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01000000016

第16章 冬病夏治常用药物(2)

【临证应用】风寒感冒;阴盛格阳。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9克。外用适量。

【药物名称】巴豆

【药性归经】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

【药物功效】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临证应用】寒积便秘;腹水膨胀;喉痹痰阻;痈肿脓成未溃、疥癣恶疮。

【用法用量】入丸、散服,每次0.1~0.3克。大多数制成巴豆霜用,以减低毒性。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孕妇及体弱者忌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药物名称】半夏

【药性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药物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脾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临证应用】湿痰,寒痰症;呕吐;心下痞,结胸,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10克。一般宜制过用。炮制品中有姜半夏、法半夏等,其中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竹沥半夏能清化热痰、风痰之症。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反乌头。其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

【药物名称】南星

【药性归经】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药物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散结消肿。

【临证应用】湿痰,寒痰症;风痰眩晕,中风,癫痫,破伤风;痈疽肿痛,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10克。多制用。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

【药物名称】附子

【药性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药物功效】回阳救逆,补火救阳,散寒止痛。

【临证应用】亡阳证,阳虚证,寒痹证。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15克。本品有毒,宜先煎0.5~1小时,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注意事项】孕妇及阴虚阳亢者忌用。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生品外用,内服需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

【药物名称】斑蝥

【药性归经】辛,热;有大毒。归肝、肾、胃经。

【药物功效】破血逐瘀,散结消癥,攻毒蚀疮。

【临证应用】癥瘕,经闭;痈疽恶疮,顽癣,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多入丸、散,0.03~0.06克。外用适量,研磨敷贴,或酒、醋浸涂,或作发疱用。内服需以糯米同炒,或配青黛、丹参以缓其毒。

【注意事项】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应严格掌握剂量,体弱忌用,孕妇禁用。外用对皮肤、黏膜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能引起皮肤发红、灼热、起疱,甚至腐烂,故不宜久敷和大面积使用。

【药物名称】麻黄

【药性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药物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临证应用】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9克。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

【注意事项】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

【药物名称】桂枝

【药性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药物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临证应用】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蓄水证;心悸。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9克。

【注意事项】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药物名称】知母

【药性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药物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临证应用】热病烦渴,肺热烦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6~12克。

【注意事项】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药物名称】黄柏

【药性归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药物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临证应用】湿热带下,热淋涩痛;湿热泻痢,黄疸;湿热脚气,痿证;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10克。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忌用。

【药物名称】黄芩

【药性归经】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

【药物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临证应用】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10克。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可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注意事项】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药物名称】生地黄

【药性归经】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药物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临证应用】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阴虚内热,骨蒸劳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10~15克。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

【注意事项】脾虚湿带,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药物名称】干姜

【药性归经】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药物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临证应用】腹痛,呕吐,泄泻;亡阳证;寒饮喘咳。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10克。

【注意事项】本品辛热燥烈,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用。

【药物名称】吴茱萸

【药性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药物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临证应用】寒凝疼痛;胃寒呕吐;虚寒泄泻。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15~45克。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本品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故不宜多用、久服。阴虚有热者忌用。

【药物名称】陈皮

【药性归经】辛、苦,温。归脾、肺经。

【药物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临证应用】脾胃气滞证;湿痰、寒痰咳嗽;呕吐、呃逆;胸痹。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6~10克。

【药物名称】艾叶

【药性归经】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药物功效】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临证应用】出血证;月经不调,痛经;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10克。外用适量。温经止血宜炒炭用,余生用。

【药物名称】炮姜

【药性归经】苦、涩,温。归脾、肝经。

【药物功效】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临证应用】出血证;腹痛,腹泻。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6克。

【药物名称】丹参

【药性归经】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药物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临证应用】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血瘀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风湿痹证;疮痈肿毒;热病烦躁神昏,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9~15克。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注意事项】反藜芦。孕妇慎用。

【药物名称】地龙

【药性归经】咸、寒。归肝、脾、膀胱经。

【药物功效】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

【临证应用】高热惊痫,癫狂;气虚血滞,半身不遂;痹证;肺热哮喘;小便不利,尿闭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4.5~9克,鲜品10~20克。研末吞服,每次l~2克。外用适量。

【药物名称】全蝎

【药性归经】辛,平,有毒。归肝经。

【药物功效】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临证应用】痉挛抽搐;疮疡肿毒,瘰疬结核;风湿顽痹;顽固性偏头痛。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6克。研末吞服,每次0.6~1克。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

【药物名称】蜈蚣

【药性归经】辛,温;有毒。归肝经。

【药物功效】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临证应用】痉挛抽搐;疮疡肿毒,瘰疬结核;风湿顽痹;顽固性头痛。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5克。研末冲服,每次0.6~l克。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忌用。

【药物名称】僵蚕

【药性归经】咸、辛,平。归肝、肺、胃经。

【药物功效】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临证应用】惊痫抽搐;风中经络,口眼斜;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痰核,瘰疬。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5~9克。研末吞服,每次1~1.5克。散风热宜生用,其他多制用。

【药物名称】党参

【药性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药物功效】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临证应用】脾肺气虚证;气血两虚证;气津两伤证。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10~30克。

【注意事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本品不宜与藜芦同用。

【药物名称】黄芪

【药性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药物功效】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

【临证应用】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自汗;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10~30克。蜜炙可增强其补中益气作用。

【药物名称】白术

【药性归经】甘、苦,温。归脾、胃经。

【药物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临证应用】脾气虚证,气虚自汗,脾虚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6~12克。炒用可增强补气健脾止泻作用。

【注意事项】本品性偏温燥,热病伤津及阴虚燥渴者不宜。

【药物名称】鹿角胶

【药性归经】味咸,性温。归肝、肾经。

【药物功效】补肝肾,益精血。

【临证应用】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虚劳羸瘦,吐衄便血、崩漏之偏于虚寒者;阴疽内陷。

【用法用量】每次10~15克。用开水或黄酒加温烊化服,或入丸散膏剂。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忌用。

【药物名称】淫羊藿

【药性归经】辛、甘,温。归肾、肝经。

【药物功效】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临证应用】肾阳虚衰,阳痿尿频;风寒湿痹,肢体麻木。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9~15克。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不宜服。

【药物名称】续断

【药性归经】苦、辛,微温。归肝、肾经。

【药物功效】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断。

【临证应用】阳痿不举,遗精遗尿;腰膝酸痛,寒湿痹痛;崩漏下血,胎动不安;跌打损伤,筋伤骨折。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9~15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崩漏下血宜炒用。

【注意事项】风湿热痹者忌用。

【药物名称】补骨脂

【药性归经】苦、辛,温。归肾、脾经。

【药物功效】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临证应用】肾虚阳痿,腰膝冷痛;肾虚遗精,遗尿,尿频;脾肾阳虚,五更泄泻;肾不纳气,虚寒喘咳。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10~15克。

【注意事项】本品性质温燥,能伤阴助火,故阴虚火旺及大便秘结者忌服。

【药物名称】肉苁蓉

【药性归经】甘、咸,温。归肾、大肠经。

【药物功效】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临证应用】肾阳亏虚,精血不足,阳痿早泄,宫冷不孕;腰膝酸痛,痿软无力;肠燥津枯便秘。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l0~15克。

【注意事项】本品能助阳、滑肠,故阴虚火旺及大便泄泻者不宜服。肠胃实热、大便秘结者亦不宜服。

【药物名称】菟丝子

【药性归经】辛、甘,平。归肾、肝、脾经。

【药物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日,止泻,安胎。

【临证应用】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宫冷不孕;肝肾不足,目暗不明;脾肾阳虚,便溏泄泻;肾虚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10~20克。

【药物名称】枸杞子

【药性归经】甘,平。归肝、肾经。

【药物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临证应用】肝肾阴虚及早衰症。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6~12克。

【药物名称】麦冬

【药性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胃、肺、心经。

【药物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临证应用】胃阴虚证;肺阴虚证;心阴虚证。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6~12克。

【药物名称】女贞子

【药性归经】甘、苦,凉。归肝、肾经。

【药物功效】滋补肝肾,乌须明目。

【临证应用】肝肾阴虚证。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6~12克。因主要成分齐墩果酸不易溶于水,故以入丸剂为佳。本品用黄酒拌后蒸制,可增强滋补肝肾作用,并使苦寒之性减弱,避免伤及肠胃。

【药物名称】五味子

【药性归经】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药物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临证应用】久咳虚喘;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不止;津伤口渴,消渴;心悸,失眠,多梦。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6克。研末服,每次l~3克。

【注意事项】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期,均不宜用。

【药物名称】山萸肉

【药性归经】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药物功效】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临证应用】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阳痿;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月经崩漏,月经过多;大汗不止,体虚欲脱。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5~l0克。急救固脱20~30克。

【注意事项】素有湿热而致小便淋涩者,不宜应用。

【药物名称】蜂房

【药性归经】甘,平。归胃经。

【药物功效】攻毒杀虫,祛风止痛。

【临证应用】疮疡肿毒,乳痈,瘰疠,顽癣瘙痒,癌肿;风湿痹痛,牙痛,风疹瘙痒。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5克。外用适量,研末用油调敷或煎水漱口,或熏洗患处。

同类推荐
  • 国医养生堂:家庭刮痧、拔罐一点通

    国医养生堂:家庭刮痧、拔罐一点通

    国医养生堂:家庭刮痧、拔罐一点通中国民间和中医中,都有刮痧和拔罐能治病的技巧。这本国医养生堂:家庭刮痧、拔罐一点通,就会告诉你如何运用刮痧和拔罐治疗一些日常常见的一些病症。相当于一些偏方,但是非常实用。实用性、有效性、科学性和观赏性集于一身,《生活坊》系列图书为您详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助您提高生活质量!
  • 我的第一本健康书:四季养生

    我的第一本健康书:四季养生

    是以“一年365天,健康每一天”的观点为出发点,着眼于四季寒暑变化及24节气的气候特征对生命健康的影响,告诉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节气里,从饮食、起居、防病、精神、运动等方面对自己的健康进行全方位的呵护。
  • 男人靠吃,女人靠睡

    男人靠吃,女人靠睡

    以男女体质的差异为引,前篇具体阐述各个年龄,各个族群的男性在饮食中需要注意的各个要点;培养健康饮食习惯的各项措施和增进体质,舒缓压力的精选菜谱。后篇详细讲述女性的各种生理细小特点;合理作息以提高睡眠质量及女性健康养生、健体和减肥的各项要诀。帮助都市男女迅速告别亚健康体质,拥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精神状态以应对工作、生活的压力。
  • 杂粮祛病事典:做自己的杂粮医生

    杂粮祛病事典:做自己的杂粮医生

    本书从生理学和心理学出发帮助大家认识压力,了解压力过大对人身心的影响,接着阐述了如饮食、运动、兴趣爱好、作息调整、认识转变以及催眠之类的专业放松法等调适压力的一些办法。
  • 你不可不知的健脑益智100招

    你不可不知的健脑益智100招

    人脑不仅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器官,而且还是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各种行为的始发者和各机能系统活动的协调者。人脑是一个特殊器官,既是身体的一部分,更是与精神、思维密不可分的重要器官,因此,健脑才能益智。人脑需要有多种营养物质来滋补,才能有效地推迟和抑制脑细胞的衰老退化。
热门推荐
  • 世子的江湖妻

    世子的江湖妻

    她本是现代中黑白通吃的大小姐,一朝穿越,成为一国公主却不愿让人知道身份,在江湖之中做她的“绝尘魔女”。他是一朝世子,是那闻名天下的“五大公子”之首的观夜公子,受尽万民推崇。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人却在十年前的“文相篡权”事件中相识相知,在互不知对方身份时交换了信物,在小镇上分别。十年分离,让原本互有好感的两人在感情的路上跌宕。他一路追随,她却不敢回应,直到一次危机,她敢于面对他对她的心意。可由于种种原因,一路的磨难,不知她和他能否走到最后......“听说了么?这凌世子的墨思院中来了一位天仙美人!据说这凌世子曾为了那位天仙美人,驳了当今皇上的诏令!这凌世子为了那天仙美人的一句无聊,那是又搭秋千又陪她踏青、放风筝的!”“不会吧!这凌世子平日里看着最为出尘,却不想还是一颗入世之心!”
  • 你若盛开,芬芳自来

    你若盛开,芬芳自来

    《你若盛开芬芳自来》以清新淡雅的笔调讲述了如何以淡然的心态面对生活,让人们学会在喧嚣中静下心来,应对繁杂的情绪,淡然面对得失,豁达应对成败,享受生活中的苦与乐,抚平都市人的烦躁与困惑,从容行走人生。作者夏云,擅长抒写人生的文学青年,颇受欢迎的情感、心灵励志作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际爆苏男神

    星际爆苏男神

    星衍作为一个酷爱cosplay的高颜值美少女,也就是长得帅了点,身高彪了点,行为man了点,到哪都自带撩妹特效,偏偏这人又是个不拘小节的,常被一众妹子奉为“男神”宝座。在某“男神”放学顺手扶了个妹子,顺便抛了个媚眼,又顺嘴送了个飞吻后,终于……被雷劈了!“……”星衍弯腰垂眸看着面前这个喋喋不休说自己“罪行”的小包子,手指蠢蠢欲动……“嗯!都听你的!”#我的哥哥是男装大佬并且日常撩包子肿么破!##在线等,急!#风流霸气人见人爱苏爆星际实际直男的男装大佬V软糯可爱傲娇心软好妹妹小包子统?(星衍是女的,不过性格像个男的,小包子莫得性别,单纯的宠,不是伴侣关系!)欢迎入坑!?*。?(ˊωˋ*)??*。
  • 斗罗酒剑仙

    斗罗酒剑仙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白衣倾故里,杯盏奉为君。唐三,要不要来一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率土乱世

    网游之率土乱世

    天下苍苍,蝇营狗苟,战火灼灼,卑如蚁蝼。是游戏,亦或就是江湖。
  • 悍唐之一念成魔

    悍唐之一念成魔

    祝愿我年少有为不自卑,能再活一世绝不浑浑噩噩过一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因为缘分在一起

    因为缘分在一起

    每个女孩都幻想自己是公主,女猪脚却不同,看看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