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69200000004

第4章 用感恩心回馈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唐·灵云

人家要我

加完班后已是晚上十点,小李走进附近的一家小吃店,叫了一份炒饭。突然他听到了有两个人的小声对话:“饭没有了。”“再煮一锅。”“再煮一锅?”“再煮一锅。”在座位上喝着茶休息了近半个小时,小李吃到了炒饭。他问老板:“饭店要打烊了,你再煮一锅饭岂不浪费?你可以叫我再换一家餐厅的啊!”“不浪费。要想吸引顾客,做宣传打广告的费用远比一锅饭的成本大得多。另外,您已经走进我的店里了,这就给了我们机会,机会也是成本啊!”

摘引自《故事中的管理学》

现代青年步入社会,有的人一开始就要求就职的对象应该如何待我,包括对自己要重视、待遇要提高、假期要自由、工作要轻松等等——不用说,这都是失败的观念。有一种人懂得自我要求,他知道对公司要有所奉献,要能担当责任,要对上司交代的工作如期完成——不用说,这种人必定容易成功。

遗憾的是,现代就业的青年缺乏正确的观念,一开始就想到“我要什么”。你要什么,儿童时期可以向父母撒娇,读书的时候可以向老师请教,现在就业由不得你要什么,要什么只有看看人家要你做什么。能迁就“人家要我”,能满足人家的需求,这样的就业青年,纵有工作上的问题,但由于观念正确、行为正当,前途必定可期。

人家有什么要我的呢?

一、人家要我勤劳。人家要我勤劳,我能对工作不勤劳吗?一个员工每天懒散懈怠,老板不是请一个公子哥儿来当少爷,动则就要休息;不勤劳的员工,没有获得主管的信赖,你想要长久地干下去,此实难矣!

二、人家要我诚信。人家要我诚信我不诚信,说谎、耍嘴皮子、借故托词、善用心机,主管们要这种部下吗?人不诚实,主管难以信赖;人无信用,主管难以放心。所以光是考虑自己需要什么,没有考虑主管需要什么,这与工作信条不合,难以从工作里获得成就。

三、人家要我发心。一个公司团体需要发展,一亩农田山地需要开发,你没有发展的心愿来配合主管的需要,你能适任工作吗?假如你发心只为工作需要,不计报酬,只为工作成果,不计自我的成就,只为让主管满意,不为自己而执著,做到勤劳、诚信、发心,你说主管会不对你建立信心吗?

四、人家要我正派。一个人就算有勤劳、诚信、发心,但是别人对你的要求是无限的,尤其正派是每个行业基本的要求。有的人聪明有能力,但做人不正派,所谓“欺世盗名”于一时,但不能长久。禁得起长久考验的,必定为人正派。例如,管财务的不盗小利,管行政业务的不想投机取巧,管人事的不以成见私情决定好恶,负责生产的不想偷斤减两。有多少耕耘就有多少收获,公私分明,主管自然了解。

五、人家要我尽责。人家要不要我,决定在于尽责与否。人家雇用我,绝不是恩惠情义,也无义务,主要的就是看我对工作尽责与否。我能尽责获得主管的信任,前途必能一帆风顺。就算是做了主管,也要让部下认为自己是一个尽责的人;假如你不尽责,居功诿过,不管上下,都不会欢喜你。一旦主管不欣赏你,部下不拥护你,如此你想生存就很困难了。

六、人家要我主动。一个工作者,不能全部听命于人。人家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人家没有要我做什么我就什么也不做,这种三四流的乖乖人才不容易升迁。现在的社会竞争很大,必须主动思考,主动尽心,主动发展,主动对人有所贡献。主动的人才与被动的人才,其成就与价值,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一个人在世间要如何生存?必须具备条件让“人家要我”。人家要我,我要人家,关乎自己一生的前途,可不重乎?

·佛光菜根谭·

少执多放心安泰,少傲多谦人缘好;

少色多德名誉佳,少私多公成就大。

仆人的定位

一个法国农场主驾驶奔驰货车去德国,半路上发动机出故障。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用车上的小型发报机向奔驰总部发出求救信号。几小时后,奔驰的工程师带带人乘飞机来了,见面第一句话就说:“对不起,让您久等了。”不一会儿,车就修好了。农场主问修理费多少。“我们乐意为您提供免费服务!”农场主极为诧异:“你们可是乘飞机来的呀?”工程师一脸歉意:“是我们的质检没做好,才使您遇到了麻烦,我们理应给您提供免费服务。”

摘引自《故事中的管理学》

在佛教里,所谓“欲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佛教的诸佛菩萨,大慈大悲为众生服务,其实也可以把他们当是义工、仆人。当然,做仆人也要看值不值得。过去一些英雄好汉,为了一句承诺,做小主人的仆人;为了报答一点恩惠,甘愿一生为人做仆,供其驱使。

仆人的种类有下列数种:

一、为金钱做仆人。现在的管家、护士、各种临时工,乃至各行各业的上班族,只要是为了赚取金钱,都可以说他是金钱的仆人。不过,工作是神圣的,以劳动服务,以智慧心力换取金钱,照顾一家老小的温饱,这也是应该的。做金钱的仆人还可以,做金钱的奴隶就不值得了。每个人都要用钱,当然要赚钱,从事正当的职业赚取金钱,以劳力、智慧、特长而换取金钱,这是人之常情;但有的人被金钱所用,为非作歹,卖国求荣,铤而走险,贪求非法所得,那就不值了。

二、为老板做仆人。每个人的因缘各有不同,老板有老板的能耐,仆人有仆人的命运。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老板也是仆人的仆人。老板为了给付员工每月的薪水,也要使出浑身解数,赚取金钱。老板和员工虽是相对的立场,实际上是关系一致、利益共同。假如公司倒闭了,仆人无所归,老板也不成其为老板了。社会上多得是时而老板时而仆人,也多得是时而仆人时而老板。人生如戏,在戏台上各种角色,谁是主角,并不代表其地位高低,还要看其能力大小。《西厢记》里的红娘就是一个仆人,但她的能力超过女主人崔莺莺;历史上的光绪皇帝、宣统皇帝,其地位哪有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之重要?所以谁是老板,谁是仆人,其实就看各人自定义其角色了。

三、为身份做仆人。有的人,自己是一方的顶尖人物,并没有人要他做仆人,但他自恃自己的身份,也会做了自己身份的仆人。例如,要参加一场会议需要乘车而去,自己就辛苦兼职,为了赚钱买一部轿车以维护自己的身份,这不就是做了身份的仆人吗?今天会有一个客人来拜访,他需要摆个场面来接待,于是到处向人借家具撑排场,种种辛苦都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这不就是做了身份的奴仆吗?

四、为社会做仆人。有很多义工甘愿为社会服务,也可以说是社会的仆人。当这种社会的仆人,是为了行义,不同于一般为金钱而做利益的仆人。有人赞叹警察是人民的保姆,保姆不就是仆人吗?此外,多少人在医院里服务,在养老院里供职,在育幼院里守护幼儿,他们有的不是为了金钱,只是为了做社会的义工。乃至各宗教的宗教师,名义上大家尊他们一声老师,如学校的教师一样,实际上他们都是在为社会大众服务,为信徒服务,应该也是社会的仆人、信徒的仆人。

一个伟大的人物,不仅要从高处看下面,应该由下往上看。能把自己看成是仆人,乃至人人都乐于做社会的仆人,那么这个社会的美事和义行就会更多了。

·佛光菜根谭·

以平常心面对世事,以欢喜心学习接受;

以服务心和人结缘,以感恩心回馈社会。

用人(一)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多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蒂说:“在招人时,如果有人大学时考试成绩全都是A,我们对他不感兴趣。如果有人在大学时考试成绩中有很多A,但中间有两个D,我们才感兴趣。因为在大学里表现得很好的学生,与我们一起工作时表现得往往并不那么好。我们是要找由于个性与众不同、在大学学习时并不是很用功、不循规蹈矩地做事情的那些人。这些人往往很有创造性,对事物很警觉,反应非常机敏。人才更多的是指一种心态,是指与传统思维完全不一样的那种人。”

摘引自《故事中的管理学》

任何一种事业,任何一个领导人,都要用人。善于用人,则事业能成;用人不慎,事业无成倒也罢了,恐怕还会身受其害。

自古以来,成功的帝王将相都讲究用人。所谓用人,有人用其能者,有人用其智者,有人用其忠者,有人用其贤者。究竟如何用人呢?

一、不弃直言之人。一般主管总喜欢听信部下顺从逢迎的好话,讨厌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但一个成功的领导人,一定要了解,直言也好,奉承也好,重要的是其言是否有用,其言是否合乎众意。就是交朋友,也讲究“友直、友谅、友多闻”。所以,能有一个直言的属下或朋友,这是自己的福气。

二、不亲轻诺之人。贤明的主管不能亲近随意承诺的小人,因为有的部下不讲是非,不计好坏,只要主管的意见则逢迎拍马,附和唯恐不及,完全不顾事实,为了配合主管而轻诺寡信,甚至为非作歹。如果主管亲近轻诺寡信的人,时间久了,必然受其拖累。

三、不舍长才之人。一个好的领导人要访求专才、长才,所谓用人唯才,不计出身。刘邦重用张良,则大汉开国;周文王重用姜子牙,开周朝数百年江山。美国称雄世界百余年,每任总统不但贤能,国务卿、参众议员,乃至各部会首长都是美国顶尖的杰出人才。

四、不离补短之人。主管不可妒才,要求才、用才、敬才,尤其对才华胜过自己的人更应该敬之用之,以补自己之不足。一个团体最怕的是主管妒贤,不容别人比自己更强更有智慧。齐桓公不妒管仲之才,也不计一箭之仇,而以“仲父”称之,所以能成五霸之首。吴王夫差妒恨伍子胥太过忠直,听信伯嚭的谗言离间,致使国亡;这就是妒贤不用,不能补其短所致。

五、不用卖主之人。自古的奸臣,不是贪吝,就是好名,所以很容易被人收买,中人圈套,最后卖主求荣不成,反受其辱。吴三桂为了一名侍妾,轻易就迎敌入关,留下千古骂名。世间有一些小人,今天随张,明天跟李,翻云覆雨,反复无常,想要左右逢源,最后往往身败名裂。

六、不交无理之人。人都需要朋友,但要懂得结交天下的英雄好汉,能选择才德兼备、理性明智的人共同创业,才有成功的未来。当今世上,很多人虽有才华,但不通情理。例如政治上的人物,经历多少的协调、沟通、劝说,但有的人就是一意孤行。失去理性的领导人常使能人远之、小人近之,则此人的处境之危险也就可想而知了。

用人之道应该切记以上六点,以免用人不当而招致失败的结果!

·佛光菜根谭·

取人之直,疏其谄曲;取人之朴,疏其奢侈;

取人之宽,疏其狭隘;取人之敏,疏其懒惰;

取人之辨,疏其迷糊;取人之信,疏其虔偶。

此乃用人之道也!

用人(二)

管仲患了重病,齐桓公去探望他,询问谁可以接替相位:“易牙怎么样?”管仲说:“易牙为了满足国君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儿子,没有人性,不宜为相。”齐桓公又问:“开方如何?”管仲答:“开方舍弃了做千乘之国太子的机会,屈奉于国君十五年,父亲去世都不去奔丧,无情无义,又如何能真心忠于国君?”齐桓公又问:“那么竖刁怎样?他宁愿自残身肢来侍奉寡人,这样的人难道还会对我不忠吗?”管仲摇摇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是违反人情的,这样的人又怎么能真心忠于您呢?国君务必疏远这三个人,宠信他们,国家必乱。”

摘引自《春秋故事》

一个事业成功的人,左右都有许多朋友、部下、僚属等。这些所谓“左右的人”,必然有忠奸好坏,有逢迎拍马者,有屈躬谄媚者,有忠言直谏者,有规劝献计者。左右的人,最怕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例如:

一、搬弄是非。左右的人,最常见的问题是爱说是非闲话,是非闲话多了,让负责人不明真相,不知如何抉择。所谓是非,大部分都是把好的说成坏的,把坏的说成好的,把真的说成假的,把假的说成真的。有人说:“谎言说了三十次,就变成真话。”是非说了多次,就不成为是非。是非难有真相,没有真相的言论多了,主事者怎么能作合理的裁决呢?

二、曲解事实。左右的人,应该帮忙主管探究事实,了解真相。但一些左右的人专门喜欢逢迎吹捧,曲解真相,让主管蒙在鼓里,妄自决策,如此怎么会有好的结果呢?

三、蒙蔽真相。左右的人应该善尽言责,把真相向主其事者禀告。但有一些小人欺上瞒下,蒙蔽真相,让有才能的人怀才不遇。秦桧蒙蔽前线战况,让宋高宗误用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你说南宋江山怎么会稳固呢?过去的奸臣、佞臣都是喜欢蒙蔽真相,致使国破家亡,良可浩叹。

四、挑拨离间。左右的人等,假如有几个人经常喜好搬弄是非,挑拨离间,本来一个和谐的团体,就因为他从中挑拨,撩动一池清水,自然就会混浊不堪。一个团体里,人前人后有不同的声音,很容易让人见缝插针,过去的离间计就是因此产生的。

五、谄媚逢迎。左右的人,必定有人喜欢谄媚逢迎、曲意承欢,以获主管欢喜,如和珅之于乾隆皇帝。乾隆当然不喜欢奸臣,但也不喜欢忠臣,他喜欢佞臣。所谓佞臣,就是逢迎谄媚之徒。唐玄宗不是亡国于杨贵妃,而是亡于杨国忠、高力士之手,因其谄媚逢迎,使重要政事颠倒胡来,失去人心,致使国家陷入危亡之境。

六、弄权压人。武则天得天下,用来俊臣掌握刑狱和司法大权。这位史上有名的酷吏,大行罗织罪名的手段打压忠良,狄仁杰、任令晖、袁智弘、崔神基、卢献等朝廷重臣差一点就在他的严刑逼供下死于非命。

自古以来,主贤仆忠,则家道兴旺,主虽贤而仆不忠,则家道必衰。一个伟大的人物,身边左右的人等具有的重要性,不可以等闲视之。如诸葛孔明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所以,一个人的成败,与左右的人忠奸好坏,不能说没有很大的关系。

·佛光菜根谭·

职位愈高,愈需要直言不讳的属下;

处境愈险,愈需要肝胆相照的朋友。

鼓励与责备

佛学院规定夜晚十时“开大静”以后必须就寝。我偶尔深夜巡视院区,看到三两同学偷偷地开夜车,有的藏在楼梯角落写功课,有的躲在大殿暗处拜佛,回想过去自己也经常如此,不禁哑然失笑:“真是自古皆然,哪个学生没有开过夜车?”因深恐巡寮的老师会干扰他们,于是我就在附近绕来绕去,替他们护航。有时方便的话,还会送上一些点心,嘱咐他们安心用功,但也要注意身体健康。

“以鼓励代替责备,以赞美代替呵斥。”这不但是教育上最好的方法,这也是做人处事最妙的高招。

人与人相处,产生摩擦的原因很多。因为责备太多,给予鼓励赞美太少,所以部属求去、朋友疏离,这是做人处事最大的缺陷。

吾人有两个眼睛,都是用来看人的——看人的过失、看人的错误、看人的缺点、看人的不好——就是看不到自己。

人有一张嘴巴,也是喜欢说人的不是、人的缺失、人的短处。嘴巴的声音是讲给别人听的,自己不会听到。有些父母对子女责备过度,子女远离他去;有些夫妻相互指责过多,婚姻就亮起了红灯;有的朋友只知指责对方情义不够,不肯自我检讨,如此要想结交患难道义之友就很难了。

人与人相处,也不是不能责备。春秋时必须是贤者才能接受责备。没有力量的人更需要给他鼓励,马拉松选手需要很多的掌声帮助他发掘本能的力量。国家的奖章、奖状、奖金,各种荣誉都是要给人鼓励的。猫狗喜欢听主人的赞美,马牛也希望有主人的鼓励,树木花草也是要有和风雨露的滋润才能成长。灰心失意的人可能因一句温言慰语的鼓励,就走上光辉灿烂的前途。

现代社会,地位低的人容易受到上级的指责;在高位的人,由于不能满足大家的要求,也会遭致全民的责备。过去寺院丛林里说“当家三年狗也嫌”。责备太多可能会坏了好事,不当的鼓励有时也会招致不良的后果。不过,我们还是宁可“用鼓励代替责备,用赞美代替呵斥”。人毕竟还是希望受到鼓励、赞美,那我们又何必吝于给人一些赞美,来帮助别人、成就别人呢?

·佛光菜根谭·

用责备别人的心责备自己,能让自己越来越进步;

用宽恕自己的心宽恕别人,能让自己越来越慈悲。

最高的管理学

妙睦刚从佛学院毕业,就被常住派到洛杉矶西来寺担任知客。有一天,我在西来寺款待客人,对过程有一些意见,问她:“你在哪里受教育的?”她说:“就读佛光山丛林学院之前,是在香港念管理学。”我听后,对她说:“你过去念的管理学,是学着去管事,去管人,这是不够的,你今后最好要学习把自己管理好,才是最高的管理学。”

如今管理学到处普及,论其种类真是不胜枚举,有企业管理、人性管理、民主管理、分层管理,乃至于饭店管理、医院管理、行政管理、仓库管理……但对于如何管理自己、管理内心,就很少了。

三十年前我访问日本时,见到当地工商企业团体一队一队、一团一团的,都到各大寺院集合受训,听说这叫“职前训练”,是公司行号为了教育员工良好的思想理念及生活习惯,送到寺院里接受佛教的管理训练。当时日本寺院负责行政的出家法师也无不以佛门做人管理方式倾囊相授。那时,我就认为今后的佛教在社会管理方面应该作出一些贡献。

最难管理的是人。因为人性是自私的,人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意见,最重要的是面对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习惯、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学历、不同的资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籍贯、不同的年龄等,如何在这么多的差异之中将人统摄起来,是非常难的。

对自己很难管理:一对眼睛,你要管理它非礼勿视,它有时偏想要窥视;两只耳朵,你要管理它非礼勿听,它有时偏欢喜窃听他人的隐私;一张口,你要管理它不乱说,它偏偏祸从口出,惹下许多麻烦;一双手,你要管理它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可予取,但贪爱小便宜的人总是不计后果……自己的眼耳鼻舌身都不能听从命令指挥,又如何能管理别人,管理其他的事情呢?其实,眼耳鼻舌身是有形有相的,还算好管理,至于管理自己的内心,这就难上加难了。心中的自私无明、烦恼邪见,如骄慢、嫉妒、愤恨、执著等,如波浪一般鼓荡不已,如果自己缺乏大愿、大力、大智、大悲,哪里能管理得了自己的内心呢?

盘踞在心中的烦恼难以管理,心中的一念情执也不易管理。有的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可说是将自己心意情执发扬到极点;有的人爱国、爱民、爱家、爱人,即使如何执著不舍,也还能为社会所接受。但就有一些人,他们的心像顽猴烈马一样,总是犯人禾稼,最终还是自己受害至深。

一个人想将自己管理好,则需管理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例如自己的思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心念要管理好、自己的威仪要管理好、自己的语言要管理好,任何一个地方管理不好,都会带来不少无谓的灾殃。

平时承蒙有人赞美我,说我门下徒众之多、寺院之多,不知是如何管理的。其实,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管理的法则,像我管理寺院从不上锁,像大雄宝殿、大悲殿、会议室、客堂、教室等都是全日开放,好让大众随时都可以进来瞻仰或使用。我管理物品,不喜欢建仓库;我觉得物品是做来给大家用的,最好能物尽其用,东西一旦堆在仓库,没有人看得到,往往一放多年,等到要用的时候已经发霉生锈,岂不可惜!我管理钱,也不喜欢放在秘密的地方,三十多年前在寿山寺的时候,我将钱放在固定的地方,让学生、徒众各取所需,我认为这才是公平之道;我管理人,倡导法治、人治,甚至无为而治。我觉得最好的管理其实是自己内心的管理。心治则身治,身治则一切皆治。

所谓管理,不一定要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而应当深入群众将团队的精神带领起来。三十多年前,我初创佛教学院,即使像出坡这么一件例行的事情,我都亲自说明意义,并且身先表率挑砖担水。三十年后的今天,想要为我做事情的徒众何止万千,但我不仅未曾以命令的口吻叫人做事,还经常主动地为徒众解决问题。常常听说某个徒众在北部事情忙碌,我便为他主持南部的会议;往往知道哪个徒众正在主持会报,一时无法结束,我就为他代课教书。我觉得:最好的管理,是自己先与对方建立“生死与共”的观念,才能发挥最大的整体力量。

有些人从事管理,善以谋略在人我之间制造矛盾,然而一旦被人拆穿,就不易为属下所尊重;有些人从事管理,喜用计策先试探别人的忠诚,但是一旦被人识破,就不能为对方所信服。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最好的管理方式是以己心来测度他情,以授权来代替干涉。

所以,管理的妙诀在于将自己的一颗心先管理好,让自己的心中有时间的观念,有空间的层次,有数字的统计,有做事的原则。尤其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心里有别人的存在,有大众的利益,能够将自己的心管理得慈悲柔和,将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才算修满最高管理学的学分。

·佛光菜根谭·

最高明的管理原则,

是让团体能产生共识,是让上下能打成一片;

最良好的管理方式,

是以授权来代替干涉,是以己心来体恤他情。

预算

楚王将要攻打宋国。墨子去见楚王:“假定现在有一个人,舍弃自己华丽的彩车,却想去偷邻舍家的破车,舍弃自己锦绣的衣服,却想去偷邻居家的粗布短袄,舍弃自己的膏粱肉食,却想去偷邻居家的糟糠之食,您认为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楚王说:“这必定是个有偷窃癖的人。”墨子于是说:“楚国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国土不过方圆五百里;楚国富甲天下,犀牛麋鹿遍野都是,宋国贫瘠,连野鸡、野兔和小鱼都没有……大王攻打宋国,就与那个有偷窃癖的人并无不同。我看大王攻宋不能有所得,反而还要损伤大王的义!”

摘引自《战国故事》

一个国家有多大的力量,先了解他的预算数量有多少。预算充足,可以增加国防,可以加强教育,可以多兴社会福利,可以多建交通、海港,可以多投资公益,为民服务……因为有预算,就会把国家社会建设得更加美好。

一个事业,能否维持,也要看他的预算多少。每年的预算收支都有盈余,这个事业必定大有可为;如果每年都是透支出现赤字,这个事业已经亮起了红灯,前途必定艰难。

预算的多少,可以决定国家事业的成败,那我们个人也应该要来筹划自己的预算。

个人所拥有的财富预算,也不光只是金钱方面。你的聪明智慧拥有多少,你的人格道德拥有多少,你的朋友人缘拥有多少,你的名誉信用拥有多少,这些都和你的人生预算有关。

金钱上的财物不足,其他方面都可以为你补充。就算你财物充足,假如你没有人缘,没有道德,没有信誉,没有智能,在预算里收支必定还是不能平衡。

一般公司行号里负责筹划预算的人,都必须注意收支相抵。如果你只是计划收入,这里几千,那里几万,你没有本金,可能会有收入吗?假如你一味地支出,这里要花费,那里要支出,你入不敷出,怎能合乎收支平衡的预算呢?

在预算里面,开源节流是一个增加经济效益的最好办法。在我们的人生里,奉献、服务、从公益中能收入多少,才能平衡自己的支出?有的人先讲究收入而酌量支出;有的人先尽量播种,希望他日收成会好。先收还是先支,后支还是后收,这就要看你的策划、预算本领的高低了。

语云“人算不如天算”。憨山大师也说:“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谄曲贪嗔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个人的预算不要先从自己的利益着想,应该要从整个社会大众,以各种利益关系为前提,以此来订下自己人生的预算。所谓“厚道必不吃亏”,这是必然的因果道理。

·佛光菜根谭·

有计划,则不乱;有分工,则不忙;

有预算,则不穷;有欢喜,则不苦。

效率优先

有一个地方正在召开昆虫大会。会议进行到一半,汽水没有了,蜈蚣自告奋勇,领命前往。蜈蚣去了许久,迟迟不见回来,大家心急,着人前去察看。哪知大门一开,却见蜈蚣还蹲在门口穿鞋子,因为它有一百只脚。

现在社会会议很多,却往往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就如蜈蚣穿鞋子。乃至有的人学而不说,说而不做,做而不管结果,也如蜈蚣穿鞋子。

几十年前,有人谈到国家的行政效率时,称德国人做了不说、日本人边说边做、中国人说而不做,这都是由于民族性使然。就如小学课本里的“龟兔赛跑”,由于兔子傲慢懈怠,中途不跑了,当然就被乌龟超前了。又如甲乙两人朝山,富人甲说,反正坐车子很快,明年再去,结果明年又明年,过了许多年以后依然未成行。贫人乙却不到一年就徒步朝山而归了。

世间事,说道一丈不如行道一尺。蜗牛效率早就被淘汰了。现在这个时代,讲究的是速度,飞机讲快,火车讲快,汽车也讲快。快,表示性能好;快,表示有价值。凡事不快而缓慢,不管人也好物也好,总会被淘汰的。

有一个艺术家雕塑一件艺术品一月而成,另有一人三年未成。老板质问:“怎么一件东西需要雕那么久?”他反而责问老板:“艺术品有时间吗?”艺术品也要有时间,没有时间,今生看不到,有什么用?

现在的社会讲人生:他有经济的人生,每天用多少钱、每月用多少钱、每年用多少钱,都要按收入来计算。讲工作也都要有计划,一小时做多少事、一天做多少事、一月能做多少事;工作不讲效率,一再拖延,等于飞机炮弹都已经打到头顶了,我们还在研究作战计划呢!

同样开工厂,这个工厂不要嫉妒那个工厂赚钱,你要看人家的时间效率。修行人也有所谓的“克期取证”,不容许你慢慢因循。面对有限的人生岁月,我们要凡事快速办成,不能像蜈蚣穿鞋子,浪费了太多宝贵的时间啊!

·佛光菜根谭·

伟大是由血汗堆积,牺牲越多,越是伟大;

成功多因勤劳而获,用力越多,越会成功。

同类推荐
  • 今天天气不太好

    今天天气不太好

    打开这本书,就像走进繁花似锦的灵性花园,你可以从容散步,看看禅师对弟子的开示,看看禅师与人的对话,看看禅师如何回答难以回答的问题,听听禅者浓缩毕生智慧体验的临终遗言,听听禅者被真理敲击心坎时精美莫名的感叹辞章……
  • 圆觉经略说

    圆觉经略说

    本书为南怀瑾先生有关《圆觉经》的讲记。作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对《圆觉经》的原文进行了逐句、逐段的讲解,变艰涩为流畅,化深奥为通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本书主要以中国西北回族中一个宗教性群体——西道堂为研究对象,将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尝试性地应用于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并进一步对西北回族内部差异性做出阐述。
  • 百年佛缘:僧信篇

    百年佛缘:僧信篇

    星云大师的《百年佛缘》是一部重要的口述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生活篇、社缘篇、文教篇、僧信篇、道场篇、行佛篇、新春告白、别册、名家看百年佛缘十个部分,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记述了星云大师与社会各界的往来、弘扬佛法和为社会服务的经历,读来非常令人感佩和感慨,展示了台湾几十年来的历史变幻和海峡两岸关系从冰冻到如今的全面交流与交融的全过程,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巨篇。
  • 在此刻

    在此刻

    济群法师:一代高僧用佛法智慧解读世人困惑,指导世人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在此刻》(寻真问道的不二法门)身在此刻,心不能定,皆为想要得太多。物质的丰裕并不能带来身心的安顿,需要向内在去寻找。本书是济群法师随笔集,作者立足于当下,讲生命轮回,讲日常生活,通过寻常人生的悲欢喜乐来阐释禅机妙义,知道人们理解生命真相。如一盏明灯,点亮蒙尘的心灵,踏实淡定活在此时此刻。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竟然和爱豆恋爱了!

    我竟然和爱豆恋爱了!

    饭了五年的爱豆竟在初识时向她表白了!幸福来得太忽然,本以为捡了个高冷男神,接触下来,帅气男神忽然变成了粘人小奶狗..还不停的给她买买买,这这这萌反差,让她一个小粉丝有些招架不住。(生活已经不尽人意了,何不来点超级甜的文呢~甜过初恋哈哈~)
  • 料事如神(阳光智慧故事)

    料事如神(阳光智慧故事)

    本书稿辑录了以思维训练为主题的古今中外有关智慧故事的题材,展示千万人的成功智慧,塑造人生励志奋斗的力量之源,打造智慧之光的伟大力量,以帮助青少年树立自知自信自立的信心和力量。
  • 抱养女的童年

    抱养女的童年

    故事发生在80年代末,一个被遗弃的小女儿的成长故事,由于当时刚刚兴起的一胎计划政策,所以在经过几次转手之后,终于遇到了后面的养父养母,但是由于养父养母重男轻女,导致后面对小女孩实施了一系列虐行,小女孩儿终于在痛苦中长大了
  • 调戏坏王爷:萌妃狠嚣张

    调戏坏王爷:萌妃狠嚣张

    □次奥,太狗屎了,心情不好看个电影居然穿越了,还是将要成亲嫁给暴躁王爷的体弱多病,不受宠的小姐,要我柳沫陌就这么认命吗?不可能!□”烟儿,如果你的夫君背叛你了,你会怎么做?”雪凌晨半开玩笑的说。□”呵呵,我会在他和那个小三儿那啥之夜,手提剪刀,闯入洞房………………嘿嘿,这样我们就又多了一个姐妹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嫡女混帝元

    穿越嫡女混帝元

    数据分析师重生,生在女娃甚少的安乐侯唐家,皇帝赐名“唐樱”,名为“躺赢”的人生,却是危险重重。在三殿下宠护下,开启混帝元之旅。
  • 瘾

    人人都有精神病?这本是一个不正常的世界!然而还有那么一些人在试图解读这个世界,木师就是其中之一,他是精神病研究员,他要用患者的思维方式开导他们。可是病已成瘾,轻言治愈简直就是一个笑话!要眼睁睁地看着这个世界病入膏肓吗?不!他们已开始行动……
  • 情深何许

    情深何许

    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爱情,爱情不是得到而是放手,曾经几何;奈何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