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的发现
1.因缘因果的理法
肉体生活的基准由精神生活来决定,就叫做解脱,我们应该以这种悟为基础来判断事物。可惜,我们通常所谓判断,始终都是“我执”的判断,常常以自己这个判断为判断的基础。释尊终其一生都在说明这是一种错误。
我们全都以我这个判断为基础,然后推论其他事物,此称为无明、迷惑。难怪我们在生活方面矛盾丛生、碍手碍脚、受尽束缚。我们的判断常常起自错误的认识,后是发生错误的判断,释尊再三强调判断的基础,并说如此判断不佳,必须舍弃肉体性判断,培养精神性判断。所谓精神判断者,一定得以脱离肉体的精神基础而下的判断,佛自出世以来首先教诲众生这种判断方法,继而教导自然判断,因有自然的规律或因缘果的理法,才能形成判断基础。这些全属精神判断或抽象的判断方式。
佛告诉我们脱离肉体的判断才是正确,经典上再三教导有关这种判断的理想方法,面对现实上各种问题,说明逐一判断的情形。
然而,佛的判断始终属于解脱、证悟或觉悟的判断,佛出生首次把这种判断方法授予众生。佛诞生的意义,在于教导我们如何解脱与觉悟,教导的重点是关于形成这种判断基础的东西。
换句话说,我们始终相对地观察事物,而佛却始终绝对地判断事物,我们的判断一直以人为判断为中心,而下感情式判断,反之,佛的判断一直以绝对事物为基础。总之,我们以现实为中心,相对地给予我他彼此的差别,而予判断事物,佛始终以绝对事物做判断的基础。
2.与印度传说息息相关
印度有五千年历史文化。五千年的中间,恰值二千五百年前左右,佛才诞生人间。但是,在佛出生前的二千五百年间,印度人早有人为的思考方式,对事物的思考相当深刻,这是不可忽视的事实。
一般来说,印度人喜爱思索,话虽如此,他们的思索基础均以现实为主而加以解释罢了。佛却在现实方面进一步超越思索性的想法,而以一种理想的法为基础或下判断。后来,宗教界常常提到破邪显正,致使新宗教诞生时,势必会反驳以前的宗教。今天,大部份新兴宗教也采用如此做法。
可是,佛却不用这种态度,他一方面容纳具有二千五百年传统的古老文明,另方面则以它为基础成立自己的论点。
法是什么?
法是整个思考的重心,如问什么是法?那就是达摩。一听到达摩,诸位会联想到图画上的达摩,其实,他是将法予以人移化的形貌,而绝非历史性的实际人貌。
从五世纪到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途径,大体靠陆路,从印度河或甘地河一直北上,再由阿富汗或土耳其斯坦,经过广西省进入中国内地。如到长安或洛阳等都城,则非经由陆路不可。
不过,从五世纪到七世纪,海路似乎刚开通不久,达摩就从印度来中国了,于是引起达摩西来的问题。中国到了唐朝才开始传入佛法。达摩即是佛法,它无异把释尊的教理抽象表现出来。
现实的转变与法
佛发现法的存在,在此以前,没有人发现法。因为大家把现实当做思考重点,故不曾明确了解营运现实的一项原则。佛出世以前,大家始终以现实观点来转换。现实是靠原来姿态转换的。
释尊成佛以后,才发现现实转变中有一种理法存在。我们活在世上是逐渐在转变吗?在转变方面,是循其必然的理论,抑或偶然呢?其间有一条必然的途径吗?这条途径的发现,就叫做佛法。
生老病死是会转变的,或称为生住异灭,四相迁流之法,它很自然地会如此转变。它所以会如此变化,一定含有一套理由存在。
佛告诉我们,无风不起浪,如无理由,则不会发生任何事。由此可见,人类是有规律的。人间存在一种非人力所能控制的力量。佛首先发现这个事实。以前,大家都想世上万物均呈偶然的变化,而佛却打破这个观点,他确认绝对有某种线索可寻,才会引起这变化。
其间,最显著的是,因缘因果的理法,它也是被佛最先发现的道理。因缘的种类很多,因果也不例外。佛曾说六因四缘五果的现象。其理论是绝对的,它是法的根据,人类根本不能动摇它。
二、弘法的方法
1.佛讲华严经
希望诸位注意一点,佛自35岁大彻大悟,直到他活到80岁,都不停地到处弘法利生。这叫做四十五年的转法轮,总之,意指佛弘法四十五年,到80岁的2月15日才入涅槃。希望诸位要明白佛在此期间内到底说了些什么?
当然,佛在说法。法到底又是什么东西呢?佛说是自受用法乐。佛大彻大悟后,就反省悟的内容,结果喜悦无比,这就是自受法乐。自己曾到前正觉山里修行6年,其间受尽各种肉体上的苦楚,他深深觉得这种肉体折磨并不实在,所以一定要把握更高境界的精神。他在反省之后,就决定下山来,洗个澡把身体洗干净,就走到河边菩堤树下端坐降魔,细想自己35年来的事情,经过一番沉思默考,终于在菩堤树下完成整套思想体系。
佛在35岁10月半晨晓,目睹繁星闪耀,45天的瞑想,历经降魔波旬的修行,最后到12月8日晨晓,仰望明星点点,才恍然大彻大悟,这种喜悦叫做自受用法乐。
自己果然如获珍宝,他先在心里反复说法,这显然不是对别人弘法,他心里不停地寻思,这正是自己真正的想法,也是符合真理和法的原则,那就是华严经。
经典上说,凡乍听到法的人,起先都莫名其妙,如同聋哑一样,当然,他们什么也不懂,因为“自受用法乐”乃是自然承受法乐,只向自己的精神生活弘法。法是绝对的东西,而自然的理法也符合真理,佛自己获得真理,才有佛法的出现。
2.对机说法
佛所弘的法就是佛经,它叫做司脱拉。司脱拉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前后一贯的意思。佛经不会前后不同,那是45年来始终一贯的真理,所以才叫做司脱拉。它从头到尾都是一贯的,也就是在一套理论下讲经说法。
那么,佛对谁弘法呢?当然对众生说法。诸位也许有读过佛经的,佛经有很多种类,例如阿含经、宝积经、般若经,真是类别繁多,反之,众生的类别也很复杂,有人能够举一反三,一点就通,有人如痴如醉。那么,佛怎样对众生说法呢?那就是看对象而定,也叫做对机说法。
料想诸位都曾看过佛经,佛经开头都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者,有时从佛那里听到这些话,而一块儿听佛法的有阿难、舍利弗以下众菩萨等,都是听佛讲经的对象。总之,佛常因才弘法。
有人看了佛经,总觉得甲经与乙经的内容有矛盾,也有人以为甲乙两经在理论上甚多矛盾,这是当然的事。因为佛看对象说法,而对象是类别繁杂,有些佛经针对知识丰富的高级份子,而有些佛经讲给男女老少听的。有些佛经提供给水准甚低的人们,而有些则供给富裕的人们,有些专门给青年诸君,还有些佛经专为临死的众生说的,由此可见,佛经的类别何其繁多。目前,临终的人遇到理论性的经,根本听不进去,当然不能成为他们心灵的食粮。所以,某些佛经适合某些人,如果碰到理论卓越的年轻人,则提供富于理论性佛经。
譬如般若心经或大般若经,属于比较难懂的佛经,颇富有理论与哲学意味。反之阿弥陀经的性质就不相同了。
经上说十万亿土的远方,有极乐世界。如果前往那个世界,自然会遇到各种极乐情况。鸟语花香,到处流露美妙的音乐。若想去那里,只要专心念佛,必能降生该处。口里念佛会很快乐,很明显地,这是对形将死去的人讲的经。但是,有些佛经却非如此,有时对非常富有哲学理论的人,或对年轻人讲的。总之,诸位只要明白佛经的种类很多就行了。
那么,我们要怎样进一步去判断呢?因为佛经有一万多卷。静心读经时,总得知道佛在何时下何种判断,经上反复说佛在何时会下某种判断。阅读阿弥陀经时,则发现阿弥陀佛下如此判断——现实很难解救,众生烦恼难以切断。这是无量寿经等的想法。
维摩经则始终一贯地叙述我们日常生活的判断方式。判断对我们十分重要,例如,有人做良心的判断,有人做理性的判断,有人依情理判断,有人做智性的价值判断,有人做悟性判断,反正判断的种类很多。但是,要做怎样的判断最正确呢?经上内容是以各种方式表示判断的方法。那么,要怎样得到这种判断呢?得到判断的结果又会怎么样呢?由此可见,判断里也会产生各种现实问题,总之,它在说明判断的方法。
3.大法藏
那么,在诸多经典中以何者为中心呢?那就是达摩。达摩是绝对的东西,它系自然的理法,自然的真理。汉译成“大法藏”。
大法藏是对佛法的诸般叙述,也是我们的根本。佛以大法藏为基础,向众生谆谆弘法,希望诸位务必要明白这一点。释尊发现自然的理法与真理,释尊弘法一直连贯着根本精神,所以称为司脱拉。
4.戒律
佛对众生讲述戒律,而戒律在人类实际生活中扮演指导性作用。佛对众生生活的指导,苦口婆心,非常亲切。佛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等问题,指导得十分详细。他的250条及50条的生活规则,都是以日常生活为基础。佛很尊重风俗习惯,佛熟知以往经验,然后依此判断那些会招致良好的结局?那些会引起不良的后果?佛以此来指导大家的日常生活。
譬如出外遇到病人,佛也会指引对方应该如何用药?新兴宗教通常都会否定医生或药品的价值,但是,佛却尽量避免如此作风。佛会根据过去的经验,吩咐病人必须去看医生或用药品,同时告诉病人,如果不肯去看医生或服药,无疑是拿生命开玩笑,这种作风不好。
由此可知,佛以过去的经验为实例,谆谆地教导众生有关衣食住的问题,语气亲切、分析详尽,而且一直以人事为基础,又不曾曲解佛法。佛采取的态度是,把绝对的法做基本,以此决定众生的尺度。虽说不能像快刀斩乱麻那样明确清晰,然而,佛却首先发现法即真理,或自然理法,同时把它放在众生身上开展出来。
5.有计划地讲经
有人以为若干佛经的人情味太重,其实不然,佛完全依据法,而努力纠正人类的感情。因为人类的感情是善魔心,即起自迷惑。我们全都从身见的恶性出发,也就是从自己的身体来衡量一切,结果出现独善论。
这种情形该怎样用法来调整呢?这就是佛经的内涵。所以,佛一辈子的工作,就是怎样教诲众生。他弘法45年,目的完全在此。法华经可以叫做诱引仪轨之法,因为它指引大家怎样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六年级,然后引导到中学,经过三年教育,再进入高中。按步就班,慢慢诱导,最后才到达彼岸。其间逐渐调和与成熟,佛用这种方法诱导众生。
天台大师著五经章一书,其中提到佛当年弘法是有计划的,先讲华严,再讲阿含,其次讲法藏、般若,最后才讲法华经。虽然,这是天台大师的看法,但也不难看出佛弘法是一项计划。首先教诲无聊众生,让他们的机根慢慢成熟,谆谆诱导他们,以达到最后目的,这种观点是佛终身弘法的计划。
这可不是历史性问题,而是整个布道的一种计划,诚如前述,佛弘法的方法依对象来决定。
初讲华严经时,并没有对象,仅在自己心里讲自受用法乐。首先往鹿野苑向跟随自己的五位比丘弘法。然后,又到王舍城开始各种弘法。由此可见,佛弘法仍然根据一套计划,先逐一确立目标,注视对方的态度,把最后目标放在自受用法乐里,再依各人的程度予以教诲或说法。
三、一切归空
1.叙述因缘
佛首先发现法的绝对性,其中跟人们最接近的叫做因缘因果的理法。佛常说一切诸法因缘生,就是说任何事物若无因缘存在,则不可能发生。反之,有了因缘,才会发生,它解释为因果律,一切诸法可以说一切皆空。总之,要决定因缘生的法之实性或本性时,其本性即是一切皆空。
但对我们而言,在现实中是因缘生,对人们弘法时,就说一切因缘生。如从实性来说,则全都是空的。法是绝对的东西,而本性皆空,先把这种观念放在脑海里,才能明白一切诸法因缘生符合人类的情形。
2.三性三无性
表面看来,好像二元论,但其本性或实性属于皆空,若说得现实些,一切诸法为因缘生。佛根据这个建立很深奥的理论,解说三性三无性。我们站在现实上眺望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世界呢?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世界呢?佛常常用三性来解说。
我们朝夕生活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呢?那是一切诸法因缘生的世界。我们所作所为以及所目睹的事物,全都由于因缘而起,那叫做依他起性。一切诸法因缘生,依他起性的他,即由于因缘而起的本性。
因果与因缘皆是佛教的术语,若以数学观点来看,则是完全不同的意思。因果里没有缘,一般人认为做好事,必得好结果,否则,天地间还有什么神佛存在呢。
在法相教学里,可没有如此想法。惟有在缘恰好重叠时,才会产生果,此称为法相教学,或惟识教学的中心。缘有十二缘起论,佛分为十二项目来解说“缘”的涵义,总之,缘是很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