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8700000060

第60章 春秋左传(11)

在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作者用子产和孔子的思想更加丰富了和的观念的内涵。子产临终前,提出治国需要宽猛并用,孔子对此极为欣赏,并且用中庸的方式来加以发挥,提出了“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孔子认为,如此努力就能够达到《诗经》所向往、歌颂的“不急不缓,不刚不柔,政策宽松,福禄降临”的理想之境。孔子将其赞颂为“和之至”,也就是和谐的最高表现。

公羊传隐公元年:论大一统经春,王正月。

传“元年”者何?君[1]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2]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3]?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4]。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5],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6]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7]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经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眛[8]。

传“及”者何?与也,会及暨[9]皆与也。曷为或言“会”,或言“及”,或言“暨”?“会”犹最[10]也;“及”犹汲汲[B11]也;“暨”犹暨暨[B12]也。及我欲之,暨不得已也。“仪父”者何?邾娄之君也。何以名?字也。曷为称字?褒之也。曷为褒之?为其与公盟也。与公盟者众矣,曷为独褒乎此?因其可襃而褒之。此其为可褒奈何?渐进[B13]也。“眛”者何?地期[B14]也。

经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B15]。

传“克”之者何?杀[B16]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B17]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段”者何?郑伯之弟也。何以不称弟?当国[B18]也。其地[B19]何?当国也。齐人杀无知[B20]何以不地?在内[B21]也。在内虽当国不地也,不当国虽在外亦不地也。

经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B22]。

传“宰”者何?官也。“咺”者何?名也。曷为以官氏?宰士[B23]也。“惠公”者何?隐之考[B24]也。“仲子”者何?桓之母也。何以不称夫人?桓未君也。“赗”者何?丧事有赗。赗者,盖以马,以乘马束帛。车马曰赗,货财曰赙[B25],衣被曰襚[B26]。桓未君则诸侯曷为来赠之?隐为桓立,故以桓母之丧告于诸侯。然则何言尔?成公意也。其言“来”何?不及事[B27]也。其言惠公仲子何?兼之,兼之非礼也。何以不言“及”仲子,仲子微也。

经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传孰及之[B28],内之微者也。

经冬十有二月,祭伯[B29]来。

传“祭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奔也。奔则曷为不言奔?王者无外,言奔则有外之辞也。

经公子益师卒。

传何以不日?远[B30]也。所见异辞[B31],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注释][1]君:指鲁隐公,前722—前712年在位,名息姑。[2]文王:周文王。隐公即位之年,时当周平王四十九年。《公羊传》把“王”解释为周文王是揭示《春秋》尊崇周朝数百年大一统的政统之义。[3]公:指鲁隐公。不言即位:《春秋》没有写鲁隐公即位的事,这表示他没有举行正式的即位典礼。[4]平:治理。反:同“返”,交还。桓:鲁桓公,前711—前694年在位,鲁隐公的同父异母弟。[5]桓幼而贵:桓公小于隐公,但是他是仲子所生。仲子为宋武公的女儿,出嫁时举行了正式的礼仪,后被封为鲁惠公的夫人,因此所生之子地位高于隐公。[6]扳(bān):挽,引,这里意为拥戴。[7]适:同“嫡”。先秦国君传位制度规定:立储君可以选择嫡子,也可以选择庶子,前者以年长为首选,后者以母贵或本人有贤德而立为君。隐公非其父鲁惠公的嫡长子,其母又不宠,不比仲子高贵。根据那时的有关规定,不宜立为君。[8]邾(zhū)娄:国名,国君曹姓,故址在今山东省费、邹、济宁一带,国都在今邹县。仪父:邾娄之君,名克。眛:《左传》、《榖梁传》写为“蔑”,二字古时通用。蔑即姑蔑,在今山东泗水东。[9]暨(jì):与,及,至,到。[10]最:聚集。[B11]汲汲:急切的样子。[B12]暨暨:果断刚毅的样子。[B13]渐进:渐进于德。[B14]地期:聚会之地。[B15]注释见本书《左传·郑伯克段于鄢》。[B16]杀:根据《左传》,郑庄公并未杀共叔段,只是迫使他流亡国外。[B17]大:突出。[B18]当国:权势太大,几与国君相等。[B19]其地:记载事件发生的地点。[B20]无知:齐贵族,姓公孙,周庄王十二年(前685年)自立为君,次年被杀。[B21]内:在国内。[B22]天王:周王。春秋时楚吴等诸侯国君主相继称王,所以尊周天子为天王。这里指周平王。宰:官职名。咺(xuān):周王室官员。惠公仲子:隐公父鲁惠公夫人。赗(fèng):助葬用财物,如车马束帛等。[B23]宰士:周天子的冢宰,掌管王室内外事务。[B24]考:原意父,后只称亡父。[B25]赙(fù):以财物助丧。[B26]襚(suì):向死者赠送的衣被。[B27]不及事:没有赶上丧事。[B28]孰及之:谁参与了盟会。[B29]祭(zhài):诸侯周名,始祖为周公之子。祭伯:祭国君主,他以诸侯的身分作为周朝廷大臣。[B30]远:年代久远。[B31]“所见异辞”以下三句:“所见”指《春秋》作者孔子亲眼所见的历史事件。“所闻”指孔子听说的历史事件,年代比亲眼所见的更远。“所传闻”指孔子所听到的前人传说的事件,年代更加遥远。这里三句是说孔子对于不同年代发生的事件,记载的详略、用词是有不同的,益师之死,因年代久远,孔子不去考订具体时日。后世今文经学家把“所见”、“所闻”、“所传闻”作为一个标准来划分《春秋》所记鲁国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阶段,并进而提出“三世”说,认为历史要经历“据乱世”、“升平世”到“太平世”三个时期。

[鉴赏]《春秋》“王正月”三字乃是西周春秋时期所常用的一种时间表达方式,其中的“王”字一般指的是当政的周王。但是,《公羊传》则认为“王”指周文王,“王正月”三字表达了“大一统”之义,这就是借此来阐发公羊学家自己的政治主张。虽然孔子十分倡导大一统的政治理念,但是他写“王正月”则只是用来指明时间。

公羊学家历来主张加强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西汉中期,公羊学大师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便向汉武帝提出,要以大一统的理念来解释《春秋》,还要以这一理念来统一国家、统一思想。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还对《春秋》“春,王正月”四字别出心裁地发表了独特的理解:“《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得之于‘正’。‘正’次‘春’。‘春’者,天之所为也。‘正’者,王之所为也。其意曰:上承天之所为,而下以正其所为,正王道之端云尔。”董仲舒的这些论述堪称集中展现了公羊学、今文经学的思想倾向、学术特征以及理论风格。

关于《春秋》“郑伯克段于鄢”,《左传》留下了一段详细而又精采的历史记录,十分细致地描绘了这次历史事件的酝酿、发生、发展以及结束的整个过程及其后效。公羊学家则不愿过多关注于历史的细节,其兴趣仅仅在于分析孔子的用字,以便从中琢磨出孔子对历史人物的好恶褒贬,然后据此来评论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公羊传》便提出《春秋》用“克”字,就是要凸显郑庄公之恶,因为他恶意纵容其弟,有意使其陷于“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境地。由此《公羊传》告诉人们,仁爱应成为处理内部矛盾、手足之间关系的一个根本法则。

虽然,《公羊传》在历史叙述方面要远逊于《左传》,但是它对于历史的解释以及经典的诠释则作出了重大贡献,从而推动了中国解释学传统的发展。它非常重视寻求事件与文本的意义,关注历史记录者与解释者的立场及眼光,还有他们与现实政治的关系。更加令人值得注意的是,公羊学并不受经书文字的束缚,如将“王正月”解读为“大一统”,这虽有附会之弊端,却为创造性地阐释、发挥经义打开了十分广阔的空间。此外,由于训诂是《公羊传》探索《春秋》的主要工具,因此它在训诂学上也多有建树,特别是对名词的训诂,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古代政治、军事、外交、宗教、天文、习俗等许多个方面,充分显示了作者知识之广博。应该肯定的是,公羊学对于推动经学发展与革新曾发挥过十分积极的作用。

同类推荐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一般认为是由明末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编著的,也有人说编著者是明代景泰年间的进士邱濬。到了清朝嘉靖年间,邹圣脉又对其做了一些补充,并更改书名为《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琼林》,后来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对其进行了增补。全书共分为四卷,包括天文地理、文臣武职、器用制作、释道鬼神、鸟兽花木、文事科第等33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风俗礼仪,还有许多名言警句,一直传诵不绝。其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人称“读过《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总之,这是一部蒙学百科全书。现在的孩子对其进行熟读、记诵、揣摩之后,可以掌握宇宙万象与古往今来。正是“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当然书中也存在一些符合当时风俗习惯的观点,在现在看来已经不合时宜,或者称为糟粕的内容,还需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辨别。
  • 曾国藩家书(国学大书院)

    曾国藩家书(国学大书院)

    《曾国藩家书》内容广博,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曾国藩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 风流悟

    风流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热门推荐
  • 幻世倾城二小姐

    幻世倾城二小姐

    被封印的容貌和灵力后,这绝美的容貌足以甩皇城第一美女好一条街了!废材?!别人用25年修炼到七阶,她只用一个周?!若她是废材,那这玄冥位面就没有天才了。当她遇上他,是他强吻她,还是她推到他。。。。
  • 王妃快逃:错惹狂帝

    王妃快逃:错惹狂帝

    她将真心交付于他,却换来父亲的惨死,本以为他是她今生的良人,却是被充为官妓的羞辱,葬心断情后,便有了青楼上的绝代风姿,峰火中的惊世谋略。江山美人,红颜倾国,谁是谁的劫?而谁,又是谁的缘?
  • 愚木

    愚木

    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这一为天;二为地;三为神;四为人;五为鬼。人分四派,乃:皇、侠、道、佛。朝廷当权,侠肝义胆,修道成仙,佛登极乐。山高险峻,多有妖魔。这皇、侠、道、佛、妖,同在世间,恩怨未了。
  • 蝶引梦路

    蝶引梦路

    广海突然困在一个梦里,好像永远出不来,直到遇见那只蝴蝶,他知道方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后一个洪荒

    最后一个洪荒

    重生在洪荒游戏开始之始,莫名成为灾厄玩家,从此王凡杯具的人生开始。龙汉大劫时,成为龙女刷功德的利器,成为洪荒的灾厄之源。巫妖大战时,我真的只是撩拨一下春心蠢动的无知少女嫦曦,没想引发巫妖全面大战。封神之战,我只是想跟龟灵圣母和解,顺便和慈航普渡聊聊人生而已,封神关我何事?西游之劫,我只想聊聊天下下棋,顺便培养一下下一代,好吧!我承认我和佛教不对付。魔道崛起,无天兄,不要以为生身之母把你托付给了我,你灭峨眉、屠佛教、战天庭我都要给你提供后勤?魔道之后,我只想活下去。
  • 绝世散修传奇

    绝世散修传奇

    大千世界,亿万门派,更有十大名门,成仙者万里无一!门派之外,亿亿散修,得道人亘古未闻!人皆说神仙自古出名门,我偏要一棍敲破登天路!看散修袁野如何傲立巅峰,斗战天下!更新时间上午九点,晚上八点,爆发之时文中通知。新来的道友可以先看下小酒书评区上小酒对自己作品五十万字的总结。
  • 全职道士

    全职道士

    华夏国度的少年天才全职道士轩辕光在成为华夏国度这个世界的至强者后,穿过了无尽的虚空降临到了阿拉德大陆展开了自己新的至强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争微世

    大争微世

    这是一个大争之世中夫唯不争的故事。不求荡气回肠只为追寻先秦风古。展现一曲慷慨壮怀的长乐之歌。剑侠的快意恩仇在尔虞我诈社会中恣意横流。让我们相信人生何处不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