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32000000072

第72章 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10)

昆山市的张树成同志就是我这群朋友中的一个。1992年月,江苏社科院社会学所的原所长吴大声同志,陪我到太仓建立经济社会研究中心。先到昆山,张树成同志当时是昆山体制改革委员会的主任,由他向我们介绍昆山市的情况,并陪我们考察了周庄、淀山湖等乡镇,只一天半功夫,就使我们对昆山市正在蓬勃发展的概貌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张树成同志和我也一见如故。从此就成了常来常往的老朋友。这八年,我前后去过昆山四次,每次去,我都有新的收获,他也常来北京,每次来,都带来新的信息。

今年4月我又在昆山住了两天,还是吴大声同志陪我,事先电话约好,还在原来住过的昆山宾馆见面。那天下午6点半我们从江阴市新镇出发,到昆山已近8点了,进了市区,由吴大声同志带路,转了两个圈,愣是没有找到昆山宾馆,真为难这位“苏南通”了。最后只好靠手机,通了话,由张树成遥控指挥司机,才找到目的地。见面后,才明白原来四层楼的昆山宾馆已拆掉了,就地新建了一座15层的四星级宾馆,大门的朝向也变了,原来的马路拓宽了,周围的标志性建筑和环境也都变了,吴大声同志找不到新宾馆,就在情理之中了。

今年8月,张树成同志送来了他的着作《管见集》,要我写个序,老朋友的事,我欣然答应了。序者,叙也。关于本书的内容和要旨,他自己在前言里已经叙述过了,这是一本文集,“是描绘、总结、评述走在全国改革开放前列的苏南地区昆山市近20年间经济社会的发展轨迹的。”“客观地反映了昆山的发展状况,有着鲜明的时代的印记,记录了昆山历史进程中一个阶段的现实状况。”这本文集是从他20年来所写的许多调查报告、研究论文中按上述要求精心选出来的精品,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

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谈点看法。文如其人,我想从介绍张树成其人来介绍这本书。

要重视发挥本地专家的作用张树成是昆山城南乡人,1936年生,土生土长,1956年在无锡师范学校毕业,回昆山教书,不久,就调到昆山县委机关工作,曾派往省委党校深造,学习政治理论。“文革”期间下放到农村锻炼,曾当过大队支部书记,在城北镇党委当过秘书,以后又到过几个乡镇蹲点,当工作队,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修水利、学大寨,经历了农村的各种运动,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基层工作的实践经验。与众不同的是,他年轻时就爱读书,记笔记,收集资料,钻研问题,勤于思考,好写文章,乐此不疲。

改革开放以后,调回昆山县委机关,在办公室从事调研工作,后又出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

年,他60岁,当选为昆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那时,正值昆山乡镇企业改制的时候,市委委任他为转制办公室主任,现在是创新办公室主任。40多年来,他一直在昆山工作。改革开放以后,他进入了昆山市的决策研究层,参与了昆山经济社会变迁的每一次重大改革和发展的方案的制订、决定、执行的全过程,昆山市的发展,同全国的不少县市一样,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大成大就,飞跃发展,他都参加了,他都出力了,付出了辛劳和心血。所以,本书的副标题为“20年来昆山发展的目睹”,是实实在在的。这几十篇文章,就是昆山改革、发展、振兴、繁荣的记录。

张树成是昆山通。40年来,他在县委(1988年以后是市委机关和农村基层,上上下下,走遍了昆山全市的山山水水,对全局有透彻的了解,对经济社会变迁发展的历史,前因后果,了如指掌,所以听张树成介绍昆山的情况,如数家珍,娓娓动听,真是一种享受。你问他关于昆山的问题,他当场就能给你回答,子丑寅卯,条分缕析,而且常常是一语中的,使你疑团顿消,明明白白。我们这些在外地工作的同志,都好称他是昆山的活字典,这是真实的。

张树成同志是昆山的老参谋。他不仅对昆山的情况熟悉,而且十分重视对政治理论和中央文件的学习,了解国家宏观政策,掌握中央、省、地(市)委在各个时期的决策精神,并且也很注意外省、外市、外县的改革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所以张树成同志常常能够在昆山市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向昆山市委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市委决策做咨询。22年来,昆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班子已经换过多届,市委书记换过9个,张树成同志的职务也变过多次,但他在市委市政府决策层的参谋、助手的地位没有变。他常常被召请列席市委市政府的常委会、办公会,为昆山的改革、发展工作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书记、市长下决心,做决定。他在会上,也总是知无不言,言必有物,尽心尽力。所以各届的领导对他都很尊重,对他的意见,都很重视。1996年,他满60岁,选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后,市委还任命他为转制办公室主任,前年又任命他为技术创新办公室主任,这都是事关昆山发展建设中的关键性岗位,他还是一如既往,尽职尽责,做得很有成绩。张树成同志不仅为市委市政府出思路、出主意,而且还常常亲自为市委市政府起草决定,写工作报告、写总结、写报道,为昆山的发展和建设鼓与呼,宣传昆山的成就和经验,这本文集中有一部分文章就反映了他这些年的工作内容。如果说,中共昆山市委、市人民政府是昆山改革发展的司令部,是昆山实现“农转工”、“内转外”、“低转高”,由穷变富的指挥部,那么,张树成同志就是这个司令部、指挥部里的好参谋,虽然司令、指挥长已经换过9个,他这个参谋却一直没有变,所以,称他是老参谋,应是当之无愧的。

张树成同志是昆山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专家。虽然他的第一学历并不高,中师毕业,但是他长期从事昆山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课题的研究,前后40余年,孜孜以求,探索昆山发展的规律,寻找昆山发展的机遇,总结昆山改革发展的经验,已经到了要重视发挥本地专家的作用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常常带着昆山发展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疑点、盲点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或召开专题座谈会,或进村入户访问,或到企业现场察看,或与同行议论磋商,探索昆山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这本《管见集》就是他研究昆山经济社会发展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论文集。综观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论文论及的问题都是实践中提出来的,昆山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问题。他的论文是提出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方案的过程和总结。所以论文有明显的阶段性。昆山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横向联合发展乡镇企业,创办开发区发展外向经济,内资企业转制,技术创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等几个主要发展阶段,他的文章和调查报告都论述到了。所以这本《管见集》,比较完整地反映了昆山由一个农业、农村社会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城镇化的现代社会,由一个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过程。

第二,论文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问题是从实践中来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也都从群众中实践中调查得来,经过比较、筛选、综合、形成决定,付诸实现,又依靠群众的实践得到解决,体现了我们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事求是的工作路线。当然,这也反映了张树成同志对党的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针对昆山改革和发展事业中的问题,不辞辛劳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解决问题之后,又善于加工整理,描述总结,形成文章,所以他的论文,都有针对性,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持之有故,有理论,有分析,有事实,有数据,读了使人信服。

第三,文章有典型性。张树成同志在昆山工作了40多年,他在基层长期蹲过点,做过数不清的典型调查,也培养过典型,总结过各种典型经验,写过许多剖析典型、介绍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的文章。收集到本书中的只是挑选出来的一部分,有介绍乡镇村的,有介绍各类企业和开发区的,也有讲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的。因为这些典型都是他亲身经历过的,调查研究过的,分析解剖总结过的,所以每个典型都写得有背景、有人物、有故事、有过程、有情节,活灵活现,很有感染力。其实,整本《管见集》通过这数十篇文章和调查研究报告就是向读者介绍了在改革开放以后,昆山由一个经济基础薄弱的农业县,经过年的功夫,逐步演变为一个以工业经济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已经实现小康正在率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迈进的先进典型。

通过这数十篇文章和调查研究报告,向读者介绍了昆山实现这个历史性变化的过程、内容、情节和经验。昆山市是一个典型,但这个典型有普遍意义,他反映了我们国家,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全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进步的普遍现实。佛经曰:从一滴水,可以看到大千世界,此其谓也。

张树成同志亲身参加了昆山巨变的全过程,他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他的这本《管见集》是这段历史演变的记述。他是昆山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专家,记述得相当完整,相当深刻,文字也好,有可读性,读了发人深思。所以,我愿意向读者推荐这本书。

最后,我还想说几句。像张树成同志这样的本地专家,各市各县都有一些。他们是建国后在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他们一般都是本地人,长期在县(市)委、政府的机关工作,经过历次政治运动,受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热爱家乡,忠于职守,对改变本乡本土面貌有强烈的责任感,有使命感,有事业心,善于学习,对本地的经济社会状况有深刻的认识,有实际工作经验,也有较好的文字功夫。应该说,他们是本县本市的专家,是本地的优秀人才,也是本地积累的宝贵财富。

昆山市委的高明之处,在于十分尊重张树成同志这样的本地专家,听取他的意见,尊他为“参谋”,参加决策研究层的活动,要重视发挥本地专家的作用在他满60岁以后,不拘泥于年龄杠杠,一刀切,还委以组织体制改革技术创新等的重要工作,充分发挥他的作用。不像有些县(市)那样,把本地已有的专家弃之不用,再另起炉灶,从头摸索,这是很不明智的,昆山市之所以在这些年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成为各方面发展都很好的先进典型,重视重用了张树成这样的好参谋,可以说是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之一。

张树成同志一生努力,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年满花甲了,仍然奋发有为,怀着对家乡昆山深深的热爱之情,奔走辛劳,尽心尽力,继续为市委市政府出谋划策,做好参谋和助手的工作,促进昆山的经济社会事业的建设,取得更大成绩;同时也总结过去,撰写文章,并整理文稿,结集出书,以记录故土社会前进脚步的印迹。张树成同志这两点做法,都很有意义,值得我们学习。

(2000年8月19日跋传统农民终结之路的探索者——写在陆学艺教授《——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付梓之际1991年,时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的我,在编发陆学艺教授名为《当代中国农村与当代中国农民》论集时,曾写过一篇数千字的编后记,简要叙述了自己自1983年起与陆学艺教授交往、更多的是追寻其研究处于大变革时期的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的学术历程,并将他自1979~1990前后十年左右的研究经历,从研究对象上大体划分为从农业到农村再到农民三个时段,从学科视野上则相应地区分为从哲学转向经济学进而转向社会学的过程。从这部论集正式出版算起至今,又一个十年过去了。这十年,对陆学艺教授来说,再创了又一个学术辉煌。其间,他一方面继续扮演着社会学学术组织者的角色,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至1998年,之后虽因年龄原因不再任所长,但却荣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1996年起担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先后两届(第八、九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尽管诸如此类的社会兼职达数十个之多,但绝大部分均与他作为社会学的角色身份相关连。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研究者,他的主要精力仍然投放于对当今急速转型的中国社会的研究、探索,其着眼点大体在两个方面:一是循着李景汉、费孝通等三四十年代中国老一辈社会学家所做的田野工作,为首组织实施并亲自参与数千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更广的范围和更大的层面进行实地调查,忠实记录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状况,其成果标志是《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105卷,约5000万字,1991~1998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分卷出版),另一调查则是从90年代末启动日前仍在进行的“中国百村调查”;二是基于对国情的深入了解,探索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之路。在这方面,作为社会学家的他,尽管研究的视野和旨趣十分广泛,发表了大量包括在90年代中期提出并设计“终止城市福利分房”这类被政府采纳的对策性研究成果在内的论着、研究报告,但其研究主线基本上都是围绕“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这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而展开的,而研究的基本问题,依然是上一个十年就一直探索今天被广泛统称的“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陆学艺教授看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最终有依于传统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的现代社会结构转型,而实现这一转型的根本就在于要解决至今仍占中国人口近70%的农民问题。如果说陆学艺教授最近十余年对“三农问题”的探索与上一个十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他在更深的层次上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在更广的视野上,把“三农问题”作为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所得出的结论是:解决中国的农业问题,要靠发展工业;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要靠发展城市;解决中国的农民问题,要尽最大的可能减少农民,使他们蜕变为市民。18年前年),法国社会学家H.孟德拉斯出版了一部《农民的终结》(中译本由李培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陆学艺教授这部以《“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

为题的论集,从社会学的学理上说,实际上所探讨的则是中国传统农民的终结之路,我将此跋起名为“传统农民终结之路的探索者”,显然是受到《农民的终结》一书的启发,同时也是对前几年吴怀连博士研究陆学艺教授的一篇论文“为了传统农民的终结”的呼应。

谢寿光2002年8月跋传统农民终结之路的探索者

同类推荐
  •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简介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简介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位于重庆市上清寺。特园是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前后中共与各民主党派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民主同盟的诞生地,民革前身三民主义同志会也在此成立。在原重庆鑫乐向阳电影院原址上修建的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大楼,和特园一起组成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
  • 解放思想论:从解放思想到科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解放思想论:从解放思想到科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论述了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思想原点;第二章论述了批判思维是解放思想的根本方法;第三章从非执政党建设角度提供了一个思想僵化、亡党失政的反面例证;第四章仅以必然性的三个环节为线索,对包含从解放思想到科学发展历史必然性的科学体系作了一个纲要式说明。
  • 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

    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

    不论你的政见如何,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九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不过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然而,如今它已是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并且深度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进程。中国共产党当初是怎样诞生,成为一个众所关注的话题。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本书作者以“地利优势”,在沪作了长时间细致采访,又专程赴北京及嘉兴南湖访问,历经十余年考证,以客观的笔调,创新的“T”字型结构,即既以写横剖面为主──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断代史,也写纵剖面──中共“一大”代表们的后来命运。
  • 迈向小康之路:一个基层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

    迈向小康之路:一个基层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回顾我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及取得的伟大成就,无一不是科学理论指导的结果。我们讲这样的理论、钻研这样的理论底气足、热情高。
  • 做学习型领导干部

    做学习型领导干部

    习近平强调,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要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大国建设。本书稿收录了《人民日报》刊发的理论、评论文章,从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角度提供学习指导,可作为广大领导干部加强政治学习的参考用书。
热门推荐
  • 周家窑往事

    周家窑往事

    内容梗概故事发生在民国初期。戏子出身的京城女子夏茜烟来关东寻夫不见,流落至关外宁县,幸遇富户子弟赫老六将其收留。时逢关东土匪猖獗,官场腐败,军阀肆虐。把一片祥和的关东辽西闹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故事以此为背景,以人物夏茜烟、赫老六为主线,讲述了以周家窑的百姓与土匪、贪官污吏、军阀恶霸周旋抗争的过程。着重描述了以赫家为主的几个家族兴衰,人世间的情感纠葛、悲欢离合尽现其中。伴随着关东风情和关东人的侠义,展现出那个历史时期关东人生活。
  • 一片冰心尽归尘

    一片冰心尽归尘

    神界,魔界,人界,妖界,鬼界,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和谐的,但是冰芷却看见了邪恶,黑暗,背叛,冰芷一次次用最真的心去看这个世界,一直到遍体鳞伤,心如死灰。但是,每一次身边都有他,一次次地给她温暖,在最边缘的地方给她救赎,让她看见希望,善良,情义和一切美好。尘殇一直说,你是我的希望,而冰芷却觉得,尘殇才是她的救赎。
  • 龙珠之觉醒的比克

    龙珠之觉醒的比克

    本小编竟然穿越成了比克!随着破坏神等一系列无敌的存在出现,以前的比克大魔王似乎变得越来越渺小到最后竟然连一个小杂兵都打不过,变成比克大魔王的小编决定要努力修炼,成为最强的存在!
  • 太虚山的宝可梦训练家

    太虚山的宝可梦训练家

    从太虚山出发的少年向着各地区联盟挑战(本文中出现的其它次元角色,只是作为龙套,并没有拥有本身的力量)
  • 来生莫离

    来生莫离

    有什么想做的事情,想到了就去做,不要迟疑。因为,一旦迟疑。可能就来不及了……
  • 我在末世捡属性

    我在末世捡属性

    末日重生,林凡带着全能戒指,读取数据,收获属性。捡到防御属性,获得身体淬炼!捡到攻击属性,获得力量增强!捡到精神属性,获得感知扩散!捡到速度属性,获得移速加快!当某天捡到变异丧尸属性时,还能操控丧尸!“我一人就能干翻整个末世!”
  • 改变的轨迹

    改变的轨迹

    她睡了三天三夜,梦到了自己的爱情,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她含着泪醒来。当梦中故事里的人一个个出现在她的生活中时,她决定改变这悲伤的命运轨迹。
  • 记录老张家的小生活

    记录老张家的小生活

    生活是自己的,悲伤也是自己的。我们总是在成长中跌跌撞撞,和自己的爸妈发生矛盾和争吵。这是一个关于一个轻松并不搞笑的家庭,初为父母,初为人子的小生活。
  • EXO何祭忧伤

    EXO何祭忧伤

    她当初满怀着对青春的憧憬,奋斗着,努力着,她跟他约好的,不离不弃,一起走到最后。时间弄人,当初的约定,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者他爱上了别人,或者他厌恶了自己。多年后,你在这里遇到了他们,这十二个人让你舍不得离开。时间就是这样,时而收一收,又时而放一放,又到了最后,还是一场空。
  • 怪盗基德之黑羽雪蝶

    怪盗基德之黑羽雪蝶

    一次意外,我们的女主角穿越到了她崇拜的基德的时间,遇见了快斗等人,和快斗擦出了怎样的火花呢?在书里,进来看吧!记得给好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