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06300000030

第30章 儿童常见心理障碍病案分析(7)

第二,做好外祖父、外祖母的思想工作,从感情上接纳有过失的外孙。这一点对孩子的悔过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在家庭感受不到温暖,常常怀恋生父的纵容与物质满足,那就会抵消母亲的感化力量和教育效果。假如外祖父、外祖母的思想工作比较难做,个人又有条件另置新居,改换一下环境对缓解当前的困境有所帮助。

第三,采用行为契约法帮助孩子矫正偷窃行为。可让孩子写一份书面保证,从今以后不再偷钱花,贴在孩子可以经常看到的地方。定期要孩子汇报执行情况(三日一次或一周一次),及时予以鼓励强化,必要时可设计考核情境(有意将钱款放在孩子可以找到的地方,观察其反应),对孩子的履约情况进行检查。为了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将孩子的偷窃行为向外宣扬,有关行为契约的情况也要替孩子保密。

第四,继续给孩子一定的零花钱,但为其建立储蓄箱和小帐本,鼓励孩子省下零花钱存入储蓄箱,并将零花钱的开销记在小帐本上(可简单记)。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逐步控制其消费欲望。

第五,星期天多带孩子到娱乐场所游玩,密切母子感情,陶冶孩子的情趣,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逐渐弱化和消退不良行为。

自伤行为咨询案例

案例介绍

周×,女,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父母都是工人,中等文化程度。周×性格内向,从小就不愿多和人说话,挺要强,也有些敏感。她心里若有点什么事,父母追问好久,她才肯慢慢说出。上小学后,周×的学习成绩一直在中等偏上,曾经当过小队干部。在家长眼里,她是一个省心的孩子;在教师眼里,她是一个听话的学生。

然而在五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之前,周×做出了一件使教师吃惊、使家长不安的事情。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几位男同学违反课堂纪律,班主任知道后在班会上进行了批评。由于班主任事先没有进行认真调查,批评时扩大了范围,将周×也从座位上叫了起来。周×非常委屈,感到老师这样做太不公平了,让自己在全班同学面前丢丑。下课后,她趁同学不注意,拿起削铅笔用的小刀往自己左臂割了六刀,其中三刀较重,出了血,三刀较轻。回家吃饭时,家长看到女儿臂上的血迹,关切地询问是怎么回事。周×先是搪塞,说是不小心碰的。后经家长再三追问,才说了实情。家长听了吓得不得了,赶忙将此事通知了班主任。班主任专程来家看望周×,并主动承担了自己批评上的失误。周×当时的表现还好,似乎被老师的探望所打动。

家长以为,此事到此已经结束,不会再有什么其他问题了。

谁知没过几天,孩子又出了问题,而且比上次更加严重。那是在一天深夜,母亲听到女儿房里有动静,便起床前去看望。孩子告诉母亲,她有点肚子疼,想上厕所。母亲信以为真、回房去睡了。谁知第二天清晨,到该起床的时候孩子还没有起来。母亲到女儿房间一看,只见桌上有两个空药瓶,孩子面色憔悴,手捂着肚子悄悄呻吟。周×被送到医院检查,经医生询问,才知她夜里服了约200多片药片,其中有40片消炎用的西药,有100片感冒通,以及其它一些中成药片。这些药片是孩子事先准备好的。幸亏吞服的药中中成药居多,否则会给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从医院回来后,经过母亲再三追问,周×才说出了事情的起因。原来周×在学校又遇到不快,小组长因其未参加卫生值日公开批评了她。周×当时便和小组长顶了起来。她气冲冲地说:“下次我一个人补还不成?干什么偏要找我的事!”放学回家后,周×联想起最近发生的事情,越想越窝囊。她觉得这是老师和同学联合起来一块儿整自己,这样挨人整真没有意思。

这时她下意识地想到了死,并模仿电影里服药自尽的场面,暗中准备好两瓶药片,演出了一幕服药寻死的险剧。

孩子用刀自伤、服药寻死的企图深深震憾了父母的心。他们不明白孩子小小年龄为何冒出如此愚傻的念头?他们不了解一向省心的孩子为什么突然遇到这么多的麻烦?周×的母亲带着诸多迷惑和解决问题的热望,同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面谈。

案例分析

周×的自伤、寻死行为不是偶然的,有深刻的素质背景和诱发因素。周×自幼性格孤僻,敏感,有事好闷在心里,这些性格弱点若得到适当的引导和锻炼,本来是可以逐渐得到改善的。然而,家长对孩子的性格弱点有所忽略,以为这是女孩子固有的特点,致使这些弱点得到巩固、强化和发展。进入小学高年级,孩子的思维能力有明显发展,但仍易受情绪左右;自尊心、社会化行为的发展也有很大进步,不过潜存的矛盾或冲突也易被人们忽视。正是在这样一种心理发展背景上(特别是由于周×性格弱点的影响),在遇到一定的外界刺激袭扰的时候(班主任的批评失误以及同学间的人际争执),使周×多年来积累的性格弱点一下子暴露无遗,而其挫折承受力及有关的社会适应和自我调控能力又很有限,于是便导致了挫折冲突的自我发泄和自我伤害,甚至萌发了轻生的意图。周×这一案例给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它一方面告诉我们,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可忽视,对孩子的性格弱点或缺陷应及早发现、及早矫治;另一方面也提醒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并且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尽量避免教育上的失误,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防止周×这类危险事件的发生。

关于周×自伤行为的防范与矫治问题,我们向其家长提出以下几点咨询建议:

(一)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共同关心周×的成长,努力创设和谐、友爱的集体气氛,以消除周×对教师和同学的疑虑敏感或不信任情绪。

(二)进行必要的监护。随时留心周×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以防出现新的意外。

(三)家长要多同孩子谈心、交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人生的复杂和美好,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对人生美好的前途寄予希望,这对于帮助孩子解开认识上的疙瘩有重要的作用。

(四)邀请与周×合得来的同学到家中来玩,通过同学间的沟通与玩乐转移周×的注意力,拓宽其兴趣爱好,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

(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的性格。可用消退法纠正性格弱点,用阳性强化法塑造乐观、豁达等良好的性格特征。

(六)如班级的集体环境难以调控,师生之间、友伴之间的关系不好扭转,要考虑调班或转学等改善环境的措施。但这类措施是被动的,应急性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真正帮助孩子走出自伤行为的误区,关键还是认识调整和性格的矫正和重塑。

离异子女的自卑、自抑与自闭概述随着近年来离婚率的上升,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表明,双亲离异的家庭是向社会输送精神上和道德上畸形人的重要来源之一。

由于父母的离异,更给这些孩子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

离异子女常见的心理特征

(1)具有强烈的自卑,被遗弃,怨恨等消极情感。父母离异越早,可能对孩子的影响越大。

(2)缺乏生活和学习信心,大多数离异家庭的子女均有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

(3)不喜欢与人交往,具有较严重的性格缺陷。这对孩子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将带来巨大影响。

病案与诊治

患者情况:刘某,男,十二岁。初中一年级学生。两岁时父母离婚,被判给了母亲。母亲是个性格孤僻、内向的人,离婚后一直情绪低落,对什么都逆来顺受。和同院小朋友玩时,有些小伙伴总是嘲笑刘某没有爸爸,不和他玩。久而久之,他变得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往,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刘某从不发表意见,抑郁寡欢,尤其是遇到老师布置写关于爸爸的作文时,他更是痛苦万分,一连几周都不说一句话。母亲对此很恐慌,来向我们咨询,问应该怎么办才能使刘某恢复正常。

分析诊断:不论何种原因的夫妻离异,对于离异者来讲终归是件不幸的事,其消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特征,常可自然流露和表现出来。这对孩子,特别是模仿能力比较强,年幼的孩子,一旦生活在因父母离异而造成的抑郁的气氛中,难以避免地会被父(母)亲的情绪和行为变化所影响。这样,即使孩子自己没有认识到父母离异后的直接后果,也会由于父(母)亲的感染而情绪消沉,并引起一系列连锁心理反应,导致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

还有,离异家庭的孩子,特别是在单亲家庭中生活时间较长的孩子,在同伴关系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与孩子本身的自卑心理及同伴可能的歧视有关。

施治方案:因父母离异而给孩子带来负面的情绪影响,是难以避免的,但为了帮助离异者早日走出悲哀的心境,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加强自身和孩子的心理护理,这就要求:

(1)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父(母)亲,一定要善于克制自己,为孩子的身心健康着想。不能在孩子面前过多地流露自己因离异所带来的消极情绪,更不能将行为变化在孩子面前暴露无遗。应该明白,这样做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泄自己心中的苦闷,但代价却是十分昂贵的。

(2)教师和家长要鼓励这些孩子大胆地去交朋友,参加各类社交活动。大胆地与同伴、好友交心。同时要给这类孩子与同伴的交往提供条件和方便。孩子只有通过与同伴的交往,才能消除心中的不快,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发展个性。

(3)教师要教育其他孩子不能对他们有歧视态度。要尽量减少其他孩子在离异子女面前议论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以免他们触景生情,引起感伤。

咨询与治疗:听从心理医生的建议,刘的母亲努力给孩子创造了祥和,安宁的家庭环境,还决定如果可能,再给他找一个爸爸并迅速和老师取得联系,要求取得她的配合。一段时间后,刘的精神面貌有了极大改善。生日那天,班上还为他开了一个生日晚会,全班同学都向他祝福,刘和他母亲感动得掉下了眼泪。后来刘的母亲在来信中说,他生平第一次感到如此的快乐和幸福。

如今,刘已恢复了少年应有的活泼、开朗,还在课余时间积极帮助学校退休老人搬运煤球,遇到同学们谈论父亲时,也能泰然处之而不再回避了。

一般来说,离异子女由于家庭破裂给他们的心灵蒙上阴影,致使他们丧失生活与学习信心,变得自卑、自抑、自闭,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这既有可取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因此,教师和父母应利用可取之处,采用正面引导的方法,让他们接受外界良好的刺激作用。此外,在正面引导、教育的同时,还应辅之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因为这样既能使这些孩子忘记自己的不幸,增进同伴友谊,还可避免这些孩子由于空闲而接触各种不良的或丑恶的社会现象。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6: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弗洛伊德6: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此卷包括三篇论文。《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发表于1905年,该文深入探讨了诙谐的技巧、目的、动机、心理起因及其与梦、潜意识的关系。《精神分析中潜意识的注释》发表于1912年,该文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潜意识的含义及其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和意义。《论潜意识》发表于1915年,是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一篇重要论文,也是他论述心理学基本理论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之一。
  • 心理学的新解说

    心理学的新解说

    人类已经摆脱了早年的弱小、蒙昧与幼稚,变得越加成熟、理性和智慧,也已经跨越了生命旅途中曾经的泥泞坎坷和艰难曲折,走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全新的历史时期——人类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在自然面前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掌控力,这使得每一位能够有幸成为人类的一分子的人,无不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而所有这一切,无不依赖于人类长期进化所形成的特殊的大脑及其卓越的智慧,依赖于人类坚韧不拔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依赖于人类那颗虽然有着种种劣性但仍然顽强地放射着互助、利他、仁慈与爱的光芒的心灵!
  • 心理知识全知道

    心理知识全知道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心理学的帮助。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与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学常识、法则以及正确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认识自我的方法。全书分为:入门篇、认知篇、自我篇、情感篇、身体篇、人际关系篇、社会群体篇、快乐篇、男人篇、女人篇、恋爱篇、婚姻篇、梦境篇、调适篇、障碍篇、治疗篇。内容丰富、方法实用,能带给大家朴实无华而心有灵犀的阅读感受,并带给每个人幸福美满、和谐圆通的人生。
  • 每天一堂哈佛心理课

    每天一堂哈佛心理课

    哈佛之所以能培育出如此之多的天之骄子,一方面在于哈佛人致力于学业上的精细研究,另一方面则在于哈佛人对心理健康发展的极大关注。本书汇集了哈佛大学心理学多年研究成果,与身边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是一本探寻各种常见现象背后的心理学秘密的妙趣横生的心理学读物。
  • 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

    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

    李娟编著的这本《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分为自我篇、爱情篇、婚姻篇、职场篇和育儿篇,涵盖了自我调适、人际交往、教育子女等多个方面,在介绍心理学知识的同时还引用了诸多实例,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生活样本,从《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中,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体会到心理学知识如何巧妙地应用于生活中,由此更轻松地面对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宠爱自己的心。
热门推荐
  • 血蜘蛛

    血蜘蛛

    十六年前,在一个靠山环水的小山村里,曾出现过一种蜘蛛,以噬血为生,名叫血蜘蛛。村上一位有名望的老人领着其他村民,在月圆之夜用阴阳之法将所有的血蜘蛛都引到村口枯井旁的高台上,用火烧死。本以为血蜘蛛从此灭绝,却没想到十六年后,当老人死去,一家人纷纷赶回来送行,一场复仇缓缓浮出水面。十六岁的小艾从小在这小山村里长大,太奶奶去世,她再次回到这所小山村,却反复经历灵异诡异的事情,身边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的离奇死去,她似乎知道什么,又似乎什么都不知道,周遭都是惶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谁心上的花

    谁心上的花

    一切不过是造化弄人罢了,哪有谁对谁错呢!
  • 七域之劫

    七域之劫

    普通少年,在献祭时,出了意外,从此踏上了一条艰难的成仙之路。岁月遗留的隐秘,宙域间的祸乱,将在少年一路踏上巅峰,纷纷被解开。
  • 帝君养妖话

    帝君养妖话

    “神尊,兔子跑了。”某神尊和颜悦色:“去凡间。”兔子正悠闲的逛着,看着眼前突然出现的男子,一脸懵逼……小家伙,不喜欢天界?当兔子五天下不来床的时候,某兔子再也忍不了:“我要回天界!”某神尊邪魅一笑:“好,我们回去再换个姿势。”
  • 论那些年我的清奇脑回路

    论那些年我的清奇脑回路

    作者太懒,只能把自己内心的小说思路简短编成小故事,不喜勿喷!
  • 情陷三世:第一狂妃

    情陷三世:第一狂妃

    【PS:阅读本文请先收藏(215495331读者①群)】她,没有继承父亲的血统,成为卑微弱小的的人类,从小爹不亲娘不爱。美人大哥突然的出现,入学院,争霸赛上显光芒!她,五年的沉睡,再次醒来,麼麼的离去。她伤心之余,毅然踏进三界。她,千年前突然的崛起,驰骋三界,无人能敌!被人称为‘逆天煞神’,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入魔界,灭魔王;上九天,诛邪帝,且看她如何君临九天!
  • 此致那当年的风华正茂

    此致那当年的风华正茂

    与大家一起阅读,一起创作,共鉴共赏明日之后的时光
  • 有种生活比上班幸福

    有种生活比上班幸福

    5年的宅人生活,不仅没让他贫困潦倒节俭度日,反而有了让不少金领都羡煞的收入。5年的宅人生活,不仅没让他脱离社会沟通退化,反而认识了更多的宅友、淘友、驴友,当然还有他最亲爱的女友。5年的宅人生活,不仅没上他空虚焦虑纠结莫名,反而让他实现了不少上班时看起来完全不可能的梦想。对他而言,宅就是在工作,宅更是在生活。他告诉我们:有种生活其实比上班幸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应物兄(全集)

    应物兄(全集)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写作了十三年,成稿100余万字,不断删削修改至现在的六十余万字。主人公是一位饱读诗书的现代大儒,在当代商品化大潮中播云弄雨,成就了一个将文化进行商业运作的奇迹,在时尚的成功中,他内心却体味着不为人知的碎裂与矛盾。小说极尽饶舌与喧嚣,将这个时代滚滚向前泥沙俱下的宏阔场景呈现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