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43800000003

第3章 曲礼下

【原文】

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1]。执天子之器则上衡[2],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3]之,士则提之。凡执主器,执轻如不克。执主器,操币[4]、圭、璧,则尚左手,行不举足,车轮曳踵[5],立则磬折[6]垂佩。主佩依,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7]。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8]。

【注释】

[1]带:指古代贵族系于衣服外面的带子。

[2]上衡:比心脏高的地方。

[3]绥(tuǒ):比心脏低的地方。

[4]币:古代行礼时使用的束帛。

[5]车轮曳(yè)踵(zhǒng):好像车轮滚动一样低调。曳,拽、拉。踵,脚跟。

[6]磬折:弯下腰。

[7]佩委:指腰佩要垂到地上。

[8]有藉者则裼(xī),无藉者则袭:这句话是讲古代使臣与他国行聘礼时对执玉及礼服的规定,这个礼节由两部分组成,首先要代表己国国君向对方国君及夫人献上圭、璋,然后行享礼,需向国君及夫人献上琮、璧等礼物。进献圭、璋的时候无需用其他物品遮盖,所以叫“无藉”,进献琮、璧的时候要放在柬帛上,所以叫“有藉”。而所穿的礼服之外要穿一件罩衣,称为“裼”,裼之外再穿上朝服,叫作“袭”。在非重大礼仪上,贵族要解开正服的前襟,露出里面的裼衣,叫作“裼”[动作]。遇到重大礼仪,要掩藏衣服的前襟,叫作“袭”[动作]。

【译文】

凡是捧着东西的人应该捧在中心的地方,提着东西的人,手要向上弯曲到当带处。拿天子用的器物时要高过自己的心脏,拿国君用的器物时要与自己的心脏一般高,拿大夫用的器物时要比自己的心脏略低,拿士用的器物时只需用手提着即可。凡是为天子拿器物时,不管器物有多么轻,都要像拿不动似的。为国君拿器物,比如币、圭、璧等物,要将左手放在上面,抬脚走路的时候就像车轮滚过去似的拽着脚后跟行走,站着时要弯着腰以使佩巾始终悬垂。国君保持直立的时候佩巾贴合在自己身上,臣就应该将腰弯下来使佩巾悬垂;国君腰弯下来使佩巾悬垂,臣就要伏下身使佩巾垂到地上。行聘礼时要手中拿着玉器,倘若玉器下面有衬托物,就要将正服的前襟解开,将里面的裼衣露出来;倘若没有衬托物,就要将正服的前襟掩好。

【原文】

国君不名卿老[1]、世妇[2]。大夫不名世臣[3]、侄、娣[4]。士不名家相[5]、长妾[6]。君大夫[7]之子,不敢自称曰“余小子[8]”。大夫、士之子,不敢自称曰“嗣子[9]某”,不敢与世子[10]同名。

【注释】

[1]卿老:指上卿。

[2]世妇:指地位仅在夫人之下的陪嫁者,通常指夫人的侄女或者妹妹。

[3]世臣:父辈时期的老臣。

[4]侄(zhí)、娣(dì):指随夫人陪嫁过来的侄女或妹妹。

[5]家相:指统辖统领家臣的人。

[6]长妾:指最先生下儿子的妾。

[7]君大夫:指在天子那里得到封地的大夫。

[8]余小子:天子服丧期间的一种自称。

[9]嗣子:诸侯在丧的一种自称。

[10]世子:这里指的是太子。

【译文】

国君不可以直接叫上卿、世妇的名字。大夫不可以直接叫世臣和侄、娣的名字。士人不可以直接叫家相和长妾的名字。享有封地的大夫的孩子在居丧期间不可以自称“余小子”。大夫与士的孩子在居丧时不可以自称“嗣子某”,不敢与太子重名。

【原文】

君使士射[1],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2]。”

侍于君子,不顾望[3]而对,非礼也。

【注释】

[1]君使士射:这里说的是古人为耦而进行的一种射箭的礼仪。古人在举行射箭比赛之前,会安排参赛的人两两配对,然后再进行比赛,被称为“射耦”。

[2]负薪之忧:背柴累得病倒了,是古时候自称有病的一种谦辞。

[3]顾望:看看周围是不是有强于自己的人。

【译文】

国君命令士陪着客人比箭,倘若士对射箭一窍不通,就要以有病相托辞,说:“我有些累病了。”

在君子身边侍奉,君子提出问题后,如果不看着周围是否有强于自己的人而贸然回答,是不符合礼的。

【原文】

君子行礼,不求变俗。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国之故[1]。谨修其法,而审行之。去国三世,爵禄有列于朝,出入有诏于国。若兄弟宗族犹存,则反告于宗后[2]。去国三世,爵禄无列于朝,出入无诏于国,唯兴[3]之日,从新国之法。

【注释】

[1]皆如其国之故:都与在自己国家时一样。

[2]宗后:指宗族的后裔。

[3]兴:指做了卿大夫。

【译文】

君子在别的国家不要放弃本国的礼仪习俗。祭祀时的礼仪,居丧时的服制,在什么位置哭泣死者,都应该像在自己国家时一样,小心地遵循本国的礼法而谨慎执行。如果从自己国家离开已经有三代,家族中还有在朝廷担任官职的人,与国内来往的宗族亲属仍然待在国内,那么遇到丧事与喜事,就应该派人向族长报告。如果从自己国家离开已经有三代,家族中没有在朝廷担任官职的,出入往来他国的时候,就不需向本国国君报告了,只有在担任他国官职时,才要去遵守他国的法令制度。

【原文】

君子已孤[1]不更名,已孤暴贵[2],不为父作[3]谥。

【注释】

[1]孤:指父母双亡的人。

[2]暴贵:大富大贵的意思。

[3]作:拟定。

【译文】

君子在父亲死后就不会再改动自己的名字。即使在父亲死后自己突然发达富贵,也不会再为死去的父亲拟定谥号了。

【原文】

君子将营[1]宫室。宗庙为先,厩库[2]为次,居室为后。凡家造[3],祭器为先,牺赋[4]为次,养器[5]为后。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田禄者,先为祭服。君子虽贫,不粥[6]祭器;虽寒,不衣祭服。为,宫室,不斩于丘木[7]。

【注释】

[1]营:修建的意思。

[2]厩库:指马厩、仓库。

[3]家造:专指古代大夫置办家中所用的器物与用品。

[4]牺赋:大夫拥有采邑,可以向老百姓征收祭祀时使用的牲畜抵为赋税。

[5]养器:指是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器具。

[6]粥(yù):通“鬻”,变卖的意思。

[7]丘木:坟地上的树木。

【译文】

君子打算建造宫室的时候,首先要建宗庙祠堂,其次是建马厩与仓库,最后才修建自己居住的房间。大夫打算制作器物用具,首先应当先制造祭祀用的器皿,其次是向老百姓征收祭祀用的贡品,最后才是制作日常所用的器具。没有田地产业俸禄收入的人,不需要置办祭祀用的器具;拥有田地产业俸禄收入的人,应该先制作祭服。即便君子再贫穷,也不会卖掉祭器;即便天气再寒冷,也不会穿祭服御寒。修建宫室的时候,不会砍伐坟地上的树木。

【原文】

大夫、士去国[1],祭器不逾竟。大夫寓祭器于大夫,士寓祭器于士。大夫、士去国,逾竟为坛位,乡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彻缘,鞮屦[2],素簚[3],乘髦马,不蚤鬋[4],不祭食,不说人以无罪,妇人不当御[5],三月而复服[6]。

【注释】

[1]大夫、士去国:这里指多次向国君进谏都失败而离开国家的大夫、士人。

[2]鞮(dī)屦:革屦的意思。

[3]素簚(mì):用白色的狗皮盖在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上。

[4]蚤鬋(jiǎn):通“爪剪”,剪指甲、理发的意思。

[5]御:接近、服侍的意思。

[6]复服:恢复成本来的样子。

【译文】

大夫、士人从自己的国家离开时,不可以将祭器带出国境。大夫要将祭器寄存在大夫的家中,士人要将祭器寄存在士人的家里。大夫与士人一出了国境,就要设置土坛,朝着国家的方向哭泣,衣与裳都要白色的,帽子也要戴白色的,要拆掉衣裳与帽子上的镶边,穿上没有装饰的鞋子,把所乘车子的扶手用白狗皮蒙上,乘没有修剪过鬃毛的马,不去修整自己的手脚指甲和须发,吃饭之前不再有祭食的礼仪,不向别人诉说自己的冤屈,不与妇人同房,三个月后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了。

【原文】

国君春田不围泽[1],大夫不掩群[2],士不取麛卵[3]。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4],马不食谷,驰道不除,祭事不县[5],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6]。君无故玉[7]不去身。大夫无故不彻县。士无故不彻琴瑟。

【注释】

[1]泽:水草杂生的地方,这里指行猎的围场。

[2]掩群:追捕成群的野兽。

[3]麛(mí)卵:是指鸟类动物的卵和幼兽。

[4]不祭肺:不杀生祭祀的意思。

[5]县:通“悬”,指悬挂挂钟一类的东西。

[6]乐:演奏乐曲。

[7]玉:指贴身戴着的玉质配饰。

【译文】

国君在春季行猎的时候,不会将整个猎场都包围起来,大夫不会追捕成群的野兽,士人不会猎杀幼兽掏取鸟卵。遇到旱涝的灾荒年,庄稼几乎没有收成,国君就不能再杀生祭祀了,喂马时不要再喂谷类了,驰道不要修整了,祭祀时也不再演奏乐曲了。大夫们不会再吃稻粱了,士人喝酒时也不再演奏乐曲了。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国君的佩玉也不会离身了。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大夫们也不会撤除家中悬挂的钟磬了。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士人也不会撤去家中摆设的琴瑟乐器了。

【原文】

士有献于国君,他日君问之曰:“安[1]取彼?”再拜稽首而后对。大夫私行[2]出疆,必请,反必有献。士私行出疆,必请,反必告。君劳之则拜。问其行,拜而后对。

国君去其国,止[3]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庙也?”士曰:“奈何去坟墓也?”国君死[4]社稷,大夫死众[5],士死制[6]。

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践阼[7],临祭祀,内事[8]曰“孝王某”,外事[9]曰“嗣王某”。临诸侯,畛[10]于鬼神,曰“有天王某甫[11]”。崩,曰“天王崩”。复,曰“天子复矣”。告丧,曰“天王登假[12]”。措之庙,立之主,曰“帝”。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生名之,死亦名之。

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天子建天官,先六“大”[13],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14]。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职[15]。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16]。

五官[17]致贡曰享。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其摈[18]于天子也,曰“天子之吏”。天子同姓谓之“伯父”,异姓谓之“伯舅”。自称于诸侯曰“天子之老”,于外[19]曰“公”,于其国曰“君”。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20]”。天子同姓谓之“叔父”,异姓谓之“叔舅”,于外曰“侯”,于其国曰“君”。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于内自称曰“不穀”,于外自称曰“王老”。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于外曰“子”,自称曰“孤”。

【注释】

[1]安:怎么。

[2]私行:为了私事而出行。

[3]止:制止、劝告。

[4]死:为……而死。

[5]众:指军事行动,军事作战。

[6]制:按君主的命令行事。

[7]践阼(zuò):这里特指天子、君王、皇帝登临皇位。

[8]内事:指在宗庙举行祭祀。

[9]外事:指在郊坛举行祭祀。

[10]畛(zhěn):告诉,告知。

[11]甫:古代加在男子的名字之下,表示一种美称。

[12]登假(xiá):升天的意思。

[13]大:通“太”。

[14]众:指各自的下属官员。

[15]职:事情、内务。

[16]材:这里指器材。

[17]五官:这里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

[18]摈(bìn):通“傧”,引导宾客。

[19]于外:指封地之外的地方。

[20]牧:指州的最高长官。

【译文】

士人进献给国君东西,后来,国君向士人询问道:“这些东西是从哪里得到的?”士人必须再次叩头后才能回答。大夫因私事需要出境,必须先向国君提出申请,回来后一定要向国君进献礼物。士人因私事需要出境,必须先向国君提出申请,回来后一定向要国君报告。倘若国君对归来的大夫、士人加以慰劳,大夫、士人就要拜谢。如果问到路上的事情,大夫、士人就要先拜礼然后再回答。

国君从自己的国家离开,要对他进行劝阻,就说:“为什么要丢弃自己的江山社稷呢?”大夫要离开自己的国家,就说:“为何要抛弃自己的宗庙呢?”士人要离开自己的国家,就说:“为何要抛弃自己祖宗的坟墓呢?”国君应当为自己的国家而死,大夫应当为老百姓而死,士人应当为自己君主所赋予的使命而死。

统领天下的人被称为“天子”。在朝见诸侯、分派官阶职务、分摊政事、任命政功的时候,自称“予一人”。君主祭祖的时候称“孝王某”,郊外祭祀的时候,称“嗣王某”。对诸侯国进行巡视或者祭祀鬼神的时候,称“天王某(字)”。天子死去,称“天王崩”。为天子招魂的时候,称呼“天子归来吧”。公布天子死讯的时候,称“天王升天了”。将灵位放进宗庙里,设立牌位,称“帝”。新天子守丧期还没过的时候,称“予小子”。进入守丧期时还活着的王子,称“小子王”,如果守丧期还没有结束就死掉了的王子,也要称“小子王”。

天子的内宫中有很多女性,其职位各不相同,包括王后、夫人、世妇、嫔、妻、妾等。天子建立官位的时候,先设置六“大”,分别为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和大卜,负责对六类法典进行管理。天子又设立了五官,分别为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负责对所属的官员进行统辖和管理。天子又建立了六个府库,分别为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负责管理各自所涉及的方面。天子还创建了六工,分别为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负责管理各方面的器物和制作。

五种诸侯向天子进贡献纳贡品叫作“享”。他们的头目称为“伯”,管理一方事务。他在天子身边负责通报者的带领下入宫朝见时,被称为“天子之吏”。如果伯与天子同姓,那么就会被叫作“伯父”,如果是异姓,就会被叫作“伯舅”,伯在其他诸侯面前自称“天子之老”,在封国之外的人称为“公”,在封国之内的人称为“君”。九州诸侯的首领到天子的领地内,被称作“牧”。如果“牧”与天子同姓,那么天子就称其为“叔父”,如果是异姓,那么天子就称其为“叔舅”。封国之外的人将其称为“侯”,封国之内的人将其称为“君”。某些地方的诸侯,比如东夷诸侯、北狄诸侯、西戎诸侯以及南蛮诸侯等,即便拥有再广阔的土地,也仍然称为“子”。他们在封国内自称“不榖”,在封国之外自称“王老”。更偏远地区的诸侯到了天子的领地内就自称为“某国之人”,他们在属国之外就自称“子”,在属国之内就自称“孤”。

同类推荐
  • 汉书全鉴(典藏诵读版)

    汉书全鉴(典藏诵读版)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汉高祖六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历史。《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 曾国藩全书(第四卷)

    曾国藩全书(第四卷)

    讲述了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被誉为官场楷模、千占完人。他倡导西学,开启同光中兴,扶晚清王朝六十余年而不倒,被视为朝廷中流砥柱。伟人毛泽东云: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其影响之大。
  • 四库全书精华:经部第一卷

    四库全书精华:经部第一卷

    被称为“汗牛充栋,文化渊薮”的《四库全书》的编纂工程浩大,机构庞杂,人员众多,除以刘统勋、于敏中等30人为正副总裁外,下设总纂外、总阅处和总校官等,据“《四库全书》在事诸臣职名清单”所载,有362人在与了编纂工作,而其中又以总纂官纪昀、陆锡熊、戴震为最有力。《全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百科全书,文化长城。
  • 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是一部了解和研究孔子的重要著作,是研究孔子的必读之书。如要真正走近孔子,并理解他,则要从《孔子家语》入手。本书稿以原文、注释、译文的形式,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问答和言谈行事,以及孔子与各诸侯国君的问答。文字严谨,内容充实,有助于让读者理解和接受孔子的思想,进一步走进孔子,也有助于推动早期儒学的研究。
  • 国学正义

    国学正义

    国学囊括中国人的精神信仰、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它们或表现为文化,或表现为学术,或表现为典章制度,或表现为风俗习惯,国学常常寓于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与精神,使中国人成为蔑视物质财富而钟情精神建树,主动将“天权”置于“人权”之上,但求长治久安不求一夜暴富的特立独行的民族。
热门推荐
  • 下堂妻进化论

    下堂妻进化论

    她是九天之上的仙子,只为与心爱的人长相厮守,她与他因天规被迫分别,经历三千年情劫。这一世,她有绝美的容颜,她是天定的女皇,她是百姓爱戴的侠女玉面金凤,不满十五岁,已富可敌国。还未出生就身染奇毒,出生时因为半面黑斑吓坏接生婆,三岁时母亲遇害,离家出走巧遇琴棋书画四君子,四胞胎兄弟待她如同亲生女儿,甘愿为她停下自由的脚步。然而当她得到别人羡慕的一切时,她的爱情又在何方?
  • 长乐的贴身护卫

    长乐的贴身护卫

    薛仁贵东征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殊不知在大唐长安还有一个李尘,作为薛仁贵的师弟,又该掀起什么风浪呢,本书带读者走进不一样的大唐王朝。读者群:657847964
  • 诸天万界之最强掌门系统

    诸天万界之最强掌门系统

    穿越了?还有一个掌门系统!看我当任掌门,带领门成为史上最强门派,不对!容我一看,我草!我的门派怎么这么多绝色少女,还全是门下弟子!好吧,我就勉为其难收了你们吧!我的门派,圣人遍地走,准圣不如看门狗!
  • 有卿归兮

    有卿归兮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林枫学院之紫色之恋

    林枫学院之紫色之恋

    夏初雪遇见了三个男孩,从此她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 抗日之萌军敢死队

    抗日之萌军敢死队

    二十一世纪宅男李文带着萌军敢死队的几个美女角色穿越到了1936年的东北,成立了萌军敢死队,开始了抗日生涯。植田:“八嘎,一定要把那帮家伙给我找出来。”寺内:“那帮家伙祸害完了植田,现在又来祸害我了!”松井:“在南京,那帮家伙竟然在杀我们的士兵,看谁杀得多,谁杀得狠!”冈村:“在武汉的上空,飞机的损失让我吐血!”日本史学家:“八年多来,直接或者间接死在他们手里的蝗军足足有上百万!他们才是真正的屠夫!”李文:“哪里哪里,我定下了规矩,为了世界和谐,一日不过三!每天杀敌不超过三百个!可是,手下妹纸不给力,竟然经常超过三百个,我也没有办法啊!”
  • 黑白圣女

    黑白圣女

    她,季帘尘,觉醒特殊血脉,从此踏上人生颠峰……
  • MALBONE

    MALB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格恩手记

    格恩手记

    卑微的祈愿,不是生存的光辉,身藏的荣光,不是希冀的东西,落日的余晖不会重现,即便如此,我也...这是被约定好的故事。也是一位“小人物”格恩的成长史。
  • 铜

    一回眸,你不经意的笑如初阳。本该温暖迷人,此刻,却如利刃入心。“祁枫,这么久了,我在你心中,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