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22900000037

第37章 经纶天下,济世救人(3)

获得2006年度“中华慈善奖”的李嘉诚,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内心的富贵才是财富。如果让我讲一句,‘富贵’两个字,它们不是连在一起的……有不少人‘富’而不‘贵’。真正的‘富贵’,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能用你的金钱,让这个社会更好、更进步、更多的人受到关注。”

很多熟悉李嘉诚的人都知道,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个金钱主义的“追求者”。因为他经历过没钱就没有尊严、没有家、无法读书的困境。1956年,28岁的李嘉诚已经跻身百万富豪。他的西装来自裁缝名家之手,手戴高级腕表,开着名车,住着豪宅,甚至拥有游艇。但搬进新家的那天晚上,他彻夜难眠。

李嘉诚不由得想起了16年前:一家人在月光下从潮州山区仓皇逃离的情景;到香港后必须搬开家具才能全家打地铺入睡的辛酸;创业后以工厂为家,唯有机器运作的声音能让他安稳入睡、机器一停他就惊醒的日子……但为什么,现在富足的生活却没能让他产生深深的幸福感?他起床驾车开到山上,望向维多利亚港思考:“我这么有钱,身体很好,为什么感觉不到快乐?我不喝酒、不赌博、不跑舞厅,我赚再多,也不过如此。”李嘉诚发现,金钱给人带来的快乐满足感在超过日常生活所需后并不能持续下去。

到了第二天晚上,他终于找到答案:“人不是有钱什么事都能做到,但很多事,没有钱一点也做不到。……将来有机会,能对社会、对其他贫穷的人有贡献,这是我来到世上可以做的。”到了1980年代,拥有雄厚财力的李嘉诚开始实践自己28岁时的心愿,成立了慈善基金会。至2007年11月底,基金会捐款已逾港币85亿元。李嘉诚有过少年失学之痛,因此重视教育投资。父亲因病去世、自己与肺结核奋战多年则使他关注医疗。李嘉诚说:“我对教育和医疗的支持,将超越生命的极限。”

1981年,广东潮汕地区第一所大学汕头大学,在李嘉诚的资助下成立。李嘉诚从加拿大、香港聘请名师担任各学院院长,令其医学院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医学院之一。汕头大学之外,香港大学、清华大学FIT未来互联网络研究中心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都有李嘉诚基金会巨资捐助的轨迹;2008年5月,李嘉诚基金会宣布推出第三轮地震灾区支持计划,全部免费替灾区内所有断肢灾民提供义肢装配服务及轮椅……在慈善和公益事业上,李嘉诚越走越辽远,也越走越纵深。

2003年春天的某个夜里,75岁的李嘉诚为了基金会的未来彻夜未眠。他年事已高,但他希望基金会能永远地运作下去。但这需要有一大笔资金做基础,才能吸纳更多滚滚而来的财富,做更多的事。他陷入沉思:“几十年的努力工作,每一分一毫都得之不易,都是清白的钱,却要把这么多的钱送给你不认识的人。这样做值不值得?”在李嘉诚的内心天平上,一端是他的骨肉至亲,他一定不要下一代经历他曾经经历过的苦难;另一端是可实现他认为很重要的善事。他陷入深深的矛盾中。

然而,像47年前的那个夜晚一样,李嘉诚再次大彻大悟:“我现在有两个儿子,如果,我不是有两个儿子,而是有三个儿子,我是不是也要给第三个儿子一份财产?”只要将基金会视为第三个儿子,财产分三分之一给基金会,就理所当然。思想上的突破令他感到快乐与欣慰。2006年,李嘉诚宣布捐出三分之一财产给基金会。

他这样告诉自己和别人,“财富到某一个数字,衣食住行都无虞,握在手里的用途就不大。如果你不能做到慷慨割舍、有爱心的话,是没有太大意义的,顶多就是遵照华人的传统观念,一代交给一代,如此而已。……如果能将建设社会的责任,与延续后代一样重要,选择捐助财产有如分配给儿女一样,那我们今日一念之悟,将为明天带来更多的新希望。”李嘉诚的许多商界朋友对他说,“第三个儿子”的比喻也打开了他们的心结,他们也开始愉快地做起了慈善事业。

当今中国,商业浪潮席卷全国,社会正面临大的转型,很多人都处于迷茫状态:更多的钱,我们应该用来追求什么?李嘉诚先生的例子恰好为人们奉献了自己独特的思考。

早年的李嘉诚是华人光明正大创造财富的榜样,晚年的他致力于社会的幸福与进步,是华人运用财富的楷模。用南先生的观点来看,他是一个把真正把“企业”做成了“事业”的人!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很多不了解南怀瑾先生的人,一定会误以为南先生是一位皓首穷经,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但事实并非如此。相反,南先生还是个很新锐,很时尚,懂得新潮韩剧的人。但南先生和年轻人不同的是,年轻女孩子喜欢看韩剧,看的是爱情和泪水,而南先生却在韩国历史中总结出深层次的文化反思。

在2007年的“太湖大讲堂”上,南先生为学生们推荐了有关韩国红顶商人历史长剧《商道》。《商道》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在一个铜器店里,伙计非常渴望赚钱,所以他就对老板说,“我很想赚钱”。老板说,“其实一个人只盯着钱看,只想赚钱,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商人,而是一个金钱的奴隶。……赚钱首先是人心。先学会做人,才可以做商人,财富才会来临。”

这个故事和南先生对企业家的希望如出一辙:“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企业的基础在文化”。当然,南先生所说的文化,并不是今天我们通俗意义上的读书,而是一种勤恳、朴实、节俭的美德;是做事先做人的一种诚敬与谦恭。在南先生看来,老一辈企业家无论有多少财富,给人的感觉永远是朴朴实实,规规矩矩。他们不炫耀、不张狂,永远保持着自我的本色。这是令企业绵延接续的最重要的“文化”。

其实,不仅是在现代企业中,在古代历史中,治理国家和天下,最重要的也都是踏实、勤恳、节俭。

大家都知道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他当宰相很多年,但生活一直十分节俭。他平常只是穿一件有几个补丁的旧袍子,补丁的颜色与袍子的颜色也极不协调,看上去十分刺眼。有人问他:“您身为宰相,衣服这么破了,为什么不换一件新的呢?”晏子笑着说:“衣服是为了挡风御寒的,何必穿得那么豪华呢。这件袍子虽然旧了一点,可穿在身上一点也不觉得冷,何必要扔掉它呢?那岂不是很可惜吗?”

晏子不但品德高尚,还特别善于治理国家,因此齐景公极为尊重他。晏子住的房屋也十分简陋,齐景公知道后,就想给他建一座新的,于是他便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晏子。晏子急忙回答说:“大王,多谢您对臣子的关心。可是我的祖辈一直在此居住,跟他们相比,我很平庸,没有理由去住豪华的房子。再说我家附近就是市场,买起东西来也比较方便。我在这里居住感到十分的惬意。”齐景公一听,顿时对这位节俭质朴的臣子肃然起敬。

没过多久,齐景公就趁晏子出使晋国的机会,派人将他的那座破旧房屋修建一新了。为了改善房子四周的环境,官吏们还强令周围的平民统统搬往别处。晏子从晋国回来,发现自己的旧房子不见了,四周的居民也不见了,他马上明白了其中的原委。于是他赶紧到宫中去拜见齐景公,并再次陈述自己的想法。紧接着,他便吩咐手下将新房拆掉,恢复原来的模样。同时,他还派人请原先的邻居搬回原来的住处,并挨家挨户地亲自去道歉。

回到家之后,晏子再三嘱咐家人:“我活着要和这些平民百姓住在一起,跟他们一起生活。死了之后,也要跟他们为伴。”晏子去世时,家人按照他的愿望,将他安葬在自家那简陋的院子里。

在这样的故事里,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晏子的节俭精神。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在物质产品日益丰富的今天,“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传统观念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消费至上、享受第一的思想观念渐渐粉墨登场。所以有人说,勤俭节约的观念已经过时了。

可如果我们翻看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研读南先生的规劝和讲解,就会发现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管理企业,最重要的就是一句话:得人心者得天下。挥金如土、珠光宝气的常常只是一个暴发户,而那些真正朴实无华,安于本分的企业家,不会在生意场上耍花枪,也不用作怪捣鬼,平时也不穿奇装异服,也不抱有投机的心理。他们就是这样简单节省,为人厚道,默默地延续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精神。

在南先生看来,也只有这样走下去的企业,才能长长久久奠定自己的基业,开创真正的事业。

历史是人生的经验

“以史为鉴”历来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从历史的治乱兴衰经验中,我们读到的是风云变幻的局势,跌宕起伏的人生,当然还有关于人生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所以,南怀瑾先生一生致力于国学研究,用举重若轻的南式语言来解读历史的智慧,给反省浮躁社会中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

在南先生看来,“历史是人生的经验”,所以一个人应该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将人生、社会和国家全部的经验融合在一起。也就是说,那些被时间验证了的历史经验,是岁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读那些久远的历史故事,就是要在其中读出可以给今天带来启示的经验,从那些英雄的背后,找到我们可以依傍的品德、经验与智慧。尤其是那些名臣良将的经验,更是今天值得借鉴的范本。

我们都知道在汉初三杰中,以张良居首。汉高祖刘邦也曾说:“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张良别号)功也。”单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些字面含义,会误以为张良对汉得天下的贡献,主要在于军事——张子房不过一个高明的军师而已。其实不然,张良所运之筹,是助刘邦取天下的,他是帝王之师,是开国之功。

苏轼在《留侯论》一文中论及:“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藉(羽)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藉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毙,此子房教之也。”

张良个人忍耐的功夫见于他和圯上老父三次相约会面的故事。第一次巧遇老父,那老人要他去拾掉到桥下的鞋子,张良原本惊愕想殴打老人,忽一动念,看在是个老人家,勉强忍耐拾起鞋子,甚至跪一腿替老人穿上。老人去而复返,高兴“孺子可教”,约张良五日后相见。后来,又以张良迟到改期相试。在几次试探之后,发现张良确为可造之材,终于授予他《太公兵法》。而这份从“忍功”得到的奇缘,令张良终身不忘掌握忍字诀,并以此教人律己。

不过,张良的忍功不是消极的,他的忍只是在等待良机出现。刘邦在和项羽相约分兵入关时,刘邦原要以全力攻取崤关,张良劝说:“秦兵尚强,不可轻。”让刘邦暂时忍住,不要硬拼。等到以重金打动秦将叛变,再乘士卒心向不定,趁懈进兵胜利夺关。张良在这一役中,先是保存实力,等到机会来临,再乘势取胜。可谓将“忍”与“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所以,成大事者,并不是一味地忍让,而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审时度势出其不意,才能够克敌制胜。

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些人生智慧当然是历史珍贵的经验;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既需要保持稳中有升的增长态势,也要敢于锐意创新,开拓新的领域,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按照南先生的观点,在研究学问的时候,应该遵循一个“经史合参”的原则,将历史上的古人、古事放在一起映衬、对比,才能看出时下的问题。比如,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在国力的恢复和增强方面,是不是有现代企业值得吸收的经验,值得借鉴的依据?再比如,唐、宋、元、明、清,有哪些经济规律是必须遵守的,金融政策有了怎样的延续和发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今天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也因此,南先生一直强调,“经济”这个词在中文里的含义非常深远。“经纶天下,济世救人”,才是“经济”一次的深刻含义。这两个字里面包含着“大政治”,当然也有很深的文化含义在其中。

南怀瑾先生是国学大师,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对中国哲学、文学和历史都有深入的研究。所以,他能够带着明澈、清醒的文化反思,来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并对社会的发展辅以深深的人文关怀。这应该也是南先生区别与其他大师的人间烟火气吧,也是他所特有的大师的人间情怀!

同类推荐
  • 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

    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

    《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内容简介:每一天,人们都在尝试着说服别人:想让爱人温柔宽容,想让孩子听话懂事,想让邻居通情达理。每一天,我们都在面对说服的挑战。这种挑战,既针对一个人的口才,更针对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和博弈手段。怎样才能让别人听从我们的意见?这一问题的答案在《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中得到揭晓。《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为你揭示说服他人的策略,给你掌控人心的力量。
  • 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

    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

    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如若错过,便护她安好。咋见之欢,不如处久不厌;处久不厌,不如只如初见!即便爱你只是一场徒劳,我也会在爱情路上渐行渐远!这是一场关于爱,关于生命的沉思;是一本关于你,关于我,关于男人女人的随笔。人生百态,芸芸众生,审视别人,反过来感知自己,怎样的爱情值得一生珍惜,怎样的男人值得携手到老?爱过方知爱可贵,分手方知请难续。这是心灵治愈咨询师写给都市女性的爱情枕边书。60个温暖励志的瞬间,告诉你,成熟不是四大皆空,而是懂得珍惜;相爱不是吵闹,而是携手到老;放下不是拼死不放,而是护她安好。
  • 做有气质的优雅女人

    做有气质的优雅女人

    如果世间真的存在时光穿梭机,你愿意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后遇见一个怎样的自己?韶华易逝,容颜改变。瞧有优雅的气质是女人的魅力所在。优雅的气质不是靠光鲜亮丽的衣着打扮装饰出来的,也不是简单的依样效颦、一蹴而就的,气质来自于内心的修炼,来自于文化的浸淫。没有人能告诉你怎样才能更优雅,能告诉你的,通常都琐碎到令你厌烦,但是,《做有气质的优雅女人》……真的不一样,轻松愉快,引人入胜,最重要的是:所有你想到的没有想到的、不好意思去问的、偷偷查询也没弄明白的,在本书里都有贴心解答。
  • 羊皮卷(风靡全世界的经典成功学著作)

    羊皮卷(风靡全世界的经典成功学著作)

    每个时代都会产生自己“有力量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充满智慧、灵感与爱心,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羊皮卷》辑录中的12部伟大励志书就是这样的作品,它们阐述的人生哲理和成功理念,能够鼓舞千千万万成功人士再攀高峰,更激励无数困境中的人们重获信心和勇气,向命运挑战,获取人生应享有的成功、财富和幸福。
  • 再苦也要笑一笑

    再苦也要笑一笑

    追求快乐是每个人的天性,但经历苦难也是人生的必然。人是哭着而不是笑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或许就注定了在人的一生当中,苦难永远多于快乐。笑对人生,是一超然的心态,也是一种凌驾于命运之上的气度。任大雨滂沱道路崎岖,我自勇往直前;笑对人生,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淡泊。保持一颗平静、平常之心,“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面对人生道上的挫折和不幸,笑是最很好的应对方式;面对生活中的厄运和不公,笑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热门推荐
  • 宿命乘以三

    宿命乘以三

    谭初亿、谈初悦、覃初吟是一母同胞的三胞胎姐妹,五岁那年,因为家里的经济生活把初亿和初吟送走了,照顾了谈初悦。17岁的花季,他们都慢慢都找到了彼此的踪迹.........
  • 孝媳湖畔

    孝媳湖畔

    在天和市区西南角,有一汪天然湖泊,名字叫做孝媳湖。她虽然没有杭州西湖“断桥”、“梁祝”那样的动人故事,没有济南大明湖“夏雨荷”那样的美丽传说,但却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的独特景观中,蕴含着涵浸历史的孝道文化。孝媳湖原名小西湖,湖边有个城郊村,叫小西街。清朝末年,小西街出了一名孝媳。后人为了纪念孝媳,弘扬孝道,便把小西街改为孝媳街,把小西湖改为孝媳湖。100多年来,湖畔的儿女世代践行着孝道,但也有那不肖子孙,恣意颠覆孝媳的完美形象。
  • 海贼王之鬼影海贼团

    海贼王之鬼影海贼团

    道古,一个喜欢二次元的杀手,在一次暗杀任务中失败身亡,灵魂穿越海贼王世界,吞噬了一个名为道森·道古的十五岁少年的灵魂占据了他的身体。
  • 朕的皇后有点强

    朕的皇后有点强

    “不好了,小姐又把宣平侯的孙子打了”夏老爹:“什么?又惹事!让她在房内好好反省!”下人呆住:“额,只禁足么?听说宣平侯的孙子被打成了猪头,都是被抬着走的。”某爹瞪眼:“都禁足了还想咋滴!”某大哥:“找个好东西去哄哄爹,让爹赶紧把宁儿放出来。”某二哥:“宁宁该多无聊啊,赶紧去找些好东西哄她去。”某太子:“宁儿受委屈了。来人,备马,我要去陪宁儿!”某宁:……被一群男人宠爱着的夏宁一直是无法无天的长大。一朝风云起,天下乱,夏宁霸气将家人,朋友,爱人护在身后:“以后,由我来护着你们!”各位小可爱们,求推荐,求收藏,求票票(???`?)
  • 他叫我小刘

    他叫我小刘

    简简单单的记录我的生活酸甜苦辣咸老了以后慢慢看
  • 池鱼私故渊

    池鱼私故渊

    哥哥,你给我的桃子很好吃,不过,你怎么会有那么多桃子啊?你话真多,你是不是不想长大了呀!那你喜欢哥哥吗?不告诉你。哥哥,我想给你一个礼物。你看,这是一个戒圈,是我用自己身体做的,没有伤害其他的花花哦,你在戒圈上面滴血,无论你在哪儿我都可以找到你的。好啊,来摸摸头。哥哥,真讨厌,老是摸我的头,哼!小鬼,你长大以后是想做女孩子还是男孩子啊?我啊,当然是做女孩子,就可以和哥哥永远在一起,若哥哥不喜欢,我也可以做男孩子。我就问你想当那个,你真是人小鬼大,不管你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哥哥都喜欢。哥哥不对哦,我是妖,还是花妖……
  • 酣故

    酣故

    饮了如何。人情不认,故也不说,放眼望去,琴棋武至,就为不防
  • 耽美:爱就爱啊

    耽美:爱就爱啊

    只要你想爱就去爱!同性有什么关系?一起来阅读吧!这里一定会有一篇小故事,让你鼓起勇气去接受他们的!
  • 皇帝天天想亡国

    皇帝天天想亡国

    皇帝天天作死,三十六计想亡国,奈何我是贤后,决不允许!
  • 青春期中遇见你

    青春期中遇见你

    那年十三岁的她,给了他一个创可贴,他喜欢上了她,她也喜欢上了她,在一起后,一个人的出现......