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96300000030

第30章 补笔谈(三)

杂志

守令图

【原文】

地理之书,古人有《飞鸟图》,不知何人所为。所谓“飞鸟”者,谓虽有四至里数,皆是循路步之,道路迂①直而不常②,既列为图,则里步无缘相应,故按图别量径直四至,如空中鸟飞直达,更无山川回屈之差。予尝为《守令图》,虽以二寸折百里为分率③,又立準望、牙融、傍验、高下、方斜、迂直七法,以取鸟飞之数。图成,得方隅④远近之实,始可施此法,分四至、八到⑤为二十四至⑥,以十二支、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八干、乾坤艮巽四卦名之。使后世图虽亡,得予此书,按二十四至以布郡县,立可成图,毫发无差矣。

【注释】

①迂:迂回曲折。②不常:不固定。③分率:地图上的比例。④方隅:方,指东、西、南、北四方。隅,指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隅。⑤八到:即四至、四隅八个方位。⑥二十四至:在八到的基础上,再把每一方位分为三分,共二十四个方位。

【译文】

地理一类的书里,古人有《飞鸟图》,不知道是何人所作。所谓“飞鸟”,是说以前的地图虽然有到四边的里教,但都是沿着道路用步测量的,道路有曲有直,没有定规,画成图以后。图上标示的里数与实际测得的距离就不可能相符合。所以要按图另外计量四边的直线距离,这就像空中鸟飞一样直接到达,再没有山川曲折引起的误差了。我曾经绘制了《守令图》,以二寸折算一百里为比率,又设立了准望、牙融、傍验、高下、方斜、迂直七种方法,来求取“鸟飞”的里数。图绘成后,求得四方远近的实际里数,才可运用这一方法。将地图的四至、八到分为二十四至,用十二地支、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八干和乾坤艮巽四卦来命名。即使在后世图虽然亡佚了,只要得到我这本书,按二十四至来分布州县,立刻就可成图,没有丝毫误差。

中和之变

【原文】

士人李,忘其名,嘉祐中为舒州观察支使,能为水丹。时王荆公为通判,问其法,云:“以清水人土鼎中,其下以火然①之,少②日则水渐凝结如金玉,精莹骇③目。”问其方,则曰:“不用一切,但调节水火之力。毫发不均,即复化去。此坎、离之粹也。”曰“日月各有进退节度。”予不得其详。推此可以求养生治病之理。如仲春之月,划木奋发,鸟兽孳乳,此定气所化也。今人于春、秋分夜半时,汲井水满大瓮中,封闭七日,发视则有水花生于瓮面,如轻冰,可采以为药;非二分时,则无。此中和之在物者。以春、秋分时吐翕咽津,存想腹胃,则有丹砂自腹中下,璀然耀日,术家以为丹药。此中和之在人者。凡变化之物,皆由此道,理穷玄化,天人无异,人自不思耳。深达此理,则养生治疾,可通神矣。

【注释】

①然:同“燃”。火烧。②少日:没过几天。③骇目:耀眼。

【译文】

有一位姓李的士人,忘记了他的名字,嘉祐年闻任舒州观察支使,能够炼制水丹。当时王安石任舒州通判,询问他制作方法,他说:“把清水注入土鼎中,下边燃火熬炼,不几天水就渐渐凝结,像黄金玉块,精莹透明,耀人眼目。”询问他方法,就说:“不须用什么东西,只要调节水温火力。稍有一丝一毫不均匀,就会重新化去。这是坎卦、离卦的精粹。”说是“太阳月亮各有进退的节序法度”,我不了解他的详情。由此可以推求养生治病的妙理。比如春季的第二个月,草木萌芽生长。鸟兽繁殖,这是由既定的节气所化育。现在的人在春分、秋分半夜时分,打来井水灌满大缸中,封闭七天,打开来看,就有水花结在水缸面上,好像是一层轻薄的冰,可以采来作药。不是春分秋分时刻,就不会生成这种冰。这是中和之气在物中变化的情况。在春分秋分时,人吐纳气息,吞咽唾沫,想像腹胃中有物生成,就有丹砂从腹中排出,阳光照耀色彩璀灿,方家用它制作丹药。这是中和之气在人体的变化。大凡变化的物品,都经由这一种方式,这种变化极尽神秘的妙理,上天与人都没有区别,只是人自己不加思量而已。能够深刻理解这一道理,那就可以养生治病,通达神灵了。

药议

莽草

【原文】

世人用莽草,种类最多,有叶大如手掌者,有细叶者,有叶光厚坚脆可拉①者,有柔软而薄者,有蔓生者,多是谬误。按《本草》:“若石南,而叶稀,无花实。”今考木若石南,信然;叶稀、无花实,亦误也。今莽草,蜀道、襄、汉、浙、江湖间山中有,枝叶稠密,团栾②可爱,叶光厚而香烈;花红色,大小如杏花,六出,反卷向上,中心有新红蕊,倒垂下,满树垂动摇摇然,极可玩。襄、汉间渔人竞采以捣饭饴鱼,皆翻上,乃捞取之。南人谓之石挂。白乐天有《庐山桂》诗,其序曰:“庐山多桂树。”又曰:“手攀青桂树。”盖此木也。唐人谓之红桂,以其花红故也。李德裕《诗序》曰:“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独秀伊川,移植郊园,众芳色沮③。乃是蜀道莽草,徒得佳名耳。”卫公此说亦甚明。自古用此一类,仍毒鱼有验。《本草·木部》所收,不如何缘谓之草,独此未喻④。

【注释】

①拉:拉断。②团栾:圆滚滚的。③沮:沮丧。④喻:明白。

【译文】

人们用的莽草,种类最多,有叶片像手掌大的,有细叶的,有叶子光亮厚实可以拉长的,有又软又薄的,有蔓生的,这都是错误的说法。根据《本草》记载:“样子像石南,而叶子稀疏,不开花不结果实。”今天考证莽草的茎干如同石南,确实如此;说它叶稀不开花不结果就错了。现在的莽草,在蜀道、襄、汉、淅一带的江湖之间和山中都有,枝叶稠密,圆滚滚的很可爱,叶片光洁厚实而香气浓郁,开红色的花,大小如杏花,六个花瓣,反卷向上,中间有鲜红色的花心,倒垂着,满树垂动摇晃的样子,很可玩赏。襄,汉一带的渔人,都竞相采来捣碎拌饭喂鱼,鱼吃了都浮上水面,就捞出来。南方人称它为石桂。自居易有《庐山桂》诗,诗的序中说:“庐山多桂树。”又说:“手攀青桂枝。”大概就是莽草。唐人称它为红桂,因为它的花多是红色的缘故。李德裕《诗序》说:“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在伊川它是唯一秀美的,移植到城郊园林中,所有的花草都为之黯,然失色。红桂树就是蜀道的莽草,这里只不过把莽草换上了一个好的名称而已。”李德裕这一说法也很明确。自古以来。用莽草毒鱼还是有效的。《本草》把它收在木部,不知为什么叫作“草”,惟独这点弄不明白。

流水和止水

【原文】

孙思邈《千金方》人参汤,言须用流水煮,用止水则不验。人多疑流水、止水无异。予尝见丞相荆公喜放生,每日就市买活鱼,纵之江中,莫不洋①然;唯鰌、鳝入江中辄②死。乃知鰌、鳝但可居止水,则流水与止水果不同,不可不知。又鲫鱼生流水中,则背鳞白而味美;生止水中,则背鳞黑而味恶,此亦一验③。《诗》所谓“岂其食鱼,必河之鲂?”盖流水之鱼,品流自异。

【注释】

①洋:活泼的样子。②辄:立即。③验:证明。

【译文】

孙思邈著的《千金方》上说,人参汤必须用流水煮,用止水煮就没有效验。人们大多认为流水止水没有差异。我曾见丞相王安石喜欢放生,每天到市场上买来活鱼,把它们放回江中,没有一条不是活泼地游走的,只有泥鳅和鳝鱼入江中就死了。由此可知泥鳅和鳝鱼只能生活在止水之中。那么流水和止水果然不同,不可不知道。又如鲫鱼生在流水中,背部鱼鳞就白而且味道很美;生在止水中,背部的鱼鳞就黑而且味道很差,这也是一个证明。《诗经》中所说的:“难道吃鱼,必定要吃黄河中的鲂鱼?”这大概是因为流水中的鱼,品味自然不同。

用药

【原文】

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其理,未可妄用①。如仙灵脾,《本草》用叶,南人却用根;赤箭,《本草》用根,今人反用苗。如此未知性果同否?如古人远志用根,则其苗谓之小草;泽漆之根,乃是大戟;马兜零之根,乃是独行。其主疗各别。推此而言,其根、苗盖有不可通者。如巴豆能利人,唯其壳能止之;甜瓜蒂能吐人,唯其肉能解人;坐掔能懵人,食其心则醒;楝根皮泻人,枝皮则吐人;邕州所贡蓝药,则蓝蛇之首,能杀人,蓝蛇之尾能解药;鸟兽之肉皆补血,其毛角鳞鬣皆破血;鹰鹊食鸟兽之肉,虽筋内皆化,而独不能化毛。如此之类多,悉是一物而性理相反如此。山茱萸能补骨髓者,取其核温涩,能秘②精气,精气不泄,乃所以补骨髓;今人或削取肉用,而弃其核,大非古人之意。如此皆近穿凿③,若用《本草》中主疗,中当依本说。或别有主疗改用根、茎者,自从别方④。

【注释】

①妄用:滥用药。②秘:藏。③穿凿:牵强附会,指不恰当。④别方:其他药方。

【译文】

草药有的用根,有的用茎或者叶,虽然是同一株植物上的,但药性不一定都相同,如果没有深入通晓它的药理,千万不要乱用。例如仙灵脾,《本草》说用叶,南方人却用根。赤箭,《本草》中用根,今天人们反而用苗。这样不知道药性是否相同?如古人用远志的根,就把它的苗叫小草;泽漆的根,就是另一种药大戟;马兜零的根,是另一种药独行。它们所主治的疾病各不相同。由此推论,根和苗有的不能通用。如巴豆有泻下作用,但它的果壳却能止泻;甜瓜蒂能使人呕吐,但它的肉却能解除这种呕吐;坐拿草能使人昏迷,但吃它的果心却能让人清醒;楝树的根皮可使人腹泻,但楝树枝的皮却是使人呕吐;邕州进贡的蓝药,就是蓝蛇的头,能毒死人,但蓝蛇的尾部却能解除这种毒;鸟兽的肉都能补血,但它们的毛、角、鳞、鬣又都会坏血;鹰鹯鹦等猛禽食鸟兽的肉,虽然把筋骨都消化了,但惟独不能消化它们的毛。像这样的例子很多,虽然都是属于同一种动、植物,但它们的性能竟如此相反。山茱萸能滋补骨髓,取其核性味温涩,因而能藏精气使其不外泄,就能起到滋补骨髓的作用;现在有的人们取它的果肉用却将核丢弃,这远不是古人的用意。这样做都近乎牵强附会。如果是运用《本草》中说的主要疗效,就应当根据《本草》的说法用药。假如有别的主要疗效而改用根或茎的,那就应当按照别的方子用药。

天竹黄

【原文】

岭南深山中有大竹,有水甚清澈。溪涧中水皆有毒,唯此水无毒,士人陆行①多饮之。至深冬,则凝结如玉。乃天竹黄也。王彦祖知雷州日,盛夏之官,山溪间水皆不可饮,唯剖竹取水,烹饪饮啜,皆用竹水。次年被召赴阙②,冬行,求竹水,不可复得。问土人,乃知至冬则凝结,不复成水。遇夜野火烧林木为煨烬③,而竹黄不灰,如火烧兽骨而轻。土人多于火后采拾,以供药品,不若生得者为善④。

【注释】

①陆行:步行。②阙:京城。③煨烬:灰烬。④善:优质。

【译文】

蛉南地区的深山中有一种大竹,竹内有很清澈的水。那儿山中溪涧中的水都有毒,惟独竹内的水没有毒。当地的人走路时多喝它。到寒冬时竹水就凝结得如同玉石,这就是天竹黄。王彦祖到雷州任知州时,正是盛夏时节赴任,山中溪水都不能喝,只得破竹取水,煮饭和饮用都用竹水。第二年,王彦祖被召进京,冬天赶路,再也找不到那种竹水了。向当地人询问。才知道冬天时竹水便凝结起来了,不再成水。如果碰上夜间野火把树木烧为灰烬,但竹黄不会成灰,像火烧过的兽骨那样,变得很轻。当地人经常在烧山后采拾,用来做药,但这种竹黄没有生的好。

磁针

【原文】

以磁石磨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同。如夏至鹿角解、冬至麋角解,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

【译文】

用磁石磨针锋。针尖就常指南方,也有指北方的,恐怕是磁石的性质也有不同。好像鹿角在夏至脱落,麋角在冬至脱落一样。南北方向相反,按理应该有所不同,只是没有深入研究罢了。

河豚

【原文】

吴人嗜河豚鱼,有遇毒者,往往杀人,可为深戒。据《本草》:“河豚味甘温,无毒,补虚,去湿气,理腰脚。”因《本草》有此说,人遂信以为无毒,食之不疑。此甚误也。《本草》所载河豚,乃今之XC006.TIF;%8%8,JZ鱼,亦谓之鮠鱼,非人所嗜者,江浙间谓之回鱼者是也。吴人所食河豚有毒,本名侯夷鱼。《本草注》引《日华子》云:“河豚有毒,以芦根及橄榄等解之。肝有大毒。又为XC006.TIF;%8%8,JZ鱼、吹肚鱼。”此乃是侯夷鱼,或曰胡夷鱼,非《本草》所载河豚也。引以为注,大误矣。《日华子》称:“又名XC006.TIF;%8%8,JZ鱼。”此却非也,盖差互解之耳。XC006.TIF;%8%8,JZ鱼浙东人所呼,又有生海中者,腹上有刺,名海XC006.TIF;%8%8,JZ。吹肚鱼南人通言之,以其腹胀如吹也。南人捕河豚法:截流为栅,待群鱼大下之时,小拔去栅,使随流而下,日莫猥至①,自相排蹙②,或触栅,则怒而腹鼓,浮于水上,渔人乃接取之。

【注释】

①猥至:聚集在一起。②排蹙:推挤。

【译文】

吴地人嗜好吃河豚,有中毒的,往往丧命,应该深以为戒。据《本草》记载:“河豚味甘温。没有毒,补虚,去湿气,理腰脚。”因为《本草》有这样的说法,人们便相信河豚真的没有毒,吃的时候毫不怀疑。这真是大错误啊。《本草》所记载的河豚是今天的XC005.TIF;%8%8,JZ鱼,又叫做鮠鱼,不是人们喜欢吃的那种。上述吴地人所吃的河豚是有毒的,本名叫侯夷鱼。《本草》注引《日华子》说:“河豚有毒,用芦根和橄榄等药去解。它的肝有剧毒。河豚又名XC005.TIF;%8%8,JZ鱼、吹肚鱼。”这是指侯夷鱼,或称作胡夷鱼,不是《本草》上所说的河豚,这样引来注,大错啊。《日华子》说:“又叫XC005.TIF;%8%8,JZ鱼。”这也不对,大概是弄混淆了。妫鱼是浙东人对河豚的称呼。还有生在海中的,腹部有刺,叫海XC005.TIF;%8%8,JZ。吹肚鱼是南方人的共同叫法,因为它肚子胀得象吹起来的一样。南方人捕河豚的方法是拦河安置栅栏,等鱼群大批下来的时候,拔去少部分栅栏,使之顺流而下。傍晚时分鱼群聚集而来,相互推挤,有的碰上栅栏,就气得肚子鼓胀起来,浮到水面上,渔人就可以一个接一个地捉住它。

钩吻和野葛

【原文】

钩吻,《本草》一名“野葛”,主疗甚多。注释者多端,或云可入药用;或云有大毒,食之杀人。余尝到闽中,土人以野葛毒人及自杀。或误食者,但半叶许入口即死,以流水服之,毒尤速,往往投杯已卒矣。经官司勘鞫①者极多,灼②然如此。余尝令人完取一株观之,其草蔓生,如葛;其藤色赤,节粗,似鹤膝③;叶圆有尖,如杏叶,而光厚似柿叶;三叶为一枝,如廕豆之类,如生节间,皆相对;花黄细,戢戢然④一如茴香花,生于节叶之间。《酉阳杂俎》育“花似栀子稍大”,谬说也;根皮亦赤。闽人⑤呼为吻莽,亦谓之野葛;岭南人⑥谓之胡蔓;俗谓断肠草。此草人间至毒之物,不入药用。恐《本草》所出,别是一物,非此钩吻也。余见《千金》、《外台》药方中,时有用野葛者,特宜仔细,不可取其名而误用。正如侯夷鱼与XC006.TIF;%8%8,JZ鱼同谓之河豚,不可不审也。

【注释】

①勘鞫:调查审讯。②灼:明白。③鹤膝:通常把上下细而中间粗的东西比作鹤膝。④戢戢然:丛生,一簇簇地。⑤闽人:今福建一带。⑥岭南人:指五岭以南,泛指广东、广西一带。

【译文】

钩吻,《本草》上说它又叫“野葛”,能治疗很多疾病。注释的人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可以把它入药;有的认为它有剧毒,吃了会被毒死。我曾经到过福建,当地人用野葛毒人或自杀。有的人误吃野葛,只半片叶子入口就死了。用流水送服,中毒更快,往往把杯子一放就死了。经过官署审讯的这类案件非常多,一看就明白是野葛致死的。我曾经叫人采一棵野葛来观察,它的草是蔓生的,象葛;它的藤是红色,节粗,象鹤膝;叶子是圆的,有尖,象杏叶,而光厚又象柿叶;三片叶子成一枝,象绿豆一类,叶子生在枝节之间,都是相对而生的;花黄色而小,一簇簇地很像茴香花,生在节和枝之间。《酉阳杂俎》说“野葛花象稍大些的栀子花”,是错误的说法;根皮也是红色的。闽人把此物叫做吻莽,也有叫做野葛;蛉南人叫做胡蔓,俗名断肠草。这种草是世上最毒的东西,不能作药。恐怕《本草》上说的是另外一种东西,不是这种钩吻。我看到《千金方》和《外台秘要》的药方中常有用野葛的,应当特别小心,不能只看名字而用错了。正如侯夷鱼和妫鱼都叫河豚,不可不审慎。

枳实和枳壳

【原文】

六朝①以前医方,唯有枳实,无枳壳,故《本草》亦只有枳实。后人用枳之小嫩者为枳实,大者为枳壳,主疗各有所宜,遂别出枳壳一条,以附枳实之后。然两条主疗,亦相出入。古人言枳实者,便是枳壳,《本草》中枳实产疗,便是枳壳主疗。后人即别出枳壳条,便合于枳实条内摘出枳壳主疗。别为一条;旧条内只合留枳实主疗。后人以《神农本经》不敢摘破,不免两条相犯,互有出入。予按,《神农本经》枳实条内称:“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安胃气,止溏泄,明目。”尽是枳壳之功,皆当摘入枳壳条。后来别见主疗,如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散瘤结、胸胁痰滞,逐水,消胀满、大肠风,止痛之类,皆附益之,只为枳壳条。旧枳实条内称:“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皆是枳实之功,宜存于本条,别有主疗亦附益之可也。如此,二条始分,各见所主,不至甚相乱。

【注释】

①六朝:三国的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粱、陈均建都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合称六朝。

【译文】

六朝以前的医书上,只有枳实,没有枳壳,所以《本草》上面也只有枳实。后来的人把枳树上小而且嫩的果实叫做枳实,大的叫做枳壳,两者各有不同的主治范围,于是多出枳壳这一条,附在枳实条目的后面。然而两者主治的范围的说法,也有出入。古人说的枳实,就是枳壳,《本草》中枳实的主治范围,就是枳壳的治疗范围。后人既然分出了枳壳这一条目,就应该把原来枳实条内属于枳壳的主治范围摘出来另列一条;旧的条目内只应留枳实的主治范围。后人不敢打破《神农本经》,免不了两个条目起冲突,互有出入。我考查《神农本经》里的枳实条目里写道:“主治皮肤中的风邪病,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瘌,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安胃气,止溏泄,明日。”这些都是枳壳的功能,应当摘出来放入枳壳的条目。后来另列的主治范围,如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散瘤结、胸胁痰滞,逐水,消胀满、大肠风,止痛之类,都并在一起,只列为枳壳的条目。旧的枳实条目里称:“除胸胁痰癣,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这些都是枳实的功能,应该保留在本条,别的主治范围也可以附加在一起。这样,枳实和枳壳两条才能分开,主治分明,不至相互混乱。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史记(第一卷)

    史记(第一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 棋经

    棋经

    《棋经》,又称《棋经十三篇》,是中国悠久的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内容到体裁到篇目设计,都是模仿《孙子十三篇》全书首篇总论棋局,以为黑白之棋,正合阴阳之分。以下各篇则从“得算”、“权舆”等各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对弈的战略战术,对弈者应有的品德作风。论述深刻,内容丰富。
  • 空青水碧斋诗集校注

    空青水碧斋诗集校注

    蒋诗还有善用典故的特点。他的用典大都与诗的内容配合默契,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诗歌意境更为开阔。相对零散的用典在蒋琦龄的诗作中数量众多,比比皆是,也有一首诗中密集铺排用典的情况,如《寿阳奉祁太保相国六十韵》,短短一段诗中,共有二十个典实。他并不是为炫耀学问而用典,而是典实均有所指,希望能对清王朝起到警醒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蒋琦龄的诗歌从全国范围来看,不算有名,但在广西有一定的影响,在清朝两代全州文人中,可称上乘;和前辈大诗人以及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相比,不算出色,但从总体上看,他的诗歌不管是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特色看,都具有一定而独特的价值。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为孙武所著,是我国和世界军事理论史上最早形成战略体系的一部兵学专著。其内容博大精深,逻辑缜密严谨,完美体现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素有“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之美誉。孙武在其书中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对历代军事思想和实践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至今仍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三十六计》是一部传习久远的兵法奇书,是无数次战争实践的经验总结,被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广泛研习、应用。其内容依据《易经》中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的相互转化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辩证法的原理,被人们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重要的智慧源泉。
热门推荐
  • 重生洪荒之逍遥道君

    重生洪荒之逍遥道君

    洪荒大地,每当发生重大历史进程的时候,背后总有他的身影,三族之战、巫妖大战、人族崛起、封神时代、西游之行等等………让我们一起走进洪荒,揭开这些神秘的面纱
  • 烟花三月的繁华都市

    烟花三月的繁华都市

    本书介绍了中国及世界各地的繁华都市,其中有充满时代气息的古老皇都北京、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中西文化交融的都市澳门等中国的繁华之地,以及伦敦、巴黎、雅典等国外著名的繁华城市。
  • 总裁乖乖宠:恋爱十三年

    总裁乖乖宠:恋爱十三年

    “你想离婚?滚吧,回家再说。”他是无良总裁,霸道地占着得了绝症的她,既不亲也不抱,连让她暖床都不愿意。就干占着,不让步不退步。“切,稀罕你是吧?”本爱他如痴,却遭受打击,呵呵哒,老子又不是非要为你抛弃整片树林,结婚什么的滚天边去吧,老子照样撩男人,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更新慢,慎入)
  • 导师空间

    导师空间

    三百年前,一颗陨石落入地球,人类得到了一个通往域界的钥匙。地球上的少年,偶然间进入了一个奇怪的空间,得到了无数的典籍以及导师组成了最强导师团队,一步步逆天成长,踏入域界土地,探索神秘世界。三百年前,一颗陨石落入地球,人类得到了一个通往域界的钥匙。地球上的少年,偶然间进入了一个奇怪的空间,得到了无数的典籍以及导师组成了最强导师团队,一步步逆天成长,踏入域界土地,探索神秘世界。
  • 凤点昭华

    凤点昭华

    简言之,这是一个亡国孤女与野心帝王之间的故事。她,所想的不过是布衣荆钗,柴米油盐,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他,所要的不仅是万里山川,江山如画,平五国之乱世,合天下为一统。当她与他相遇。当爱与恨交织,当情与心相悖,洪纪大陆史上,又会留下何种传奇?且看亡国孤女如何剑指苍穹,凤舞九天,轻点昭华,三万里河山妖娆。
  • 锦世芳华琉璃彩

    锦世芳华琉璃彩

    漫长岁月以前,一方天地之间因所处地界不同、信仰不同、职责不同,从而大分人、仙、魔三族,人有七情六欲,仙魔亦如此。
  • 傲剑人生

    傲剑人生

    沈家少年:沈剑晨在乱世间寻求大道,但是迷茫,背叛却让少年一次又一次的停步思考。。。。何为顶峰何为侠者。。。
  • 纵横铁血路

    纵横铁血路

    新世纪青年穿越到异界大陆,此时的异世大陆,如华夏春秋,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相互倾轧,冷兵器时代的辉煌在这里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且看落寞少年如何经历铁血的洗礼,逐鹿异世大陆,登顶王座,问鼎帝位,君临天下!
  • 战神联盟之宇宙之王

    战神联盟之宇宙之王

    月光下的神秘的少女,紫色眼朣,黑色斗篷下暗藏玄机?宇宙出生,谁与争锋!谁是将是万物之王,宇宙之王!!!谁将会和战神联盟赢得胜利?!
  • 帝国的分裂:1618-1648三十年战争史

    帝国的分裂:1618-1648三十年战争史

    本书描写了1618年至1648年欧洲历史上的首次大规模国际战争,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来。旷日持久的惨烈战争为整个欧洲带来了巨大灾难,也彻底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通过这本书,我们不仅能够了解这场大战,更能从中领略到席勒独特的文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