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033800000070

第70章 已完成

从前听过一句话,人的知识就像一个圆,圆内是已知,圆外是未知。随着你已知的增多,圆面积增大,圆半径扩大,同时接触到的未知的圆外部分也更多,越发现这世界之大,感慨自己的渺小和无知。

所以这世上最觉得自己渺小的,不是愚人,而是智者。

我不是智者,但写这篇连载时也有这个成长的感觉。刚开始写的时候,觉得自己提纲很好,故事讲得很好,写得很流畅,人物形象都塑造很好。结果写完到现在,期间我看了许多书,包括《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少有人走的路》《爱的艺术》《沉默的大多数》《月亮和六便士》《苏菲的世界》《白鹿原》等等,无论从心智上、文笔上、叙事方法上,都深深发现了自己的渺小和无知。

回过头看,刚开始写的时候,我自以为我能写出一篇很精彩的、很有艺术含量的长篇小说,结果发现,我好像写成了娱乐性的流水账、肥皂剧。

肥皂剧有个很大特点,每集都很有意思,看得挺爽,讲了点小故事,然后仔细研究,发现各集之间是有逻辑矛盾的,也不去细追究了,只顾着看下去。娱乐成分很重,艺术成分很低。我发现我写的连载就有点这样。

这篇小说的原稿是我2010年的一些日记片段的整合,里面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半真半假。有的是当年发生过的真人真事,有的是后来2011年、2012年、2013年的发生的事,还有的是朋友们跟我讲的他们身边发生的事,都被我杂合起来。但几乎都有一点原型在,被我添油加醋,不是完全胡思乱想出来的。

有的人有真实原型,比如孙志鹏、我自己;有的是原型经过加工,比如陈煦、邓健、琛琛、右右;有的是杂合,比如洪思洋,实际上是我三个男生朋友的杂合,他身上的事情,是我那三个朋友分别发生的事情,为了突出人物形象,避免流水账,我杂合起来了;还有王安阳,实际上也是三个女生朋友的杂合。洪思洋、王安阳两个人的名字,分明是我从那三个男生、三个女生的名字各取了一个字。

还有的就复杂了,比如狄安,是我把很多的人物性格糅杂在一块的,但糅杂得太多,以至于后来我自己都发现:好像有性格矛盾的地方。

长篇小说要很多人,我自己列了下,《蔷薇》里提到名字的就有四五十个,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容易乱。写着写着就晕头转向,不记得之前这个人发生过什么,乱了。所以我想回炉重造。

我要回炉重造是因为,一,部分人物性格塑造有问题,性格前后有矛盾,不够突出;二,叙述问题,故事叙述不够流畅,整理情节的逻辑有问题,部分情节要删改;三,详略不当,很多啰嗦的地方。

其实主要是,我成长了,无论心智还是写作能力,发现现在想要的,跟从前想要的不一样。

我想学《白鹿原》,有个完整的时间主线,每个主角都有自己的成长,同时每个配角都有自己的小小人生,都有一段戏码。这样才符合人生吧?感觉我里面很多人一带而过了,很敷衍。另外,还要附上一些时代背景的特征,比如《白鹿原》的陕西风格,我想写上海,把上海2010年发生的事情,2010年的上海的模样,写到书里。反应一个年代。

我必须要承认,从技巧上来讲,我写得很差劲。我是工科生,学软件的,没有专业技巧,虽然有故事,但叙述方法不够精良,很啰嗦,语言不够简洁精炼,结构也有点乱。而且我第一次写这么长的故事,从前都是写短篇的散文的,没写过小说。这些是我写得不好的理由,但不能当我裹足不前的借口。我认识到我的不足,然后需要改进。

这些日子我看了不少书,也学了不少写作手法。我觉得从故事内容上来讲,我是不需要学习的,我有我想写的故事;但我要学习写作方法,讲故事的手法,一股脑儿说下去,太乱了,要有章法和结构。我就是结构太乱。写的时候,列了个提纲,后来不停地删改,越写越多,提纲也出现前后矛盾,我又删改,改到最后自己也糊涂了。心想:要不赶紧写完了,回炉重造吧。

我渐渐发现,很多名著是把一个简单的故事写充实了,而不是写复杂了,然后在充实故事的过程中添加了许多细节。而我感觉自己有一肚子的话想说,把每个细节都塞得满满的,反而找不到个精准的主线。是的,我自己回头看,都不晓得我主要在讲什么。有些人物一开始出现,后来就没了,也没仔细交代后果;有些人物中途忽然出现,之前也没铺陈;有些人物想到他时就写两笔,想不到他时就彻底没他的话了。

最近豆瓣阅读有个中篇征文大赛,要求两万字到四万字,我试着写了个中篇投稿了,也不知能不能入围。能入围初赛就不错啦,我慢慢来嘛。中篇名叫《我们这辈人的爱情悲剧》,以我身边一群朋友出发,影射当代年轻人的恋爱问题,包括初恋、异地恋、小三、婚外情、情场浪子、豪放女、保守女、大龄剩女、恨嫁女、老处女、没钱买房被丈母娘悔婚、大叔控、独身主义者、抠门凤凰男、地域歧视、女权主义者、男权主义者、仇富男、有钱男、长得丑但内心老实、长得帅但嘴贱、……等等。

我努力把一个精确的主线故事讲充实;把人物性格塑造得很明显,看完就记得;并减少对话的出现,我现在发现,对话在小说中的用途很大,一是推动情节,二是表现人物性格,但假如通篇大量对话,就太低级了。推动情节,尤其是浓缩情节,还是要靠叙述。这一点《百年孤独》做得很好。

但有个问题,《百年孤独》是第三人称,上帝视角,而且时间跨度大,适合大量旁白;我是第一人称,前后就半年。第一人称的小说我觉得《甄嬛传》的叙述不错,通篇都是正在进行时,通过文字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场景描写、对话描写、神态举止描写都很精细。

可惜,我那时只懂得研究学习,还不懂得如何使用这些技巧。

但欣慰的是,我现在学到一点了。整个长篇,我前面一般都是五千字每篇,后面几乎都是七千多字每篇,我发现我越写越顺手了;前面很多对话,完全通过对话推动情节,很低级,后面开始用语言浓缩概括了,感觉自己段数高了些,可见我有成长;但最后几章节有点赶,说实话,我心态有点不好,想赶紧写完,回炉重造。我对这篇长篇用心很大,我希望写好它,所以估计会改很久很久。人物、情节都要改,有的人物要删,有的人物要加,情节也是,到时候我再拿出来,样子应该完全不一样了——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改出来。

反正不急呀,我都辞职回家全职写作了,每天就在家看书写东西。

我是打算以写作为生了。

所以我在豆瓣的连载和专栏都是收费的,都便宜的定价,连载0.2元每篇,这是刚开始出定价时最便宜的定价,按照推荐定价,我每篇七千字,可以定0.8元每篇了,但我觉得没必要。

一来,我有自知之明,晓得我现在水平不够,写得不够好,收费那么贵,没那个脸面,骗人骗己。真要赚钱,我就不会辞掉月薪一万的工作回来写东西了。我既然回来了,就没打算再找工作,我就准备这辈子以写作为生了,我喜欢写,我觉得自己挺能写的,而且我上进、我努力、我肯用功读书学习,所以我相信我能写出好东西来的,来日方长嘛。

二来,我想让我的读者养成付费的习惯,我现在写得不好,不代表以后也写不好。中国人版权意识很差,不习惯为思想付费,我希望我的读者养成这个习惯。哪怕我写的不好,也是有价值的,可以价值低廉一点。培养他们认同思想价值的习惯,将来我出书了,他们也会选择买我的正版,支持版权,支持原创,而不是看盗版书。这个我在这部长篇里也提到过了。

我要以写作为生,只有赚了钱,维持了基本生活,才能继续写作。我野心很大,想在这个社会上、世界上,留下我的文字、我的思想、我的意识,而不是什么通俗的、无聊的言情小说,一定要有点意义,可以小意义、可以大意义,但绝不能无意义,这样,就算将来我死了,我的精神意志依然留存在这个世上,影响后人。所以我不急,我慢慢学习。

好歹我这部长篇写都比上次的《水仙已乘鲤鱼去》好多了!也是在豆瓣阅读上出的作品,内容是写初恋的,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但说实话,我写得非常流水账,完全发生了什么写什么,一点不懂写作技巧,也不知道人物性格的塑造、情节的前后结构处理,整个写得就跟网上的直播贴差不多,十足的流水账,我自己都不忍心去看。但是,我会安慰自己,没关系,我一步一步慢慢来,比从前有进步就好。

至少这次的《再无蔷薇眷猛虎》我知道塑造人物形象了,把现实生活里好几个人揉搓在一块,强化一个人的性格,甚至把某些人发生的事,安插到另一个人身上,强化那人的某个性格特征,但好像“详略得当”这方面我做得还不够好,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我写东西很啰嗦。不过没关系,我慢慢来,日子这么长,我一下子改掉所有的缺点,往后的日子还干嘛呢?

我相信,把《蔷薇》回炉重造完了,肯定比现在的好多了!

但我又想,现在就回炉,我有这个本事吗,会不会浪费时间?我的道行够吗?我仔细考虑了一下,还是暂时别回炉重造了,因为明显我技术还不够,就算回炉重造了,可能得不偿失,付出的时间与得到的结果远远不成正比,要不我还是继续磨练磨练,先写点短篇、中篇磨练自己的写作水平,等自己能力达到了,再来回炉?

我经常写别的东西。我写东西的速度很快,但质量有点跟不上。如果总叫我一天到晚写同一篇东西,我也会崩溃,肯定需要调节,所以才写了那篇专栏《你思无邪我有邪》(读《诗经》)就是为了写这个长篇写累了,换个写写,调节心情。现在《蔷薇》写完了,我大概继续写点别的,可能中篇作品,可能短篇集,长篇的暂时不会了,一来我能力还不够,二来太耗心力,很累的。写写短篇、中篇,锻炼自己的故事叙述能力,说来说去都是讲故事嘛。我现在最缺的不是素材,我素材很多,而是我讲故事的能力、叙述的手法和技巧。我心里有故事,但讲故事的能力不够,那我就多多锻炼讲故事的能力呀!

现在我还年轻,写什么内容不重要,关键是锻炼写作技巧、讲故事的能力。那些大家写出的作品,不都是中年、晚年之后吗,年轻的时候写出著作的太少啦,都需要磨练。所以我不急,慢慢学习,努力学习。年轻的时候,最怕口气太大,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我也是年轻人,也有情绪激动的时候,所以我要时常这样抚慰自己,不能毛躁。

还有一点,我学会夹带私货。我看《挪威的森林》《月亮和六便士》的时候就发现,他们虽然在讲一个简单的故事,但在充实故事的过程中,有些对话或者段落,非常有哲理。我也开始学这种方式。写一个简单故事(比如那篇中篇的征文),然后在充实故事的过程中,夹带一些我对人生的思考,这样既不影响故事的叙述节奏,也达到了我表达思想的目的,而且也不必搞得跟现在这样,太累赘,太啰嗦。好吧,我又啰嗦了。

简洁、精炼的语言,减少对话,用更多的旁白来推动情节,人物性格塑造突出,冗余的情节删除,前后逻辑矛盾的地方理顺,每个故事有始有终,人物有来有回,所有模糊处理的细节具体化数字化,前后伏笔安排好,……,差不多就是我回炉重造的自我要求了,也是我对将来写作技巧提升首要要求。

祝我成功吧。

附辞职时候写的一篇《月亮和六便士》的书评,在豆瓣上可以找到。

《2014年6月20日:我的便士捡够了,想抬头看会儿月亮》

公司的技术部门分了许多小组,我们小组就三个人。我右边的同事,一个月前,他跟朋友做的网站拿到投资,后来辞职走了,全职创业。

那时,我在朋友圈发状态跟大家讨论,你觉得你存够多少钱,或者说,存够几年的日常开销,才敢辞职回家干自己想干的事?比如创业、写作、旅行。是永远不敢,还是没想过?

那时,我就考虑要不要辞职。我毕业两年,存了14万。很想辞职回家,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天涯海角,总得为自己一次。结果右边的同事先走了。

我跟我左边的同事讨论这件事。我说,趁着年轻,回去自己拼个两三年,大不了失败了,再出来找工作,至少自己试过了,尽力了,不会遗憾,不会后悔。

他觉得我想法有道理。

然后他辞职走了。我问他为什么,他嘿嘿笑着,说回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问,该不是因为我之前跟你讲的那些东西吧。他点点头,说,算吧。我再问他具体做什么,他就不说了。

他们走后,小组里所有项目都交接给我,我工作压力有点大。当然,大组长也在招人,但一时之间没招到。我跟创业的那个同事聊微信,我说,我想辞职了,太累,想回家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们聊了很久,讨论了很多细节,包括怎么跟家里人说,怎么维持生活,辞职后怎么办,最后,他说他支持我。

今天上午,我跟组长提出辞职。组长找我聊天,不希望我走,说如果是薪资问题,可以再商量。我24岁,毕业两年,税前工资一万。在上海的互联网大公司,并不算多,也不算少。但是,现在我要的不是钱。我知道,钱很重要,但这个时候,我想做别的。

我好不容易鼓足了勇气,也怕自己会软弱。所以坚定立场,要走。

但我不好直说。我就说,最近工作压力太大,我想回去休息一段时间。组长说,已经在招人,最近可以少给我一些工作,我也可以请一个礼拜假期,回去休息。

我说,我是想回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创业,想趁着年轻,干自己想干的事,不想在公司上班了,也不是想跳槽,也不是工资的问题,就是想回家干自己想干的事。

我说这话时,想到《月亮和六便士》里,思特里克兰德一直重复的话:我要画画。我要画画。我要画画。我要画画。

我要回家,做我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并没有任何别的理由。就只是,一件事,我想去做。

我拿创业举例子,因为这是业内最好的例子。我不想说回去写东西。因为说了要被人笑话。一个程序员,干什么不好,要写东西,当作家?之前我跟一个朋友说过,那朋友笑话我,说,你又不是韩寒,又不是郭敬明,写的东西没人看的。

那个朋友的话,让我想起《月亮和六便士》里,别人跟思特里克兰德说:你以为你是谁,你以为你很有才华吗,你想投机取巧被画商看中出画展成名赚钱吗。思特里克兰德摇头说:我知道自己不是个伟大的画家,我不是米开朗琪罗,不是的,但是我有自己的东西。

我很想说:我知道自己不是韩寒,不是郭敬明,不是一个出色的畅销作家,不是,但是,我有我自己的东西。

我承认,《月亮和六便士》对我影响非常大。我也总跟自己说,不要去成为别人,我有我自己的东西。哪怕不够好,但是我自己的。我要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沉默的大多数》里,王小波也打过一个不那么好听的比方:你拉了你的粑粑,我拉了我的粑粑。但不能说,你比我聪明,你的粑粑就能代替我的粑粑。

我有我自己的东西。

组长跟我聊了很久,看我决心要走,没办法,只说尽快招人,可能需要点时间,因为我们这组的东西没办法交接给其他人。我说没关系,我可以等。我会把小组的项目整理一下,写个完整的交接文档。但我肯定要离职。

其实我之前跟朋友讨论过,我在公司并不忙,时常闲着,就看书,写东西。别人闲着的时候都会刷微博、看新闻、玩手机游戏,我闲着的时候就用手机看书、改东西。我并不是功利想图什么,如果那样的话,我更应该看技术类书籍,但偏偏我看的都是《月亮和六便士》《苏菲的世界》《沉默的大多数》。我就是喜欢看书写东西。没有别的缘故。这两年来,我在知乎、豆瓣上写的每个字几乎都是在工作的闲暇时候写的。但是,我觉得不够,我想全身心投入在写作当中。在公司里偷偷摸摸的,没办法彻底投入。写短篇还好,但我想写一部长篇。肯定需要花大心思。

我知道,我更适合写短篇的回答、评论,但是,我想写长篇的,哪怕就一部,但自己全心全意写了,自己能满意,那就够了。

我知道,我计算机出身,没有专业的写作技巧,写的东西常常像流水账。但是,我想给自己一点时间,慢慢学习。没有人是一步登天的。我只要每一次写的都比上一次好就行了。我不急,我慢慢来。

我知道,我比不上那些畅销作家,大作家,但是,我有我自己的东西。

我知道,我写的东西因为涉及同性题材,甚至不能被出版。我在豆瓣阅读的连载就是这么被下架的。理由是:防止净网运动误伤,故而下架,望谅解。我谅解。虽然我里面没有任何淫秽内容。但是,我还是想写。哪怕写完了,随便发在哪个网上。可是,我就是想写,心里有这么一股强烈的欲望,想一字一字写了,一句一句改,然后展示出来。到那时,就算写的再不好,但我知道,我试过了,我尽力了,我不后悔。

我在朋友圈跟大家说,我抵挡住了加薪的诱惑,坚决表示要辞职,大不了拖几天,等招到新人交接任务。铁了心去干自己想干的事。哪怕没前途。哪怕两年后失败了再去找工作。至少我试过了,尽力了,不后悔。

很多朋友以为我要跳槽,创业,问我跳到哪里,有没有找到下家,或者劝我三思,不要这么冲动,要考虑家里情况……

三思?我几个月前就已经考虑这个问题。我跟几个好朋友商量许多次。种种细节,我都考虑到了。我存了14万,我没什么物欲,一个月算上房租才两千块花费。辞职后我会更省吃俭用一些。就算爸爸的病复发,一年一次,一次两万,我总能挺两年多。两年,写一本书足够了。

我知道这世上很多人喜欢考虑这考虑那考虑无穷无尽繁琐的东西,我也会考虑,但这个年纪,这个时候,我决定为自己一次。

我不想因为贫穷,而葬送一生的快乐。因为贫穷,我做了许多我不喜欢做的事,为了钱,辛苦奔波许多年,成年后没问家里要过一分钱,还给家里补贴。我累了。我想为自己一次。穷,就没有追求自我的资格吗。不是。我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当初看完《月亮和六便士》就萌生这个念头。但那时钱还不够。于是努力存钱。现在应该够了。

我知道,对于许多人来讲《月亮和六便士》不过是一本小说,励志,上进,激进,热血。但对我不是。我做不到思特里克兰德那样抛弃家人,与世隔绝,但至少,我可以在这个年轻的时候,给自己两年的时间。完完全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大不了,两年后再回去找工作。

因为我怕,等我到二十六七岁,三十岁,就不敢了。我左边的同事,跟我一样大,24岁。我右边的同事,比我大六岁,三十岁。但他是上海本地人,家里经济压力小一点。

我还年轻,我的血是热的,我的头脑是清醒的,我不指望有一天我写的东西许多人来看,如果能那样的话,自然更好,但对我来讲,更重要的,是实现自己的梦想,写出一样真正能让自己满意的东西来。别人不满意没关系,我自己真心满意就好。所以我要全心全意投入其中。

不要劝我。该考虑的我都考虑了。我不会听你劝。

我记下这个日子。希望来日里,我为自己的选择欣慰。不是欣慰我是否赢得了什么成绩,而是欣慰,我在年轻的时候,勇敢了这么一次。

我的便士捡够了,想抬头看会儿月亮。

同类推荐
  • 消失的杜小乱(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消失的杜小乱(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作品已隐喻的手法和荒诞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一个关于挣扎和追寻的故事。我的爱人杜小乱人间蒸发,一夜之间,所有认识她的人都不记得她了。为了找到她,我在当地“疯子”的指引下,和邢小臭、毕小脏、黄小菊三位各自身怀绝技的好友踏上了旅途。途中奇遇不断、危险重重,我们一路克服困难,几度遇险。最终,我们来到了“疯子”口中的“大沼泽”,然而最终的结果却让我哭笑不得。作者自述: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片大沼泽。
  • 狗咬狗(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狗咬狗(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季锋出狱后面对妻子摔成重伤急需大笔手术费用的现实无计可施,决定受雇杀人。姚澜只是个普通的货车司机,精神失常的妻子杀人后遭到警方与死者亲人雇佣的杀手季锋的双重追击,别无选择,只能带上的妻子踏上逃亡之路。季锋很快由猎杀者变成被猎者,而姚澜不久之后也由被猎者变成猎杀者,命运无常,冷风刺骨,大雪漫天,人贩子,黑工厂,杀人犯,各路人物在这个寒冬因为一起命案发生联系,变成凶残的疯狗,追逐,撕咬,逃亡,搏命……小说有着R级欧美犯罪大片的质感,线索复杂,高潮迭起。
  • 如此生活三十年(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如此生活三十年(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自从上次写东西被认可之后,就把我很小的梦想重新唤醒。发现我还能写点东西。2012年做过一个电台节目专栏《如此生活三十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本书,把记录日常作为一种习惯,把涂写周遭变成一纸文字。水平有限,看官轻喷。把我们的故事写成文字,供热爱或憎恨生活的人消磨时光。或许每一篇的人物都叫张小程,张小城,或者张小橙,他们或许就是你我他。
  • 电视圈2(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行业)

    电视圈2(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行业)

    换了一届领导,必定会形成一个新的圈子。为了团体利益,不同的圈子玩不同的计谋。阳谋也好,阴谋也罢,谁的计谋高,谁就笑在最后。电视圈,一个充满竞争和斗争的职场圈。 龙城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之后,围绕着频道总监的位子开始了又一轮争斗,马有路,成文原等副职各显神通,都想扩大自己的地盘,而新台长余大纯长袖轻舒,不动声色就把马有路的得力干将武文斌拢在袖中,围绕欢乐频道这块肥肉,多个圈子各显神通,阴谋阳谋环环连扣,看谁笑在最后。
  • 生死不离——以此纪念走过生死的我们(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生死不离——以此纪念走过生死的我们(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我有很多亲人、朋友、同学、老师,不幸在这场灾难中失去圆满。我和我的家人也历经艰难险阻,才得以团聚。而喜新厌旧的记忆,它正在一点点摒弃着那些曾经对于它的主人我,最最刻骨铭心的时刻。偶尔,我会为此慌乱。就好像一个人曾经打败过一个凶残的敌人,可是随着年岁的老去,敌人的容貌在他脑海里,渐渐模糊不清了。我对自己说,趁往事还没有遗忘殆尽,我要把那场灾难中自己经历和看到的恐惧、勇敢、绝望和希望,用文字记录下来。我把这些文字合成一集,取名《生死不离》,是因为有感于当年成龙先生唱遍灾区的那首同名歌曲。
热门推荐
  • 柏木屋

    柏木屋

    你相信人在去世之后会被引路到一个很大又很温馨的房间嘛?那里有啤酒、面包、还有柔软的床,这座房子会实现生前未能实现的愿望。这座房子叫做(柏木屋)
  • 荒野直播之极限生存

    荒野直播之极限生存

    【荒野文图流,轻松,日常】我叫陆羽,是一名荒野主播。我将带大家体验荒野极限逃生。雨林、荒漠、寒地、荒岛、沼泽、山脉……在这些荒芜人烟的地点如何求生、逃生,我将带你一一见证。山禽珍馐:鲜焖山竹笋,红烧赤磷鱼,生拌龙须菜,松茸炖鸡大千海味:清蒸半头鲍,炭烤椰子蟹、石板螯龙虾我吃过的,都是别人难以见到的。
  • 诸葛亮

    诸葛亮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我们每个人,远胜于一切教育。”的确,崇拜伟人、模仿英雄是每个人的天性,人们天生就是伟人的追星族。我们每个人在追星的过程中,带着崇敬与激情沿着伟人的成长轨迹,陶冶心灵,胸中便会油然升腾起一股发自心底的潜力,一股奋起追求的冲动,去寻找人生的标杆。那种潜移默化的无形力量,会激励我们向往崇高的人生境界,获得人生的成功。
  • 肥龙在天

    肥龙在天

    这是一个吃货的异界食谱。小胖得白帝勾玉穿越到了龙魂大陆,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吃,吃光整个世界。逆天的龙魂属性与白帝的帮助,让他拥有黑洞一般的胃袋。抗起云氏家族最后一丝希望,小胖准备吃光前线所有的敌人,继续云氏领地。但背后的敌人太强大,小胖必须多吃一点,变得更强大一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白色的灵魂

    白色的灵魂

    他知道灵魂可以换很多东西,可是有一样东西,一直都没有人换过,当这件宝贝被公开的时候,他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危险了。
  • 抱我一下可以吗

    抱我一下可以吗

    出生在一个很糟糕的原生家庭的小女孩,有一个弟弟和不爱她的父母,在学校也是被孤立,直到遇见了她,那个给她温暖和爱的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从梦开始止于笔

    从梦开始止于笔

    跟你去,是我从心里开始的选择,是我潜意识的做法。
  • 器械文明

    器械文明

    异世界入侵,万物变异,觉醒独特的灵,融合器械开发出独有的战斗系统,直到人类稳定空间通道来到异世界,那无法想象的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