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77300000034

第34章 付嘱品(3)

惠能大师说:“从远古的佛应身出世,已经无数无量,不可计算了。现在就以七佛为开始吧,在过去世的庄严劫中:有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这是被称作七佛的。以上的七佛,现在以释迦牟尼佛为首传,依次传递:第一、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毩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睺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阇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拏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磨尊者,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惠能就是三十三祖。从以上各位祖师,都各有禀受继承。你们今后一代一代的传授流布下去,不要有讹误。”

原文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①,八月初三日,于国恩寺斋罢②,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

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

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注释

①先天二年:先天是唐玄宗之年号,先天二年即公元713年,是年十二月始改元开元。

②国恩寺:又名龙山寺,唐朝时建干广西肇庆府新兴县南思龙山。

译文

唐玄宗先天二年,八月初三,惠能大师在国恩寺用完斋后,告诉所有弟子门人说:“你们各自按位子坐好,我跟你们道别。”

法海说:“大师留下什么教法,让后代愚迷的人们能得以识见佛性?”

惠能大师说:“你们仔细听好,后代愚迷的人,如果识见众生,就是识见佛性;如果不识见众生,永远寻佛却终难求到。我现在教你们如何识见自心众生,识见自心佛性。要想求得识见佛,只有识见众生,因为是众生不能识见于佛,不是佛不得识见众生。自我本性如果开悟得见,众生都是佛;自我本性如果执迷不悟。那么佛就是众生。自我心性平等无二,众生是佛;自我心性邪恶危险,那么佛是众生。你们的心如果险曲不正,那就是佛沦于众生之中。如果一念平等正直,那就是众生就都成佛了。我的本心中本自有佛,自性之佛才是真佛。自心中如果没有佛心,到那里去求真佛?你们的自己的本心就是佛,不要再怀疑了。自心之外面没有一物能够建立,因为万事万物都是本心所生发。所以佛经中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我今天留一个偈,和你们作别,这个偈叫做自性真佛偈。后代的人识见这个偈的真意,自己识见本心,自我成就佛道。”偈中说道: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原文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

兀兀不修善①,腾腾不造恶②,寂寂断见闻③,荡荡心无著④。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⑤。

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

注释

①兀兀不修善:指岿然不动,连善也不追求。兀兀,即高大不动的样子。

②腾腾不造恶:指逍遥自在却不有意去做坏事。腾腾,自在无所为的样子。

③寂寂断见闻:指宁静寂寥无见无闻。寂寂,安静祥和的样子。

④荡荡心无著:胸中坦荡无念无求。荡荡,心中平平坦坦而无所住。

⑤迁化:迁者迁移,化者化灭,通谓人之死。在佛教指僧侣之示寂。或谓有德之人于此土教化众生之缘已尽,而迁移干他方世界度化众生。与涅槃、圆寂、灭度、顺世、归真等同义。

译文

惠能大师说完偈以后,告诉大家:“你们住留世间、好好珍重,我去世之后,不要像世间人那样的悲伤哭泣,泪如雨下,接受别人的吊唁慰问,身穿孝服,这样不是我的弟子,也不合真正的佛法。只要识见自我本心本性,没有动也没有静,没有生起也没有毁灭,没有来也没有去,没有是也没有非,没有住也没有往。我担心你们迷误,不能体会我的真意,现在再次叮嘱你们,让你们识见本心。我去世后,依照这个修行,就好像我在的时候一样。如果违背了我的教法,纵然我在世,也没有什么益处。”再说偈: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惠能大师说完偈以后,端坐着直到三更天,忽然告诉弟子门人说:“我去了!”便溘然长逝。

当时奇异的香味溢满室内,一道白虹接天贯地,山林树木霎时变白,禽鸟野兽呜叫哀嚎。

原文

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①,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

时香烟直贯曹溪。

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

次年七月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

门人忆念取首之记,仍以铁叶漆布②,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

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③,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磨所传信衣,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永镇宝林道场。留传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注释

①真身:这里指六祖惠能的肉身舍利。

②铁叶漆布:惠能的弟子们想到有人会来偷去其头的预言,所以就用铁皮和漆布把惠能肉身颈项的部分牢牢的包裹起来。

③祝发:与剃发、薙发同,即出家落发之谓。祝,切断之意。

译文

十一月,广州、韶州、新州三州的官员僚属,以及惠能的门人弟子、僧人、俗人,都争着要迎取惠能大师的真身回去供奉,一时间不能决定给谁。于是就烧香祷告说道:香的烟所飘向的地方就是惠能大师所要归去的处所。

当时香烟直拉飘往曹溪山的方向。

十一月十三日,惠能大师的神位遗体以及所传下来的衣钵都被搬迁回了曹溪山。

第二年七月,惠能大师的肉身遗体被搬出神龛,弟子方辩用香泥包裹了遗体。

弟子门人想着有人要盗取惠能大师首级的事情,于是便先用薄铁片和漆布,加固保护惠能大师的脖子,然后才请入墓塔内。忽然墓塔里面有白色光芒出现,直接冲上天空,三天后才散去。

韶州刺史将惠能大师的事迹上奏皇上后,奉命给惠能大师树立石碑,以纪录大师道行。大师享年七十六,二十四岁得传法衣,三十九岁剃度出家,讲说佛法,惠施众生,共三十七年。得到大师亲传的弟子四十三人,因大师指点悟道超离凡尘的人不计其数。达磨大师所传的表信袈裟,唐中宗所赐予的磨衲袈裟和水晶钵,以及方辩为惠能大师所塑的真相以及佛法用具等等,永远镇守宝林寺道场。《法宝坛经》广为流布,显扬顿教宗门旨意,兴盛昌隆佛、法、僧三宝,普遍利化一切众生。

同类推荐
  • 往事百语(二)

    往事百语(二)

    回想我的一生,曲折多变,苦难连连,往往因为长辈的一句话,或是师友的一句话,若有所悟,牢记在心,继而活用,成为我一生待人处世的格言,从其中得到了无尽的般若宝藏。即使面临山穷水尽的困境,仍能坚忍不拔,无怨无悔。令我深深体会一句话所散发的力量。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神圣家族》导读

    《神圣家族》导读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第二辑的一种,主首先介绍了《神圣家族》的写作缘由及其成书过程,然后分析该书的文本结构及其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要旨,随后依照原著结构逐节进行解读。书稿主要阐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变化脉络和理论发展逻辑,描绘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初始形态,进而指出《神圣家族》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影响,提倡真正理解和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当代妙用

    当代妙用

    本书阐述了作者对当下诸多文化和学科如超心理学、科学、哲学、人文、医学、文学、社学会等等的认识,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关怀。本书分为“对学者说”、“对学生说”、“对读者说”、“对都市精英说”四个部分,讲述了西部心灵文化在文化、信仰、人生、生存等诸多层面的“妙用”。这“妙用”,包括看世界的目光,包括应世的技巧,包括对其他文化的包容,包括对人生选择的阐释,包括一个人追求成功时应该注意的诸多问题等等,包罗万象。
  •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世界上最好的道理,就是一个人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如果他刚好是法相庄严俊美,又有诗意的智慧、传奇跌宕的身世的圣域之王仓央嘉措,那这个道理,就是他用出世者的眼光望着俗世时显露出的智慧。如果向我们传达这一智慧的作者,又刚好是一位在伊拉克的巴格达经受过战火、在耶路撒冷见证过巴以最激烈的冲突,去过北极,重走过“丝绸之路”,内心有过深度挣扎和痛苦、最后又归于宁静的人,那我们读这本书,得到的就是双重智慧,摆脱浮躁心境、回归心灵安宁的双重通道。读仓央嘉措,我们读的不仅仅是诗歌,而是他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以及他用出世者的智慧解世情之种种。
热门推荐
  • 太上洞渊神咒经

    太上洞渊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离歌沁雪墨沾裳

    离歌沁雪墨沾裳

    那一年的长安飞花漫天,换我把你刻在我坟前。
  • 狂傲妖妃要上天

    狂傲妖妃要上天

    人家都是杀手或特工穿越,为什么我一只狐妖也会穿越,能不讲点道理啊。穿越也就算了,人家再不济也是个小姐吧,为什么到我这里就是一个被抛弃的孤儿呢。不过还好,有这几个总喜欢宠着她的妖孽一直护着她。白莲花说:“就凭你这个废物,也敢肖想魔尊,我劝你还是早点消失吧。”什么?我是废物?那你恐怕是连废物都不如了。本宫主可有三种顶级契灵,全系灵力属性,你一个高级契灵,火木属性的有什么资格说我!
  • 哦,是邵然啊

    哦,是邵然啊

    一段分别七年的爱情。七年后再次见面。她目及前方,心神不定;他垂眸细读,全神贯注。七年前,她说:“毕业后我要周游世界,跟心爱的人一起。”七年前,他说:“毕业后我要更加努力地写稿子,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然后用张邵然的名字来写一本书,然后这本书会被翻译成七种国家的语言,让不同肤色的人都知道夏辰爱着一个叫做张邵然的女孩儿。”“那本可是夏枕亲笔签名的书,我可是他的终极粉丝。”七年后,他们有缘再续,他捡到了她的手机,而她,却用自己的车子堵住了他的车屁股。“我说邵然,你说你为什么要把车子停在夏辰的车屁股后面呢?你说你停就停了吧,为什么要上锁呢?”……新书发表,还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喜欢!!么么哒!!!
  • 我就是卖猪肉的

    我就是卖猪肉的

    别人重生之后,拳打BAT,在圈钱的道路上一骑绝尘。王泉却重生到了两年前,而他,只能重操旧业,开始卖肉。从猪下水开始,王泉走出了一条不同的金光大道。
  • 一眼遥望便成一世

    一眼遥望便成一世

    在现代她是一个大家小姐…大多数很乖很萌很可爱…只是……在另一个时空与时代他是一位掌握天下地冰山王爷…他比皇上更狠…绝…无情…但他对皇位无半分心思…只是一位闲散王爷…当多面地她遇上无情地他…这个世界还好吗…………
  • 末世系统之刘天

    末世系统之刘天

    末世来袭,一切不一样,突然获得系统,本来应该高兴但是一切全是阴谋,一个天大的阴谋,上古?妻子?兄弟?战友?敌人?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啊!
  • 喜欢你也没用没用也喜欢

    喜欢你也没用没用也喜欢

    喜欢你是一场无果的旅行,明明深知你不会喜欢我,却还要喜欢你。喜欢你是一场漫长的博弈,明明知道自己最后还是会输,却依然要继续与你博弈。喜欢你是一次次考试排名的比赛,明明知道自己考不过你,却依然要与你争个高下。喜欢你,没道理。虽然明知自己不会得到回应,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去喜欢你呢,同学。朕的爱卿,可否准备好接受朕的过去了?
  • 极品狐仙:阿sir,换我撩你咯

    极品狐仙:阿sir,换我撩你咯

    苏灵儿是人称“极品狐仙”的妖媚女特工;洛冰是人送外号“冷面阎王”的头牌男杀手。一个妖媚如狐,一个冷面高冷;两人一同穿越到了玄幻世界的白金大陆!但是,他们的身体却互换了~!苏灵儿占着骆冰的身体,悠悠的挑起“自己”的下巴,满目桃花的说:“阿sir,从今以后,换我撩你咯~”
  • 嫡女非名门

    嫡女非名门

    她只是卑微奴婢,怎料可得侯门嫡子垂青?灵魂交换,她与主子身份逆转,小丫鬟竟成了侯门千金。以为从此可与他门当户对,他竟与成为了奴婢的主子联成了一线。她一心想要放开他,阴差阳错,她还是为他堕入了不见刀枪的战火之中。这一场篡改了容颜身份的爱情,究竟是皮囊的蛊惑,还是波云诡谲的尔虞我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