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6600000071

第71章 中央的两条关键性指示

反对“五毒”的斗争已经摆在中南海的议事日程上。

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政协一届常委三十四次会议上,严肃指出,对资产阶级的“五毒”,“如果不加以打击和铲除而任其发展下去,由我们革命党派、人民政府、人民军队、人民团体日益受资产阶级的侵蚀,其前途将不堪设想……不能容许行贿、欺诈、偷税漏税、盗窃、引诱等犯法行为的继续发生,听其侵蚀人民政权,损害国家财产,腐蚀国家人员。凡有犯者必须惩办,坦白自首从宽处理。”

1951年的冬天,当北京落下第一场雪,天亮时,批阅了一夜有关资本家“五毒”报告的毛泽东放下笔,伸伸懒腰,搓几下脸,朝门口走去。

刚跨出门槛,他猛地收住脚,仰天凝视,久久一动不动。

外面好大雪。院里的7棵古槐和房檐上,都挂着白茸茸的积雪。卫士正要扫雪,被毛泽东制止。他走出廊檐,在雪地上小心翼翼地走着,走出两步,又回头望着自己的脚印,他开心地笑了,他喜欢这白净的世界。在他的潜意识里,他希望整个党,整个国家都是这般纯净无瑕。也是想到这一点,他又急急回屋去,将刚才批改过的文件,又加上了一段话。

毛泽东的雪中之作,很快变成了红头文件。

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在城市中限期开展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的指示》,由此正式拉开了“五反”运动的序幕。

有一次,毛泽东在谈到中央为何做出这一决策时这样说:

“进城时,大家对资产阶级都很警惕,为什么现在有这样的变化?这可以从进城三年的历史来看。1950年上半年,党内曾有一个自发、半自发的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这个斗争是不妥当的,也是错误的。因为当时有台湾敌人的轰炸、封锁,土改、镇反工作亟待去做,应该团结资产阶级去向封建势力进攻,而不是全面出击,全面出击是很错误的。所以,七届三中全会纠正了这一错误,提出调整工商业。到1951年抗美援朝运动形成,更需要国内的团结一致,一直到今天。在这一年多时间内,大家对资产阶级不够警惕了。资产阶级过去虽然挨过一板子,但并不痛,在调整工商业中又嚣张起来了。特别是在抗美援朝加工订货中赚了一大笔钱,政治上也有了一定地位,因而盛气凌人,向我们猖狂进攻起来。现在已到时候了,要抓住资产阶级的‘小辫子’,把它的气焰整下去。如果不把它整得灰溜溜、臭烘烘的,社会上的人都要到资产阶级方面去。”

毛泽东清醒地看到:现在出现了一种很严重的情况。一部分,人家打进来;一部分,叫人家拉出去。1950年自发地搞社会主义,想搞垮资产阶级,是不对的;后来,又自发地搞资本主义,资本家向我大举进攻,也不允许……要整党内那些买房置地、入股、当董事经理的人;同时也要搞不法的资本家。这是一场恶战。

2月上旬,“五反”运动首先在全国各大城市展开,随后迅速扩展到全国各中小城市。

上海是民族资产阶级最集中的城市。从揭露的材料看,上海的不法资本家的“五毒”行为也是相当严重的。毛泽东、周恩来对此十分关注,特派财政部长薄一波到上海去,考察和推进上海的“五反”工作。

他是2月25日到达上海的。他去之前,上海的“五反”已经开始,而且火力极为猛烈,逮捕了200多人,报刊宣传仍在升温,空气很紧张,发生资本家自杀事件48起,死了34人。梅林罐头厂在斗争不法资本家时,出现了戴高帽子和体罚现象,有的资本家受不了折腾,跳楼自杀了。薄一波到达上海的当天,即传达了毛泽东和党中央关于上海推迟发动“五反”的指示,将抓起来的人分别处理,或取保释放,以缓和紧张局面。27日,薄一波将上海的情况向毛泽东、周恩来写了报告,说现在的情况是指挥官未进入阵地,散兵式的各自为战,领导上自顾不暇,运动是在没有领导或半有领导的情况下进行着,工人、店员的每一斗争,报纸上的每一宣传鼓动,都使领导的被动性愈陷愈深。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是很危险的。29日,毛泽东复电同意上海将“五反”推迟到3月20日以后。

其他地区也先后遇到类似问题。

3月1日,毛泽东将西南局有关“暴利的提法不妥”的电报批转各地。他附文写道:“西南局的电报是正确的,发给你们参考。当天津、济南、南京、上海等处提出反暴利的口号时,大资本家即迅速接受,因为这个口号可以被他们利用去威胁中小资本家,说他们的利润中也有暴利。就目前时期来说,真正违反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暴利,已包含在‘五反’的各项对象中,故只应提‘五反’,不应再提反暴利。隐匿侵吞敌产、逃走外汇两事,国家已有法令,又可包括在‘盗窃国家财产’一项内。倒卖金银、偷卖鸦片白面两事,国家亦有法令,可依法办理,不必于‘五反’外另立项目,变成‘六反’、‘七反’。”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来自旧社会,他们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特定环境中养成了许多恶习及其资本主义的经营作风,使得“五毒”行为在资本家中相当普遍。因此党和政府派出检查组,对私营工厂、商店进行检查。这一来,不仅违法者害了怕,连那些守法户也胆战心惊。如上海的“煤炭大王”、“火柴大王”刘鸿生,他的全部企业都受到检查,心中甚为不快。他告诉他的儿子:“如今国家有了前途,共产党在经济问题上也很有办法,不要我们资产阶级朋友了。你们各自想办法吧!”他自己也是唉声叹气,担心早晚也被清除掉。

群众运动不搞则已,一搞起来,轰轰烈烈,难免锄杂草而伤了禾苗。

中南海里,毛泽东和周恩来时常收到一些知名民主人士对“五反”担忧的信件。因为有些地方已经闹出了人命,一些没沾“五毒”或刚沾了点边的资本家也被列入了“五毒”分子。

周恩来来到毛泽东办公室,谈了有关“五反”中出现的问题后,向主席建议:“现在广大群众十分拥护‘五反’运动,大胆地、彻底地揭发控诉不法资本家的罪行。”

毛泽东赞同:“什么事情群众发动起来了就好办。很有些当年打土豪分田地的味道。”

周恩来分析说:“我看对私人工商户要分类排排队,区别对待,发现问题,确定重点。”

“具体地说呢?”显然毛泽东对此十分关注。他闭起一只眼,躲开香烟的熏烤。

“对基本守法户,以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为主,指出他们的错误所在,要求他们以后不再重犯,一般不予追究,并采取团结和保护的政策,打消他们的顾虑,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鼓励和支持他们照常营业。对问题不大的违法半违法户,除令其补税一年,退回侵吞盗窃的财产外,宣布免于罚款,并尽快做出结论。这样,可以安定绝大多数的资本家,使罪大恶极的少数资本家陷于孤立。”

“我大致算了一下,有五种类型。这样吧,关于处理违法工商户的五条基本原则,由我来起草,你们再做补充。”

周恩来告辞时,毛泽东没有起身相送。一般党内同志来往,毛泽东都是足不出户,只有党外人士或国外来宾,他才会起身到门外迎送。而今天,他的思路还在“五条原则”里,周恩来一走,他就一手夹烟,一手擎笔,写下了在“五反”运动中对工商户处理的基本原则:过去从宽,今后从严(例如补税一般只补1951年的);多数从宽,少数从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工业从宽,商业从严;普通商业从宽,投机商业从严。毛泽东还将过去所定的划分私人工商户的四种类型改为五类,即守法的,基本守法的,半守法半违法的,严重违法的和完全违法的。这个指示由党中央在3月5日发出。

经过准备,上海的“五反”斗争,于3月25日正式开始。这一天,举行了全市动员大会,由陈毅市长作报告。他是个演说的天才,外加川味,把党的政策讲得又生动又全面。这次会一开,上海的资本家稳住了,跳楼事件的影响也很快消除了。

从划分的结果看,就大城市而言,前三类约占95%,后二类约占5%。如北京市5万私人工商户中,守法户约5000户,占10%;基本守法的3万户,占60%;半守法的12500户,占25%;严重违法户2000户,占4%;完全违法户约500户,占1%。上海市163400私人工商户中,守法户约占15%,基本守法户约占50%,半违法户占30%左右,严重违法和完全违法户约占5%。

在对上海72家较大的工商户定案处理的时候,遇上一个难题:如果都定为违法户,就谈不到继续与他们合作,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也有很大程度上落空的危险。薄一波和陈毅商量后认为,可视他们的政治表现,适当从宽处理。对待荣毅仁先生就是一例。

荣家当时是上海最大的民族工商户,在“五反”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应该划哪一类?薄一波和陈毅可费尽脑汁,不知研究了多少次。最后陈毅一拍桌子:“我看还是定为基本守法户好。”薄一波同意他的意见,并报告周恩来。

周恩来也同意,又将意见转报毛泽东。

毛泽东气魄更大:“何必那么小气!再大方一点,划成完全守法户,怎么样?”

这个“标兵”一树,在上海以至全国各大城市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人竖起了大拇指,说共产党伟大。

“火柴大王”刘鸿生的全部企业都被定为守法户,顿时举家欢庆。他又把儿子叫过来,一边品酒,一边感叹:“我原以为上海这个大码头很难改变,除非连根挖掉。没有想到共产党本事如此之大,一夜之间社会风气大变,我佩服,佩服啊。”

儿子挖苦他:“我看是你自己的脑袋转得快。”

“不能这样讲。”父亲严肃起来,“共产党里的确能人多,拿上海来讲,陈老总,小开(潘汉年),北京更不要讲了,毛泽东是头一号,再加上周恩来,像是刘备得到诸葛亮……”

6月13日,周恩来批发了政务院《关于结束“五反”运动中的几个问题的指示》,提出要注意防止和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虎头蛇尾,草率结束,特别是对处理从宽的原则产生误解,以致对违法工商户缺乏应有的严肃性,引起工人和店员的不满,导致一些不法工商户再施“五毒”;一种是不愿意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来计算较高的工商户违法所得的数目认真加以核实,以便正确定案。政务院要求各地在“五反”结束阶段,必须本着宽大与严肃相结合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做好定案处理工作,做到合情合理,使之既有利于清除“五毒”,又有利于团结工商业者发展生产和营业。

同类推荐
  • 财子

    财子

    何为财子?有才,有财,方为财子。才内敛,财外露,做真正的财子。------
  • 过往随笔记录

    过往随笔记录

    这些是我个人曾写过的一些短篇,全当是随笔做下记录吧~
  • 人生必读经典历史丛书:帝国时代三部曲之大明帝国(套装共2册)

    人生必读经典历史丛书:帝国时代三部曲之大明帝国(套装共2册)

    本书是一部以《明史》为基础的历史小说,分为上、下两册。全面展现了大明帝国开国后波云诡谲、血雨腥风的历史画面。刻绘了朱元璋在创业、守成和选择接班人的过程中,其性格、手段和策略的不断转换;描摹了围绕在这位开国皇帝身边的元老和勋贵们,他们的暗中较量、相互扶持或彼此构陷,以及随之而来的权力消长。展开了一幅幅生动的大明宫廷和市井生活画卷。
  • 莫回首再回首

    莫回首再回首

    都道人定胜天,原来天不遂人愿。晋善愿意为这江山抛头颅洒热血,然而经年的积垢怎能用寻常手段清洗?说不得,就要把这天地动上一动。
  • 安歌行

    安歌行

    公冶仰起头望着云隙里散出的冷凉日光,微微眯起了眼,唇角弧线冷厉,清冷的嗓音在风里断续破碎:“苏祈年你还真是绝情。”——我的征途是九州
热门推荐
  • 木偶天使:傀儡殿

    木偶天使:傀儡殿

    黑白两道至尊的千金,“傀儡殿”的殿主“傀心”,被迫来到父母为她建的学院。在学院,她隐瞒身份,易容容貌,隐藏武功,但酷酷的外表,独特的内心,怪异的性格却引起了学院里几位少爷和少爷的爱慕者的关注。
  • 异玄大陆

    异玄大陆

    异玄之气,掌控天地,此世界乃为强者为尊,弱者为耻!耀世星辰,动彻天地。遨游九天,独霸天地!
  • 流逝时光随笔

    流逝时光随笔

    人说,看雾即如读诗,雾不仅给我的心情涂上了一层色彩,又让我品读着这首意境高远,含蓄深厚的小诗。
  • 进化的四十六亿重奏

    进化的四十六亿重奏

    从一颗星球的生命诞生之初起跑,将会见证无数文明的兴亡衰落,物种的诞生与灭亡,在数不尽的天灾地变之下,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只有不停的改变自身,在逆境之中不停进化,才能成就完美的胜利。故事,将从一个小小的细胞开始……重奏普群:494981693 重奏VIP群:695413196,入群粉丝值10000
  • 狂傲音痴:逆天女破天穹

    狂傲音痴:逆天女破天穹

    【新文《凤女惊华之邪仆》已发,欢迎各位读者们去看~】她本音痴,却意外穿越到音者为尊的世界。碧落大陆,乐法环生,此刻才是她生命真正的开始。轻松修炼绝世乐法谱秘籍,魔族神物、萌宠九尾神兽,还有各种奇珍异宝统统自动送上门。运气好到让那些正宗的音乐天才喷血。人们眼中的音痴废物居然是最有天赋的乐法修炼者?某些音乐天才气的泪奔挠墙。本以为一切都是幸女神眷顾,才发现原来另有隐情。是什么尘封住了她惊人的天赋让她成为人人耻笑的音痴?这一切隐藏着什么阴谋,还是这本是她不归的命运?
  • 神秘金手指(007谍海系列8)

    神秘金手指(007谍海系列8)

    邦德一路跟踪金手指到了日内瓦,发现了金手指外运黄金的秘密,他通过用黄金铸造车身的方法将黄金重新熔化后再铸成金块。邦德在追查过程中意外地听到了大满贯行动计划。金手指的手下发现了邦德,将他抓了起来。金手指并不急于杀死他,反而得意地将大满贯行动全部讲给他听。原来,这个阴谋针对的对象是金手指在日内瓦那座银行中价值60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金手指策划使用飞机施放毒气使银行周围的六万人包括四万军队与一些居民死亡,然后炸开银行,利用一名朝鲜原子专家将一枚小型核弹将金库引爆,致使世界各国在此储备的黄金受到辐射污染,这样一来,世界各国的黄金就无法进行流通,而金手指控制下的黑市黄金交易将获得十倍以上的巨额利润,垄断整个世界的黄金市场。被软禁的邦德将会怎样?金手指的阴谋计划是否能够得逞?……
  • 简先生你好

    简先生你好

    简先生,你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我的啊,可能是四年前的那次一眼之缘,也可能因为就是你。
  • 诸天之狂暴猎手

    诸天之狂暴猎手

    一觉醒来,罗涵竟然变成了一条小小的蜥蜴。好在他还有一个系统傍身。且看罗涵如何穿梭于诸天万界,成就最强大的狂暴猎手!系统,无限流,种田,升级进化为主,攀科技为辅。群号:474958331
  • 漫长的寻觅:只因为是你

    漫长的寻觅:只因为是你

    她本来应该完美度过一生,但却在四岁生日那天,突然失踪……再出现,已过了十多年,十多年后她遇上了他。“你本来就是我的,以前是,现在也是”“我们之间又没有什么娃娃亲怎么我就是你的了。”“自从我遇到你,就早已决定,此生非你不娶,你一定是我的。”“这么肯定吗,你那里来的自信?”“自信,都是你给的”一脸邪恶的笑容向某人扑去……有些人,有些事,注定分离有些人,有些事,注定相遇但分离一定是为了最好的相遇……
  • 紫玉儿

    紫玉儿

    上古时期,有人、鬼、妖、魔、神、佛六界,神魔相恋,为世人所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