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45500000076

第76章 中国少数民族的天文历法(2)

四、藏历

藏族人民的传统历法,为阴阳合历,已有1300余年历史,9世纪初见于文字记载。平年12个太阴法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65年中置24个闰月,每32月加一闰月。藏历与农历极为接近,藏历新年与农历新年在时间上大体一致,有时由于置闰月不同而会差一个月。藏历纪年采用阴阳五行与12生肖顺相配。自1027年藏历的火兔年(藏语称此年为“饶琼”,意为“胜生”,遂以此年为纪元,称“胜生周”纪元)开始,每60年称为一个“饶琼”,相当于甲子。

从有关文献史料及国内外研究成果来看,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前藏族已经拥有历法。从上古藏族物候历中观察,吐蕃统一高原之前各地主要流行的历法有阴历成分也有阳历成分。《山南雅拉香波纺织老妇人之月算》基本上是按日月天象以计时的阳历。其中提到的“句天”(7天为一周)计时段对藏族天文历算非常重要,也是藏族历法中最重要的数据。在内地上古时代,古人就以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为七曜,亦作七耀。东晋范宁《榖梁传序》中就有七曜为之“盈宿”的记载。敦煌发现的藏文卷中,七曜的名称是藏族至今通用的藏文名称,依次是:日曜、月曜、火曜、水曜、木曜、金曜、土曜。用七曜记月。雅拉香波纺织老妇人讲的“七天算法”的阳历——与敦煌藏文卷中的“七曜月”极其相似:一个用数计,一个以曜名。除阴历之外,当时还有阳历推算法。上文曾提到《象雄老人口算法》就是比较典型的阳历,一年共计365天,当然它还处在自然历阶段。

吐蕃王朝时期,从汉地引进生肖、五行推算法等知识,在古老的自然阴历、自然阳历及七曜历基础上,发展为独特的阴阳合历历法。《白琉璃》中说;这一时期,藏族历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已形成一种独特的记日、记月和记年的方法。如将生肖、五行、阴阳组合起来的纪年法,在842年的“唐蕃会盟碑”上就有载录。后来随着弘佛灭本,许多本教大算者受到迫害,本教经典大量被毁,保存在本教文化中的吐蕃古代天文历算知识因而失传,现代人已很难通晓当时的历法。

不过,人们还能从民间流传的天文历算知识,以及残存的极珍贵的文献中溯源,以窥吐蕃历法的一斑。藏族天文历算者和民间有此知识者,均肯定这样的数字:一个是7分,一个是4个定点。这应该在吐蕃历法中就已定型。正由于记月时的4个7,引出了以后藏族历法中的独一无二的闰日和差日;用4分点法分出运算太阳时的四点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按高原气候变化分为四季。若依照本教传统说法,在吐蕃时代已有琼丹纪60周年的推算方法。这些都说明,吐蕃时代藏族历法已比较完备了。

自11世纪从印度传入《时轮经》历法以后,虽然藏地仍有多种多样的纪年、年首设置及闰月设置方法在流传,但藏族天文历法的计算基本是依据时轮历的。由于藏传时轮历既有藏族古老历法的基础,又从汉族地区不断吸收有用的内容予以调整和完善,所以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印度的时轮历。

藏传时轮历具有阴阳合历的特征。以月相圆缺的变化周期为一月,以季节变化的周期为一年;由于年、月的长度不成整数比例,除每个平年设置12个太阴月(即朔望月)以外,还要设置闰月来调整季节变化;同时,它又拥有一套独特的原理和数据系统,以推算预报天象,日、月食和预报一天中28宿和五星的方位,以及预报日、月食的各个项目等。

藏传时轮历中计算时间的单位有7个:息(呼吸顷),6息为一分(漏分),60分为一刻(漏刻),60刻为一日,30日为一月,12个月为一年。其中“息”的测计方法为健康的壮年男子一呼一吸所需的时间,约等于一个太阳日的1/21600;一刻相当于24分钟。

藏传时轮历的计算方法也很独特。它测定每个太阴月为29.53058太阳日,但又规定每个太阴月为30个整太阴日。为了相应地配合太阳日与太阴日之间的日序。便出现了“闰日和差日”,月的大小就依据同日和差日来解决。有差日无闰日或差日多于闰日的月份为小月,每月29天;闰差相抵或无闰日无差日的月份为大月,每月30天。闰日与基日根据什么法则来规定呢?藏族学者自己编着的《时轮历精要》归纳出了简明扼要的口诀,即“重者去大,缺者重小”。两句话的第四个字表示天文历算中给出的日曜(星期)序数,第三个字代表历书中的日期,第四个字代表先后两天太阳日结束时刻数值的大小。日曜次序出现重复者就要把太阳日序去掉一个,日曜次序出现短缺者就增补一个太阳日序,主要依据日曜序数来保持日期的连续性。藏传时轮历法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五要素”和“三日算”。五要素或称为“五括”:①曜(指太阴日结束的时刻);②日期(指日期与喜、善、胜、定、满五名称的配合);③星宿(指太阳日月宿,也就是当天太阳日开始时月亮所在之宿);④“会合“(由定日与月宿舍和而成);⑤“作用”(指作用的前后分)。①②③是历算中的科学成分;④⑤与占卜之术有关。“三日算”指太阳日(从头天天明到第二日天明为一完整太阳日)、太阴日(指月亮运行白分、黑分弧长的各1/15所需的时间长度)、宫日(指太阳通过一宫所需的135弧刻时间长度的1/30)。以上的“闰日和差日”设置、五括和三日算,是藏传时轮历法计算的最根本基础,被称为“历算要害”。其中“三日算”在推算五星运行时,往往3种算法同时进行,起到相互复核的作用。

时轮历还有3种年、月、日,各有太阳、太阴、宫的名称,其比例关系是:

1太阳年=12太阳月=360太阳日

1太阴年=12太阴月=360太阴日

1宫年=12宫月=360宫日

65宫日=67太阴日

64太阳日≈63太阳日

时轮历中所说的宫年就是现代所说的恒星年。在时轮历中恒星年与回归年不分,只用宫年。在实际推算中,作用最大的是宫年、太阳日、太阴月和太阴日四要素,而时轮历中的太阳年和太阳月在天文学上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时轮历中不仅有七曜,还有两个假想的天体,即罗睺、劫火(罗睺尾)。再加长尾彗星。它们也称为“曜”,共为“10曜”。五星的各个周期同现代科学测出的数据相同或近似。时轮历中视罗睺与其他天体一样,有自己的运行周期,不同的是只有数而无“象”,是个“隐曜”。它的运动周期为30个太阴月,合计6792.04太阳日,已相当精确(今测为6793.460日)。罗睺的方位以黄经表示,以周长27宿相减,所得结果在时轮历中称为“罗睺头”,与之相对的称“罗睺尾”,相当于天文学上的黄白升交点和降交点。时轮历中的长尾彗星就是九曜中的计都。

藏传时轮历中预报日、月食的方法,计算简明扼要而方便,并有一定准确性。推算过程是:先由积月除以罗睺的周期,商余化成日数,然后若推算日食加30日,推算月食加15日,再乘以罗睺每日运行的度数得到罗睺头数值(在此数值上以半周相加,则得到罗睺尾的数值);接着求出太阳、月亮的黄经,以太阳、月亮的黄经与罗睺头、尾数值中最为接近者相减;最后以所得差数来判断有无日、月食。这对于日、月食发生时刻进行预报是很方便的。因为时轮历的运算法则规定:当白月完结时,也就是第15个太阴日结束时,这时日、月黄经正好相差半周,因而月食永远发生在第15个太阴日结束之时;当黑月完结时,也就是当月的最后一天的大阴日结束时,日、月正好同经。日食也只能发生在这一时刻。如此,就能比较容易地预测日、月食是否发生,并能计定发生时刻。总之,藏传时轮历已拥有一套系统的日、月食推算方法,能够判断食限的数值、交食发生的时刻、食延时间、入食方向、食分大小等。这些对于古代天文学来说,已是一种相当先进的方法了。

对于藏传时轮历法而言,在推算回归年和朔望月的长度、安排大小月、设置闰月这些最基本的历法内容方面,都曾吸收了汉族历法的先进知识而使其更加准确。典型的如以汉族历法中的“以无中气之月为闰月”的原则调整时轮历。在推算过程中以某月的中气出现在该月的最后一天以定下月为闰月。藏族历算家称此为“聪明人的办法”,而加以采用。当然在实际推算中中气仍沿用时轮历的数据,所以闰月的设置仍与汉族农历有别。

藏族独特的天文历法体系,不仅能较准确推算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还可根据物候、星辰等现象和数据预报西藏地区天气和地震等情况。如天气预报方面就有短期(一天)、中期(一季)和长期(从当年到次年)。这些都是在广大藏族人民创造的基础上,又不断地沿用、吸收和借鉴来自印度、内地及别的地区的天文知识,而逐渐发展形成为现在的规模和系统的。

本章主要参考书目:

1.《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太阳历》,云南人民出版社,刘尧汉、卢央着。

同类推荐
  • 天赋石嘴山

    天赋石嘴山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什刹海九记

    什刹海九记

    本书是什刹海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研究成果的回顾、检阅、梳理、归纳和再认识的文集,冀图体现存史、传承、借鉴作用。全书分为九记,从整体上对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角度的梳理和勾勒,是对什刹海地区研究和保护的系统总结。
  • 中国文化博览2

    中国文化博览2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便在延绵不绝的历史长河中找寻着未来的方向。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个个体,为了求得生存,人类更是与自然界进行着永无休止的斗争。而工具的产生为人类开启了一扇通往科技文明的大门。栖息于神州大地的炎黄子孙是人类最早的远古居民之一,其中已知最古老的属现在云南省境内的元谋人,他们生活的时代,距今约170万年。在那个时候,他们已学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我国发现最早的工具就是他们使用的刮削石器。这一时期也就是史学界所称之的“旧石器时代”。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身自律(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身自律(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我以我剑弑魔道

    我以我剑弑魔道

    他落涯误开鬼狱锁,他带恨一念成魔。同入魔道,但一正一邪。鬼狱锁重出于世,天下震惊。善者为之忧,恶者为之喜。“得此锁者控天下”!皇族,武林为之打破祖规,大开杀戒,屠戮无辜。众生将要遭受一场空前的浩劫……
  • 世界第一情深

    世界第一情深

    某一天,沈先生脱掉一身白大褂,一跃成为某神秘集团的总裁,某女愣住了,“所谓无商不奸,我是不是被你算计了?”沈先生笑而不语。别人都说:沈先生很宠她,宠到宁为天下敌也只要她,沈先生一定疯了。沈先生听闻后表情淡漠的看向某女,“在你眼里,我是昏君吗?”某女甩开他滑在她纤细腰际的手,“不但昏,还色!”二十四岁的沈先生不是第一次遭遇爱情,但却是第一次刻骨铭心的去爱一个人,怎能不一眼,就终生?
  • 妇幼保健实用教程

    妇幼保健实用教程

    妇女儿童是社会中的独特的弱势群体,其生理表现、疾病的演变有其独特的规律。妇幼保健丁作具有其特殊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高度专业性等特点,妇幼保健状况对人口的总体健康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
  • 齿轮秀

    齿轮秀

    社会就像是一个无比复杂的工业机器,而我们每个个体就像其中的无数齿轮,一个齿轮的腐朽就会磨损周围一大片区域,最后导致灾难般的崩塌。主角白汜就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齿轮,以这本书为秀场在整部社会机器里不断翻搅挣扎着。末日之下,后天教育的道德操守是否能压制住人性天生的欲望?当秩序和伪善的牢笼被碾碎,奔涌而出的将是野兽还是文明?接下来请欣赏,一场由小小齿轮带来的荒诞秀。
  • 至魔天尊

    至魔天尊

    天道迢迢,何处是我彼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雨背后有你明媚的笑容

    风雨背后有你明媚的笑容

    一只小兔子成了精,从网络世界蹦蹦哒哒来到了徐朝阳的身边。那一年的单纯和懵懂,以为一切可以天荒地老。本以为那一个笑容,是自己风雨背后最后的最后的依靠。却不知,是埋藏心底致人性命的毒药。那份廉价的浪漫,换来的是三年的等待和七年的苦恼。斩不断的情丝,无法忘掉。最后的最后就让这点点情意,随着风儿散掉。在那远方,有着梦里,你的微笑
  • 梅陇客栈

    梅陇客栈

    【三无产品】这是一部无大纲,无存稿,无剧情的三无产品,仅仅自己乐趣想到哪写到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有亿万幸运点

    我有亿万幸运点

    我陈虎一生,从来只有成功。可能成功对于我来说不存在,只要有可能,必定会成功。不要和我比运气,我懒得和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