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045800000007

第7章 文王世子

本篇主要讲述周代对世子及其他贵族子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内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写周文王、周武王如何当世子的,还写了周公如何教育成王的。二是写了大学教育世子及士之法。三是写了三王教世子之法及孔子论教世子的重要性。四是写了庶子之官如何管理族人。五是写天子视学养老之礼。这些教育观点对今天的人来说依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原文】

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①之御者②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③,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食上,必在④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命膳宰曰:“末有原⑤!”应曰:“诺。”然后退。武王帅而行之,不敢有加⑥焉。文王有疾,武王不脱冠带而养。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旬有二日乃间⑦。

【注释】

①内竖:宫内小臣,负责内外信息的上传下达。

②御者:值日者,值班者。

③节:指饮食起居。

④在:察。

⑤末有原:末,勿,毋。原,再。指把剩饭再次进上。

⑥加:增益。意谓文王对王季的孝养已经达到尽善尽美,无以复加。

⑦间:痊愈。

【译文】

文王做太子时,每天给他父王王季请安三次。等到鸡叫第一声的时候就穿好了衣服,来到父亲寝宫外,向值班的内竖问道:“父王今天可一切安好?”内竖回答。“一切安好。”听到这样的回答,文王脸露喜色。第二次是中午,第三次是傍晚,请安的礼仪都是一样的。王季如果身体抱恙,内竖就会向文王禀告,太子听后满脸忧愁,甚至连走路都迈不开步子了。等到王季身体好转,一切正常,太子这才放心。王季的每顿膳食文王都要检查饭菜的冷热;每顿饭撤下去的时候,文王都会过问剩余多少。同时交待掌厨的官员:“剩下的膳食不用再端上去。”听到对方回答“是”,文王才放心地离开。武王做太子时以文王的行为作榜样,不敢有一点走样。文王如果身体欠佳,武王就会衣不解带地守在身边。文王吃饭少,武王也就吃饭少;文王吃饭增多,武王也就随着增多。这样持续了二十多天,文王的病也渐渐好转。

【原文】

文王谓武王曰:“女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文王曰:“女以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①诸?”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吾与尔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成王幼,不能莅阼②,周公相,践阼③而治。抗世子法于伯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也;成王有过,则挞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

【注释】

①抚:占有。

②莅阼:临视阼阶。即天子即位。特指履行天子职务。

③践阼:天子即位,皇帝登基。此指周公暂摄王位,代行天子职务。

【译文】

文王问武王道:“你有梦到过什么吗?”武王答道:“我梦见天帝给我九龄。”文王说:“你觉得这么梦是有什么暗示呢?”武王说:“如今九国和西方还没有归顺,您最后是想统一它们吧。”文王说:“你领会错了。古时将年也称作龄,齿也是龄。我有一百寿限,你有九十寿限,我将我的三年的寿限给你。”于是,文王活到九十七岁才死,而武王活到九十三岁才死。成王年少,不能登上王位处理政务,由周公在一旁辅佐,代行天子职权。周公将当时教育太子的那套搬了出来,要求自己的儿子伯禽在陪伴成王时首先做到,目的就是要让成王懂得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如果成王有什么地方没有做到,周公就痛打伯禽,让成王明白怎样做个太子。

【原文】

凡学①世子及学士,必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yuè)②,皆于东序。小乐正学干,大胥赞之;师学戈,师丞赞之。胥鼓南。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凡祭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大乐正学舞干戚,语说,命乞言,皆大乐正授数,大司成论说在东序。凡侍坐于大司成者,远近间三席,可以问,终则负墙。列事未尽,不问。

【注释】

①学:同“教”,教导。本节之“学”皆同此。

②(yuè):古代乐器,形状像笛。

【译文】

只要是教育太子及太学生,一定要因时制宜。春夏秋冬两季在东序分别教授手执干戈的武舞,手执羽的文舞,小乐正负责教执干舞,大胥在一旁协助;师负责教执戈舞,师丞帮助他。旄人负责教南夷之乐,大胥则在旁击鼓为节。

春季诵读诗章,夏季练习为诗章谱曲,由太师来教授。秋冬在瞽宗学礼,由主管礼的官员来教。冬季读《尚书》,由精通《尚书》的官员来教。教礼是在瞽宗,教《书》是在上庠。凡是祭祀、养老乞言和合语的礼节,都由小乐正在东序教太子及太学生。大乐正教他们手执干戚的武舞。合语、养老乞言的礼节,都由大乐正传授其义理,由大司成评说,地点也在东序。在大司成身边陪坐,与其之间要有三席之远。可以向大司成发问,问完之后再退回到靠墙之处。在大司成还未说完话之前,不可发问。

【原文】

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立大傅、少傅以养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大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大傅之德行而审喻之。大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德成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记曰:“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①。设四辅②及三公③。不必备,唯其人。”语使能也。君子曰:“德,德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国治。”君之谓也。

【注释】

①疑丞:疑和丞皆是辅佐太子的官号。疑,可能是负责解答太子疑问之官。丞,可能是负责记录太子言行的官。

②四辅:指辅佐太子的师、保、疑、丞。

③三公:辅佐天子的太师、太保、太傅。

【译文】

夏商周三代君主在教育太子的时候,都会用礼乐。因为乐可以陶冶情操;礼可以规范外表。礼乐可以相互渗透,直至于内心,流露于外,其结果就能使太子顺利成长,养成德行兼备而又温文尔雅的气质。设立太傅、少傅来培养太子,其目的就是让他明白如何对待父子、君臣间的关系。把父子、君臣之道说清楚并且以身作则,这是太傅的责任,少傅的责任就是将太傅所描述的传授分析于太子,让其能够充分领会。太傅、少傅、师、保,他们每时每刻都会陪伴在太子左右,因此他们所传授的内容天子都可以领会,而太子的美德也就容易培养成功。老师的责任在于将古人的事迹讲述于天子,并且为其分析事情的利弊、得失,让太子明白择善而从之的道理。保的责任,是谨言慎行,以身作则,以此来影响太子,使太子的言行都能够合乎礼仪的规范。古《记》上说:虞夏商周四代,太子有师、保、疑、丞作为辅佐。设立四辅及三公之官,不一定全套都设,有合适的人选则设,否则就不设,宁缺毋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设立官职必须要任用贤能的人。君子说:“太子的德行十分重要,太子的品德养成了,负责教育太子的师保也会受到他人的敬重;师保受到他人的敬重,则百官正直;百官正直,就会国家大治。这是指太子有朝一日为君而言的。”

【原文】

仲尼曰:“昔者周公摄政,践阼而治,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况于其身①以善其君乎!周公优为之。”是故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成王幼,不能莅阼,以为世子,则无为也,是故抗世子法于伯禽,使之与成王居,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义也。

【注释】

①于其身:变通一下他的身份。于,通“迂”,曲折,委曲。

【译文】

仲尼说:“之前周公代替成王处理政务,治理天下,将教育太子的一套搬出来,要求自己的儿子伯禽在陪伴成王的时候也要做到这一点,为了让成王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听人说:‘作为臣子,倘若可以为君王带来好处,就算是牺牲自己也是值得的。’更何况只是稍微改变一下身份就能让君王得到好处呢?这样做周公是很乐意的。”因此,懂得怎样为人子,后才能为人父;懂得了如何为人臣,后才能为人君;懂得了如何服侍他人,然后才能使唤他人。成王因年幼,尚未即位,将其作为太子培养,这是不合乎礼法的。所以周公才把教育太子的一套规定搬了出来,要求自己的儿子伯禽也要遵守,为了使得成王懂得父子、君臣、长幼的道理,就让伯禽整天和成王在一起。

同类推荐
  • 四书五经入门

    四书五经入门

    《四书五经入门》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核心载体,是中华民族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经典中蕴含了华夏先哲的智慧,记述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本书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四书五经自南宋定名后一直延续至今,影响极为深远。阅读本书,既可修身养性,又可增智广识,还可立德励志。本书在参考多个版本的基础上,对四书五经进行精编精选,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扫除了字、词、句等阅读障碍。原汁原味的再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以及人物的情感、精神风貌。对于文章中难以理解的部分,更做出了详细解释,让人一目了然。
  •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 快士传

    快士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世说新语全鉴(典藏诵读版)

    世说新语全鉴(典藏诵读版)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夫玄学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小说中可以看到魏晋时期谈玄成为风尚,而玄学正是以道家老庄思想为根底的,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是清代学人王永彬的代表作,他在书中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与至交亲友畅谈人生的情境,全书总计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10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自面世以来,一直盛传不衰,成为人们修身立业的常备读本。
热门推荐
  • 星空科技帝国

    星空科技帝国

    小说迷方兴,熬夜猝死于凌晨。被系统带到平行世界;成为传说中的富二代。这~创业有资本,成事有系统啊,简直无敌啊。“卧~槽~”(??????)
  • 落幕——血染长安

    落幕——血染长安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今生今世永生永世,我们十指相扣不离不弃。弱水三千,我只取这一瓢饮,答应过娶你,你便是我洛北辰今生唯一的妻。以我之名冠你之姓,今生如此来生亦如此。
  • 炮灰逆袭日记

    炮灰逆袭日记

    千年之前的仙魔大战,神族基本已经魂飞魄散,常岚耗费全身仙力只为保全丈夫的灵魂使其化为碎片散落在三千世界,于是为为搜集丈夫的灵魂碎片常岚便踏上了拯救炮灰,攻略气运冲天男主的征程。只是谁能告诉她,明明温柔体贴的丈夫却变了样。眼前这个卖着萌撒着娇却一肚子坏水的妖孽美男绝对不是她的丈夫,她要退人啊啊啊!(男女主皆身心干净,欢迎跳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破晓黑暗

    破晓黑暗

    说实话我不怎么会写简介啊。大家看书吧感觉好就收藏吧
  • 一名资深销售经理的自我成长

    一名资深销售经理的自我成长

    讲述一名刚从大学毕业从职销售业务的小菜鸟的成长历程与人生感悟,看他是如何一步步入坑和如何自救的,希望这些所谓的“坑“能对你有所帮助,与君共勉!
  • 缘起缘灭归浮华

    缘起缘灭归浮华

    青梅竹马,两情相悦,终敌不过坎坎坷坷。相互误会,却糜烂在心底。乱世浮华,缘起缘灭,他们到底该何去何从,他们到底有个怎样的结局?
  • 崛起蛮荒

    崛起蛮荒

    蛮荒世界,诸族林立,强敌环伺,以微末之躯带领人族,斩妖除圣,自强不息。且看石猴如何创功法以强自身,建法制以规整天下,立教化以泽万代。最终成万民之共祖,万法之源头。前面没有路,就用血肉趟出一条路来!
  • 太上老君养生诀

    太上老君养生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天星河

    九天星河

    何锋,一个本来应该在上古的那一场惊天大战之中死去。但是却被埋在万里玄冰之下。留住了意思生机。在悠悠的万载岁月过去之后。由于两个当世高手的大战而导致玄冰移位。那被玄冰冰封的何锋自玄冰之中走出。但是万载岁月悠悠。千里玄冰虽然保住了他的性命。但是却让他当初那一身的惊世修为化为乌有,连同修为一起消失的还有他的记忆。懵懂如新生儿的他被人收入师门,后遇师尊遇害,爱人背叛。让何锋明白,既然天道!天道!天已失道!何须奉天!既然道死,那就让魔应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