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76100000020

第20章 非攻击性性格特征(1)

非攻击性性格特征将以下性格特征全都囊括在内:其虽未公然展现对人类社会的敌对情绪,却让人觉得其被敌对情绪充斥,十分孤立。非攻击性性格特征展现出的敌对情绪,通常给人一种隐蔽、迂回、难辨的感觉,宛如山谷中安静、曲折的溪流。拥有这种性格特征的人绝不会伤害他人,会跟社会和其他人保持距离,拒绝所有社交活动,同时难以跟人合作,因为其本身太过孤独自闭。但只有借助合作,才能执行人生的大部分任务,这便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跟社会保持距离的人和公然跟社会开战的人相似,有很大概率会非常仇视人类社会。专业人士一早便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而详细解析几种相对突出的性格特征,是我们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我们先来探讨隐居避世和怯懦这两种非攻击性性格特征。

第一节 隐居避世

隐居避世和孤僻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通常说来,跟社会保持距离的人都很少讲话,不愿意看他人的眼睛,不喜欢聆听他人,他人说话时,他们总是不能集中精力去听。他们会在一切社会关系乃至再简单不过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冷淡,坚决拒绝跟人接触。他们的所有行为、言辞,如握手方式、讲话语气、拒绝问候的姿态等,都赤裸裸地表现出了这份冷淡,即他们好像在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彰显自己跟其他人的距离。

野心与虚荣就隐藏在这种人所有冷淡、孤立的表现中,即他们为了抬升自己,得到至高无上的优越感,才会如此突出自己与社会有何不同,但他们的最大收获很明显不过是想象中的荣誉。这说明这种流放自己的态度实际隐藏着很深的敌对情绪,说其不会造成危害,只是一种假象。这种孤独的特征不仅会出现在个人身上,还会出现在社会组织中。众所周知,一些家庭不愿跟外界往来,将自身严密封锁。其对外界的敌对情绪,其傲慢与觉得自己最优越、最高贵的思想,都在这种表现中展露无遗。阶层、宗教、种族、国家也可能拥有孤独、自闭的特征。我们也许时常会在一座此前从未到过的城市中发现,其房屋的式样多种多样,房屋主人在社会上处于何种阶层、何种地位,基本都展现在了其房屋的风格中。

把人类分成不同的民族、宗教派系、阶层,相互隔绝的倾向,在人类社会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隔绝必将使得种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自我封闭、滞后于时代的程度不断加深,继而导致彼此间的矛盾不断增加,无法消除,这种结果是很恶劣的。为让自身虚荣获得满足,有些居心叵测的人会趁机借助各个组织间隐藏的矛盾,制造冲突。无论一个阶层还是个人,若选择用这种方法让自身虚荣获得满足,往往都自我感觉良好,对自己和自己的道德评价极高,并会为了证明别人有多糟糕,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抬升自身人格与优越感,便是这些好斗之人为突出不同阶层或民族间的矛盾费尽心机的最大目的。他们断然不会因为自己的教唆引发了诸如损失惨重的世界大战之类的悲剧,便心生内疚。这种人心底一直有种不安全感,就是他们这样热衷于挑起事端的原因。他们尝试损害他人利益,以彰显自身优越感与孤立,消除内心不安,但此举却会不断拉大他们跟其他人的距离,不断加剧他们的孤独,最后使他们沦为孤家寡人,结局悲惨。这种人在人类社会中的发展通常都很有限,这点不言而喻。

第二节 焦虑

一般说来,隐居避世之人的性格都有些焦虑。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性格特征,焦虑将终生围绕在个人身旁,使其毕生饱受折磨,不能跟其他人往来,不能平静生活,也不相信自己有可能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将被焦虑影响,即在焦虑的作用下,人也许会不敢直面外部或内心世界。

若焦虑感源自对孤独的畏惧,个人便会努力摆脱孤独。若焦虑感源自对社会的畏惧,个人也会努力摆脱社会。只想着自己、不顾念伙伴的焦虑之人,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每次想到有个生活问题,自己一定要去解决,这种人就会表现出焦虑的情绪,身不由己。例如无论何时,焦虑都是他们做一件事时的最初反应,无论此事是困难还是简单,是离开家人还是离开朋友,是工作还是爱情,都是如此。任何小事的发生,都会让这种人心生忐忑,生怕危险会降临到自己头上,这是因为他们跟社会生活、跟其他人的关系通常都少之又少。焦虑之人会因焦虑的性格特征,人格发展大大受阻,且无法再为公共利益奉献自己的力量,这些都显而易见。焦虑之人未必会非常紧张,以至于全身哆嗦或立即逃走,某些情况下,他们会尽量拖延时间,还会为推卸责任极力寻找种种托词。这种人时刻都在忧心,却从来没有发现如下规律:他们必然无法摆脱焦虑,逃过了这次,还有下次。

有一部分人热衷于回忆或思考死亡,这点很值得思量。其实回忆就是对自己的一种流放,但很多人都认为,沉迷于回忆并不糟糕,因为回忆通常不会危害其他人。另有一部分人会因对死亡、疾病满怀恐惧,以至于热衷于寻找理由,避免直面所有责任与义务。他们肆无忌惮地宣传一些消极的观点,如一切都是无意义的,人生短暂,前途未卜等,以此避免直面真实生活的责任与义务。还有一部分人用天堂、来生安放自己所有的希冀,由于今生对这种只看重来生的人来说,只是白费心机的抗争和没有任何意义的人生经历,因此其观点跟宣传一切都是无意义的,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在虚荣与野心的作用下,热衷于回忆的人无法承受任何或许会揭露其个人价值的考验,因此通常会努力逃避所有考验。我们发现,热衷于死亡与来生的人,跟陷入回忆无法自拔的人,有相同的追逐目标:希望如神明般了不起,希望超越其他人,希望击败死亡与疾病。这些人之所以很难跟生活相适应,就是因为这种目中无人的野心。

最初始、最简单的焦虑表现为,独自一人、无人理会时,孩子会觉得害怕,哆嗦起来。这种孩子是为了特殊目的,才希望有人陪在自己身边,因此单是陪伴并不能满足他。他会在母亲离开时焦虑万分,想让母亲回到自己身边。此举只能表明,他看重的是母亲听从自己的命令,受自己掌控,而非母亲是否陪在自己身边。这说明这种孩子非但没有培养出独立的精神,还学会了为让他人帮助自己,可以使出各种卑鄙方法,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父母对其采取了错误的教育方法。

孩子表达焦虑的方法,我们应该都知道。孩子在黑暗或黑夜中难以看清楚身边的环境,感受到自己的家人,因此焦虑万分,为平息黑暗引发的沮丧与恐慌,他们只能焦急地又哭又闹。如果有人听到哭闹的声音,急急忙忙过来了,他很有可能会让此人开灯,陪他玩耍等,一如我们刚刚所言。他的焦虑会因他人的言听计从立即消失,会因他的安全感与优越感遭遇危机再度出现,借助这种焦虑,他的掌控权重新被加固。

同类现象在成年人中间也会出现。有些人不愿意一个人外出,他们很容易辨识,往往有与众不同的言行。例如他们在路上行走时,时常忐忑地四处观望,非常紧张。其中有些人总是避免到处行走,待在原地,有些人却像被仇人追赶一样,走路飞快。以下这种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确存在:横穿马路时,一定要有人搀扶她,即便她本身并未因生病而体力不支;再小的困难都会让她产生焦虑与恐慌,即便她平日里健步如飞,身体健康。例如某些情况下,她一出门便会感到焦虑,安全感匮乏,而她自己根本无法掌控。有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就是极易畏惧空旷场所的精神疾病——恐旷症。时常觉得自己或许会遭到故意伤害,认为自己跟其他人被某种事物完全切分开了,便是恐旷症的一般症状。恐旷症病人还会忧心自己会摔跤,但这只表明他认为自己占据着至高无上、极受崇敬的地位,这便是我们的观点。由此可知,对权力与优越感的追逐,甚至隐藏于病理性恐慌中。很明显,焦虑能有效帮助很多人逼迫他人寸步不离陪伴自己。焦虑之人总会在别人走出房间时再度心生焦虑,所以所有人都只能陪在他身边,不管他有什么命令都只能遵从。借助焦虑这种方式,焦虑之人将如下规定强行赋予身边人:由于自己是掌控众人的君王,因此自己不必顾及大家怎么想,大家却务必要唯自己马首是瞻。

一个人要想战胜自己的恐慌,就必须在自身与全人类的命运间建立关联。一个人要想坦然生活下去,就必须明白自己是全人类的一分子。

接下来再说一个有意思的案例,发生于革命年代的奥地利,具体是1918年。彼时很多病人忽然表示,自己不会再来求医了,基本理由如下:社会这么混乱,外出会遇到什么人,大家都无法确定,更别提穿衣打扮比其他人光鲜的人会有何种遭遇了。

彼时大家普遍都很悲观、沮丧,但上述结论却仅限于生病的人,这点很应该留意。他们因何会产生这种念头?他们这样恐慌,实际可以理解,根源是他们跟其他人往来极少,这导致他们在诸如革命时期之类的特殊时期,便会觉得自己所在的环境很不安全。其他人则会像之前一样继续生活,不至于焦虑至此,因为在这些人看来,自己属于这个社会的成员。

焦虑有种并不引人注目、相对温和的表现方式,即胆小。前文中谈到的有关焦虑的所有内容,对胆小都适用。就算在非常简单的社会关系中,有胆小缺陷的孩子也会竭尽所能避免跟人往来,摧毁自己已确立的关系。胆小的孩子必然难以从跟他人的往来中得到乐趣,因为胆小这种性格特征将导致他在自卑之余又很自负,并认为自己与众不同。

同类推荐
  • 生命的巅峰(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生命的巅峰(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学研究,研究人的本性、自由、潜能、动机、经验、价值、创造力、生命意义、自我实现等对个人和社会富有意义的问题。他从人性论出发,强调一种新人形象,强调人性的积极向善,强调社会、环境应该允许人性潜能的实现。主张心理学研究中应给予主观研究方法一定的地位,并应突出整体动力论的重要。传统科学应用于心理学的一个弊端是,它所知道的最好方法是把人作为客体来研究,而我们所需要的却在于完全可以把人作为主体研究。
  •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

    经过几个季节的培训,我渐渐觉得,这些成人虽然急需说话的训练,但他们更迫切需要在日常事务及人际交往方面得到更好的训练。我自己也深切需要这种训练。应付人恐怕是你所遇到的最大问题了,如果你是一位商人,更是如此。是的,即使你是一位会计师、家庭主妇、建筑师或工程师,也是如此。数年前在卡耐基基金会资助下所做的调查研究表明——这一结果后来又由卡耐基技术研究院另外的一项研究所证实——在技术方面的工程中,一个人事业的成功,约有85%是由于人类工程——即人格和领导他人的能力。
  • 九型人格:人人都需要的心理课

    九型人格:人人都需要的心理课

    九型人格是识人非常好用的心理工具,你可以借助九型人格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性格优势和性格盲区,也可以通过九型人格找到提升自己的方向,与他人相处的策略。《九型人格:人人都需要的心理课》首先帮助你确定自己与他人的人格类型,找到对应的人格画像。然后引领你探寻行为与思维背后的逻辑,深度认识所属人格的层次和亮点及暗点。最后探寻了不同人格的相处之道。掌握了九型人格,就像手提一盏人性探照灯,更加游刃有余地处世和生活。
  • FBI心理分析术:美国联邦警察教你无敌心理分析战术

    FBI心理分析术:美国联邦警察教你无敌心理分析战术

    本书通过对FBI神奇的心理分析术进行总结归纳和通俗诠释,带你走进谜一般的心理分析世界。让你透过离奇惊悚的案件,了解犯罪分子的内心,掌握超强的心理分析能力;教你学会将心理分析本领运用到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学会通过蛛丝马迹来了解他人内心,减少误会,避免冲突,识破危险,洞察真相,让你的家庭生活、职业生涯、社会交往一帆风顺。
  • 职场心疗: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职场心疗: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在现代职场中,人与人的竞争与角逐,已经不仅仅是能力之争,同时也是心理之争。为什么有的人智力超群却不能够笑傲职场?为什么有的人埋头苦干却得不到领导的肯定?为什么有的人在攻克工作中的一个个难关之后却突然垮下去了呢?这些职场中人,都是在心理上出了问题,患上了职场“心病”。
热门推荐
  • 我和鬼有个交易

    我和鬼有个交易

    孤儿陈浩天生阴阳眼,自小就精神比别人强大,夜晚睡着后灵魂甚至都能自行出窍。十二岁那年,机缘巧合下,跟一个鬼做了个交易,得到了一面阴阳八卦镜。自此踏入了一段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 有侠

    有侠

    身边青梅竹马的冷傲美人是侍剑阁的真传小师姐。身旁义结金兰的兄弟是穿越过来带系统,一本正经在搞笑的逗比。而自己身负血海深仇,追查真相。“我本无意做个复仇者,只是身后豺狼虎豹一直驱赶追逐,才不得不闷头前行罢了。”被救的小女孩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陆羽:“哥哥你是大侠客吗?”陆羽摸着她的头,笑着说:“我还不算,但总有人是。”“侠不在大,有就可以。”————————————————————————啊简介
  • 重生末世之王者

    重生末世之王者

    末世来临,到处都是丧尸,人们在末世辛苦生存,只为活命。末世里抢夺财物,贩卖妻女,伤人性命的事情随处可见,只有成为觉醒者才有能力在末世生存下去,不然只能成为丧尸嘴里的食物,觉醒者的奴隶和玩物……国家不断打压丧尸最后因为人类稀疏走向了灭亡,这个时候丧尸疯狂进攻人类,只剩下不到一万人苟延残喘……最后人类消失只剩下丧尸……
  • 明伦汇编人事典初生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初生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个替身任务系统

    一个替身任务系统

    一个普通的简介。新人写作,不喜误喷。谢谢
  • 无量真身

    无量真身

    超越极限,肉体成神,破碎虚空,唯我独尊。
  • 面纱:戴面具的将军夫人

    面纱:戴面具的将军夫人

    三十年前,一场联姻结束了五国之乱;三十年后,平静之下的各国,内斗不断。喧嚣尘上,传说早已消失的巫族灵儿却带着一抹面具敲开了故人的心......当一切争斗歇止,面纱揭开,真相是否会清晰......(起点笔名:秦风初始)
  • 斩道仙缘

    斩道仙缘

    修行逆天风云起,力斩大道仙缘来,紫天震动八荒变,誓要惊天泣鬼神。
  • 躺在轮椅上的姐姐谁之过

    躺在轮椅上的姐姐谁之过

    姐姐挥着巴掌扑过去,要搧妹妹一个嘴巴子。妹妹一个侧身,结果,姐姐却扑了个空,摔倒在地……姐姐躺在了轮椅上——妹妹推着躺在轮椅上的姐姐,在阳光下,慢慢的走着……
  • 炸裂天地

    炸裂天地

    一朝难算,恰巧失足,金指不见,漂流迷河,闻得空语,异界苏醒。苦求解脱不得,无心半步生莲,欠下风流业债,两相为难之时,是风光不抵旧情,行个潇洒,还是空空业杀净世,替天行道?这是石易的异界证道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