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47600000005

第5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

从难以分离到难以亲近

羞怯的人难以与人变得亲近,[12]而且身边有人在就会感到不舒服。

在这方面的著名研究者Zimbardo,针对羞怯的人难以与人变得亲近这一点,提出了几个原因——“胆怯,警惕,不信任”。

除此之外,还有“自我评价低”和“试图给别人展现比真实的自己更好的自己”。

另外,最关键的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学会与人相处时如何把握主导权。

举个例子,羞怯的人,小时候生病,妈妈没有在身边照顾他。

因为想被关怀,试图去拉妈妈的袖子时,妈妈没有注意到,去了别的地方。

总的来说就是希望母亲可以陪伴自己时,母亲却不在。

想要和母亲交谈时,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应。

这样的剧情日复一日地在上演。

用在人格养成方面著作等身、享誉世界的母子关系研究者Bowlby博士的话说,他们无法相信“可依恋对象的存在”[13]。

羞怯的人,自小时候起就会被分离所带来的不安所困扰。分离这件事对他们来说,主导权总是牢牢地握在母亲或者是其他人手里。“接近属性与回应属性”[14],说的是,小孩儿随时可以亲近母亲,当他们这样做时,母亲也给予回应。

而羞怯的人小时候,当靠近他们想要依恋的对象时,常常被剥夺主导权。

无法凭自己的意志去靠近喜欢的人。只有对方愿意,才能离得近一些。

这种状态就称作分离不安。

这种分离不安的状态,便存在于羞怯的人身上。

母亲也好,保姆也好,对于小孩子来说,与依恋对象的亲近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他们在这件事情上完全是被动的。

当自己想要靠近时,就能接近喜欢的人,才能知道自己可以有这样的主导权去满足自己的需求。

遗憾的是,羞怯的人从小就没能体会过这件事。

不想与别人有所关联

羞怯的人不愿意与别人有所关联。

也没有兴趣与别人交谈。

与人说话需要能量。他们需要额外的努力去做“说话”这件事,无法放松地去与人交谈。

他们总是担心自己和人在一起时会有失礼之处,无法享受对话,总是紧张地在听对方说什么。正因如此,与人在一起就令他们格外耗能,时间长了,就觉得筋疲力尽。

参加派对时,他们觉得如果不表现得开心点儿,就是对别人的失礼,所以明明并不觉得享受,也会表现出开心的样子。有人搭话,就硬表现出开心的样子笑着回答对方。

一旦出现沉默,就感到无所适从,就算没什么可说的,也会硬找话题说。一旦感到两人之间将出现沉默,不安和紧张就会袭来。

所以说话对他们来讲是件十分疲惫的事。派对结束时会觉得终于可以松口气了,肩膀不知不觉间都已经僵硬了。

而其他人,是乐于交谈的。并不需要额外的能量来支撑他们说话,甚至正相反,交谈会让他们更加有活力。

我们常常用“沉默寡言”来形容羞怯的人。事实上,这个单词反映出的其实是羞怯的人对别人的厌恶。[15]

但羞怯的人也并不是生来就寡言少语的。是他们的成长环境令他们变成了这样。

首先,他们身边的人,就是讨厌与人接触的人。他们是在这样的人际环境中长大的。

于是没能学会如何交流,不知道该怎样与人交谈。

这是小时候没能与人良好互动造成的悲剧。

小时候,他们没有机会边吃饭边和人开心地交谈过,是类似这样的悲剧。

虽然身边有人在,但没有感到有意思,就不说话。感觉乐在其中时,人们才会说话。

也就是说,羞怯的人不想说话,说明他们处于一个没有让他们感到快乐的环境里。

不想被别人看出自己的状态,这种紧张感使他们难以表现出健谈。

综上,可以得出羞怯的人“不喜欢人”这一结论。

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羞怯的人在讲别人坏话时,会变得话多了,那是他们难得放松的时刻。

回避快乐的体验

羞怯的人,难以近人,也难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是展现自己。

Zimbardo是这样描述这些特性带来的结果的“认识新的人,交新的朋友,去做这些很可能会带来良好体验的事情对他们来讲很难”[16]。

这已经体现了羞怯的人的胆怯、警惕和不信任。

结果是,他们对于与各种各样的人建立起新的人际关系持消极态度,会畏缩,会忧虑。

不会认为认识新的人,结交新的朋友是件好事情——他们本就讨厌认识新的人。

一定要去认识新的人的话,还不如一个人待着。

当然,无论对谁来说,认识新的人带来的并不总是美好的体验,但是其中也会有不错的时候。

是不是件好事情,不去试着认识,便不会知道。

而羞怯的人从未想要去尝试这种可能性。

羞怯的人,原本也是有机会去经历有趣开心的体验的,但他们无法抓住这样的机会。

比如,偶然的机会,喜欢的人坐在了自己的旁边,却无法搭话。他们本就是压抑自己的人。

是否能抓住机会,是件因人而异的事情。

羞怯的人因为害羞,无法歌唱。

不擅长唱歌,就不去唱歌。

不擅长游泳,就不游泳。

其实游得不好却仍在游泳的人大有人在。

而羞怯的人,因为太在意周遭的目光,而无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渐忘记自己原本想要的是什么。

认为做得不好,就会被大家嘲笑。

认为做得不好,是件丢人的事情。

就这样他们让自己远离了游泳的快乐,歌唱的快乐。

羞怯的人往往比一般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但他们的努力总是得不到认可。何止不被认可,在他们失败的时候,等着他们的会是来自至亲的责骂。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会害怕再次体验失败带来的痛苦,从而对任何事情都抱着消极的心态。

自小时候起,他们就总是在担心“万一做不好怎么办?”

无论做什么,他们都觉得像是对自己的考验。

那样做的话自己会不会被讨厌呢?

他们自己都觉得自己好麻烦。

他们会担心对方是不是也会觉得自己难以相处。

他们会认为对方并不开心自己在旁边,又怕对方察觉自己的不开心,不知怎的就感到抱歉和退缩。

他们越是这样想,就会越在对方面前表现得卑微,然后就会迎合对方,并因为担心自己是否给对方添了麻烦而战战兢兢。

Zimbardo认为,这种羞怯的特性会使他们难以经历感觉很好的体验。

话说回来,“感觉很好的体验”指的是什么呢?

尽管Zimbardo并没有在文中明说,但指的应该是类似一起开心地吃东西,通过会话进行心灵的交流的体验。

如果是大学生的话,可能还包括与研究会的同学一起开心地做研究,加入社团,和小伙伴一起去合宿。

商务人士也好,家庭主妇也好,这方面都是一样的。一起工作,一起旅行,一起聊天。

去爱、去享受、去开怀大笑,是可以感受到自己内在的力量的体验。

为什么羞怯的人很难有这样的体验呢?

那是因为在他们的心底是有恨意存在的。

同时,在他们迄今为止的人生中,他们试图去体验这些时,总是失败,失败带来的挫折感在内心堆积,他们也不愿意再去体验那种苦涩的心情。

“无法去体验”,说的是即使与朋友在一起也开心不起来,同时总是想要逃离的一种状态。

于是他们就这样避开了体验的机会。

其实明明是可以尝试的,但羞怯的人却总会亲手放弃这样的机会。

羞怯的人,从未有人给他们的心加油鼓劲。

“真开心啊”,他们没有这样的回忆。

迫切地渴望被认可

Zimbardo说过,羞怯的人容易得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在他们小的时候,身边就有很讨厌的人。正是因为这些讨厌的人,他们才会得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的人际关系很奇怪。

在他们的家庭里,他们是丑小鸭一样的存在。

除了他们,家庭里的其他人即使不特意去做心灵的沟通,也还过得去,因为原本就是类似的人。但他们是很希望能交流的。

但其他人会认为,他们讨厌自己的家人。

羞怯的人总会有一些不必要的担心。在别处我将再详细说明,包括“预期焦虑”“期待焦虑”。

比如担心自己会脸红。羞怯的人会希望可以把自己很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而脸红的时候,往往是真正的自己被暴露的时候。

而他们是总是担心自己被人看穿的一群人。并会认为,一旦别人看到了真实的自己,便会讨厌自己的。

自己很想做某件事情,结果没做成,因为挫折感而面红耳赤。他们原本是想隐藏这种挫折感的。

他们也会希望自己可以被了解,但又无法真的对人敞开心扉。

这都是他们的成长环境导致的。

“真讨厌,要是这个孩子没有出生就好了。”

他们是听着这样的话长大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并没有人关心他们。

考虑到这些,担心自己“一旦被了解就会被讨厌”似乎也是理所当然了。

希望被认可,但是没有人认可他们。所以羞怯的人就更不愿意展现自己。

羞怯的人,其实也是想要展现自己,想要得到认可的。

他们的内心就常处于这样的矛盾纠结之中。

因为想被认可,反倒要压抑自己展现真实自我的欲望。

为了被认可,更要把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

可能招致失败的事,就还是避开比较好。这样一来,羞怯的人的世界,就变得格外狭小。

但尽管这样做了,还是得不到想要的认可。

为了不得抑郁症,羞怯的人首先要做的,是放弃对家人的执念。

因为他们把家人作为自己心理依存的对象,才会如此执念于家人。

想要实现自立,就必须舍弃这种执着。

没有依恋对象的不安

“胆怯、警惕、不信任”,这意味着仅仅是日常生活,他们也会有很强的心理负担。

羞怯的人无法真正发挥自己的能力。

只有在放松状态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才能马力全开。

更何况,处于“胆怯、警惕、不信任”的状态,与人交往也很难愉快。

人们与某个人一起去看电影,觉得很开心,于是还想再找他一起去看,人际关系就是在这样的相互作用中建立起来的。

羞怯的人很难建立起稳定长久的关系。

他们会避开有可能让自己受伤的情况。因为害怕受伤害,就会不敢与人打交道,最终就会变成孤零零一个人。

他们的眼睛总是注视着自己的缺点。

而男女关系上的交往,更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危机感。[17]

这使他们会赶紧抽身而退,并再次降低对自己的评价。

尽管他们想要靠近,但靠近太可怕了,又无法稀里糊涂地做决定。

会被骗子盯上的,往往就是那些像羞怯的人一样只想着如何保护自己的人。

这是有实例的。

高三的女生说“我怀孕了”,而这位男大学生是个羞怯的人,只想着如何保全自己。他不知如何是好。

但事实上,这是女方的妈妈设下的骗局。

男生很容易就上当了。

他会想着,花些钱来解决这件事情。而女方压根儿就没有怀孕。

“真是个无趣的男人,拿到钱就甩掉他。”她是这样想的。

明明是没有的事儿,却令羞怯的人感到十分为难。

在他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就容易被利用。

这个大学生,他没有可以信赖的朋友。如果有的话,或许应对方式会有所不同。

“有可以信赖的伙伴的话,对所出现事态的恐惧感会降低。相对地,如果是一个人的话,恐惧感会增大。”[18]

是否认为有人可以依靠,使每个人心中的不安和恐惧的程度会有很大差异。

而羞怯的人,他们身边没有这样可以依恋的人。上文的那个大学生,就没有可以信赖的朋友,他的母亲也是个可怕的角色。如果告诉母亲,她只会大发雷霆,提供不了任何帮助。

自小时起,每次有什么事情,都只是被发脾气,没任何人真正地帮助过自己。也是因为这样,羞怯的人才会更加执着于自我。

“总会有办法的吧”他们没有这样的安心感。总是不安,总是害怕。

Bowlby认为,“对恐惧的敏感性”取决于身边是否有可依恋的对象,具体指的是,感到事情令人害怕的程度。

如果人们认为遇到困难时会有人帮助自己,便会乐于挑战。

而认为“人是可怕的,不愿意靠近别人,不愿意认识别人”的羞怯的人,他们自小就不相信可依恋对象的存在。

而他们对人的不信任,也正来源于这里。

有困难也好,没困难也好,他们总是一个人,总是靠自己。所以他们才胆怯,所以才警惕。

我们用“胆怯、警惕、不信任”来描述羞怯的人,而考虑到他们的成长环境,具有这些特质几乎是理所当然的。

与人见面时,怀着“这个人对我不满意”和“这是可以在我遇到困难时帮助我的人”这两种想法,所消耗的能量是完全不同的。

害怕别人评价自己

世上有一些人,很难好好地与人打招呼。

“人很可怕,不想靠近人”一旦产生了这种极端的想法,打招呼也会变成苦差事。

事实上,无法放心地去与人接近的原因是,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人。

难以拉近自己与人之间的距离的首要原因就是,自我评价很低。

在自己心中,自己是一个不讨喜的存在。

为什么会对自己有这样的印象呢?因为父母就不喜欢人,连自己的孩子也不喜欢。

而小孩子因为感受到了自己不被喜爱,才会去迎合别人,在迎合的过程中放弃了自我。

没有强大的内心,就更会感到人的可怕,难以与人亲近,也会更倾向于迎合别人。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单方面地不断去迎合他人,但反倒会招致对方的厌恶。

人们感到孤独时,就是会这样。

人的内心与行动有时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时会是恶性循环。

这也正是澳大利亚的精神科医生Beran Wolfe所说的,幸福与不幸都是呈复利增长的。

一旦开始变得不幸,就好像走下坡路一样越来越不幸。

“人好可怕”,有的人或许会觉得这样想太奇怪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当身体上受到伤害时,谁都会觉得怕人是很正常的现象。

其实心理上受到伤害也是一样的,会让人觉得靠近他人是件可怕的事。

令羞怯的人感到“人好可怕”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

二是,害怕别人评价自己。

害怕比自己更有力量的人评价自己——他们一直以来收到的评价都很低。

而低评价常会成为他们被责骂的原因,因此觉得人可怕。

如果仅仅是被评价,不会被骂,真实的自己可以被接受,可以维持一个愉快的人际关系的话,那也不错。

可是评价之后,随之而来的常常是批判的声音。

所以羞怯的人会认为与人打交道是令人疲惫的事情。

羞怯的人小时候的任务,似乎就是取悦他们专制的父母。

而想让专制的父母满意,就必须听话。

他们总是以顺从的姿态迎合父母,结果就是常常委屈自己,也没有别人可以依靠。

他们长期过着这样的生活,很自然地,心里就会藏着一些不愿意被别人知道的事情。这使得他们在与人见面时会感到紧张。

专制的父母,对孩子来讲是拥有压倒性力量的一种存在。

而具有这样压倒性力量的人,他们自己也常在苛责自己。专制的父母,其实他们自己也并没有真正接受真实的自己。

了解了这些,是不是你也觉得羞怯的人怀有“人好可怕”这样的想法,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呢?

想要的,是“温暖的放任”

羞怯的人,总是处于一个顺从的“被告”的角色。

他们大体上认为,自己之于对方,是一个不被需要的存在。

他们会觉得,如果不对对方有所贡献,那自己对于对方就是没有意义的。

人们只有明确感到自己是被喜爱的,与他人在一起时才会感到安心。

如果无法确定对方喜欢自己,与对方在一起时就无法放松。

如果总是在想着“他和我在一起是否开心呢”这样的问题,与人相处自然会变成一件不那么舒适的事情。

自己讨厌别人,就会想当然地认为别人也讨厌自己。

因为自己和别人在一起时感到拘束,就会认为对方与自己在一起也感到拘束。

所以羞怯的人很难拉近和别人的距离。

而普通的人却可以很自然地做到。

而且,因为与人相处会让羞怯的人感到拘束,他们也并不希望别人主动来接近自己。

尽管不希望别人接近自己,他们却也会感到孤独。

尽管想和人保持距离,但他们又希望别人不对自己丧失兴趣。

被无视当然是令人讨厌的,但他们也不想被排挤。

尽管不希望和人靠得太近,但还是希望别人把自己当成伙伴。

他们想要的,是“温暖的放任”。

从某本杂志上看到过一篇和抑郁症患者的访谈,题目便是“温暖的放任”。

这正是羞怯的人,在人际关系中所渴望的。

我们和父母在一起时,父母是像空气一般自然地存在,“温暖的放任”指的就是类似这种感觉,但正因为是父母,倒不会想到特意去这样形容。

一位具有母性本能的母亲会很自然地这样做。

在很关心自己的孩子的同时,会让他自在地待着。

这种“温暖的放任”是养育的基础。

不过,孩子小的时候,母亲会这样对他们。等孩子上了中学,就做不到了。

对于小孩子,只要愿意,就可以做到“温暖的放任”。

作为这种“温暖的放任”的接收方,需要满足的条件恰恰是不具有力量。

那么,为什么抑郁症患者会觉得“温暖的放任”是最好的呢?

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他们对人际关系的不信任。

即使成了成年人,还希望被这样对待,正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总是在动摇。

简而言之就是“讨厌别人干涉自己,但没人管,又会觉得不安”。

一位老人写道:“一个人生活寂寞,两个人生活麻烦。”

而“温暖的放任”就是虽然是两个人生活,但省心又不麻烦。

举个例子,一位男性去见他女朋友以外的女性。女友对此没有什么意见。但如果这位男性真的与那个女人出现了纠纷,女友又愿意关注和帮助解决问题。

这就是他们想要的“温暖的放任”。

如果女人能够做到这一点,男人就可以既不担心自己被抛弃,又能享受自由。

既能被守护,又可以任性妄为。

简单地说,“温暖的放任”就是“让我既省心又自在”。可以做一个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的小孩子。

更直接地说,寻求“温暖的放任”的人,他们实际想要的,是一个类似母亲一样的存在。

那些在抑郁症边缘的人,并没有体会过那样的母爱,当他们长成了大人,却仍渴求那样的一种感情。

这种“温暖的放任”,如果是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里,倒不能说自私。

但是,如果在与别人的关系里,也想要被这样对待,那就是自私了。

一个人的话会觉得不安,所以要两个人。但变成了两个人,仍希望一切能像自己一个人时一样,不做任何改变。

希望别人在行为上放任自己,而心里又关怀着自己。

羞怯的人与别人在一起时会觉得不舒服。并会希望别人能为此做出努力让自己舒坦些。

总的来说,抑郁症患者也好,有抑郁倾向的人也好,羞怯的人也好,他们孩童时期的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他们没有真正体会过母爱。

与人在一起时感到难受

虽然说难以亲近人,和与人在一起时感到难受,听起来是差不多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我们更多的是在从羞怯的人的心理出发,探讨了他们为什么难以亲近人。

接下来我们会把重点放在他们与人在一起时感到难受这一点上。

羞怯的人,与人在一起时感到难受几乎是必然的。

因为感到不安,想通过躲避他人来自我保护的人,当然会觉得与人相处难受。

感到难受的原因,首先在于,明明自己不喜欢对方,却希望对方喜欢自己。

其次在于,羞怯的人总是在别人面前隐藏真正的自己。

他们感到自己并不是对方所期待的那样的人,认为自己对于对方没有什么价值,于是担心自己会被厌弃。

前面也说了很多次,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总是被周围的人讨厌的。

其实那些人倒也不是讨厌他们,而是他们周围的人原本,就是一帮不喜人的家伙。

即使这些人勉强自己对他们表现出疼爱,也并不是能让人放松的环境。

《韦氏词典》中把害羞定义为“与他人在一起感到不舒服”[19]。

与人在一起时感到难受的第三点原因,就是对自己的不自信。

神经衰弱的人,内心是有阴暗之处的。

就是因为要隐藏这些,和人相处才会变得辛苦,才会变得不喜与人打交道。

羞怯的人,与异性相处感到很不自在。[20]

羞怯的男性,与女性相处感到不舒服的原因是,他们作为男性缺乏自信心。

因为不知道说些什么好,所以对话总是停滞。

与语言不通的外国人在一起时,我们也会感到不自在,那是因为无法很好地沟通。

同样地,之所以与异性在一起时感到难受,也是因为无法实现沟通。

80%的羞怯的人打不起劲头去说话。[21]

他们开不了口。

当觉得自己达不到对方的期待时,在一起也是一件令人难受的事。

举个日常生活的小例子。

比如,修理电器的人来到了一户人家里修理DVD播放器。但是,他没能修好。

那这个修理工会感觉怎么样呢?

女主人原本是期待他能把DVD修好的。

而他却没能做到。

他就会感到很丢脸,于是会再也不想来这户人家了,再也不想再与这位太太碰面了。

但是,由于职业使然,他还是不得不再来。

再来时,女主人会说“这次一定要给我们修好啊”,还会在旁边看着。

修理工会感到紧张,手也不稳了。

他与这位太太在一起时浑身不舒服。

金鱼被期待它可以教蝌蚪游泳。

但是金鱼没做到。

金鱼就会觉得,它作为一条鱼的价值下降了。

没有脸面再见蝌蚪,觉得丢脸。

金鱼与蝌蚪在一起时就会感到很不自在。

为什么与人在一起时会感到难受呢?

第四点原因就是,羞怯的人与人在一起时,总希望可以呈现出一个完美的自己。

会有这样的错觉,认为对方期待一个完美的人。

正因为这样,才会像之前的第二点所说的那样,试图把真正的自己隐藏起来。

出于虚荣心而去隐藏自己。虚荣的人,会试图在对方脑海里植入一个与真正的他们完全不同的形象。

但实际上,一般人并不会去期待对方是个完美的人。

事实上,这也反映出了他们自己也会期待别人的完美。

自己会期待对方是一个理想的恋人。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才会去错误地认为对方对自己也抱有同样的期待,才会自顾自地把自己觉得不太理想的部分隐藏起来。

母亲在养育子女上出现了问题,就会觉得将被千夫所指。

但其实谁都有自己的问题。

许多人会有错觉,觉得仅仅是自己有问题,因此想要把它藏起来。

明明其他人也是和自己差不多的。

同类推荐
  • 微表情心理学:写给年轻人的高效沟通课

    微表情心理学:写给年轻人的高效沟通课

    很多人以为,了解他人的内心是心理学家的专属技能,只有经过多年的研究、调查和训练,才能掌握观察他人内心的方法。其实,在日常的社交生活中,只要学习本书所教授的微表情解读方法,通过观察人类的表情、动作、反应分析其心理特点,完全不是一件难事,你可以轻松地成为一名“社交达人”。
  • 心理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心理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等。关于心理的一些小常识你了解吗?《心理常识速读》这本书从“感官生理心理”、“感官神经特殊能力”、“心灵不可知”等等方面来向大家介绍心理的常识;快来了解这些关于心理的常识吧!
  • 变态心理学(第二季):不那么学术的变态心理学解析

    变态心理学(第二季):不那么学术的变态心理学解析

    本书是一个全新的变态心理学世界。如果说,第一季尚停留在心理障碍的阶段,这一季已经升级到精神障碍的等级。从解读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历史、学科分支开始,逐步走入躁郁症、精神分裂症的世界,涉及病因、发作症状、治疗及康复护理这一完整的过程,和之前单单介绍症状相比,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看到一种疾病从发生到治愈的过程。继承第一季的传统,本书在每一章后都设置了心理学公开课、推荐书籍和相关影片资料。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搜索关键词,寻找你自己的偏好——撇开先入为主的眼光,所见便是自己的独立思考。
  • 每天读点心理学常识(经典珍藏版)

    每天读点心理学常识(经典珍藏版)

    心理学是研究心智与行为的科学,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我、洞察人性、解释行为。人的心理千变万化,正是这一点使得心理学成为一个奇妙、复杂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的心理活动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对于很多心理现象,人们也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才使之显得神秘和难以琢磨。心理和心理现象是所有人每时每刻都在体验的,是人类生活和生存必需的。可以说,复杂的心理活动正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本质区别。心理活动虽然隐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但它可以通过行为、语言来表现,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来具体化。
  • FBI心理分析术:美国联邦警察教你无敌心理分析战术

    FBI心理分析术:美国联邦警察教你无敌心理分析战术

    本书通过对FBI神奇的心理分析术进行总结归纳和通俗诠释,带你走进谜一般的心理分析世界。让你透过离奇惊悚的案件,了解犯罪分子的内心,掌握超强的心理分析能力;教你学会将心理分析本领运用到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学会通过蛛丝马迹来了解他人内心,减少误会,避免冲突,识破危险,洞察真相,让你的家庭生活、职业生涯、社会交往一帆风顺。
热门推荐
  • 洪荒之福德真仙

    洪荒之福德真仙

    群号185184918,欢迎支持的人加入。。巫妖相争是为何?相好的二族为何大战,是他人的阴谋?还是巫妖二族共同的算计?上古三皇五帝的出世是为了何事?仅仅是为了教化人族?亦或是另有算计?封神大劫究竟是教派之争,还是替天封神,亦或是有心人的暗中操作?佛教大兴会带给未来何种变化?佛教为何一定要大兴?域外神魔终有一天重新出现,洪荒又面临新的危机。。。-----大一生活好无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武尊天下

    武尊天下

    人界,通天地之能,夺无上造化!神界,凌驾万物之上,传说当中的存在!妖界,黑暗的存在,最被屠杀的族类。拥有半妖之体的少年,神奇的修炼,盖世的威慑,称霸三界!
  • 重生之溺宠真爱

    重生之溺宠真爱

    暂停更新,换个号继续写,小说名字应该不会变。上一世我错把恶人当良人,把仇人当爱人,把爱人当朋友,直到我死才知道真相,这一世我不会在犯错,我要让他们付出代价,我要誓死宠爱,维护,我的爱人。可能是第一次写文不善言辞,不过欢迎大家跳坑。
  • 病娇女配太温柔

    病娇女配太温柔

    本书已废,不再更新,,,,,,,,,,,,
  • 连少权宠小萌妻

    连少权宠小萌妻

    整日在学校里操天操地的一中校草突然转性了。一帮兄弟吓尿了!兄弟一:深哥,打球去!连深一脚踹了过去:不去滚,劳资要等我的小可爱!在前面做值日的诺诺听到他们的对话,背后一凉!兄弟二:深哥出来玩不,我们已经开好包间就等你来了。连深看着旁边脸通红的小可爱:不去,不要打扰我跟小可爱的约会!众人兄弟:……完了!完了!现在他们的深哥脑子里除了小可爱就是小可爱!整个一中的人都以为,敢拒绝连深的那个女生一定入不了连深的眼,直到后来有人看见他们一中的深哥把人家小姑娘堵在墙角里亲吻,把人家小姑娘弄哭了,深哥低声细语得哄着人家小姑娘!众人:完了完了,深哥陷进去了!只有他自己知道,那小可爱有多甜,多可爱!林诺诺再次见到连深是三年后。余生很长,谢谢你一直陪伴我!
  • 十二哥哥美男未婚夫

    十二哥哥美男未婚夫

    叶依依,一个让EXO独宠的女生,他们的未婚妻,他们心里最爱的人,而他们却不是亲兄弟,而叶依依只能在他们当中选一个,这样的选择,叶依依该如何抉择……且看叶依依和他的十二哥哥未婚夫我是蚊子,首次写文,有何不满,多多包涵!
  • 肥肥向前冲

    肥肥向前冲

    要么瘦,要么死!为了减肥,于非飞无所不用其极。可是吃过不少苦头,为何都没效果呢?减肥不成功已够悲壮了,还要被戴展鹏这竹马压榨、嘲笑,她的人生简直是一首哀歌。不行!她要反击!她不要当弱受,要强攻,把那讨厌鬼推倒!她还要去谈恋爱,让那家伙吃醋吧害怕吧!她要让所有人知道,即使她身材肥胖相貌不扬,还是能够活出精彩灿烂的人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溪过便成诗

    溪过便成诗

    洛诗月不知道她喜欢的那个人一直守着她的身后......洛:喜欢我干嘛不说宋:我以为你知道洛:......
  • 我是偏科生又怎样

    我是偏科生又怎样

    语文天才数学蠢才周羽从小学到高考的故事。周羽自小顽皮捣蛋,偏科严重,求学的道路跌跌撞撞,却意外有着一群哥们相随。转眼到了高中,学习日渐紧张,高考分数也即将揭晓,那懵懂的爱情也悄然而至,他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