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4600000014

第14章 清代棉纺毛纺工艺

清代棉纺织手工业有所发展,生产工具也有不少改进。棉纺品中有很多突出的成就,其中的“南京紫花布”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曾经大量出口海外。

清代毛纺织业也很发达,尤其是对西藏的开发,使西藏毛纺工艺提升到了先进水平。西藏盛产羊毛和绒,毛织工艺发达。毛织原料以羊毛为主,江孜的氆氇在清代就驰名中外。

清代棉纺织品中,江苏松江布全国知名,所产精线绫、三梭布、漆纱方巾、剪绒毯,皆为天下第一。无锡之布轻细不如松江,但在结实耐用方面则超过之。河北棉纺织品也有名气,甚至可以与松江布匹敌。

随着手工棉纺技术的

发展,清代后期“松江大布”,“南京紫花布”等名噪一时,成为棉布中的精品,而后者尤其著名。

紫花布是南京的特产,用紫木棉织成。紫木棉是一种天然彩色棉花,花为紫色,纤维细长而柔软,由农民织成的家机布,未经加工多微带黄色,特别经久耐用,其纺织品被称作“紫花布”。

这种天然有色的紫花布颜色质朴,在历史上深受手工纺织者欢迎和大众的喜欢。

南京紫花布是我国本土的手工织机布。

根据《南京商贸史话》等资料的记载,早在宋元时期,棉花的种植传入长江下游地区。南京孝陵卫以及江浦乌江一带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手工纺纱织布成为农家副业。

至清代嘉庆年间,南京的棉纺织业开始兴起,中华门内以及孝陵卫一带的织户纷纷开机织布。织工织出的棉布匀称、结实、耐用,受到用户喜爱。

据记载,当时的南京布为公司布和窄布两种,之所以以南京命名,是因为这两种布的主要产地就是南京。

两种布相比较,公司布质地较佳,多行销外地甚至外国。窄布则多为南京本地农户使用。后来,当苏南等地的土布兴起后,也打起了“南京布”的旗号。

从资料里可以看出,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世界范围内,英国的纺织工业相当落后,美国的纺织工业甚至还没有建立起来。

南京布在质地、花色等各个方面都超过了欧洲生产的布匹,而且价格低廉,因此,南京布被大量出口,成为欧美贵族追逐的时尚物品,而我们南京也成为中国输出棉纺织品的最主要生产基地。

《南京商贸史话》记载着这样的数据:1820年之前,英国东印度公司每年运到英国的南京布多达20万匹以上。英国客商在1817年至1827年间,每年运出的南京布保持在40万匹至60万匹左右。

美国更是消费南京布的大买家,有资料显示,1809年一年,美国就从中国运回南京布370万匹;1819年一年又运走313万匹。美国人购回大量的南京布,一部分在美国国内销售,一部分转运到南美洲、澳洲销售。

据英国1883年出版的《中国博览》记载:

中国造的南京土布,在颜色和质地方面,仍然保持其超越英国布匹的优越地位。

其实,南京布的色彩并不花哨,除了不漂不染的“本白”,还有老蓝、土黄等单色,既不紫,更无花,但奇怪的是,西洋人就是喜欢南京布,还称之为“紫花布”。当时还有人称南京布为“格子布”。

欧洲人相当看重南京布厚实耐用的优点,当年南京布中有一个被称作“萝卜皮”的品种,其厚度甚至超过如今的帆布,但是手感却十分绵软,尤其是下过几次水之后,柔软温暖得如同绒布,而牢固程度远远超过“洋布”。

《中国博览》有这样的记载:在英国“人人以穿着‘南京布’为荣,似乎没有这种中国棉布裁制的服装,就不配称为绅士,难以登大雅之堂。”

南京布成为欧洲尤其是英国的贵族、绅士追逐的时尚。狄更斯、福楼拜、大仲马这些世界级大文豪也很熟悉南京布,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的词语“nankeenbosom”,指的就是“南京布”。

在狄更斯的名著《匹克威克外传》中,“南京布”出现的频率很多,翻译者如此注释:“18世纪至19世纪,南京布在英法等西欧国家上流社会特风行,是贵妇们追逐的时尚面料”。

而在《大卫·科波菲尔》、《基度山伯爵》、《包法利夫人》等名著中,也有南京布的身影。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写道,包法利夫人穿着紫花布长袍,也就是用“南京布”做的长袍,让年轻男子见了为之痴狂。而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中,基度山伯爵穿着高领蓝色上装,紫花布裤子,用的也是“南京布”。

清代的纺织工具也随着纺织业的发展而发展。棉纺织有扎花、纺纱、织布3个主要工序。扎花即除去棉籽,黄道婆做成搅车,将棉籽挤出。清代改称“扎车”。

清代扎车用三脚架,高3尺,有径3寸和1.5寸滚轴一对,水平放置:大轴木制,用手摇,外旋。小轴铁制,用脚踏,内旋。

利用两轴摩擦力,转速和旋向不同,将棉与籽分开,籽落于内,棉出于外。这种扎车一人操作“日可扎百十斤,得净花三之一”,尤以太仓式扎车出名,一人可当4人。

轧去棉籽的棉花,古代称为“净棉”,现代称为“皮棉”或“原棉”。净棉在用于手工纺纱或做絮棉之前,需经过弹松,称为“弹棉”。清代,弹棉者把小竹竿系于背上,使弹弓跟随弹花者移动,操作较方便。

松江地区在乾隆年间所用弹花弓,长5尺余,弦粗如5股线,以槌击弦,将棉花弹松,散若雪,轻如烟,比之明代所用4尺多的竹弓蜡丝弦,弹力更大,从而提高了弹棉效率。

明清时期,农家小户还多是手摇单锭小纺车,棉纺发达地区单人纺车仍以“三锭为常”,只有技艺高超者可为4锭,而当时欧洲纺纱工人最多只能纺两根纱。

清代末期,在拈麻用“大纺车”的基础上,创制出多锭纺纱车。3人同操一台40锭双面纺纱车,日产纱10余千克,成为我国手工机器纺纱技术的最高峰。

多锭纺纱车的纺纱方法是模拟手工纺纱,先将一引纱头端粘贴棉卷边,引纱尾部通过加拈钩而绕于纱盘上,绳轮带动杯装棉卷旋转,引纱则向上拉,依靠引纱本身的张力和拈度,引纱头端在摩擦力作用下,把棉卷纤维徐徐引出,并加上拈回而成纱。

清代毛纺也较发达,1878年,清朝廷在兰州建立了兰州机器织呢局,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家机器毛纺织厂。清代毛纺工艺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是西藏。

清代的西藏,随着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这里的手工业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清代西藏手工业中,最为发达、最为普及的手工业是毛纺织业,它掌握在西藏地方官府手中。

西藏地方官府从西藏北方的草原以赋税形式获得大量羊毛后,便将羊毛分配给西藏中部地区的居民,让这些居民无偿为官府纺织,以代替其应支的其他差役。

毛纺织品制成后,西藏地方官府将这些产品加以出售,从而获得巨额利润。就是这样,西藏官府掌握了毛纺织业这一西藏最重要的手工业。

当时,西藏牧民在他们放牧的空闲时间里,纺织了大量的毛料。

据有关史料记载,西藏东部居民纺织的毛料在当时要普遍比西藏西部居民纺织的毛料胜过一筹,且颜色丰富,多有绿、红、蓝和黄色条纹或饰有小的“十”字纹。

清代西藏质量最好的毛纺织品是产于江孜的氆氇。氆氇是加工藏装、藏靴、金花帽的主要材料。传统品种有加翠氆氇、毛花氆氇、棉纱氆氇等。

氆氇为藏族人民以手工制作,细密平整,质软光滑,作为衣料或装饰的优质毛纺织品,是以羊毛为原料,经纺纱、染色、织造、整理等工序制成。

清代织氆氇用的是木梭织机,织好以后是白色的,宽24厘米左右,可以做男式服装。但一般都要染成黑色,也有染成红、绿等色彩。因氆氇是羊毛织品,结实耐用,保暖性好,所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毛线用茜草、大黄、荞麦和核桃皮等做染料,可染成赭红、黄、绿等颜色。

由于清代西藏的毛纺织品生产极为普遍,所以不仅能够满足西藏地区本身的大量需求,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向外出口。在清代,西藏的毛纺织品远销不丹、印度、尼泊尔等国,享有盛誉。

同类推荐
  • 四季花卉栽培手册(家庭万宝全书)

    四季花卉栽培手册(家庭万宝全书)

    虽然人们都很爱花,也爱养花,但是很多人并不善于养护花卉,一次两次失败之后,甚至产生不敢再养的想法。然而植物是我们生活中必须的一部分,因此,本书旨在带领大家进入花卉世界的大门,了解市场上常见花卉的种类以及每种花卉的形态特征(花、茎、叶、果)、习性(光照、温度、水分、湿度、肥料)和日常养护管理内容。会详细向您介绍应该如何浇水、施肥、修剪,让爱花之人能更亲近的接触花卉,不仅能享受花卉外观的美丽,还能感受养护过程的乐趣,更自由的徜徉在花海里。
  • 施肥知识(上)

    施肥知识(上)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现在已经知道的有20多种,其中碳、氢、氧可以从空气和水中获得,一般不需要以肥料的形式提供。氮、磷、钾在作物体内含量较高,吸收得也较多,占干物重的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称为“大量元素”。氮、磷、钾三种元素在土壤中含量普遍较少,需要以肥料的形式补充,所以特别称它们为“肥料三要素”。钙、镁、硫一般称为“中量元素”。铜、锌、铁、锰、硼、钼等元素,作物需要量少,称为“微量元素”。一般土壤中含有的中、微量元素都能够满足作物的需要,但对于某些对中、微量元素特别敏感的作物和某些微量元素缺乏较严重的土壤,则必须施用相应的中、微量元素肥料。
  • 刀耕火种的古代农业(上)

    刀耕火种的古代农业(上)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 施肥知识(下)

    施肥知识(下)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现在已经知道的有21多种,其中碳、氢、氧可以从空气和水中获得,一般不需要以肥料的形式提供。氮、磷、钾在作物体内含量较高,吸收得也较多,占干物重的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称为“大量元素”。氮、磷、钾三种元素在土壤中含量普遍较少,需要以肥料的形式补充,所以特别称它们为“肥料三要素”。钙、镁、硫一般称为“中量元素”。铜、锌、铁、锰、硼、钼等元素,作物需要量少,称为“微量元素”。
  • 种植:作物栽培耕种

    种植:作物栽培耕种

    本书分为古代栽培、古代园艺等两部分,介绍了稻作历史及栽培技术、小麦种植的推广、玉米的传入和推广、古代高粱种植技术、甘薯的引种和推广、唐代以后的茶树栽培、我国古代园艺发展、我国古代花卉园艺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假面骑士时骑

    假面骑士时骑

    穿越多元宇宙,拯救世界,拥有时间之力的战士——假面骑士ZEIT。原创假面骑士小说系列“假面骑士多元扩展宇宙”的开山之作。
  • 人族宣言

    人族宣言

    人类宣言以下是今天的新闻报道内容:农学科学院研发出最新款西瓜,可永久治愈秃头;水木大学最新推出第14代广播体操,可直升三品境;白国与高国进行联合演习,新一代灵动力士兵亮相........李三思:......发生了啥…...不就回了老家两天吗
  • 极品快递员

    极品快递员

    快递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个神秘的快递机构就此建立。慢慢的,很多人的一切隐私都被这个快递公司掌握,一个个关于快递的秘密慢慢浮出水面……快递,绝对不是你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 弃妃又来偷吃了

    弃妃又来偷吃了

    【新文《重生后团宠成了顶级大佬》已发布,欢迎来踩】是谁说冷宫了无生趣,永无翻生之日的?看本宫还不是整天的偷溜进御膳房。某皇帝:“确定只是偷溜进御膳房?”某贼:“……”装出一副无辜受欺的惨状。“过来,让朕瞧瞧”某妃躲得远远的“瑶瑶,给朕揉揉肩”某妃拔腿就跑“瑶妃,你要敢踏出这道门,我送你回冷宫”某妃一个转身,苦哈哈的讨好道:“皇上,是这里不舒服吗?”做个梦穿越到仰头见窟窿,低头见蟑螂的冷宫,从此为了能在这深宫中保住小命,不得不偷吃,不得不讨好某人。天地可见,她只是为了保命而已,不料偷着偷着,演着演着,最后被某帝王宠上了天,羡煞旁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回族文化概要

    回族文化概要

    回族文化是千百年来回族人民秉承人类文化发展中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共同熏陶和滋养下,创造出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优秀精神成果,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发展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夫人持剑

    夫人持剑

    堂堂锦衣卫指挥使韩烺,24岁才娶上了妻。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竟娶了个假妻!一个窃取情报的贼!女贼没有节操,顺手牵羊,窃取了情报,还偷走了他情窦初开的老心!韩烺:你给我回来!裴真:你当我傻?韩烺:好好好!你不回来,我跟你去!裴真:??? 韩烺不知道,他就此上了妖精的贼船…… PS:妖精转世系列3,猜猜女主什么妖吧~PS:叫人家韩烺(lang3),不要喊娘!
  • 桃花血酿

    桃花血酿

    1.”一个月内,所有有特色的酒家你们去谈妥。““大公子,这三家都谈妥了,却唯独这一家。还有……”“还有什么,说。”“我们去的时候,二公子的人,也在。”傅良璟眯了眯眼,抬头看向来人,“这一家在哪?””京城。“”我亲自去。“一个是酒庄世家公子,一个是祖祖辈辈酿酒的丫头,因了酒结了缘。也许恨过,也许爱过,到最后,才发现,这原来是镜中花、水中月,都是一场空。等到雪再落下,等到古人归来,早已物是人非。而要想再换真心,便要倾其所有,不顾一切。2.“你为何不找她换来最后一引?这样他也不会步步紧逼到如此。”“若她不愿,我便不再相逼。””若她愿意,我愿以命相换。“
  • 女扮男装入学院:老公大人求放过

    女扮男装入学院:老公大人求放过

    喜欢这本书的人,可以加我QQ哦:3102895474她,一个穷苦人家出身的女孩,在经历不断的风波后,她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没有以前那么开朗了,陷入了一个无尽的黑暗,而他,是出现在她世界里的阳光。他,自从她出现了他的世界里.......(女主的身世比较离奇,不喜勿喷。)
  • 楼狱

    楼狱

    楼,九重楼!狱,黑狱,噩狱,地狱!一个少年奋力拼搏,却在一次意外中掉落凡尘,是命运,是使然,是安排?与天争胜负者,何以不可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