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61700000014

第14章 佛看人生(5)

这个极乐世界里的人民已经断除了一切烦恼,人人都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己任。一切物质财富都是社会公有,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这里的黄金七宝状如我们这个世界里的泥土一样举目皆是。人们所需要的东西“随意所欲,应念即至。”彻底铲除了巧取、豪夺、垄断等罪恶现象。人们都是与人为善、待人友好、互相帮助、相敬相亲。“其土庄严之事,悉皆平等,无有无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无种族相,因此没有种族的歧视和压迫;无国土的强弱相,因此没有战争,没有侵略,没有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的不平等现象。无男女相,这里的人都是莲花化生,没有男女性别,因而没有男女之间的互相占有,也没有家庭的纷争。总之,“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这样一个佛教的理想王国,和古希腊哲人柏拉图的“理想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的“乌托邦”,我国古代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以及康有为想像中的“大同世界”,实在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在人类的人生理想追求中总有一些共同的地方。虽然,佛教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超脱世俗,消极厌世的悲观主义宗教,但它最终仍然不能违背人性中的共同点,还得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之火,照亮人们的人生道路,希望给人生以慰藉,希望也给人生以力量。

在大乘佛教宣扬的净土思想中,也有一派认为,真正的净土是解脱者自己内心所证得境界,非凡人所能经验,也是非一般语言文字所能描述的。他们把自己这种超经验、超语言的内证境界称为“无相净土”,把上面所说的佛国净土称为“有相净土”。不过,这样的理想国,这样的净土,并不是我们这里所要说的。

四、人生幸福的追求

怎样才是幸福?怎样才能得到幸福?我想这个答案也不尽一致。有人会去拼命赚钱,以钱多为幸福;有人会努力读书,积极表现自己,争取当官,以当官为幸福;有人会通过各种渠道,去寻觅一个理想的对象,以拥有美满婚姻为幸福;有人会注意营养,加强锻炼,以健康长寿为幸福;有人兢兢业业,费尽心思地创业,以拥有事业为幸福。拥有这些是否就能得到幸福了?现在世界上有些富翁,他们有跨国公司,拥有千万、亿万的资产,可他们活得并不幸福。比如报刊曾刊登了一个希腊的女船王,她有三十六亿美元的财产,可她活得很痛苦,结果自杀而亡;又如古时帝王的地位财富都达到了极限,在别人看来他们太令人羡慕了,可他们还是觉得有不如意的地方。

因为世人所追求的这些幸福,佛教看来都是有漏的。漏是烦恼义,即世间的幸福快乐里面总是蕴含着烦恼,正像一个身居高位的人,总在担心有朝一日会失去权位,担心别人对他的算计,为了能够保住自己,有时对上级就要曲意承欢,违背本心去干一些事。而拥有地位的时候,终日都要为事业操劳,不能自己,没有言行的自由,也没有支配时间的自由。所以,有了地位究竟幸福在哪里,实在说不清楚。那么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快乐呢?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正确的认识

佛教讲众生生死流转的根源是无明,又以正见为修道解脱痛苦之本。正见就是正确认识。佛教认为众生想解脱生死,获得幸福,首先对宇宙人生势必要有正确的认识,树立一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正确的观念去指导自己的行为,才能得到美满幸福的结果。那么,怎样才是正确认识呢?

相信因果:因果二字大家都很熟悉,但对因果道理正确理解并且能够相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常说到因果,人们总会想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可是因果远非如此简单易解,它乃是宇宙人生延续的规律,要想对宇宙人生有个正确认识,首先就要了解因果,相信因果。

认识因果首先要相信有善有恶,并且明确什么是善的行为,什么是恶的行为。其次相信有业有报,即善的行为曰善业,恶的行为曰恶业,善恶业迟早都要招感苦乐的结果。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再次相信有前生与后世,生命是连锁的,人的一生仅仅是生命形式中的一种,有无穷的过去,有无尽的未来,因为生命是延续的,才能完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还要相信有圣有凡,也就是生命层次有高低之分,作为一种生命他可以因为修养而得到升华,成贤成圣,也能因为造恶业烦恼增加而堕落。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人行善或行恶才有自身的价值,倘若生命不能转化,人死如灯灭,我真不知流芳千古与遗臭万年,对自身而言究竟有什么不同。

因果揭示了生命延续的规则,一个不相信因果的人,往往只贪图眼前的利益,胡作非为,导致可悲的结果,相反,相信因果的人,就能决定自己的命运。比如你希望未来生命拥有财富,现在就应该广修布施。佛经上说:施比受更有福,因为享福是一种浪费,福报享完就没有了,而布施是培植福田,布施之后将来能招感财富之果报。假如希望得到长寿,就要不杀生,时常放生;希望得到庄严的相貌,就要培养慈悲忍辱之心;希望人缘好,就要消除嫉妒心,看别人得到荣誉心生欢喜,别人有困难时能主动去同情他,以友好的态度去对待一切人;希望出生高尚,就要恭敬父母师长,恭敬长辈,恭敬有道德的人,谦虚待人,不轻视或嘲笑出生卑贱的人。

相信无常;对“常”的执着给生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要想解脱痛苦,就得正见万事万物的无常特性。佛经上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是说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变化的。比如心念无常,我们现代人的心念是无始以来心识的延续,也是生命经验的积累,它由喜怒哀乐等不同心理因素组成。我们任何一种心态的出现,除了依据内在的心理因素,还要受到外在客观条件的影响,尤其凡人是心随境转,外境不同,心态也往往随着变化。如大海,时而一片平静,时而波涛汹涌;如虚空,时而万里无云,时而阴云密布。人的心念也是如此,变化无常。

身体是无常的。我们自从拥有这个身体的那天开始,时时刻刻都受到无常规律地支配,因为无常我们才能从最初父母所给的那一点点物质元素中,转变成现有的这个庞大色身;因为无常,我们这个健壮的色身,又要迈向衰老,最终投入死亡的怀抱;无常又使得色身时时受到疾病的威胁,随时都有可能产生病变,乃至死亡。在《四十二章经》中佛陀告诫弟子们,生命在呼吸间,就是这个道理。

人类社会是无常的。《三国演义》开头就有这样两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无常。打开中国古代历史,它就是沿着这样一种无常规律发展的。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末三国兴起,晋朝统一;晋灭之后,南北分争,隋唐统一。这些朝代少则几十年,多则几百年,但都经历兴起延续死亡的阶段。无常使社会进步,因人类社会是无常的,所以才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希望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无常也使社会从繁荣富强走向衰败,所谓衰极而盛,盛极而衰也。

财富是无常的。许多人想尽办法积聚财富,甚至采用不正当的手段,积天下财富为己有。他们不但希望自己从占有的这些财富中享受幸福快乐的晚年,还希望把它传之后代,子子孙孙都能享受不尽。殊不知财富也是无常的,佛经上说:财富是五家所有,五家是:大水可以冲走你的财富,大火可以烧毁你的财富,社会黑势力可抢去你的财富,官府有时也可以某种名义,没收你的财富。如果这些都没有能把你的财富给处理掉,那么富贵之家往往会出不肖子孙。因为富贵子弟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不懂得财物来源之艰难,就会骄奢无度,任意挥霍,财物肯定要在他们手中消灭干净,所谓“富不过三代”,所以纵观历史上,很难有一个家族能够保持几百年的富贵。

世界也是无常的。人类几千年来一直苦心地在建设着世界,人类的各种文化都在试图丰富世界上的生活,这才使得人们从原始社会的愚昧落后到达今天的高度文明。无常使世界进步发达,无常也告诉我们人类文明最终是要毁灭。因为世界本身就有成住坏空,当这个世界要毁灭的时候,人类的文明还会存在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相信缘起性空:缘起是佛教的核心思想,它几乎贯穿着整个佛教教义。比如我们前面说的因果,佛教的因果不同于宿命论者所说的因果,它是建立在因缘上,因缘决定因果。无常也一样,世间一切事物为什么无常呢?因为缘起。缘起又是宇宙生长的规律,经论上说到:“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说世间上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都是缘起,不是神造的,也不是偶然有的,离开了因缘找不到任何一法。

缘起具体的内容主要包括四缘,佛经中讲四缘生诸法:

1、因缘:是事物生起中最亲的条件。比如我们在田地中播下一颗种子,这种子就是因缘。

2、增上缘:是助成某种事物成长的外在条件,一颗种子的成长,需要有土地、水分、人工、阳光等条件,这些条件就是增上缘。

3、所缘缘:所缘是所缘的外境,外境是心法生起的缘。比如眼识生起要有色境,耳识生起要有声境。色声之境就是所缘缘,它是心识生起的重要条件。

4、等无间缘:我们心念的现前,如流水般相似相续。一念接一念,在一个心识活动的过程中,它不可能在一刹那之间同时出现两个不同的念头,必须要待前念生过去了后念始能生起,那么这个前念就是后念生起的等无间缘。这也是心识生起的一种缘。

世间上一切事物无不是缘起的,比如眼前的桌子是由铁钉、木头、油漆、木工等因缘和合,才能成一张桌子。又如我们人是五蕴和合,五蕴中的色蕴指物质,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受想行识指各种心理活动,识蕴是精神主体意识。由这此条件聚在一起,才成为一个人。又人的任何一种精神活动都要众多因缘,如五识中的眼识要有九缘生,即光线、空间、色境、注意、种子、俱有依(根身)、分别依(意识)、染净依(未那识)、根本依(阿赖耶识),这九缘具备了眼识才能生起。小到一张桌子,一种心识的生起,大到整个宇宙,无不是缘起的。

佛教让我们用缘起去观察一切,透过缘起的现象,洞达事物的性空。一切现象无不缘起,同时也无不是性空。三论宗的根本论典《中论》中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因缘所生法为什么说是空呢?因缘所生法没有自性,自性是一种不由因缘而固定不变的自体。比如前面所说的桌子,是由木工、木头、铁钉等条件组成,离开了这些条件,请问桌子是什么?又构成桌子的条件如木头,它也是地水火风各元素的组合,离开了这些元素,木头又是什么?再说人是五蕴的假合,假如离开五蕴,人是什么?由此可见缘起法,都没有固定不变的实质,缘起法都是性空的,但是性空并不否定现象。认识一切事物性空,也要认识到事物的假相宛然,这就是中道的认识,也就是正确的认识。

在佛教的般若经典中,处处都让我们要用这种中观的思想去观察一切,如《般若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告诉了我们缘起性空不是凡人的错误认识,它是菩萨用无限智慧透视的结果。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说缘起的有与自性空不是两个东西。有很多人对佛教的空往往认识不足,或以为空在色外,或以为色灭才空,因而对空产生了许多误解,这是错误的。佛教讲的空是缘起有的,当下就是性空,不可以离开缘起又另外去找性空。度一切苦厄,是说作为生命只有认识到这种道理,才能度脱人世间的种种苦恼。

2.不住于相

众生因为住于虚妄不实的颠倒相上而起烦恼造业,导致了生命的种种痛苦,要想解脱痛苦,必须不住于相。如何才能做到不住于相呢?首先要用智慧去透视世间的一切事物,认识到它的因果性、无常性、缘起性、空性、了不可得性。只有看破世间万事万物的实质,你才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才不会住着于假相,这样就可以避免贪嗔痴烦恼的生起,避免生命中由住着而带来的痛苦。

在佛教的般若经典中,《金刚经》就是宣说不住相修行。经中须菩提向佛陀提出: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金刚经》全部经文都是回答这两个问题,云何应住是问修学佛法者心如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是问通过什么方法降伏其心。

佛陀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无住生心。无住是不住于相,比如在修布施时,经上说:“菩萨应无所而行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又说:“如果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如果菩萨心不住于相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不住相的布施,就是在修布施时要观三轮体空,不住于能施的我相、受施的他相、所施的物相。倘若在布施时心有所住,则布施有限,功德也有限。布施时心无所住,则布施无限,则功德也像虚空一样不可思量。

同类推荐
  •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做人需要佛的慈悲心肠,与人相处需要佛的博大胸襟,做事需要佛的无上智慧。以佛的思想和理念来出世入世,我们就能使人生圆满。我们并非一定要成佛得道,但我们有必要领悟佛的大智慧,体味佛带给我们的澄清心境,以一颗佛心待人接物。如此,我们则能获得心灵上的真正解脱,享受人生的美好与欢愉。本书以佛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精华,对人生进行了反省与解析。通过一个个教人向善的、安抚心灵的、启迪智慧的故事,阐述了诸多为人处事的人生哲理,全方位展现了佛学的博大与精深。仔细阅读本书,你能在佛的感召下平和自己的心态,提高自己的修为,增长自己的智慧。
  • 大愿说药师法门(下册)

    大愿说药师法门(下册)

    大愿说药师法门(上册)分为药师法门的特质;身光破暗愿(开晓事业愿);魔外归正愿(回邪归正愿);解脱忧苦愿(从缚得脱愿);药师法门是当代最契理契机之法门;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等内容。
  • 和尚:出家人的日常生活

    和尚:出家人的日常生活

    出家人作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的阶层,对我们常人而言一直有其神秘的一面,但该书却以风趣的文笔和详实的图文,向我们描绘了出家人寺院生活的世俗性。他们朴素、简约和体现着人性本真的生存观念,无疑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 佛是一棵树:用佛法智慧经营成功人生

    佛是一棵树:用佛法智慧经营成功人生

    藏传佛教宁玛新伏藏传承者,敦珠法王新宝藏持有者,国际西藏学会发起人,《西藏仁波切》著者。——杨瑞智巴活佛。由西藏活佛亲自作序,第一本真正的佛商养成手册。东方人管理企业,要运用适合东方人的管理方法;现代人感悟佛法,要应用适宜现代人的佛门法则。一个有智慧的人,会无往不利;一个有智慧的团队,将战无不胜。这是一个属于佛商们的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 星云日记44:放光

    星云日记44:放光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四十四册。收录星云大师1996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心地功夫”、“第二个春天”、“观念就是财富”、“放光”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热门推荐
  • The Scouts of the Valley

    The Scouts of the Vall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捉妖恋爱法则

    捉妖恋爱法则

    (有虐有甜,非纯言情,热血燃+恋爱更配噢)如果有一天,废柴的你被几只猫胁迫着拯救世界?初出江湖,就被大魔头杀死了,她迫不得已只能用师姐的身体重生。不知底细的病态大魔头最后的青鸟公主雌雄莫辨的狐妖阁主莫名其妙的穿越男看似老实腼腆的兽耳女仆?看钟六六在成长路上如何逆袭,又会作何取舍ヽ(*?з`*)?
  • 宅女攻略

    宅女攻略

    邂逅,十八岁时,他爱上她。那时,她十三岁。一夜,二十三岁时,他却不知道她是他爱的她。相逢,再遇时,她不认识他,他记得她,她的面容,早已深深的刻在他的脑海里。“嘿,大叔你好,我是妈咪的孩子,请问你找谁?”男孩露出优雅的笑容,朝着门前的男人自我介绍道。“我是你爹。”看着面前跟自己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缩小版自己,男人咬牙切齿道。然后,抬头冲着躲在门后的人说道“好啊赵斯斯,你竟然瞒着我连孩子都生了,还敢说不认识我?”
  • 总之,这很变身

    总之,这很变身

    三观正常相信奋斗,一颗红心两颗肾的好男人周勤,穿过迷雾之后发现这个世界变了。这个世界的美女总有可能是变身的,这可难办了,以后咋娶媳妇啊?!周勤没啥优点,只有一个累不死的好耐力!对付美女果然还是耐力最重要了!@@@@@@@@@本文别名《我的变身老婆》。《当变身变成为日常之后》,《美女都是变身的》……本文绝对重口味,作者一直很变态。本文中的各种人物能力,有原创的,也有凭借着拿来主义从各个次元拿来的。总觉得二次元和变身更配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魂尊

    异魂尊

    一个身世扑朔迷离的少年杜云,为各种生存意义不断壮大己身,异魂的出现是吞噬还是促进,在这充满玄气,魔法,魂力的大世界中绽放。生命的绚烂由我来谱写,朗朗乾坤,吾名誓必震颤宇内各方。吾之一生,为复仇,为感情,为正义......其实一切都是吾心所致,随心而为,笑悯恩仇,为追求极致而存在。
  • 寂灭元素

    寂灭元素

    身怀宇宙间最纯净元素的预言之子,背负寰宇中最令人咋舌的悲剧人生。“这个世界,不需要魔法这害虫!”——鲁宾·艾可
  • 负责夏半生

    负责夏半生

    高考完的那个暑假,机缘,让他们相遇。在夏笙遇到流氓的攻击时,他出手相助了,她抬眸一视,不得了,是心动的感觉;大学校园的BBS上忽现他的照片,才知道原来她跟他是一个学校,开启了追求模式。英俊腹黑影帝vs年轻貌美摄影师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赢的策略

    赢的策略

    本书从多种角度探讨了实现人生赢局的策略,每种策略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内容包括赢得先机、赢得人脉、赢得成功、赢得竞争、赢得发展、赢得效率、赢得爱情、赢得快乐。
  • 彼岸花飞轻似梦

    彼岸花飞轻似梦

    虞洛兮心心念念了十多年的娘亲,再见之时却跟她说,自己是她不愿提及的过去。 就连那个守护了自己多年的白衣少年,最后唇畔的笑意却成了别人的专属。 虞洛兮以为,自己的心湖再不会起任何涟漪。 却不曾想有那样的一个男子,用炽烈的感情将自己慢慢融化。 当她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良配之时,一场变故,让所有的憧憬都幻灭! 当这一世落幕,好似彼岸花轻轻飞过,一切恍然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