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64300000002

第2章 中央决定

●毛泽东指出:“由陈云负责起草《关于召开全国粮食紧急会议的通知》,由小平同志负责起草决议,迅速召开全国粮食会议,把这一方案付诸实施。”

●在会上,村干部不断地动员大家说:“同志们,大家认呀!”

●陈云坦率地说:“我现在是挑着一担炸药,前面是黑色炸药,后面是黄色炸药。两个中间要选一个,都是危险家伙。”

毛泽东要求解决粮食问题

1953年10月1日,国庆之夜,举行了国庆4周年大阅兵后的天安门广场,又恢复往日的宁静。

此刻,在天安门城楼会见厅里,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正在这里商讨国事。

在这次商讨国事中,陈云把实行粮食征购和配给的想法,向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和盘托出,经过讨论,陈云的想法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于是,毛泽东当即拍板定案,并指出:

由陈云负责起草《关于召开全国粮食紧急会议的通知》。由小平同志负责起草决议,迅速召开全国粮食会议,把这一方案付诸实施。

由于情势紧急,不能拖延,从天安门城楼回来后,陈云连夜起草了会议通知,并于10月2日凌晨送到毛泽东处。

毛泽东迅即对陈云起草的通知做修改,并决定于当日19时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

对此问题中央之所以如此紧迫,是因为当时在全国各地对粮食大抢购之风盛行。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相对不足的国家。粮食问题是历代政府都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伊始,粮食产需矛盾、供求矛盾就十分突出。建国初期的几次剧烈的物价波动,都与粮食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过土地改革和几年的经济恢复,这一矛盾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1953年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以后,粮食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当时粮食自由市场存在,社会上一些粮食投机商利用尖锐的粮食产需矛盾,兴风作浪,抢购粮食,与国营粮食部门争夺市场。

以下是几个抢购粮食大画面:

1952年12月18日到22日,5天内,江西省吉安市上市的稻谷全被私商收去。

……

1953年,江苏省徐州各县,不法私商赶来抢购。他们勾结当地粮商和粮贩子,深入农村抢购。其中王雨农在邳县、新沂等县的集镇上安排10多家“代理店”,抢购黄豆50多万斤;陈生则用抬高价格的办法,一次就抢购黄豆6万多斤。

……

1953年,青黄不接的时候,湖北省潜江县腰河乡被私商买去青苗谷13万多斤;浙江省温州专署粮食局在温州蒲江乡36个村调研,有74%的农民卖了青苗或禾花谷。

这种粮食投机市场的存在,严重地干扰国家粮食购销计划的实现,导致粮食产需矛盾更加尖锐。

由于1953年小麦受灾,预计减产70亿斤,加上广大农民因灾产生有粮惜售思想,预计夏粮征收和收购都将大大减少。

全国粮食形势相当严峻!全国财经会议的粮食组集中讨论了粮食供销形势,得出的结论是,问题很大,办法不多,难以为继。

粮食形势如此严峻,解决粮食问题,在当时已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极为重大的任务。

1953年,全国粮食形势进一步严峻,毛泽东要求当时充当中国经济领导机关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简称中财委),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粮食问题。

在当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因病在外地休养,中财委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但一时没有拿出可行的办法。

陈云提出解决粮食的方案

1953年6月23日,周恩来给在浙江莫干山疗养的陈云拍了一封电报:

3年来,在粮食问题上采取慎重政策,由中央统一集中管理,得以渡过难关。自下半年以来,由于疏忽,加以今年部分地区发生灾荒,致粮食紧张。今后若干年,此基本情况尚难改变。会议中仍有改变管理与供应制度的提议,同时亦有主张维持原办法,可略增加地方机动之数者。

……

此事关系颇大,你过去考虑过深,请提出意见,以便中央通盘考虑做出决定。

接到周恩来的电报后,陈云非常重视,一边向中央表示他的初步构想,一边积极思考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办法。

7月,陈云结束了在外地的因病休养,回到北京参加全国财经会议。

会后,陈云遵照中央的指示,全力以赴调研如何解决粮食抢购问题。

经过调研和多方讨论,陈云提出了解决当时粮食问题的8种方案。反复对比筛选以后,其中的7个方案被否定了。它们是:

第一,只配不征。就是只在城市配给,农村不征购。因为在农村里工作的干部听到“征”字就害怕,说在农村征购是不是可以慢一点。

如果实行这个办法,那只是关了一个门。就是说,我们在城市里搞配给,只准一个人买多少,不准囤积,也不准拿到乡下去。

这样农民看到政府在城市配给,他就会说:“啊!你缺少粮食,老子不卖。”

所以,如果只在城市配给,在农村中不征购,我们就会买不到粮食。

第二,只征不配。这种方式在城市里工作的干部欢迎。他们说:“农村征购是要的,城市配给可以慢一点。”

日本帝国主义搞了一下配给,国民党也搞得天翻地覆,现在又搞配给,城市人一听“配给”就头痛。

但如果只在农村里征购,在城市里不配给,结果一定会边征边漏。政府在农村里征购,换给农民钞票,农民拿到钞票以后,转身就可以再跑到城里粮食公司把粮食买回去。

第三,原封不动。所谓原封不动,就是照当时那样的办法,自由买卖,这个办法的结果必乱无疑。

有人说:“乱就乱吧,乱一年就不得了吗?乱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翻了吗?”

陈云认为:乱一年要考虑乱到什么程度,要把乱的利害与征购粮食比较一下,如果乱的害处大,就不如搞征购。如果等到乱了一年,再来搞征购就晚了。

第四,临渴掘井。就是先自由购买,到实在没有办法了再来抓大头,搞征购。这样办行不通,道理很简单,到买不到粮食的时候,城市的自由供应也就无法继续了,那时,到哪去买粮?

第五,动员认购。这个办法以前东北做过。在东北做动员认购时,就是上面有个控制数字,交到省,省到县,县到区,区到支部。

然后支部就开会,负责落实。

在会上,村干部要不断地动员大家说:“同志们,大家认呀!”

很多村民都低下头。

村民说一个数,干部就说:“不够,再加!”

村民再说一个数,干部看看还不够,就说:“不够,再加。”

总之,不加够就不散会。这个办法叫强迫而不命令,显然新生的人民政府不能这样做,也非长久之计。

第六,合同预购。当时有人说:“棉花订了预购合同,我们就买到了一些。”

对此,陈云认为:棉花之所以能买到,不一定是合同预购的功劳。最重要的还是棉花收得多。我们一年需要的棉花是1300万担,而农民一年收获量是2000万担。如果棉花收少了,我看合同预购也不一定能收到。如果农民现在收的粮食多了七八百亿斤,他也会赶紧卖的,问题是现在粮食缺乏。

显然,定了预购合同农民也不一定卖,合同预购也不能解决当时的粮食问题。

第七,各行其是。也就是各地根据不同的情况,实行不同的粮食政策。这样做如果不妨碍其他地方是可以的,但问题是各地的方法必定会相互影响。

既然前面7个方案都不行,最后剩下可选择的就只有既统又配,即在农村征购,在城市配给。

在当时,陈云还形象地把粮食问题比喻成挑着一担炸药,前面是黑色炸药,后面是黄色炸药。如果搞不到粮食,整个市场就要波动;如果采取征购的办法,农民又可能造反。两个中间要选一个,都是危险家伙。

于是,后来关于统购统销的实施背景就有了“一担炸药,八种选择”的说法。

对于这第八个方案,陈云也是比较犹豫的。

为此,陈云打电话给在外调研的时任中财委副主任薄一波,征求薄一波的意见。薄一波表示赞同。

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权衡,陈云认为,没有别的选择,唯一的办法就是实行粮食征购和配给。

于是,在1953年的国庆之夜,陈云在天安门的城楼上,向中共中央和盘托出了他的统购统销计划,并得到了中央的认可。

10月2日,由毛泽东主持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

由于事先已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陈云在报告中提出的在农村实行征购,在城市实行配给的办法,没有引起太大的争议,大家一致表示同意。

但是,对于能否在1953年开始收购,大家都有些犹豫,因为公粮马上就要开始征了,时间上怕是来不及了。

正当大家为能否在1953年开始实行统购统销问题争执不下时,时任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的邓小平机智地提出:把征收公粮的时间推迟一点,征购和征收公粮一起实行。

该意见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

在会议最后,毛泽东发言明确表示赞成陈云同志的报告,他说:

赞成陈云同志的报告,详细办法以后讨论。粮食问题采取统购统销这样的措施是否迟了一步,将来再看,也许不迟。从现在起到11月中或11月底作准备,从12月到明年1月征粮、购粮同时进行。因此,征粮的布置要推迟一个月。这也是要打一仗,一面是对出粮的,一面是对吃粮的,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要充分准备,紧急动员。

这次政治局会议还通过了陈云起草的召开全国粮食紧急会议的通知。通知指出:

从根本上找出办法来解决粮食问题,是全党刻不容缓的任务。

通知还规定华东局谭震林,中南局李先念,华北局刘澜涛、刘秀峰,西南局李井泉,西北局马明芳,必须参加会议。

中央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1953年10月10日,全国粮食会议在北京召开。

根据10月2日政治局扩大会议的通知要求,此次会议被定为“紧急”会议。但是,为了保密,以免引起恐慌,这次会议对外未用“紧急”二字。

在会上,陈云作了《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报告。

在报告中,陈云首先向大家说明了当前在粮食问题上面临的危急情况,以及粮食问题涉及的4种关系。即:国家与消费者的关系、国家与商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和地方与地方的关系。

陈云指出:

现在只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实行征购,一个是不实行征购。如果不实行,粮食会出乱子,市场会混乱;如果实行,农村里会出小乱子,甚至出大乱子。我们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跟农民结成了紧密的关系,如果我们大家下决心,努一把力,把工作搞好,也许农村的乱子会出得小一点。而且,这是一个长远的大计,只要我们的农业生产没有很大提高,这一条路总是要走的。

接着,陈云明确地对大家说:“要处理好这4种关系,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在农村实行征购,在城市实行配给。”

对此,有些同志表达了担心:“这样的办法太激烈了,征购这个名词听起来也很吓人,如果能通过自由购买买到粮食,最好不用这个办法。”

面对同志们的担心,陈云坦率地说:“400亿斤粮食可不可以采取自由购买的办法?我说,如果采取自由购买的办法能够买到这些粮食的话,我是求之不得的。”

停顿了一下,陈云又接着说:“我这个人属于温和派,不属于激烈派,总是希望抵抗少一点。”

听到此,很多与会代表都为陈云的幽默说法所打动,顿时,会场响起了一片笑声。

但是,陈云并没有笑,反而显得脸色凝重,他继续说道:“所以,如果采取自由收购的办法,能够买到的话,我是求之不得的。但问题是买不到的。如果今天说可以买到,到时候买不到,我可以肯定地讲,粮食市场一定要混乱。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陈云的坦率赢得了大家的理解,为了解决问题,有同志又问:“别的办法还有没有?是不是还可以想一想别的办法。”

对此,陈云耐心地回答说:“同志们,我告诉你们,我想过了,开始从改良主义想起,想了好久改良主义的办法,最后还是想到了这个最彻底的办法。”

对于决定实行的最后一个粮食统购统销方案,陈云也是有顾虑的。他说:“又征又配,农村征购,城市配给,硬家伙。我这个人胆子小,有一点怕。我跟毛主席讲,我怕开除党籍,20多年了,搞不好就搞翻了。城市里的人都要配给,农村里的人都要征购,所以,这件事情跟每一个中国的老百姓都有关系。财经会议刚开过,如果这个事情出了毛病,翻了车,比新税制翻车要厉害得多。”

当然有些同志担心,统购统销这个办法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甚至担心在农村工作的同志会挨农民的扁担。

对此,最后陈云痛心地说:“回过头来想一想,不这样做怎么办?如果不这样做,那我们就要恢复到大清帝国、北洋军阀、国民党的那个办法。就是进口粮食,向美国、向加拿大、向澳洲买粮食,买麦子。一年进口300万吨。我们的外汇有多少呢?向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向香港出口的青菜、猪鬃、大豆,加上侨汇,总计不过3亿美金,大概能买300万吨粮食。”

陈云扫视了一下会场,接着说:“如果把这些钱买了粮食,那我们就不要建设了,机器也不要搞了,工业也不要搞了。那时也有一种后果,我们也要挨东西,挨什么呢?挨飞机炸弹,挨大炮,还要加上挨扁担。你搞得不好,帝国主义打来了,农民扁担还会打你。农民会说:‘请你走吧,不要你在北京了。’”

陈云讲话之后,邓小平作了补充发言,他说:“农村征购、城镇配给、严格管制市场和集中统一管理的4项政策,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

邓小平还特别强调了只有坚决实行这些办法,才能真正巩固工农联盟,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保障国家建设计划的实施。

全国各大区参加会议的领导干部,在听取陈云的意见后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研究。他们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一致认为实行征购和配给,是调剂粮食产需矛盾的最佳方案。

得到各大区的支持以后,对粮食实行征购和配给的办法就基本上确定下来了。

在讨论过程中,毛泽东觉得,征购和配给的名称不好听,他说:“‘征购、配给’的名称可否改变一下?因为日本人搞过这个事情,这个名称有些吓人的。”

当时的粮食部长章乃器想了一个名称,他说:“把在农村实行征购叫“计划收购”,怎么样?”

大家觉得这个名称比较好,于是征购被定名为“计划收购”,配给也相应地被称为“计划供应”。两者简称“统购统销”。

1953年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再次召开扩大会议。

会议通过了经全国粮食会议讨论、并由邓小平同志修改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等文件。

同日,中央还发出《关于粮食统购宣传要点》。

11月19日,政务院第一九四次政务会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并于11月23日发布。

《决议》指出统购统销包括: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包括计划收购、计划供应、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和中央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的政策4项内容。

针对4项内容,《决议》指出:

上述4项政策是互相关联的,缺一不可的。只实行计划收购,不实行计划供应,就不能控制市场销量;只实行计划供应,不实行计划收购,就无法取得足够的商品粮食。

而如果不由国家严格地控制粮食市场,和由中央实行统一管理,就不可能对付自由市场和投机商人,且将由于人为的粮食山头的相互对立,给投机商人以更多的捣乱机会,结果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亦将无法实现。”

对这4项政策的关系,邓小平曾经用一句四川土话来表述:4项政策“只能穿一条连裆裤”。

邓小平进一步解释说“中国山头很多,粮食问题又出了几千万个山头。如不强调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就会出乱子。”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关系着5亿农民和8000万城镇居民的吃饭问题,事关重大。

为此,中共中央的《决议》强调必须“全党动手,全力以赴”。

1953年11月24日,陈云致信周恩来,提出:

《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粮食市场管理暂行办法》中不准私商“自由经营”,以改为不准私商“私自经营”为好。计划价格前面应加上“今年秋粮”几个字,因为明年小麦收购价格可能降低。明年公布时,要在报纸上发个消息,说明有些地区并不实行,这样新疆、西藏等地商人就不会恐慌了。

次日,陈云在签发中财委致各大区财委并各省市财委并报中央电中,通报了北京、天津两市粮食统销的工作情况,总结了京津两市面粉统销工作的初步经验。

接到中央的《决议》和国务院的《命令》后,全国除西藏和台湾外,其他各省、市、自治区均根据上述决议和命令,从1953年11月底和12月初即开始,在农村贯彻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于是,一场包括计划收购政策、计划供应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的政策和中央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政策4项内容的粮食统购统销战役在全国经济战线打响了。

同类推荐
  • 可爱的泰晤士河轻轻地流

    可爱的泰晤士河轻轻地流

    本书是一本关于英国泰晤士河沿岸优美风光与历史文化的散文,作者为英国著名木刻艺术家罗伯特·吉宾斯。1930年,正当英国皇家空军与纳粹德国空军在南海岸做殊死搏斗之际,罗伯特?吉宾斯带着写生簿和显微镜,驾着平底小船“垂柳”,由泰晤士河源顺流而下,一直漫游到忙乱喧嚣的伦敦码头。这次历时数月的漫游诞生了《可爱的泰晤士河轻轻地流》,以独特艺术气质深深触动了热爱英国乡村的读者们的一本小书。泰晤士河的天光云影,水色风声,花草鸟兽,被自然主义艺术家吉宾斯呈现的细致入微而又宛若精灵世界般神秘曼妙;泰晤士河的钓者、猎手、农人等劳动者是脾性古怪而有十足快活的一群。“世界上的确有太多的残暴、疾病与贫穷,但善良、健康与精神富足也比比皆是。”自足的阿卡迪亚式的英国乡村,和谐宁静的田园梦,带给身陷战争困扰的人们深沉的慰藉与希望的亮色。
  • 三峡交响曲

    三峡交响曲

    这是一首表现三峡工程建设的长诗。诗人将长诗置于广阔而深远的历史背景上,经过精心选择,择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人物、场景和画面,歌吟了三峡工程的宏伟与壮丽,描绘了三峡工程建设者的英雄群像,现出他们朴实的品质和献身精神,使长诗涵蕴工程可歌可泣的场景、人物和故事,从而使长诗具有了深远的历史感和浑厚的文化意蕴。
  • 饥渴的身体

    饥渴的身体

    本书属于“无界散文”系列之一。作者从脸、手、脚、眼睛、耳朵等入手,用细腻的笔触和富有哲理的思维揭示人类更为隐秘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于生死、悲欢直至对整个生命的看法。作品也无时不告诉读者,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感恩活着的每一天。
  • 铭人铭言:铭言短语

    铭人铭言:铭言短语

    本书为黄宝铭的诗歌集,为其短句、对联集,作者博览群书,写人、状物、暮景、抒情,用不同手笔作诗填词。
  • 活着的学问

    活着的学问

    但我被自己雇佣了,这就毫无办法。被别人雇佣可以偷懒耍滑,可以请病假,被自己雇佣就只有拼命干了。
热门推荐
  • 昼夜绝爱

    昼夜绝爱

    蓝渊,一个处于异时空的国度,共有五个种族和平共存着,分别是人、神、魔、精灵、混血。她,是一个从小便无父母的孤儿,却有着非同常人的命运。他,是一个不被世人认同的恶魔,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温柔。他们的相遇,要么是相杀,要么就相爱,而这结果,决定了整个时空的安全。他是极昼,亦是极夜,昼夜交替,生死相随。
  • 何以记星辰

    何以记星辰

    如果一开始我们的相遇没有被精心策划,没有仇恨,没有隔阂,我们会不会幸福,夏何以看着林星辰,那句‘你到底有没有爱过我’始终未能说出口。
  • 女魔王的日常生活

    女魔王的日常生活

    女主不幸穿越却来到魔法星球成为千年难遇的天才魔法师?偶然又得到宇宙之力拥有毁天灭地的魔法实力,却没有统治世界的想法,只想要与伙伴们建立自己的城堡,共享美好年华?敌人来犯,女魔王抬眼之间就轻松击退?且看一代女傲天如何“不思进取”逐渐成长为魔法世界的新一代魔王分享日常。
  • 马可·波罗(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马可·波罗(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在古代和中世纪早期的西方史籍中,虽然也有偶尔提到中国和东方其他国家文字,但都是一鳞半爪、语焉不详。在阿拉伯的历史学家和旅行家所留下的许多记载中,倒是有不少谈到中国的内容,这些记载先后传到了欧洲,成为欧洲人了解中国的主要途径。尽管如此,当时欧洲人对中国和东方仍是非常陌生的。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城市的兴起、大学的建立、十字军东征的展开、新兴市民阶层的出现、民族国家的产生,给史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市民群众开始进入史学领域,世俗编年史、城市编年史、世俗人物的传记和游记等随之出现。其中有些著作就是写东方国家的,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亦译《马可·波罗游记》)就是它们的典型代表。
  • 无上帝朝

    无上帝朝

    以一个小村子起步,逐渐成长为雄霸一方的大城池,甚至是帝朝!村子——镇子——小城——大城——重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十分遇见你

    十分遇见你

    女主(安和)一个文静的女孩与男主(顾子熙)在一场大火中相遇,安和喜欢他,喜欢了十一年,殊不知那个她等的男孩却忘记曾经的誓言,男二(易阳)在安和受伤是时照顾,陪伴,才发现,当年那个男孩其实是他……
  • 我是宅男我是杀手

    我是宅男我是杀手

    你相信未来吗?这是真的。不过这有点小刺激。搞笑向
  • 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

    一场旷世大战,一个婴儿的诞生。六名白发老者,一个绝世学院浮出。16年后,大陆是走向和平的乐土,还是奔向战乱的纷争!各种阴谋、各种诡计,妖孽、天才的世界,玄幻、诡异的世界,各种异能力纵横,各种奇特道具轰炸……缤纷中有着混乱,混乱中才有秩序,且看谁来打破混乱,且看谁主沉浮……
  • 青稞传

    青稞传

    遗迹突现,异族暴动,十二神兵降世,乱世将至,昔日的辉煌似大梦一场,在这乱世之中,人族将处于何种地位?昔日的辉煌能否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