了。尤其是在山乡,环境总是那么个环境,山总是周围那几座山,晴天的日子里,山野的样子千篇一律,那些天无三日晴的绵绵雨季,气象上就更是千篇一律了。有几天,我只得皱着眉头记下:和昨天一样。好几次,我差不多对记气象日记丧失了信心,想搁笔不记了。但自小养成的动笔头的习惯使我坚持下来了。要往下记,就得记些和已经记过的内容迥然不同的东西。记什么呢?天晴雨落,冬去春来,大自然的规律是周而复始,有一定规律的呀!这就逼着我动脑筋,逼得我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了。有了执着的精神,思路也随之开阔了。天天望着仿佛一成不变的山岭、田坝、树林、河流,能记下些新东西吗?能的!春天的雨季,河流的水涨得高一些,秋天的雨季,树林里长出各种各样的蕈子和蘑菇。晴天的早晨,水田里的秧苗和山坡上的苞谷,同阴天的早晨是不一样的。翻犁过的田土,在阳光下可以明显地看出,和未翻犁的田土是绝不相同的,无论是颜色、是田埂、是田土里的害虫和杂草数量,都是不一样的。同样是阳光明媚的日子,春天和秋天大不一样,早春和晚春也大不一样。同样是初冬,今年和去年不一样,去年和前年也不同……就这样,我坚持记着气象日记,一年、两年、三年,夜里时间多,我就多记些;时间不多,上了床我简单地写两句。总之,决不间断。时间一长,效果就显著了。首先,我觉得,长时间地记气象笔记,锻炼了我的观察能力;其次,天天记笔记,丰富了我的词汇,特别是连着五六天出太阳,连着五六天阴天,或是接连十几天的雨季,迫使我每天用新的词汇去描绘同样的景物:庄稼、山寨、小路。感到词汇贫乏,写不出了,我只好变换角度,或是在看小说的时候格外留心,瞧人家是怎样写晴天、写雨、写山、写云彩的;最后,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我的写作技巧。回过头去看,虽然在我后来的创作中,没有直接从气象日记中照录多少段落到作品中去,但是,无论我写到山乡的哪个季节,写到知青插队生活中的什么气候,我根本不需为难,顺手就能写出来,且基本上可以说是准确的。这不能不说是记气象日记磨出来的。

另一件事儿,是我插队落户的第二年开始干的。我备下一厚本工作手册,把我所在那个山寨上的五十六户人家的户主姓名,逐一地写在一页一页纸上。然后像户口簿似的,在户主姓名的后面,写上他家庭人口的姓名。户主的爱人、孩子、老人,一个也不落下。然后我用寥寥数笔,写一写这些人形象上的特征,某人说话有口头禅,某人一讲话总喜欢耸起肩膀,某人一年四季戴着顶蒙满尘垢的帽子,某个孩子的大眼睛黑亮得出奇……应该说,这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花几个赶场天的时间,我就把这些寨上的大人小娃崽的姓名,他们一些明显的特征,都记在本本上了。因为我毕竟和他们共同生活一年多了。而以后的事,就显得琐碎了。随着我插队落户岁月的增长,我和农民们愈来愈熟悉了。冬腊月间“摆龙门阵”,工闲歇气时闲扯,赶场路上交谈,会前会后说笑,出工收工路上聊天。和农民的接触当中,我开始熟悉他们的性格,了解他们的脾气,还晓得他们的嗜好。甚至,人们常常会不经意地告诉我,这人新中国成立前当长工,专门滚草帘子睡觉,连间泥墙茅屋也没有;这人在解放初期,干过几十天土匪;那个人的老伴儿,是续娶的,所以他家几个子女长相有点差别……总而言之,每听到一点儿新的介绍,我回到屋里就记在那人的名下。知道一点儿记一点,决不漏过。看上去,这同提起笔来在稿纸上创作是极不相同的,似乎也无直接的帮助。但当我插队落户六七年之后,这笔记本竟成了我的宝贵财富,我对寨上人的了解,比起一般的农民来,还要多些。我能讲出那家人的家史,讲出他家大女儿出嫁在哪个地方,讲出这些人多少年来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过来,演变成今天这样一种性格的人的。

当我学习写作,屡遭失败而苦闷异常的时候,我想到了搞人物分析。而一旦搞人物分析,我就很自然地想起了我这个本子。1978年,我决意要写一写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思想历程,决意要写一写我的插队落户生活,写写我们这代人的命运和遭际的时候,我开始写一个一个知识青年的人物分析。哎呀,竟有那么多可写了。没几个月时间,我写下了几十个知识青年的人物分析,他们出生在什么家庭里,有些什么经历,他的父母的遭遇对他有些什么影响,他的性格特征表现在哪些地方,他待人接物怎么样,为人呢,有些什么憧憬、理想,是怎么和周围同志相处的,他后来怎么样了,今天又怎么样了……光是写一本书,是写不完这些人物的。于是我写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冽》《蹉跎岁月》《追回的青春》……好像还没写光呢!为什么我一写知青们的人物分析,能写得这么顺畅呢,这同我插队落户时对山寨上的每家每户农民做笔记是有紧密联系的。没有那些年里的随时笔录,没有对熟悉人、了解人做过一番琐碎而长期的劳动,我是写不好那些我很熟悉的知识青年的人物分析的。而写作人物分析,对我后来写成前面提到的那些书,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去年我在《文艺报》写的一篇文章里提到写人物分析,不少热心的文学青年来信问,究竟该怎么写人物分析。简单回答也是可以的,但是真要做好,却非要付出较长期的、有时看去甚至是没啥意义的默默劳动。

有的人把文学比作一条光辉灿烂的康庄大道,说踏上这条大道无比幸福和自豪;有的人把文学比作一条曲曲弯弯的路,说非经坎坷挫折才能从那条路上走出来;也有人把文学比作一条狭窄的小道,说在这样一条小道上行走的人毕竟是少数……这些同志都说得对,有一万个作家,就有一万条走上文学之路。我在以上谈到的,笔记本曾对我的创作起过帮助和启示作用,仅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这是针对我当年只是初中毕业,阅历不深,涉世很浅,社会经验很少而言的,绝不是学习创作必须要去钻的基本功。但是备一个笔记本,对每一个初学创作的文学青年来说,只会有好处,不会有什么坏处的。

以上所见,写出来以求斧正。

1983年2月贵州黔灵山下

同类推荐
  • 妃嫔浮华录

    妃嫔浮华录

    本书分为一代贤后、误国妖妃、真情皇后、薄命红颜四部分。贤明的皇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慈眉善目很善良的样子,但在宫廷斗争里,.绝对不是善良可以立足的。虽说善良是种美德,但有时它也不能成为一种武器,给你带来更高的生存筹码。在竞争中,必然奢有许多规则要跳出“善良”的约束以适当的“心计”来赢得你的地位。活在当下的我们,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也都是如此,要见机行事的同时还要做好打持久站的准备。要训练自己有男儿的气魄,以更长远的目光看待一切。
  • 读懂朱自清

    读懂朱自清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驱逐倭寇——戚继光

    驱逐倭寇——戚继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他出身布衣,却开创了大汉王朝;他才干平平,却揽尽天下奇才;他被称为常败将军,却最终打败了西楚霸王。他就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他是如何掌握天下,又如何成为开国帝王的呢?《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就会告诉你答案。他既见利忘义又胸达大度,他既冷漠无情又惜才爱才。时势造英雄,一代草根成君王。权权谋与智慧,成王败寇后人评!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做个好女人:男人最欣赏的10种女人

    做个好女人:男人最欣赏的10种女人

    本书介绍的这10种女人,虽然都有各自的性格与魅力,但是她们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们都是男人及所有的人最仰慕、最欣赏的女人。她们的生活情态,个性爱好,气质修养、风度内涵,虽各有千秋,但她们却能让自己修行成为精品女人,当然她们也都有独到的气质与套路。本书中提到的好女人的标准,充分反映了如今男人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它不仅为女人们提供了明确的奋斗方向,而且指出了奋斗的途径和方法。所以,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这本书都不容错过!
  • 江南又名淅皙

    江南又名淅皙

    还有什么相遇比江南相遇更加美好——我是说没有在哪里相遇比在江南相遇更加美好。这里有像感伤一样美的蓝天,像蓝天一样美的爱情,还有像爱情一样美的郁结烟雨里融化不开的感伤。
  • 他的无原则偏爱

    他的无原则偏爱

    当19岁的唐晨暖重遇20岁的江言辰,她不再落寞,他不再偏执。
  • 全民狩猎大时代

    全民狩猎大时代

    这是一个末日降临的世界。人类居住在一个很小的国土上,周围被赋予了某种力量的异兽包围着,物竞天择。为了生存,必须要学会狩猎,而骨骼惊奇,天赋异禀者,有机会成为传说中的狩猎神。这是一场用生命相拼的生死博弈。适者生存,优胜略汰。齐天穿越到这个世界,巧遇上了一只三米多高,会脱衣服的大白兔。不仅会脱衣服,竟然还不吃素!兔兔吃肉肉,真的要不可爱了。齐天:“出来吧!金手指。”……(简介无力,请看内容。)?
  • 伶语

    伶语

    读伶语,相当于读意林,里面有更多的优雅小说。
  • 呆萌青梅:竹马,快快接招

    呆萌青梅:竹马,快快接招

    小时候,蓝喵喵舔了一口叶雨亦,还一脸天真无害的说:“亦哥哥,你的脸上有一股果冻的味道,甜甜的。”长大以后,他树咚她。她害羞的说:“小雨衣,你耍流氓。”他却邪魅一笑说:“那小懒猫你小时候还亲过我呢~”蓝喵喵心里1万只草泥马飞过,自己小时候做的孽,自己长大了要还啊~
  • 极品鬼医:修罗女暴君

    极品鬼医:修罗女暴君

    上一世她被当成药人豢养,割肉放血,供他们食用,经历地狱般折磨后死去。这一世浴火重生,修罗归来!她不会再被花言巧语欺骗,更不会再着了那人的道。身为鬼医传人,身怀上古丹药,又有何人能敌?遇鬼杀鬼,遇神杀神即可!
  • 不想当反派的魔王

    不想当反派的魔王

    梁超:我想当好人,我不要做反派。新娘:不,主人,你不想。
  • 高冷影帝甜又苏

    高冷影帝甜又苏

    上一世,凌晓晓是渣姐阴影之下见不得人的枪手。重新选择一次,她走上了开挂的人生。凭实力捧红无数小鲜肉,让制作方们一夜暴富。于是……某天王:“最近有谣言说我喜欢你,我想澄清一下,那不是谣言……”某小鲜肉:“女神,我想问一条路,到你心里的路……”某神秘大佬:“呵,那条路我占了,你敢走吗?”“……”谁能告诉她,传闻中不近女色、冷酷无情、神秘莫测的影帝大人,为何偏偏要撩她?“有空吗,把结婚证领了吧!”“有空吗,造个娃出来吧!”“没时间,我很忙!”“需要我把那些公司搞破产,给你挤出些时间吗?”“……”
  • 新苗

    新苗

    家长里短,温馨种田,有极品,但也不算太极品,有包子,但包子也会奋起其实就是想写一个太平盛世下,由阿苗一家体现出来的人间百态。第一次写文,如有意见,欢迎之至……三观正常,如果实在不合您胃口,请轻拍,实在忍不了,请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